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华夏长平之战无济于事攻略,无悔华夏长平之战无济于事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6-24 0
  1. 长平一役,赵国举国丧失男丁四十万,为何没有崩溃?
  2. 关于毛遂的故事
  3. 长平之战,既然赵军主力被灭为什么秦国不顺势灭赵呢?
  4. 长平之战如果赵国没有换将军,会有怎样的结局?

如果白起和赵括互换,会改变长平之战的结局吗?我认为并不能。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赵国之所以在长平遭遇惨败,赵括虽然负有一定责任,但却并非是主要责任,因此即使白起和赵括位置互换,也根本无法彻底扭转战局。

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主要责任并不在赵括

提到长平之战赵国的惨败,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赵括的?纸上谈兵?,然而仔细回顾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赵国战败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无悔华夏长平之战无济于事攻略,无悔华夏长平之战无济于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赵国准备不足。纵观长平之战,距离战场更近的赵国由于准备不足,不仅因战争影响了秋收,而且竟然率先出现了粮草不足的情况;而反观秦国,虽然战场距离较远,秦国却***取疏通河道的方式,以更为节省人力和粮食消耗的水路运输模式进行运粮,反而比赵国更为坚挺。赵国最初的目的本就是占据上党,拒敌于长平之外,迫使秦军退兵,根本没想到这场战争会变成一场持续数年的消耗战(交战时间有争议)。

廉颇连设三道防线阻挡秦军

2、赵国败于决心。在初战失利,双方陷入僵持之后,赵国竟然想到了求和,楼昌认为秦国决心攻赵,求和无济于事,应该派遣使者说服楚国、魏国合纵攻秦,然而赵孝成王却坚持派郑朱到秦国求和。结果秦国防止各国合纵,并为了麻痹赵国,有意对外做出秦、赵已经和解的***象,导致赵国陷入了?五国不救?的境地。反观秦国,为了争夺长平之地,竟然不惜赌上国运。

初战失利的赵军选择退回百里石长城防线

3、朝堂决策失误。廉颇在初战失利之后坚守不出,赵孝成王便因廉颇?坚守不战、久拖不决?而多次责备,并已经开始有了换帅的想法,甚至一度想要亲自率军与秦国决战。也就是说,在赵国国力难以支撑的情况下,赵孝成王换帅已成必然,而不论何人取代廉颇,都将率军主动出击,原因在于换帅已经标志着主战派的全面胜利。而秦国的反间计只不过是利用了这一点,使得赵孝成王选择了没有经验的赵括而已。

廉颇剧照

4、情报全面滞后。这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一点,在这场战争中,秦国对于赵国的朝堂动向了如指掌,然而赵国对秦国的动向却是毫无察觉,不仅不知道秦国换帅,甚至连秦国增兵也毫无察觉。秦赵双方前线兵力原本持平,赵括在率领二十万援军到达前线之后,赵括不仅误以为秦军主将仍为王纥,而且不知道秦国已经增兵,在自以为兵力是秦军两倍的情况下,最终贸然发动全面进攻,直到攻击至秦军壁垒前,才意识到上当。

白起出兵分割赵军并攻陷长平关

5、赵括指挥失误。赵括在发动全面进攻之后,剩下的事情实际上已经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想要突围却被白起死死拖住,而且重新渡过丹河退军太过危险,于是便选择沿丹河沿线一边与秦军交战,一边北上,意图通过长平关返回百里石长城一线。而白起则趁机派出两路兵马,一路彻底切断赵军后勤部队与主力之间的联系,另一路兵马则趁机夺取了长平关及百里石长城北线,最终将赵军主力围困在了?百里石长城?秦军壁垒?韩王山?之间的狭窄地带。

赵括主力被秦军包围

由此可见,赵括的失败其实并非长平战败的主要责任,当赵国已经在战场之外的其他领域全面处于下风之后,赵括带着必须主动出击的责任来到战场,面对的又是极为善于把握战机的白起,他能做的已经极为有限。

以白起取代赵括,是否足以改变长平战局

在搞清楚了赵国战败的原因之后,我们再来看赵括和白起互换身份之后,赵国是否可以避免战败的结局。

长平战场并不适合大规模骑兵交战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胡服骑射后的赵军战斗力虽然有所提升,但更多体现于骑兵的战斗力。而由于长平战场的地形限制,再加上马镫尚未出现,骑兵在长平战场所能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秦赵双方实际仍然主要以步兵对战为主,骑兵更多只是作为***兵种出现而已。事实上,从前期交战情况来看,赵军的战斗力显然低于秦军。

赵军在必须主动出击,且不知道秦军增兵和主帅何人的情况下,长平战场只会出现两种情况,我们分别来讨论:

1、秦赵双方均主动出击。这种情况下,长平之战将会演变成一场百万规模的混战,而赵军在战斗力略低于秦军的情况下,极有可能遭遇战败。不过,由于双方均为主动出击,因而在遭遇较大伤亡的情况下,赵军仍然可以选择主动撤出战场。不过,由于赵军力求尽快结束长平之战,赵军战败的可能性仍然极大,但秦军的伤亡代价同样不会下,极可能只是一场惨胜。

2、赵军主攻,秦军主守。如果秦军选择依靠丹河西壁垒进行防守,如果赵军选择渡过丹河对秦军发动进攻,那么秦军将依托有力地形对赵军形成巨大杀伤。而此时赵军想要撤退将极为艰难,撤退的赵军由于要重渡丹河,不论是要强行撤退,亦或是与赵括一样选择沿丹河北上,就算赵括不会像白起那样趁机夺取长平关,赵军同样要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

综上所述,在战场之外全面落败的赵国,无论选择以何人为将,在只能选择主动出击的情况下,都很难挽回战败的结局。

长平一役,赵国举国丧失男丁四十万,为何没有崩溃?

长平之战中白起围攻赵括,但是为什么赵括不派廉颇去救援呢?首先,赵国没兵啊,没有兵怎么派廉颇去救援他们呢?光杆司令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而且这场战争赵国打得很孤单,首先也怪赵国不好,当时赵国的君主赵孝成王做出了一些错误的决策,搞得其他国家都对他有意见,更何况秦国事先和其他五国说清楚了不肯救援赵国,那么其他五国也不会自己脸去救赵国了,所以这场战争完全是赵国和秦国之间硬刚。

而且秦国围攻的是赵国的主力军队,主力军队被围攻了,如果救援的话肯定要依靠他国,如果光靠廉颇能起什么作用,所以就算赵括派了廉颇去救援,也不可能改变结局了。

没有士兵的将军哪起得了什么作用呢?更何况一开始廉颇就是对抗秦国军队的,由于其他原因将廉颇给替换下来了。这种情况下应该也不会派廉颇救援吧。

而且赵国也挺没人缘的,当时的赵国断粮了,问齐国借粮食,齐国都不借,这也是导致赵国战争失败一部分原因。

而且赵国与秦国是在长平以与之一战,这个地方是山地,赵国的军队擅长骑射。这是他们最不利的地形了。而且为什么赵括不怕廉颇救援呢?可能是他们对抗秦国军队已经疲惫不已。 认为既然大部分的国家兵力都聚集一次,***如叫廉颇过来应该也是无济于事的。

所以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损失惨重。

关于毛遂的故事

灭国战争,首要目标就是首都。只有打下人家首都,你才能灭国、人家才能崩溃。

秦赵长平之战,的确非常惨烈。光赵军降卒,白起就杀了四十余万,但秦军并没有攻破赵国首都邯郸。

邯郸不破,赵国不亡。

所以,赵国不仅不会崩溃,而且其他战国也不会认为赵国崩溃。于是,长平之战后,赵国得到了最强国际支援。然后,历史的脚本立即发生反转。

公元前259年到公元前257年的秦赵邯郸之战,秦军被魏楚赵三国联军吊打。秦国不仅兵败如山倒,而且两万大秦锐士直接战场投降。但这还不算完,既弱且怂的韩国,也加入了三国联盟,于是四国联军追着秦军打。秦国花了几十年才打下来的河东郡县,全被四国联军给光复了。这时候,不可一世的秦战国,直接被封死在函谷关,秦国当真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反转实在太惊人。我们难免生出疑惑:赵国怎么了?三晋怎么了?六国怎么了?

长平之战前后,秦国拳打三晋、脚踢楚国,嚣张得不可一世。这时候,整个关东六国要么怕得要死,比如赵魏韩;要么准备躺死,比如楚国;要么傻得作死,比如燕国和齐国。

形势陡然逆转的全部的关键,就是赵国未亡,或者也可以说赵国没有崩溃。理解这个历史吊诡,需要俯瞰一下当时的形势:

七大战国陷入到了一种囚徒困境。大家谁也不想没完没了地死命搏杀,但谁也改变不了这种死命搏杀的博弈局面。任何战国的压倒性策略,就是放弃幻想、准备打仗。你心存侥幸地准备休养生息、王道治国,那就等着被灭。因为对手已经武装到了牙齿而且虎视眈眈,所以根本就不会给你休养生息和王道治国的机会。孟夫子所见,在战国时代,就是误国空谈。真实世界已经博弈到了残酷,而你怎么可能情怀满满地玩复古,

所以,结束这个囚徒困境,只有两种途径:

一个是外部力量介入,比如匈奴突然入侵了。但七大战国,主要是燕、赵、秦这三个家伙太猛,早就把草原游牧联盟打成了游牧部落。这时候根本就不会有匈奴帝国。

另一个是内部重新整合,简单说就是有一个战国把整军备战的压倒性策略发挥到极致,然后以一打六再以一灭六。

七大战国里面,谁有以一打六甚至以一灭六的实力呢?

不超过三个。

第一个当然是秦国,秦国最强,又兼地利之盛。而三代以来就是得关中者得天下,关中铁律的秦战国占尽优势。第二个应该是楚国,楚国最大,从春秋到战国,楚战国一直都是中原诸侯的公敌,硬是从长江边上殖民到了黄河边上。第三个勉强算是齐国,齐国最富,但只能勉强算,齐国的优势是人多地广真有钱,主要是真有钱。

但齐战国自己作死,硬是招致了五国攻齐,被打得只剩莒和即墨两座城市,最后好不容易复国了,但国力已经被打残。

楚国一直彪悍,而且彪悍了好几百年。但“既生瑜何生亮”。本来吊打山东五国啥问题也没有,但西边出了个秦国。秦楚之间从世代联姻到世代战争,到昭襄王时代,秦国硬是把楚国打得迁都。所以,楚国也就没啥希望了。

至于燕国,这就是一个不开国际玩笑就蹭不到热点的弱鸡。被赵国和齐国封得死死的,燕国自己都知道自己根本没啥存在感,于是只能作死博关注。韩国跟燕国一个路子,但处于四战之地,所以命不好,只能躺死。魏国这家伙应该是战国时代最先崛起的强国,但好汉不提当年勇,早被秦国欺负成二流战国了。

所以,战国时代的总体趋势,大体可以做这样的总结:秦国最强、楚国最大、齐国最富,最有希望的就是这三个战国。但齐国玩作死、楚国不争气,于是最大的希望就是秦国。

然而,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变数。这个变数就是赵国。

就军事实力来说,天下精兵荟萃的河北之地,完全能够组织出山东六国的最强军事武装。所以,最富的齐国、最大的楚国,一旦拉上赵国这个盟友,那秦国吊打六国就是不可能。即便退而求其次,三晋赵魏韩能够恢复到三家分晋时候的联盟状态,也能把秦战国封死在函谷关。

所以,赵国是战国时代的最大变数。

但是,长平之战,赵国***残了。说是赵国有500万人口,但这里面有能产生多少成丁人口?光降卒就被杀了四十多万,赵国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来恢复力量,就是得让那些十来岁的毛孩子长大成人。

所以,这时候秦昭襄王再努把力,秦军东出函谷关、再出太行山,赵国就算灭了。但秦国打不动了,秦国就是再猛也成了强弩之末。赵国的确损失了几十万人,但秦国自己也没少受伤害,至少也有20到30万的军力损失。而出函谷、入韩魏,再从韩魏北上太行山,不用统计兵力损失,就是这个辎重转运的成本也能把秦国耗得废掉。

于是,在最该一鼓作气的时候,秦昭襄王怂了,与赵国签订了停战条约。所以,赵国这才没死。但没死,不等于没崩溃。

比如南北朝的萧梁,侯景之乱以后虽然没死,但已经崩溃了。比如二战时候的日本,盟军准备进攻本土的时候,就已经崩溃了。

什么叫崩溃?

一种情况是根本无力再战,就是让你活着,你也整不出幺蛾子,比如日本。另一情况就是被打得分崩离析,自己没死但已经军阀割据,比如南北朝的萧梁。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被杀了几十万人,这时候还能再战吗?赵国庙堂昏聩到此种程度,这时候内部就不造反吗?

首先必须承认,赵国真心难以再战。

实力先放一边,就是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卒一件事,就能把赵国百姓吓破胆。甚至,这时候其他五国也吓破胆,秦国的恐怖指数已经到了成吉思汗的高度。

所以,赵国无力再战。但无力再战的赵国并不孤单,因为有盟友。第一个梯队的盟友就是三晋中的魏韩。然而,韩国就别指望了,让他自己躺死就行了。但魏国还是可以发挥作用的。邯郸之战,率先支援赵国的就是魏国。第二梯队的盟友是楚国,这家伙已经是秦国世仇了,即便不讲博弈计算单论热血情怀,楚国也得帮忙。第三梯队的盟友是齐国,但齐国记仇,五国灭齐的时候,你们就没一个好东西。所以,齐国就是在邯郸之战的时候也不帮忙。

难以再战的赵国是出不起兵了吗?兵还是能出得起的,但能不能打就放在一边了。古代军队更要讲究训练,而且训练周期比近代更长。训练一个弩骑兵至少需要三年时间,二战的时候训练一个拿枪的步兵才需要多长时间?***够,也就一个月。甚至苏联反击,连一个月都不用,发件军装就敢让你去冲锋。

那赵国为什么不能组织军队抗击秦国?粮食和辎重比人口更重要。要打仗你就不能让战士饿着肚子、赤手空拳。长平之战后期,赵国向齐国求援,但根本就不是请齐国出兵,就是求齐国出粮。

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齐国和楚国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赵国在山东六国中的巨大作用。所以,这时候已经出现了援赵的“国际志愿军”。但这些人根本无济于事。因为赵国此时最缺的不是士兵而是粮食。而能够出起粮食的只有齐国,但齐王死活不答应。

长平之战后,赵国就真心雪上加霜了,组织军队找不到人、组织抗战筹不到粮食都已经到了这种程度,赵国为什么还没崩溃?要兵没兵、要粮没粮,国家危如累卵、庙堂昏聩无能。赵国的诸侯、将军甚至百姓,这时候就该把赵国***给颠覆了。

战国时代的忠诚逻辑,是忠于人而非忠于国。用现代人的观念来分析古代人的行事,就是怎么分析怎么吊诡。因为古代人跟现代人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首先问赵国百姓是忠于谁。他们根本就没有现代的国家观念,所以不可能忠于赵国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更不会忠于赵国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那他们忠于谁?忠于赵王。只要赵王还在,只要赵氏家族还在,赵国百姓就不会投降秦国。而强敌环伺之下,赵国的诸侯将军也不会另立山头***。要***,也得是赵氏宗亲去领头闹,如平原君。其他人即便去闹,也没人响应跟随。

这种忠诚的底层逻辑就是宗法制。古代是家天下而非***天下。所以,秦国要灭赵国,就必须攻破赵国首都邯郸。邯郸这座城不重要,但重要的是这里面有赵王。

但如果赵王跑了呢?赵王跑了,赵国也不会崩溃。比如白起也把楚国的首都攻破了,而且还把楚国先王的墓地给烧了。但楚王跑了,所以楚国不仅没死,而且也没有崩溃。秦军走了,楚国还是楚国。秦灭六国,却二世而亡。原因是徭役沉重而吗?秦国的徭役就是再沉重,也不会比战国时代更沉重。

可以把这笔账这么算:七大战国的中原天下,天下百姓要养活七支高强度动员的军队。平时呆着没事的军队,跟高强度动员的军队,完全不一样。因为高强度动员的军队是要打仗的,不仅要死命吃粮食而且还要死命搞消耗。但秦一天下之后呢?天下百姓只需要养活一支低强度动员的军队就行了。所以,老百姓在秦帝国时代的负担,不可能比战国时代更重。

那陈胜吴广为什么造反?秦朝的楚地就一直没消停过。楚人不仅认楚王而且认楚国贵族。因为楚国的变法非常不彻底,宗法分封的产物大量存在。所以,一伙楚地戍卒要被派去渔阳,这群人就是一堆浇了油的干柴,有个火星就能点着。于是,大泽乡起义就是一场楚地戍卒要闹事。但随即天下大乱,六大战国几乎一夜之间重新复国。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古人的忠诚逻辑。齐国百姓只认齐王和田氏家族、赵国百姓只认赵王和赵氏家族,余下皆是如此。这种忠诚逻辑,就是古人的意识形态。秦一天下已经超过10年,而天下百姓还是这种认识,就被提长平之战后的赵国了。

最后总结: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确实已经无力再战了。因为要兵没兵、要粮没粮,但关键是要粮没粮,根本无力组织军队。

但邯郸未破、赵王还在。于是,只认赵王和赵氏家族的赵百姓,仍旧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原因是宗法制下的忠诚逻辑。

无力再战的赵国,却并非没有盟友,最先看破形势的魏楚两国,立即为赵国提供了军事支援,所以秦赵邯郸之战,赵国不仅未灭,而且三国联军吊打秦战国。

决定历史的是人心和力量,力量碾压得了力量,但未必能够征服人心。而只要人心还在,随时就能组织出改变历史脚本的力量。

长平之战,既然赵军主力被灭为什么秦国不顺势灭赵呢?

毛遂,战国末期大梁人,身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然而,公元前257年,也就是赵孝成王九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求人说楚合纵

公元前260年,赵王中了秦的反间之计,以只能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守卫重地长平,使得赵四十万大军被困长平,最后全部为秦白起坑杀,精锐丧失殆尽。次年,秦乘胜围攻赵都城邯郸。邯郸震动,赵王急召平原君商议退敌救国之策。平原君道:“为今之计,只有求救于诸侯。魏与在下有姻亲关系。关系素善,求之则发救兵。楚乃大国,且路途遥远,唯有以‘合纵’之策促其发兵,臣愿亲往。”赵王依之。

平原君乃战国四君子之一,此四君子皆以礼贤下士闻名于世。平原君有门客三千、毛遂位居末列。平原君回至府中,急招门客,言明使楚合纵之事,并欲选拔二十人随同前往。平原君道:“此次合纵定约之事,关系到邯郸得失,赵之存亡,干系甚大,故势在必得。倘若和谈不能成功,则须以武力相威胁,迫使楚王歃血订盟。故所选二十人必是文武俱全之士。诸位皆当今贤士,且事情紧急,二十人便出自各位当中了。”然三千人中,能文者不能武,能武者又不能文,最后只选得十九人,最后一人竟无从可得。平原君不禁慨叹:“想我赵胜相士数十年。门下宾客三千,不料挑选二十人竟如此难!”

毛遂自荐

正值此际,毛遂于下座挺身而起,道:“毛遂不才愿往。”平原君见毛遂面生,又不曾听左右提起过毛遂,便有意试探:“先生居胜之门下几时了?”毛遂答道:“已有三年”,平原君遂生轻视之意:“贤主处于世间,恰似尖锥处于囊中,其锋芒亦现,今先生居此已有三年,却未曾听左右提起过,可见先生文不成、武不就,且出使楚国乃关系赵国存亡之大计,先生恐怕不能胜任,还是留下吧。”毛遂并无退怯之意,立刻答道:“君子言之有理。贤士处世当展其才德,然欲逞才能须有表现机会,君子以贤达仁义、礼贤下士闻名于世,然君子若无赵公子之名分,地位安能显其贤达乎?毛遂之所以未能展露锋芒是因无处于囊中的机会,否则,早已脱颖而出,不单单是只露锋芒的问题了。”平原君对毛遂之对答深感奇异,且事紧急,便同意毛遂同行。其余十九人虽听了毛遂适才的一番言论,仍不以为意,皆以为毛遂只不过徒逞口舌罢了,彼此目视而笑。 十九人皆自以为学富五车,一路之上常是高谈阔论,毛遂不言则已,言必惊人,总能一语中的。到了楚国时,十九人皆已折服。

楚廷约纵

楚国已至。平原君不敢怠慢,第二日一早,太阳刚刚升起,便上朝与楚考烈王商议合纵之事。楚王道:“合纵之事,当初先由赵国发起,后张仪游说各国,联盟未能牢固。当年先是(楚)怀王为纵约长,率诸侯伐秦而不克;后又由齐缗王为纵约长,而列国皆背信弃义,合纵又败。时至今日,各国皆以约纵为讳,六国合纵联盟只不过一盘散沙,无济于事。况且秦国今日之强六国皆不能敌,唯有诸国各自安保方为上策。再者,秦楚新近通好。楚若与赵合纵,岂不是背信弃义,自惹刀兵之苦,代赵受怨吗?合纵之事还是算了吧!”平原君从容对答,陈说利害,但楚王终因惧怕强秦,犹豫不决。

毛遂等二十人于朝下等候,眼见日上中天,约纵仍未成功。十九人便对毛遂道。“先生上。”

毛遂亦不答话,按剑拾阶而上,昂首走上朝来。对平原君说:“合纵之事,只要言明利害,三言五语便可解决,却为何自日出谈至日中,仍未商定?”

楚王见有人竟敢按剑直闯朝堂,且出言不训,不觉怒起心头,但又不明此人底细,且慑于毛遂之威严,便转身先问平原君道:“此是何人?”平原君道:“此乃胜之门客毛遂。”

楚王便高声叱喝道:“大胆狂徒,本王与你家主人谈话会纵之事,岂有你说话之地,还不退下?”

毛遂毫无惧色,按剑直前,说道:“合纵乃天下之事,天下人皆可议之,况在我家主人面前,你叱者何来?仗你人多势重罢了。然如今你我相距仅十步之遥,你的性命便握于毛遂手中,还逞得什么威风!当年商汤凭借七十里之地而王天下,周文王仅凭百里地,却使天下诸侯臣服,又有哪一个凭借了势众人多呢?”楚王脸色稍和,问道:“先生有何话说?”

毛遂道:“先前,楚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此乃霸王之资,天下诸侯哪个能当?然一泱泱大国竟为一乳臭未干之竖子白起率区区之数万人连连挫败,一战丢鄢、邓等五城,郢都划为秦郡,再战而烧夷陵,三战则为秦兵毁先王之宗庙,辱没先人,此乃百世之仇怨,赵国都为之羞愧,可大王却偏安于一隅,但求苟安,不求报仇复地,怎对得起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呢?合纵之事,对楚实是有百益而无一害。想那秦国久存虎狼之心,并吞天下之意早已昭然若揭,赵亡,楚亦不会长久。想当年,苏秦首倡合纵,六国结为兄弟,致秦十五年不敢东进一步。今秦虽围邯郸年余,二十万精兵日夜进攻,却未能损邯郸毫厘。且魏素交好与赵,必遣救兵,若楚赵合纵成功,联合魏、韩,灭秦精锐于邯郸城下,乘势西进,则楚可报先仇,收复失地,重振楚威,如此百利而无一害之事却犹犹豫豫不能定夺,到底为了何故?”言罢,毛遂双手按定佩剑,怒目而视楚王。

楚王立刻连连称是,道:“就依先生,就依先生。”毛遂问:“主意拿定了吗?”楚王道:“定矣!定矣!”毛遂便呼楚王左右:“取鸡狗马血来!”左右取铜盘至。毛遂双手托住铜盘,跪献楚王道:“大王当献血为盟,正式合纵之约,大王先饮,我家主人次之,毛遂再次。”于是于朝堂之上歃血定盟,合纵事成。

毛遂左手托定铜盘,右手招呼朝下十九人道:“诸位就于朝下共同歃血吧!你们这些庸碌之辈,所谓‘因人成事’者,不就是这样吗?”

***难识

平原君回至赵国,感叹道:“我一向自以为能够识得天下贤士豪杰,不会看错怠慢一人。可毛先生居门下三年,竟未能识得其才。毛先生于楚朝堂之上,唇枪舌剑,豪气冲天,不独促成约纵,且不失赵之尊严,大长赵之威风,使赵重于九鼎之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而强于百万之师。胜再不敢以能相天下之士自居了。”遂待毛遂为上客。

有一首诗评道:

橹樯空大随人转,称锤虽小压千斤。

利锥不与囊中处,文武纷纷十九人。

合纵已成,楚王遣春申君黄歇率兵八万往救邯郸。魏信陵君亦窃得兵符,夺晋鄙十万军来救赵国。秦二十万大军围邯郸已有两年,仍不能克,长平之战,秦兵亦损失过半,国内空虚,且救兵已至。秦昭王虽欲强攻,但迫于形势亦只得息战而退。邯郸围解,终于避免了又一“盈城”惨象的发生。此后,毛遂不知所终。

长平之战如果赵国没有换将军,会有怎样的结局?

秦国本来是要顺势攻进邯郸的,只是被苏代以三寸不烂之舌阻下了。即便秦国真的去攻打邯郸,也不会成功,第二年的邯郸之难就是最好的证明,赵国与楚魏内外夹击,秦国大败而归。

那时候的赵国并没有弱到被秦国吞并的程度,况且唇亡而齿寒,其他诸侯国不会坐视不理。

苏代说范雎

长平之战中,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我们都认为赵国已经不堪一击,实际上秦国也好不到哪里去,长平一战,秦军损失也很大,但是当时的秦昭襄王是想一举攻进邯郸的,攻下了赵国,秦国东进之路就没有什么障碍了,这个道理秦国懂,山东六国也明白

所以在秦国欲兵分三路,其中一路由白起领兵进攻邯郸的时候,韩国和赵国商量了一下,派出了在诸侯间享有盛誉的苏代,苏代带着厚礼找到了秦国的宰相范雎,告诉范雎,倘若白起再攻下邯郸,那么白起就会是秦国的头号功臣,必将位列三公,到时候范雎的地位恐怕就会在白起之下了。

范雎一想确实,他和白起本就面和心不和,毕竟白起曾是魏冉推荐的,而魏冉是他范雎弄下去的。于是范雎劝秦昭襄王要让秦军暂时休整,攻赵的事先缓一缓。秦军不动了,白起知道后恼怒范雎也无济于事。

邯郸之难

其实白起是想趁别的诸侯国还没有动作的时候赶紧攻下邯郸,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当初长平之战,之所以诸侯国没有动静,是因为赵孝成王欲和秦议和的时候被秦国耍了,秦国造成一种秦赵已经议和的***象,所以别的诸侯国并未插手。

结果第二年,秦昭襄王又决定趁赵国没有缓过来攻打它,只是当时白起生病,让别的将领领兵攻打邯郸。

这一仗并不顺利,长平之耻激起了赵国的恨意,在平原君赵胜的领导下,赵军同仇敌忾,同时赵胜求助于楚国和魏国的信陵君。

楚国派春申君领兵十万支援赵国。

魏国派晋鄙领兵十万支援赵国,后来秦国威胁魏国,魏王让晋鄙在邺城观望,信陵君不得不?窃符救赵?。杀掉晋鄙,整合出八万魏军,支援赵国。

三国里应外合,让秦军节节失利,秦昭襄王让白起为将出征,白起认为此战没有胜算,拒绝出征。后来秦昭襄王恼怒,将白起赐死。

我特别喜欢用科学辩证观的观点去看事物的发展,这一点用科学辩证观来讲就是一件事情的结果是通过很多个细节累计堆积起来的,并不因为某一个点而改变,虽然每个点的改变都会对全局产生重大的影响,但那是理论上的,事实上是要很多个点的改变才会改变一些事情的结果。

长平之战,就算赵国没有临阵换将军,那肯定也是战胜不了秦国的,因为秦国的勇猛,并不仅仅在于他的军事实力有多强,而是在于秦国的整个综合国力,就不知道比赵国强大多少,还有在商鞅变法之后老秦的精神。

或许没有换人会让这场战役成功的损失更大一点,消耗的时间更久一点,但也就这样了。这样一件事情的功过得失全部推到一个人身上,是一件非常不公平也不公正的事情,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从科学辩证的角度上来说,升华并不是因为那一个点,那一个关键的一点,而是在这个点之前,已经积累的99%,虽然那1%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那%九十九中的1%,最后的1%也只能成为99%的1%。

不管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团队,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团队决定一起去做某件事情,一定是因为这件事情,有什么可以让团队成员都觉得可以做的事情,而不是因为团队领导的巧舌如簧,或许在小的传销团队里面可能存在,但在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中,这可能吗?

赵国的失败,就不是一人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