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必也,正名乎_必也正名乎是什么句式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20 0
  1. 文言文中的语法现象和句式。
  2. 《过秦论》一课的知识点总结(要全面的),好追赠赏金。
  3. 2014浙江中考文言文
  4. 如何判别特殊句式
  5. 文言文常见介词归纳
  6. 庄子二则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明词性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

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子曰:必也,正名乎_必也正名乎是什么句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找句式

文言文中涉及到很多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三、看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最易被发现,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些表示对话的标志性字词,如“曰、云、言”。但在这里需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

四、据修辞

文言文中往往会用到排比、对偶、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好这些特点对我们断句很有帮助。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是用了顶真手法,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

五、依总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扩展资料;

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他们都分单句和复句,都有主谓宾和定状补六大成分。句子的语序也基本相同。当然,他们之间还有相异的地方,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现代汉语句式的相异点。

虽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文言文有些实词和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现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学好文言文,正确理解句子含义,领会文章内容,就必须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们常讲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的语法现象和句式。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语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

唯利是图(图利)

《过秦论》一课的知识点总结(要全面的),好追赠赏金。

1: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它能让宾语具有“使动”动词所赋予的行为和性状。

一、动词使动用法。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二、名词使动用法。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

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使……为王。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动词,就是含有认定意义的动词,它对宾语含有“以为什么”或“以为怎样”的意思,或者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什么或看成怎样。古汉语表示意动的动词有“以……为……”、“以为”、“为”等。如:

市人皆以赢为小人。(都市里的人都认为我侯赢是个小人。)《信陵君窃符求赵》

皆以美于徐公。(全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但是,在古汉语里,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它可以不用意动动词,而用别的词来代替意动动词,并简化结构,我们称之为意动用法。

一、名词用作意动动词。

名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名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冯谖客孟尝君》

侣鱼虾而友麋鹿。(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 《前赤壁赋》

二、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

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看成怎样。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后所构成的动宾式,所表示的内容和古汉语的“以……为……”一样。如:

成然之。(成名认为他的妻子的话很对。) 《促织》

又安敢毒耶?(我又怎么敢认为这个差役痛苦呢?) 《捕蛇者说》

吾妻之美我者。(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羞。(我认为处在蔺相如的下位很羞耻。)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直接用作状语。而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外,这种用法却很少。

一、一般名词作状语

(一)表示比喻。这类状语,一般可用“象……那样地”或“跟……似的”对译。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 《鸿门宴》

(二)表示态度。把动词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当作用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可译成“把……当作”。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鸿门宴》

(三)表示处所。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表示工具。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没有驴子,有喜欢多事的人用船把驴子运进贵州。) 《黔之驴》

(五)表示方式。可用“按照……”、“用……”结构。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摘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

(一)名词状语和中心词,常用“而”、“以”连接。

长驱至齐,晨而求见。(冯谖长途不停顿地快速回到齐国,清晨就去求见孟尝君)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二)时的用法。

1、上古,“时”译为“以时(按时)”。

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又按时温习它。) 《论语》》

2、“时”用在句首,主语之前,译为“那时”、“当时”。

时先主屯新野。(当时先主驻扎新野) 《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日”、“月”、“岁”的用法。

1、放在具有行动性动词前,表示行动的频数和经常。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皇宫里嗜好都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 《促织》

2、“日”放在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当“一天天地”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

乡邻之生日蹙。(我同乡的乡邻们,生计一天比一天窘迫。) 《捕蛇者说》

3、“日”用在句首主语前, 当“往日”、“从前”讲 。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从前卫国不合睦,因此夺取了它的土地。)《左传·文公十年》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1. 名+代

(代词一般不受名词的修饰,而经常用于动词的宾语)

例: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

从左右,皆肘之 用胳膊肘碰

公子怒,欲鞭之 用鞭子打他

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用火把照

父曰:“履我” 穿上鞋

买五人之 函之 用木匣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命名

2. 名+名

(当两名词关系不是联合,偏正或同位时,其中一个用如动词)

例:大楚兴,陈胜王 称王

许子冠乎 戴帽子

使天而雨珠 下

雨麦于岐山之阳 下

衣素衣而出 穿

(有时可构成动补关系,此时后一名词多为方位名词)

例:沛公军霸上 驻扎(在)

欲王关中 (在关中)称王

晋军函陵

3. 副+名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的)

例:既而弥月不雨 不(下)雨

晋灵公不君 不(行)君道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不归咎上天

秦地可尽王也 全部统治

子墨子不听,遂北 就往北走了

秦师遂东 就向东出发了

(注意:“非”后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它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

例:非我即他 不是我就是他

天又大风 (刮大风)

皆玄衣白刃 (都穿黑衣,提着雪白的刀)

4. 能愿动词+名词

例:***舟楫者,非能水也 能游泳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应当在关中称王

左右欲刃相如 想要杀相如

王曰:“吾亦欲东耳” 想向东进击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识其本名

5. 名词+介宾

(这个名词又不是句子的主语或另一动词的宾词,用如动词)

例: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 筑屋居住

6. 介宾+名

例:亭以雨名 西与韩境 由山以上五六里

7. 所+名

例:置人所罾鱼腹中 (鱼网 用网捕来)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住所 住)

馆:修理客人住的地方

8. 名+者

例:赵王之子孙侯者 (侯爵 封侯)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雉兔者往焉 (打鸡猎兔的人)

9. 连词“而”前后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用如动词

例: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臣:使……臣服 都:定都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蚕:养蚕 衣:穿衣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缙绅:做官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向西进军

去今之墓而葬焉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缇骑按剑而前

进城梯而下之 梯:放上梯子 下:使动

(当这个名词前虽无动词,但可以和“而”后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时,不为动词,如“人而无信”。所以只有当“而”前的名词既非主语又非宾语时,此名词才用如动词)

:宾语前置

宾语本来应该放在动词后边

有的需要放前边

所以就前置了

条件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宾语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判断句

一、判断句的定义: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夫执舆者为谁?”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这是一种误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还是叙述句。

2、 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但是很显然,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因此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 不同,一般不用系词“是”,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语气词“也”加强判断句的肯定确认语气。

例如:

“南冥者,天池也。”

“是社稷之臣也。”

后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语,而不是判断词。

“是”在古代汉语里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意思是“此”(这)。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等。

“是”充当主语的如上句。

“是”充当谓语的如: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是”的意思是“认为……是对的”,即认为汲黯的意见是对的。

“是”充当定语的如:

“是岁,元和四年也。”

作为系词的“是”,是后来发展而成的。判断“是”成为系词的标准是,在“是”的前面另有名词性(或代词)成分存在。

“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是战国时期的用例。

“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这是汉代的用例。

很显然,这两句的“是”已经成为系词。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 这样,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 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 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 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 主语,谓语。(“兵,凶器。”)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否定判断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但它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

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范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余为伯儵”

四、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 表示类属关系。

“滕,小国也。”

2、 表示等同关系。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3、 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4、 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

“夫战,勇气也。”“曹公,豺虎也。”

5、 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被动句

什么是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id="id3">2014浙江中考文言文

《过秦论》知识整理

通***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 同上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①制

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

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

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3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判断句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被动句

③陈利兵而谁何。 宾语前置句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介词结构后置

2.通***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子坐(坐通座,座位)

沛公不胜杯杓(杯通杯,杓通勺,酒器)

3.一词多义

A动词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不就(推荐《张衡传》)

今之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行动、发动《陈涉世家》)

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攻取,占领《阿房宫赋》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抬起,本课)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孔雀东南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如不能举(完毕,尽,本课)

B副词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全、皆《六国论》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整个《屈原列传》)

动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本课)

乃令张良留谢(辞别,本课)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莫忘(告诉、询问《孔雀东南飞》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凋落《芙渠》)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信?”(辞退《孔雀东南飞》)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谢恩,本课)

A动词

沛公起如厕(到……去,本课)

江城如画里(像,如同《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依照《赤壁之战》)

B连词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设,如果《答司马谏战书》

C助词词尾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的样子《论语?述而》

A名词dǒu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古代盛酒器,本课)

则与斗卮酒(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本课)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北斗星,在此是名词用作状语《小石潭 记》

B动词dòu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争斗《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引且战,连斗八日(战斗《史记?李广传》)

A名词

无因而至前也(原因《狱中上梁王书》邹阳)

B动词

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沿袭《汉书?循吏传》)

C介词

不如因善遇之(趁机,本课)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凭借《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因荣木变为枯木(由,从《神灭论》范缜)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由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D副词

秦军解,因大破之(于是,就《史记?高祖本纪》)

E连词

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廉颇蔺相如列传》)

4.词类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产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B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C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5.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

句式解析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因果判断

所以遣将守头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3.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4.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5.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6.习惯句式(凝固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字词

崤函:xiao3

雍州:yong1

逡巡:qun1

镞:zu2

蒙恬:tian2

鞭笞:chi1

隳:hui1

锋镝:di2

瓮牖:you3

墨翟:di2

氓隶:meng2

锄耰:you1

棘矜:ji2qin2

钩戟:ji3

长铩:sha1

度长些大:duo2 chang2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点:

1、本文有以下通***字,请关注它们各自出现在文中何句中:

从(纵) 衡(横) 景(影) 甿(氓)

倔(崛) 棘(戟) 有(又) 没(殁)

2. 古今异义词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黄河以西一带 今:河的西面

赢粮而景从——古:担负 今:输赢的“赢”

山东豪俊并起——古:崤山以东,即东方 今:指山东省

流血漂橹——古:盾牌 今:使船前进的工具

3.词类活用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名作状)

赢粮而景从 (名作状)

云集响应 (名作状)

内立法度 (方位词作状语)

外连衡 (方位词作状语)

南取百越之地 (方位词作状语)

斗诸侯 (动词作使动用法)

序八洲而朝同列 (动词作使动用法)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用法)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用法)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被动句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3)宾语前置句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5、难句译注

1)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文言中,不及物动词的后边有宾语时,这种不及物动词大都是使动词.这里,在“斗”的后边带有宾语“诸侯”.

译文:对外***取连衡的策略来使(其他六国)诸侯相互争斗.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于是:连词,相当于“因而” “之”,助词,的.。

译文:这样一来,秦国就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魏国)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3)会盟而谋弱秦

会盟:聚在一起订立盟约.“盟”,动词,订立盟约.文言中,当用“而”把(或动词短语)和名词连接起来时,这种名词就用作动词.。

弱:使动用法,使……弱。

译文:(他们便)聚在一起订立盟约来谋划削弱秦国(的势力)。

4)追亡逐北

亡:逃亡的败兵. 北:败逃,这里指溃败的军队.这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追”和“逐”为互文,“亡”和“北”为互文。

译文:追逐逃亡的败兵。

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臣:可靠的大臣.陈:陈列,布置. 利兵:锐利的兵器.

而谁何:即“其谁奈之何”,也就是“那(阵势)有谁敢惹他”.

译文:用忠臣的臣子,带领精锐的士兵,陈列着锐利的武器,缉查盘问往来的人们.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为:当作,云:作“集”的状语,译为“像云一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译文:(他们砍伐树木作为武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像浮云一样聚集起来响应(他们的号召),(大家)担着粮食像影子随形那样跟着(他们起来造反).

7)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于:介词,在形容词之后引出比较对象,相当于“比”.

译文:锄头 枪把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呀!

二、小测验: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膏腴(yú) 逡(jùn)巡 藩(fān)篱 蹑(shè)足

B.迁徙(xǐ) 崤(yáo)函 鞭笞(tāi) 锋镝 (zhé)

C. 瓮牖(yǒu ) 黔(qián)首 氓(méng)隶 劲弩(nǔ)

D.万乘(shèng) 铦(guā)利 钩戟(jǐ) 阡(xiān)陌

2、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名词 ,找出句中那个活用的词,并解释

(1)崤函之固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3、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找出句中那个活用的词,并解释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词类活用之名词作动词 ,找出句中那个活用的词,并解释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5、 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动词 ,找出句中那个活用的词,并解释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6、 使动用法 ,找出句中那个使动用法的词,并解释

外连横而斗诸侯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吞二周而亡诸侯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序八州而朝同列

7、一词多义

(1) 制

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2)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吞二周而亡诸侯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3)利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5)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蒙故业,因遗策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6)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7)以为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桂林、象郡

……,以为固 守之势异也。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年少即以育诗属文闻于世人。后见用于文帝,力主改革,被贬。改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自伤无状,忧愤而死。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十卷。代表作有《过秦论》上、中、下三篇,《陈政事疏》(亦名《治安策》),《论积贮疏》等。《过秦论》总结了秦代兴亡的教训,实则昭汉之过。《陈政事疏》和《论积贮疏》是批评时政之作,提出用“众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巩固中央集权制。要“驱民而归之农”,巩固***。其文说理透辟,逻辑严密,气势汹涌,词句铿锵有力,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鲁迅曾说,他与晁错的文章“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七篇,被贬长沙途中渡湘水时作《吊屈原赋》,以自谕。谪居长沙三年,作《鹏鸟赋》,***托与鹏鸟的问答,说明“万物变化之理”,对死生荣辱,万物众生,皆不在意。发自肺腑,哀伤之情跃然纸上。***辞赋之要,抒忧国之情。其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所著文章五十入篇,刘向编为《新书》十卷,已散佚不全。明人辑有《贾长沙集》,今人辑有《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过秦论

题解

《过秦论》,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载于《新书》第一卷,《文选》卷五十一,另见于《史记·秦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及《汉书》。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本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原文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谬、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飘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不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不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为家,肴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有席卷天下、征服***、横扫四海的意图和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在那时候,(有)商君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大兴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这样,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封君,都见事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很宽厚,对贤能之士很敬重,(他们)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结成联军。在这时,六国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为各国)沟通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这样一来,纵约解散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秦有富余的力量利用对方弱点来制服他们,追赶(九国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秦人)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屈服,弱国(按时)入秦朝拜。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继位,他们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没有什么大事。

到始皇的时候,他大大地发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业,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全中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最尊贵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种种刑具来迫害全国人民,威风震慑四海。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毁坏著名的城邑,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去掉刀刃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踏上华山修城墙,借用黄河做护城河,上有亿丈高的城墙,下临不可测量的深渊,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滴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中等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脐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可以断言,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并不是弱小得(无力抵抗),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个样子。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滴戍边的卒子的(作战能力)并不比九国部队更强;(至于)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陈涉)也比不上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使拿山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简直是天渊之别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区区之地,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这就是我的回答了,如有疑问,请联系我的QQ715456727

如何判别特殊句式

1. 浙江近几年的语文文言文中考题

2006年·浙江温州中考文言文翻译 (2006年·浙江温州)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②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

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①师旷:盲人乐师。 ②衽:长袍。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公被衽而避 (2)故撞之 (3)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24、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

晋 平 公 与 群 臣 饮。 2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26、阅读全文,选择其中你欣赏的 一个人物,加以点评。(3分) 1.“莫乐为人君”,即“莫乐(于)为人君”,没有什么比当国君更快乐的了。

“惟其言而莫之违”;“莫之违”,否定句宾语前置,即“莫违之”。这句意思是:只有他的话,没有人敢违背他。

2.“太师谁撞”,是疑问句宾语前置,即“太师撞谁”,意思是太师您要砸谁呢? 3.“是非君人者言也”,判断句式,当读为“是/非君人者言也”。“君人者”,治理百姓的人,指国君。

君,动词。这句意思是,这不是当国君的人讲的话。

4.“释之,以为寡人戒”,“以为”,以(之)为。这句意思是,放掉他,把他的话作为我的一种警戒吧。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意地说:“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 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

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2006年·浙江宁波语文中考试题四、文言文阅读(16分) (一) 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的词。(2分)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②今齐地方千里 ▲ △ △ △ 1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原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 20.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

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2分) ▲ 21.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 ▲ (二)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

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

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

(节选自苏洵《谏论》) 22.下列句中加△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且告之曰(将要) B.跳而越者与千金(给予) △ △ C.顾见猛虎(回头) D.而越之如康庄矣(宽阔平坦的大道) △ △△ 23.下列句中加△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2分) A.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 B. 能跳而越此 △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乃记之而去 △ △ C. 不然为怯 D. 其怯者犹未能也 △ △ 士卒多为用者 其真不知马也 △ △ 24.这段文字认为“勇”与“怯”皆为“以势驱之”。其中的“势”内涵丰富:对勇者而言,是指 ▲ ;对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 ▲ ;对怯者而言,是指逃命。

(2分) 25.本文认为人没有勇和怯之分,关键是情势驱使他罢了。你是怎样认为的呢?(2分) 答案:(一)18.①确实,的确 ②土地方圆(2分。

每格1分)19.译文:众大臣官员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失的,受上等奖赏。(2分。

其中关键词“面刺”1分)20.察纳雅言(开张圣听 咨诹善道)(2分)21.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2分) (二)22.A(2分) 23.B(2分)24.耻怯(面子) 奔利(金钱)(2分。

每格1分)25.例如:①这种观点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即情势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制约作用,因而有一定的合理性。②人是有勇敢和怯懦之分的,不然,怎么会有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人呢?③对人要作具体分析,有的人是环境的奴隶,而有的人敢于挑战环境,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2分。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2007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考卷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

2. 浙江近几年的语文文言文中考题

2006年·浙江温州中考文言文翻译 (2006年·浙江温州)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②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

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①师旷:盲人乐师。 ②衽:长袍。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公被衽而避 (2)故撞之 (3)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24、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

晋 平 公 与 群 臣 饮。 2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26、阅读全文,选择其中你欣赏的 一个人物,加以点评。(3分) 1.“莫乐为人君”,即“莫乐(于)为人君”,没有什么比当国君更快乐的了。

“惟其言而莫之违”;“莫之违”,否定句宾语前置,即“莫违之”。这句意思是:只有他的话,没有人敢违背他。

2.“太师谁撞”,是疑问句宾语前置,即“太师撞谁”,意思是太师您要砸谁呢? 3.“是非君人者言也”,判断句式,当读为“是/非君人者言也”。“君人者”,治理百姓的人,指国君。

君,动词。这句意思是,这不是当国君的人讲的话。

4.“释之,以为寡人戒”,“以为”,以(之)为。这句意思是,放掉他,把他的话作为我的一种警戒吧。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意地说:“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 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

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2006年·浙江宁波语文中考试题四、文言文阅读(16分) (一) 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的词。(2分)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②今齐地方千里 ▲ △ △ △ 1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原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 20.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

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2分) ▲ 21.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 ▲ (二)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

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

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

(节选自苏洵《谏论》) 22.下列句中加△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且告之曰(将要) B.跳而越者与千金(给予) △ △ C.顾见猛虎(回头) D.而越之如康庄矣(宽阔平坦的大道) △ △△ 23.下列句中加△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2分) A.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 B. 能跳而越此 △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乃记之而去 △ △ C. 不然为怯 D. 其怯者犹未能也 △ △ 士卒多为用者 其真不知马也 △ △ 24.这段文字认为“勇”与“怯”皆为“以势驱之”。其中的“势”内涵丰富:对勇者而言,是指 ▲ ;对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 ▲ ;对怯者而言,是指逃命。

(2分) 25.本文认为人没有勇和怯之分,关键是情势驱使他罢了。你是怎样认为的呢?(2分) 答案:(一)18.①确实,的确 ②土地方圆(2分。

每格1分)19.译文:众大臣官员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失的,受上等奖赏。(2分。

其中关键词“面刺”1分)20.察纳雅言(开张圣听 咨诹善道)(2分)21.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2分) (二)22.A(2分) 23.B(2分)24.耻怯(面子) 奔利(金钱)(2分。

每格1分)25.例如:①这种观点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即情势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制约作用,因而有一定的合理性。②人是有勇敢和怯懦之分的,不然,怎么会有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人呢?③对人要作具体分析,有的人是环境的奴隶,而有的人敢于挑战环境,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2分。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2007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考卷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

3. 2015浙江中考说明中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38字

①安稳,安全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②安定,安逸,安适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寝(《六国论》)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种树郭橐驼传》)

不念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书》)

③怎么,哪里

沛公安在(《鸿门宴》)

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黄州快哉亭记》)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

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病梅馆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祥见:

4. (10分)琢 冰清唐甄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 被 以衣裳,缀以

小题1: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

评分标准:2分,每处1分。多断不得分。

小题2: D

小题3: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就把我的技艺传授给他。

小题4:示例一: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这种技艺创造出来的冰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示例二: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花了很大的功夫雕出的作品,却不能保存久远,白白地浪费人力和物力。

评分标准:3分。言之有理,得3分。仅判断,得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是《 2014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方法: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是《 2014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解释出每一个字的具体含义。A项的被:通“披”。B项中的置:放置。C项的诚:真,实在,确实。D项前一个“何”,意思是“为什么”;后一个“何”,意思是“多么”。 然后得出答案。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是《 2014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准确翻译“孰”和“以”。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是《 2014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观点的独立性。可以赞成,也可不赞成。方法:多读文段,能够理解文意,言之成理即可。

5. 浙江高中语文文言文

一。

《论语》(10篇) 1、《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 无所错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知其不可而为之》18.5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子路曰:“不士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4、《仁者爱人》 子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君子之风》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周而不比》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7、《诲人不倦》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8、《高山仰止》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9、《沂水春风》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0、《中庸之道》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1.《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文言文常见介词归纳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4、“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

(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五、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六、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庄子二则文言文知识梳理

1. 文言文有哪些主要介词

介词是一种动作性不如动词强的表示关系的词类。

它跟所带 的宾语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介宾结构),一般用在谓语的前面,充 当状语,对谓语起修饰作用,或用在谓语的后面,充当补语,对 谓语起补充作用。介词结构可以表示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比较等意义。

这是古今汉语都相同的。 文言文常用的介词有“于”(乎)、“以”、“为”、“从”、“自”、“在”等。

其中,“于”、“以”、“为”用 得最普遍。 文言文介词不同于现代白话文介词的特点是: 第一,文言文介词动作性较强。

除了“於”(于)字以外,几 乎都有动词、介词两类词性。 试举数例: ① 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以,动词)(忠贞的 人不一定被信任啊,有才能的人不一定被使用!) ① b以一平板按其面。

(《活版》)(以,介词)(用一块平的 木板按压它的表面。) ②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公输》)(前一“为”字去 声,介词;后一“为”字,阳平,动词。)(公输般给我做了云梯,我 一定要攻取宋国。)

③ a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与,动词,等待,满足的 意思)(只恐怕岁月不能满足我的希望。)

③ b孤当与孟德决之。 (《赤壁之战》)(与,介词)(我要与 曹操决战一场。)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一些词在文言文中是动词,还没有虚化 为介词,我们不要将它们误认为是介词。如下列两例中的“把” 与“将”: ④ 手把文书口称敕……(《卖炭翁》)(手里拿着文书,嘴里 宣称是皇帝的命令……) ⑤ 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

(《赤壁 之战》)(就任命周瑜、程普为左都督与右都督,带领军队跟刘备 合力抵抗曹操的军队。) 第二,文言文介词所组成的介宾结构,作补语的情况比白话 文多。

“于”的介词性最纯粹,这个特点便最突出。如《公输》 篇中的“于”都用在动词之后。

⑥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曰十夜而至于郢。 (墨子听到 这件事,便从鲁国起程,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楚国的都 城——郢。)

⑦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剩余, 人民却太少。)

⑧ 胡不见于王?(何不把我介绍给楚王。) ⑨ 今有人于此……(现在,在这里有一个人……) 介词“以”带宾语表示工具、方式等时,也往往放在动词后 面。

如: ⑩ 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赤壁之战》)(在它里面灌了 油,用帐幕包围遮盖起来。)

?何不试之以足?(《韩非子?郑人买履》)(何不用脚试 它一下呢?)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私自会见张良,把 事情全部告诉了张良。

) 既然文言文的介宾结构作补语的情况比白话文多,所以译成 白话文时往往要将补语译成状语。如“起于鲁”、“有余于 地”、“不足于民”、“裹以帷幕”、“试之以足”等。

当然, 有些仍作补语翻译,如“至于郢”。总之,翻译要符合现代的语 法习惯。

第三,文言文介词,用法灵活。 文言文中的一个介词,往往 相当白话文的几个介词。

且看“于”、“为”所表示的多种 意义。 (一)介词“于” 1。

表处所,相当白话文的“在”。如《岳阳楼记》?。

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把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那楼上。)

2。 表时间,相当白话文的“当”、“在”。

如《史记?儒林 列传》:于威、宣之际。(当齐威王、宣王的时代。)

3。 表起讫,相当白话文的“从”与“到”。

如《墨子?公 输》: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子墨子听 说这件事,就从鲁国起程,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郢都。

) 4。 表对象,相当白话文的“向”或“对”。

如《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军事情况危急 了,我请求奉命向孙将军求救。)

5。 表趋向,相当白话文的“给”。

如《庄子?逍遥游》:尧 让天下于许由。 (尧帝把天下让给许由。)

6。 表比较,相当白话文的“比”。

如《礼记?檀弓》:苛政 猛于虎也。(苛政比老虎还凶猛。)

7。 表被动,相当白话文的“被”。

如《资治通鉴?赤壁之 战》: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我不能全部 拿出整个吴国的土地、十万的部下,被别人控制。)

8。 表范围,相当白话文的“在……方面(中)”。

如《墨子? 公输》: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楚国在土地方面有余,却 在民众方面不足。)

(二)介词“为” 1。 表被动,相当白话文的“被”。

如《资治通鉴?赤壁之 战》: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吴巨是平凡的 人,处在偏远的郡县,即将被人吞并。)

2。 表原因,相当白话文的“因(此)”。

如《史记?项羽本 纪》: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汉军十余万人都被 逼进睢水,睢水因此不能流动。

) 3。 表替代,相当白话文的“为”、“替”。

如《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保为将军破之。(保证为将军击溃曹军。)

4。 表时间,相当白话文的“当”。

如《晏子春秋》:为其来 也。(当他来到的时候。)

5。 表对象,相当白话文的“向” “对”。

如《桃花源记》: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对外面的人们说。)

此外,文言文中,介词常常省略,介词的宾语也常常省略。 这也是文言文介词使用上。

2. 语文文言文中全部的代词和介词有哪些

1.古代汉语介词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

例如: (1)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 (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史记·项羽东纪》 例(1)是“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的意思;例(2)是“以一当十”的意思。 还有一些代词与介词组合的固定结构,如“是以”、“所以”、“所从”“所自”、“所由”、“所与”等 ,也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

2.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于”的宾语不能。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3. 在语***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介宾结构除了表示对于、关于的意义要作状语以外,其余(如表处所、时间)则多作补语;而“以”字在介宾结构中表工具,方式的既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这些方面,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

此外,现代汉语 的介宾结构还可以作定语(与群众的联系),古代汉语则不能。例如: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同上) 我们认为介词的范围应该从严,只有动作意义已经虚化,不单独作谓语,或者作谓语时同作介词时意义又明显区别的词才能算作介词。因此,古代汉语介词只有“于(於,乎)、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

下面对“于(於,乎),以、因、为、与”等较复杂而特殊的用法做一些介绍。 一、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

二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处所和时间。例如: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越王句践栖於会稽之上。 《国语·句践灭吴》 这 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

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

例如: 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 《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第二种用法是介绍涉及的对象。例如: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言博问也。 《荀子·大略》 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

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于各国人民”。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比较。

例如: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荀子·劝学》 这 种表示比较的用法在古书中一般只用“於”和“乎”,很少用“于”。

由于表示比较,一般只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后面,它的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但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比”和它的宾语要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前面作状语。

“寒於水”,如果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比水寒”。“於”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有时 也使用,例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被动。(见被动表示法一节) 二、以 “以”字原是动词,义同“用”,虚化为介词。

介词“以”的用法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以”的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

例如: 寿毕,请以剑舞。 《史记·项羽本纪》 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

《左传·鞍之战》 “以剑”“以肱”均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 第二种用法是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

例如: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史记·西门豹治邺》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 “以八千人”是率领八千人的意思。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

例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战国策·魏策》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

例如: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

《史记·孟尝君列传》 “以” 字的用法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在句中的位置。

“以”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前,也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后,上边举的《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一例,两个“以”字的位置就不同。但在表示时间时,就只能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二是它的宾。

3. 文言文中的介词短语后置什么意思

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

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4. 如何理解文言文中的介词

(1) 文言文中介词的概念 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词类,它用 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与其 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 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 式、对象等。

介词能带上宾语,但不能充 当谓语。介词主要有“于(於、乎〉、以、为、与、自、从、及因”等。

(2) 介词常见的语***能 ① 介词能带宾语。 ② 介词的宾语大多可以省略(“于” 除外)。

③ 由“因、为、与、从”等词组成的介 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但“于”字介宾结构 表时间、处所意义的可作补语,“以”字介 宾结构表工具、方式的也可作补语。

5. 文言文介词短语后置包括哪几种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6. 文言文的介词,连词,副词怎么判断最好能举点例子

可以从介词,连词,副词的作用和所处的位置来区分。

介词是介绍名词,代词给动词或形容词的,常用在名词,代词前。连词是连接两个相同的词或短语和句子的,常用在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之间。

副词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以”,秦亦不以城予赵。

“以”用在名词“城”前,介绍“城”给动词“予",是介词,译为“把”。还如,佘与四人拥火以入。

"入”后省略了代词“.之",“以”连接两个动宾短语“拥火”与“入之”,是连词,表示承接,可不译。再如,固以怪之矣。

用在形容词“怪"前,副词。通“已",译为“已经“。

希望能帮到大家。

7. 关于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

1、何: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3)代词,做宾语,什么。

(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2、而

(1)连词,表并列。

(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设。

(4)代词,通“尔”。你,你的。

3、乎

(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

(2)介词,相当于“于”,“在”。

(3)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4、乃

(1)副词,表承接,于是。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

5、其

(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2)连词,表***设,如果。

(3)指示代词,其中的。

扩展资料

虚词的注意点:

1、通***字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通***。“通”是通用,“***”是***借。古汉语中的通***字有三种情况:同音通***、近音通***和变音通***。通***字的读音应读被通***字的读音,解释也应按被通***字的字义解释,表达时一般用“通”的解说形式。

2、一词多义

我国的文字用法极为复杂,一个字词往往有很多的意义与用法。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是极其普遍的。一词多义也是我们平时在阅读文言文、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借义。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是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方法,一个词的基本义称为“本义”,由本义生发延伸出来的意义称为引申义。另外,比喻义是通过打比方产生的词义,***借义是利用***借字形成的词义。

3、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他们都分单句和复句,都有主谓宾和定状补六大成分。句子的语序也基本相同。当然,他们之间还有相异的地方,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现代汉语句式的相异点。

虽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文言文有些实词和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现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学好文言文,正确理解句子含义,领会文章内容,就必须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们常讲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

搜狗百科—文言文

8. 文言文常用重要实词虚词归纳及其词条用法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而 连词 关系 例句 译 并列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 又 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而且、并且 承接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指南录〉后序》 就、接着,或不译 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但是、却 ***设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如果、***如 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连接状语,可不译 因果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所以 目的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表目的,来 代词,通“尔”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你的 通“如” 军惊如坏都舍。《察今》 好像,如同 复音虚词 而已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限止语气,罢了 而后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才,方才 而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反问语气,进一步意思 既而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 不久,一会儿 2.何 疑问代词 作宾语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前置,哪里、什么 作定语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什么 作谓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什么原因、为什么 疑问副词 句首、动词前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为什么、怎么 形容词前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复音虚词 何如/奈何 /若何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怎么样、什么样 何以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以何,拿什么,凭什么 无何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促织》 不久、没多久 何乃 阿母谓府史: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怎能 何异(于)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 有什么不同 何则 百仞之山,任负载登焉。

何则,陵迟故也。 为什么(用于自问自答) 如…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 将…怎么办呢? 何…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还(做某件事)干什么? 3.乎 语气助词 疑问语气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吗、呢 测度语气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吧 感叹语气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啊、呀 词尾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逍遥游》 ……的样子 介词 相当于“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对、对于、比、向、跟 4.乃 副词 顺承紧接 刿曰:“……未能远谋。”乃入见。

《曹刿论战》 就、这才 逆转相背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却、竟、反而、才 范围限制 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才、仅 确认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是、就是 代词 第二人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你的 指示代词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这样 复音虚词 无乃 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表猜测,译为“恐怕…” 乃尔 府史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就这样 5.其 代词 第三人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他(们) 第一人称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自己 远指代词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那 近指代词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这,这个,这些 指示代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其中的 副词 推测语气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或许,可能,大概 反诘 其孰能讥之乎?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难道,怎么 婉商 吾其还也。

《肴之战》 汝其勿悲。《与妻书》 还是 期望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可要 连词 表选择 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是……还是…… ***设关系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如果 复音虚词 何其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 6.且 连词 并列 河水清且浅。

《迢迢牵牛星》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又、并 递进 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而且、况且 让步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尚且 转折 固不如也,且如之奈何?《鸿门宴》 然而、可 副词 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将、将要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暂且、姑且 复音虚词 且夫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地,自若也。

况且,再说 且如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就像 7. .若 代词 第二人称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你、你们、你的 指示代词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 这、这样、如此 连词 表***设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如果、***设 表选择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或,或者 动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像、好像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比得上、及、如 复音虚词 若夫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段头,要说那,像那 若定 指挥若定。

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若何 以闲敝邑,若何? 怎么样 若干 车后若干递送夫。 几许,多少 若辈/若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这些人) 若…何 寇深矣,若之何?(对待…怎么样,。

9. 介词“为”有哪些常见的用法

介词“为”有五种常见的用法:(1)介绍动作行为“服务”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替”“给”。

如《庄子?徐无鬼》:“尝试为寡人为之。”前一“为”是介词,后一“为”是动词。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客有为齐王画者。

”(2)介绍产生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一般译作“为了”或“因为”。如《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辕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缀行。”

《史记?项羽本纪》:“十余万人皆人睢水,睢水为之不流。”“为”都可译作“因为”。

《论衡?问孔》:“人之仕也,主贪禄也,礼义之言,为行道也。 ”又:“为道不为己,故逢患而不恶;为民不为名,故蒙谤而不避。”

“为”都可译作“为了”。(3)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一般译作“对”“向”“同”等。

如司马迁《报任安书》:“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韩诗外传》卷四:“寡人独为仲父言,而国人知之,何也?”陶渊明《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错闻之,即夜请闲,具为上言之。”(4)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作“被”。

如《韩非子?五蠢》:“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贤能为之用。”

《左传?襄公十年》:“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 ”(5)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时间或处所,可译作“当”“在”。

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淮南子?汜论训》:“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岂可同哉?”。

庄子二则文言文知识梳理

1.《庄子》故事两则归纳通***字、一词多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1、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①吓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②于鹓雏(yuānchú)发于南海:起飞、从于是鸱得腐鼠:在而飞于北海:到达③之子知之乎:代词,鹓雏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助词,的古今异义①非梧桐不止止:古义:栖息今义:停止②于是鸱得腐鼠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因果关系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特殊句式1、判断句: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2、倒装句: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状语后置)发于南海,飞于北海(同上)3、省略句:惠子相(于)梁一词多义1.固固不知子矣:固然.子固非鱼也:本来.2.见庄子往见之:看望,拜见.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2.《庄子》二则原发布者:豆豆爸

20《庄子》二则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3、理解两则故事蕴含的意义。

4、感知庄子和惠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两则故事蕴含的意义。

学习难点感知庄子和惠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知识链接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庄子》一书。《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教学设计>;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基础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相梁()鹓()醴泉()鸱()吓()鲦鱼()2、填空:

①“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用了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鹓鶵的品性。

②《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

“鹓鶵”比喻是鱼之乐也:

3.《庄子》故事两则归纳通***字、一词多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1、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①吓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②于鹓雏(yuānchú)发于南海:起飞、从于是鸱得腐鼠:在而飞于北海:到达③之子知之乎:代词,鹓雏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助词,的古今异义①非梧桐不止止:古义:栖息今义:停止②于是鸱得腐鼠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因果关系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特殊句式

1、判断句: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2、倒装句: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状语后置)发于南海,飞于北海(同上)3、省略句:惠子相(于)梁

一词多义

1.固固不知子矣:固然。子固非鱼也:本来。2.见庄子往见之:看望,拜见。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4.庄子故事两则的通***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字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吗”词类活用惠子相梁:相,名词活用作动词,做宰相一词多义①吓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②于鹓鶵(yuānchú)发于南海:从于是鸱得腐鼠:在而飞于北海:到达③之子知之乎:代词,鹓雏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助词,的古今异义①非梧桐不止止:古义:栖息今义:停止②于是鸱得腐鼠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因果关系③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特殊句式省略句原句惠子相梁改惠子相于梁译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倒装句原句夫鹓雏(刍鸟同音)发于南海状语后置改夫鹓雏于南海发译鹓雏从南海出发比喻意义鹓雏(yuānchú)比喻意:庄子,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意:惠子,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腐鼠比喻意:功名利禄.一词多义1.固固不知子矣:固然.子固非鱼也:本来.2.见庄子往见之:看望,拜见.胡不见我于王:引见.特殊句式倒装句(状语后置)原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改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译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原句是鱼之乐也译这是鱼的快乐原句子固非鱼也译你本来不是鱼原句我知之濠上也译我知道是在这濠上的回答如满意,请点击选为满意答案谢谢合作。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词多义特殊句式通***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固:①固不知子(固然)②子固非鱼也(本来)之:①知鱼之乐(的)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代词)特殊句式倒装句(状语后置)原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改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译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判断句原句是鱼之乐也译这是鱼的快乐原句子固非鱼也译你本来不是鱼原句我知之濠上也译我知道是在这濠上的古今异义欲代子相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孩子”、“儿子”安知鱼之乐古义:“怎么”今义:“安全”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或惠子曰古义:有人今义:或者表选择的连词于是鸱得腐鼠古义:两个词,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6.《庄子两则》和《鱼之乐》古文1.惠子相梁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7.庄子逍遥游文言现象归纳《庄子*逍遥游第一》译注题解“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自得的生活旨趣。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通***:1、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2、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边际)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4、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5、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6、而征一国者(“而”通“能”,能耐)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上古称数往往在两位数之间加“有”字)8、御六气之辩(“辩”通“变”)一词多义1、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名词,志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动词,立志)——《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载)——博闻强志(动词,记住)2、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圣人无名(名词,名望)——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3、置——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动词,安放—郑人有且置履者(动词,购置)4、穷——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形容词,穷尽)——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形容词,生活困难)——复前行,欲穷其林(动词,走到尽头)5、苍苍——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深蓝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灰白色)古今异义1、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两个词,虽然这样,今义一个词,连词。2、众人匹之: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多数人。

3、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为副词,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或作连词,表***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4、穷发之北:发古义为毛,指草木,今义为头发。

8.文言文阅读小题1:(1)做宰相(2)国都(3)栖息(4)怎么,哪里(4分)

小题1: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3分)

小题1:恐搜(2分)

小题1:争论的焦点是:庄子究竟能不能知道鱼(外物)的快乐。庄子认为鱼儿很快乐,这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反映,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4分)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筛选出能够体现惠子看重功名利禄的词语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争论的问题来分析庄子的思想即可。

9.庄子故事两则的通***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相:xiàng(宰相)吓:hè(恐吓)

《〈庄子〉故事两则》字词解释中国语文网惠子相梁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相,***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鵷鶵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

止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于是在这时。

鸱猫头鹰。

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濠梁濠水之滨。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鯈鱼一种淡水中的白色小鱼,又名白鲦。

是这。

全完全,确定是。

循其本意思是要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云者,如此如此。

安知鱼之乐:哪里

《〈庄子〉故事两则》词语古今异义中国语文网欲代子相

古义:“对人的尊称”

今义:“孩子”、“儿子”

安知鱼之乐

今义:“安全”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或惠子曰古义:有人今义:或者表选择的连词

于是鸱得腐鼠

古义:两个词,在这时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庄子〉故事两则》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