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怒目金刚式诗作有哪些,金刚怒目陶渊明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6-19 0
  1. 联系陶渊明的时代、生平和作品,谈谈为什么鲁迅说陶渊明并不是“浑身静穆”,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2. 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
  3. 陶渊明金刚怒目(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4. 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

陶渊明的诗虽然以平淡自然为主调,但是他仍有豪迈雄健的一面,对于这一点,鲁迅先生称之为“金刚怒目式”。1935年,朱光潜先生在《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文中论及艺术境界时说:“这种境界在中国诗里不多见。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象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潜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鲁迅不同意这种看法,批评说:“自己放出眼光看过较多的作品,就知道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后来鲁迅又说:“陶渊明……除了论客们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还有‘精卫衔草木,将以填苍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他并未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正是一个。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题未定草》)因此,我们在谈到陶渊明诗的风格时,除了平淡自然外,还要注意其豪迈雄健的金刚怒目式的一面。

陶诗的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咏史咏怀诗中。这类诗往往表现出他内心的不平与愤激,因而风格偏于豪放。朱熹说:“渊明诗人皆说他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茅坤说:“及读《咏三良》《咏荆轲》《士不遇赋》,其中多呜咽感慨之旨。”都说明了这一点。清代龚自珍一首诗评得好:“陶潜酷似卧龙豪,浔阳万古松菊高。莫谓诗人兢平淡,二分梁父一分骚。”

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另具特色。

陶渊明怒目金刚式诗作有哪些,金刚怒目陶渊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诗歌按照***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比如,“提剑出燕京”,写出了荆轲仗剑行侠的英姿;“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更以夸张的笔法写出荆轲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神态。而“登车何时顾”四句,排比而下,一气贯注,更写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直蹈秦邦的勇猛气概。诗中虽没有正面写刺秦王的场面,但从“豪主正怔营”一句,可以想见荆轲拔刀行刺之时那股令风云变色的虎威。

这首诗还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最典型的是易水饮饯的场景。 在萧杀的秋风中、滔滔的易水上,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悲筑”、“高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朱熹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这是颇具眼力的。

联系陶渊明的时代、生平和作品,谈谈为什么鲁迅说陶渊明并不是“浑身静穆”,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鲁迅全集》第6卷《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

全文如下:

记得T君曾经对我谈起过:我的《集外集》出版之后,施蛰存先生曾在什么刊物上有过

批评〔2〕,以为这本书不值得付印,最好是选一下。我至今没有看到那刊物;但从施先生

的推崇《文选》和手定《晚明二十家小品》的功业,以及自标“言行一致”的美德推测起

来,这也正像他的话。好在我现在并不要研究他的言行,用不着多管这些事。

《集外集》的不值得付印,无论谁说,都是对的。其实岂只这一本书,将来重开四库馆

时,恐怕我的一切译作,全在排除之列;虽是现在,天津图书馆的目录上,在《呐喊》和

《彷徨》之下,就注着一个“销”字,“销”者,销毁之谓也;梁实秋教授充当什么图书馆

主任时,听说也曾将我的许多译作驱逐出境〔3〕。但从一般的情形而论,目前的出版界,

却实在并不十分谨严,所以印了我的一本《集外集》,似乎也算不得怎么特别糟蹋了纸墨。

至于选本,我倒以为是弊多利少的,记得前年就写过一篇《选本》,说明着自己的意见,后

来就收在《集外集》中。

自然,如果随便玩玩,那是什么选本都可以的,《文选》好,《古文观止》也可以。不

过倘要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所谓“知人论世”,那么,足以应用的选本就很难得。选本所

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眼光愈锐利,见识愈深广,选本固然愈准

确,但可惜的是大抵眼光如豆,抹杀了作者真相的居多,这才是一个“文人浩劫”。例如蔡

邕〔4〕,选家大抵只取他的碑文,使读者仅觉得他是典重文章的作手,必须看见《蔡中郎

集》里的《述行赋》(也见于《续古文苑》),那些“穷工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湿,委

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手头无书,也许记错,容后订正)的句子,才明白他并非

单单的老学究,也是一个有血性的人,明白那时的情形,明白他确有取死之道。又如被选家

录取了《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赞赏着“***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

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

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阿呀呀,我的

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义”,〔5〕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

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

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6〕之类的“金刚怒目”〔7〕式,在证明

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

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如果

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

而,岂不冤哉!我每见近人的称引陶渊明,往往不禁为古人惋惜。

这也是关于取用文学遗产的问题,潦倒而至于昏聩的人,凡是好的,他总归得不到。前

几天,看见《时事新报》的《青光》〔8〕上,引过林语堂先生的话,原文抛掉了,大意是

说:老庄是上流,泼妇骂街之类是下流,他都要看,只有中流,剽上窃下,最无足观。如果

我所记忆的并不错,那么,这真不但宣告了宋人语录,明人小品,下至《论语》,《人间

世》,《宇宙风》〔9〕这些“中流”作品的***,也透彻的表白了其人的毫无自信。不过

这还是空腹高心之谈,因为虽是“中流”,也并不一概,即使同是剽窃,有取了好处的,有

取了无用之处的,有取了坏处的,到得“中流”的下流,他就连剽窃也不会,“老庄”不必

说了,虽是明清的文章,又何尝真的看得懂。

标点古文,不但使应试的学生为难,也往往害得有名的学者出丑,乱点词曲,拆散骈文

的美谈,已经成为陈迹,也不必回顾了;今年出了许多廉价的所谓珍本书,都有名家标点,

关心世道者癌然忧之,以为足煽复古之焰。我却没有这么悲观,化国币一元数角,买了几

本,既读古之中流的文章,又看今之中流的标点;今之中流,未必能懂古之中流的文章的结

论,就从这里得来的。

例如罢,——这种举例,是很危险的,从古到今,文人的送命,往往并非他的什么“意

德沃罗基”〔10〕的悖谬,倒是为了个人的私仇居多。然而这里仍得举,因为写到这里,

必须有例,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者是也。但经再三忖度,决定“姑隐其名”,或者

得免于难欤,这是我在利用中国人只顾空面子的缺点。

例如罢,我买的“珍本”之中,有一本是张岱〔11〕的《琅嬛文集》,“特印本实价

四角”;据“乙亥十月,卢前冀野父”跋,是“化峭僻之途为康庄”的,但照标点看下去,

却并不十分“康庄”。标点,对于五言或七言诗最容易,不必文学家,只要数学家就行,乐

府就不大“康庄”了,所以卷三的《景清刺》〔12〕里,有了难懂的句子:

“……佩铅刀。藏膝髁。太史奏。机谋破。不称王内前。坐对御衣含血唾。……”

琅琅可诵,韵也押的,不过“不称王向前”这一句总有些费解。看看原序,有云:“清

知事不成。跃而询上。大怒曰。毋谓我王。即王敢尔耶。清曰。今日之号。尚称王哉。命抉

其齿。王且询。则含血前。oeV御衣。上益怒。剥其肤?保ū甑阆ぷ裨?荆┠*么,诗该是

“不称王,向前坐”了,“不称王”者,“尚称王哉”也;“向前坐”者,“则含血前”

也。而序文的“跃而訽。上大怒曰”,恐怕也该是“跃而訽。上大怒曰”才合式,据作文

初阶,观下文之“上益怒”,可知也矣。

纵使明人小品如何“本色”〔13〕,如何“性灵”,拿它乱玩究竟还是不行的,自误

事小,误人可似乎不大好。例如卷六的《琴操》《脊令操》〔14〕序里,有这样的句子:

“秦府僚属。劝秦王世民。行周公之事。伏兵玄武门。射杀建成元吉魏征。伤亡作。”

文章也很通,不过一翻《唐书》,就不免觉得魏征实在射杀得冤枉,他其实是秦王世民

做了皇帝十七年之后,这才病死的。〔15〕所以我们没有法,这里只好点作“射杀建成元

吉,魏征伤亡作”。明明是张岱作的《琴操》,怎么会是魏征作呢,索性也将他射杀干净,

固然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中流”文人,是常有拟作的,例如韩愈先生,就替周文王说过

“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16〕,所以在这里,也还是以“魏征伤亡作”为稳当。

我在这里也犯了“文人相轻”罪,其罪状曰“吹毛求疵”。但我想“将功折罪”的,是

证明了有些名人,连文章也看不懂,点不断,如果选起文章来,说这篇好,那篇坏,实在不

免令人有些毛骨悚然,所以认真读书的人,一不可倚仗选本,二不可凭信标点。

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

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这种“金刚怒目”式于“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上可见一般!所以《归去来兮辞》给人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沉重。虽然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12字箴言,但人非圣贤,当时的陶公还不是如今的“陶公”,且有这般那般的磨难困劳着。那样的压抑,虽不显于文字,却赫然立在文意!

陶渊明金刚怒目(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咏荆轲》。

宋代朱熹《朱子语类》:“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原诗:

《咏荆轲》魏晋: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释义: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

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

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官廷。?

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可惜呀!只可惜剑术欠佳,奇功伟绩终于未能完成。?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死去,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注释:

1、荆轲:战国时卫国人,为燕太子丹报仇,以送地图为名,藏匕首刺秦王,不成被杀。

2、燕丹:战国时燕王喜的太子,名丹。

3、强嬴:秦国。

4、荆卿:指荆轲。

5、渐离:高渐离,战国时燕国人,与荆轲友善,善击筑(古时的一种乐器)。

6、宋意:燕国的勇士。

7、商音、羽奏:商声和羽声。商声凄凉,羽声较激昂。

名家点评:

清代张玉谷《古诗赏析》:“既惜之,复慕之,结得抟捖有力,遂使通首皆振得起。”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同《咏三良》、《咏二疏》是陶渊明三首著名的咏史诗,三篇体制大体相当,当为同一个时期的作品。

但具体创作时间大致有两说:一说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之后不久,约在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一说约在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当时陶渊明五十岁,与《杂诗十二首》写作时间相近。关于荆轲之事,《战国策·燕策》与《史记·刺客列传》都有记载,其基本情节是相似的。

扩展资料:

发思古之幽情,是为了现实。不过这“现实”亦不宜说得过窄过死(如一些论者所言,这首诗是诗人出于“忠晋报宋”而作),为什么呢?

首先,因为陶渊明反复地说过:“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之八);“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这使我们看到在作者的生活、志趣和性格中,也早已具有着豪放、侠义的色彩。

其次,诗人也曾出仕于晋,不过他说这是“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归田园居五首》),悔恨之情溢于言表,足见“晋”也并不是他的理想王国,当然“宋”亦如此。这些都是我们不必将《咏荆轲》的作意胶柱于“忠晋报宋”的理由。

诗人一生“猛志”不衰,疾恶除暴、舍身济世之心常在,诗中的荆轲也正是这种精神和理想的艺术折光。说得简单一点,便是借历史之旧事,抒自己之爱憎,这样看是比较接近诗人心迹的吧。

是的,这首诗的影响也正在此,此亦有诗为证:“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龚自珍《己亥杂诗》) 

百度百科——咏荆轲 (陶渊明诗作)

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

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他的这些优美、“静穆”的田园诗不单单是表现了诗人的生活内容和情趣,更主要的是在其中体现了诗人的回归自然的那种信念。陶诗不止有这“静穆”、“悠然”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在这一面里表现了他的激昂之情,这就是他继承阮籍和左思的传统所写作的咏怀、咏史诗。

诗人曾心怀“大济苍生”之志,有着“猛志逸四海”的雄心,但在那个年代里的现实却是宗室内部的争斗,军阀对***的野心以及由此引起不断的血腥杀戮和激烈的火并,这使他不能与统治者同流合污,难于实现自己的夙愿。他对此有过苦闷与不安:“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负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其二)

在《咏荆轲》《读山海经》中的几篇诗里,诗人对荆轲反抗暴秦的英勇行为仰慕、赞叹不已:“情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在这些诗里诗人也对许多壮烈的牺牲者进行赞扬:“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据传说,古代炎帝之少女女娃溺于东海,化为精卫小鸟,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刑天被上帝砍掉头颅仍“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他们两人皆不屈从于命运,有着伟大的抗争精神,这正寄托了诗人悲壮慷慨的意志。

昔日诗人的怀抱曾是“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其八)壮怀激烈、抱负不凡,而现在虽有畴昔的壮志雄心,却没有偿愿的时机!诗人虽然隐居,心中仍燃烧着不熄的火,渴望有所作为的人生。在《赠羊长史》中还表现了他关怀收复中原的爱国热情,“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陶渊明愤世疾俗、回归自然的隐逸和他“金刚怒目”、慷慨悲壮的怀抱恰好完整地表现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个性以及他对人生的理解。陶诗有自己鲜明的风格:朴素、自然、真淳。这是诗人有意识的美学追求,是他的“自然”哲学观所决定的。陶诗于外在形式绝少***用奇特的夸张、华丽的词藻和浓艳的色彩,一切自然而然,平平淡淡,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自南来,回飚吹我襟”(《和郭主簿》)。

诗句写的是夏日闲居的恬适。这里用一个极平常的字眼“贮”,就把林中之清写得十分鲜活,似乎林中凉爽的清阴是贮存的一样,可以随时汲取。下句写南风温和,撩人衣襟也颇富情趣。又如“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恬静,“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写雪的轻虚,“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写田园富于生机的新绿;再如“死去何所道,体同山阿”“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之类诗句的深富理趣等等,这些诗句都带着诗人深深的情感,亲切而敏锐的生活体验和那种深沉的哲学底蕴,它是高度精炼、洗净了一切芜杂黏滞成分,才呈现出明净的单纯,自然而然的平淡,是“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葛立方语)。

这一切都使陶诗呈现出清明淡远的意境,涵蕴着情、景、理的统一,使诗篇在平淡之中达于醇美的隽永韵味。陶诗的这种美学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难达到的。陶诗的意境又是比较完整的,它浑融一体,从总体上去感染读者,而不是以一字一句或某个片断去吸引人,在艺术上与汉魏诗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相合。

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咏荆轲》。

陶渊明的《咏荆轲》是一首极富***和感染力的诗歌作品,它通过对荆轲刺秦王的壮丽史诗般的描述,表达了陶渊明对荆轲的壮志豪情和勇敢精神的崇敬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暴力和权力的反对和厌恶。

陶渊明诗歌以清新脱俗、自然婉约著称,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诗歌内容大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其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他的诗风淳朴自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平易近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而《咏荆轲》则是他少有的豪放、激烈的作品之一,因此可以说是最能反映他“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

《咏荆轲》诗歌鉴赏:

1、在诗歌的开头,陶渊明用“金刚怒目”来形容荆轲的豪情壮志和勇敢精神,这个形容词用得非常贴切。荆轲在刺秦王之前,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磨难,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始终保持着豪情壮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的勇敢和无畏,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2、陶渊明通过对荆轲刺秦王的过程的描述,展现了荆轲的勇敢和决心。荆轲手握匕首,在秦王面前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他毫不畏惧,毫不退缩,直到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个过程被陶渊明描绘得十分生动、十分真实,让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3、在这首诗歌中,陶渊明也表达了自己对暴力和权力的反对和厌恶。他认为,暴力和权力是摧残人性的东西,不应该被崇拜和追求。相反,我们应该追求和平、安宁、和谐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追求的。

4、陶渊明通过对荆轲的赞美和悼念,表达了自己对英勇无畏的精神的崇敬和敬仰。他认为,只有这种精神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才能真正地让我们走向更加美好、更加进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