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出自哪里啊?

2.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昧是什么意思

3.阿弥陀佛。如果我的善行,诱发对方更贪心。那么我该不该及时停止这种善行。

这是出自哪里啊?

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无住相布施,非我,无我,独觉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一名《伽耶山顶经论》)

……经曰。若以心得。心则如幻从众缘生。无处无相无物无所有

论曰。有六种法示现彼心不得菩提。何等为六。一者见颠倒法虚妄诳惑愚痴凡夫。如经心则如幻故。二者依善不善诸因缘生。如经从众缘生故。三者无定住处。如经无处故。四者虚妄分别取相实不可得。如经无相故。五者自性空。如经无物故。六者远行。如经无所有故。已说非心得菩提示现。以何等智得菩提者。彼法於三世中虚妄分别无有实体。次说何者是所证菩提。彼法於三世中虚妄分别无有实体……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南无阿弥陀佛

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昧是什么意思

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昧----这段话没听说过?

佛在金刚经讲: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金刚经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金刚经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由此可见,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无住色生心才对!

阿弥陀佛。如果我的善行,诱发对方更贪心。那么我该不该及时停止这种善行。

布施要三轮体空的布施才是正确的,我想每个学佛人都应该懂的知识。 三轮体空指布施时之应有态度。又称三事皆空、三轮清净。指布施时住于 空观,不执着能施、所施及施物三轮。

还有无相布施

无相布施,就是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

──这是金刚经中说的───── 

大乘正宗分第三 

───────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是针对如何做善事和帮助人以及向他推荐佛教的标准。

行善是需要智慧的,不是盲目的。对于起反效果的善,当然是没有功德的。这里就推荐楼主看,了凡四训了。话不多说,佛学是需要学的,答案都在书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