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谬正俗疏证_匡正弊政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6-17 0
  1. 唐会要卷三十六
  2. 匡_的引证解释匡_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3. 古代对人称"上下"是什么意思?
  4. 帮我找个字
  5. 汉书叙例全文翻译赏析
  6. 隋唐之后,有什么今人或者近人的优秀著作?
  7. _谬的解释 _谬的解释是什么
  8. “苟”字头且表示“认真”的意思的文言文有哪些?

《 潜夫论 》卷 15班禄 诗解 1 蒙利被德诛暴除害 制礼法度贵贱有别

题文诗:

太古之时 , 烝黎初载 , 未有上下 , 而自顺序 ,

匡谬正俗疏证_匡正弊政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未事焉 , 君未设焉 . 后稍矫虔 , 或相陵虐 ,

侵渔不止 , 为萌巨害 . 如此 是 故, 天命圣人 ,

使司牧之 , 使不失性 , 四海蒙利 , 莫不被德 ,

恭俭 奉戴 , 谓之天子 . 真情牧民. 故天立君 ,

非私此人 , 以役民 也, 盖以诛暴 , 除害 以 利 ,

黎元是以 , 人谋鬼谋 , 能者处之 . 诗 经有 云 :

皇矣上帝 , 临下 有 赫 , 监观四方 , 求民之 瘼 ,

惟 此 二国 , 其政不获 , 惟 彼 四国 , 爰究爰度 ,

上帝 稽 之 , 憎其式 廓, 乃 眷 西顾 , 此惟与 宅.

盖此言也 , 言夏殷政 , 不得乃用 , 奢夸 阔 人,

上帝憎之 , 更求 能知, 民瘼圣人 , 天下四国 ,

与究度而 , 使居之也 . 前 招 良人 , 疾 奢夸人,

无纪极乃 , 惟度法象 , 明着礼秩 , 为 修 宪艺 ,

悬 之无穷 . 故 左 传曰 : 制礼上物 , 不过十二 ,

天之道也 . 是以先圣 , 籍田有制 , 供神有度 ,

奉己有节 , 礼贤有数 , 上下大小 , 贵贱亲疏 ,

皆有等威 , 阶级衰杀 , 各足禄其 , 爵位公私 ,

达其等级 , 礼 义 德 行, 尊卑有序,各得其宜.

原文

太古之时〔 2 〕,烝黎初载〔 3 〕,未有上下,而自顺序,天未事焉,君未设焉。后稍矫虔〔 4 〕,或相陵虐〔 5 〕,侵渔不止〔 6 〕,为萌巨害〔 7 〕。于是天命圣人使司牧之,使不失性〔 8 〕,四海蒙利〔 9 〕,莫不被德〔 10 〕,佥共奉戴,谓之天子〔 11 〕。

注释

〔1〕○铎按:孟子万章下篇:“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赵注:“班,列也。”训本方言。郑玄三礼目录云:“名曰王制者,以其记先王班爵授禄祭祀养老之法度。”今周礼地官司禄阙其职,而孟子答北宫锜问,已谓其详不可得闻,及汉孝文时,始命博士诸生***集传记以为王制。此篇说班禄本之。然王制与孟子有不合者,则以其书后出,而诸儒又复有损益也。自当以孟子为正。〔2〕礼记郊特牲郑注:“唐、虞以上曰太古。”〔3〕汉书司马相如传云:“觉寤黎烝”,颜师古注:“黎烝,众庶也。”“烝黎”与“黎烝”同。蔡中郎集陈留太守胡公碑铭亦云:“悠悠蒸黎。”艺文类聚十一引此文“烝”作“兆”。“兆黎”见上篇。诗大明云:“文王初载”,毛传:“载,识。”按此文“初载”?,即尔雅释诂“初、哉”,并取始义。载、哉古字通。〔4〕书吕刑云:“夺攘矫虔。”“后稍”类聚作“末后”。(矫虔:敲诈掠夺)〔5〕襄十八年左传云:“陵虐神主”,杜注:“神主,民也。”〔6〕汉书宣帝纪神爵三年诏曰:“侵渔百姓”,颜师古注:“渔者,若言渔猎也。”〔7〕吕氏春秋高义篇高诱注:“萌,民也。”按“萌”为“甿”之借,说文云:“民,众萌也。氓,民也。读若盲。”新书大政下篇云:“民之为言也,暝也。萌之为言也,盲也。”汉书楚元王传刘向疏云:“民萌何以劝勉”,颜师古注:‘“萌”与“甿”同。’陈胜项借传赞云:“甿隶之人”,如淳曰:“甿,古文萌字。萌,民也。”〔8〕襄十四年左传:‘师旷曰:“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使不”类聚作“勿令”。〔9〕汉书食货志云:“百姓蒙利。”〔10〕“莫不”类聚作“草木”。按淮南子泛论训云:“禽兽草木,莫不被其泽。”〔11〕“佥共”类聚作“ 恭俭 ”,误。说文云:“捡,拱也。拱,敛手也。”二字连文,“佥共”即“捡拱”省文。襄廿五年左传:‘子产云:“奉戴厉公。”’杜注:‘“奉戴”犹“奉事”。’文十八年传云:“同心戴舜,以为天子。”新书威不信篇云:“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苟舟车之所达,人迹之所至,莫不率服,而后云天子。”按管子君臣下篇云:“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故智者***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之。”此文意与彼同。○铎按:说文:“佥,皆也。”礼记内则注:‘“共”犹“皆”也。’佥共奉戴,言四海之民皆奉戴之也。笺以为“捡拱”,非。

原文

故天之立君,非私此人也,以役民,盖以诛暴除害利黎元也〔 1 〕。是以人谋鬼谋,能者处之〔 2 〕。诗云:“皇矣上帝!临下以〔 3 〕赫。监观四方,求民之瘼〔 4 〕。惟此二国,其政不获。惟此〔 5 〕四国,爰究爰度。上帝指之〔 6 〕,憎其式恶〔 7 〕。乃睠〔 8 〕西顾,此惟与度〔 9 〕。”盖此言也,言夏、殷二国之政不得,乃用奢夸廓大〔 10 〕,上帝憎之,更求民之瘼圣人〔 11 〕,与天下四国究度而使居之也。

注释

〔1〕荀子大略篇云:“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淮南子兵略训云:“所为立君者,以禁暴讨乱也。”又云:“明王之用兵也,为天下除害,而与万民共享其利。”汉书严安传云:“兴利除害,诛暴禁邪。”萧望之后育传云:“其于为民除害安元元而已。”谷永传云:“天下黎元,咸安家乐业。”按严安传云:“元元黎民。”“黎元”即“元元黎民”也。史记文帝纪索隐引姚察云:‘古者谓人云“善人”也,因“善”为“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铎按:“以役民”疑当在“立君”下。〔2〕注见思贤篇。

易系辞下传。( 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王弼注: 人谋,况议於众以定失得也;鬼谋,况寄卜筮以考吉凶也。不役思虑,而失得自明;不劳探讨,而吉凶自著。类万物之情,通幽深之故,故百姓与能,乐推而不厌也。  [疏]正义曰:谓圣人欲举事之时,先与人众谋图以定得失,又卜筮於鬼神以考其吉凶,是与鬼为谋也。圣人既先与人谋鬼神谋,不烦思虑与探讨,自然能类万物之情,能通幽深之理,是其能也,则天下百姓,亲与能人,乐推为王也。自此巳上,论易道之大,圣人法之而行。)(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译文:天帝伟大而又辉煌,洞察人间慧目明亮。监察观照天地四方,发现民间疾苦灾殃。就是殷商这个国家,它的政令不符民望。想到天下四方之国,于是认真研究思量。天帝经过一番考察,憎恶殷商统治状况。怀着宠爱向西张望,就把岐山赐予周王。

皇:光辉、伟大。临:监视。下:下界、人间。赫:显著。莫:通“瘼”,疾苦。二国:有谓指夏、殷,有谓指豳、邰,皆不确。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或说:“古文上作二,与一二之二相似,二国当为上国之误。”此说是,上国系指殷商。政:政令。获:得。不获,不得民心。四国:天下四方。爰:就。究:研究。度(duó):图谋。耆:读为“稽”,考察。式:语助词。式廓:犹言“规模”。眷:思慕、宠爱。西顾:回头向西看。西,指岐周之地。此:指岐周之地。宅:安居。)

〔3〕“以”今诗作“有”。○李富孙诗经异文释云:‘桓七年左传“有信有义”四句,论衡诘术皆引作“以”,义并通。’○铎按:有,助词,作“以”盖声之误。或谓“有”犹“以”,非。〔4〕“瘼”今诗作“莫”。蔡中郎集和熹邓后谥议云:“参图考表,求人之瘼。”蜀志马超传云:“兼董万里,求民之瘼。”晋书武帝纪云:“皇天鉴下,求人之瘼。”后汉书循吏传序:“广求民瘼。”盖本三家诗。此文当本作“瘼”,后人或据毛诗改之。孙侍御云:‘文选齐安陆昭王碑文云:“虑深求瘼”,李善注云:“诗:求民之莫。班固汉书引诗而为此瘼,尔雅曰:瘼,病也。”今汉书叙传亦作“莫”,颜师古训“莫”为“定”,与毛、郑同,宋书符瑞志引汉书作“瘼”。’○铎按:马瑞辰亦谓匡谬正俗“不知民瘼”,义本三家诗。“瘼”盖今“毛病”字。陈乔枞鲁诗遗说考十五云:‘王符用鲁诗,引诗当同蔡邕作“瘼”字,下文“更求民之瘼”,可证也。’〔5〕“此”今作“彼”。○文四年左传引诗彼、此二字互易。陈乔枞诗经四家异文考云:‘潜夫论引诗上下皆作“惟此”,疑原本上句作“惟彼”,与左传同,后人依毛改“彼”作“此”耳。’马瑞辰曰:“彼、此盖随言之,非有异义。”○铎按:“此”字重复无理,或当依左传。〔6〕“指”今作“耆”。按诗正月:“有皇上帝,伊谁云憎。”郑笺云:“欲天指害其所憎而已。”所用诗与此同。○铎按:指、耆同从旨声,故得通用。马瑞辰曰:‘玉篇:“耆,怒诃也。”广雅释言:“指,斥也。”“指斥”亦怒责之义。’胡承珙毛诗后笺云:‘“耆”疑即“指”之借字。“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是“指”有恶义。’〔7〕“恶”今作“廓”。○铎按:陈乔枞云:‘“恶”字乃“廓”之误,下文云:“乃用奢夸廓人,上帝憎之”,是潜夫论引诗文本作“式廓”也。’邹汉勋读书偶识卷三说略同。〔8〕“睠”今作“ 眷 ”,释文云:‘本又作“睠”。’○铎按:眷、睠同字。初学记一、北堂书钞四、文选长杨赋注、头陀寺碑注引诗并作“睠”。〔9〕“度”今作“宅”。论衡初禀篇亦作“度”。汉书韦玄成传注臣瓒曰:“按古文宅、度同。”○臧琳经义杂记云:‘古文尚书“宅”字,两***所引皆作“度”。然以“宅”为“度”者,今文形声之误。毛诗为古文,凡“宅居”字皆作“宅”,“度谋”字皆作“度”。’○铎按:此引诗正是今文,故“宅”作“度”。〔10〕○铎按:程本作“奢夸廓人”。○邹汉勋云:‘奢夸者为廓人。今世俗尚有“廓人”之语,其由来久矣。潜夫所举,殆三家诗说也。’○铎按:“奢夸廓”,犹潜叹篇“幽隐囚人”,皆以三同义词为定语。“廓人”即“阔人”,新方言释言:“今谓人奢泰为阔绰”,“阔人”谓阔绰之人也。叔子此解虽臆创,然核之辞例语义皆合,自不得以悖于雅训而弃之。〔11〕○铎按:邹氏读“更求民之瘼圣人”七字为句,云:‘语不顺,殆是“更求知民瘼之圣人”,倒夺而如此。’

原文

前哲良人〔 1 〕,疾 ( 奢夸廓 ) 〔 2 〕无纪极也〔 3 〕,乃惟度法象,〔 4 〕明着礼秩〔 5 〕,为优〔 6 〕宪艺,县之无穷〔 7 〕。故传曰:“制礼,上物不过十二,天之道也〔 8 〕。”是以先圣籍田有制,〔 9 〕供神有度〔 10 〕,奉己有节〔 11 〕,礼贤有数,上下大小,贵贱亲疏,皆有等威,阶级衰杀〔 12 〕,各足禄其爵位〔 13 〕,公私达其等级,礼行德义〔 14 〕。 注释

〔1〕“哲”旧作“招”。成八年左传云:“赖前哲以免也。”诗黄鸟云:“歼我良人。”〔2〕空格程本作“奢夸廓”三字。○铎按:此承上文“奢夸廓人”,言前哲疾其无纪极,故为之制法修宪,文义甚明,程本是也。〔3〕文十八年左传云:“聚敛积实,不知纪极。”(终极;限度)〔4〕周礼太宰:“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铎按:此言取法于天,非悬法于象魏之谓。〔5〕庄八年左传云:“衣服礼秩如适。”○铎按:“秩”与“■”同,说文:“■,爵之次弟也。”〔6〕“优”疑“修”。〔7〕文六年左传云:“陈之艺极”,杜注:“艺,准也。”汉书萧望之传云:“作宪垂法,为无穷之规。”○铎按:尔雅释诂:“宪,法也。”“宪艺”犹“法则”。〔8〕哀七年左传,“天之道”作“天之大数”。○铎按:广雅释言:“数,术也。”吴语:“道将不行”,韦注:“道,术也。”是数、道同义,此引以意易之。〔9〕礼记祭义云:“天子为借千亩,诸侯为借百亩。”〔10〕周语:‘襄王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昭七年左传云:“上所以共神也。”〔11〕毛诗鸳鸯序云:“思古明王,交于万物有道,自奉养有节焉。”〔12〕宣十二年左传云:“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杜注:“威仪有等差。”桓二年传云:“皆有等衰”,杜注:“衰,杀也。”礼记月令云:“以为旗章,以别贵贱等级之度。”〔13〕“禄”当作“保”,慎微篇亦误“保”为“禄”。孝经云:“保其禄位。”〔14〕文有脱误。成二年左传云:“器以藏礼,礼以行义。”杜注:“车服所以表尊卑,尊卑有礼,各得其宜。”此文大意盖与传同。

唐会要卷三十六

JW20999 崇文总目六卷/(宋)王尧臣·——上海商务印书馆

JW21000 郡斋读书志八卷/(宋)晁公武·——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01 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二卷/(宋)陈振孙·——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02 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五卷/(清)阮元·——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03 清代总目四卷/·——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04 郑堂读书志七十一卷/(清)周中俘·——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05 经籍举要四卷/(清)龙启瑞·——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06 伪经考十四卷/康有为·——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07 翁注困学纪闻二十卷/(宋)王应麟撰(清)翁元圻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08 十驾斋养新录二十三卷/(清)钱大昕·——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09 经义述闻三十二卷/(清)王引之·——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10 东塾读书记二十一卷/(清)陈沣·——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11 古书疑义举例七卷/(清)俞樾撰刘师培补·——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12 诸子平议三十五卷/(清)俞樾·——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13 四书章句集注四种二十六卷/(宋)朱熹·——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14 周易集解十七卷/(唐)李鼎柞·——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15 孔丛子三卷/(秦)孔鲋撰(宋)宋咸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16 新语二卷/(汉)陆贾撰(清)宋翔凤·——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17 贾子新书十卷/(汉)贾谊撰(清)卢文弨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18 新序十卷/(汉)刘向撰(清)陈用光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19 说苑二十卷/(汉)刘向撰(明)何良俊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20 潜夫论十卷/(汉)王符撰(清)汪继培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21 申鉴五卷/(汉)荀悦撰(清)钱培名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22 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23 中论/(魏)徐干撰(清)钱培名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 中说/(隋)王通撰(宋)阮逸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25 周子通书/(宋)周敦颐撰(清)李光地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26 张子全书/(宋)张载撰(宋)朱熹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27 二程遗书/(宋)程景撰(宋)程颐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28 象山语录/(宋)陆九渊·——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29 朱子语录/(清)张伯行·——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30 松阳讲义/(清)陆陇其·——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31 孟子字义疏证/(清)戴震·——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32 汉学商兑/(清)方东树·——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33 孝经义疏补/(清)阮福·——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34 清学案小识/(清)唐鉴·——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35 关尹子/(周)尹喜·——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36 文子缵义/(宋)杜道坚·——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37 抱朴子内外篇/(晋)葛洪撰(清)严可均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38 列子/(周)列御寇撰(后魏)张湛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39 大方广佛华严经/(唐)实叉难陀译(唐)澄观疏钞·——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40 孔子家语/(清)陈士珂疏证·——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41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唐)般利密谛译(明)真鉴疏·——上海商务印书馆

JW21042 宗镜录/(宋)延寿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43 尹文子/(周)尹文撰(清)钱熙祚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44 晏子春秋/(周)晏婴撰(清)孙星衍等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45 慎子/(周)慎到撰(清)钱熙祚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46 鶡冠子/(宋)陆佃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47 公孙龙子/(周)公孙龙撰(宋)谢希深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48 鬼谷子/(梁)陶宏景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49 吕氏春秋/题秦吕不韦撰(清)毕沅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50 颜氏家训注/(清)赵曦明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51 白虎通义/(汉)班固撰(汉)陈立疏证·——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52 西汉会要/(宋)徐天麟·——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53 东汉会要/(宋)徐天麟·——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54 唐会要/(宋)王溥·——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55 五代会要/(宋)李攸·——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56 宋朝事实/(宋)李攸·——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57 明会典/(明)徐溥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58 清会典/(清)■冈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59 商君书/(秦)商鞅撰(清)严万里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60 盐铁论/(汉)桓宽撰(明)涂桢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61 明夷待访录/(清)黄宗羲·——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62 折狱龟鉴/(宋)郑克·——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63 唐明律合编/(清)薛允升·——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06 4JW21000孙子十家注/(周)孙武撰(清)孙星衍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65 纪效新书/(明)戚继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66 童蒙训/(宋)吕本中·——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67 人谱附类记/(明)刘宗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68 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69 说文释例/(清)王筠·——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70 说文句读/(清)王筠·——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71 说文古籀补/(清)吴大溦·——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72 广雅疏证/(清)王念孙·——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73 释名疏证补附继释名及补遗/(清)江声(清)王先谦·——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74 匡谬正俗/(唐)颜师古·——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75 助字辨略/(清)刘淇·——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76 集韵附考正/(宋)丁度等撰(清)方成圭考正·——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77 音学五书/(清)顾炎武·——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78 古今韵略/(清)邵长巍·——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

JW21079 音韵阐微/(清)康熙敕撰·——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80 方言疏证/(清)戴震·——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81 续方言附补正/(清)杭世骏(清)程际成补正·——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82 四元玉鉴细草/(元)朱世杰·——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83 数理精蕴/(清)康熙敕撰·——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84 新仪象法要/(宋)苏颂·——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85 中西经星同异考/(清)梅文鼎·——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86 长术辑要/(清)汪曰桢·——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87 夏小正疏义附音释异字记/(清)洪震煊·——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88 广群芳谱/(清)汪浩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89 离骚草木疏/(宋)吴仁杰·——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90 植物名实图考/(清)吴其浚·——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91 闽中海错疏/(明)屠本畯·——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92 蠕范/(清)李元·——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93 脉经/(晋)王叔和·——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94 农书/(元)王桢·——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95 饮膳正要/(元)忽思慧·——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96 考工记/(清)戴震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 陶说/朱琰·——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98 河工器具图说/(清)麟庆·——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099 珊瑚纲/(明)汪珂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00 画学心印/(清)秦祖永·——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01 广艺舟双楫/康有为·——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02 环宇访碑记/(清)孙星衍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03 金石学/(清)李富孙·——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04 语石/叶昌炽·——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05 律吕正义/(清)康熙(清)乾隆敕撰·——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06 文章缘起/(梁)任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07 文则/(宋)陈骙·——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08 修辞鉴衡/(元)王构·——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09 诗品/(梁)钟嵘·——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10 诗式/(唐)释皎然·——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11 全唐诗话/(宋)尤袤·——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12 五代诗话/(清)郑方坤·——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13 苕溪渔隐从话前后集/(宋)胡仔·——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14 诗人玉屑/(宋)魏庆之·——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15 唐诗纪事/(宋)计有功·——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16 宋诗纪事/(清)厉鹗·——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17 元诗纪事/陈衍·——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18 明诗纪事/(清)陈田·——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19 古文苑/(宋)章樵·——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20 续古文苑/(清)孙星衍·——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21 唐文粹附补遗/(宋)姚铉撰(清)郭麝补遗·——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22 宋文鉴/(宋)吕祖谦·——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23 元文类/(元)苏天爵·——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24 明文在/(清)薛熙·——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25 毛诗注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26 玉台新永/(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27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28 唐百家诗选/(宋)王安石·——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29 宋诗钞/(清)吴之振(清)吕留良李宣龚校补·——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30 湖海诗传/(清)王昶·——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31 楚辞/(汉)王逸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32 词源/(宋)张炎·——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33 词律/(清)万树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34 词苑丛谈/(清)徐釚·——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35 明词综/(清)王昶·——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36 漱玉词/(宋)李清照·——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37 断肠词/(宋)朱淑真·——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38 草窗词/(宋)周密·——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39 白云词/(宋)张炎·——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40 松雪斋词/(元)赵猛頫·——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41 乌丝词/(清)陈维崧·——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42 延露词/(清)彭孙遹·——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43 弹指词/(清)顾贞观·——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44 珂雪词/(清)曹贞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45 饮水词侧帽词/(清)纳兰性德·——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46 樊榭山房词/(清)厉鹗·——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47 茗柯词/(清)张惠言·——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48 金梁梦月词/(清)周之琦·——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49 曲谱/(清)康熙敕撰·——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50 曲话/(清)梁廷柟·——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51 太平乐府/(元)杨朝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52 阳春白雪/(元)杨朝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53 剧说/(清)焦循·——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54 琵琶记/(元)高明·——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55 长生殿/(清)洪升·——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56 董解元弦索西厢/·——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57 四六从话/(清)孙梅·——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58 骈体文钞/(清)李兆洛·——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59 楹联丛话附续话/(清)梁章钜·——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60 墓铭例附广例/(清)王行乾梁玉绳·——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61 陆宣公奏议/(唐)陆贽·——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62 林文忠公政书/(清)林则徐·——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63 历代名人书札正续/吴曾祺·——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64 世说新语/(宋)刘义庆撰刘孝标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65 唐语林/(宋)王谠·——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66 梦溪笔谈补续/(宋)沈括·——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67 容斋五笔/(宋)洪迈·——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68 物理小识/(明)方以智·——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69 庸庵笔记/(清)薛福成·——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70 穆天子传/(晋)郭璞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71 搜神记/(晋)干宝·——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72 京本通俗***/·——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73 大宋宣和遗事/·——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74 西游记/(明)吴承恩·——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75 镜花缘/(清)李汝珍·——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76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77 蔡中郎文集/(汉)蔡邕撰(清)陆心源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78 嵇中散集/(魏)嵇康撰(明)黄省曾校刻·——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79 谢康乐集/(宋)谢灵运撰王士贤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80 鲍氏集/(宋)·——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81 谢宣城集/(齐)谢■·——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82 江文通集/(梁)江淹·——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83 徐孝穆集/(陈)徐陵撰(清)吴兆宜笺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84 庾子山集/(北周)庾信撰(清)倪■集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85 王子安集/(唐)王勃撰(清)蒋清翊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86 骆宾王文集/(唐)骆宾王·——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87 张燕公集/(唐)张说·——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88 曲江集/(唐)张九龄·——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89 王右丞集/(唐)王维撰(清)赵殿成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90 高常侍集/(唐)高适·——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91 岑嘉州集/(唐)岑参·——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92 孟襄阳集/(唐)孟浩然·——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93 韦苏州集附拾遗/(唐)韦应物·——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94 刘宾客文集/(唐)刘禹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95 张司业集/(唐)张籍·——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96 孟东野集/(唐)孟郊·——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 长江集/(唐)贾岛·——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98 昌谷集/(唐)李贺·——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199 李义山集/(唐)李商隐撰(清)冯浩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10 温飞卿集/(唐)温庭筠撰(明)曾益注(清)顾予咸补·——上海商务印书馆

JW21211 骑省集(即徐公文集)/(宋)徐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12 小畜集/(宋)王禹称·——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13 林和靖诗集/(宋)林■·——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14 范文正公集/(宋)范仲淹·——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15 传家集/(宋)司马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16 元丰类稿/(宋)曾巩·——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17 嘉佑集/(宋)苏洵·——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18 栾城集/(宋)苏辙·——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19 山谷内外集/(宋)黄庭坚·——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20 淮海集后集附/(宋)秦观·——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21 后山集/(宋)陈师道·——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22 石湖居士诗集/(宋)范成大·——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23 西山文集/(宋)真德秀·——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24 白石道人全集/(宋)姜夔·——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25 文山先生集/(宋)文天祥·——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26 元遗山诗文集/(金)元好问·——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27 湛然居士文集/(元)耶律楚材·——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28 道园学古录/(元)虞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29 铁崖古乐府附复古诗集/(元)杨维桢·——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30 宋学士全集/(明)宋濂·——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31 诚意伯文集/(明)刘基·——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32 高青邱诗集/(明)高启·——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33 逊志斋集/(明)方孝孺·——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34 升庵集/(明)杨慎·——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35 张太岳集/(明)张居正·——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36 震川集/(明)归有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37 初学集笺注/(清)钱谦益·——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38 吴梅村诗集注/(清)吴伟业撰吴翊凤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39 亭林诗文集/(清)顾炎武·——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40 壮悔堂集/(清)侯方域·——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41 曝书亭集/(清)朱彝尊·——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42 西河文集//(清)毛奇龄·——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43 渔洋山人精华录/(清)王士祯撰惠栋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44 敬业堂诗集/(清)查慎行·——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45 方望溪先生全集/(清)方苞·——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46 鲒■亭集/(清)全祖望·——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47 潜研堂集/(清)钱大昕·——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48 欧北诗钞/(清)赵翼·——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49 惜抱轩诗文集/(清)姚鼎·——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50 洪北江集/(清)洪亮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51 大雪山房文稿初集二集言事补编/(清)恽敬·——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52 两当轩诗钞/(清)黄景仁·——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53 孙渊如诗文集附长离阁集/(清)孙星衍·——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54 定庵全集/(清)龚自珍·——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55 曾文正公诗文集/(清)曾国藩·——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56 人境庐诗钞/(清)黄遵宪·——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57 山海经/(晋)郭璞注(清)郝懿行重疏·——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58 元和郡县志附逸文/(唐)李吉存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59 元丰九域志/(宋)王存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60 舆地广记附札记/(宋)欧阳■·——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61 诸蕃志/(宋)赵汝适·——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62 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63 四书释地/(清)阎若璩·——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64 十六国疆域志/(清)洪亮吉·——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65 括地志/(清)孙星衍辑·——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66 蒙古游牧记附补注/(清)张穆·——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67 卫藏图志/(清)盛绳祖何秋涛·——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68 行水金鉴/(清)傅泽洪·——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69 续行水金鉴/(清)黎世序·——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70 佛国记/(宋)释法显·——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71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宋)徐兢·——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72 长春***西游记/(元)丘处机·——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73 嬴涯胜览/(明)马欢·——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74 人表考/(清)梁玉绳·——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75 高士传/(晋)皇甫谧·——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76 列女传补注/(清)王照圆·——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77 畴人传续编三编/(清)阮元·——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78 历代画史汇传附录/(清)彭蕴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79 历代统记表疆域表沿革表/(清)段承基·——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80 历代史表/(清)万斯同·——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81 二十一史四谱/(清)沈炳震·——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82 历代帝王年表/(清)齐召南撰阮福续·——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83 考信录/(清)崔述·——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84 历代建元考/(清)钟渊映·——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85 竹书纪年/(梁)沈约撰(清)洪熙煊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86 春秋公羊传注疏/(周)公羊高撰(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87 春秋谷梁传注疏/(周)谷梁赤撰(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88 汉纪/(汉)荀悦·——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89 后汉纪/(晋)袁宏·——上海商务印书馆印·——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90 尚书大传定本/(汉)伏胜述(清)陈寿祺辑注王■运补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91 绎史/(清)马■·——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92 汉书/(清)王先谦补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93 后汉书/(清)王先谦集解·——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94 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95 逸周书集训校释/(清)朱右曾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96 越绝书/(清)钱培名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 吴越春秋/(汉)赵晔撰(元)徐天佑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98 十六国春秋/(后魏)崔鸿·——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299 华阳国志附录/(晋)常璩撰(清)顾广垠校·——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300 契丹国志/(宋)叶隆礼·——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301 大金国志/(金)宇文懋昭·——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302 九国志拾遗/(宋)路振撰(宋)张唐英补·——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303 蜀鉴/(宋)郭允蹈·——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304 明季北略/(清)计六奇·——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305 明季南略/(清)计六奇·——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306 明季稗史/·——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307 读通鉴论/(清)王夫之·——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JW21308 宋论/(清)王夫之·——上海商务印书馆印

匡_的引证解释匡_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唐会要》是记述唐代各项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史类文学作品。本文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唐会要卷三十六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学习

 修撰

 武德七年九月十七日。给事中欧阳询。奉敕撰艺文类聚成。上之。

 贞观五年九月二十七日。秘书监魏征。撰群书政要。上之。(太宗欲览前王得失。爰自六经。讫于诸子。上始五帝。下尽晋年。征与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始成凡五十卷。上之。诸王各赐一本。)

 十三年十一月三日。扬州长史李袭誉。撰忠孝图二十卷。奏之。

 十四年五月二十一日。诏以特进魏征所撰类礼。赐皇太子及诸王。并藏本于秘府。初。征以礼经遭秦灭学。戴圣编之。条流不次。乃删其所说。以类相从。为五十篇。合二十卷。上善之。赐物一千段。

 十五年正月三日。魏王泰上括地志五十卷。上嘉之。赐物一万段。其书宣付秘阁。初。泰好学。爱文章。司马苏勖劝泰表请修撰。诏许之。于是大开馆宇。广召时俊。遂奏引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允。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等。人物辐辏。门庭若市。泰稍悟过盛。欲其速成。于是分道诸州。披检疏录。凡四年而成。其年四月十六日。太常博士吕才。及诸阴阳学者十余人。撰阴阳书凡五十三卷。并旧书行者四十七卷。诏颁下之。(太宗以阴阳书行之日久。近代以来。渐至讹伪。穿凿既甚。拘忌亦多。遂命有司。总令修撰。)其妄穿凿拘忌者。才驳之曰。易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盖取诸大壮。逮于殷周之际。乃有卜宅之文。故诗称相其阴阳。书云卜惟洛食。此则卜宅吉凶。其来尚矣。至于近代师巫。更加五姓之说。言五姓者。谓宫商角征羽等。天下万物。悉配属之。行事吉凶。依此为法。至于张王等为商。武庾等为羽。欲以同韵相求。及其以柳为宫。以赵为角。又非四声相管。其间亦有同是一姓。分属宫商。复有复姓数字。征羽不别。验于经典。本无斯说。即阴阳书亦无此语。直是野俗口传。竟无所出之处。惟按堪舆经云。黄帝对于天老。乃有百姓之言。且黄帝之时。不过姬姜数姓。暨于后代。赐族者多。至如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并是姬姓子孙。孔殷宋华向萧毫皇甫。并是子姓苗裔。自余诸国。推例皆然。因邑因官。分枝布叶。未知此等诸姓。是谁配属宫商。又检春秋。以陈卫及秦。并同水族。齐郑及宋。皆为火姓。或承所出之祖。或系所属之星。或取所居之地。亦非宫商角征羽。共相管摄。此则事不稽古。义理乖僻者也。又叙禄命曰。谨按史记。贾谊宋忠司马季主云。夫卜筮者。高谈禄命。以悦人心。矫言祸福。以尽人财。又按王充论衡云。见骨体而知禄命,见禄命而知骨体。此则禄命之书。行之久矣。言多或中。人乃信之。今更研寻。本非实录。但以积善余庆。不***建禄之吉。积恶余殃。岂由劫杀之?。皇天无亲。常与善人。福之所应。其犹影响。故有夏多罪。天命剿绝。宋景修德。妖孛夜移。学也禄在。岂待生当建王。忧勤损寿。不关月值空亡。长平坑卒。未闻共犯三刑。南阳贵士。何必俱当***。历阳成湖。非独河魁之上。蜀郡炎燎。岂由灾厄之下。今时有同建同禄。而贵贱悬殊。共命共胎。而夭寿更异。按春秋鲁桓公六年九月。鲁庄公生。今检长历。庄公生当乙亥之岁。建申之月。以此推之。庄公乃当禄之空亡。依禄命书。法合贫贱。又犯勾绞六空。背驿马生。身刻驿马。驿马三刑。当此生者。并无官爵。火命七月。生当病乡。为人尪弱。身合矬陋。今按齐诗讥庄公。猗嗟昌兮。颀而长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惟有问命一条。法当长寿。依检春秋。庄公薨时。计年四十五矣。此禄命不验一也。又按史记。秦庄襄王四十八年。始皇帝生。宋忠注云。因正月生。为此命政。依检襄王四十八年。岁在壬寅。此年正月生者。命当背禄。法无官爵。***得禄合。奴婢尚少。始皇又当破驿马生。驿马三刑。身刻驿马。法当望官不到。金命正月。生当绝下。为人无始有终而弥吉。今检史记。始皇乃是有始无终。老更弥凶。唯建命生法合长寿。计其崩时。不过五十。禄命不验二也。检汉武故事。武帝以乙酉岁七月七日平旦时。亦当禄空亡下。法无官爵。虽向驿马。尚隔四辰。依禄命法。少无官荣。老而方盛。今验汉书。武帝即位。年始十六。末年以后。户口减半。禄命不验三也。又检后魏书云。高祖孝文皇帝皇兴元年八月生。今按长历。其年岁在丁未。以此推之。孝文皇帝背禄背命。并驿马三刑。身刻驿马。依禄命书。法无官爵。当父死中生。法当生不见父。今检魏书。孝文皇帝身受其父之禅。礼云。嗣主位定。在于初丧逾年之后。方始正号。是以天子无父。事三老也。孝文受禅。异于常礼。躬为天子。以事其亲。而禄命倒云不合识父。禄命不验四也。又按沈约宋书云。宋高祖癸亥三月生。依此推禄与命。并当空亡。依禄命书。法无官爵。又当子墓中生。惟宜嫡子。***有次子。法当早卒。今据宋书。高祖长子先被篡弑。次子义隆。享国多年。高祖又当禄祖下生。法得嫡孙财禄。今检宋书。其孙刘劭刘浚。并为篡宋。几失宗祧。禄命不验五也。叙葬书曰。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以薪。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礼云。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也。然孝经云。卜其宅兆而安厝之。以其复土事毕。长为感慕之所。窀穸礼终。永作魂神之宅。朝市迁变。岂得先测于将来。泉石交侵。不可先知于地下。是以谋及龟筮。庶无后艰。斯乃备于慎终之礼。曾无吉凶之义。暨于近世已来。加之阴阳葬法。或选年月便利。或量墓田远近。一事失所。祸及死生。巫者利其货贿。莫不擅加妨害。遂令葬书一术。乃有百二十家。各说吉凶。拘而多忌。且天覆地载。乾坤之理备焉。一刚一柔。消息之义详矣。或成昼夜之道。感于男女之化。三光运于上。四气通于下。斯乃阴阳之大经。不可失于斯须也。至于丧葬之吉凶。乃附此为妖妄。传云。王者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经时而葬。士逾月而葬。此贵贱不同。礼亦异数。欲使同盟同轨。赴吊有期。量事制宜。遂为例程。法既一定。不得违之也。故先期而葬。谓之不怀。后期而不葬。讥之殆礼。此则葬有定期。不择年月。其义一也。春秋又云。丁巳。葬定公。雨不克葬。至戊午襄事。礼经善之。礼记云。卜葬先远日。盖选月终之日。所以避不怀也。今检葬书。以己亥之日。用葬最凶。谨按春秋之际。此日葬者。凡有二十余件。此则葬不择日。其义二也。礼记云。周尚赤。大事用平旦。殷尚白。大事用日中。夏尚黑。大事用昏时。郑元注云。大事者何。谓丧葬也。此则直取当代所尚。不择时之早晚。春秋又云。郑卿子产及子太叔葬郑简公。于时司墓大夫室当葬路。若坏其室。即平旦而堋。不坏其室。即日中而堋。子产不欲坏室。而待日中。子太叔云。若至日中而堋。恐久劳诸侯大夫来会葬者。然子产既云博物君子。太叔乃为诸侯之选。国之大事。无过丧葬。必是义有吉凶。斯等岂得不用。今乃不问时之得失。惟论人事可否。曾子问云。葬逢日蚀。舍其路左。待明而行。所以备非常也。若依葬书。多用干艮二时。并起半夜。此即文与礼违。今检礼传。葬不择时。其义三也。葬书云。富贵官品。皆由安葬所致。年命延促。亦由坟垄所招。然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易曰。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是以日慎一日。则泽及于无疆。有德不建。而人无援。此则非由安葬吉凶。而论福祚延促。臧孙有后于鲁。不关葬得吉日。若敖绝祀于荆。不由迁厝失所。此则安葬吉凶。不可信用。其义四也。今之丧葬吉凶。皆依五姓便利。古之葬者。并在国都之北。兆域既有常所。何取姓墓之义。赵氏之葬。并在九原。汉之山陵。散在诸处。上利下利。蔑尔不论。大墓小墓。其义安在。及其子孙。富贵不绝。或与三代同风。或分六国而王。此则五姓之义。大无稽考。吉凶之理。何从而生。其义五也。且人臣名位。进退何常。亦有初贱而后贵。亦有始泰而终否。是以子文三已令尹。展禽三黜士师。卜葬一定。更不回改。冢墓既成。曾不革易。何因名位。无时蹔安。故知官爵。宏之在人。不由安葬所致。其义六也。野俗无识。皆信葬书。巫者诳其吉凶。愚人因此侥幸。遂使擗踊之际。择葬地而希官品。荼毒之秋。选葬时以觊财禄。或云辰日不宜哭泣。遂莞尔而受吊问。或云同属忌于临圹。乃吉服而不送其亲。圣人设教。岂其然也。葬书败俗。一至于斯。其义七也。

 苏氏曰。今世之人。正惑于此。故载吕才驳议。用矫正之。庶乎惑者少悟也。

 其年十月二十五日。尚书左仆射申国公士廉等。撰文思博要成凡一千二百卷。诏藏之秘府。同撰人。特进魏征。中书令杨师道。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颜相时。国子司业朱子奢。给事中许敬宗。国子博士刘伯庄。太常博士吕才。秘书监房元龄。太学博士马嘉运。起居舍人褚遂良。晋王友姚思廉。太子舍人司马宅相。秘书郎宋正人。

 二十三年正月二十日。太宗撰帝范十三篇。赐皇太子。顾谓王公曰。圣躬阐政之道。备在其中矣。

 永徽三年三月三日。符玺郎颜扬庭。上其父师古所撰匡谬正俗八卷。令付秘阁。

 显庆元年十月。诏礼部尚书宏文馆学士许敬宗等。修东殿新书。上曰。略看数卷。全不如抄撮文书。又日月复浅。岂不是卿等用意至此。因亲制序四百八十字。

 二年六月。上制元首前星维城股肱论。令敬宗等注释。名曰天训。至三年正月五日。修新礼成。一百三十卷。颁于天下。其年五月九日。以西域平。遣使分往康国及吐火罗等国。访其风俗物产。及古今废置。画图以进。令史官撰西域图志六十卷。许敬宗监领之。书成。学者称其博焉。十月二日。许敬宗修文馆词林一千卷。上之。

 六年正月二十七日。右内率府录事参军崇贤馆直学士李善。上注文选六十卷。藏于秘府。

 龙朔元年六月二十六日。许敬宗等撰累璧六百三十卷。上之。

 三年十月二日。皇太子宏遣司元太常伯窦德元。进所撰瑶山玉彩五百卷上之。诏藏书府。

 仪凤元年十二月二日。皇太子贤。上所注后汉书。初。太子右庶子张太安。洗马刘讷言。洛州司户参军格希元。学士许叔牙。成元一。史藏诸。周宝宁等。同注范晔后汉书。诏付秘书省。

 调露二年二月一日。诏故符玺郎李延寿。撰政典一部。写两本。(一本付秘书省。一本赐皇太子。)

 永隆元年十二月。太史李淳风。进注释五曹孙子等十部算经。分为二十卷。

 垂拱二年四月七日。太后撰百寮新诫。及兆人本业记。颁朝集使。

 大足元年十一月十二日。麟台监张昌宗。撰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成。上之。初。圣历中。以上御览及文思博要等书。聚事多未周备。遂令张昌宗召李峤。阎朝隐。徐彦伯。薛曜。员半千。魏知古。于季子。王无竞。沉佺期。王适。徐坚。尹元凯。张说。马吉甫。元希声。李处正。高备。刘知几。房元阳。宋之问。崔湜。常元旦。杨齐哲。富嘉?。蒋凤等二十六人同撰。于旧书外。更加佛道二教。及亲属姓名方城等部。

 ***七年五月左庶子刘子元上议。今之所注老子。是河上公注。其序云。河上公者。是汉文帝时人。结草庵于河曲。因以为号。以所注老子授文帝。因冲空上天。此乃不经之鄙言。流俗之虚语。汉书艺文志。注老子者有三家。河上所释。无处闻焉。王弼义旨为优。请黜河上公。升辅嗣所注。司马贞亦注云。汉史实无其人。然所注以养神为宗。以无为为体。请河王注令学者俱行。从之。

 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左散骑常侍元行冲。上群书四部录二百卷。藏之内府。凡二千六百五十五部。四万八千一百六十九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库是殷践猷。王恢编。史库韦述。余钦。子库毋照。刘彦直。集库王湾。刘仲。其序例。韦述撰。其后毋照又略为四十卷。为古今书录。

 十年六月二日。上注孝经。颁于天下及国子学。至天宝二年五月二十二日。上重注。亦颁于天下。

 十三年。诏康子元等。注解东封仪注以进。

 十五年五月一日。集贤学士徐坚等。纂经史文章之要。以类相从。上制名曰初学记。至是上之。(欲令皇太子及诸王。检事缀文。)

 十七年九月十一日。上令左丞相张说。修八阵图十卷。及经二卷成。

 十九年二月。礼部员外郎徐安贞等。撰文府二十卷。上之。十二月十一日。侍中裴光庭。上瑶山往则。维城前轨各一卷。上以赐皇太子及庆王。

 二十三年正月。敕中书令张九龄。光禄卿韦绦。与礼官就集贤院撰耤田仪注。

 其年三月二十七日。上注老子。并修疏义八卷。并制***文字音义三十卷。颁示公卿。

 二十七年二月。中书令张九龄等。撰六典三十卷成。上之。百官称贺。

古代对人称"上下"是什么意思?

匡_的引证解释是:⒈亦作“匡敕”。正直谨慎。引语本《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_。”毛传:“_,固也。”孔颖达疏:“既能诚正矣,既能慎固矣,於祀之礼无所失。”朱熹集传:“匡,正;敕,戒。”清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姑刘孺人,端严匡敕,无所***借。”。

匡_的引证解释是:⒈亦作“匡敕”。正直谨慎。引语本《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_。”毛传:“_,固也。”孔颖达疏:“既能诚正矣,既能慎固矣,於祀之礼无所失。”朱熹集传:“匡,正;敕,戒。”清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姑刘孺人,端严匡敕,无所***借。”。结构是:匡(半包围结构)_(左右结构)。注音是:ㄎㄨㄤㄔ_。拼音是:kuāngchì。

匡_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1.亦作"匡敕"。2.正直谨慎。语本《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_。"毛传:"_,固也。"孔颖达疏:"既能诚正矣,既能慎固矣,于祀之礼无所失。"朱熹集传:"匡,正;敕,戒。"

二、网络解释

匡_匡_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uānɡlài,是指正直谨慎。

关于匡_的成语

匡救弥缝匡衡凿壁蚕绩蟹匡匡谬正俗明罚_法匡俗济时匡时济俗蝉_蟹匡戎马匡_

关于匡_的词语

匡俗济时匡正纲纪析疑匡谬九合一匡匡时济俗匡衡凿壁蝉_蟹匡一匡九合匡床_席济世匡时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匡_的详细信息

帮我找个字

1、六朝及隋唐时代对父母的尊称。

①《宋书·孝义传·郭原平》:“今岁过寒,而建安緜好,以此奉尊上下耳。”

②《南史·刘瓛传》:“又上下年尊,益不愿居官次,废晨昏也。”

③唐颜师古《匡谬正俗·上下》:“凡言上下者,犹称尊卑,惣论也……而江南士俗近相承,与人言议及书翰往复者,皆指父母为上下,深不达其意耳。”

2、宋元以后对公差的尊称。

①《水浒传》第三九回:“戴宗坐下,只见个酒保来问道:‘上下打几角酒?要甚么肉食下酒?’”

②《古今***·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只见点茶的老子,手把粥椀出来道:‘众上下少坐,宋四公教我买粥,喫了便来。’”

③《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众僧见住持被缚,大家走将拢来,说道:‘上下不必粗鲁,本寺是山塘王相府门徒,等闲也不受人欺侮。’”

④明 施耐庵《水浒》第三十五回《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有劳上下,那借这副大座头与里面两个官人的伴当坐一坐。

3、旧时请问尊长名字,也称“上下”。犹言上一字,下一字。

田汉京剧《白蛇传》第九场:“许:‘请问老师父上下?’法:‘老僧法海。’”

注:引自百度百科

汉书叙例全文翻译赏析

苟。

gǒu

(形声。从艸,句(gōu)声。本义:草名。又:菜名)同本义〖grassname〗

苟,苟草也。——《说文》

苟贞夫。——《急就篇》。注“苟,草名也。”

gǒu

随便,轻率〖careless;negligent;indifferent〗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又如:一丝不苟;不苟言笑;苟言(言谈轻率随便)

贪求〖greedy〗。如:苟利(贪求不正当的利益);苟冒(贪求);苟欲(贪求;不正当的欲望);苟贪(贪求)

卑下〖humble〗。如:苟贱(卑鄙***);苟辞(诌媚之言)

gǒu

姑且;暂且〖tentatively;forthemoment〗

苟者,偷合之称。所以行为廉隅,不存德义,谓之苟且。——《匡谬正俗》。按,累呼曰苟且,单呼曰苟。

且苟而赋。——《国语·鲁语》

临财毋苟得。——《礼记·曲礼上》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苟全性命(暂时保全性命);苟简(苟且简略);苟止(苟且行事;勉强停止);苟且行止(不正当的行为);苟容(苟且依附。指被权贵者所收容接纳);苟且因循(得过且过,不求进取);苟免(苟且免于损害)

gǒu

若;如果;***使〖if〗

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苟或(***如;如果);苟能坚持,必将胜利

另见gōu;jù

苟安

gǒu'ān

〖becontentwithmomentaryeaseandcomfort〗苟且偷安。只顾眼前的安乐,不作长久之计

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也。——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苟安一隅

gǒu’ān-yīyú

〖seekmomentaryeaseinanisolatedplace〗当权者只顾本身安居一地,不顾国家民族安危

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说岳全传》

苟存

gǒucún

〖dragoutanignobleexistence〗苟且活命

虽然苟存,然而已身负重伤

苟合

gǒuhé

〖agreewithoutjustification〗∶无原则地附合

你既说出这话,必定与他苟合,必定也是妖精。——《西游记》

〖illicit***ualrelations〗∶男女间非婚姻的性关系

苟合取容

gǒuhé-qǔróng

〖agreewithoutjustification〗苟且附合,以博取世人的好感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如此矣。——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苟活

gǒuhuó

〖liveonindegradation;dragoutanignobleexistence〗苟且活命

仆虽怯儒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苟且

gǒuqiě

〖driftalong〗∶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苟且偷安

〖carelessly;perfunctorily〗∶敷衍了事;马虎

因循苟且

他做翻译,一字一句都不敢苟且

〖improper〗∶不正当的(多指男女关系)

苟且偷生

gǒuqiě-tōushēng

〖dragoutanignobleexistence〗贪图眼前的存活,缺乏远见或贪生怕死

我们看到的却只有苟且偷生,这里并没有一点光荣。——巴金《无题》

苟全

gǒuquán

〖preserveone'sownlifeatallcost〗苟且求全。偷生的意思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苟同

gǒutóng

〖readilysubscribeto***'sviews;agreewithoutgivingseriousthought〗轻率地表示同意

不恤乎公道之达义,偷合苟同,以持禄养者,是谓国贼也。——《韩诗外传》

苟延

gǒuyán

〖linger〗姑且延长

苟延性命

苟延残喘

gǒuyán-cánchuǎn

〖ekeoutamiserablelif;beonone'slastlegs〗苟且延续最后一点气息,形容生命即将终结

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历来的***,每当它摇摇欲坠、苟延残喘之际,就会越来越人心涣散,众叛亲离,这是必然的规律

苟延残息

gǒuyán-cánxī

〖beonone'slastlegs〗同“苟延残喘”

(1)传说黄帝、舜帝的后人均有苟氏。

(2)苟为草名,河内有人以苟为氏。

(3)改姓,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若干氏,入中原后改为苟氏。

(4)五代时,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名讳,敬氏改为苟氏和文氏。

郡望: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一带)。

干城之将良吏之文 (李文郑) 上联说战国时卫国人苟变,为吏时吃了人家两个鸡蛋,卫君不再,任用他,子思(孔子的孙子孔仅)当时在卫国,对卫君说:"苟变的才能可以率领五百乘战车。圣人对于官吏,应取他的长处、舍他的短处。您现在处于战国时代,正该选拔人才,却因两个鸡蛋舍弃了干城之将。这事千万不可让邻国听说。"卫君***纳了子思的建议。下联说北宋开封人苟日新,以文学知名。当时,安岳县迁移新县城,他任主簿,辛苦经营,有开拓之功,为一时良吏。

“滕蒧任”旧作“胜藏伾”,据晋语四改。“拘”晋语作“荀”,广韵四十五厚引晋语作“苟”,路史国名纪一、后纪五并作“苟”,以为作“荀”者非。元和姓纂“苟姓”亦云:“国语黄帝之后。”按拘、苟并从句得声。“厘”、“衣”,韦昭本作僖”、“依”,史记五帝纪集解引虞翻注与此同。“嬛”字旧脱,亦依虞注补,韦本作“儇”。○经义述闻卷廿一王引之曰:’路史“荀”作“苟”是也。广韵:“苟姓出河内、河南、西河三望。”国语云:“本自黄帝之子。汉有苟参。古厚切。”“荀本姓郇,后去邑为荀,今出颍川。相伦切。”是荀姓为文王之后,苟姓为黄帝之后。轩辕黄帝传亦作“苟”。潜夫论“苟”作“拘”,古声相近。 四川多此姓。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皇帝叫石敬瑭,朝内有个大臣姓敬,冲了皇帝的名讳,再加上这个敬姓大臣在本朝中又得罪了皇帝的近臣,于是朝廷下令改“敬”为“苟”,否则,杀无赦。

为免遭杀戮,保留“敬”姓血脉,“敬”姓大臣含泪招来宗族,忍痛减“文”留“苟”,改姓为“苟”,并连夜驱散家人逃亡各地.

(5)敬(gou):敬(gou)氏原系出皇帝之裔,春秋时卫通授业于述圣,子思子得闻圣学,西汉间敬参以忠直著阅数十传。

始祖敬公讳保字仲安,原配罗老太君。明初居陕西凤翔府早掇巍科历宦。黄明敕授,吏部员外郎。历任建阳、临津县知县,后改迁剑阁王母沟今香城寺西沟,敬保坟是也。

祖妣罗儒人生五子,长德隆、次德茂、三德明、四德新、五德用。五子,五房,五世孙。

德明后裔敬钏,正德辛酉科举人,历任山东直颖沂州保祖十一世孙。

德用后裔敬显荣,明太学生,历任云南昆明县知县。

德隆分支异县先世无传。

德明分支龙孔山,敬家岩,生二子,长子文祥,二子文彬。祥之后分支阆中县复兴场黎家坝,迁居东溪沟,生子敬琰号妙清,次敬珩号国清。

德新分支异县先世无传。

德用分支白殿庙,黎家湾、敬家河、平乐沟,宛泉山,田家湾、敬家嘴、敬家湾,又分支碑毕庙、敬家坝老土地、敬家湾、观子簿、金魁垭。后由白殿庙几处分支潼川、三台县、江油县、汉州。由此观之虽年远世湮,祖宗之德化犹存矣如我。

祖次德茂,扬氏生世佩氏未考,生敬琰,扬氏生耀廷,扬氏生二子,长子大珂,李氏生三子,长子仕美任氏,次子仕文扬氏、向氏,三子仕学敬氏。次大贵李氏、张氏、胡氏,生二子,长仕元任氏,次仕德宋氏。

我祖长大珂迁居东观山,生三子,美、文、学,抱一子罗映山更名敬映山。

我祖仕美号东溪,任氏生胤寿,生翰、佩、琏、攀、瑞,敬翰蒲氏生二子,长子友颜,府学生员,次子友曾。

敬姓柏树垭公正碑中记载生男安名的字派:

文朝心国正,天宗承先泽。尚怀丕常志,崇学绍大贤。

作述钟明德,思远锡鸿光。永保仁长久,履元延万世。

以上摘自四川省南部县升钟镇马鞍山《敬姓族簿》,苟参和敬参应该是同一个人。在马鞍山敬姓称呼都读gou,并有地名敬(gou)家山,老辈人称马鞍山是“老家头”。

隋唐之后,有什么今人或者近人的优秀著作?

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

颜师古 撰

储君体上哲之姿,膺守器之重,俯降三善,博综九流,观炎汉之余风,究其终始,懿孟坚之述作,嘉其宏赡,以为服、应曩说疏紊尚多,苏、晋众家剖断盖砂,蔡氏纂集尤为抵牾,自兹以降,蔑足有云。怅前代之未周,愍将来之多惑,顾召幽仄,俾竭刍荛,匡正睽违,激扬郁滞,将以博喻胄齿,远覃邦国,弘敷锦带,启导青衿。曲禀宏规,备蒙嘉惠,增荣改观,重价流声。斗筲之材,徒思罄力,驽蹇之足,终惭远致。岁在重光,律中大吕,是谓涂月,其书始就。不耻狂简,辄用上闻,粗陈指例,式存扬搉。

《汉书、》旧无注解,唯服虔、应劭等各为音义,自别施行。至典午中朝,爱有晋灼,集为一部,凡十四卷,又颇以意增益,时辩前人当否,号曰《仅书集注》。属永嘉丧乱,金行播迁,此书虽存,不至江左。是以爱自东晋迄于梁、陈,南方学者皆弗之见。有臣瓒者,莫知氏族,考其时代,亦在晋初,又总集诸家音义,稍以己之所见,续厕其末,举驳前说,喜引《竹书》,自谓甄明,非无差爽,凡二十四卷,分为两帙。今之《集解音义》则是其书,而后人见者不知臣瓒所作,乃谓之应劭等《集解》。王氏《七志》,阮氏《七录》,并题云然,斯不审耳。学者又斟酌瓒姓,附着安施,或云傅族,既无明文,未足取信。蔡谟全取臣瓒一部散入《汉书》,自此以来始有注本。但意浮功浅,不加隐括,属辑乖舛,错乱实多,或乃离析本文,隔其辞句,穿凿妄起。职此之由,与未注之前大不同矣。谟亦有两三处错意,然于学者竟无弘益。

《汉书》旧文多有古字,解说之后屡经迁易,后人习读,以意刊改,传写既多,弥更浅俗。今则曲核古本,归其真正,一往难识者,皆从而释之。

古今异言,方俗殊语,未学肤受,或未能通,意有所疑,辄就增损,流遁忘返,秽滥实多。今皆删削,克复其旧。

诸表列位,虽有科条,文字繁多,遂致饵杂,前后失次,上下乖方,昭穆参差,名实亏废。今则寻文究例,普更刊整,澄荡愆违,审定阡陌,就其区域,更为局界,非止寻读易晓,庶令转写无疑。

礼乐歌诗,各依当时律吕,修短有节,不可格以恒例。读者茫昧,无复识其断章,解者支离,又乃错其句韵,遂使一代文***,空韫精奇,累叶钻求,罕能通习。今并随其曲折,剖判义理,历然易晓,更无疑滞,可得讽诵,开心顺耳。

凡旧注是者,则无间然,具而存之,以示不隐。其有指趣略举,结约未伸,衍而通之,使皆备悉。至于诡文僻见,越理乱真,匡而矫之,以祛惑蔽。若泛说非当,芜辞竞逐,苟出异端,徒为烦冗,祗秽篇籍,盖无取焉。旧所阙漏,未尝解说,普更详释,无不洽通。上考典谟,旁究《苍》《雅》,非苟臆说,皆有援据。六艺残缺,莫睹全文,各自名家,扬镳分路。是以向、歆、班、马、仲舒、子云所引诸经或有殊异,与近代儒者训义弗同,不可追驳前贤,妄指瑕,曲从后说,苟会扃涂。今则各依本文,敷畅厥指,非不考练,理固宜然,亦犹康成注《礼》,与其《书》、《易》相偝,元凯解《传》,无系毛、郑《诗》文。以类而言,其意可了。爱自陈、项,以讫哀、平,年载既多,综缉斯广,所以纪传表志时有不同,当由笔削未休,尚遗秕稗,亦为后人传授,先后错杂,随手率意,遂有乖张。今智穷波讨源,构会甄释。

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阙。若更求诸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

近代注史,竞为该博,多引杂说,攻击本文,至有诋诃言辞,掎摭利病,显前修之纰僻,骋己识之优长,乃效矛盾之仇雠,殊乖粉泽之光润。今之注解,翼赞旧书,一遵轨辙,闭绝歧路。

诸家注释,虽见名氏,至于爵里,颇或难知。传无所存,具列如左:

荀悦字仲豫,颍川人,后汉秘书监。(撰《汉纪》三十卷,其事皆出《汉书》。)

服虔字子慎,荥阳人,后汉尚书侍郎,高平令,九江太守。(初名重,改名祗,后定名虔。)

应劭字仲援,(一字仲援,一字仲远。)汝南南顿人,后汉萧令,御史营令,泰山太守。

伏俨字景宏,琅邪人。

刘德,北海人。

郑氏,晋灼《音义》序云不知其名,而臣瓒《集解》辄云郑德。既无所据,今依晋灼但称郑氏耳。

李斐,不详所出郡县。

李奇,南阳人。

邓展、南阳人,魏建安中为奋威将军,封高乐乡侯。

文颖字叔良,南阳人,后汉末荆州从事,魏建安中为甘陵府丞。

张揖字稚让,清河人,(一云河间人。)魏太和中为博士。(止解《司马相如传》一卷。)

苏林字孝友,陈留外黄人,魏给事中领秘书监,散骑常侍,永安卫尉,太中大夫,黄初中迁博士,封安成亭侯。

张晏字子博,中山人。

如淳,冯翊人,魏陈郡丞。

孟康字公休,安平广宗人,魏散骑常侍,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勃海太守,给事中,散骑侍郎,中书令,后转为监,封广陵亭侯。

项昭,不详何郡县人。

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人,吴朝尚书郎,太史令,中书郎,博士祭酒,中书仆射,封高陵亭侯。

晋灼,河南人,晋尚书郎。

刘宝字道真,高平人,晋中书郎,河内太守,御史中丞,太子中庶子,吏部郎,安北将军。(侍皇太子讲《汉书》,别有《?义》。)

臣瓒,不详姓氏及郡县。

郭璞字景纯,河东人,晋赠弘农太守。(止注《相如传序》及游猎诗赋。)

蔡谟字道明,陈留考城人,东晋侍中五兵尚书,太常领秘书监,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领扬州牧,侍中司徒不拜,赠侍中司空,谥文穆公。

崔浩字伯深,清河人,后魏侍***进抚军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司徒,封东郡公。(撰荀悦《汉纪》音义。)

前汉补注序例

王先谦 撰

自颜监注行,而班书义显,卓然号为功臣。然未发明者固多,而句读讹误,解释驳之处,亦迭见焉。良由是书义蕴宏深,通贯匪易。昔在东汉之世,朝廷求为之学者,以马季良一代大儒,尚命伏阁下,从孟坚女弟曹大家受读,即其难可知矣。宋明以来,校正版本之功较多,国朝右文兴学,精刊诸史,海内省古之士,承流向风,研穷班义,考正注文,着述美富,旷隆往代,但以散见诸书,学者罕能通习。先谦自通籍以来,即究心班书,博求其义,荟最编摩,积有年岁,都为一集,命曰《汉书补注》,藏之筐笥,时有改订,忽忽六旬,炳烛余明,恐不能更有精进,忘其固陋,举付粹人。自顾材识驽下,无以逾越古贤,区区寸心,颇为尽力,疏讹之咎,仍惧未免,匡我不逮,敬俟君子。

据《叙例》,颜监以前,注本五种:服虔、应劭、晋灼、臣瓒、蔡谟也。大氏晋灼于服、应外,增伏严、刘德、郑氏、李斐、李奇、邓展、文颖、张揖、苏林、张晏、如淳、孟康、项昭、韦昭十四家。臣瓒于晋所***外,增刘宝一家。颜监于五种注本外,增荀悦《汉纪》、崔浩《汉纪音义》、郭璞注《司马相如传》三家。(说本王鸣盛。)颜注发明驳正,度越曩者,非仰人鼻息者也。其中或引旧文,据为已说,以《史记索隐》证之,《张苍传》柱下方书注,乃姚察说;《淮南王安传》会有诏即讯太子注,乃乐产说;《郊祀志》周始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当复合注,乃颜游秦说(本洪颐煊)。以《文选》李善注证之,《枚乘传》注,隐匿谓僻处于东南也,乃韦昭说;梁下屯兵方十里,乃张晏说(本朱一新)。以《诗王风谱疏》证之,《地理志》内洛邑与宗周通封畿注,乃臣瓒说;《旧唐书·颜箱传》叔父游秦撰《汉书决疑》十二卷,为学者所称,师古注《汉书》多取其义,今书中未见(本王鸣盛)。此外,注文间用旧说,皆为证明,以资识别,原其本意,非必掩袭前贤,或因己说冥符,不复割舍,尚非巨累,至游秦行辈文学岿然在前,盗实遗名,有惭德矣。今《补注》所***,悉出其人,家世儒素,昆弟相师,先后三人,惨归黄土,脊令原隰,垂老增唏,片羽可珍,敢忘护惜,宗族讲肄,朋好往还,赏析所存,皆登斯辑,亦公善之义也。

颜注《汉书》,至宋仁宗景佑二年,韶州余靖(《宋史》本传:字安道,曲江人)为秘书丞,奏言文字舛讹,命与王洙同校。靖撰《刊误》一书,增入江南张泌校说六条,(宋祁云:《汉书》中有臣佖者,乃张佖,江南人,归本朝,太祖收诸伪国图籍实馆阁,或召京朝官校对,皆题名卷末。)所谓景佑刊误本也。嗣又有宋景文公祁,合十六家校本。至宁宗庆元中,建安刘之问又取宋校本,更别用十四家本参校,又***入萧该《音义》、司马贞《索隐》、孙巨源《经纶集学官考异》、章衡《编年通载》、杨侃《两汉博文》、《汉书刊误》、《楚汉春秋》、史义宗本《西京杂记》、朱子文《辨正》、孔武仲《笔记》、三刘《刊误》、《纪年通谱》,刻之为建安本。(周寿昌云:刘之间号元起,书前题云,建安刘元起刊于家塾之敬室,余购得之,今存湘潭袁漱六同年芳瑛家,顾千里析刘元起与之问为两人,又讹作之同,南监本又作之同。)明南监本,即用建安本者也。但于注文刊落甚多。汲古阁本注文完足而去其《叙例》,又于《艺文志》、《张良》、《司马相如》、《东方朔》、《扬雄》、《贾谊传》后,附臣佖校书六条,即张佖也;而三刘《刊误》及景佑《刊误》,皆未之***。国朝文教昌明,图书大备,乾隆四年武英殿校刊《汉书》,用监本精校付梓,别加考证。今《补注》以汲古阁本为主,佖说并入注文,遵用官本校定,详载文字异同,备录诸人考证,颜监《叙例》,宋、刘校语,粲然具列,庶览者无遗憾焉。

监本列宋景文参校诸本:一、古本。(颜师古未注以前本)。二、唐本(张唐公家所得唐本)。三、江南本。(《金坡遗事》云:太祖平江南,赐本院书三千卷,皆纸札精好。东原荣氏私记云:江南本,宣和间尚在御府)。四、舍人院本。(江南本在舍人院,亦曰舍人院本。刘之问云:景文所据为十五家,按其目实十六,殆因舍人院本即江南本藏舍人院者,一本二目,故并称之。)五、淳化本。(《国朝会要》云:淳化五年七月,诏选官分校《史记》、《前》《后汉》,命陈充、阮思道、尹少连、赵况、赵安仁、孙何校《前》《后汉》毕,遣内侍裴愈赍本就杭州镂板。)六、景德监本。(《国朝会要》云:咸平中,真宗命刁衎、晁迥与丁逊复校《两汉书》板本,通知制诰,以陈彭年司某事。景德二年七月,衎等上言:《汉书》历代名贤注释,至有章句不同,名氏交错,除无考据外,博访群书,遍观诸本,校定凡三百四十九卷,签正三千余字,录为六卷,以进。)七、景佑刊误本。(景佑元年九月,秘书丞余靖上言,国子监所印《两汉书》,文字舛讹,恐误后学,臣谨参括众本,旁据它书,列而辨之,望行刊正,诏送翰林学士张观等详定闻奏,又命国子监直讲王洙与靖偕赴崇文院雠对。二年九月,校书毕,凡增七百四十一字,损二百一十二字,改正一千三百三十九字。)八、我公本。(今不详何人。)九、燕国本。十、曹大家本。十一、阳夏公本。十二、晏本。十三、郭本。十四、姚本。十五、浙本。十六、闽本。又列建安本。参校诸本:(用宋景文本校定,复用诸家参校。)一、熙宁本。(熙宁七年,参知政事赵奏新校《汉书》五十册,及陈绎所着是正文字七卷。)二、卷子古本。(古字。)三、史馆本。(旧本。)四、国子监本、(宣和六年本。)五、陈和叔本。(熙宁中所校。)六、邵文伯本。(用宋景文本校。)七、谢克念本。(用景文本校。)八、杨伯时本。(用谢本校。)九、彦中和本。(用杨本校。)十、张集贤本。(张瓌得唐世本校。)十一、王性之本。(用景德中监本校。)十二、赵德庄本。(用秘阁本校。)十三、沈公雅本。(用秘阁本校。)十四、王宣之本。(用秘阁本校。)景文校本,近儒钱大昕、王鸣盛等皆信之,惟全祖望以为南渡末年,麻沙坊中不学之徒依托为之,非出景文,列有五证,见《鲒埼亭集外编》第四十六卷。今案宋说浅陋,诚所未免,惟刘之问辈曾用以校定,则固尝有是书,不出南渡末也。国朝诸儒,讲求板本之学,致力《汉书》者多用南监本,此外如景佑本。(王念孙父子校。)闽本。(钱大昕校,明按察司按察使周***,提学副使周珫,巡海副使柯乔等刊。)汪本。(朱一新校明汪文盛刊。)德藩本。(叶德辉校明德王刊。)乾道本。(宋乾道中刊。)北监本。(以上二本,先谦校。)并备搜罗,间有甄***,良由文轨同途,众善咸萃,内府精椠,前无以加云。

三刘《刊误》,出刘敞与其弟攽、子奉世撰。《宋史·敞传》云: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不言有此书,惟《做传》云:字贡父,邃史学,作《东汉刊误》,为人所称,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专职汉史。《奉世传》云:字仲冯,精《汉书》学而已。其实《两汉》皆有三刘评论,今书已亡,赖监本存之,斗南补遗,援引芜杂。(说详王氏《十七史商榷》。)颇有芟取,未从割弃。萧该《音义》,***自监本,虽非瑰室,亦资印证。明代史评大畅,竞逐空疏。国朝硕学云兴,考订精能,超逾前古。兹编广罗众家,去取务慎,沈文起《疏证》一书,以后事稽合前言,自为别派。今但取有关书义者,余屏不录。

颜监《叙例》,言曲核古本,归其真正。《史记正义》论例云:《史》《汉》文字,相承已久,若悦字作说,闲字作间,智字作知,汝字作女,早字作蚤,缘古字少,通共用之。《史》《汉》本有此古字者,乃为好本。刘之问跋建安本《汉书》云:自颜氏后,又几百年,向之古字,日益改易,书肆所刊,祗今之世俗字耳,识者恨之,今得宋景文公所校善本,雌黄所加,字一从古。愚案从古之字,如供为共,伺为司,踪为纵,藏为臧,厢为箱,慰为尉,屡为娄,嗜为耆,尸为死,让为攘之类,或系最初正文,或出声近通借,非由古字之少,既展转借写,弥久失真,故东京文字不正,流弊斯极,而许氏《说文》出焉。刊本存真,不宜辄改,若概目为古字,其蔽也愚,或乃以为六书***借之旨,则去之愈远矣。

汲古阁文字无定,如以字作?,后多作以,桓字作桓,间亦作桓,及公孙贺等传赞,渊圣御名,悉仍其旧,或有讹脱乖误之处,并依前式,加以注正,书虽增新,板如逢故,惟官本刘宋注文,有隔断颜注者,辄为移易旧处,俾免违滞。

颜监于杂家传记,择取綦严,如太公名字,四皓姓氏,虽登史志,并就刊落,可谓慎矣。《西京杂记》亦在屏除之列,沈文起诋之。(引见传中。)愚谓《杂记》不知撰人,初无妄说,又古事雅语,并资多识,师古弃而不取,而称引显相抵牾之《楚汉春秋》,不悟其伪托,抑又何也?今依沈说,仍***《杂记》。此外如《飞燕外传》之类,概不阑入。

《王子》《功臣》《外戚恩泽侯表》所列,皆受国封,而司马贞之徒,或云名号,此大谬矣。其不见《地志》者,皆因免侯并省,亦有侯表相符,而《地志》不言侯国,则班氏失书也。其有先国而后县,或一国而前后两封,取核表志,原委咸在,疑讼已久,特为揭明。

班志《地理》,存前古之轨迹,立来史之准绳,兼详水道源流,使后人水地相资,以求往迹,可谓功存千古者也。元魏郦道元《水经注》一书,于汉世水道曲折具存,实为疏实班志而作。前人引用,不得要领,兹编于郦注诸水,颠末毕备,同郡之水,则云自某县来,下入某县;隔郡之水,则云自某郡某县来,下入某郡某县,脉络毕贯,胪载无遗,更取历代水地诸书,为之疏通发明,订正讹谬,读者因郦证班,即汉考古,然后递推诸史,上下数千年地理,可以了然胸中。

《律历》《天文》,颜监无注,国朝钱、李诸儒,洞贯刘术,更迭推衍三统,以明天文。图籍纷陈,管窥积岁,补直缺漏,藉竟全功。其余得失之林,开卷即了,远俟百世,不烦赘论。

光绪二十六年岁次庚子二月初吉识于长沙城北葵园。

整理:zhl201608

_谬的解释 _谬的解释是什么

温大雅(约573~629)唐初史学家。字彦弘,(一说其名彦弘,字大雅),后人记述其为避唐高宗太子李弘的名讳,而改以字行。隋朝时曾入宫为东宫学士,后出为长安县尉。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时为随军记室,对唐李渊自太原起兵至称帝止,凡三百五十七天的史事,进行了详细地记述。后遂成《***创业起居注》一书,共3 卷。成为研究隋亡唐兴的重要历史资料。唐王朝建立后,因其功及才能,擢升为黄门侍郎,终累官迁至礼部尚书等职。据史料考证,曾对有关王室及官属做过记述,即《今上王业记》(6 卷)、《大丞相唐王官属记》(2 卷),今已散失。(王瑞)《***创业起居注》唐温大雅撰。3 卷。上卷记李渊起兵至发引48 日事,中卷记从太原进克长安126 日事,下卷记摄政至即帝位183 日事。作者曾任李渊记室参军,所记唐王朝创建的经过,多出本身见闻,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孔颖达(574~648)唐经学家。字冲远,唐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生于北朝,幼时曾从刘焯问学,毕生致力于经学研究。隋大业(605—616 年)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隋亡唐兴,历任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国子祭洒等职。曾奉太宗命与颜师古等共编《五经正义》(180 卷),融合南北经学家主张,成为经学注疏之“定本”,科举考试之准则,收入《十三经注疏》。另还参与编写《隋书》。为太宗“十八学士”之一。《十三经注疏》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注疏之作,共416 卷。南宋以前,经、疏分别单行,自南宋绍熙年间始有合刻本。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均有刊本。清朝乾隆初年有武英殿本,后有阮元据宋本的校本,每卷末附有校勘记,成《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该书中《周易正义》10 卷,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20 卷,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70 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42 卷,《仪礼注疏》50 卷,均用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63 卷,汉郑玄注,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60 卷,晋杜预注,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28 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20 卷,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20 卷,魏何晏等注,宋邢彦疏;《孝经注疏》9 卷,唐玄宗注,宋邢彦疏;《尔雅注疏》10 卷,晋郭璞注,邢彦疏;

《孟子注疏》14 卷,汉赵歧注,宋孙彦疏。房玄龄(579~648)唐初大臣。字乔。(一说名乔,字玄龄)唐齐州临淄(今山东临淄东)人。隋末举进士,任隰城尉。大业十三年(617 年),李渊起兵反唐,攻入关中,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助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夺取帝位。李世民称帝后,任其为宰相,命其制定律令,选拔人才,监修国史,“贞观之治”时期的重要政策与措施,皆有其参与谋划,为贞观名相。长期执政,与杜如晦、魏征同为太宗身边重要大臣和助手。后封梁国公。曾受诏与褚遂良、许敬宗重撰《晋书》,列今二十四

史之一。另与高士廉合著《文思博要》;另参与监修及撰写的《高祖实录》、《今上实录(《太宗实录》)以及《***仪礼》,自撰书《贞观格》却尽佚。《晋书》唐房玄龄等奉敕撰。贞观十八年(644 年),唐太宗下诏修撰《晋书》,以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参加编写的有房玄龄、令狐德棻,褚遂良、许敬宗、李淳风等二十余人。他们在原有十八家晋史的基础上,以臧荣绪《晋史》为蓝本,参考诸家晋史、杂记,加以剪裁,到贞观二十年(646 年)全书告成。因唐太宗曾自撰《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王羲之传》的论赞,故旧本题为“御撰”。全书有帝纪10卷,志20 卷,列传70 卷,载记30 卷,合计130 卷。上起两晋武帝泰始元年(265 年),下迄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 年),记载了两晋一百五十六年的历史。本书为纪传体的断代史,但改“世家”为“载记”,用以记载十六国中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蜀、后梁、后燕、西秦、北燕、南凉、南燕、北凉、夏等十四国***的兴亡状况。西凉李嵩,因被唐朝皇帝认为始祖,前凉张轨,原为晋臣,故皆置于列传而不入载记。书中保存了许多北方少数民族的珍贵史料。《晋书》是第一部由史馆官修的纪传体史书。《史记》以后到隋的一些纪传体史书都由私家撰述。隋统一后,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十三年(593 年)宣布禁止私人撰述国史和评论人物,把修史之权进一步掌握在封建国家手中。从此历朝国史都改为官修。我国史官之设,由来已久,自后汉至唐初,已有设馆修史的事实,但正式设置史馆以修国史,则始于唐代。629 年,唐太宗将史馆移到皇帝直接控制的门下省,修史一事统由宰相领导。自此之后直到民国史馆之设,迄未中断。《晋书》缺点甚多,唐朝初年,晋代史料虽极为丰富,但由于编者没有认真选择、慎重考核与充分***用,造成该书取舍失当,内容不够充分。同时作者有时还把《语林》、《世说新语》、《搜神记》、《幽明录》中一些荒诞无稽之谈收入书中,更属不当。此外,由于参加编修的史官多为文学之士,重词藻而轻内容,其行文留有六朝骈偶绮丽的余风,也不甚合于史笔。由于唐自安史之乱后,诸家晋史完全失传,只有唐编《晋书》得以独存,因而成为研究晋史的重要参考书籍。魏征(580~643)唐初政治家。字玄成。唐魏州曲成(今河北馆陶)人。少时孤贫落泊,遂出家为道。隋末投奔李密瓦岗起义军,瓦岗军败,转归唐。

后为窦建德军俘获,念其才,收为起居舍人。建德失败,又入唐,官至太子洗马,为李建成近臣。玄武门之变建成死,太宗以其耿直,擢升谏议大夫。后又任秘书监、侍中等职,前后陈谏二百余次,反复告诫太宗隋亡唐兴之理,劝太宗居安思危,急人民之所急,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无为而理”的道理,以敢于犯颜

直谏为历代史家称道,后封郑国公。著作有《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群书治要》行世。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而其著《自古诸侯王善恶录》、《时务策》及《谏事》等书,均佚。《隋书》唐魏征等撰。唐太宗于贞观三年(629 年)命修隋史,由房玄龄监修。参加纪传部分监修的由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贞观十年(636

年)完成帝纪5 卷、列传50 卷。贞观十五年,太宗又命于志宁、李淳风等修十志。高宗显庆元年(656 年)完成,计30 卷。十志原为梁、陈、齐、周、隋五代史而作,称《五代史志》,后各史单行,遂并入《隋书》。本书帝纪和列传上起隋文帝开皇元年(351 年),下至隋恭帝义宁二年(618 年),记载了隋朝三十八年的历史。叙事简明、体例严谨,质量较高。列传中所记人

物很多、资料丰富。但由于此书成于众手,加以篇幅庞大,其中亦有自相矛盾之处。十志价值很高,历来为学者所推重。其中《食货志》记述了南北朝后期的经济情况,对东晋以后的南朝及北齐、北周、隋朝劳动力占有的品级制度和货币制度叙述详细。《刑法志》记载了五代律书的编定及立法和毁法情况。反映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某些特点。尤其是《经籍志》发展了我国古代

目录学,实为古代一部目录学巨著。此志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各部下再进行分类。其分类法对唐以后目录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被一直沿用到近代。《隋书》虽然对隋统治者的荒*残暴有所揭露,但仍有一些地方为之回护,如对文帝之篡夺,炀帝弑逆,都讳而不书。至于书中记年失检,记事差错,记述人物编次失当,其现象也有所存在。颜师古(581~645)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今属山东)。十一世祖颜含随晋元帝渡江,祖颜之推辗转自南朝入隋,遂定居京兆。李渊入关,授朝散大夫,累迁中书舍人,专典皇帝诏敕。太宗即位,迁中书侍郎,奉命考订“五经”文字,撰《五经定本》,颁行全国。又参与修撰《隋书》,尤精于《汉书》,博***班昭以下二十三家音义,删繁补略,加以己意,撰成《汉书注》,至今仍为最流行之注本。另有《匡谬正俗》8 卷等。《汉书注》唐初颜师古撰。由于《汉书》喜用古字、古词,刊出后皆以为难读,行世不及百年,已有许多史家为其作注。到唐朝初年,注本已达数

十家。但各家所注都有穿凿附会、离析本文的现象,差错很多。颜师古集二十三家《汉书》注之大成,纠谬补阙,重新编排次序,寻文究例,再次对《汉书》作注。颜注将其所引各家旧注一一载明,并能使“其指趣略举,结约未伸,衍而通之,使皆备悉。”包存了各家旧注的大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审定,为今天研究颜注前的各家注提供了比较可靠的资料。对于《汉书》

中的古字、词,颜师古也进行了较细致的注释翻译。由于颜师古的《汉书注》考证详细,错误较少,历来被认为是各家注中较好的一种,是读《汉书》不可或缺的***材料。 李延寿 唐初史学家。字逻龄,唐相州(治今河南安阳)人,祖籍陇西(今甘肃临洮)。唐太宗时期,历任太子典膳丞、崇文馆学士、符玺郎并兼修国史。曾参与修撰《晋书》、《隋书》及唐朝国史,并著《太宗政典》一书,继承其父未成之编年体南北朝通史,以一人之力,整理南北八朝史事,删节宋、南齐、梁、陈、魏、北齐、周、隋八书,并摭拾多种杂史,经16年,编成纪传体《南史》、《北史》共180 卷,唐高宗阅后极为褒扬,欣然作序,并下诏颁布全国,成为当今二十四史之一。《******礼》唐***中敕撰,150 卷。唐初礼司无定制,遇事临时议定礼仪。***中从张说奏,取贞观、显庆礼书,折衷异同,以为定制。由徐坚等创始,萧嵩等完成,***二十年(732 年)颁行,名为《******礼》,分吉、宾、嘉、军、凶五礼。杜佑曾***其一部分,载入《通典》。新旧《唐书·礼志》亦以此为蓝本。长孙无忌(?~659)唐初大臣。字辅机。唐洛阳(今属河南)人。太宗长孙皇后胞兄。武德九年(公元626 年)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杀太子,拥世民即位。因功及皇亲,任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等职,封魏国公(贞观十一年,即637 年)。曾奉命与房玄龄共同修订唐律。贞观二十三年(649 年)受命与褚遂良共同辅佐李治(即高宗)即位。后任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执掌政事。又奉命与律学之士对《唐律》逐条解释,遂成《唐律疏义》(30 卷)一书,是留传至今最为古老最完整的中国法典,成为中国

法章的代表作。显庆元年(656 年),曾与令狐德棻共修武德、贞观两朝国史80 卷。又主持修撰《太宗实录》。永徽6 年(655 年),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显庆四年(659 年)以“谋反”罪名,流放黔州,并被迫自缢死。《唐律疏义》唐朝长孙无忌等撰,30 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唐律以隋《开皇律》为蓝本,自高祖而太宗,历时二朝方修订

完成,共12 篇,502 条。高宗永徽年间,诏令长孙无忌领衔对律文加以解释,释文即为“疏”,“疏”亦具有和“律”同等的效力。“疏”、“律”合而为一,称《永徽律疏》,后人通称《唐律疏议》。令狐德棻(583~666)唐初史学家。唐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高祖李渊时,任大丞相府记室,后累迁至起居舍人、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太常卿、弘文馆、崇贤馆学士等职,唐初由于战乱所致,经籍散失,于是建议购募遗书,又使专人补录,数年群书渐备。又奏请重新修撰梁、陈、北齐、北周及隋朝正史,被***纳。并参与修撰《艺文类聚》及《五代史志》(即今《隋书》诸志),曾主编《周书》、《太宗实录》及《高宗实录》。贞观18年(644 年),受命重修《晋书》,亲制体例,撰写序例及诸纪传。据载他还编过《凌烟阁功臣故事》、《令狐家传》等书,后亡佚。吕才(600~665)唐初哲学家。唐博州清平(今山东聊城)人。精阴阳、方伎、舆地、历史诸书,尤长于乐律。太宗时任太常博士、太常丞、奉诏刊

订《阴阳书》,删减旧传讹伪、穿凿、不可信者,成书53 卷,合旧书47 卷,共100 卷,颁行全国。确认“极微”与“气”是世界的本源,注意从对立关系中寻求事物变化的原因。反对宗教迷信,对“禄命生成”说、“风水”说、“五德”说进行了不懈的抨击。今《唐书》中《卜宅》、《禄命》及《卜葬》等为其朴素唯物主义的著名代表作。贞观年间受诏参论乐事,为《秦王破阵

乐》协音律。显庆年间,亦奉高宗命修订《白雪》律。又曾参与著《文思博要》《姓氏录》等书,其力作《隋书》(20 卷)今佚。刘知几(661~721),唐史学家。字子玄。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永隆年间举为进士。后任获嘉主簿十九年,武后时历任著作佐郎、左史、监修国史。中宗时官太子中允、秘书少监等,参与编写《则***后实录》。玄宗时官至左散骑常侍,后被贬为安州都护府别驾,原因是他直言敢谏为其子犯罪辩解,最后死于贬所。毕生攻读史书,精研各史,曾参与修撰《三教珠英》、《唐书》(80 卷),又与徐坚、吴兢共撰《则天实录》(30 卷),与吴兢撰《高宗实录》,另外还自撰《睿宗实录》《刘氏家史》及《刘氏谱考》

等书。长期从事史馆修撰,洞悉史馆利弊,以为“史家”须兼“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而尤重“史识”。强调著史须直笔,不掩恶,不虚怖,要以“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的态度修史。所著《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的专书,该书分析论证前此各种史书之优劣得失,各家史书及体裁之源流特点,颇受历代史家推崇。《史通》唐刘知几撰。该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书共20卷,原有52 篇,今存49 篇,分内、外两部分。内篇36 篇,外篇13 篇。综观全书内容,内篇多论史籍源流、体例和编撰方法,外篇则多论史官建置的沿革和史书得失。书中作者对与修史有关的许多问题,都具体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表现了卓越的识见和才能。书中,作者对过去的历史著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他把已往的史书分为《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六家,一一探其源流,述其意义和作用,评其优劣得失。同时,又把编年与纪传作为“正史”的二体,追本溯源,论其长短,辨其利弊。对于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的《尚书》、《春秋》,刘知几敢于提出异议,批评《春秋》“真伪莫分,是非相乱”,对书中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指责为“爱憎由己”,“厚诬来世”。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史学思想。对于如何编写史书,刘知己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不少值得重视的见解。如他提倡编写纪传体的断代史,并主张增加都邑、氏族、方言、方物四志。认为史书的内容应详近而略远,史家在编撰史书时,对史料应“博***”和“善择”。他还认为编写史书必须重视语言的运用,主张史书的语言措词应在如实反映历史真实情况的前提下,***用当时的语言,反对摹拟古文和用浮词滥调。这些主张在当时是颇有见地的。史家的品质才干直接关系到所编史书的

质量。对此,刘知几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提出了“才、学、识”为史学“三长”的主张。认为史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者中“史识”尤为重要。这一理论不但是对以往史学思想的总结,而且也是古代史学理论的一个重***展,对后世史书的编写及历史评论学的建立,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总之,本书在史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肯定作者及其巨著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作者史学思想的局限。他对农民起义***取了轻蔑敌视的态度。他一方面反对灾异说,认为灾样的存在属于自然现象,与人事无关,但另一方面,在谈到编写史书的目的时,他又列上“族怪异”一条,这说明其无神论思想并不彻底。另外,他虽提倡直笔,但为维护“名教”又主张一定程度上用“曲笔”。这些都说明刘知几的史学理论仍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

务的。张说 (667~730)唐朝著名大臣。字道济,一字说之,唐范阳(今北京)人,有说洛阳(今属河南)人。武则天时,应诏对策,得一等,授太子校书郎,曾参与修撰《三教珠英》,累迁风阁舍人。因得罪武则天宠臣张易之而被发配岭南。中宗时,被召回京,任黄门侍郎。睿宗时,任太子李隆基侍读,不久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

宗即位,擢中书令,封燕国公。力助其诛杀太平公主。曾三度为相,三度遭贬。任过朔方节度使,天平军大使、幽州都督。文思敏捷,朝廷公文多出其手。曾与苏颋并称为“燕许大手笔”。撰《今上实录》(2O 卷,与唐颖合作)已佚。又曾主持修撰《唐六典》行世。写诗亦有特色,传世有《张燕公集》。吴兢 (670~749)唐史学家。唐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则天

时入史馆,编修国史。中宗即位后,任为后补阙、起居郎、水部郎中,与刘知几等共撰《则天实录》。玄宗称帝时,任卫尉少卿、谏议大夫,兼修文馆学士,累迁太子左庶子,并仍参与编修国史。前后任史馆三十载,致力于史学著述,有《中宗实录》(20 卷),《睿宗实录(5 卷),《唐春秋》(30卷),《唐书备阙记》(10 卷),《太宗勋史》等,据传其能秉笔直书,刚

直不阿,所著《则天实录》有叙张昌宗诱张说诬证魏元忠谋反事,后张说为相,请其删改,不听。另有《贞观政要》行世。《贞观政要》唐吴兢撰。其认为玄宗即位前后的政治状况,不如“太宗政化,良足可观”。故编写《贞观政要》一书,概述贞观年间政事的纲要,希望统治者能以此作为借鉴,以便维持和巩固唐朝***。该书是一部政论性的历史文献,体例新颖,条理清晰,简明扼要,风格别致。全书共40 篇,合为10 卷,约八万字。分类编辑贞观年间(627~649 年)唐太宗李世民与名臣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温彦博、刘洎、马周、戴胄、孔颖达、岑文本、姚思廉等四45 人的问答、大臣的诤议和所上劝谏的奏疏,以及记载政治上的一些重大措施,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太宗君臣论政的情况。书中所涉及的问题,颇为广泛。如对于治国的方针、原则及历代治国的经验教训,对于官府的设置,法律的制定以及官员的选拔任用与培养,对于君臣的作风和相互关系等问题,均有所论列,保存了许多有关贞观政事的

资料,是研究唐初政治制度的一部重要参考书。张九龄 (678~740)唐玄宗时大臣,诗人。字子寿,唐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武则天时进士,初任校书郎,后任右拾遗,迁左补阙。时吏部选拔官吏,常由他和赵冬曦评定等级,以公允著称于世。***二十一年(733年)任中书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张不循资格用人,设十道***访使。为官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玄宗怠于政治,他常评论得失。曾预知安禄山必反,建议玄宗早作处置,未被***纳。***二十四年(公元736 年)由于李林甫背后进谗言,被罢相。任相期间,曾继张说监修《唐六典》。罢相后,李林甫改为监修,该书为盛唐官制重要典籍。其《感遇诗》十二首作于被贬之后,

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曲江集》、《千秋金鉴录》等书已佚。曾参与《朝英集》的编辑工作。《唐六典》唐玄宗时官修,题玄宗撰,李林甫等注,实出于张九龄等之手。30 卷。以三师、三公、三省、九寺、五监、十二卫等为目,述其职司、官佐、品秩。这些制度规程在当时虽未完全实行,但唐人讨论典章,也常加引用。其中内容很多能够反映唐代政治、经济实况。司马贞 唐朝史学家。唐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毕生研究史学,尤长《史记》研究,发现褚少孙所增补之《史记》漏洞百出,出现多处错误,而诸家注释又简陋粗疏,遂作《史记索隐》,凡30 卷。前二十八卷博***诸家音释之长,间参个人见解。后二卷乃自作之述赞及补《史记》条例,并补作《三皇本纪》。

“苟”字头且表示“认真”的意思的文言文有哪些?

_谬的词语解释是:1.亦作"_缪"。2.错乱谬误

_谬的词语解释是:1.亦作"_缪"。2.错乱谬误。 注音是:ㄔㄨㄢˇㄇ一ㄡ_。 拼音是:chuǎn miù。 结构是:_(左右结构)谬(左右结构)。

_谬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亦作“__”。错乱谬误。引清钱曾《读书敏求记·经》:“_《孟子_疏》_为匏翁手笔,古人于注疏,皆命侍史缮写,好书之勒若是,间以监本、建本校对__脱落,乃知匏翁钞此为不徒也。”清王士_《渔洋诗话》卷下:“钟_《诗品》,余少时深喜之,今始知其_谬不少。”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旧唐书》:“且乾符纪元,终於六年,既书乾符末矣,而其下乃书四年,其_谬较之新传尤甚也。”

二、网络解释

_谬chuǎnmiùㄔㄨㄢˇㄇㄧㄨ_亦作“_缪”。错乱谬误。清钱曾《读书敏求记·经》:“_《孟子注疏》_为匏翁手笔,古人于注疏,皆命侍史缮写,好书之勒若是,间以监本、建本校对_缪脱落,乃知匏翁钞此为不徒也。”清王士_《渔洋诗话》卷下:“钟嵘《诗品》,余少时深喜之,今始知其_谬不少。”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旧唐书》:“且乾符纪元,终於六年,既书乾符末矣,而其下乃书四年,其_谬较之新传尤甚也。”

关于_谬的成语

大谬不然乖僻邪谬谬***虚声谬以千里谬妄无稽秕言谬说匡谬正俗谬***虚誉谬想天开荒谬绝伦

关于_谬的词语

谬***虚声谬种流传析疑匡谬绳愆纠谬***谬论谬***虚誉谬想天开谬以千里谬妄无稽谬悠之说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_谬的详细信息

1、名

1、形声。从艸,句(gōu)声。本义:草名。又:菜名。同本义。

苟,苟草也。——《说文》

苟贞夫。——《急就篇》。注“苟,草名也。”

2、形

随便,轻率。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不苟事言说。——《元史·良吏传》

又如:一丝不苟;不苟言笑;苟言(言谈轻率随便)

贪求。如:苟利(贪求不正当的利益);苟冒(贪求);苟欲(贪求;不正当的欲望);苟贪(贪求)

卑下。如:苟贱(卑鄙***);苟辞(诌媚之言)。

3、副

姑且;暂且。

苟者,偷合之称。所以行为廉隅,不存德义,谓之苟且。——《匡谬正俗》。按,累呼曰苟且,单呼曰苟。

且苟而赋。——《国语·鲁语》

临财毋苟得。——《礼记·曲礼上》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苟全性命(暂时保全性命);苟简(苟且简略);苟止(苟且行事;勉强停止);苟且行止(不正当的行为);苟容(苟且依附。指被权贵者所收容接纳);苟且因循(得过且过,不求进取);苟免(苟且免于损害)。

4、连

若;如果;***使。

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汉·贾谊《论积贮疏》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宋·苏轼《超然台记》

苟公子相助,敢不如命!——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又如:苟或(***如;如果);苟能坚持,必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