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三昧,此中三昧两心知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6-17 0
  1. 佛教三昧是指
  2. 香菱学诗全文翻译
  3. 三昧的佛教用语
  4. 百八三昧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大隐隐于市”出自于东晋王康琚《反招隐诗》,意思是真正大彻大悟的隐士,不必像伯夷一样隐居山林老子在朝廷中也可隐居。

一、小隐于野大隐于

市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中国道家哲学思想。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

其中三昧,此中三昧两心知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基本解释

自古流传很广,有很多版本,如:“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等,都是说明: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是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体现了崇高的道家思想。

有能力的人希望借助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廷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道家隐者。

三、精神境界

隐士的三种精神境界:

1、看破人生的人才往往想过隐居的生活。与世无争,所以有人解甲归田。这是小隐。

2、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闻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

3、在朝为官,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勾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争,不与世浊,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才是归隐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隐士,所以谓之“大隐”。朝,指朝廷,这里引申为做官。

四、相关古诗

中隐

唐·白居易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

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

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

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

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大隐隐于市作文作业帮

古人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闻世事。

蔡志忠曾以***对此作了解释:仙,“人”在“山”旁则为仙,看来,古时造字便点明了其中真意。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为一体,这本来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征,偏又练就一身道行,渗透了禅意,方以道入土,归隐于山。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莫不对此动了凡心。

其中,陶渊明便是这样一个典型,当他一篇《桃花源记》出世,那颗厌倦仕途,向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

是的,他想要的是归隐,是闲适,是宁静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场失意,怀才不遇,桃花源这么一个避难所就要永远与他绝缘,并远离世俗而绝迹于他未来纯朴的生活。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抵御不了意志的消沉。

“出世”有之,“入世”亦有之,所以又有许多“英豪”浮出水面,大隐于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

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

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

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

于是“钟鼓馔玉不足畏,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

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洒脱!他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更不被朝廷重用。

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一个仙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事内外变化多端,观念出入繁杂无比。

我们不一定都要像陶潜一样“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样“入”,而是要万物归乎一心。

俗话说得好,“心净自然凉”,只要内心真诚、纯净,又何去理会污秽的俗事呢?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大隐隐于市。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有关作文素材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句话自古流传很广,有很多版本,如:“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

”等,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意思是说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

大隐隐于市作文

弃剑封刀,大侠隐闹市。

自觉逍遥,断江湖旧梦。

任六界风飙,金窗肃户看妖娆。

情事暗生,心事难描。

佳期晚,怕流年暗消年少。

春到,人难老。

回首仙家,自是人间好。

旧雨新知,两难分付。

别有一丝烦恼,几度轮回误尘缘。

换巢鸾凤教偕老,羡鸳鸯。

纵千金难买一笑。

大隐隐于市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 白居易《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隐而狂,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意思是说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非忙亦非闲。

何时能,披发仗剑破门去,***菊南山香满襟。

也有人说是出自老子的&lt找不到具体的出处这句话自古流传很广,有很多版本,如:“小隐隐于野。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还有一种说法 .,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中隐隐于市; 其实隐者本无大小之分。

你可以读一下,好像没说出自那本书吧!有的话可能也是魏晋以后的了呵呵 也大概是句俗语,古已有之;“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

”等。

”。

不过从白话意义上说我想可能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中隐》最先把它通俗易懂地归纳出来,所以要追究是哪一个人最先说的,恐怕不易,大隐隐于朝,哪管的旁人指指点点,朝市太嚣喧?!又怎会在意是大隐还是小隐,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古训&quot,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出自孔子的&quot,原本已然抛弃了红尘俗事,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这和禅宗的佛理有异曲同工之妙,退而隐、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 至于出处,我只知道是魏晋时期民间流传的,粗械氖悄谛那寰驳谋局?而不是出家在家的形式 愿能结芦山野,退而隐,依木闲坐...

大隐隐于市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

《列仙传》曰:李耳,字伯阳,生於殷时,为周柱下史。

又曰:武王平殷,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

真正大彻大悟的隐士,不必像伯夷一样隐居山林,老子在朝廷中也可隐居。

东晋还有邓粲也说过:“夫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

隐初在我,不在于物。

”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简介如下: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中国道家哲学思想。

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

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廷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道家隐者。

东晋王康琚《反招隐诗》的开头:“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

“大隐隐于市”是什么意思啊?

白居易的诗里写得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意思是: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意思是说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 至于出处,我只知道是魏晋时期民间流传的,好像没说出自那本书吧!有的话可能也是魏晋以后的了呵呵 也大概是句俗语,古已有之,所以要追究是哪一个人最先说的,恐怕不易.不过从白话意义上说我想可能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中隐》最先把它通俗易懂地归纳出来.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实用吗?生活在都市,每天要遇各种各样的...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话未必。

释迦牟尼佛驻世时,很鼓励有条件的***出家,修远离行,那样更容易证圣果。

即使佛陀示寂以后,历史上有名的佛教大成就者,都有过相当长时间的闭关苦修,在有一定证量后再出而弘法。

比如中国历史上的--天台宗开创者慧思***、智者***都曾长期闭关修“法华三昧”。

禅宗六祖惠能***也曾隐居于猎人中15年。

藏密的大成就者更是几乎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闭关禅修。

即使在家修行的居士,凡有真实成就者(只做学问的除外)也必有过相当长时间的“离群索居”的经历,比如南怀瑾、夏莲居、陈健民等等。

所以,你如果问“很难入静,我想知道,那些大隐隐于市的朋友,是如何面对的?”,不如首先问问“那些大隐隐于市的朋友,隐于野多长时间才有这点定力?” 在现代城市中,特别是上班族不利于修定力,这是肯定的。

但不等于不能随缘随分地打一点基础。

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出去闭关禅修一段时间,这样比较有真实的受用。

没有条件?这一般都是借口。

少挣点钱,多留点机会给别人,少出点镜,留一点平静给自己。

条件总是有的,条件是有心人创造出来的。

不清楚你是求言情***还是dm***?那我分类推了:武侠/宫廷篇:琅琊榜这个文是权谋文,主角梅长苏是江湖公子榜榜首的人物,功夫一般,但是文才智谋深不可测,他是江湖一大帮派的帮主。

他身体不好,为了休养身体跟朋友进京。

进京后争权的两派人马都纷纷向他游说请他做幕僚,他暗地里支持了一位最不受宠的皇子。

他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厚禄,而是为了复仇。

他真正的身份是。

(不剧透)这个文的主角不涉及男女爱情,但是里面的兄弟情、袍泽弟兄的情谊非常感人。

而且主角的谋略很让人叹服。

里面的智谋写的很清楚让人看得很明白又很吸引人。

有网络和实体书两个版本,结局差不多,开头不太一样。

我比较喜欢一上来就介绍琅琊榜的那个版本(即网络版),很有种神秘感.BG文,言情:《用剑说爱》by 素灵兰武侠,HE。

这个文名字有点俗气,但是文笔不俗。

特别里面的那位主角超厉害。

他属于那种越写越厉害,到最后发现原来是这么厉害的人物。

不过好像一直被人设计陷害,有点悬疑,过程有点小虐,好像挺不爽的,但正是一次次被陷害才一次次表现出主角有多厉害啊。

神仙文,风格类似《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里面的一个葡萄仙子无意救了一只乌鸦精,结果后来被带上天庭,那个乌鸦精其实是涅盘的凤凰,天界二太子。

而这个葡萄其实也不是葡萄,是花神和雨神的女儿,原身是霜花。

她陷入天界大太子和二太子的感情里,而且还涉及身世和复仇等。

虐了一段最后HE。

语言很幽默,虐的地方很感人。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by 唐七公子神仙文,这文太经典了,就不细说了,没看过的就去看吧耽美文:叶秦弓的《深藏不露》《谁与同行》俩文一个系列,受是个商业间谍,总是装作一副懦弱胆小的样子,扮助理、扮随从、扮吧台小弟,但其实他好厉害。

这文我超级喜欢。

绝对的强强。

《深》文结局可能没有爱,但是真正的结局在《谁》里。

文案沈家堡内近日抓到一个小偷,沈家堡少主沈征鸿暗暗佩服他的大胆的同时,竟发现他的身份是至交好友的哥哥,而且一点也不像好友口中那般废柴。

这文应该是HE,我没看完,感觉一般,但推得人挺多的。

可以看看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大隐隐于市出自于那个典故?是什么意思?

佛教三昧是指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术语)梵音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香菱学诗全文翻译

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基本信息

三昧(sānm?i) 一词,来源于梵语samadhi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

词语解释

三昧 sānm?i

[(Budd.)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knack;secret]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

词语本义

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

是佛教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南朝梁元帝《归来寺碑铭》:"九苑萌枯,三昧叶卷,疏树摇落,翻流清浅。"唐李华《径山***碑》:"七佛教戒,诸三昧门,语有差别,义无差别。"宋范成大《寄题西湖》诗:"老入蒲团三昧定,坐扑看穿膝长芦芽。"

指事物的精窍、要诀

唐李肇《国史补》卷中:"长沙僧怀素好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元张野《太常引.赠歌者妙音居士》词:"林莺巧啭,玉冰飞韵,三昧有谁传?"《红楼梦》第四八回:"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远,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三昧的佛教用语

香菱学诗: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

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

“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

“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

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

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

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论,二

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

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

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

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

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

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

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

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

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

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

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

“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

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

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

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

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

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

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

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

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

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

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

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

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入坐听他讲诗。宝玉笑道:“既是这样,

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黛玉

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

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

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

‘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宝玉大笑道:“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倒学

杂了。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探春黛玉

都笑道:“谁不是顽?难道我们是认真作诗呢!若说我们认真成了诗,出了这园

子,把人的牙还笑倒了呢。”宝玉道:“这也算自暴自弃了。前日我在外头和相

公们商议画儿,他们听见咱们起诗社,求我把稿子给他们瞧瞧。我就写了几首给

他们看看,谁不真心叹服。他们都抄了刻去了。”探春黛玉忙问道:“这是真话

么?”宝玉笑道:“说慌的是那架上的鹦哥。”黛玉探春听说,都道:“你真真

胡闹!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宝玉道:

“这怕什么!古来闺阁中的笔墨不要传出去,如今也没有人知道了。”说着,只

见惜春打发了入画来请宝玉,宝玉方去了。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又央黛

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让我诌去,诌了来,替我改正。”黛玉道:“昨夜的

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

个字去。”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

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

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

“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

“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

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

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

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

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

“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

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

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

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

可见天地至公。”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

宝玉不答。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探春笑道:“咱们跟了去,看他有

些意思没有。”说着,一齐都往潇湘馆来。只见黛玉正拿着诗和他讲究。众人因

问黛玉作的如何。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还得另作。”众人因要诗看时,只见作道:

非银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宝钗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

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

几天就好了。”香菱自为这首妙绝,听如此说,自己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

思索起来。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

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

‘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宝钗道:“可

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他!”黛玉道:“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

我,我岂有不说之理。”李纨笑道:“咱们拉了他往四姑娘房里去,引他瞧瞧画

儿,叫他醒一醒才好。”

说着,真个出来拉了他过藕香榭,至暖香坞中。惜春正乏倦,在床上歪着睡

午觉,画缯立在壁间,用纱罩着。众人唤醒了惜春,揭纱看时,十停方有了三停。

香菱见画上有几个美人,因指着笑道:“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

探春笑道:“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快学罢。”说着,顽笑了一回。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

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

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

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

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原来

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梳洗已毕,便忙录

出来,自己并不知好歹,便拿来又找黛玉。刚到沁芳亭,只见李纨与众姊妹方从

王夫人处回来,宝钗正告诉他们说他梦中作诗说梦话。众人正笑,抬头见他来了,

便都争着要诗看,且听下回分解。

百八三昧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三昧是佛教用语,来自于梵文Samādhi,也译作“三摩地”、“三摩提”。

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如何集中精神,可分为两种:一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即“生得定”,另一种是因后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即“后得定”。前者靠积德,后者靠修行而得。《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言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三三昧(有觉有观定、无觉有观定、无觉无观定)称为三昧。”,在原始佛教与大乘佛教对于三昧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

梵音samā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

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

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

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

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

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

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念佛三昧有二种:

一、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称名念佛),修行法,谓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也。

二、为此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或法身实相。谓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也。

因行之念佛三昧谓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谓之‘发得’。观无量寿经曰:‘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又曰:‘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经七曰:‘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智度论七曰:‘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

三昧

(梵samādhi,巴samādhi,藏tin%-n%e-h!dsin)

指禅定境界。系修行者之心定于一处而不散乱之状态。

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定、等持、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等。三昧即心定于一处,故称定;远离惛沈、掉举而保持平等的心,故称等持;正受所观之法,故称正受;调整散乱的心使正直,故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的依处,故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言息虑凝心。

此一将心集中于专一对象的精神作用,可分两种,一是与生俱来的精神集中能力(生得定),一是因后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后得定)。前者乃前世业力的结果,后者由修行而得。心到达三昧的状态时,起正智慧,进而与所观境冥合,分明了知,而悟得真理,甚至于直接感见圣境,此称三昧发得,或称发定。可知,三昧是证悟(正见)的必须阶段。

然而对此三昧,各宗看法不一。俱舍宗以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列为五别境之一。而此二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认为心为此心所所摄持,故能住于一境,然而经部则认为心于一境相续而转,名三摩地;《成实论》主张三昧与心无异,即二者皆不许另有心所存在。

在旧译经典中,往往将三摩地(samādhi,三昧、等持)、三摩钵衣(samāpatti,等至、正定现前)、三摩呬多(samāhita,等引、胜定)混而为一,皆译为三昧。实则其中唯三摩地是三昧。且据有部的说法,三摩地通有心定、散定,三摩钵底及三摩呬多则通有心、无心,而不通于散定。

此三摩地一语,并非佛教固有的用语,在佛教兴起时代的印度已广被使用,瑜伽派视之为解脱的方法,置于瑜伽八支中的第一支。后来佛教也***用此语,纳入佛法体系中。三摩地、解脱、禅及三摩钵底等词,皆指心相续转于一境的状态,但其义略有小别。《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云(大正26·82c)︰

‘禅者,四禅。定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皆名为定。解脱者,八解脱。三昧者,除诸禅解脱,余定尽名三昧。有人言,三解脱门及有觉有观定、无觉有观定、无觉无观定名为三昧。有人言,定小三昧大,是故一切诸佛菩萨所得定皆名三昧。’

除上述外,《大智度论》卷二十八也谓三昧有两种︰(1)声闻法中之三昧,即空三昧、无愿三昧、无作三昧;(2)摩诃衍法中之三昧,即有觉有观、无觉有观及无觉无观之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作无作三昧等。综合以上二论所说,狭义之三昧乃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禅及其他诸定。

在原始佛教中,如《阿含》等经典所说的三摩地大抵是四禅八定、空无相无愿及有觉有观等的三昧。大乘经典中则出无数种三昧,如《法华经》卷一出无量义处三昧,旧译《华严经》卷六出华严三昧,《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五出海印三昧,《超日明三昧经》卷上举出十一种三昧,《大品般若经》卷三及卷五举首楞严、宝印等百八三昧等等。而以说三昧为主要内容的三昧经典亦多,如《般舟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念佛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

此外,天台宗立有四种三昧的修行,依《摩诃止观》卷二(上)所载,有︰常坐、常行、半行半坐及非行非坐四种,而修四种三昧的道场称为四三昧院。

◎附︰欧阳渐〈内学院院训释〉(三昧)

参禅贵在死心,学佛要先肯死。肯死云者︰决定一往而已。是故三归乃曰归命,八念修于死想。若不如是,任尔六度万行,如意随心,三藏十二部,悬河舌辩,而一隙掯于幽隐,知见必留世间。则千仞之堤溃于一蚁,星星之火势至焚天。若不如是,安能难行苦行,大作功德。舍身饲虎,割肉称鹰,求得法而断臂,求弘法而抉明,皆不能办。为悦群情,伣伣伈伈,世无拔俗,大丈夫雄。若能如是,则独往独来,纵横上下,世无险巇魔难,径路虽绝,而风云可通。若能如是,则何玄不证,一乘毕竟空,涅盘一切智智,斯可问津。堂奥之基也,木之本,水之源也,乌可忽也。既植基本,禅乃可谈。

曰三十七菩提分三昧,曰三三昧,曰金刚三昧,曰一行三昧。为唯识唯智及涅盘学修是四三昧。若论禅定,百千亿万无不俱修。

菩提分三昧者︰菩提是宗,其总猝难。方便修分,有三十七事。曰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为解脱分最初修事。曰五根、五力,为抉择分事。曰七觉分,为见道分事。曰八正道,为修道分事。如是菩提分能总得菩提,其基则在四念处。四事推之至极,则如来事矣。此无著中边义也。

龙树亦言︰三十七菩提分法至涅盘城,其根本在四念处也。《涅盘》亦云︰我说梵行是三十七助道之法,离三十七品不得三乘果,不证菩提,不见佛性。修集三十七品入大涅盘常乐我净。

四念处者︰通言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也。盖有漏生死身,非常乐我净,而无常苦无我不净也。无漏法身,即其无常苦,无我不净,而得常乐我净也。小乘身处不净五相,生处***自性自相究竟,而详于九想观。小乘受处有漏皆苦,无漏不苦,心不着故,虽然无常,不生忧悲苦恼故,道谛摄故,不离三三昧十六圣行故。小乘心处过未心无,现心去疾不觉受乐,生灭如幻,念念不停无有住时,不得实相。小乘法处法识是心相,非神我相,心则颠倒,颠倒计我,何以不他身中启我。小乘四念处,有性有共有缘,如千难品中详。小乘四念处三界俱有,其三十七品初禅都具,未到除喜,二禅除行,中间三四除喜与行,无色除喜行语业命,有顶除七觉分八正道分,欲界亦然,此声闻观也。

摩诃衍身观者︰观内身为行厕,缘成身车,识牛牵旋,是身无坚无常,相不可得,不觉无知,如墙壁瓦石,菩萨观知是身非我身,非他身,不自在,是身身相空,妄缘所生,是身***有,业缘所属,是身不合散来去生灭依猗,循身观无我故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愿,缘合所生,缘亦无相,是为观于实相。

摩诃衍受观者︰观内受无来去,但妄想生属先业缘,不在三世,观知诸受不合散生灭入不生门,不生故无相,无相故不生,如是知已系心缘中,心不受着亦不依止,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

摩诃衍心观者︰观内心三相无实,不在三世,不在内外中间,妄缘合生,外缘内想,强名为心。相不可得,无相无住。无生者,无使生者。无合散三际形对,无我无常无实。性不生灭,是静,客尘相著名不净。智者观生灭不实不分垢净,而得清净不为尘染。

摩诃衍法观者︰法不在内外中间,不在三世,妄缘合生无实无主,相不可得。无合无散如空如幻,性净不污,以无所有故,心心所乃虚诳故,法非一异缘生无性,是为实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愿,无愿故不见法生灭。入无生法忍门,此菩萨观也。

更有大乘观法。《大萨遮尼干子经》︰四念处有二义,初义如般若。二义者,观身念处是净义边,我今因不净身故得净***德身,得一切众生乐见身。作是观已,能净二行。一者无常,二者常。观一切众生身毕竟成就诸佛法身,以有法身得平等心无分别心,不起诸漏。观受念处,众生受苦而起悲心,众生受乐而起慈心,不苦不乐而起舍心。观心念处,观于自身菩提之性不忘不失,正念不乱,如自性相,众生亦尔。如自心空,众生亦尔。如自心平等,众生亦尔。观法念处,不着常见,不着断见,行中道见,以法眼观,不着不失。

三三昧者︰经言︰菩萨以空无我行相摄心一趣,名空三昧。以寂灭相摄心一趣,名无相三昧。以苦无常行相摄心一趣,名无愿三昧。声闻定多常观空门,菩萨慧多常观无愿,如来则定慧平等常观无相。又一相无相为空,无实成转灭入诸法相为无相,无作无能入诸行相为无愿。

经言︰依此三门能摄一切殊胜善法,离此三门所应修学殊胜善法不得生长。能学如是三解脱门,亦能学真如法界三科、四谛、六波罗蜜、无量无边一切佛法。以三三昧总摄一切妙善法故。龙树亦言︰唯佛一切智智能达诸法实相,而菩萨以三三昧门得实相慧亦无所不通。三三昧是实法,四念处是方便。行者自三十七品至涅盘城从三三昧入涅盘门。

夫无生法忍,必先以柔顺忍而乃无弊,习定趋势然也。六波罗蜜,般若主也,而必导以五度。三三昧般若也,而必导以三十七品。三十七品亦般若也,而必助以诸禅定法。

龙树有言︰入三三昧有二种观。一者得解观,二者实观。实观者是三十七品。以实观难得,次第说得解观。欲界心散乱,当依上界禅定、四梵、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中,试心如御试马,曲折随意,然后入阵。得解观中,心相柔软,易得实观,用是实观得入三涅盘门。

一者空门,观法我空,缘生无作者无受者。

二者无相门,无有实法,但有其相,而男女相一异相皆不可得。

三者无作,既知无相都无所作。

(中略)定不独生,力不独作,三昧如王,慧如大臣,君臣共营,行乃得成。空有二行,曰空无我。无相四行,尽灭妙离。无作十行,无常苦集,因缘生道,正与迹到。是三门于四禅未至中间及三无色皆无漏性故,或系为有漏不系无漏故。初在欲界,成就其行在色无色。若摩诃衍三三昧者,则不同小。小空生慢,学无相门灭取空相。于无相中复生戏论,学无作门,不起三业不求三界生身。大则三三昧是一法门,以行因缘说有三种。法空名空,空中不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作为,无相转名无作。不得一时入城三门,直入事办不须二门,通途更塞由他门入。小空缘苦谛摄五蕴,无相缘一法谓数缘尽,无作缘三谛摄五蕴。

大则通缘诸法实相,以是三昧观诸世间,即是涅盘。佛或一时说于一门,或说三门。见多说空缘生无性,无性故空,空故见灭。爱说无作,法无常苦,从因缘生,见已厌爱,即得入道。爱见等者为说无相,男女等相无故断爱,一异等相无故断见。菩萨遍学知一切道,故说三门。

《分别瑜伽论》︰修瑜伽法不离三三昧。有教授二颂,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义想灭除为空门,所取非有为无相门,能取非有为无作门。《分别瑜伽》既不得来,修三三昧从《般若》说。

又《大乘经庄严论》说五现观伽他,如《摄论》引。

金刚三昧者,最后最上三昧也。念处为初,金刚为终,三昧乃全。夫祸患生于七识,非三昧不能屏除。四惑相应,无明住地,有覆无记,日夜思量,起执计我,七识性也。唯识家言︰金刚道后,执种尽净,二障伏断,至此乃圆。

唯智家言︰安住如幻五取蕴中,了知实相修金刚定,住此定中,除如来定一切三昧具能入住,然一切界都无所得,超诸声闻证入菩萨正性离生。涅盘家言︰修大涅盘得金刚三昧。譬如金刚,坚实无比,所拟之处,无不碎坏,而是金刚无有损折。无常无实,破散一切诸法,虽行六度,不见有一众生。譬如金刚,宝中最胜,摧伏难伏,一切三昧悉来归属。譬如金刚,净见无碍,生灭出没,如坐四衢观诸众生去来坐卧。譬如金刚,摧破烦恼,终不生念我能坏结。譬如金刚,于一念中,变佛无量,断沙界惑,一色现多,一音解普。是则研穷三学,金刚三昧,为毁破七识而来。或阻七不扰,或安八不随,或寂灭而静,乃知金刚三昧为穷源究委之大定也。得此三昧,近佛乃能,随顺趣向,亦凡夫法。但知空门方便可修,不必定证实相也。

无著《金刚论》︰如画金刚形,初后阔,中则狭,是般若。中狭者,谓净心地。初后阔者,谓信行地,如来地也。《般若经》︰行引修学,初以般若力破蕴令空,入寂相后出住六情,还念寂相知一切空,地前行慧如金刚初阔也。不可说有无,言语道断,初地引慧如金刚中狭也。入甚深禅,又以般若破禅与禅缘,二地或七地以去,修慧如金刚后阔也。初中后三皆从事摧破,学一切法而学无相,除遣一切是学无相,不住有想是学除遣,是为能破。成实家言︰金刚三昧,实唯一空。般若家言︰金刚三昧,唯是实相。以一实相,遇法遇行,无不摧破。则修金刚三昧也已。

一行三昧者,菩提非智,烦恼非惑,而实相同。四谛非以谛证,非以智证,而平等得。第一义谛分别都空,一相无相是为定相。尘尘沙界,都现太平,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不将迎于一法,亦不远离于一法也。于此有疑。金刚三昧,破坏于一切,一行三昧,收容于一切,岂非相反,何可相成?然无疑也,皆无想也。说此无想法,是诸法除遣,即此无想法,亦诸法不背。但能无想,兀兀腾腾,不着一念,瀑流恒转,掯不相随,则破坏与收容,无相妨碍欤。

于此又疑︰四念处定为无常苦与无我空,而一相定则常乐我净,岂非相反何可相成?然无疑也,皆实相也。有漏实相无常苦无我空也,无漏实相常乐我净也。一相实相非常非无常,非凡外常,非声闻无常也。解脱对治是谓非常,般若实相非常非无常,法身中道一切是常。三德一时,云何相反而不相成。是之谓一行三昧也已。

复次,龙树有言︰小乘修定以定为近门,大乘反以戒慧为其近门。盖言修定不可执定于定也。数息观、不净观者,最初修习,佛常为教,佛***舍利弗等亦以接群。龙树有言︰是二定者,诚甘露法门也。无著《六门教授习定论》,举止舍亦至要也。

百八,即一○八种;三昧(梵 samādhi),即心安住于一境之寂静状态。据大品般若经卷三相行品、卷五问乘品、大般若经卷四一四、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卷四十七等载,三昧有一百零八种,称为百八三昧。即:(一)首楞严三昧(梵 ?ūraj-gama),又作健行三昧。首楞严,意为坚固摄持诸法。菩萨住此三昧,则于诸三昧行相之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一切魔恼不能破坏。(二)宝印三昧(梵 ratna-mudra),菩萨住此三昧,于一切三昧悉能印证;诸宝中以法宝为最殊胜,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益。(三)师(狮)子游戏三昧(梵 sijha-vikrīdita),菩萨住此三昧,于一切三昧中,出、入、迟、速等皆得自在,于诸外道,强者能破之,信者能度之;犹如狮子戏时,能制伏诸群兽。(四)妙月三昧(梵 su-candra),菩萨入此三昧,能除无明暗蔽等诸法邪见;犹如清净满月,无诸障翳,而能破除黑暗。(五)月幢相三昧(梵 candra-dhvaja-ketu),菩萨入此三昧,一切诸法通达无碍,皆悉顺从;犹如大将:以宝幢作月之像,人见此相,悉皆随从。(六)出诸法三昧(梵 sarva-dharmodgata),又作出诸法印三昧、一切法涌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令一切三昧出生增长;犹如降下及时雨,令草木皆生。(七)观顶三昧(梵 vilokita-mūrdha),菩萨入此三昧,能遍见一切三昧,如住山顶,悉见众物。(八)毕法性三昧(梵 dharma-dhātu-niyata),又作法界决定三昧。诸法体性,无量无二,难可执持。菩萨入此三昧,则能决定知诸法性,而得定相;犹如虚空无能住者,得神足力,则能处之。(九)毕幢相三昧(梵 niyata-dhvaja-ketu),又作决定幢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决定持诸三昧法幢,于诸三昧最为尊胜;犹如大将得幢,表其尊大之相。(十)金刚三昧(梵 vajra),又作金刚喻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智慧坚固,能破诸三昧;犹如金刚坚固不坏,能碎诸万物。(十一)入法印三昧(梵 sarva-dharma-pr***e?a-mudra),如人入国境,有印得入,无印则不得入;菩萨住此三昧,即能入于诸法实相。(十二)三昧王安立三昧(梵 samādhi-rājā-supratisthita),又作善立定王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一切诸三昧中皆得安住;犹如大王,安住正殿,召诸群臣,皆悉从命。(十三)放光三昧(梵 ra?mi-pramukta),菩萨住此三昧,能放种种光明,照诸三昧,悉皆明了。(十四)力进三昧(梵 bala-vyūha),又作精进力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诸三昧得自在力,常能神通变化,度诸众生。(十五)高出三昧(梵 samudgata),又作出生三昧、等涌三昧。菩萨住此三昧,所有福德智慧,皆悉增长,诸三昧性得从心而出。(十六)必入辩才三昧(梵 nirukti-niyata-pr***e?a),又作入一切言词决定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辩说一切三昧,于众生语言次第及经书名字等,悉能分别无碍。(十七)释名字三昧(梵 adhivacana-pr***e?a),又作入名字三昧、等入增语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释诸三昧名字及诸法义,令人得解。(十八)观方三昧(梵 dig-vilokita),菩萨住此三昧,于诸三昧出入自在无碍,故能以怜愍、平等之心,观照十方众生,皆得度脱。(十九)陀罗尼印三昧(梵 ādhārana-mudra),又作总持印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持诸三昧印,分别诸三昧。(廿)无诳三昧(梵 asajpramosa),又作不忘三昧、无忘失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不生爱、恚等无明之邪见,于诸三昧皆无迷闇之事。(廿一)摄诸法海三昧(梵 sarva-dharma-sam***asarana-sāgara-mudra),又作摄诸法海印三昧、诸法等趣海印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三乘法皆摄入是三昧中;如一切河流,皆归于海。(廿二)遍覆虚空三昧(梵 ākā?a-spharana),菩萨住此三昧,以三昧力遍覆无量无边之虚空,或放光明,或以音声充满其中。(廿三)金刚轮三昧(梵 vajra-mandala),菩萨住此三昧,能持诸三昧,于一切法中所至无碍;犹如金刚轮,所往之处无有障碍。(廿四)宝断三昧(梵 ranaj-jaha),菩萨住此三昧,能断除一切三昧之烦恼诸垢;如有真宝,能治诸宝,令得洁净。(廿五)能照三昧(梵 vairocana),又作能照耀三昧、遍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智慧照了诸法;犹如日出,普照世间,事皆显了。(廿六)不求三昧(梵 anijisa),又作不眴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照了诸法,皆如幻化,三界爱欲悉断,都无所求。(廿七)无住三昧(梵 aniketa-sthita),又作三昧无处住三昧、无相住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照了诸法,念念无常,无有住相。(廿八)无心三昧(梵 ni?cinta),又作不思惟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心、心所法,皆不生起作用。(廿九)净灯三昧(梵 vimala-pradīpa),又作无垢灯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离诸烦恼垢,智慧之灯得以清净明发。(卅)无边明三昧(梵 ananta-prabha),又作无边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智慧光明,普照十方无边世界众生及无量诸法,皆悉明了。(卅一)能作明三昧(梵 prabhā-kara),又作发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能照明诸法;犹如暗中燃炬:无不明了。(卅二)普照明三昧,又作普遍明三昧、普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普照诸法种种三昧门;犹如轮王宝珠,光照四边。(卅三)坚净诸三昧(梵 ?uddha-sāra),又作净坚定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令诸三昧清净坚牢,不为一切垢法所染坏。(卅四)无垢明三昧(梵 vimala-prabha),又作无垢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离一切诸三昧垢,破除一切无明之爱欲烦恼,亦能照了一切三昧。(卅五)欢喜三昧(梵 rati-kara),又作发妙乐三昧、作乐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生无量无边之法乐。(卅六)电光三昧(梵 vidyut-pradīpa),又作电灯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无始以来所失之道,还复能得,如电光暂现,以导引行者得路。(卅七)无尽三昧(梵 aksaya),菩萨住此三昧,灭诸法无常等相,即入不生不灭真实之理。(卅八)威德三昧(梵 tejovatī),又作具威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得无量威德自在庄严。(卅九)离尽三昧(梵 ksayāpagata),菩萨住此三昧,能见诸三昧无有穷尽,并了达无量阿僧祇劫各种功德果报相应之理,而远离一切断灭之见。(四十)不动三昧(梵 ani?jya),又作无动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知诸法实相,毕竟空寂,智慧与三昧相应,于一切三昧及一切法都不戏论。(四一)不退三昧(梵 ***ivarta),又作庄严三昧、无瑕隙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常不退转,即是阿鞞跋致。(四二)日灯三昧(梵 sūrya-pradīpa),又作日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照了种种法门及诸三昧;犹如日出,能照一切世界,又如灯明,能照破暗室。(四三)月净三昧(梵 candra-vimala),又作净月三昧。菩萨住此三昧,智慧清净,利益众生,又能破诸三昧之无明;如月圆明,破诸黑暗。(四四)净明三昧(梵 ?uddha-prabhāsa),又作净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明了诸法,无有障碍。(四五)能作明三昧(梵 āloka-kara),又作发明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与般若之智相应,而洞照明了诸三昧门。(四六)作行三昧(梵 kārākāra),又作大般若阙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发起先前所得诸三昧。(四七)知相三昧(梵 j?āna-ketu),又作智幢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见一切诸三昧中,有真实智慧之相。(四八)如金刚三昧(梵 vajropama),菩萨住此三昧,能破一切烦恼结使,无有遣余;犹如金刚,能破诸物,灭尽无余。(四九)心住三昧(梵 citta-sthiti),又作住心三昧。众生之心相轻疾多变,难制难持,菩萨住此三昧,则能摄诸散乱,心不动转。(五十)普明三昧(梵 samantāloka),又作遍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一切法,见光明相,无诸黑暗,以神通力,普照世间,了了无碍。(五一)安立三昧(梵 supratisthita),又作善住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一切诸功德善法中,安立坚固,如须弥山安立不动。(五二)宝聚三昧(梵 ratna-koti),又作宝顶三昧、宝积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转一切所有国士,皆成七宝。(五三)妙法印三昧(梵 vara-dharma-mudra),菩萨住此三昧,得诸佛菩萨深妙功德智慧之法印诸三昧。(五四)法等三昧(梵 sarva-dharma-samatā),又作一切法平等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照了众生及一切法,悉皆平等。(五五)断喜三昧(梵 rati-jaha),又作生喜三昧、舍爱乐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苦、空、无常、无我、不净等相,于一切世间心生厌离,不起乐着之想。(五六)到法顶三昧(梵 dharmodgata),又作入法顶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般若方便之力,到达法山之顶。(五七)能散三昧(梵 vikiraja),又作飘散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即与空慧相应,能破散诸法。(五八)分别诸法句三昧(梵 sarva-dharma-pada-prabheda),又作坏诸法处三昧、分别法句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分别一切诸法语言文句,为众生演说,词无滞碍。(五九)字等相三昧(梵 samāksarāvakāra),又作平等字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观诸字诸语,悉皆平等,呵骂赞叹,无有憎爱。(六十)离字三昧(梵 aksarāpagata),又作离文字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了达诸法真如之义,而不被文字言诠等所障碍,故于义海之中,自无妄见文字之存在;即于文字经卷之中,亦能直见真义而远离文字名相之执著。(六一)断缘三昧(梵 ārambana-cchedana),又作断所缘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于乐中不生欢喜心,于苦中不生瞋怨心,于不苦不乐中,亦不生难舍之心,于此三受;皆远离不著而心灭缘断。(六二)不坏三昧(梵 ***ikāra),又作无变异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了知法性毕竟空寂,戏论不能破,无常亦不能转。(六三)无种相三昧(梵 aprakāra),又作无品类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了知诸法无相,而不见诸法种种之相。( *** )无处行三昧(梵 aniketa-cārin),又作无相行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知贪、瞋、痴三毒火燃于三界,故心不依止之;知涅槃毕竟空,故亦不依止。(六五)离朦昧三昧(梵 timirāpagata),又作离闇三昧、离翳闇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于诸三昧中,微翳无明等,悉皆除尽。(六六)无去三昧(梵 cāritr***atī),菩萨住此三昧,不见一切诸法去来之相。(六七)不变异三昧(梵 acala),又作不动三昧、不变动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一切诸三昧法,皆不见有变异之相。(六八)度缘三昧(梵visaya-tīrna),又作度境界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六尘中诸烦恼缘,悉皆尽灭,能度六尘大海,亦能超过一切三昧缘生智慧。(六九)集诸功德三昧(梵 sarva-guna-sajcaya-gata),又作集诸德三昧、集一切功德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修集一切善根功德,初夜、后夜,无有休息,犹如日月运转不停。(七十)住无心三昧(梵 sthita-ni?citta),又作无心住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仅随智慧而不随于心,住于诸法实相之中。(七一)净妙华三昧(梵 ?ubha-puspita-?uddhi),又作净妙花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于诸三昧中,开诸功德花,以自在庄严;如树花开敷,树自严饰。(七二)觉意三昧(梵 bodhy-***g***atī),菩萨住此三昧,令诸三昧变成无漏,与七觉相应。(七三)无量辩三昧(梵 ananta-pratibhāna),又作具觉支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得无量辩才,乐说一句,经无量劫而不穷尽。(七四)无等等三昧(梵 asama-sama),菩萨住此三昧,观一切众生皆如同佛,观一切法皆同佛法,与无等等般若波罗蜜相应。(七五)度诸法三昧(梵 sarva-dharmātikramana),又作超一切法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入三解脱门,超出三界,度化三乘众生。(七六)分别诸法三昧(梵 pariccheda-kara),又作决判诸法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分别诸法之善、不善、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诸相。(七七)散疑三昧(梵 vimati-vikirana),又作散疑网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于一切法中,悉断疑网,得一切诸法实相。(七八)无住处三昧(梵 niradhisthāna),又作无处三昧,无所住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通达诸法而不执著滞碍于其一一法之一定准则。(七九)一庄严三昧(梵 eka-vyūha),又作一相三昧、一相庄严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见诸法皆一,无论有相、无相,或一切法空,皆能了知「一切即一」之理,而以一相智慧庄严此三昧。(八十)生行三昧(梵 ākārābhīnirhāra),又作引发行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种种行相、入相、住相、出相,如是诸相皆空。(八一)一行三昧(梵 ekākāra),又作一行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与毕竟空相应,更无余行次第。(八二)不一行三昧(梵 ākārān***akāra),又作离行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不见诸三昧单一之相,以此三昧而能兼行其余各种观行之故。(八三)妙行三昧(梵 su-cārin),又作妙行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 不见诸三昧有两种以上之芜杂行相,而系唯一之毕竟空相应三昧,故一切戏论皆不能破。(八四)达一切有底散三昧(梵 nairvedhika-sarva-bh***a-talopagata),又作达诸有底散坏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无漏智慧,通达三有,乃至非有想非无想之底,一切诸有皆令散坏。(八五)入名语三昧(梵 sajketa-ruta-pr***e?a),又作入言语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能识一切众生、一切物、一切法名字、一切语言,无不解了。(八六)离音声字语三昧(梵 nirghosāksara-vimukta),又作解脱音声文字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观一切诸法皆无音声语言,常寂灭相。(八七)然(燃)炬三昧(梵 jvalanolka),又作炬炽然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智慧之炬,照明一切诸法,毫无错落纷杂;如燃炬夜行,不堕险处。(八八)净相三昧(梵 laksana-pari?odhana),又作严净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清净具足,庄严三十二相,又能如法观于诸法总别之相,亦能观诸法无相清净。(八九)破相三昧(梵 anabhilaksita),又作无标帜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不见一切法相,亦不见诸三昧之相。(九十)一切种妙足三昧(梵 sarvākāra-varopeta),又作具一切妙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诸功德庄严禅定,令得清净而具足一切妙相。(九一)不喜苦乐三昧(梵 sarva-sukha-duha-nirabhinandī),又作不?苦乐三昧、不?一切苦乐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世间之乐,多过多患,虚妄颠倒,非可爱乐;观世间之苦如病,如箭入身,心不喜乐。以一切法虚诳之故,苦乐皆无喜。(九二)无尽相三昧(梵 aksaya-karanda),又作不尽行三昧、无尽行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一切法,不断不常,无坏无尽。(九三)陀罗尼三昧(梵 dhāranīmat),又作多陀罗尼三昧、具陀罗尼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持诸三昧,诸陀罗尼亦皆自然而得。(九四)摄诸邪正相三昧(梵 samyaktva-mithyātva-sarva-sajgrahana),又作取诸邪正相三昧、摄伏一切正性邪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一切众生,都无所弃,一心摄取,而不见有邪正等相。(九五)灭憎爱三昧(梵 anurodhāpratirodha),又作离憎爱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灭诸憎爱,于可喜法中不生爱,于可恶法中不生瞋。(九六)逆顺三昧(梵 sarva-rodha-virodha-sajpra?amana),又作静息一切违顺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于诸法中逆顺自在,能破一切邪逆众生,能顺一切可化众生,而又不著逆顺之相。(九七)净光三昧(梵 vimala-prabha),又作无垢明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诸三昧光明清净,诸烦恼垢皆不可得。(九八)坚固三昧(梵 sār***at),又作具坚固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诸法实相,智慧相应,皆悉坚固;犹如虚空,不可破坏。(九九)满月净光三昧(梵 paripūrna-candra-vimala-prabha),菩萨住此三昧,净智光明具足,灭爱、恚等无明火,清凉功德,利益众生;犹如秋月圆满,破诸黑暗,清凉可乐。(一○○)大庄严三昧(梵 mahā-vyūha),菩萨住此三昧,则大庄严成就,见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以七宝华香庄严佛处,如是等庄严功德,而心无所著。(一○一)能照一切世三昧(梵 sarvākāra-prabhā-kara),又作照一切世间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照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众世间等一切诸法。(一○二)三昧等三昧(梵 samādhi-samatā),又作等三昧、定平等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平等观诸三昧,不见有深浅高低之别,观一切有为之法皆从因缘而生,与三昧之相亦皆平等。(一○三)摄一切有诤无诤三昧(梵 arana-sarana-sarva-sam***asarana),又作无诤行三昧、有诤无诤平等理趣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能于一切法中,通达无碍,不见是法如是相,不见是法不如是相,于众生中亦无好丑诤论,仅随其心行,而摄受度脱之。(一○四)不乐一切住处三昧(梵 anilambha-niketa-nirata),又作无住处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不乐住世间,以世间无常之故;亦不乐住非世间,以不执著于空之故。(一○五)如住定三昧(梵 tathatā-sthita-ni?cita),又作决定安住真如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知一切法如实相,不见有法超越此者。(一○六)坏身衰三昧(梵 kāya-kali-sajpramathana),又作坏身三昧、离身秽恶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以智慧力破除色身诸种自然坏灭之衰相。(一○七)坏语如虚空三昧(梵 vāk-kali-vidhvajsana-gagana-kalpa),又作离语秽恶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不见诸三昧语业依声而有,如虚空,如幻化,不生憎爱。(一○八)离著虚空不染三昧(梵 ākā?ās***ga-vimukti-nirupalepa),又作无染著如虚空三昧。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观诸法毕竟空,不生不灭,犹如虚空;虽得此三昧,而于此虚空三昧之相,亦不染著。〔大智度论卷五〕 p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