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王国的覆灭,独立王国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6-16 0
  1. 《现代启示录》这个片子讲的是什么意思,根本没有看懂,求解,高手解释一下!
  2. 黄独的意思黄独的意思是什么
  3. 独自的意思是什么
  4. 擎是什么意思
  5. “概念”一词是什么意思?
  6. 第六天魔王是什么意思
  7. 古代中的通判是什么意思

晁错(?~公元前154年),颍川(今中国中部河南禹县)人,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8年)文景时期著名的政论家。他年轻时曾学过法家学说,后来又学今文《尚书》,不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升任博士。他很得当时的太子刘启(后来的汉景帝)的赏识,被称为刘启的“智囊”。

晁错对于匈奴的不断侵扰、土地兼并等问题非常关心,几次上书主张积极备战,迎击匈奴,以及***取措施大力发展农业。他还详细地剖析了西汉兵制与匈奴兵制,进而提出迁移百姓充实边境主张,他还建议让商人贡献粮食到边塞,然后用拜爵和免罪的方式给以奖励和补偿,受到汉文帝的赞赏,后来升任中大夫。

然后,他又向文帝提出了削夺诸侯王、修改法令等主张,这都是当时急需解决的国家大事。在景帝即位之后,晁错升为内史,不久任御史大夫,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重臣,很受景帝器重。他依旧主张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达到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削藩策》一文中,他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景帝最终***纳了他的建议,并且要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在这时候,晁错的父亲从颍川赶来,劝他小心行事,免得树敌,引火烧身。晁错意志坚决,不愿屈从。到了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一起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这就是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独立王国的覆灭,独立王国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外戚窦婴等人原来就和晁错矛盾很深,此时见有机可乘,于是提议景帝杀晁错来平息叛乱。景帝听信了窦婴之言,将晁错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父母、妻子、同族不分老少也都被杀。晁错死后,吴楚七国之乱并没有平息,最后景帝还是派名将周亚夫出征,才很快将叛乱平定。

晁错削地

汉景帝也像文帝一样,***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决心把国家治理好。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有个管家的官员叫晁错(音cháo cuò),才能挺不错,大家把他叫做“智囊”,汉景帝即位以后,把他提升为御史大夫。

汉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但是同时又有二十二个诸侯国。这些诸侯都是汉高祖的子孙,也就是所谓同姓王。到了汉景帝那时候,诸侯的势力很大,土地又多,像齐国有七十多座城,吴国有五十多座城,楚国有四十多座城。有些诸侯不受朝廷的约束,特别是吴王刘濞(音bì),更是骄横。他的封国靠海,还有铜矿,自己煮盐***铜,跟汉皇帝一样富有。他自己从来不到长安朝见皇帝,简直使吴国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晁错眼看这样下去,对巩固中央集权不利,就对汉景帝说:“吴王一直不来朝见,按理早该把他办罪。先帝(指文帝)在世时对他很宽大,他反倒越来越狂妄自大。他还私自开铜山铸钱,煮海水产盐,招兵买马,准备叛乱。不如趁早削减他们的封地。”

汉景帝还有点犹豫,说:“好是好,只怕削地会激起他们造反。

晁错说:“诸侯存心造反的话,削地要反,不削地将来也要造反。现在造反,祸患还小;将来他们势力雄厚了,再反起来,祸患就更大了。”

汉景帝觉得晁错的话很有道理,决心削减诸侯的封地。诸侯大多不是荒*无度,就是横行不法,要抓住他们的罪恶,作为削减封地的理由,还不容易!过了不久,有的被削去一个郡,有的被削掉几个县。

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从家乡颍川(今河南禹县)特地赶了出来。他对晁错说:“你当了御史大夫,地位已经够高的了。怎么不安分守己,硬管闲事?你想想,诸侯王都是皇室的骨肉至亲,你管得着?你把他们的封地削了,他们哪一个不怨你,恨你,你这样做究竟是为的什么?”

晁错说:“不这样做,皇上就没法行使权力,国家也一定要乱起来。”

他父亲叹了口气说:“你这样做,刘家的天下安定,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老了,不愿意看到大祸临头。”

晁错又劝了他父亲一阵。可是老人不体贴晁错的心意,回到颍川老家,服毒***了。

晁错正跟汉景帝商议要削吴王濞的封地,吴王濞先造起反来了。他打着“惩办奸臣晁错,救护刘氏天下”的幌子。煽动别的诸侯一同起兵叛乱。

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甾川(甾音zī)、济南等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

叛军声势很大,汉景帝有点吓了。他想起汉文帝临终的嘱咐,拜善于治军的周亚夫为太尉,统率三十六名将军去讨伐叛军。

那时候,朝廷上有个妒忌晁错的人就说七国发兵完全是晁错引起的。他劝汉景帝说:“只要答应七国的要求,杀了晁错,免了诸侯起兵的罪,恢复他们原来的封地,他们就会撤兵回去。”

汉景帝听信了这番话,说:“如果他们真能够撤兵,我又何必舍不得晁错一个人呢。”

接着,就有一批大臣上奏章弹劾晁错,说他大逆不道,应该腰斩。汉景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竟昧着良心,批准了这个奏章。

一天,中尉来到晁错家,传达皇帝的命令,要他上朝议事。晁错还完全蒙在鼓里,立刻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车走了。

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忽然拿出诏书,要晁错下车听诏。中尉宣布了汉景帝的命令,后面一群武士就一拥而上,把晁错绑起来。这个一心想维护汉家天下的晁错,竟这样莫名其妙地被腰斩了。

汉景帝杀了晁错,派人下诏书要七国退兵。这时候吴王濞已经打了几个胜仗,夺得了不少地盘。他听说要他拜受汉景帝的诏书,冷笑说:“现在我也是个皇帝,为什么要下拜?”

汉军营里有个官员名叫邓公,到长安向景帝报告军事情况。汉景帝问他说:“你从军营里来,知不知道晁错已经死了?

吴楚愿不愿意退兵?”

邓公说:“吴王为了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这次借削地的因头发兵,哪里是为了晁错呢?陛下把晁错错杀了,恐怕以后谁也不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汉景帝这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但后悔已来不及。亏得周亚夫很能用兵。他先不跟吴、楚两国的叛军正面作战,却派一队轻骑兵抄了他们的后路,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吴、楚两国军队没有粮食,自己先乱起来。周亚夫才发动精兵出击,把吴、楚两国的兵马打得一败涂地。

吴、楚两国是带头叛乱的,两国一败,其余五个国家也很快地垮了。不到三个月时间,汉军就把七国的叛乱平定了。

汉景帝平定了叛乱,虽然仍旧封了七国的后代继承王位,但是打那以后,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国里征收租税,不许干预地方的行政,权力大大削弱,汉朝的中央***才巩固下来。

来源:《中华上下五千年》(曹余章 著)

晁错是西汉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蒙冤而死与文帝时代青年政治家贾谊的夭折,成为文、景时代最著名的两大政治悲剧!晁错蒙冤而死是因为朝廷大臣给他拟定的罪名是无臣之礼,大逆不道。朝廷大臣给晁错拟定的罪名虽然很重,但并不是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那么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七国之乱”爆发后,朝廷的这一政策,立即激起了各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濞首先决定起兵反叛,用晁错的观点来说,他提出《削藩策》是因为吴王必反。因为当时的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富饶之国,鱼米之乡,吴王煎矿得钱,煮水得盐,富甲一方,势可敌国,这样下去,必有尾大不掉之势,成为中央***的隐患,因此必须削减其势力。当汉景帝推行晁错的削藩策时,吴王刘濞跳起造反,这再次肯定了晁错的削藩政策。对于削藩策,文景时代朝中大臣也曾提出削藩政策,但未被***纳。很多人都意识到藩王的尾大不掉之势。问题是当晁错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朝中一片反对,而到了最后,当提出要诛杀晁错时,朝廷几乎是一片喊杀。那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全文)

大汉这个王朝严格地说,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因为在它之前的秦,持续的时间很短,而汉王朝强大、持久、影响深远,比方说我们现在是***,汉族,我们说的是汉语,都是以这个王朝为标记的。这个王朝持续了四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当然由于王莽篡汉,这个王朝被一分为二,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历史上称为前汉和后汉,又叫西汉和东汉。那么汉王朝四百多年,应该说最精彩的是在西汉,而西汉王朝两百多年,最精彩的是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这一段,这一段历史,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轰轰烈烈。在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人才辈出,英雄辈出,人物辈出。遗憾的是,这些英雄人物和风流人物,并不是都有一个好的历史结局。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甚至死于非命,今天我们要讲的晁错,就是其中的一个。

晁错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大冤案,西汉这个王朝应该说冤案还是不少,比方说晁错之前的韩信,韩信的死是一个冤案,晁错之后的窦婴,窦婴的死也是一个冤案,但是比较而言,晁错死得最冤,为什么呢?晁错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而死,而他的这个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后实现的,而且是正在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时候,被冤杀了,所以他死得特别冤,这个冤呢,也不是我们现在人看他是冤的,当时就有人说他冤。

当时有一个叫邓公的人就跟汉景帝说过,晁错死得太冤了。邓公是一个什么人呢?邓公当时的官职叫做“谒者仆射”,“谒者仆射”它的级别是叫做秩比千石,那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相当于副部级。

吴、楚之乱的时候,汉景帝派“谒者仆射”邓公到前线去打仗,邓公从前线回来,向汉景帝汇报军情,汉景帝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说这个晁错已经被朕杀了,吴、楚两国应该退兵了吧?汉景帝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我们如果看过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大家都应该知道,所谓吴、楚之乱,就是当时一个叫吴的王国,还有一个楚的王国,联合了另外的五个王国,组成七国联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京师。他们当时打出的口号叫做“诛晁错,清君侧”,什么叫做清君侧呢?就是皇帝身边有小人,要把他清理掉,小人是谁?晁错。所以汉景帝就说:既然你们的口号是“清君侧”,说我身边有小人,小人是晁错,我把晁错杀了,你们应该退兵了吧?邓公说:怎么会退兵呢?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吴王想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好容易逮一个机会,你杀了晁错就退兵了,不可能。邓公还说了一句话,他说,反倒是我认为天底下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嘴巴闭起来,汉景帝就问他说:为什么呢?邓公说:陛下想一想,晁错是为什么死的?晁错是主张削藩,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中央***,这是我们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但是他的***刚刚实行的时候,自己却被冤杀了,以后还有人说话吗?还有人说真话吗?还有人愿意向你们提建议吗?汉景帝听了这个话以后呢,漠然良久,呆了很长时间,然后叹了一口气说:朕也是后悔莫及呀。

那么现在看起来汉景帝的后悔,我估计还是真的,为了表示这个汉景帝杀晁错是出于万不得已。我们看到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安排了一场汉景帝和晁错两个人喝酒话别的这么一个场面。这个情节在历史上恐怕是没有记载的。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晁错被杀的时候,他是不知道自己被杀的,而且被杀的也不是晁错一个人,是他们全家,而且诛杀晁错,是朝廷的大臣正式打了报告的,牵头打这份报告的是三个人,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这个张欧就是欧洲的欧,但是根据古书的记载,这个欧字应该念(qu),应该叫张区。他们三个人是正式向汉景帝打了一份报告的,拟定的罪名也很重的。

这三个人是什么人呢?我们要知道,汉代的中央***它实行的制度叫做“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三个宰相,九个部长,三公:首先第一个是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第二个叫太尉,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最高军事长官;第三个叫做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管监察,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兼监察部长。那现在好了,一个***总理,一个公安部长,一个司法部长,三个人联名弹劾晁错,这个分量那是很重的,拟定的罪名也很大,叫做:“亡臣子礼,大逆不道”。所以当时拟定的处分是晁错腰斩。腰斩就是一刀从这儿切下去,腰斩是一种很残忍的刑罚,腰斩以后人没有马上死,他还会动,非常惨,所以这个刑罚一直到雍正的时候才废掉,因为雍正皇帝杀了一个人,腰斩,看了以后他觉得非常惨,他自己用手蘸着血写了三个字,惨、惨、惨,把这个刑罚废掉了,晁错是腰斩。另外他的父母、妻子、家人,凡是没有分家的统统杀头,所以是判得非常重。在当时这个报告打上去,汉景帝马上批了一个字“可”。

我们现在读史书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制曰可”,皇帝批示同意了。而且晁错的死,是他事前完全不知道的。司马迁在给晁错做传的时候,用的是这样一句话:“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那么从这个字面上看呢,我们好像觉得汉景帝给晁错一个面子,就穿着上朝的衣服,上刑场。实际上不是,如果我们读《汉书》,我们就会发现《汉书》上晁错传里面写得很清楚,叫做“绐载行市”,这四个字从哪里来的,从《史记》来的,《史记》也写了这四个字。但是问题是司马迁他没有写在晁错传里面,他写在哪儿呢?他写在《吴王刘濞列传》里面,叫做“绐载行市”,绐是什么意思呢?骗,也就是说当时这三个人打一个报告给汉景帝,汉景帝批了可以后,马上就派中尉陈嘉,就是那个首都卫戍司令兼公安部长,驾了一辆马车,找到晁错,就是说皇上叫你,晁错以为叫他开会呢,穿上朝服,兴冲冲地上了车,上了车以后,一车拉到“东市”立即腰斩。我们现在不知道,在杀晁错之前,是否向他宣读了判决书,但是肯定有一条,没有给他自我辩护的机会,当然也没有给他请律师,所以他死得惨,死得冤,死得窝囊。

是主张削藩,晁错是非常坚决地主张削藩,而且一有机会就跟汉景帝说削藩了,削藩了,可以说削藩这个事儿是晁错一手鼓捣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晁错是不是死得冤,我们来把削藩这个事儿来交代一下,而我们要弄清楚削藩是怎么回事儿,我们要大致地讲一下中国国家制度的演变。

秦汉时期,是中国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秦汉之前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呢?那个时候我们中国人,也有中国这个概念,但和我们现在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中国,那不是一个概念。当时人们讲到的中国是什么?是中央之国,当中的那个国,而中央这个国外面周边呢,还有很多的国,我们现在中国的这块地方,当时叫做天下,也就是说当时的人认为,天底下也就这么大块地方,也就这么多人,天下这块地方,要有一个领袖,这个领袖就是天的儿子,叫天子,这是一个概念。

然后在天下当中有很多的国,有同民族的,有不同民族的,最当中的这个天,最正中的这个地方,这个叫中国,周边最远的少数民族东边的叫夷,南边的叫蛮,西边的叫戎,北边的叫狄。另外还有一些华夏族的国家,很多的国家,他们叫做什么呢?他们叫做国,每个国都有自己的元首,这个元首叫做诸侯。那么天子和诸侯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反过来看,我们觉得当时就是秦以前的那个状况,应该叫做国家联盟,他们共同拥戴一个天子,就是国家联盟的盟主,当时称为天下共主,但是我们要弄清楚这个天下共主是名义上的,虽然周代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我们要清楚,这个“莫非”是名义上的,天子呢,它名义上所谓天的儿子,拥有了上天授予他的这块土地,然后他把这个土地封分下去,这个就叫做封建。封,是什么意思呢?封是划定疆域,封的办法,是国与国之间有个国境,由周天子派人在那里犁一条沟,把这个沟里边的土翻上来,然后在这个土上面种树,这个叫做封,把这一片划给你了。建,是什么意思呢?建就是任命国君,不但给你封了一块土地,然后还给你指定一个国家元首,这个叫做建,合起来就叫做封建。这个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就是天子呢,封建诸侯国,诸侯得了这块领土以后,怎么办呢?他再封建,他又把他的土地,又把它分下去,分给谁呢?分给大夫,那么大夫拥有的那块地方叫什么呢?叫家,所以这个时候是三个层次的机构,就是天下、国、家,国和家是分开的,这个制度就叫做封建制,一个天下,许多国家,一个天子,许多国君。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就把这个制度给废除了,代之以郡县制,什么叫郡县制呢?就是原来诸侯的国,现在我把它改成郡,原来大夫的家,我把他改成县,郡管县,郡和县都直属中央***,不再分封,也就是一个***,一个***,一个领袖,一个国家,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那么秦始皇实行这个制度大概十几年。

秦始皇死了以后,这个王朝实际上就已经灭亡了,取而代之是汉王朝,那么汉灭秦以后,是实行原来周代的封建制呢?还是实行秦的郡县制呢?这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最后汉高祖刘邦***取了一个妥协的方式,一个中间路线,就是在中央周围,京畿地区,京师周围这个地区,实行郡县制,就是实行秦的制度,在边远一点的地方呢,实行周的封建制,依然再封一些王国出去,就是一个王朝,两种制度,我们不妨称之为一朝两制。那么分封在京师周围的这些国家呢,就称做藩国,为什么叫藩呢?藩是什么呢?藩就是篱笆,藩篱意思就是说你们像篱笆一样地,在周围保卫中央,所以这些王侯都称之为“藩王”,他们回到自己王国去,叫做“归藩”,也叫“之国”,但是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这些分封出去的王国是各自为政的,是有***的,也是有财源的。

不过汉高祖刘邦虽然实行一朝两制的这样一个方案,他还是留了一手,做了一个规定,只能封同姓王,不能封异姓王,就是只有我们姓刘的,你可以封他一个国王,不姓刘的,姓吕的或者姓别的,那你只能封一个侯,所以你看汉代的贵族,王侯是很清楚的,王都是姓刘的,其他人就可以封侯,卫青,霍去病都封侯了,你可以封侯,留了这一手。那么后来刘邦去世以后,吕后执政,就破坏这个规矩了,她就封姓吕的做王,所以在历史上就被视为乱政。最后吕后死了以后,大臣们就起来商量说要把这个事,我们要把他摆平,那么请谁来摆平呢?太尉周勃,因为周勃手上有军权,于是找到周勃,说周勃出来,你看把这个事情摆平吧。周勃摆平了以后,所以周勃是一个大功臣。周勃是谁呢?周勃就是我们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看到的,平定“七国之乱”的太尉周亚夫的父亲。

但是同姓封王就可靠吗?现在看到同姓封王也不大可靠,比方说吴王刘濞,就靠不住吧,造反了嘛,吴王刘濞是什么人?吴王刘濞是刘邦的侄子,是刘邦哥哥刘仲的儿子。古人这个排行,叫做“伯仲叔季”,伯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叔就是老三,季就是老四,刘邦的哥哥叫刘仲,就是刘二,这个刘二,他是个没用的,刘邦当时也封了一块地方给他,他守不住,他儿子刘濞很能干,也很勇敢,会打仗。刚好那个时候吴楚那个地方刚刚收归中央,刘邦一想,吴楚这地方也不能不派个能干的人去管管,那好吧,刘濞你去吧,就把刘濞封了吴王,封完了以后,刘邦就后悔,他说,刘濞这个人,我怎么看他有“反相”,这小子将来是要造反的,但是君无戏言,你封都封了,你怎么能收回来呢?刘邦只好摸着刘濞的背说:“孩子五十年以后,东南有人作乱,那不会是你吧,咱们天下姓刘的可都是骨肉啊,你可别干这个事”,刘濞马上跪下来说:“臣不敢”。

那么事实证明,刘濞是造反的,但是刘濞造反到底是他存心要反呢?还是叫晁错逼出来的呢?晁错的理论是认为必反。因为我们知道,当时的藩国,它是独立王国,它是有独立***的,有自己的财税,有税收,有军队,有领土,有***,这么一个东西,你说它在这个中央***外面,说它能保卫中央,这个事情不大靠得住,这就要抑制它,抑制的办法就是削减它的领地,不要让它这么大,今天切一点,明天再切一点,后天再切一点,一点一点把它的地方切小,这个就叫做削藩。

那我们想了,这个削藩,这些藩王们会愿意吗?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不愿意,因为这是他们的既得利益,你说一个王侯他拥有这么多既得利益,谁甘心情愿把它供奉出去,就是阿猫,阿狗嘴巴里一条鱼,一块骨头,你也夺它不走,一个王爷,一个国王的既得利益,你拿走就拿走了,不造反才怪,所以晁错提出削藩策以后,大家都不赞成,这个事情搞不成。汉景帝也很担心,说你看这个事情弄下去是不是会造反,晁错回答的话是怎么说的呢:他说: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你削他也是反,你不削他,他也反,如果你现在削,他反得快,他马上就反,但是危害小,将来削,他反得是要晚一点,但是危害大,为什么他越做越大了嘛!他越来越强大了嘛!你要趁他羽翼还没有丰满的时候就把他掐死,等他羽翼丰满了,他等着你打他,哪有这么好的事。那么这句话说下去以后,汉景帝就下了削藩的决心,这就惹出了吴楚之乱,或者说七国之乱。

现在看起来,晁错提出削藩策有一个前提,就是吴王必反,就是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还不如去削,吴王真的造反吗?现在从史书上,我们查不到他存心造反的证据,后来“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军在吴楚两国也没有找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证据,只有这个邓公说了“吴王为反数十年矣”。那也就是说想当然了,当然有一些蛛丝马迹,比方说吴王干什么事呢?他干了这么件事,因为他不是自己会铸钱嘛,他不是自己要产盐嘛,他不是很有钱嘛,于是他就把这笔钱,抵了老百姓的赋税,就是他吴国老百姓是不要上税的,这个上缴给中央***的税收,我刘某人给你交了,这是叫收买人心;第二个证据就是他专门收买亡命之徒,就是哪个地方犯了罪的人,你只管往吴国逃,逃去以后他都收容下来,就像后来《水浒传》里面的小旋风柴进似的,一个大庄园,谁犯罪都躲我这儿来,官府不敢抓,那不就是要造反嘛,干了这些事。

但是实际上你说抓他这个谋反的证据,这个是证据不足的。当然晁错也抓了他们一些岔子,比方说楚王,这个我们在电视具体里面也看到了,他去抓楚王,说楚王,你在太后丧期内乱搞男女关系,罪大恶极,抓起来了,说实在的,一个王爷搞了两个女人,恐怕算小节吧,不能算是谋反的证据吧。另外还有胶西王,卖了官,卖官这个事是从秦始皇就开始了,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秦始皇可以卖官,我就不能卖官,这都不能算是太多的证据。

但是反过来我们如果站在后人的立场,站在历史的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晁错的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吴王刘濞不反,不等于他儿子不反,吴王刘濞今天不反,不等于他明天、后天不反。你看曹操没有反,曹操儿子反了吧,还有明成祖朱棣他也是藩王,他是燕王,封到北京了,朱元璋一死,朱元璋的孙子,因为他的皇太子,是已经先死了,皇太孙建文帝继位,建文帝一上台,朱棣就反了,打出的旗号刚好就是吴楚之乱的旗号:“清君侧”,反了嘛,所以这个藩国太强大,对于中央***是个危害,这一点肯定是对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因为曹丕反了,朱棣反了,就证明刘濞是反的,我们不能这样反推,但是应该说晁错这个提防是有他的道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深谋远虑,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长痛不如短痛,吃柿子也不能专拣软的捏。既然要削藩,既然要真正推行削藩的政策,确实应该拿吴国这个最强大的藩国开刀,就是吴王刘濞,我们不管他是反,还是不反,都要拿他开刀,这个冤大头他当定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何况吴王刘濞最后一削他,他就跳起来,也从某种程度上反证了他多多少少还有一点,至少有谋反的条件。那么在那样一个时代,你具备谋反的条件,是可以视为谋反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晁错对于巩固那样一种国家制度,巩固汉代的中央***,他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且对于这个观点,实际上是很多人有共识的。晁错之前的贾谊是最先提出削藩的。贾谊向汉文帝提出削藩,没有被汉文帝***纳,汉文帝觉得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条件,也不到这个时机,所以汉文帝接见贾谊的时候,就问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不跟他谈政治,所以后来有诗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觉得这个事情他做不成。另外晁错的死都是因为袁盎,也是主张削藩的。所以你要说整个汉代朝廷当中只有晁错一个人清楚,这个也不是事实,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问题在于晁错一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一片反对,挑头反对的是窦婴,窦婴是公开反对的,其他人是私下反对的,而到了最后提出来要诛杀晁错的时候,朝廷是一片喊杀,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面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在于汉王朝的治国理念。我们知道,一个统一的国家,它要有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秦王朝的国家意识形态,是法家的学说,汉王朝武帝之前的国家形态是道家学说,汉武帝以后是儒家学说,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就是一个笃信黄老的人。窦太后有个规定,就是自己的儿子和窦家的人只准读老子,只准读老子的《道德经》,不准读别的,所以整个这一些人,都是道家派,只不过汉景帝态度比较温和,窦太后态度比较强硬。

有一天,汉景帝主持一个学术讨论会,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汤武革命是否合法,什么叫汤武革命呢?汤就是商汤起兵打败夏桀,由商朝取代夏朝,武就是周武王起兵革命,由周朝取代商朝,说这个事情对不对。道家说不对,道家的代表人物叫做黄生,一个姓黄的先生,黄先生,黄先生说:他说,这个帽子再破也要戴在头上,鞋子再

《现代启示录》这个片子讲的是什么意思,根本没有看懂,求解,高手解释一下!

(前200--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年轻时学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御史大夫。曾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吴、楚等七国叛乱时,他被景帝错杀。

晁错(?~公元前154年),颍川(今中国中部河南禹县)人,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8年)文景时期著名的政论家。他年轻时曾学过法家学说,后来又学今文《尚书》,不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升任博士。他很得当时的太子刘启(后来的汉景帝)的赏识,被称为刘启的“智囊”。

晁错对于匈奴的不断侵扰、土地兼并等问题非常关心,几次上书主张积极备战,迎击匈奴,以及***取措施大力发展农业。他还详细地剖析了西汉兵制与匈奴兵制,进而提出迁移百姓充实边境主张,他还建议让商人贡献粮食到边塞,然后用拜爵和免罪的方式给以奖励和补偿,受到汉文帝的赞赏,后来升任中大夫。

然后,他又向文帝提出了削夺诸侯王、修改法令等主张,这都是当时急需解决的国家大事。在景帝即位之后,晁错升为内史,不久任御史大夫,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重臣,很受景帝器重。他依旧主张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达到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削藩策》一文中,他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景帝最终***纳了他的建议,并且要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在这时候,晁错的父亲从颍川赶来,劝他小心行事,免得树敌,引火烧身。晁错意志坚决,不愿屈从。到了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一起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这就是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外戚窦婴等人原来就和晁错矛盾很深,此时见有机可乘,于是提议景帝杀晁错来平息叛乱。景帝听信了窦婴之言,将晁错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父母、妻子、同族不分老少也都被杀。晁错死后,吴楚七国之乱并没有平息,最后景帝还是派名将周亚夫出征,才很快将叛乱平定。

晁错削地

汉景帝也像文帝一样,***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决心把国家治理好。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有个管家的官员叫晁错(音cháo cuò),才能挺不错,大家把他叫做“智囊”,汉景帝即位以后,把他提升为御史大夫。

汉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但是同时又有二十二个诸侯国。这些诸侯都是汉高祖的子孙,也就是所谓同姓王。到了汉景帝那时候,诸侯的势力很大,土地又多,像齐国有七十多座城,吴国有五十多座城,楚国有四十多座城。有些诸侯不受朝廷的约束,特别是吴王刘濞(音bì),更是骄横。他的封国靠海,还有铜矿,自己煮盐***铜,跟汉皇帝一样富有。他自己从来不到长安朝见皇帝,简直使吴国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晁错眼看这样下去,对巩固中央集权不利,就对汉景帝说:“吴王一直不来朝见,按理早该把他办罪。先帝(指文帝)在世时对他很宽大,他反倒越来越狂妄自大。他还私自开铜山铸钱,煮海水产盐,招兵买马,准备叛乱。不如趁早削减他们的封地。”

汉景帝还有点犹豫,说:“好是好,只怕削地会激起他们造反。

晁错说:“诸侯存心造反的话,削地要反,不削地将来也要造反。现在造反,祸患还小;将来他们势力雄厚了,再反起来,祸患就更大了。”

汉景帝觉得晁错的话很有道理,决心削减诸侯的封地。诸侯大多不是荒*无度,就是横行不法,要抓住他们的罪恶,作为削减封地的理由,还不容易!过了不久,有的被削去一个郡,有的被削掉几个县。

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从家乡颍川(今河南禹县)特地赶了出来。他对晁错说:“你当了御史大夫,地位已经够高的了。怎么不安分守己,硬管闲事?你想想,诸侯王都是皇室的骨肉至亲,你管得着?你把他们的封地削了,他们哪一个不怨你,恨你,你这样做究竟是为的什么?”

晁错说:“不这样做,皇上就没法行使权力,国家也一定要乱起来。”

他父亲叹了口气说:“你这样做,刘家的天下安定,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老了,不愿意看到大祸临头。”

晁错又劝了他父亲一阵。可是老人不体贴晁错的心意,回到颍川老家,服毒***了。

晁错正跟汉景帝商议要削吴王濞的封地,吴王濞先造起反来了。他打着“惩办奸臣晁错,救护刘氏天下”的幌子。煽动别的诸侯一同起兵叛乱。

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甾川(甾音zī)、济南等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

叛军声势很大,汉景帝有点吓了。他想起汉文帝临终的嘱咐,拜善于治军的周亚夫为太尉,统率三十六名将军去讨伐叛军。

那时候,朝廷上有个妒忌晁错的人就说七国发兵完全是晁错引起的。他劝汉景帝说:“只要答应七国的要求,杀了晁错,免了诸侯起兵的罪,恢复他们原来的封地,他们就会撤兵回去。”

汉景帝听信了这番话,说:“如果他们真能够撤兵,我又何必舍不得晁错一个人呢。”

接着,就有一批大臣上奏章弹劾晁错,说他大逆不道,应该腰斩。汉景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竟昧着良心,批准了这个奏章。

一天,中尉来到晁错家,传达皇帝的命令,要他上朝议事。晁错还完全蒙在鼓里,立刻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车走了。

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忽然拿出诏书,要晁错下车听诏。中尉宣布了汉景帝的命令,后面一群武士就一拥而上,把晁错绑起来。这个一心想维护汉家天下的晁错,竟这样莫名其妙地被腰斩了。

汉景帝杀了晁错,派人下诏书要七国退兵。这时候吴王濞已经打了几个胜仗,夺得了不少地盘。他听说要他拜受汉景帝的诏书,冷笑说:“现在我也是个皇帝,为什么要下拜?”

汉军营里有个官员名叫邓公,到长安向景帝报告军事情况。汉景帝问他说:“你从军营里来,知不知道晁错已经死了?

吴楚愿不愿意退兵?”

邓公说:“吴王为了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这次借削地的因头发兵,哪里是为了晁错呢?陛下把晁错错杀了,恐怕以后谁也不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汉景帝这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但后悔已来不及。亏得周亚夫很能用兵。他先不跟吴、楚两国的叛军正面作战,却派一队轻骑兵抄了他们的后路,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吴、楚两国军队没有粮食,自己先乱起来。周亚夫才发动精兵出击,把吴、楚两国的兵马打得一败涂地。

吴、楚两国是带头叛乱的,两国一败,其余五个国家也很快地垮了。不到三个月时间,汉军就把七国的叛乱平定了。

汉景帝平定了叛乱,虽然仍旧封了七国的后代继承王位,但是打那以后,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国里征收租税,不许干预地方的行政,权力大大削弱,汉朝的中央***才巩固下来。

来源:《中华上下五千年》(曹余章 著)

晁错是西汉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蒙冤而死与文帝时代青年政治家贾谊的夭折,成为文、景时代最著名的两大政治悲剧!晁错蒙冤而死是因为朝廷大臣给他拟定的罪名是无臣之礼,大逆不道。朝廷大臣给晁错拟定的罪名虽然很重,但并不是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那么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七国之乱”爆发后,朝廷的这一政策,立即激起了各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濞首先决定起兵反叛,用晁错的观点来说,他提出《削藩策》是因为吴王必反。因为当时的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富饶之国,鱼米之乡,吴王煎矿得钱,煮水得盐,富甲一方,势可敌国,这样下去,必有尾大不掉之势,成为中央***的隐患,因此必须削减其势力。当汉景帝推行晁错的削藩策时,吴王刘濞跳起造反,这再次肯定了晁错的削藩政策。对于削藩策,文景时代朝中大臣也曾提出削藩政策,但未被***纳。很多人都意识到藩王的尾大不掉之势。问题是当晁错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朝中一片反对,而到了最后,当提出要诛杀晁错时,朝廷几乎是一片喊杀。那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全文)

大汉这个王朝严格地说,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因为在它之前的秦,持续的时间很短,而汉王朝强大、持久、影响深远,比方说我们现在是***,汉族,我们说的是汉语,都是以这个王朝为标记的。这个王朝持续了四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当然由于王莽篡汉,这个王朝被一分为二,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历史上称为前汉和后汉,又叫西汉和东汉。那么汉王朝四百多年,应该说最精彩的是在西汉,而西汉王朝两百多年,最精彩的是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这一段,这一段历史,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轰轰烈烈。在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人才辈出,英雄辈出,人物辈出。遗憾的是,这些英雄人物和风流人物,并不是都有一个好的历史结局。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甚至死于非命,今天我们要讲的晁错,就是其中的一个。

晁错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大冤案,西汉这个王朝应该说冤案还是不少,比方说晁错之前的韩信,韩信的死是一个冤案,晁错之后的窦婴,窦婴的死也是一个冤案,但是比较而言,晁错死得最冤,为什么呢?晁错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而死,而他的这个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后实现的,而且是正在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时候,被冤杀了,所以他死得特别冤,这个冤呢,也不是我们现在人看他是冤的,当时就有人说他冤。

当时有一个叫邓公的人就跟汉景帝说过,晁错死得太冤了。邓公是一个什么人呢?邓公当时的官职叫做“谒者仆射”,“谒者仆射”它的级别是叫做秩比千石,那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相当于副部级。

吴、楚之乱的时候,汉景帝派“谒者仆射”邓公到前线去打仗,邓公从前线回来,向汉景帝汇报军情,汉景帝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说这个晁错已经被朕杀了,吴、楚两国应该退兵了吧?汉景帝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我们如果看过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大家都应该知道,所谓吴、楚之乱,就是当时一个叫吴的王国,还有一个楚的王国,联合了另外的五个王国,组成七国联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京师。他们当时打出的口号叫做“诛晁错,清君侧”,什么叫做清君侧呢?就是皇帝身边有小人,要把他清理掉,小人是谁?晁错。所以汉景帝就说:既然你们的口号是“清君侧”,说我身边有小人,小人是晁错,我把晁错杀了,你们应该退兵了吧?邓公说:怎么会退兵呢?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吴王想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好容易逮一个机会,你杀了晁错就退兵了,不可能。邓公还说了一句话,他说,反倒是我认为天底下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嘴巴闭起来,汉景帝就问他说:为什么呢?邓公说:陛下想一想,晁错是为什么死的?晁错是主张削藩,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中央***,这是我们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但是他的***刚刚实行的时候,自己却被冤杀了,以后还有人说话吗?还有人说真话吗?还有人愿意向你们提建议吗?汉景帝听了这个话以后呢,漠然良久,呆了很长时间,然后叹了一口气说:朕也是后悔莫及呀。

那么现在看起来汉景帝的后悔,我估计还是真的,为了表示这个汉景帝杀晁错是出于万不得已。我们看到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安排了一场汉景帝和晁错两个人喝酒话别的这么一个场面。这个情节在历史上恐怕是没有记载的。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晁错被杀的时候,他是不知道自己被杀的,而且被杀的也不是晁错一个人,是他们全家,而且诛杀晁错,是朝廷的大臣正式打了报告的,牵头打这份报告的是三个人,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这个张欧就是欧洲的欧,但是根据古书的记载,这个欧字应该念(qu),应该叫张区。他们三个人是正式向汉景帝打了一份报告的,拟定的罪名也很重的。

这三个人是什么人呢?我们要知道,汉代的中央***它实行的制度叫做“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三个宰相,九个部长,三公:首先第一个是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第二个叫太尉,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最高军事长官;第三个叫做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管监察,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兼监察部长。那现在好了,一个***总理,一个公安部长,一个司法部长,三个人联名弹劾晁错,这个分量那是很重的,拟定的罪名也很大,叫做:“亡臣子礼,大逆不道”。所以当时拟定的处分是晁错腰斩。腰斩就是一刀从这儿切下去,腰斩是一种很残忍的刑罚,腰斩以后人没有马上死,他还会动,非常惨,所以这个刑罚一直到雍正的时候才废掉,因为雍正皇帝杀了一个人,腰斩,看了以后他觉得非常惨,他自己用手蘸着血写了三个字,惨、惨、惨,把这个刑罚废掉了,晁错是腰斩。另外他的父母、妻子、家人,凡是没有分家的统统杀头,所以是判得非常重。在当时这个报告打上去,汉景帝马上批了一个字“可”。

我们现在读史书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制曰可”,皇帝批示同意了。而且晁错的死,是他事前完全不知道的。司马迁在给晁错做传的时候,用的是这样一句话:“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那么从这个字面上看呢,我们好像觉得汉景帝给晁错一个面子,就穿着上朝的衣服,上刑场。实际上不是,如果我们读《汉书》,我们就会发现《汉书》上晁错传里面写得很清楚,叫做“绐载行市”,这四个字从哪里来的,从《史记》来的,《史记》也写了这四个字。但是问题是司马迁他没有写在晁错传里面,他写在哪儿呢?他写在《吴王刘濞列传》里面,叫做“绐载行市”,绐是什么意思呢?骗,也就是说当时这三个人打一个报告给汉景帝,汉景帝批了可以后,马上就派中尉陈嘉,就是那个首都卫戍司令兼公安部长,驾了一辆马车,找到晁错,就是说皇上叫你,晁错以为叫他开会呢,穿上朝服,兴冲冲地上了车,上了车以后,一车拉到“东市”立即腰斩。我们现在不知道,在杀晁错之前,是否向他宣读了判决书,但是肯定有一条,没有给他自我辩护的机会,当然也没有给他请律师,所以他死得惨,死得冤,死得窝囊。

是主张削藩,晁错是非常坚决地主张削藩,而且一有机会就跟汉景帝说削藩了,削藩了,可以说削藩这个事儿是晁错一手鼓捣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晁错是不是死得冤,我们来把削藩这个事儿来交代一下,而我们要弄清楚削藩是怎么回事儿,我们要大致地讲一下中国国家制度的演变。

秦汉时期,是中国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秦汉之前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呢?那个时候我们中国人,也有中国这个概念,但和我们现在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中国,那不是一个概念。当时人们讲到的中国是什么?是中央之国,当中的那个国,而中央这个国外面周边呢,还有很多的国,我们现在中国的这块地方,当时叫做天下,也就是说当时的人认为,天底下也就这么大块地方,也就这么多人,天下这块地方,要有一个领袖,这个领袖就是天的儿子,叫天子,这是一个概念。

然后在天下当中有很多的国,有同民族的,有不同民族的,最当中的这个天,最正中的这个地方,这个叫中国,周边最远的少数民族东边的叫夷,南边的叫蛮,西边的叫戎,北边的叫狄。另外还有一些华夏族的国家,很多的国家,他们叫做什么呢?他们叫做国,每个国都有自己的元首,这个元首叫做诸侯。那么天子和诸侯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反过来看,我们觉得当时就是秦以前的那个状况,应该叫做国家联盟,他们共同拥戴一个天子,就是国家联盟的盟主,当时称为天下共主,但是我们要弄清楚这个天下共主是名义上的,虽然周代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我们要清楚,这个“莫非”是名义上的,天子呢,它名义上所谓天的儿子,拥有了上天授予他的这块土地,然后他把这个土地封分下去,这个就叫做封建。封,是什么意思呢?封是划定疆域,封的办法,是国与国之间有个国境,由周天子派人在那里犁一条沟,把这个沟里边的土翻上来,然后在这个土上面种树,这个叫做封,把这一片划给你了。建,是什么意思呢?建就是任命国君,不但给你封了一块土地,然后还给你指定一个国家元首,这个叫做建,合起来就叫做封建。这个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就是天子呢,封建诸侯国,诸侯得了这块领土以后,怎么办呢?他再封建,他又把他的土地,又把它分下去,分给谁呢?分给大夫,那么大夫拥有的那块地方叫什么呢?叫家,所以这个时候是三个层次的机构,就是天下、国、家,国和家是分开的,这个制度就叫做封建制,一个天下,许多国家,一个天子,许多国君。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就把这个制度给废除了,代之以郡县制,什么叫郡县制呢?就是原来诸侯的国,现在我把它改成郡,原来大夫的家,我把他改成县,郡管县,郡和县都直属中央***,不再分封,也就是一个***,一个***,一个领袖,一个国家,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那么秦始皇实行这个制度大概十几年。

秦始皇死了以后,这个王朝实际上就已经灭亡了,取而代之是汉王朝,那么汉灭秦以后,是实行原来周代的封建制呢?还是实行秦的郡县制呢?这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最后汉高祖刘邦***取了一个妥协的方式,一个中间路线,就是在中央周围,京畿地区,京师周围这个地区,实行郡县制,就是实行秦的制度,在边远一点的地方呢,实行周的封建制,依然再封一些王国出去,就是一个王朝,两种制度,我们不妨称之为一朝两制。那么分封在京师周围的这些国家呢,就称做藩国,为什么叫藩呢?藩是什么呢?藩就是篱笆,藩篱意思就是说你们像篱笆一样地,在周围保卫中央,所以这些王侯都称之为“藩王”,他们回到自己王国去,叫做“归藩”,也叫“之国”,但是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这些分封出去的王国是各自为政的,是有***的,也是有财源的。

不过汉高祖刘邦虽然实行一朝两制的这样一个方案,他还是留了一手,做了一个规定,只能封同姓王,不能封异姓王,就是只有我们姓刘的,你可以封他一个国王,不姓刘的,姓吕的或者姓别的,那你只能封一个侯,所以你看汉代的贵族,王侯是很清楚的,王都是姓刘的,其他人就可以封侯,卫青,霍去病都封侯了,你可以封侯,留了这一手。那么后来刘邦去世以后,吕后执政,就破坏这个规矩了,她就封姓吕的做王,所以在历史上就被视为乱政。最后吕后死了以后,大臣们就起来商量说要把这个事,我们要把他摆平,那么请谁来摆平呢?太尉周勃,因为周勃手上有军权,于是找到周勃,说周勃出来,你看把这个事情摆平吧。周勃摆平了以后,所以周勃是一个大功臣。周勃是谁呢?周勃就是我们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看到的,平定“七国之乱”的太尉周亚夫的父亲。

但是同姓封王就可靠吗?现在看到同姓封王也不大可靠,比方说吴王刘濞,就靠不住吧,造反了嘛,吴王刘濞是什么人?吴王刘濞是刘邦的侄子,是刘邦哥哥刘仲的儿子。古人这个排行,叫做“伯仲叔季”,伯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叔就是老三,季就是老四,刘邦的哥哥叫刘仲,就是刘二,这个刘二,他是个没用的,刘邦当时也封了一块地方给他,他守不住,他儿子刘濞很能干,也很勇敢,会打仗。刚好那个时候吴楚那个地方刚刚收归中央,刘邦一想,吴楚这地方也不能不派个能干的人去管管,那好吧,刘濞你去吧,就把刘濞封了吴王,封完了以后,刘邦就后悔,他说,刘濞这个人,我怎么看他有“反相”,这小子将来是要造反的,但是君无戏言,你封都封了,你怎么能收回来呢?刘邦只好摸着刘濞的背说:“孩子五十年以后,东南有人作乱,那不会是你吧,咱们天下姓刘的可都是骨肉啊,你可别干这个事”,刘濞马上跪下来说:“臣不敢”。

那么事实证明,刘濞是造反的,但是刘濞造反到底是他存心要反呢?还是叫晁错逼出来的呢?晁错的理论是认为必反。因为我们知道,当时的藩国,它是独立王国,它是有独立***的,有自己的财税,有税收,有军队,有领土,有***,这么一个东西,你说它在这个中央***外面,说它能保卫中央,这个事情不大靠得住,这就要抑制它,抑制的办法就是削减它的领地,不要让它这么大,今天切一点,明天再切一点,后天再切一点,一点一点把它的地方切小,这个就叫做削藩。

那我们想了,这个削藩,这些藩王们会愿意吗?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不愿意,因为这是他们的既得利益,你说一个王侯他拥有这么多既得利益,谁甘心情愿把它供奉出去,就是阿猫,阿狗嘴巴里一条鱼,一块骨头,你也夺它不走,一个王爷,一个国王的既得利益,你拿走就拿走了,不造反才怪,所以晁错提出削藩策以后,大家都不赞成,这个事情搞不成。汉景帝也很担心,说你看这个事情弄下去是不是会造反,晁错回答的话是怎么说的呢:他说: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你削他也是反,你不削他,他也反,如果你现在削,他反得快,他马上就反,但是危害小,将来削,他反得是要晚一点,但是危害大,为什么他越做越大了嘛!他越来越强大了嘛!你要趁他羽翼还没有丰满的时候就把他掐死,等他羽翼丰满了,他等着你打他,哪有这么好的事。那么这句话说下去以后,汉景帝就下了削藩的决心,这就惹出了吴楚之乱,或者说七国之乱。

现在看起来,晁错提出削藩策有一个前提,就是吴王必反,就是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还不如去削,吴王真的造反吗?现在从史书上,我们查不到他存心造反的证据,后来“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军在吴楚两国也没有找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证据,只有这个邓公说了“吴王为反数十年矣”。那也就是说想当然了,当然有一些蛛丝马迹,比方说吴王干什么事呢?他干了这么件事,因为他不是自己会铸钱嘛,他不是自己要产盐嘛,他不是很有钱嘛,于是他就把这笔钱,抵了老百姓的赋税,就是他吴国老百姓是不要上税的,这个上缴给中央***的税收,我刘某人给你交了,这是叫收买人心;第二个证据就是他专门收买亡命之徒,就是哪个地方犯了罪的人,你只管往吴国逃,逃去以后他都收容下来,就像后来《水浒传》里面的小旋风柴进似的,一个大庄园,谁犯罪都躲我这儿来,官府不敢抓,那不就是要造反嘛,干了这些事。

但是实际上你说抓他这个谋反的证据,这个是证据不足的。当然晁错也抓了他们一些岔子,比方说楚王,这个我们在电视具体里面也看到了,他去抓楚王,说楚王,你在太后丧期内乱搞男女关系,罪大恶极,抓起来了,说实在的,一个王爷搞了两个女人,恐怕算小节吧,不能算是谋反的证据吧。另外还有胶西王,卖了官,卖官这个事是从秦始皇就开始了,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秦始皇可以卖官,我就不能卖官,这都不能算是太多的证据。

但是反过来我们如果站在后人的立场,站在历史的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晁错的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吴王刘濞不反,不等于他儿子不反,吴王刘濞今天不反,不等于他明天、后天不反。你看曹操没有反,曹操儿子反了吧,还有明成祖朱棣他也是藩王,他是燕王,封到北京了,朱元璋一死,朱元璋的孙子,因为他的皇太子,是已经先死了,皇太孙建文帝继位,建文帝一上台,朱棣就反了,打出的旗号刚好就是吴楚之乱的旗号:“清君侧”,反了嘛,所以这个藩国太强大,对于中央***是个危害,这一点肯定是对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因为曹丕反了,朱棣反了,就证明刘濞是反的,我们不能这样反推,但是应该说晁错这个提防是有他的道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深谋远虑,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长痛不如短痛,吃柿子也不能专拣软的捏。既然要削藩,既然要真正推行削藩的政策,确实应该拿吴国这个最强大的藩国开刀,就是吴王刘濞,我们不管他是反,还是不反,都要拿他开刀,这个冤大头他当定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何况吴王刘濞最后一削他,他就跳起来,也从某种程度上反证了他多多少少还有一点,至少有谋反的条件。那么在那样一个时代,你具备谋反的条件,是可以视为谋反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晁错对于巩固那样一种国家制度,巩固汉代的中央***,他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且对于这个观点,实际上是很多人有共识的。晁错之前的贾谊是最先提出削藩的。贾谊向汉文帝提出削藩,没有被汉文帝***纳,汉文帝觉得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条件,也不到这个时机,所以汉文帝接见贾谊的时候,就问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不跟他谈政治,所以后来有诗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觉得这个事情他做不成。另外晁错的死都是因为袁盎,也是主张削藩的。所以你要说整个汉代朝廷当中只有晁错一个人清楚,这个也不是事实,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问题在于晁错一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一片反对,挑头反对的是窦婴,窦婴是公开反对的,其他人是私下反对的,而到了最后提出来要诛杀晁错的时候,朝廷是一片喊杀,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面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在于汉王朝的治国理念。我们知道,一个统一的国家,它要有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秦王朝的国家意识形态,是法家的学说,汉王朝武帝之前的国家形态是道家学说,汉武帝以后是儒家学说,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就是一个笃信黄老的人。窦太后有个规定,就是自己的儿子和窦家的人只准读老子,只准读老子的《道德经》,不准读别的,所以整个这一些人,都是道家派,只不过汉景帝态度比较温和,窦太后态度比较强硬。

有一天,汉景帝主持一个学术讨论会,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汤武?

黄独的意思黄独的意思是什么

讲述的是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上尉威拉德接到总部的命令,去寻找脱离了美军的科茨上校。科茨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但如今却已陷入疯狂。他在越南境内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推行着野蛮,血腥,非人的残暴统治,还不时地向美军进行疯狂的近乎妄语的广播宣传。

威拉德接到的命令就是找到科茨,并把他带回来或者是杀了他。带着这个命令,威拉德率领一小队士兵沿着湄公河逆流而上,穿越丛林前往越南。在寻找科茨上校的过程中,威拉德几乎横穿了整个越南战场。

他目睹了种种暴行,恐怖,杀戮与死亡的场景,深深地受到了震撼。在不断的杀戮之中,威拉德也几乎变得疯狂。最后历尽艰辛的威拉德一行终于来到了科茨的恐怖王国。他们落入了科茨的手中,受到了严酷的折磨。但这却也使威拉德得以直接面对科茨。

科茨本可以杀死威拉德,但他却没有这样做,他借助威拉德的手完成了渴望已久的死亡,终于从这个疯狂的世界中得以解脱。而威拉德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人类心中的邪恶与黑暗,体会到了邪恶所引起的疯狂。

土著们跪倒在他面前,他实际上已取代了科茨。对这一切感到由衷地厌恶的威拉德拉起同伴,登船离去。科茨的疯狂被制止了,但在整个越南战场上,恐怖与杀戮仍然在疯狂地进行着。

扩展资料

主要角色:

1、本杰明·韦勒:本**的主角,军衔上尉,任务是奉命寻找脱队的上校华特·寇兹并将他杀死。

2、华特·寇兹:军衔上校,曾经是美军在越战中的英雄,战功赫赫,后脱离美军在柬埔寨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3、比尔·吉尔戈:军衔中校,领军方式无法适应时代的军人。

4、科尔比:军衔中尉,失踪的指挥官,队长。

5、摄影师:美国自由摄影师。

独自的意思是什么

黄独的词语解释是:植物名。

黄独的词语解释是:植物名。拼音是:huángdú。结构是:黄(上中下结构)独(左右结构)。注音是:ㄏㄨㄤ_ㄉㄨ_。

黄独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植物名。引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二:“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_。”仇兆鳌注:“又曰:黄独,状如芋子,肉白皮黄,蔓延生,叶似萝摩,梁***蒸食之,江东谓之土芋。陈藏器《本草》:黄独,遇霜雪,枯无苗,盖蹲_之类。蔡梦弼引别注云:黄独,岁_土人掘以充粮,根惟一颗而色黄,故谓之黄独。其_是也。”宋范成大《古风送南卿》:“粱肉岂不珍,瀹雪煮黄独。”清赵翼《连日无蔬菜至平_买得萝卜大喜过望而纪以诗》:“可怜老饕穷,何处得新蔌。每行林壑间,_思_黄独。”

二、网络解释

黄独黄独(拉丁学名:DioscoreabulbiferaL.),别名黄药(本草原始),山慈姑(植物名实图考),零余子薯蓣(俄、拉、汉***植物名称),零余薯(广州植物志、海南植物志),黄药子(江苏、安徽、浙江、云南等省药材名),山慈姑(云南楚雄)。多年生草本野生藤蔓植物。块茎卵圆形或梨形,外皮紫黑色,密布须根,茎左旋,单叶互生,广心状形,基部宽心形,先端长尾状,叶全缘,单性花,雄花序穗状下垂,丛生于叶腋、花小密集,浅绿白色;雌花紧贴中轴,茎中结有若干卵圆形小球,似山药豆。黄独生长快,在露地致缠绕棚架可达20余米,家庭阳台盆栽可达10余米,室内营养钵培一栽年可达3~4米。其次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盆土十分干旱和块茎放在水中,仍然能顽强的生长。三是耐阴能力特别强,从春季到冬季,一直放在室内,虽然长期没有阳光照射,仍然叶绿藤鲜。四是栽培简便。只要盆土湿润,每年施2~3次氮肥,每次用30~40粒尿素颗粒,生长更为旺盛。块茎越大生长越旺。用于家庭内绿化装饰不占地方,小花盆放在柜子顶上自上而下茎叶下垂,着绿添彩,使室内显得清静雅致。块茎含呋喃去甲基二菇类化合物及黄药子萜A(Dio***ulbinA)黄药子萜B(Dio***ulbinB)黄药子萜C(Dio***ulbinC)后三者均有苦味,主治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外用治疮疖。清热消肿解毒,化痰散结,凉血止血。用于瘿瘤,咳嗽痰喘,瘰疬,疮疡肿毒,毒蛇咬伤等。药用块茎;苦,平。有小毒。

关于黄独的诗词

《_黄独·雨歇林气凉》《再用韵·无心对客煨黄独》《真静馈新茶菰乾黄独乳酪约葵窗适安共享适安》

关于黄独的诗句

黄独前未识黄独润含岩谷味魏光黄独步春

关于黄独的成语

独清独醒独往独来超然独立独是独非独行独断

关于黄独的词语

独善吾身独出己见独运匠心超然独立独立王国***黄粱梦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黄独的详细信息

擎是什么意思

独自的词语解释是:独自dúzì。(1)只有自己一个人。词性是:副词。拼音是:dúzì。结构是:独(左右结构)自(独体结构)。注音是:ㄉㄨ_ㄗ_。

独自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自己一个人;单独。引五代齐己《怀洞庭》诗:“中宵满湖月,独自在僧楼。”宋王安石《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老舍《茶馆》第一幕:“马五爷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独自坐着喝茶。”⒉唯独;单单。引唐刘禹锡《浪淘沙》词:“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唐刘湾《即席赋露中菊》诗:“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红楼梦》第九十回:“_岫烟_想起‘许多姐妹们在这里,没有一个下人敢得罪他的,独自我这里,他们言三语四’想来想去,终是没意思。”

二、国语词典

自己一个人。

三、网络解释

独自独自:汉语词语独自:2015年朴洪民执导**独自:Got7录唱歌曲独自(汉语词语)独自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úzì,指自己一个人;单独;唯独;单单。唐刘湾《即席赋露中菊》诗等均有相关记载。

关于独自的近义词

孤单单独只身

关于独自的反义词

陪伴结伴共同

关于独自的诗词

《度清霄·独自行兮独自坐》《步虚词·独自授金书》《清明日同社约访万柳堂遗址予到迟社散僧方掩楼扉独自登楼凝望春色苍然晚暮矣》

关于独自的诗句

独自清_独自忙在黑暗的河流上被你所遗落了的一切终于只能成为星空下被多少人静静诵着的你的昔日我的昨夜沙堡到了最后黑暗的浪潮总是会吞蚀尽我的每一种期待每一个梦想故事一旦开始再怎样曲折也只是在逐步走近结束的方向我当然明白所有美丽的呈现只是为了消失所有令我颤抖与焚烧的相见啊只是为了分别可是你不能禁止我在这海边用我仅有的时间来不断营造或者重温每一部分的细节当海洋逐渐升高迷航的船舶终于都在远方沉没我当然明白今夜之后我为你而留下的痕迹不会比一座沙堡更多美酒终于厌倦了这种把灵魂一层又一层包装起来的世界我要回去了列蒂齐亚下决心不再对生命提出任何的要求什么也不带走只留下孤独做为我款待自己最后的那一杯美酒雨中的山林云雾已逐渐掩进林中此去的长路上雨润烟浓所有属于我的都将一去不还只留下在回首时这满山深深浅浅的悲欢沧桑之后沧桑之后也许会有这样的回顾当你独自行走在人生的中途一切波涛都已被引进呆滞的河道山林交易星光逐渐熄灭只留下完全黑暗的天空而我也被变造成与起始向你飞奔而来的那一个生命全然不同你流泪恍然于时日的递减恍然于无论怎样天真狂野的心也终于会在缰绳之间裂成碎片沧桑之后也许会有这样的回顾请别再去追溯是谁先开始向命运屈服我只求你在那一刻里静静站立在黑暗中把我重新想起想我曾经怎样狂喜地向你飞奔而来带着我所有的盼望所有的依赖还有那生命中最早最早饱满如小白马般的快乐还有那失落了的山峦与草原那一夜桐花初放繁星满天幕落的原因在掌声最热烈的时候舞者悠然而止在似乎最不该结束的时候我决定谢幕也许也许有些什么可以留住那光灿和丰美的顶端了如果我能以背影遗弃了观众在他们终于遗弃了我之前我需要有足够的智慧来决定幕落的时间在黑暗的河流上读《越人歌》之后灯火灿烂是怎样美丽的夜晚你微笑前来缓缓指引我渡向彼岸当灯火逐盏熄灭歌声停歇在黑暗的河流上被你所遗落了的一切终于只能成为星空下被多少人静静传诵着的你的昔日我的昨夜附记:《越人歌》相传是中国第一首译诗独自凭栏独自吟

关于独自的单词

independentalone

关于独自的成语

独立自主独行独断独是独非超然独立独往独来独清独醒

关于独自的词语

***独出己见超然独立独立王国独立自主独吃自疴

关于独自的造句

1、同学们都在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只有小刚还在独自在外闲荡。

2、闲来无事,于是我就独自一人信马由缰地在这里溜达一圈。

3、她独自一人肩负起照顾老人、教养孩子的重担。

4、晚上独自在家的他听到阵阵敲门声,吓得心里怦怦直跳。

5、在这万籁俱寂的月夜,我独自一人来到花园赏花。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独自的详细信息

“概念”一词是什么意思?

擎是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往上托;举:众~易举。高~着红旗。

相关组词

引擎?擎起?高擎?擎露?擎架?奇擎?擎榜?擎受?擎戴?擎天?擎跽?擎奇?擎擎?擎着。

引擎 yǐn qíng:英文engine的音译。即“发动机”。通常多指“活塞式发动机”。相似词:擎起?擎天?擎天柱?擎天柱石?众擎易举?一柱擎天?引诱?引起 。

造句如下:

(1)马路上那来来往往大大小小的车子,发动时那轰轰的引擎声,刹车时那刺耳的摩擦声,还有那不停响的喇叭声……使大街边沿上的马路热闹非凡。

(2)出发前打开你自己所有的引擎,告诉自己,我是Number1!全力以赴,全心求胜。

(3)飞机引擎装在拖拉机上,照样飞不起来。

(4)门口摩托声嗡嗡,发动的引擎载着坐在父亲车子身后的孩儿去校园追赶知识,孩儿眨巴眨巴着双眼,眯眯地笑,象是吃了什么甜甜的乳汁琼浆。

(5)请原谅我忽视你!那我就要你转起你那完美的意大利引擎来了。

(6)德国的出口引擎左右开弓。

(7)大网站在搜索引擎这个独立王国里,因为触犯搜索引擎制订的天条,也曾经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

(8)通过仔细的驾驶和功率大得匪夷所思的引擎系统,该船能躲过共和国和西斯的巡逻,把货送到星系内许多黑道人物的手上。

(9)引擎的爆击声响得厉害。

第六天魔王是什么意思

概念的释义:在头脑里所形成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

概念

[ gài niàn ]?

详细解释

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抽出本质属性而成。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

李大钊 《俄罗斯文学与革命》:“十九世纪前半期之诗人,对于自由仅有暧昧之概念。”?

造句

1、这篇论文概念明晰,说理透彻,是一篇好文章。

2、凡是具体的概念都是从事物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

3、这本书对概念的解释含混不清,使人费解。

4、这种功能天衣无缝地扩展了根据组进行定制的概念。

5、意思传达不妥,概念传达不当,自己有可能就是那个爱无中生有的人,一个歪曲事实的人。

古代中的通判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第六天魔王是什么意思 指的是织田信长,第六天魔王是信长对武田信玄的自称。元龟三年(1572年),当时大名武田信玄上洛时写信给信长,署名“天台座主沙门信玄”(事实上的座主是信玄府中的觉恕法亲王),自称佛教僧侣与***者。而信长对此粲然一笑,回信时签名“第六天魔王-信长”,以消遣武田信玄,并表示自己对传统与信仰的不羁。不过据说信长本人自称皈依日本佛教法华宗(死后葬在日本禅门临济宗大德寺总见院),也使用“妙法莲华经”等字样作为军旗。

第六天魔王,即欲界最高的他化自在天,此神就是不须自己行乐,而爱下天化作,以他人之乐事而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天”。

问题二:织田信长为什么被称为第六天魔王?第六天魔王又是什么? 织田信长的称号是与上衫谦信写信是为蔑视佛教自称第六天魔王,并不是被称为。第六天魔王是佛教里欲界第六天自在天之主,波旬是魔王的名字。

问题三:第六天魔王是谁 织田信长的称号是与上衫谦信写信是为蔑视佛教自称第六天魔王,并不是被称为。第六天魔王是佛教里欲界第六天自在天之主,波旬是魔王的名字。

问题四:第六天魔王哪里人 织田信长是日本战国是著名的大名,他的尾张国并不大,桶狭间之战,织田军打败了“东海道第一武将”今川义元,从此迅速崛起成为一方霸主,之后便开始了梦想统一全日本的战略。

为丰臣秀吉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织田信长后来应为部将明智光秀的叛乱,魂断本能寺。

最早织田信长被称为“第六天魔王”是在元龟三年(1572),由于秀吉的情报操作,加上信长本人亦曾自称第六天魔王。当时武田信玄正要上京,信玄写了封信给信长,并署名“天台座主沙门信玄”,而信长给信玄的回信书就署名“第六天魔王信长”。大概可以看出信长和信玄之间彼此挑衅的味道很重。对信玄等人而言,死后可以成佛;但对信长而言,只有现在看得到的才是真实的。信长并不认同死后悟道的想法,这大概就是信长当时以“第六天魔王”自称的原因吧,信长本身亦存在为人所惧的部分,其人与曹操有相似之处。

织田信长,本来是皈依了佛教,但是当时僧团势力大,威胁了大名的统治,于是织田信长自称“第六天魔王”,并且崇信***教。按照佛教的观点,整个世界分成欲界、 *** 和无 *** ,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就位于欲界的顶部。据说人如果超越第六天 ,就能摆脱饮食男女的欲念束缚,走向成佛之路,但是住在这里的魔王会阻碍人们脱离欲界。在佛祖释迦牟尼将要成佛时,就受到四魔――烦恼魔、阴魔、死魔、他化自在天魔的阻碍。这他化自在天魔就是第六天魔王.

问题五:第六天魔王的介绍 第六天魔王,又称波旬、摩罗、六梵天主,梵文名叫“婆罗维摩婆奢跋提”。佛教欲界天魔之首,喜欢阻挠佛教中人修道。日本战国时期著名的大名织田信长,最为人知的绰号为“第六天魔王”,据说第六天魔王乃信长火烧寺庙后僧人害怕他对其的绰号。佛教将世界分为欲界、 *** 、无 *** 三界,而欲界包含六欲天。所谓欲是指物质五欲─色声香味触。天分为:欲界天、 *** 天和无 *** 天(空界天)。“欲界”是六道所居,欲界众生有*欲心。欲界越高,*欲心越淡,分别是交、抱、握、笑、视。欲界天有六层,亦称“六欲天”,其特征主要是有乐、欲。欲界六欲天,从最下层起: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第六天魔王,即欲界最高的他化自在天,此神就是不须自己行乐,而爱下天化作,以他人之乐事而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天”。摩罗总是以诱惑、胁迫等方法企图阻碍行者修道。在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修行过程中曾多次拒绝摩罗之诱惑。

问题六:为什么叫织田信长“第六天魔王”? 佛教传说里面,瑜伽经中有云,欲界天有六处: 第一,四大王众天。这就是四天王居住的地方了。四天王分别是北方多闻天,东方持国天,西方广目天,和南方增长天。 第二,三十三天,又名仞利天,在须弥山顶。中央是帝释天之居城善见,四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三天。 第三,时分天,即夜摩天,此天依空而居,莲华开合而分昼夜。 第四,知足天,兜率天的别名,弥勒居所。 第五,乐化天,此天之人可任意变化世间形物。 第六,他化自在天。此天为欲界之主,以破坏他人欢乐幸福为乐。第六天亦是四魔(烦恼魔,阴魔,死魔,自在天魔)中的第四魔,也是众魔之本,妨害佛成道,故称第六天魔王。 十世纪中叶,日本开始出现武装僧兵,到了战国时代佛教势力进一步发展成为和公家、武家相对立的第三大势力僧家,一些教团领袖如本愿寺也成了实际上的大名。对于有志图王,想以武力一统天下的织田信长来说,当然不能容忍这种独立王国的存在。于是原先已经皈依了禅宗大德寺派(由一休创立 )的信长开始和佛教势力交恶。他自称“第六天魔王”,并且崇信***教。按照佛教的观点,整个世界分成欲界、 *** 和无 *** ,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就位于欲界的顶部。据说人如果超越第六天 ,就能摆脱饮 食男女的欲念束缚,走向成佛之路,但是住在这里的魔王会阻碍人们脱离欲界。在佛祖释迦牟尼将要成佛时,就受到四魔――烦恼魔、阴魔、死魔、他化自在天子魔的阻碍。这他化自在天子魔就是第六天魔王.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唐末五代,藩镇武将专权,天下不已,中央集权始终巩固不下来,宋初统治集团全力解决这个大问题,著名的“杯酒释兵权”故事,就是解除武将兵权的明智之举;武将解除兵权之后,则往往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官名为“权知军、州事”,“权”,有临时之意,意谓随时可以罢去,从名称上亦注意矫正藩镇的父死子继之锢弊。同时,为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又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其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到了南宋,通判更可以直接向皇帝奏报州郡内的包括州郡官、县官在内的一切官员的情况,又见通判的兼有监察官性质。而通判级别则多数仅为从八品,与权知军、州事的二、三品相差悬殊,亦为大小相制之意。

这样看来,通判一职,既是州郡官的副职,而又起了汉代的监御史(监郡)和督邮(监县)的双重监察作用。有此一职,中央与州、县的关系,即如心之使臂、臂之使手,指挥自如了。由此,不但五代的藩镇武人专权、州郡成为独立王国的问题,能够较彻底解决,同时也有利于监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