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的前一句是什么成语,止于至善的前一句是什么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6-20 0
  1. "臻于完美 止于至善."出自哪里
  2.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3.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这句话意思是讲做人的态度问题。做人不要浮躁,要时刻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人要低调,克制,不张扬,要时时丰富自己的内涵,以静制动。

“心如止水,水止犹鉴”

出自刘禹锡的《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

止于至善的前一句是什么成语,止于至善的前一句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是心如止水鉴常明一句,水不兴波,则如镜鉴,以鉴照心,时刻反省,心自清明,这是我的浅见。

“静水流深”出自《山海经》。

象征着为人处世不张扬,态度柔和;流深:意味着胸中自有万千丘壑,真的是很有想法、很有内容。静水流深的真正含义恰可比喻为做人的态度:洞察一切却不被矛盾束缚,不被欲望捆绑,这样就能拥有和谐的生命,拥有长久的快乐,拥有真正的自由。

止于至善”出处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礼记·大学》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孔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大学》、《中庸》看作与《孟子》、《易经》同等重要的“经书”;宋代“二程”、朱熹祖述这种观点,竭力推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

旨在弘扬理学。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刊刻成《四书章句集注》,因《论语》记载孔子言行,《大学》为曾子所作,《中庸》为子思所作,《孟子》记载孟子言行,

故又称“四子书”。元延祐年间,以《四书章句集注》试士子,悬为令甲,从此,“四书”成为芸芸士子干禄之必读经典。

扩展资料

《礼记·大学》是中国两千年前的一部教育学专著,几乎讨论了教育教学的所有问题,其所归纳的教育教学六大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循序性原则、观摩性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都是现代教育著作中予以重点论述的。

如此“皇皇巨著”,竟然只有一千多字。其文字之浅易,蕴涵之丰富又是当代的教育著作所无法相比的。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为什么不去读一读呢?中国先哲的教育教学著作都不难读懂,〈学记〉、〈劝学〉、〈师说〉、〈原教〉等,都颇具韵味,

可琅琅上口。在诵讯这些教育教学精篇,品味中国古典文化意蕴的同时你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先哲教育智慧的熏陶,这是一件很令人快乐的事情。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贯通古今以植其根,融会中外以繁其叶”,这是繁荣与发展我国教育所应遵循的途径。

百度百科-礼记·大学

"臻于完美 止于至善."出自哪里

臻于至善的上一句是上善若水,止于至善。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臻于至善就是不断探索。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发现真理,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实现企业使命和愿景的过程,就是追求卓越的过程。

主要成就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

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有学者认为《老子》并非成于一时,作于一人。?[60]?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

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臻于完美,止于至善”即“臻于至善”,出自古代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

《大学》开宗明义就有这样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臻于至善就是不断探索,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发现真理,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实现企业使命和愿景的过程,就是追求卓越的过程。

扩展资料

臻于完美是指几乎达到了完美的状态、形态,形容问题解决的特别顺利,达到的结果也近乎完美。

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英文:What the Great Learning teaches, is to illustrate illustrious virtue; to renovate the people; and to rest in the highest excellence.?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臻于至善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而“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这八个字,作为校训,作为座右铭,甚至是书本上应该掌握的重点,我好像已经烂熟于心,能脱口而出。可是作为一种人生信仰,作为行动指南,我却好像从未真正懂它。

按照书本的指引理解,在这里我们要将人的天性善性——“明德”发扬光大,就要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循序渐进地去实践。

而其中的“修身”则是关键的一环。若按儒道的指引而有所“知”、“行”,就是“诚”,就进入了修身的境界。

故要修身,我们先要做到知行合一。

“知”和“行”合起来,克制私欲达到——人心与道心的合一,俗称“天人合一”。这是中华民族的最高追求。

按照现在人的理解,我们可以用哲学思想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求知践行,创新超越,学以致用,学我所用。

通俗的理解,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比如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转化,运用到实际中,客观存在的规律运用到实际……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的学习大多是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根本没有深入了解或者自认为已经熟练掌握了。可是当真正学习使用时,我们会发现根本不会用,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好似所有的东西都白学了。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每年的毕业大学生这么多,但却很少有人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许是很多人中,可能他的学识很渊博,但是缺少实践的机会,成了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之辈,并不能够彻底理解,转化客观知识,不能够创新发展,举一反三,把自己的所学的用到刀刃上。所以出现了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缺少专业精通人士。

这也就是启发我们求知与践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需要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而止于至善,我们可以作为一种信念。

何为信念?

是你做人做事的准则,是你不可逾越的底线,是支撑你一路走来,从未放弃舍弃的理念……

你的信念也许会伴随一生,时时鞭策勉励你前行;也许只是你人生中某一时刻的一个目标。但这样的信念是你一时的支撑,是你不可放弃的精神支柱。是你迷茫时的一根标尺,是你欲哭无泪时的一种依托……

你需要信念,并且需要坚定不移的一直走下去。同时为了信念,要笃实你的行动。

有的人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想不做,盼望天上掉馅饼,梦想明天成才……今天的事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后天,日复一日,却从未真正地踏实付诸行动。

这样的人注定一生碌碌无为,空有一腔热血,无处抛洒;空有满腹经纶,无处实践,他们注定无法有所大成就。

而有的人虽不聪颖,甚至笨拙,可他们从未放弃过努力,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用行动鞭策自己。

或许勤能补拙,你不相信;或许笨鸟先飞,你不相信。但若少了勤奋,少了拼搏,少了汗水,你离成功从来就不止一步,而是千千万万步。

聪明的人利用聪明成就自己;笨拙的人利用行动超越自己。

我们在实践中做到实事求是,心平气和,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至善”。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互为前提,互为补充。

我们做到知行合一,把握分寸,才能追求得恰到好处,从而至善。

凡是过尤而不及,恰到好处的处理,往往会收到意外之喜。

我们不能为了传承美德而完完全全地照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让画蛇添足一遍遍重演……

有的人美其名曰继承先烈,实则老套旧俗,生搬硬套。到头来不仅什么都没学到,反而丢失了已经存在的东西。这样过尤而不及,只会得不偿失。

或许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只是一句书本上的知识,但身体力行,勇于实践它却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

知行统一,信念与行动,实践与真理,恰到好处的追求,从而达到“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张载在《西铭》中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意思是说“贫穷卑贱和令人忧伤的客观条件,其实可以磨练人的意志,用来帮助你达到成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

这句话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成为很多名人发奋努力的座右铭。它演变而来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意思是要成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

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即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厦门大学的校训。 

“自强不息”指自觉地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永不懈怠。最早见于《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来,晋朝荆州刺史陶侃以“自强不息”为座右铭,励志勤力,督领八州军事,屡立战功,声名远播。这在唐***年间编修的《礼学记》中即有记载:“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决不停止自己的努力。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即彰明自己天赋灵明的德性,也就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发掘光大个人内在的优良品德;所谓“亲民”,即亲近、爱恤人民,时刻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宋代大儒朱熹认为,“亲民”即“新民”,也就是使人民除去旧习恶染,不断求取进步。而“止于至善”,朱熹也作了阐述,他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就是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

陈嘉庚先生将这些古训定为校训,旨在激励厦***生积极进取、努力开拓、追求至善至美,以达到创办大学之目的。90年来,厦大人在校训的激励下,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赢得了“南方之强”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