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内伤咳嗽鉴别_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临床诊断鉴别要点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6-19 0
  1. 咳嗽有哪几种类型?
  2. 护理名词解释:肺部病证护理咳嗽
  3. 咳嗽气喘怎么办
  4. ?咳嗽中成药
  5. 小儿咳嗽怎么办 治疗小儿咳嗽的偏方
  6. 中医辨证咳嗽的病机

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风热、风寒、风燥)咳嗽、内伤(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咳嗽等几种类型。咳嗽作为一种症状,是人体的自卫反应,就像人体内的清道夫,咳嗽的同时把体内含有细菌、病毒的分泌物带出体外,清除体内垃圾。止咳药有寒、热、温、凉之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若不辨证选用,止咳的效果也就不好。

外感咳嗽

当气候突然转变或人体抵抗力不足时,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从口鼻或皮毛入侵人体,肺脏首当其冲,其宣发肃降的功能失常,肺气上逆迫于气道就引起咳嗽。由外因引起的咳嗽为外感咳嗽,一般在2周以内。外感咳嗽,病情浅,除了伴有燥和湿的外感咳嗽比较难治外,只要及时治疗,多能在短时间内治愈。

外感内伤咳嗽鉴别_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临床诊断鉴别要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属于慢性咳嗽,其病理因素包括饮食、情志及脏腑功能失调,其中尤以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功能失常,痰浊内生以致咳嗽的情况最为常见。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病程延续,在治疗上难达速效。

咳嗽特点的鉴别

1.咳嗽白天多于夜间,咳嗽急剧,咳声重,或咳声嘶哑,咽痒干咳,病势急而病程短者大多为外感风寒、风热、风燥引起;

2.病势缓而病程长多为阴虚或气虚;

3.咳声粗浊,多是风热或痰热伤津引起;

4.早晨咳嗽,一阵阵加剧,咳嗽连声重浊,痰咳出咳嗽减轻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

5.午后、黄昏咳嗽加重,或夜间有单声咳嗽,咳声轻微短促,多属于肺燥阴虚;

6.夜卧咳嗽严重,持续不停,少气或气喘者,属于久咳致喘的虚寒证;

7.饮食肥甘、生冷加重者多属痰湿;

8.情志郁怒加重者属于气火引起;

9.劳累、受凉后加重者多为痰湿、虚寒。

咳痰特点的鉴别

1.咳而少痰者多属燥热、气火、阴虚;

2.痰多者常属痰湿、痰热、虚寒;

3.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

4.痰黄而稠者属热;

5.痰白质黏者属阴虚、燥热;

6.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虚、属寒;

7.咳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

8.咳痰有热腥味或腥臭味者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风寒袭肺咳嗽

咳嗽声重有力、气急欠平、咳痰稀簿白色.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痛楚、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肺浮或紧。

食疗方法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常用食疗物有生姜、葱白、紫苏叶、红糖等。

风热犯肺咳嗽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咳时汗出、痰黏稠或黄,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食疗方法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常用食疗物有无花果、金银花、绿茶、冰糖等。

风燥伤肺咳嗽

干咳喉痒、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口干鼻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且不易咯出、苔薄而涩,舌红少津、脉数细。

食疗方法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常用食疗物有松子仁、核桃肉、梨、藕、芦根、麦冬、荸荠等。

痰湿蕴肺咳嗽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痰色白或带灰色,因痰而嗽、痰出咳平。每于早晨或食后痰多咳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食疗方法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常用食疗物有陈皮、甘草、萝卜子等。

痰热郁肺咳嗽

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食疗方法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常用食疗物有鱼腥草、荸荠、罗汉果等。

肝火犯肺咳嗽

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边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食疗方法为清肺泄肝、顺气降火。常用食疗物为青黛、柿子、杏仁、牡蛎等。

肺阴亏耗咳嗽

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食疗方法为滋阴润肺。常用食疗物有麦冬、沙参、鸭肉等。

肺气虚寒咳嗽

咳声低微无力、气短不足以息、咯痰清稀且色白量多、神疲懒言、食少面色咣自、畏风、自汗,易因外邪而咳嗽加重,舌苔淡白、脉细弱。

食疗方法为补气温肺,止咳化痰。常用的食疗物有生姜、人参、鹿角胶等。

治疗咳嗽的注意事项

1.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不可以用敛肺、收涩的镇咳药,如固本咳喘片等,容易导致肺气郁遏不得宣畅,使外感之邪不能排出,久咳而伤正。而必须用疏散邪气宣肺的药品。

2.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不可用宣肺散邪的药,如通宣理肺丸、夏桑菊颗粒等,否则会耗损阴液,伤及肺气,使正气愈加虚弱。必须注意调护正气。

咳嗽的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中医认为肺为相府之官,贵为娇脏,喜润恶燥,不耐寒热。对于来买咳嗽药的顾客除推荐给对症的药品之外还可以推荐一些对肺有益的中药煎茶饮用如:银耳、百合、玉竹、北沙参、西洋参、石斛、麦冬、川贝母、桑椹子、女贞子、肉苁蓉、陈皮、罗汉果、菊花等。

咳嗽有哪几种类型?

一入冬

大部分人都没逃过咳嗽的“纠缠”

尤其是到了夜晚

反反复复咳嗽

睡也睡不好

令人非常难受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一到冬天就容易出现咳嗽呢?

咳嗽:身体的保护机制

当我们忍不住咳嗽时,表明身体已经“出事”了。而咳嗽对于身体来说,是一种保护机制,可以通过“咳嗽的反应”把呼吸道里的痰液以及有害物质咳出去。

冬季天气干燥、寒冷,人体水分蒸发加速,容易出现口干舌燥、鼻塞咽痛等不适,感冒咳嗽自然就来袭了。

在中医看来,咳嗽分为“外感”、“内伤”这两类。其中,“内伤咳嗽”是久咳,要就医治疗;“外感咳嗽”则与风、寒、燥、热等邪气侵袭所致。

因此,“外感咳嗽”分为:

寒咳:有稀白的鼻涕或痰、咳嗽声重、喉咙痒;

热咳:有黏稠黄痰、咳声嘶哑、口干、咽喉肿痛;

燥咳:干咳、痰少而黏、咽喉干痛、唇鼻干燥;

湿咳:咳嗽频率高、多白痰。

如果是想缓解或预防咳嗽,除了吃药恢复之外,一些轻度的症状还能通过日常的食补,起到化痰止咳之效。

5种食物堪称“天然止咳药”

咳嗽难忍?不妨根据自身情况,试试以下5种纯天然的、日常就能轻松获得的止咳食物吧!你的家里就有哦~

01 罗汉果:清热止咳

罗汉果被誉为“神仙果”, 味甘、性凉,药性平和,善清肺热、生津止渴、化痰止咳等。

实验证明,罗汉果甜苷可明显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具有镇咳的作用。不仅如此,其还明显增加小鼠支气管排痰量,表明可促进腺体分泌,达到祛痰的效果。

因此,罗汉果果实的单方和复方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等。

注意:不宜过量服用,罗汉果喝多了易损伤脾胃,影响肠胃功能;体质寒凉、夜尿频繁者不宜饮用罗汉果水,否则会加重症状。

02 青橄榄:润燥止咳

青橄榄又名青果,《本草纲目》中记载:“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称为青果。”

中医认为,青橄榄味甘酸、性平,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烦醒酒之功效。此外,青橄榄富含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能被人体吸收。

注意:气虚质体质者忌食或少食;食用时避开高钙食物,因为其含一些酸性物质,易与食物中钙质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胃肠对钙的吸收。

03 陈皮:理气消炎

民间一直流传着“百年陈皮,千年人参”的说法,而陈皮,是我们熟悉不过的中药材。

陈皮善于理气,它含有一些天然的消炎成分,可帮助排出肺部的气,缓解气管中的炎症,燥湿化痰。它还含有的挥发油成分有***作用,能使痰液咯出,减少咳嗽的不适。尤其是有支气管炎的人,可试试煮陈皮水改善。

注意:气虚体燥、阴虚燥咳、吐血及内有实热者慎服;陈皮不宜与半夏、南星同用,也不宜与温热香燥的药同用。

04 白萝卜:消食化痰

白萝卜含辛辣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能够消食化痰,如果出现食滞,吃白萝卜最合适不过。

不知你有没有试过,把白萝卜切成厚厚的片儿,放在嘴里咀嚼,萝卜别咽下去,直到把白萝卜汁嚼干。虽然这么吃会有些辛辣,但如果能忍受这味道,嚼上两三片,可止咳。此外,白萝卜熟吃则能顺气,尤其和猪肉、羊肉等一起炖着吃,效果更佳。

注意:由于白萝卜有下气之效,不宜搭配补气药材吃(人参、黄芪等),否则影响效果;脾虚、老慢支、哮喘患者,最好不吃白萝卜。

05 枇杷叶:止咳和胃

《本草纲目》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枇杷的全身都是宝。”枇杷含有的苦杏仁甙是润肺止咳的好帮手,也是枇杷膏里的主要有效成分。

止咳的枇杷膏等药,一般是枇杷叶作为原料入药。枇杷叶性微寒、味苦辛,它含有枇杷苷、乌索酸和总三萜酸,这些是枇杷叶抗炎、止咳的主要成分,具有清肺止咳、化痰平喘等功效。

注意:枇杷叶属寒性,多吃肠胃易受寒;枇杷叶表面布满绒毛,如不清洗干净,食用后细毛可能黏附在咽喉壁,导致咳嗽加重;胃寒呕逆、肺寒咳嗽者不宜食用。

这里划重点:提醒大家,这些食物只是一种***治疗的方式,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如果咳嗽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远离冬季咳嗽,预防是前提

注意保暖及挡风

呼吸道是人体的第一道关卡,如果风寒入侵,很易感冒,从而引发咳嗽。所以,大家出门应尽量穿高领衣服,或戴口罩、围巾,保护呼吸道。

饮食清淡

咳嗽大多是呼吸道受***后的生理反应。最好清淡饮食,大家可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等食物。

多喝水

温水能把呼吸道里的过敏物质稀释、清除,减少呼吸道的过敏反应。

护理名词解释:肺部病证护理咳嗽

咳嗽是临床上呼吸科病人就诊最主要的主诉之一。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叫急性咳嗽,发生时间三周以内。第二类叫亚急性咳嗽,发生时间3-8周。第三类叫慢性咳嗽,咳嗽时间大于八周。一般来说通过血常规和胸片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就属于急性亚急性。咳嗽是肺系疾病的症状,它一般建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肺癌、肺结核、肺浓肿等肺系疾病之间。咳嗽也可能是独立的疾病,比如说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一般根据病因的不同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一般是指感受的风邪、寒邪,或者是热邪造成肺室悬降,出现的肺气不利从而出现咳嗽,内伤咳嗽就是脏腑功能失调,也可以由外感咳嗽日久不愈而发展来。咳嗽是由于感受外邪或者脏腑失调所导致的肺气不能正常的宣发肃降所引起的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这样一类病症我们都把它称之为咳嗽。咳嗽的性质咳嗽无痰或痰量极少,称为干性咳嗽,干性咳嗦用vapo雾化器治疗最佳。咳嗽的时间与规律突发性咳嗽常由于吸入***性气体或异物、淋巴结或肿瘤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分叉处所引起咳嗽的病因有很多,但总的来说,中医认为是由于脏腑失调或者是感受外邪所引起的。脏腑失调,痰湿运脾,日久肺脾两伤。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脾相互影响,引起痰湿咳嗽,这是由脾引发的咳嗽。还有肝火犯肺,肝气过旺日久化火引起的咳嗽,这种咳嗽一般伴有咳血、气急、面红目赤,这种病人情绪易激动、暴躁。

咳嗽气喘怎么办

关键词:肺部 护理 咳嗽

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出痰液的病证。常见於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疾病。 中医将“有声无物”谓之咳;“有物无声”谓之嗽。而临床常为二者并见,故为咳嗽。

1、病因病机 外感内伤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肺失宣发肃降则肺气上逆作咳;脾失运化,水湿内生,聚而成痰,随上逆肺气咯出,发为咳嗽。

(1)外感六*之邪:风寒、热、燥之邪乘人体正虚侵虚袭肺系,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出喉间作声,发为咳嗽。

(2)内伤咳嗽:七情失调伤肝,郁而化火,气火上干犯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而伤脾,脾不健运,痰湿内生,上渍于肺;或久病伤肺,肺阴亏虚,虚火上炎,肺失濡润,功能失调发为咳嗽。

2、辨证论治

(1)风寒袭肺:

证候:咳嗽声重,痰白稀薄,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骨节酸痛喉痒或咳时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主方:杏苏散。

(2)风热犯肺:

证候:咳嗽气粗,痰稠而黄,咳痰不爽,口渴咽痛,伴发热恶风、头痛鼻流黄涕、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主方:桑菊饮。

(3)燥热伤肺:

证候: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痰粘难咯,咳甚则胸痛,鼻燥咽干,或有痰中带血丝。初期可伴微寒身热、鼻塞头痛等症,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疏散外邪,润肺止咳。

主方:桑杏汤。

(4)痰湿蕴肺:

证候:咳嗽痰多,痰白而粘,容易咯出,胸脘满闷,有时呕恶;或神疲纳呆,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主方:二陈汤。

(5)痰热壅肺:

证候:咳嗽气促,痰黄粘稠难咯,或面赤口渴喜饮,喘促鼻煽,便秘溲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止咳。

主方:清金化痰汤。

(6)肺气虚损:

证候:咳嗽气短、咳声低微,咯痰清稀,自汗畏冷,面色无华,易感外邪,舌质淡嫩,脉象虚弱。

治法:补益肺气,益气固表。

主方:玉屏风散。

(7)肺阴亏耗:

证候:干咳无痰、痰少而粘,痰中带血、咽痒声哑,手足心热、或午后潮热、口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主方:百合固金汤。

3、辨证施护

(1)一般护理:

①观察咳嗽的时间、性质、咳声大小,有无吐痰,咳嗽时呼吸状况,以及伴随的全身症状。

②观察咯痰多少,咯痰最多的时间,观察痰液性状、颜色、咯出难易,有无带血等。

③痰液检查及时留取标本送验。

④咳嗽患者最需要洁净新鲜空气,病室经常开窗通风,室内禁止吸烟,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

⑤外出时戴口罩,避免外邪侵袭。注意保暖,戒烟酒。

⑥准备好有刻度的痰俱,及时清理痰液和消毒痰具。

⑦咳痰无力咯痰困难者要协助排痰,定时翻身拍背,***引流排痰。必要时吸痰。

⑧痰液粘稠难咯出者,可用超声雾化稀化痰液,便于排出。

⑨咳嗽有痰者不能使用***止咳剂,可予以化痰止咳剂,消炎化痰剂,痰出炎消咳自止。

⑩***止咳:针肺俞、列缺、天突、丰隆穴。或耳针支气管、肺、神门穴;外感咳嗽加肾上腺穴;内伤咳嗽加脾、肾等穴。

(2)风寒咳嗽:

①参照"风寒感冒证"护理。

②一般护理内容。

③咳嗽较重时,可临时服咳嗽合剂10ml,或复方甘草合剂,或通宣理肺丸。忌服梨膏冰糖蒸汁或冰糖蒸梨汁,以免滋润过早,邪不外达。

④忌食生冷瓜果,及肥甘滋腻之品。

(3)风热咳嗽:

①参照"风热感冒证"护理。

②一般护理内容。

③咳嗽时可服止咳楷杷露10~20ml,或服用桔红丸。

④平时可食梨、枇杷等水果。

⑤忌辛辣、肥甘、厚味,戒烟慎酒。

⑥痰粘难出,除翻身拍背排痰等,可用鱼腥草或黄芩注射液配液雾化吸入,消炎止咳稀化痰液,便于排出。

(4)燥热伤肺:

①一般护理内容。

②参照"风热咳嗽"护理。

③鼻干咽痒干咳,可服用止咳枇杷露、养阴清肺膏,亦可梨膏加川贝粉调服。

④平时可食用川贝炖梨、百合银耳羹。

⑤干咳痰中带血时,密切观察出血量,出血多时报告医生。

(5)痰湿蕴肺证:

①一般护理内容。

②病室温度不宜太高。

③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④注意饮食调护,食饮有节,配食健脾利湿化痰食品,如薏米、赤豆、山药,忌食糯米等粘甜食品,及肥厚油腻之品,以防碍脾助湿生痰。

(6)痰热壅肺证:

①一般护理内容。

②参照"风热咳嗽证"护理内容。

③肺热咳嗽可服用桔红丸、枇杷露。

④肺热咳嗽可配食枇杷叶粥、鲜芦根粥等。

(7)肺气虚证:

①一般护理。

②咳痰无力时,要协助排痰。

③肺气虚易感外邪,慎起居,防感冒,勿汗出当风。

④注意休息,勿过劳,以免劳倦更伤正气。

(8)肺阴虚证:

①一般护理内容。

②参照"燥热咳嗽"护理。

③可予养阴清肺膏10g,每日二次服。

④干咳痰难咯出时,可予雾化吸入稀化痰液,湿润咽喉。

⑤观察有无痰中带血,血量多少,必要时报告医生予以止血治疗。

⑥可配补养肺阴之食品,如玉竹粥、沙参粥、糯米阿胶粥等。

4、养生指导

(1)外感咳嗽愈后要重视锻炼身体,增强抗御外邪的能力。

(2)内伤咳嗽久病体虚,要重视合理调养,慎起居避风寒,调饮食戒烟酒,宜进补益食品。也需根据体力适当散步、作呼吸操、太极拳、气功等轻量的体质锻炼,以逐渐增强正气。

?咳嗽中成药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咳是指有声无痰,嗽是指有痰无声。当痰、声俱见时方称咳嗽。引起咳嗽的原因可分两大类:即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下面谈,比较好理解;内伤咳嗽除肺部本身疾病致咳外,其他脏腑疾病犯及肺脏时也可致咳。今天我跟你说过,咳嗽不仅是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射动作(呼吸系统的虚热、病毒、痰湿),排出体外,同时也是一种祛邪达外的病理反应。下面帮你咳嗽的几个方面,做参考。

一、外感咳嗽(又可分几种):(1)、风寒咳嗽:咳嗽,痰清稀,易咯吐,热轻寒重,常有外感风寒的表证,苔薄白,脉浮紧,多有遇寒受凉史,风寒之邪经皮毛、口鼻而入肺,肺气失宣,清肃之令失常所致,常在于急性支气管炎;若咳嗽伴有胸闷气促,闻及水鸣声(就是呼吸啸鸣音),不能平卧,反复发作者,多由寒痰伏肺,气道受阻,痰气相击所致,常见于支气管哮喘、肺嗜酸细胞增多症等。 ( 2)、风热咳嗽:痰黄稠,咯不畅,热重寒轻,常有外感风热表证,苔黄腻,脉浮数,多由风热袭肺,或风寒咳嗽,郁而化热,致肺失清肃所致,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若咳嗽,痰如铁秀红色、胸痛、气急鼻煽,多由热伤肺气痰热聚盛所致,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若咳嗽,咯吐大量黄绿色腥臭浓痰,舌质红或绛,脉滑数,多由热毒侵*,热盛肉腐,酝酿成肺痈所至,常见于肺脓热咳。 (3)、风燥咳嗽:咳嗽无痰,咽喉燥痒,口渴喜饮,苔薄黄而干,舌质红,咽部红肿,脉带数,多由燥热上受,侵犯肺道,灼伤肺津,肺失清润所致,常见于咽炎、喉炎、喉结核。 二、内伤咳嗽(也分三种):(1)、肺虚咳嗽,肺阴不足咳嗽,起病较慢,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或咯血,苔薄、质红、脉细,多由肺阴亏虚,肺失滋养,肺气上逆所致,若青壮年兼见午后潮热,颧红、盗汗,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脉细数,多为痨虫感染,常见于肺结核等;肺气不足咳嗽,常有长期慢性咳嗽史,痰多粘稠,喘促短气,咳嗽低弱,天凉或气候突变时加剧,自汗畏风,舌淡红,脉软弱,多由久咳伤肺,肺气不足,肃降失司所致。若见呼多吸少,动则咳喘尤甚,气不得续,心悸神惫,面青肢种,舌淡,脉沉细,多由五脏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输布障碍所致,证属肺胀,常见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2)、脾虚咳嗽:咳嗽多痰,痰白而粘,胸脘痞闷,四肢困倦,纳谷不香,苔白腻,脉濡滑,脾为生痰之源,脾健运失常,痰湿内生,上渍于肺、阻碍气机所致;若见咳嗽反复发作,呼吸困难,痰褐色,成粉色泡沫样,唇甲青紫,心悸,尿少,苔白润或紫暗,脉沉滑而数,多由脾肾阳虚,水气上凌于心,干于肺所致,常见于肺充血、肺水肿等。 (3)气滞血瘀咳嗽:气滞咳嗽,常伴气逆,咳则连声,甚则见红,胸肋窜痛,咽干目赤,易怒烦热,苔薄黄少津,脉弦数,多由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木火刑金所致。常见于支气管扩张等;若见阵发性呛咳,痰中带血,形体消瘦,有吸烟嗜好,人过中年,苔薄、质紫暗,脉细涩,多由肺道被瘀血痰凝闭阻,伤及肺络所致,可见肺癌。 以上是中医对咳嗽症状的判断。我们养生,特别是营养学的同行们就应该以食疗入手,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协助药物,早日康复。 支气管发炎引起的支气管哮喘。有感染型哮喘、吸人型哮喘、混合型哮喘;病因:外邪侵入、饮食不当、肺肾虚弱等原因。

小儿咳嗽怎么办 治疗小儿咳嗽的偏方

一般的治疗,如到药店选购适宜的,既方便快捷,又省时省钱。但是,应用治时必须“辨证论治”,证、药相符时功效显著,药到除;否则无效甚或加重情。

一、辨证要点

1.分清外感与内伤:外感,多是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在天气变化受凉后突然发生。常伴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头痛、全身酸楚、恶风寒、发热,实证居多。内伤咳嗽多为久病,起病缓慢,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常伴有其他脏腑病症,如疲乏无力、胸满胁痛、食少便溏,邪实正虚居多。

2.辨别咳嗽声音及发作时间:咳声高扬者属实证,低弱者属虚证。咳声嘶哑,病势急而病程短者为外感咳嗽;病势缓而病程长者则属虚证。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午后咳嗽加重,或夜间有单声咳嗽,咳声轻微短促者,多属肺燥阴虚。夜卧咳嗽加剧,少气或伴气喘者,为久咳致喘的虚寒证。

3.辨痰的颜色、性质及数量:痰少或千咳无痰者,多属燥热,阴虚证。痰多者,常属痰湿、痰热或虚寒证。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痰白而稠厚者属湿;痰黄而黏稠者属热。

二、辨证选药

1.风寒咳嗽:咳嗽声重,痰稀白,咽痒,常伴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用药:1荆防冲剂(药店有售,下同),每袋12克,每次服1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2冲剂,每袋15克,每次服1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若风寒咳嗽兼气喘痰盛者,宜服苏子降气丸。每次服1丸,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2.风热咳嗽:咳嗽气粗,痰黄或黄稠,咳时汗出,常伴鼻塞流黄涕,口渴,喉燥咽痛,头痛,肢楚,恶风,身热,舌苔薄黄脉浮数。用药:1风热感冒;中剂,每袋18克,每次服1~2袋,日服3次,凉开水送服。2银翘解毒片每次服4~8片,日服2~3次,凉开水送服。3川贝清肺糖浆,每瓶100毫升,每次口服10~20毫升,日服3~4次。

若风热咳嗽兼气喘痰盛,需加服止嗽定喘口服液,每瓶100毫升,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3次。

3.燥热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或痰中带有血丝,口鼻干燥,咽喉干痛而痒,舌红干,苔薄黄干,脉浮数或小数。

用药:山百合固金丸,每丸9克,每次1~2丸,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1秋梨润肺膏,每瓶200克,每次10~20克,日服3次,温开水冲服。

若因久咳兼有面色苍白、神疲少气、自汗、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者,属气虚咳嗽证。宜用人参、黄芪各15~25克,水煎取汁送服上药。

忌食辛辣香燥、肥腻及过于寒凉之品,宜戒烟。

咳嗽类非处方

安嗽片

〔药物组成〕浙贝母、百部、前胡、桔梗、半夏(制)、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用于咳嗽多痰。

〔使用注意〕

1适用于痰湿咳嗽,症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或带灰色。

2、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长期服用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4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痰由白变黄者应到医院就诊。

5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二陈合剂、丸、浓缩丸

〔药物组成〕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

〔使用注意〕

1适用于痰湿咳嗽,症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或带灰色。

2、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长期服用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4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到医院就诊。

5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杏仁

〔药物组成〕杏仁水、百部流浸膏、远志流浸膏、陈皮流浸膏、桔梗流浸膏、甘草流浸膏、蔗糖。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用于痰浊阻肺,咳嗽痰多。

〔使用注意〕

1适用于痰湿咳嗽,症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或带灰色。

2、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长期服用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4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或痰色由白转黄者应到医院就诊。

5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止咳祛痰颗粒

〔药物组成〕桔梗、百部、苦杏仁、盐酸麻黄碱。

〔功能主治〕润肺祛痰,止咳定喘。用于伤风咳嗽,气喘。

〔使用注意〕

1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3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到医院就诊。

4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其他制剂:桔梗冬花片,橘红痰咳煎膏、液,远志糖浆,八味檀香散,二母清肺丸(二母丸),清肺化痰丸,清肺抑火膏、片,清气化痰丸、浓缩丸,祛痰灵口服液,三号蛇胆川贝片,三蛇胆川贝膏、糖浆,止咳橘红口服液,止咳橘红丸,止咳枇杷颗粒(冲剂)、合剂、糖浆,川贝半夏液,清燥润肺合剂,扶正养阴丸,风寒咳嗽颗粒(冲剂)、丸,杏苏止咳颗粒、口服液、糖浆(杏苏止咳露),咳喘宁颗粒,解表清金散,复方川贝,咳喘丸。

中成药、

中医辨证咳嗽的病机

小孩一 咳嗽 ,很多父母都很紧张,咳嗽一旦严重起来会起来支 气管炎 和 肺炎 ,那么 小儿咳嗽 怎么办?小儿咳嗽 偏方 有哪些?本文是我整理的小儿咳嗽偏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分别孩子患的是哪种咳嗽

 不要一听见孩子的咳嗽声就是消炎药、上医院,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 用药 上是完全不同的。怎样辨别咳嗽的类型?有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舌苔和痰液。

 1、风寒咳嗽?舌苔白,痰稀、白黏,并伴有 鼻塞 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

 2、风热咳嗽?舌苔黄或红,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3、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和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内伤咳嗽的孩子舌苔几乎是白苔,胃口较差、没有食欲。这时父母首先要调理宝宝的脾胃,提高宝宝的身体素质。

小儿咳嗽偏方

 一、风寒咳嗽

 1、蒸大蒜水

 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一粒冰糖,半碗水,加盖隔水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晾温热后让宝宝喝水,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 肾虚 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2、烤橘子

 将橘子在小火上烤至橘皮发黑,晾温热后让宝宝吃桔肉,一次2~3瓣,一天2~3次。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

 3、麻油姜末炒鸡蛋

 将一小勺麻油放入锅内,油热后入姜末,再打一个鸡蛋炒匀。晚上睡前趁热吃,坚持吃上几天,效果明显。

 4、香菜黄豆汤

 黄豆10克加水煮15分钟,再加入香菜30克煮15分钟,去渣加少许盐,每天给宝宝分几次服用。

 2、烤橘子

 将橘子在小火上烤至橘皮发黑,晾温热后让宝宝吃桔肉,一次2~3瓣,一天2~3次。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

 3、麻油姜末炒鸡蛋

 将一小勺麻油放入锅内,油热后入姜末,再打一个鸡蛋炒匀。晚上睡前趁热吃,坚持吃上几天,效果明显。

 4、香菜黄豆汤

 黄豆10克加水煮15分钟,再加入香菜30克煮15分钟,去渣加少许盐,每天给宝宝分几次服用。

 三、内伤咳嗽

 1、山药粥

 山药去皮搅成粉,加半碗水加工成稀糊状,倒入锅中烧,烧开即可。一碗山药粥分2~3次空腹食用。山药健脾胃、补肺气,不但能止咳治 哮喘 ,还对小儿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小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要注意山药不能煮久,否则成分会流失。

 2、红枣白果水

 红枣3粒、白果3粒,加大半碗水,中火烧10分钟,临睡前给宝宝饮用。此方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食用。红枣性温、益气补气,健脾胃;白果性平敛肺气,定咳喘,固肾,对久咳不愈、反复 感冒 、咳嗽、 发烧 的患儿很有效果,同时它还可以治疗遗尿症。

 3、核桃芝麻 养生 膏

 核桃仁半斤,黑芝麻2两,红枣半斤,碾碎成粉放入大碗中。加蜂蜜1 勺、水3 勺搅拌均匀。碗加盖,在大锅中蒸,水烧开后转小火蒸40分钟。每天早晚给宝宝吃一勺。核桃、芝麻、大枣都是增强体质的食物,蜂蜜清润,对宝宝久咳、支气管炎、哮喘都有一定作用。(一岁以内宝宝可用白糖代替蜂蜜)

治疗小儿咳嗽的生活 护理

 1、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如果孩子咳嗽伴有发烧,过高的室温不利于身体散热,过低的温度又容易使孩子着凉加重咳嗽症状。保持室内25-28℃,可使 呼吸 道粘膜收缩,减轻充血、肿胀,保持气道通畅,缓解咳嗽。另外,过于干燥的环境,宝宝痰液不易咯出,因此,气候干燥时,麻麻可用湿拖把拖地,或在地上洒些水,即可增加室内湿度。

 2、及时增减衣服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比大人怕冷。恰好相反,孩子新陈代谢比大人快得多,而且活泼好动,往往蹦几下跳几下就一身汗,静下来的时候被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因此,家长切记不要将孩子捂得过厚包得过严,还要关注冷暖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

 3、保证充足

 尽量让孩子多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因为睡觉时,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有利于各种器官机能恢复和 疾病 的康复。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家长可用枕头将其后背和头撑起,以防痰液滴落到喉咙里,造成窒息。

 4、保持空气清新

 孩子咳嗽时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在家里要保持空气清新,避免污浊的空气对呼吸道粘膜造成***,从而加重咳嗽。

 5、注意饮食调节

论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嗽,均累及肺脏受病,由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致,故《景岳全书·咳嗽》说:“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医学心悟》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搏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提示咳嗽是内、外病邪犯肺,肺脏为了祛邪外达所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

外感咳嗽属于邪实,为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所致,若不能及时使邪外达,可进一步发生演变转化,表现风寒化热、风热化燥,或肺热蒸液成痰等情况。

内伤咳嗽多属邪实与正虚并见。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但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火,火能炼液灼津为痰。他脏及肺者,多因邪实导致正虚,如肝火犯肺每见气火耗伤肺津,炼液为痰。痰湿犯肺者,多因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反而聚为痰浊,上贮于肺,肺气窒塞,上逆为咳。若病久,肺脾两虚,气不化津,则痰浊更易滋生,此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道理。甚者病延及肾,由咳至喘。如痰湿蕴肺,遇外感而引触,转从热化,则可表现为痰热咳嗽;若转从寒化,则可表现为寒痰咳嗽。至于肺脏自病的咳嗽则多因虚致实。如肺阴不足每致阴虚火旺,灼津为痰,肺失濡润,气逆作咳,或肺气亏虚,肃降无权,气不化津,津聚成痰,气逆于上,引起咳嗽。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还可相互影响为病,病久则邪实转为正虚。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转为内伤咳嗽;肺脏有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特别在气候变化时尤为明显。久则从实转虚,肺脏虚弱,阴伤气耗。由此可知,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有时两者又可互为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