1.花之歌现代文品读文言文点击

2.钱钟书的翻译思想

3.《亡人逸事》优秀教学实录(2)

4.谁知道 有关 观潮 这篇古文的 练习题 啊 要答案 谢谢

花之歌现代文品读文言文点击

神来之笔的意思本文指-神来之笔的神是什么意思

1. 《现代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六年级(下)《花的话》的全部答案

1.矜持

凝重

眼花缭乱

万紫千红

屈尊纡贵

2.清幽 清新 清雅 清丽

理由:都有清新的意思。清幽:(风景)秀丽而幽静。清新:清爽而新鲜。如空气清新 。

清雅:清新秀雅;端庄或高雅 风格清雅。 清丽:多用来形容年轻女子具有的一种清秀美丽,端庄大方的淑女气质。

美好 美丽

理由:都有美的意思。美好:美丽的东西,给人舒服的感觉.。美丽:好看;漂亮,即在形式、比例、布局、风度、颜色或声音上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使各种感官极为愉悦,对自己来说是视觉的享受。

3.高傲的玫瑰

含蓄谦虚的二月兰

自以为是的榆叶梅

端庄高贵的芍药

不起眼的桃花

矜持权威的玉兰

不甘心的迎春花

踏实聪明的白丁香

4.文中词语:繁复新巧 纤薄单弱

自写词语:亭亭玉立 婀娜多姿

5 从结构看:为后文作铺垫

从内容看:告诉我们花的话不是真实的,但也不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6。答:不能。因为每一个前句都在为后一句做铺垫。且他们各自吹捧手段不同。

7.词语或句子:远望看,我简直像朵白云,飘在花园的背景上。

简析:对别人不屑一顾,当作背景,非常自已为是,最自恋。

8.因为,她虽然默默无闻,但她非常谦逊,只是默默的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的欢乐。就好像他要把二月兰送给的人--老师的品质是一样的。

9.(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花间一壶酒,月下独酌亲。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0.略

o()^))o 唉我好辛苦,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

2. 现代文品读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春色,被这一场春雨给扫了兴。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多么扫兴而生感触啊!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像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纷纷飞过院墙而去。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岂不显得更加冷落,诗人的心岂不更加怅惘!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诗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实感。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多么调皮、多么会捉弄人啊!

“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令人顿时耳目一新。这一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点铁成金的作用,经它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古人谓“诗贵活句”(吴乔《围炉诗话》),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

3. 谁有所有八年级上 现代文品读 文言文点击 的答案 快

这是一本八年级《现代文品读文言文点击》答案,由于吴淞找不到,所以上网打听一下。

文言文点击答案--------------------------------------------------------------------------------1 祖父和我 第一题:1蚂zha 2jiu菜(第三声) 3谷穗sui第四声 4倭瓜wo第一声 5蚌壳bang第四声 6闪烁shuo第四声 7绒毛 8菜籽 9锄头 10玩腻 11戴草帽 12遮在脸上 第二题:(1)瓢piao第二声 瓢虫 漂piao第四声 漂亮 飘piao第一声 飘荡 (2)栽zai第一声 栽培 载zai第四声 装载 裁cai第二声 裁兵 (3)拔ba第二声 拔河 拨bo第一声 拨付 跋ba第二声 跋涉。 第三题:水汪汪 亮晶晶 慢吞吞 红彤彤 轻盈盈 选择两个叠词是:慢吞吞 红彤彤 造句1:小明做事总是慢吞吞的,整天要被老师留下。

造句2:果园里刚摘下的新鲜苹果红彤彤的,看上去很美味。 第四题:我没做 第五题:词语:新鲜漂亮、健康、自由、随意。

依据: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一直到)……,都是自由的。(把课文里的这段抄一遍) 第六题:这个人物给我的印象是乐观、慈爱、勤劳、耐心、宽容。

第七题:也没做 第八题:选c。 这段文字主要用了拟人手法。

这样能描写花园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一切都是活得,要怎么做就怎么做,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其他都没做中考文言文点击答案--------------------------------------------------------------------------------七年级上现代文品读,文言文点击 第二单元 课外阅读中的第二篇 《闸(节选)》的答案2011文言文点击答案--------------------------------------------------------------------------------1(1)萦(2)竭 2C 3小河是故乡的象征,寄托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4D 5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季河水充沛、涨潮时河水冲刷点的情状。 应该是这样吧?现代文品读.文言文 内容理解 1本文以时空顺序描写白洋潮的全过程,表现时空变化的词语有 潮稍近 、潮渐近 、潮再近 、潮到塘 、旋卷而右 等。

2文中第一段说三江“实无潮看”,其目的是 强调了潮的不好看,为后文作者看到汹涌的潮水激动的心情做铺垫。 3本文不仅对白洋潮展开了充分的正面描写,而且还作了侧面描写,试举两例。

① 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② 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4从全文看,末段的作用是什么? ① 点明白洋潮的大 ② 对白洋潮的潮水的大表示疑惑愚公移山文言文答案--------------------------------------------------------------------------------谢谢啦 不过晚了点蝙蝠 文言文答案--------------------------------------------------------------------------------一、文学常识 《白洋潮》选自__明末清初(朝代)文学家张岱__(人名)所著《陶庵梦忆_》一书。 二、词语解释 1、颜始定( 才 ) 2、世陪踵只至 ( 脚后跟 ) 3、尽力一礴 (撞击) 4、岁岁如之 (年 ) 5、故事,三江看潮 ( 旧例,旧俗 ) 6、公问其故 ( 原因 ) 7、余遄往( 急速 ) 8、蹴起如百万雪狮( 蹦跳 ) 9、看者辟易(惊退 ) 10、擘翼(张开翅膀拍水飞迸 ) 11、镞镞(同“簇簇”,攒聚之貌 ) 12、漱激(冲刷激荡 ) 13、喧传(哄传 ) 14、旋卷而右(很快 )( 连词 ) 三、指出“之”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1、看之惊眩 (代词,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2、岁岁如之 (指示代词,这样,这里指代暗涨潮的现象: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3、怒雷鞭之 (代词,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百万雪狮) 4、则飓风逼之 (代词,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白洋潮) 四、课文理解 1、概括本文主旨: 本文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在白洋上看到涨潮时得浩浩荡荡、气势宏伟的景观 。

2、本文是如何从正面和侧面描写白洋潮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正面描潮水的特点,逐步推进,从远及近,用墨越来越浓,形容越来越密。 侧面描写观潮者的反应:坐立不安、心惊胆战。

作者这样写,衬托了白洋潮的声势巨大,让人恐惧,突出潮水的威力无比,颇有 *** 。 3、找出本文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① 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② 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 ③ 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4、“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句中的“雪狮”为什么不能改作“雄师”? 因为“雪狮”不仅写出潮水的声威气势,还显示其洁白如雪的色彩。而“雄师”只能写出潮水的声势,但无法显示其色彩。

5、如何理解“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的作用? 以疑问句结尾语气比较强烈,内容与开头的“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形成对比,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白洋潮的壮美的赞叹之情,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探索原因。 6《白洋潮》篇幅短小,章法严谨。

文章的主体描写白洋潮的壮观景象,作者采用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写得次第井然。文中先以“立塘上”作观察点,以一“见”字统领下文描写的内容,然后启开镜头,调整焦距,分摄了以下六个画面:“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是远景;“稍近,则稳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是一组中景;“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是第二组中景;“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是近景;“潮至塘,尽力—礴,才击射溅数丈,著面皆湿”是一组特写;“旋卷而。

4. 现代文品读、文言文诗文点击 人生是一本书

岁月变换,事世更叠,再读道德经第八章,感触颇多。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意思是:最高理念意义上的善具有水一般的品质,滋润世间万物,使得他们尽情生长,为生活在自然界的生灵营照生机盎然的美好环境,而不与万物争功夺利,始终平静流淌;继往如一地涤荡世间的污秽,而别无他求。可以说水是具有宽广的胸怀和毫无所争,甘居人下的品德与操守,是最接近大道的本质的。这也正是我们人类应该效仿的德行。如果人们的所有行为能像水一样,心存如幽渊深潭般沛沛然的善良与仁爱,诚实守信,各尽所能,克尽职守,则社会定能永远和谐,人生必将获得深远之宁静。

世界大哲学家尼采曾对老子的《道德经》给予颇高的评价:《道德经》象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便唾手可得。是以《道德经》常读常新,它那关于人性修养,处世哲学等方面的智慧之泉,时时会流入我们的心田,滋润我们的心扉,开启我们的心智,启迪我们的悟性。

生活在当今的我们,何妨学习一下水的品质?水有与世无争的宽容,有滋润万物而不争的博大胸怀,有不图回报的谦逊品德,水的德操就是大道的德操。当它流动时,遇到坑洼与沟壑,它会耐心的积聚汇集,而后厚积博发,倾涌而出;遇到大石高山阻碍时,它就百转迂回曲折而过,“曲则全”吗!滴水穿石,自有它的钢韧;细流奔海,彰显其坚毅。凝聚而渊,静若处子;一泻千里,潇洒豪迈。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理解到水的柔静之志,才能体会到水的谦卑品格,才能领略到水的利物不争之深刻。此亦水之智也!智者乐水,智者似水。

如果我们体会大道的精髓,领悟若水之智,便可形成完善的人格,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创造和谐的处世境界,获得如水般的人生。

如水的人生,可以清澈宁静,亦可汹涌澎湃。“小桥,流水,人家”,那是平凡的人生,虽然“旗梢不动晚波平”,也偶有“风乍起,吹皱一波春水”的涟漪。他宁静执着,叮咚流淌不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那又是 *** 万丈的人生,四溢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情,谱写着“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的 *** 乐章。 生命中,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朦胧,有“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溪”的幽静,也有“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孤寂,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开拓,还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遐思。

人生如水,愿我们能沉缅于它的清纯明净,醉心于它的宁静柔美,感动于它的温柔善良。

再给你配首音乐: .cn/imgWeb/mp3/乱红钢琴和笛.mp3

5. 六年级下《现代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所有答案百合花开》是一篇文

把题目给我,你把文章给我,我就告诉你,知道了读后感在这,还要什么吗,能给悬赏分了吗 读《百合花开》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百合花开》,主要讲了:在千尺断崖上生出一株小小的百合,刚长出时,与杂草一样,可它一直有个坚定的信念,自己是一株百合,不是野草,会开出最美的花,所以努力汲取营养,在野草蜂蝶的嘲讽下开出了花,那灵性的白与挺秀的风姿成了一道风景。

百合花不理睬别人的讥讽,全心全意的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不同。人也一样,抛下所有的诽闻与讥讽,全心全意,以自己的信念为动力,以别人的嘲笑当力量,做出来样子,让别人看看。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行,能做出来,不要管别人怎么看你,只要有个坚定的信念,永恒的花朵就会开放,理想之火便会燃烧起来。 就如百合花说的:我要开花,是因为知道自己是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一株花的庄严使命,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样看我,我都要开花。

因为这个信念,它纵然开放了世间最纯洁的花朵。命运总向向它挑战的人微笑,不能因为别人的话语而灰心丧气,人生中,免不了被人误会、讥讽,而荆棘过后就是光明万里路,有个坚定的信念能走多远?非常清楚,能走到你的目标。

像文中的百合花一样,守着自己的决心,绽放最美的花朵!能给我悬赏分了吗。

6. 现代文品读·文言文诗文点击 答案 七年级(下) 第五课背影

(正常答题,网管勿删)找到了两组答案,你自己组合一下,教程中没有12题呀? 第1组第一,基本积累d 籍改藉 己 改已 萤改莹 度改渡第二,熟读精思5。

会有影响。2、3节描写了家境的衰败,为写“背影”渲染了气氛,也为突出父亲爱子情深做了铺垫 6。

A句可充分体现出父爱子的真挚感情与父亲对“我”的悉心照顾 9。这是作者对自己深深的责备和愧疚,后悔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而没有体谅父亲的心情,这样的句子更能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使文章更感人。

8。这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既有与亲人离别的伤心,也有朴实的父亲带给“我”的感动,并不有损男儿的形象 11。

与正面描写相比,背影显得含蓄,可含蓄却也是一种魅力;背影也显得孤零,可孤零令作者印象更深 第2组5。 有影响。

讲了作者家祸不单行,生活比较困难的背景,为“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做铺垫,写出了父亲爱子情深。6。

拣定靠车门的位置说明父亲对儿子很用心。作者家境贫困,而父亲给作者做了紫毛大衣,说明父亲对作者很关照。

7。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表达父亲对作者细致的关爱和舍不得8。

本文写了作者四次流泪,第一次流泪是因为看见家境惨淡而流泪。后三次是看到或想到父亲的背影而流泪。

因为作者感到父亲对自己浓浓的爱而哭泣。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想到父亲深沉、落寞的背影,很难不流泪。

9。表现作者理解父亲后,觉得自己以前愚笨、不懂事,聪明也可以理解成是自嘲。

10。在结构上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内容上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

~~~~~~~~~~~~~~~希望能帮到您。

7. 现代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六上花之歌参考答案

1 喇叭 凯歌 粘住 2 (1)用竞赛和斗争的方式比本领 (2)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 (3)指心里感到不痛快而呼出长气,发出声音 (4)只有所感触而叹息 3 语言 自以为是,得意忘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蚊子的自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蚊子的得意忘形 4 强大 小小 带有劝谕和讽刺意味的故事 5 以己之长,攻敌之弱 有自信,勇气 6 蚊子战胜了强大的狮子,却被小小的蜘蛛消磨了如果想要保持胜利,必须谦虚、谨慎,并且冷静,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7 短小 拟人 生动,有劝讽意味的小故事 为了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8 没做。

8. 《现代文品读 文言文点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答案

我不知道是虾米意思。

又么得题目,看看中心思想,应该能做几道,实在没什么人回答就选俄的吧。

某女抱拳中~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

文章思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来记叙的,由此把握全文的结构就较为容易了。作者先写百草园:“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再写三味书屋:“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额“三味书屋”。

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顺序是一致的。在两部分内容之间,作者安排了一个过渡段,即第九自然段。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8)记叙了百草园的生活;过渡段(9)从百草园变成了三味书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10~结尾)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思路非常清晰。

在记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过程中,插叙了美女蛇的故事,这段插叙的作用在于映衬百草园具有神话般的色彩。 写作特点 1.本文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

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2.运用对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如作者用“扫开、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4.课文描写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状物、叙事、写人都真实具体,放得开,收得拢。 5.第2自然段顺序鲜明,视觉==>听觉==>味觉 动物到植物,顺序清晰 第二自然段写景的脉络 本文第二自然段写景相当精彩。

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样一组词语,引出13种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泥墙根、油蛉、蜈蚣、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4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蟊、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前两个“不必说”略写百草园概貌,“单是……就有……”则比较详细地写百草园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突出“单是”的内容。

既然“单是”已趣味无穷,可见园子里佳趣俯拾皆是,渲染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感 *** 彩。写景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前一个“不必说”写静物由低到高,后一个写动物由高到低。整个段落由整体到局部,整体部分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则由动物写到植物。

作者怎样描写百草园 第二自然段除了脉络清晰的特点,作者还抓住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乐”字,对百草园作了细致的描写。这段文字井然有序地着重描绘了百草园在春夏季节的景色,写得精彩生动而富有情趣。

在抓景物特点时,作者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使百草园的景物有形有色,有声有味。春末的菜花,盛夏的鸣蝉,秋天的蟋蟀,加上捕鸟的冬季——这一切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丰富而美丽的四季风采。

作者写景用词准确,语言生动形象。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石井栏的“光滑”,黄蜂因为肥胖而“伏”在菜花上,叫天子因为轻捷而能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这些描写体现了鲁迅先生用词的准确、生动;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这样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同时让我们听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由衷的喜爱之情。 了解写景的这些方法,不仅对于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有很大帮助,而且对于阅读写景的文字,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都有好处。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抓住了石井栏的“光滑”,黄蜂的“肥胖”……等诸多景物的特征。要做到这点,必须做到用眼看,细细观察;用心想,慢慢揣摩。

还要注意写景的顺序。作者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采用了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写景顺序,这样,就能把百草园给人的总的印象交代得清清楚楚。

再其次,还要注意作者如何做到了多角度地观察。例如:从听觉角度写“油蛉在这里低唱”,而从视觉角度写“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等景物。

这些描写从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把百草园在一个儿童眼里的感受写得有声有色,加之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见动,静动交错变化运用,叫人读来有滋有味,整个画面才能给人生机勃勃、如临其境的感觉。另外,写景离不开抒情的支撑,在对百草园的描绘中,作者正是将自己童年时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融进对景物的描绘中,让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渡 本文第9段为全文的过渡段,从内容到结构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既照应课文前半部分“我”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又为下文将去三味书屋提前作了交代。

本段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自己对百草园的热爱和恋恋不舍之情。至于因为何故而不能常去百草园玩乐,文章并没有明确直接的交代,只是用了“不知道”、“也。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

钱钟书对翻译问题的研究虽然失之零散却十分严肃,而且是全方位的。他早在1934年就明确使用过“翻译学”和“艺术化的翻译 ”(translation as an art)〔1:111〕两个术语;《林纾的翻译》一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钟书的翻译观;另有大量见地独到的有关翻译的片断论述,散见于《管锥编》、《谈艺录》等著述中。钱钟书对翻译研究中的常规问题和热门问题,从翻译的基本理论、翻译的性质、方法、规则到翻译中的文化问题、社会功用等,都有广泛而深入的论述。

钱钟书梳理传统译论中的“信、达、雅”原则,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旗帜鲜明地提出以诗译诗的主张,并以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独步当代译坛。钱钟书在译学方面的论述,在中国译界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他所标举的“化境”说,更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钱钟书的翻译理论特别是“化境”说抽象、玄妙、可操作性不强,对其称引颇多,全面系统的论述和阐发甚少。本文拟对钱钟书翻译实践的不同层面进行梳理,以期为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通和文化转型提供有借鉴价值的思路。

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

翻检钱钟书的翻译,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典雅的文言行文。同一种语言也有雅、俗之分,正、奇之判,骈、散之别,文、白之辨。刘勰指出:“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就是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文学的正奇、雅俗。钱钟书在《与张君晓峰书》〔2:410〕中对五四以来的文言与白话之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文言、白话两者各自具有不可否定的存在价值,可以互相补充。用中国古代语言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不是没有先例,晚清和民国初期也曾一度盛行用骚赋体写作来虚饰模仿古典的高雅风格。钱钟书借助典雅文言翻译西方作品,并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早在1935年,钱钟书为温源宁一本英语文集作书评,将书名Imperfect Understanding译作《不够知己》,深得“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赏识,誉之为“雅切”〔3:1〕。钱钟书在书评中将《中国评论周报》的一个栏目“Intimate Portraits”译作“亲切写真”,把温源宁描写吴宓的一句话“Like nothing on earth: once seen, never forgotten.”译作:“入得《无双谱》的;见过一次,永远忘不了”〔4〕,真乃神来之笔。

选用雅言还是俗语、文言抑或白话,除了学科、文体的客观要求外,还取决于作者的偏好,然而“至精之艺,至高之美,不论文体之雅俗,非好学深思者,勿克心领神会”〔5:107〕。正是基于这一公允的认识,钱钟书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与学术著述中,除了用外语写作一些论文外,一直都用典雅纯正的文言与清晰明澈的白话两种语体齐头并进。《谈艺录》、《管锥编》等学术著作的撰写主要运用典雅文言,相应地,涉及西方文献,一律用典雅文言译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许多人对钱钟书《管锥编》的写作与翻译使用文言不明就里,甚至口出怨言。钱钟书在1934年就曾指出:“一切学问都需要语言文字传达,而语言文字往往不能传达得适如其量;因此,不同的学科对于语言文字定下不同的条件,作不同的要求。”〔6:331〕本文认为:从目的看,学术著述既不同于普及读物,与小说等文学创作也大相径庭;从对象看,“作者选择了什么读者,什么层次的读者,他的语言便随之而变化。”〔7:239〕从内容看,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探讨的是中国古代典籍,用文言行文,直接深入到古人的语言天地里去,省却古汉语今译的麻烦,况且许多篇章谈论字的构造本身,繁体字写作简体、文言转换为白话后这种讨论将无法进行。因此以诗话方式衡文谈艺,探讨古代文化典籍,以典雅文言行文不仅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另一方面,穿插其间的外语引文以古典作品或理论为主,用文言翻译,既符合原作原貌,又与上下文的汉语行文一致,更是无可厚非。如:

The man must be designing and cunning, wily and deceitful, a thief and a robber, overreaching the enemy at every point.

必多谋善诈,兼黠贼与剧盗之能〔8:188〕。

Even as I bear sorrow in my heart, but my belly ever bids me eat and drink, and brings forgetfulness of all that I have suffered.

吾虽忧伤,然思晚食。吾心悲戚,而吾腹命吾饮食,亦可稍忘苦痛〔8:239〕。

All women are the same when the lights are out.

灭烛无见,何别媸妍〔8:570〕。

以上第一句是苏格拉底弟子撰野史,记皇子问克敌之道,他的父亲教诲他的话,言者的慧黠跃然纸上;第二句是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话,虽心有悲伤但不废饮食,显示出言者的洒脱;第三句是古希腊俗语,俚俗但又无伤大雅。文言译文读来亲切不隔,相反,若硬用白话迻译,令古人操今语,则有不伦不类之憾。

钱钟书在翻译过程中也不是一味追求典雅,而是身体力行地实践自己“如风格以出”的追求: 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目的正,则手段之邪者亦正〔8:1541〕。

“Every little helps,” as the old lady said, when she pissed in the sea.

老妪小遗于大海中,自语曰:“不无小补!”〔8:1257〕

上引第一句是耶稣会标举的基督教教义,言简而意丰,意思约略是,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因为最终有评判权的还是结果。但其寓意又明显不同于汉语中的“成者为王败者寇”,与西方“历史是统治者书写的历史”一说亦判然有别。其本意是鼓励人们为达致正义目的,不妨采取非常手段。钱钟书在翻译过程中,将原文字面上中性的“end”和“means”分别加上“正”与“邪”两个限定成分,不折不扣地表达出原文的内涵和意蕴。而第二句则是英语俚语,译文酷肖老妪的自谑、自嘲的口吻,幽默诙谐之态毕现。

《管锥编》产生年代的严酷政治风气及作者的高龄都不允许像一般论文写作那样铺展详论。钱钟书自己也承认:“《管锥编》……采用了典雅的文言,也正是迂回隐晦的‘伊索式语言’(Aesopian language)。”〔9:191〕钱钟书在艰苦的物质条件和严峻的政治环境下,坚持在思想层面关怀学术与科研,体现了一种恢宏的悲悯情怀。其开创性贡献之一体现在《管锥编》,它激起学界的浓厚兴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建制和发展进程。

凭借传统的典雅文言,钱钟书将大批深负卓识的西学理论要义翻译过来,与中国传统文论互相阐发。他的做法得以直接深入到与西方当下对话的内核,证明西方学界津津乐道的所谓“新锐创见”,用中国的文言也完全可以明确清楚地表述。最重要的是,钱钟书从实践层面对后现代学派解构一切的方法论进行了反拨。他吸收、借鉴了解构主义的批判性,打破了原来结构的封闭性和自足性;同时又有效地避免了解构主义建构性缺失的不足,破中有立。

信美兼具的翻译效果

钱钟书指出:“译事之信,当包达、雅;达正以尽信,而雅非为饰达。依义旨以传,而能如风格以出,斯之谓信。……雅之非润色加藻,识者犹多;信之必得意忘言,则解人难索。译文达而不信者有之,未有不达而能信者也。”〔8:1101〕

按照钱钟书的理解,“信”、“达”、“雅”是一个系统整体,不可分割,其中“信”处于统摄全局的地位,它包含“达”与“雅”。钱钟书在《论不隔》中指出:“在翻译学里,‘不隔’的正面就是‘达’。”“好的翻译,我们读了如读原文;好的文艺作品,按照‘不隔’说,我们读着须像我们身经目击着一样。”〔1:113〕“雅”并不是润饰美化。被钱钟书称道为“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8:1262〕的《摩诃钵罗密经钞序》,提出了影响深远的 “五失本”、“三不易”:人们不通异域之言而需要译者传达,翻译面临时代差异、古俗适应今时等困难,但不能为迁就或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而完全抛弃原文的语言习惯,对译文进行文饰、删削。笼统地说“文胜质”或“质胜文”都是欠妥切的,因为要充分考虑原文的特征。

尽管此前有人不止一次地标举信、达、雅,但钱钟书第一次辩证地阐述了三者间的关系,并且在翻译实践中达到了信息与美学并重的效果。钱钟书继承并发展了我国传统译论从文艺学和美学的角度揭示翻译的本质特征这一优点,提出“等类(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or approximate effect)”〔8:1263〕的标准,意即对等或效果基本一致的原则。钱钟书凭借惊人的语言才华,将看似不可能直译的地方创造出汉语中相等的表现来:

One two three four, / we don’t want the war! / five six seven eight, / we don’t want the state!

一二三四,战争停止! 五六七八,政府倒塌〔8:64〕!

Tomorrow come never.

明日遥无日〔8:901〕。

Two distincts, division none.

可判可别,难解难分〔8:444〕。

The smyler with the knyf under the cloke.

面上笑,衣下刀〔8:700〕。

钱钟书的创造性才能更多地体现在普通用语的创新性使用上,有时甚至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他认为:“词头、套语或故典,无论它们本身是如何陈腐丑恶,在原则上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它们的性质跟一切譬喻和象征相同,都是根据着类比推理(analogy)来的,尤其是故典,所谓‘古事比 ’”。〔8:1082〕钱钟书化用现成的汉语成语或熟语,诸如 “唯唯诺诺汉”(yes-man)、“颔颐点头人”(nod-guy)、“无知即是福”(ignorance is bliss.)〔8:498〕等,准确贴切、生动传神。

一些照字面生硬翻译会引起歧义的句子,钱钟书也一样处理得游刃有余:

The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

先王千古,新王万寿〔8:792〕。

Next dreadful thing to battle lost is battle won.

战败最惨,而战胜仅次之〔8:897〕。

Get a livelihood, and then practice virtue.

先谋生而后修身〔8:899〕。

以第一句为例,原文并没有区分两个King,倘若照字面直译,前面刚说完,紧接着又高呼万寿无疆,令人费解;译文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先王与新王将两个King区别开来,是真正意义上的“信”。

钱钟书提倡以诗译诗,“以韵语译韵语”。译诗历来被看作是困难的,正如钱钟书指出的,“诗者,艺之取资于文字者也。文字有声,诗得之以侔色揣称者,为象为藻,以写心宣志者,为意为情。及夫调有弦外之遗音,语有言表之余味,则神韵盎然出焉。”〔10:421〕因为诗作兼有音韵、形式、内容与意境之美,过度关注意义的传递,而忽略了形式,则译作仅仅变成或优美或晦涩的散文,不复成其为诗。钱钟书高举“以诗译诗”的大旗,并在翻译实践中身体力行:

Men are good in one way, but bad in many.

人之善同出一辙,人之恶殊途多方〔8:246〕。

Heard melodies are sweet, but those unheard / Are sweeter.

可闻曲自佳,无闻曲逾妙〔8:450〕。

钱钟书坚持席勒提倡的“内容尽化为形式”〔8:1312〕。既注重诗的语言形式的具体性,认为语言皆有声有义,同时也承认诗的思想感情方面存在言外之意,并将二者纳入一个对立统一体。如他将“One white-empurpled shower of mingled blossoms”译作“紫雨缤纷落白花”〔11:41〕,格律谐协,意境优美,处理精当。他还将17世纪诗人亨利·沃恩(Henry Vaughan)的一句诗“Then peep for babies, a new Puppet play,/ And riddle what their prattling Eyes would say.”译作:“诸女郎美目呢喃,作谜语待人猜度”,并称许这两句诗堪与洪亮吉“与我周旋,莫斗眉梢眼角禅”相媲美〔8:1222〕。

钱钟书所译《名利场》结尾较好地保留了原作的形式与神韵:

Darkness came down on the field and the city: And Amelia was praying for George, who was lying on his face, dead, with a bullet through his heart.

夜色四罩,城中之妻方祁天保夫无恙,战场上之夫仆卧,一弹穿心,矣〔8:69〕。

这种分镜头手法在影视作品中习见不鲜,通常称作“蒙太奇”技巧,据说是受中国六书中的“会意”启发而发明的〔12:24〕,但中国传统话本、小说中一般不会把这样两个场景捉置一处,通常的做法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分而述之,表达与理解起来清则清矣,却达不到两幅图景对比冲突的效果,钱钟书的翻译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钱钟书多次以自己擅长的比喻来说明翻译过程中求“尽信”的困难和不足取。因为“在腊丁文里,比喻唤作translatio,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翻译,更明白地流露出被比较的两桩事物的对抗。超越对称的比喻以达到兼容的化合,当然是文艺创造最妙的境界,诗人心理方面天然的辩证法(dialectic)。”〔13:125〕比如:

A pin has a head, but no hair; / A clock has a face, but no mouth there; / Needles have eyes, but they cannot see.

针有头而无发,钟有面而无口,引线有眼儿不能视〔8:41〕。

A watch has hands, but no thumb or finger;/A saw has teeth, but it does not eat.

表有手而无指,锯有齿不能吃〔8:155〕。

将翻译与比喻捉置并处,是大智慧的表现。因为“比喻包含相反相成的两个因素: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不合,不能相比;两者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这与翻译的处境何其相似!“凡喻必以非类”,以言翻译,完全的“信”是不可能达到的。解决的途径是超越比喻,把它仅仅看作一种手段,辩证地对待各种方法、手段的使用。“以彼喻此,二者部‘分’相似,非全体浑同。”〔8:41〕

因难见巧,臻于化境

《管锥编》中有一段翻译,以极简省的语言说明一位盲人与一位腿脚不利落的跛者相互扶助、取长补短、彼此协作的情况:

One man was maimed in his legs, while another has lost his eyesight. The blind man, taking the lame man on his shoulders, kept a straight course by listening to the other’s orders. It was bitter, all-daring necessity which taught them how, by dividing their imperfections between them, to make a perfect whole.一跛一盲,此负彼相,因难见巧,何缺成全〔8:549〕。

译文形式整齐,格律铿锵,琅琅上口,对原文意思的表达基本没有增减,与读原文获得的感受没有什么差异,可谓翻译得非常巧妙。在另一场合,钱钟书又提及蹩、盲二人的两句经典对白,十分富有机趣。两人都对自己的生理缺陷非常敏感,因而对话暗藏机锋:“盲问蹩:‘您行吗?’蹩答盲:‘您瞧呢!’”相信许多人读后会心一笑,称道盲、蹩二人的机敏,同时更折服于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殊不知,这是钱钟书译自18世纪德国文家的谑语。该译例是钱钟书津津乐道并身体力行的翻译“化境”的一个具体体现。

按照钱钟书的“化境”说,理想的翻译应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准确,尽量忠实于原文和原作者的意图;第二,易于理解,其实质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译文读者的理解力,确保译文自然、易懂;第三,形式恰当,既要紧密依托原文,又应充分考虑译入语规范,避免生搬硬造。简单地说,即要求忠实地传达信息,完整地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语言顺畅自然,读者反应类似。

翻译有一定的限度,即所谓“可译性限度”。翻译过程中译者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形式结构障碍(formal-structural obstruction)、惯用法障碍(usage obstruction)、表达法障碍(presentation obstruction)和文化障碍(cultural obstruction)。正是可译性限度和翻译实施过程中绕不过去的各种障碍给译者留出了更大的发挥、创造的余地。

形式结构障碍是翻译过程中首当其冲的问题。任何一个译者将西方语言译成汉语时,都会遇到许多基于语言习惯差异而出现的难题。比如在将欧洲语言的主从结构译成中文的并列结构时,如何处理由关系代词引导的从属句,就是一个典型困扰。钱钟书在处理这类句式时,大多将它们转换成汉语中习见的两个分句,或并列、或因果、或条件,避免用复杂的长句或复合句,关系代词往往没有形式上的体现,却丝毫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如:

A friend in power is a friend lost.

朋友得势位,则吾失朋友〔8:986〕。

He who can, does. He who cannot, teaches.

己不能,方教人〔8:1109〕。

It’s a wise child that knows its own father.

儿必奇慧,方知父谁〔8:551〕。

惯用法障碍突出体现在格言、谚语与成语等惯用语的翻译方面。格言、谚语和成语都是语言历时形成的产物,经历了长期的约定俗成并见于典籍才流传、确定下来。它们以简洁易记的形式揭示了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反映出的不仅有独特的品质,而且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适性;同时它们又言简意丰,是语言惯例规范体现得最充分的例证,背后往往有一个故事表明其来龙去脉,并与特定的社会语境紧密相联,最能代表一种语言的风格和意蕴。

格言、谚语用语诙谐形象,对比新颖,并且悦耳、直接,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趣味性。结构上的稳定性、语义上的相对独立性与完整性,以及暗含的情态表达力是其共同特点,翻译起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如果过于拘泥于字面意思的“信”,则难“达”深层意蕴,而恰恰后者才是其鲜活生命力所自。钱钟书在翻译时,以绵里藏针的机智微妙,以尺幅万里的浓缩,尽传格言、谚语和成语之妙;有时甚至直接套用中国固有的表达方式,看似信手拈来,却准确传神:

If you run after two hares, you will catch either.

脚踏两只船。

After rain comes sunshine.

苦尽甘来。

A good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

白天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表达法障碍有多种表现。钱钟书归纳了如下几种说法:

Hymn before Sunrise.

For ever shattered and the same for ever.

The stationary blasts of waterfalls.

Ode to Liberty.

Immovabley unquiet.

将它们提炼成“唯变斯定(by changing it rests)”〔8:7-9〕,应该说不同语言中形式各异的格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当。

表达法障碍还表现在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缺乏对应词。钱钟书有时将一些西方习见的表达法换成中国耳熟能详的说法,效果不言而喻。如:

He〔Zeus〕 is humbling the proud and exalting the humble.

神功天运乃抑高明使之卑,举卑下使之高〔8:53〕。

将西方神话传说中的万神之王宙斯译成“神功天运”,跨越了习惯表达的障碍。另一场合,钱钟书将哈姆雷特责备未婚妻的话译作“女子化妆打扮,是爱面子而不要脸(God has given thou one face, but you make yourself another)”〔14:41〕,此处避免提及God,于整句意思并没有丝毫减损,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如在读者眼前,翻译自然起到与阅读原文同样的功效。

文化障碍指的是“一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气力加以解释”〔15:34〕。因此,要成功地进行语言转换,不但要掌握语言,而且要熟悉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这造成翻译当中最大的困难。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涉及生活习俗、政治历史、思维方式等许多内容,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文化信息载体的语言又把这些内容表达在文本中,因而对译者的困扰也较多。

结语

在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的今天,翻译对进一步传承世界文明、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民族文化走向开放和世界文化通向多元等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钱钟书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异质性,以及相互借鉴、互为补充的可能性、必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最具价值的思维形态是开放性和主体性兼备的综合思维。钱钟书在翻译过程中以全球化视野,采用平视的姿态,既注重对“客体性”的了解,又强调“主体性”的能动发挥,落实到“主体间性”的价值取向,谋求中西文化交汇,进而取得一种视界融合。他把古今中外许多重要的智慧因素捉置并处,在辩证的思维中将历时的发展序列转变为共时性构成。

钱钟书的博学为译文的翔实、准确提供了保障,也为各种学术话题的互动交流搭建了平台。早在1940年代的《谈艺录》中就大量涉及西方神秘主义;《现代资产阶级文论选》应该算是现代西方文论在新中国译介开先河的手笔;1970年代的《管锥编》更是大量原文引用现代西学的前沿知识,而其中有许多在新时期纷纷涌入国门,并逐渐为大家所认可。钱钟书的做法无形中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引入,他的尝试与努力事实上成为1970年代中西文化交流中来自中国大陆方面唯一的强劲声音。

钱钟书在对翻译问题进行讨论与实践操作中,一方面大量吸纳现代西学的成果,通过自己的阐述跻身于中西对话的前沿,另一方面又突破了西方译学研究中语言学派有关论断的桎梏,没有拘泥于西方阐释学理论关于语言即存在、语言即本体之类的玄言思辨,而是深具卓识地将中国传统训诂与阐释学理论相融合,突出了具有中国特征的文艺美学标准。借助翻译,钱钟书不仅突破了时间、地域、学科、语言等各种界限,打通了整个文学领域,探索了中西文学共同的“诗心”和 “文心”,而且为影响研究、阐发研究、科际整合、译介研究等领域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亡人逸事》优秀教学实录(2)

师:作者就是以这些日常小事塑造了妻子这个感人形象。她的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都让我们仿佛感到这个朴实善良的女性就在我们的面前。下面,我们就找出每部分中的几个细节,讨论这样写的妙处。同桌讨论,自由回答。[学生讨论]

1、第一部分

生:她点头笑着说:“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

来。”

[多媒体显示]

师:为什么觉得好?

生:妻子对那场雨的感激,是因为那场雨给她带来了幸福的婚姻,她很满足,也很庆幸。尤其是“点头”,更可以看出她的满足。[多媒体显示]

师:分析得真好,你就如同她本人了。确实是,孙犁不但小伙英俊,而且还是个文化人,这样的女婿打着灯笼都难找啊,而她在家里美满婚姻就送上门了。但我觉得你刚才并没有读出满足和庆幸,你能再读一下吗?也要“点着头笑着说”。

[生读,教师范读,再找几个学生读,体会]

师:这么多年过去了,作者对这个细节记忆犹新,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作者有着同样的情感,表现了对妻子的真情。

师:很好。那这个细节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生: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多媒体显示]

2、第二部分

生: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 [多媒体显示]

师:你觉得好在哪里?

生:动词的使用准确传神。“盯”说明看的时间稍长,程度深,不是简单的看,写出了妻子第一次见作者时想看明白;“跳”“钻”写出了少女的腼腆羞涩。[多媒体显示]

师:简直是标准答案啊,请坐。确实是,“盯”比“看”要好,动作具体,目的性强,没有白浪费了这一次相遇。那时结婚前见一面难哪!不过,还有一个动词同样精彩,谁说一下?

生:“走”。看前面从“板凳上跳下来”,再加上羞涩,她应该跑。但是她是“走”,说明她还想看看自己未来的丈夫是什么样子,但没好意思回头。

师:分析得真精彩,请坐。前面我们讲过李清照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传神的写出了少女含羞含情的神态。 而作者多年之后仍记忆犹新,说明了作者对第一次相遇也是印在记忆深处,真情难忘。这一部分,是典型的动作描写。[多媒体显示]

3、第三部分

师:这一部分的细节较多,这些细节之间有何联系?小组讨论一下。

生:前后形成了对比。“回家诉苦”“背瓜遭遇” ,说明妻子从小娇惯,吃不了苦;后来她学会了纺线织布,两个拇指“顶的变了形,又粗又短”,背米赶集粜米,整夜照看生病的孩子,说明妻子变得吃苦耐劳、善于学习。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多媒体显示]

师:回答得很好,请坐。可以说,妻子是一个合格的贤妻良母,是她的巨大牺牲,造就了一位伟大的作家。妻子不但帮他支撑了这个家,还给了作者创作上的帮助。找一下妻子给了作者的创作什么样的帮助?

生:作者多次借用她的形象,她是作者创作的第二源泉。

师:这些细节主要用了哪些描写?

生: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多媒体显示]

4、第四部分

生:临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一件小事,问道:“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呀!”我说:“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师:你觉得好在哪里?

生:妻子为家庭、为丈夫付出很多,要求于丈夫的却很少,丈夫做的一件小事,她却记了一辈子,临终前仍为此展现幸福的笑容,可见她的善良质朴,以及对恩爱的珍视。 [多媒体显示]

师:分析得很准确。大家看屏幕,有一句是“丈夫做的一件为她着想的小事”,为何说是“为她着想”呢?她为何把这事记得这么清楚呢?是因为在过去,多是大家族不分家,家庭的财权掌握在公婆手里,再加上经济条件差,媳妇要想吃的穿得好点很难。而寄到妻子家里,就方便多了。所以,对丈夫的体贴,妻子由衷地感激和珍视。对丈夫的意图,她是理解的,但她为什么还要问作者?

生:她想让作者亲自说出来,增强幸福感,好好回味。

师:非常正确,女同学的情商就是比男同学高。

师:这个细节主要用了哪些描写?

生:语言、神态描写。[多媒体显示]

5、小结

师:细节,即细小的情节。 对塑造人物来说,细节描写就是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 等细节, 借此来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塑造好人物形象。[多媒体显示]

本文便是抓住了妻子生前的许多令人难忘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传神的写出了妻子这个形象,语言朴实,饱含真情,感人至深。可见,抓住细节,是写人文章的神来之笔。

下面,欣赏两个精彩的细节描写。

 四、欣赏细节,拓展训练

1、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 《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学生朗诵]

师:真是性急暴躁之人的典型,动作、神态描写甚妙。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 《背影》 朱自清

[多媒体显示][学生朗诵]

师:好在哪里?

生:动作描写细致动人,写出了父亲为儿子买桔子过铁道沟的不易,体现出对儿子的爱。

3、写一个生活中表现亲情的细节,有选择的用好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200字左右。

[学生写作]

师:谁朗诵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1:“我早就煮好了,你这孩子怎么不拿!”母亲个子矮,只好用她那粗糙开裂的手将装着熟鸡蛋的带着污渍的袋子举到车窗边。我脸上火辣辣的,用手推着袋子,“我不要,我不要!”一个鸡蛋滑出来,咕噜咕噜滚到路边的沟里去了。沟很陡,母亲拎着袋子,用另一只胳膊张着控制平衡,一高一低地晃着身子顺着陡坡往沟底挪。北风吹来,她花白凌乱的头发瑟瑟抖动……我忽然发现,母亲老了!

师:大家都流泪了。写得非常好,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很好,可以和《背影》媲美。

生2:快二十了,才体会到父母的不易。父亲节,用爸妈给的零花钱给爸买了一个电动刮胡刀,悄悄放在爸爸的写字台上,写上:“爸,父亲节快乐!”晚上回来,爸爸很高兴,满面红光。

“儿子,来,陪爸喝几口!”

“我不会喝,学生也不能喝!”

“男子汉喝点酒是应该的,又没让你经常喝。今天高兴,来,喝一口,这可是五粮液!”

舌头一沾酒,火辣辣的直冲嗓子,咳嗽不止。爸爸哈哈大笑,手不停地摸着刮得发青的下巴。

师:精彩,不着一“爱”字,尽现父子情深。语言、神态描写很好。看来同学们的功底还是很好的,生活体验也是很深的,只要我们不断的练习,一定能写出优秀文章。时间关系,不再交流了,可以再修改一下抄到周记本上。

 五、布置作业

师:将课后“细节之美”的第1、第2篇翻译整理到本子上。

下课!

谁知道 有关 观潮 这篇古文的 练习题 啊 要答案 谢谢

1马

1-1天马

1.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天马”这件文物珍品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冶铸技术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杰作。风神龙雀飞行很快,马却能踏着它,超过它,显示这匹马腾空御风而行。作为中国旅游标志,它代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走向世界。

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我们不敢肯定汉朝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这句话用词非常准确,“不敢肯定”是说虽然古书有记载,但是不能确定汉朝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可见作者态度严谨;“在当时”指在东汉时期,这是说在那时候天马就非常珍贵了。

1-2古诗二首

这两诗都写了马,比较一下它们各自是怎样描写的。

杜甫的《房兵曹胡马》,是一首咏马抒怀之作。作者以雄健的笔力刻画雄健之马。前四句首都是在描写马的神骏,是实写。有这样的好马,当然可以横行万里为国立功,表现出诗人的情与志。

李贺的《马诗》,描写的是清冷大气的场面,写出了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表达了诗人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1-3巩乃斯的马

1.从对马群奔跑场面的描写中你感到了什么?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谈一谈。

在作者的笔下,马群之中无论大小,个个都是勇者,虽然暴风雨不期而至,它们却都能勇敢地共同应对。夏日暴雨中群马狂奔的场面,是力量的展示,是生命的赞歌。这淋漓尽致的力的奔流,既是一种酣畅痛快的生命境界,也是一种恢弘壮阔的崇高的场面,使得人“发愣、发痴、发呆”,在几分钟内见到的将“终身受用不尽”,因为在人生的瞬间他难得地面对了生命真正的崇高壮烈,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外界的羁绊都不被它们放在眼里。它们自由,它们奔放,寄托了作者对不受羁绊的自由的生命境界的追求。而作者的这句“我见到了,见过了”,是受大自然之惠,因精神世界得到洗礼和启示而发出的由衷赞美,虽然文字极为朴素,却能让人体会到大自然令人折服的壮美气象。

2.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其中的比喻句,体会马群奔跑的壮阔场面。

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裹挟,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 嚣的大河。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了马在奔跑中的不同形态、气势。“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把马比作“一队尖兵”写出了马的自由勇猛;“有的来回奔跑,俨然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把马比作“大将”写出了马的临危不惧;牧人的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宣泄的大河”,更衬托出了马的奔腾及场面浩大。

2奇观

2-1雅鲁藏布大峡谷

1.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挑出重点部分写一个提纲

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壮丽,令人向往。我是从以下几个地方体会到的:(1)站在山顶,对面的雪峰近在咫尺。向下看,雅鲁藏布江作马蹄形大拐弯,奔腾而去。(2)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最深、最长的大峡谷。(3)峡谷之外是雪山高原,谷内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馆”。(4)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

2.找出课文中引用的传说,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这一美丽的传说,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而且也说出了滔滔雅鲁藏布江,马蹄形大拐弯一个合理的理由。自然现象惊叹不已,美丽传说让人遐想无限。可谓是景奇、传说更奇,突显出了雅鲁藏布江神奇的特点,是文章的神来之笔。

2-2浙江潮

1.为什么称浙江潮为“天下之伟观”

开篇就是“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总括全文,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描绘时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简短的“如银线”“玉城雪岭”“声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时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最后用杨万里的诗句对上文进行形象地概括。

2.朗读课文,感受古文和现代文语言上的不同。

《浙江之潮》是文言文,文字简约,朗读时速度要放慢。写钱塘江大潮时用一句话,就由远及近,从色、形、声、势四个方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观潮》是现代写景散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写的,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让人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3红树林

1.你喜欢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我喜欢红树林,因为它不仅绚丽神奇,还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海岸卫士,它不要肥沃的土质、温室的环境,而是默默地把根须扎进贫瘠不毛的海岸,去抵御狂风恶浪。

2.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写出课文的提纲。

课文是从四个方面写红树林的:红树林的枝干纵横交错;红树林的花朵幽香淡淡;红树林的种子生命力强;红树林的树根扎进海岸。

提纲:(1)交代“我”看到了红树林。(2)远观红树林。(3)近赏红树林;(4)红树林的繁殖。(5)红树林的精神。

3 变化

3-1这儿,原来是一片村庄

1.诗中的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深圳的“昨天”是多么贫穷落后,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人们过着困苦、单调的生活。起早摸黑还难以解决温饱,烧火、吃饭、挑水、上学的条件是那么艰苦,现代物质文明和现代精神文明在这里都无从谈起,是那样“遥远、渺茫”。改革开放后以崭新的面貌出现,这里的高楼大厦林立,教育文化娱乐设施与城市建设配套;那些离土不离乡的特区人,既有紧张高效的工作,又有健康充实的业余生活,“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环境和人的这一系列变化,说明原来那样“遥远、渺茫”的现代文明,正在这里变成现实。

2.哼唱《春天的故事》这首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 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3-2唯一的听众

1.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1)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方面的变化,一条是老人的语言变化。全文按照这两种变化记叙了“我”在老人的帮助下取得成功的事。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我”的.心理变化

“我”的行动变化

“我”变化的原因(老人的语言)

内心沮丧,失去了在家练琴的信心

破坏林中和谐

老人独享的幽静

想到小树林练琴

想溜走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

有了几分信心

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

早上继续道小树林练琴

又在家里练琴了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充满自信

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拉小提琴

老人的爱护与鼓励

2.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想象老人的心理活动。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课文中涉及的人物有父亲、妹妹、“我”及“老人”。“我”是事件的当事人,属于主要人物。“老人”是课题所指的“唯一的听众”,又是“我”成长的领路人,也属于主要人物。

(2)想象老人的心理活动。

当老人听到“我”那锯桌腿似的琴声,看到我沮丧的神情。会想:“这是一个即将丧失信心的小伙子,他需要的是鼓励。”当老人听到“我”拉出美妙的音符时,她微笑着,手指打着节奏时,会想:“这个小伙子琴技提高太快了,我真替他高兴……”

4韵味

4-1唱脸谱

1.读课文,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

《唱脸谱》曲风朴实,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歌词朗朗上口,既有流行音乐的优美,又有传统京剧的唱腔,让人百听不厌,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

2.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提到的人物。

(1)张飞,身高八尺,专用兵器:丈八蛇矛。认识刘备,关羽之前,宰羊猪为生,是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老三。在长坂坡当阳桥上一吼吓退五千精兵。

(2)曹操,字孟德,汉族,今安徽毫州人,是个军事家政治家并兼诗人。

(3)窦尔敦,河北省献县人,原名窦开山,乳名二东。他上有长兄,排行第二,长得虎背熊腰,故又叫窦二墩。

(4)关公: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今山西运城人。

4-2我喜欢

1.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喜欢”的心情

2.课文每一段都以“我喜欢”开头,体会这样写得好处。

《我喜欢》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语句优美,每一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散文句式工整、语言精美,情感贯通全文,给人以结构美;散文语言优美动听,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给人音乐的美感。使人很容易进入语境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本篇文章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

5 水

5-1生命与水

1.人体与水又怎样密切的关系?

水占体重的70%左右,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大功臣;水是人体各种“零件”良好的润滑剂;水是人体的调节器;水是人体的卫士;水维持着生命。

2.读两边课文后,回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与下面的提纲作对照。

(1)总

人体与水关系密切

(2)水占体重的70%

水是生命的摇篮

(3)消化、输送、排泄

水是新陈代谢的大功臣

(4~6)润滑、调节、护卫

水是尽职尽责的防护兵

(7)总

水构成生命

水维持生命

(8)养成喝水的良好习惯 讲科学

(9)喝水要适量适时

(10)喝白开水

5-2古诗二首

1.这两首诗都写了水,比较一下它们各自是怎样描写的?

这两首诗都是通过写景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过分水岭》斜溪水宇诗人一路相伴,彻夜不停,有情有义;《饮湖上初晴后雨》,先描写西湖晴天和雨天的不同景色,然后表达赞美之情。

2.你还知道哪些与“水”有关的古诗?请介绍给大家。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杨万里的《小池》、杜甫的《春夜喜雨》、刘禹锡的《浪淘沙》等等。

5-3一个苹果

1. 战士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分吃一个苹果的?为什么没有吃完?

(1)战士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分吃一个苹果的?

防炮洞里有八个人:“我”、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司号员、卫生员……“我们”都很渴望这个苹果,但想到身边的战友,谁也没有吃。仅有的一个苹果在八个人中传来传去,转了一圈儿,最后又回到了“我”手里。这样传下去,最终还是不会有人吃的。所以“我”作为连长,决定让八个人一起来分吃这个苹果。

(2)为什么没有吃完?

没有吃完这个苹果,不是吃不了,也不是不想吃,而是大家都舍不得吃,心中都想着身边的战友,都想自己再忍一忍,让战友多吃一点,这是一种高尚的阶级友情,是无私的奉献精神。

2.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战士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写一写

战士们心里不平静:我们一起从祖国来到这里,为了祖国和平,我们也要坚持到底。我自己口渴,但其他战士们也一样,我 不能为了自己而不顾同志们的感受。无论如何,我也要忍住。

6 方法

6-1他发明了什么

1.惠特尼的发明与瓦特、爱迪生、贝尔等人的发明有什么不同?对你有什么启发?

瓦特、爱迪生、贝尔等人的发明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惠特尼的发明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

启发我们,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2.从课文中找出带有分好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使用分号的作用。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零件制造简便,可以批量生产;组装简便,可以从各种零件中随便抽取,不存在两种零件不能配合的情况;修理简便,某个零件坏了,从那种零件的一堆中随便哪一个换上就行了,不用另外打制。

分号在这句话中的作用:它主要用来分开并列分句。

6-2寓言二则

1.求剑的楚人为什么求不到剑?买履的人为什么乃不到履?

求剑的楚人求不到剑是因为他违背了客观规律,剑根本不在刻记号的地方,因为船移动了,而剑未动。买履的郑人买不到履是因为他墨守成规,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本来拿脚试试是最好的方法,而他却不知变通。

用书中的语句回答,求不到剑是因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买不到履的原因是“宁信度,无自信也”。

2选其中一则寓言,加上自己的想象,把它写得具体生动。

话说那个非常喜欢宝剑的楚国人,乘船渡江时,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他不是赶紧找人下去捞剑,而是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还指着记号对船上的人说:“剑是从这掉下去的,等船靠岸后,我可以按此记号下水找到剑。”船上的人哄然大笑。这楚国人非常生气,出重金与众人打赌。等船靠岸后,有会水者从船上记号处入水,居然把那剑捞了上来!众人不解,一打听,方才明白:这楚国人乃此地父母官!大话一出,手下人趋之若骛(wu),即刻花重金从市场上买来相同剑若干,又花重金用快马在船行程各停靠处将剑坠入江中,最后又花重金请人从江中把剑捞上来,这楚国人的话能不应验吗?

7.面对错误

7-1迟到

1.从爸爸来到学校给“我”送花夹袄和两个铜板的细节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能想象一下“我”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吗?

父亲因为“我”不上学而打“我”,结果被逼上了学,“我”心里很害怕,又恨父亲打“我”,当父亲冒雨给“我”送花夹袄和两个铜板时,“我”感动了:原来父亲是爱“我”的,他打“我”是为了让“我”按时上学,“我”的确是做错了。“我”决心以后不再迟到,按时到校,好好学习。

2.课文是怎样真实细致地描写“我”的心理变化的?

课文真实、细致地从四个方面来写“我”的心理变化。(1)“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2)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而结果是,我上学也迟到了。(3)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花夹袄来了,“我”感受到了父亲默默的爱。(4)从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因为我读懂了父亲这份厚重的爱,所以才会有了从迟到到早到,甚至来不及吃饭也要赶到学校的变化,然而改变的又何止是这些呢?由此改变的还有“我”的未来和人生。

7-2成吉思汗和鹰

1.成吉思汗犯了怎样的错误?他是如何对待错误的。

(1)成吉思汗犯了怎样的错误?

成吉思汗在一次狩猎时因口渴难忍,四处找水解渴,当他艰难地找到水后,他饲养的宠鹰四次撞翻他的杯子,成吉思汗气急败坏地射了救自己的宠鹰。

(2)他是如何对待错误的。

当成吉思汗发现这只鹰是他的救命恩人时追悔莫及,顿悟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2.课文怎样描写成吉思汗四次接水四次被鹰撞翻的经过?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成吉思汗四次接水四次被鹰撞翻的经过:

第一次:突然,“嗖”的一声,他的杯子被打掉了,水全洒在地上,成吉思汗并没有生气。第二次:这只鹰又俯冲下来,把他手中的杯子撞掉了,成吉思汗有点生气。第三次:他又接了一次,那只鹰第三次撞翻了杯子,这次成吉思汗真的很生气。第四次:他还没说完,鹰就飞扑下来,扑掉了他手里的杯子,成吉思汗气急败坏。这只鹰的动作一次比一次猛烈,成吉思汗一次比一次生气。

忠诚的鹰一次又一次撞杯,一次又一次激怒成吉思汗。作者通过反复叙事的写作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一次又一次逐渐升级、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更好地让我们体会到这只鹰的忠诚。

7-3我们的错误

1.“可拍的不是错误,可拍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结合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体会。

犯了错误是常事,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拍的是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没有去改正,任其发展。有些同学做错了事,老师批评他,它不但没有知错,反而一错再错,这样下去后果很严重。

2.你觉得诗中哪些话最形象?

错误是必修的一课啊,

每个人都要细细地研读。

细细地研读啊,把它读懂,

把它读懂啊,你才会成熟。

8危急时刻

8-1“诺曼底”号遇难记

1.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做的?你怎样理解“伟大的灵魂”?

(1)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做的?在危急时刻,船长站在指挥台上,指挥让妇女先坐救生艇走,把六十人救出去,然后简洁有力地安排船员急救工作。(2)你怎样理解“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灵魂”是指哈尔威船长,他的宣布显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无上的权威,体现了首先保护弱小的社会应有的运作秩序。表明居于社会主导地位一方必须首先承担起某种责任的意义,此时,哈尔威船长已成为一个伟大灵魂的化身,巍然屹立于上空。 2.找出课文中描写雾的语句,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雾?

(1)“大海上夜色正浓,大雾弥漫”。(2)“雾越来越浓了”。(3)“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4)“阴惨惨的薄雾”。

前三句是实实在在对雾的客观介绍,说明雾大,能见度低,伟下文撞船作铺垫。后一句是为悲壮牺牲的船长作背景,烘托气氛。总之,环境描写是为事件内容服务的。

8-2生攸关

1.结合课文体会“生攸关”的意思

“生攸关”是指关系到生存和亡。形容非常紧要的关键所在。本文写母子三人为保护情报在德军点燃蜡烛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沉着、冷静,用智慧渡过了生关头。

2.想象敌人走后的情况,写下来

敌人走后,母子三人都为刚刚发生的惊险的一幕吓得心惊肉跳。妈妈激动地搂住两个懂事聪明的孩子,说:“孩子们,你们真的是既勇敢又聪明,妈妈为你们骄傲。”这时,儿子雅克小声对妈妈和妹妹说:“这次太惊险了,我想到一个绝密的地方,下次把情报放在那里吧。”此时,最紧张的要算是女儿杰奎琳了,如果不是她急中生智,在上到最后一个台阶时蜡烛熄灭,这一家三口都将被。一想到这些,她还是心有余悸(Ji)。经过了今天这么惊险的磨炼,使这一家人都更加坚定了同法西斯斗争的信念和决心。

9礼物

9-1献你一束花

1. 机场女服务员为什么向失败者献花?你认为鲜花应该献给什么样的人?

(1)机场女服务员为什么向失败者献花?

因为机场女服务员认为:谁都不能避免失败。失败和胜利对于一个人同等重要。应该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鲜花呈送给凯旋的英雄,是对成功者的祝贺;鲜花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 者,是对失败者的鼓励,是失败者将来成功的动力;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只要付出了“汗水和力量”都应得到尊重。所以机场服务员向失败者献花,并且用真诚的语言、感人的行为、美好的心灵,让所有人都明白这一道理。

(2)你认为鲜花应该献给什么样的人?

鲜花可以献给为国争光的英雄,献给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教师,献给为了子女的成长辛苦操劳的家长,献给保家卫国的 解放军战士,献给保持整洁环境的清洁工人……

2. 找出课文中插叙的部分,体会它们的作用课文的插叙部分在第4自然段,插入了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比赛拿了两项冠军后回国时受到热烈欢迎的情景,以及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得了许多奖牌回来时的情景。这些情景与“她”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在体操比赛中从平衡本上跌了下来,失去了夺冠的机会和此 次比赛失利后,回国走入机场时尴尬的神态及内心的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胜利者需要祝贺,失败者更需要鼓励。同时通过对比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9-2微笑

1.诗人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是什么,你怎样理解?

“身份证”是一个人身份的证明,是人们从事各项活 动时必需的证件,在这里作者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说明人在生 活中需要微笑。微笑是向人展示自己、介绍自己最好、最有效的途径。 人们若有了“微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所以说“微笑 是最好的身份证”。

2.你经常把把微笑送给别人吗?你曾经感激地接受过别人微笑吗?说一说你的的经历。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校数学抽查考试,我们班 抽到了我。 考试开始了。我依次来到每张桌子前面,回答试卷上的问题,前面 的五道题总算对付着做完了。我来到了靠窗户的一张桌子旁,监考的是 一位身穿蓝色羽绒服,戴着眼镜,看上去已年近六旬的女老师。她这儿 的考题是:画一个直角。我用冻得发木的左手勉强地扶住尺子,右手顺 著尺子慢慢地往下画着,只听“刺啦”一声,我的答卷被划破了。我用力 地搓着麻木的双手,准备再画。这时,女老师亲切地问道:“是手冷吧?” 我轻轻地点了点头。老师急忙脱下羽绒服披在了我的身上,然后爽快地 说道:“来,快把手伸出来。”我犹豫着把冰块似的小手伸了出来,这时老师一把抓住我的双手,一边一办塞进了她的腰部,一股暖流立刻传遍了我的全身,只见她两手把毛衣往下拉了拉,并用她的手在衣服外用力地按住我的手,仿佛生怕它们跑出来似的。接着,老师又温和地说,“和我一起跺跺脚!”于是我和老师一起跺了起来,老师的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我紧紧地依偎着老师,就像依偎着亲爱的妈妈。不一会儿,我就觉得身上暖和多了,手也感到灵活自如了,我以重新画好了一个直角。我和老师相视一笑,老师那慈祥的微笑,将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