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西怨,南征北怨_东征西怨,南征北怨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5-31 0
  1. 古代战争讲究东征、南征、西征,为何“北”却用“北伐”?
  2. 带仁义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3. 以孔子,孟子,的名言写一篇议论文

所谓“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这是啥意思呢?通俗来讲,就是古代战争分为讨,伐,征,攻四种形式。

征是中央的、正统的战争;伐是战争的大小之战,说白了是以大欺小;讨看言字旁,是正义的讨伐,一般在讨之前都有一番正义言辞滔滔不绝;攻就不必说了,就是主动发动战争的意思。

那么中国古代进行征讨时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而“北”却是用“北伐”?

东征西怨,南征北怨_东征西怨,南征北怨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觉得有两点原因:

一种原因就是中国一般单兵作战都是南弱北强。我们都知道,古代北方的胡人,有天生的骑兵优势,常在边境掠劫骚扰,由于其骑兵的强悍,对民众的威胁非常大。所以秦汉两朝朝廷的布防都是在北面筑长城,北拒胡虏与墙外,除了偶尔出了几个名将打出去几年外,大部分一直处于被动局面,由于边境威胁大、只能短暂地打出去,所以常常是一种先声讨后出击的模式,也就是讨伐。

以至于后面就习惯地称之为北伐。而南面,古代稍微得到开发,或者开发程度过低,多毒瘴之地,导致那里单兵作战能力不强。所以南部边界的攻战往往是以高对低、上对下的姿态进行征服。

另有一种原因,可能是中央集权***往往都定都在北方的结果。***出了昏君佞臣,不满的地方臣子对其声讨而征伐,比如唐初讨伐武则天。由于***在北面,北打南有了君打臣的意思,你不服,就征服你;而南打北有了臣打君的意思,你做得不好,我讨伐你。

历史上有过很多北伐,不过由于是北强南弱的原因北伐的成功率很低罢了,不过也能够出现朱元璋的北伐和民国时期北伐战争的成功。

古代战争讲究东征、南征、西征,为何“北”却用“北伐”?

词目

东征西讨

发音

dōng zhēng xī tǎo

释义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近义词

南征北战

反义词

安常处顺安营扎寨安居乐业安土重迁

引用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 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东京城献俘 ...闷?”宋江叹口气道:“想我生来八字浅薄,命运蹇滞。破辽平寇, 东征西讨 ,受了许多劳苦,今日连累众兄弟无功,因此愁闷。”吴用答... 《隋唐演义》第51回 真命主南牢身陷 奇女子巧计龙飞 ...下贮之何地?”夏王道:“御妻勿认孤为化及之流。孤自起兵以来, 东征西讨 ,宇宙至广,未有一隅可为止足之地,何暇计及欢乐之事?孤... 《隋唐演义》第57回 改书柬窦公主辞姻 割袍襟单雄信断义 ...难道尚无古士,失过好逑?”线娘道:“后母虽贤,主持国政;父王 东征西讨 ,料理军旅,何暇计及此事。”木兰道:“正是人世上可为之... 《隋唐演义》第71回 武才人蓄发还宫 秦郡君建坊邀宠 ...。笙歌送奏,雅乐齐呜,酒过几巡,宇文钧说道:“忆昔滕王元婴, 东征西讨 ,做下多少功业,后来为此地刺史,牧民下士,极尽抚绥。黎... 《前汉演义》第七十四回 东征西讨绝域穷兵 先败后成贰师得马 《两晋演义》第七十四回 智姚苌旋师惊噩梦 勇翟瑥斩将扫孱宗 ...翟瑥,趋入轲殚营中,仗剑进言道:“我王具神武英姿,开基陇右, 东征西讨 ,无不席卷,所以威振秦梁,声光巴汉,将军身膺重寄,位重... 《隋唐两朝志传》第四十九回 叔宝污敬德画像 ...,秦王引众将回至西府。次日,朝见父皇,拜舞已毕,帝曰:“吾儿 东征西讨 ,削平海内,今日回来,大慰所望。”秦王曰:“儿远离膝下... 《清史演义》第四十七回 闻警回銮下诏罪己 护丧嗣统边报惊心 ...讳。专从小节上着想,道光帝行谊可知。他又念着乾隆、嘉庆两朝, 东征西讨 ,南巡北幸,把库款用尽,只好格外俭省,把宫中需用的银两... 《民国演义》第一百二十七回 醋海多波大员曳尾 花魁独占小吏出头 ...甚野心!你有野心,就该用点气力,替国家多做点有益之事,替国家 东征西讨 ,在疆场上立点汗马功劳,也不枉国家重用你的大恩,谁许你... 《晋书》卷一百二十五·载记第二十五 ...轲殚、诘归引众而退。翟瑥奋剑谏曰“吾王以神武之姿,开基陇右, 东征西讨 ,靡不席卷,威震秦、梁,声光巴、汉。将军以维城之重,受... 《辽史》卷二·本纪第二 ...种桑麻,习织组,已有广土众民之志。而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 东征西讨 ,如折枯拉朽。东自海,西至于流沙,北绝大漠,信威万里,... 《元史》卷一百一十九·列传第六 ...,疾笃,召其弟带孙曰:“我为国家助成大业,擐甲执锐垂四十年, 东征西讨 ,无复遗恨,第恨汴京未下耳,汝其勉之!”薨,年五十四。...

带仁义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中,我们时常可见“南征”、“东征”、“西征”和“北伐”这样的字眼。这些词并不是什么诘屈聱牙之词,甚至还明晰地为我们点出了行军的方向。但让人在意的是,都是指代出战,为何东南西三个方向就是“征”,而北就往往是伐呢?难不成这还有什么“奇奇怪怪”的讲究?

一、如何为“征”

“征”,本义“行进”的“行”,是一个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指代远行的常见词。但在讲究礼制的古代,在看起来只和刀光剑影、布局谋略有关的军事领域,人们也形成了一套军事礼仪。因为这套礼制的存在,“征”在军事上便又不单单指行军,更特指“上伐下”。

在形成军礼的周代,“上伐下”中的“上”自然是指周天子,“下”即是诸位诸侯。作为诸侯们的册封者,周天子要求诸侯朝贡并执行自己的诸多命令。如若诸侯有不从,周天子便动用王畿或其他诸侯的军队,对违令的诸侯出兵。

而无论是西周的都城镐京,还是周平王迁都后的都城洛阳,在彼时的中国版图上都属于中心地带。所以周天子要出兵教训诸侯,客观而言就存在“东征”、“西征”、“南征”和“北征”这四个选项。前三者我们自然是熟悉的,而“北征”在记述先秦 历史 的典籍中其实也出现过多次。

在《史记·管晏列传》中,司马迁称“桓公实北征山戎”。桓公不是周天子,山戎也不是诸侯。因而按照“上伐下”的军礼来说,桓公其实无权“北征”。但齐桓公是毫无争议的“春秋五霸”之一,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物。所以借由周天子的名义,齐桓公成为了“北征”事实上的发动者。

而有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对周代礼制的挑战,尤其是后来周真的为诸侯国秦所灭,被秦始皇夺去了天子之位,周天子行“上伐下”之礼彻底成为一种过去式,后世便只要认为自己是正统就能用“征”。西汉出兵匈奴是“北征”,诸葛亮对抗曹魏是“北征”,明清时甚至只要向北出兵都是“北征”……

二、如何是“伐”

说到这,你可能觉得意外:如果“北征”在古代这么常见,那为什么我们如今时常看到的都是“北伐”呢?且只有向北常见“伐”,这一定是还有什么其他缘由吧?

从“伐”的本义来说,“北伐”这样的词汇其实本无什么特殊含义。因为“伐”本义就是“砍伐”,在军事领域指代普通的击杀。周礼“上伐下”中的“伐”就是指代击杀这一举动,并未蕴藏等级之别。先秦诸侯们的战争亦可以以“伐”一言以蔽之。

但值得一提的是,《左传》称:“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这话简单来说就是若诸侯国甲想出兵诸侯国乙,那么甲在出兵前先按照礼制发布文书,将出兵的理由昭告天下,随后在乙已有一定准备的情况下再出兵,就是“伐”。而师出无名,甚至是无端闪击,那么就是“侵略”的“侵”。《左传》在记述齐晋鞌之战时,就说齐国是“南侵”晋国。

事实上,由于人们都清楚师出无名会带来巨大的舆论不利,中原内部即鲜见关于“侵”的记载。中原与北方的少数民族爆发战争,多是被记载为中原“替天行道”的“北征”或师出有名的“北伐”。反倒是少数民族南下,时常被记载为“南侵”。(因而“南侵”在一定程度上与“北伐”意义相对。后世“北伐”即多涉及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作战。)

至于我们对“北伐”一词十分熟悉,与 历史 上几次著名的北伐战争其实有着莫大的关系——汉武帝北伐匈奴、诸葛亮五次北伐、南北朝时的元嘉北伐、民族英雄岳飞北伐、近代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北伐战争……

因而就方位与征伐的表述,我们可以概括为:“征”侧重表述者以自己为正统,四个方位皆可以与之搭配。而“伐”就本义而言也可与四个方位搭配,可泛指一切作战。只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北伐”曾与北方少数民族“南侵”对应,是中原***以己为中心的一种表述。近现代以来,“北伐”的几次大战又太吸引我们的眼球。以至于“北伐”知名度太高,几乎掩盖了“北征”。

孔子孟子,的名言写一篇议论文

1. 关于“仁义”的四字成语

出奴入主 唐韩愈《原道》:“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於杨,则入於墨,不入於老,则入於佛;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后以“出奴入主”谓挟门户成见 槌仁提义 抛弃仁义 蹈仁履义 遵循仁义之道 东征西怨 语本《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

后因以“东征西怨”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膏粱文绣 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

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於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

赵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含仁怀义 谓有仁义之德 积德累仁 积累德行与仁义 ***仁***义 ①虚***的仁义道德。

②伪装仁慈善良 绝仁弃义 谓抛弃世俗的仁义,回复到纯朴的本性 沐仁浴义 谓受仁义的熏陶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后遂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讥刺旧社会小盗被杀、大盗得国的反常现象。

亦省作“窃钩盗国” 仁义道德 ①儒家所提倡的仁爱正义等行为标准。②泛指旧时提倡的道德规范 仁至义尽 语出《礼记·郊特性》:“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孔颖达疏:“不忘恩而报之,是仁;有功必报之,是义也。”原指古时年终极其虔诚地祭享对农事有功的诸神、万物,以为报答,谓蜡祭极尽了仁义之道。

后用以形容对人的爱护、关心、帮助尽了最大努力 入主出奴 语出唐韩愈《原道》:“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於杨,则入於墨;不入於老,则入於佛。入於彼,必出於此。

入者主之,出者奴之。”意谓崇信一种说法,必然排斥另一种说法,以己所崇信者为主,以所排斥者为奴。

后因以“入主出奴”指持有门户成见 诗书发冢 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语本《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郭象注:“诗礼者,先王之陈迹也,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夫儒者乃有用之为奸,则迹不足恃也。”成玄英疏:“是以田恒资仁义以窃齐,儒生诵诗礼以发冢,由是观之,圣迹不足赖。”

睟面盎背 《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意谓仁义礼智植根于心,它生发出来的神色,清和润泽地表现在颜面,显露在肩背,散布到手足四肢。

后以“睟面盎背”为仁德者修养到家的表现 息黥补劓 谓修整面容残缺,恢复本来面目。后用以喻改过自新。

语本《庄子·大宗师》:“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意而子曰:‘……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成玄英疏:“我虽遭仁义是非残伤性情,焉知造化之内不补劓息黥,令我改过自新,乘可成之道,随夫子以请益耶?”郭庆籓集释:“黥劓则形体不备,息之补之,复完成矣。” 重义轻财 谓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 晬面盎背 谓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

指有德者的仪态。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於心。

其生色也,睟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2. 仁有什么四字成语

仁的四字成语:一视同仁、当仁不让

1、一视同仁

意思: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出自: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释义:所以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

2、当仁不让

意思是: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释义: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扩展资料

一视同仁的近义词:不偏不倚

意思是: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拼音:bù piān bù yǐ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表示公正、中立

引证解释

不偏向任何一方

只要办理得人,不偏不倚,合乎中庸,一以国粹为归宿,那是决无流弊的。 ---鲁迅《彷徨·高老夫子》

示例:我不偏不倚,说句公平话,她固然有过错,但是你有错在先。

3. 有仁字的四字成语

有仁字的四字成语 :

一视同仁、

当仁不让、

仁人志士、

麻木不仁、

仁至义尽、

为富不仁、

杀身成仁、

仁心仁术、

大仁大义、

不仁不义、

妇人之仁、

仁义道德、

修仁行义、

仁者乐山、

求仁得仁、

槌仁提义、

渐仁摩义、

残暴不仁、

止戈兴仁、

仁者不杀、

宅心仁厚、

***仁***义、

志士仁人、

残虐不仁、

仁民爱物、

施仁布泽、

仁言利博、

含仁怀义、

居仁由义、

仁礼存心

施仁布恩、

亲仁善邻、

***仁纵敌、

不仁起富、

内仁外义、

见仁见智、

沐仁浴义、

渐仁摩谊、

发政施仁、

仁者必寿、

蹈仁履义、

宋襄之仁、

求生害仁、

取义成仁、

残忍不仁、

仁浆义粟、

观过知仁、

仁人义士、

不仁之器、

至仁无亲、

蔼然仁者、

绝仁弃义、

深仁厚泽、

仁者能仁、

法外施仁、

仁义之师、

煦煦为仁、

谦恭仁厚、

色仁行违、

尸鸠之仁

4. 义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义无反顾、

断章取义、

义愤填膺、

义薄云天、

见义勇为

微言大义、

大义凛然、

舍生取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

顾名思义、

不容辞、

本位主义、

义结金兰、

天经地义、

背信弃义、

忘恩负义、

开宗明义、

礼义廉耻、

不义之财、

急公好义、

望文生义、

大义灭亲、

仁至义尽、

见利忘义、

仗义执言、

保守主义、

义正辞严、

言不及义、

义正词严、

春秋无义战

5. 描写仁义的成语有哪些

爱民如子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出处:《礼记·中庸》:“子,庶民也。”汉·刘向《新序·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安宅正路 比喻仁义。指以仁居心,以义行事。

出处:《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槌仁提义 指抛弃仁义。

大仁大义 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蹈仁履义 遵循仁义之道。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论安老爷这个人蹈仁履义,折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东征西怨 本指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指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出处: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含仁怀义 指有仁义之德。

出处:汉·刘向《说苑·辨物》:“故麒麟麕首牛尾,圆顶一角,含仁怀义。” 积德累仁 积累功德与仁义。

出处:《后汉书·李固传》:“李氏灭矣·自太公已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 久***不归 ***:借;归:归还。原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出处:《孟子·尽心上》:“久***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绝仁弃义 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

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履仁蹈义 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沐仁浴义 指受仁义的熏陶。 虐老兽心 虐老:虐待老人。

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 出处:汉·班固《汉书·武五子传》:“呜呼!薰鬻氏虐老兽心,以奸巧边氓。

朕命将率,徂征厥罪。”汉·司马迁《史记·王世家》:“于戏!荤粥氏虐老兽心,侵犯寇盗,加以奸巧边萌。”

仁义道德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仁义君子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出处:《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仁义之兵 兵:军队。

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仁义之师 师:军队。

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仁至义尽 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

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出处:《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施仁布德 指实行仁义,布施恩德,多行善事。亦作“施恩布德”。

重义轻财 指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 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博世》:“重义轻财大丈夫,萧然子嗣待如何。

6. 第四个字是仁的成语有哪些

残暴不仁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发政施仁 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法外施仁 旧时指宽大处理罪犯。

妇人之仁 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观过知仁 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积德累仁 积累功德与仁义。

麻木不仁 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求仁得仁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杀身成仁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为富不仁 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一视同仁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见智见仁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麻痹不仁 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

麻痹不仁 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一、保护现有的***,实现***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