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闲人对下一句怎么说_山野闲人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12 0
  1. 司马微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
  2. 水镜先生是谁?
  3. 谁是三国第一伯乐司马徽!
  4. 三国时期的神秘人物水镜先生明明能改写历史,为什么最后隐居山野了?
  5.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猜一个动物
  6. 卧龙与凤雏的由来?
  7. 三国著名隐士"水镜先生”
  8. 求关于禅理的诗?

佛教的禅定思想,孕育了“虚静生思”的审美论,溶入中国美学的创作中,形成了“有中蕴空”“动中藏静”,以“寂静”为特点的禅意诗。吾之最爱独品佳句,与朋友们一同鉴赏。“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禅理经典: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山野闲人对下一句怎么说_山野闲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一、王维《辋川集》中的几首经典代表绝句: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晨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三、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四、李白《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五、刘长卿《寻南溪常山人山居》:“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诸,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六、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七、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袤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代以后,禅宗一直流行,且是流传佛教宗派中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宗,故这类禅理诗也不绝如缕

禅 诗 精 选

宿清远峡山寺

(唐)宋之问

香岫悬金刹 飞泉界石门

空山唯习静 中夜寂无喧

说法初闻鸟 看心欲定猿

寥寥隔尘市 何疑无陵源

[注释]

(1)清远峡山寺:在湖南武陵山区的石门

(2)岫(xiu):山洞

(3)武陵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之地

[赏析]

首联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古刹屹然与巅峰峭壁的雄姿,和飞泉划破石门的壮景。颔联极力渲染了禅师与空山深夜修习静虑,心住正定的静寂场景。而“说法初闻鸟”又说明了静寂不是一潭死水,习静不是进入死寂,而是有着活泼的妙用。同时该句也以鸟鸣不外说法来告诉我们禅师已悟达佛性。只有悟达了佛性,了知佛性遍一切处,才能于鸟鸣花开处皆闻到佛法。“看心欲定猿”,进一步说明了禅师习静的方法。这是典型的北宗禅师参禅法。他们用猿来比喻散动不定的心。习静就是要将这个心猿看好,叫它不乱动,进入禅定;有定生静,了知佛性。尾联的文意是讲古刹高远偏僻,远离尘世,如同桃花源一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心寂才是隔于尘世的真正原因,才是入住桃花源的惟一途径。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酬晖上人秋夜独坐山亭有赠

(唐)陈子昂

钟梵经行罢 香床坐入禅

岩庭交杂树 石濑泻鸣泉

水月心方寂 云霞思独玄

宁知人世里 疲病苦攀缘

[注释]

(1)晖上人:大云寺僧圆晖。赞宁《高僧传》称他“精研性相,善达诸宗”。

(2)经行:往复回旋行走,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

(3)入禅:此处为入定,使心定于一处,止息身口意之三业。

(4)水月:水中之月,大乘十喻之一,以譬诸法之无实体。

(5)攀缘:攀取缘虑之意,心随外境而转的意思。

[赏析]

首联叙述了晖上人午后诵经,黄昏行经,晚上禅定的日常佛事。巧妙地安排了时间的过渡。秋夜会上人禅坐之际,“岩庭交杂树

石濑泻鸣泉”的禅院也随着充满了幽寂的禅意。颈联有景到人,讲述了晖上人禅悟境界。禅定使心波平静从而智慧现前,如同水面清静时,能显出月影。依靠智慧,观察到诸法本无实义,如同水月虚幻,则能远离而不生染着,成为觉者。如《圆觉经》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云霞”聚散无常,万法何尝不是?能领会这个,还不能说是“思独玄”。“思独玄”之处应是在于了知无论云霞聚散遮露,青天从来不变,如同真如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尾联点出世人不能如晖上人般远离幻法,息除攀援,饱受病苦,实在是无奈又可怜。最后一句是从《维摩诘所说经》“何谓病本?谓有攀援”化出

江中诵经

(唐)张说

实相归悬解 虚心暗在通

澄江明月内 应是色成空

[注释]

(1)实相:一切诸法的真实体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实,谓真实不虚;相,谓事物的本性或相状。是佛教所说的绝对真理。

(2)色: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大乘义章》曰:“质碍名色。”

(3)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和不实的意思。

[赏析]

常住不灭的诸法实相,孤峰独露,迥脱根尘,言语道断而不可言说,心行处灭而不可思念。不是凡夫的逻辑思维可以通达。人的种种知见反而是悟证实相的障碍,越思越远。相反,只有“悬挂”种种知见,排除心中一切尘念,使之虚而明,才能当下悟入,归于实相。“澄江明月内

应是色成空”,写出了诗人体悟到实相后的境界。澄清的江水,明朗的月色,皆是即色而空,空色不二。《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这样的体认中,诗人顿觉全部身心与澄江明月已融为一体,也同样是即空即色,迥然出尘了。而此一空,绝非死寂顽空。恰于此空中,能生出“澄江明月”,无边妙用。

题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 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 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 方知不染心

[注释]

(1)义公:大禹寺高僧。

(2)禅寂:修禅以寂静念虑。《维摩经、方便品》曰:“一心禅寂,摄诸乱意。”

(3)壑:读he音,山沟的意思。

(4)莲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佛教以之代表清净。

(5)不染:不染着世间尘欲之法。

[赏析]

诗人通过本诗深情高赞了义公和尚的清净梵行,也寄托了自己的隐逸情怀。首联描写禅房建在人迹罕至的山林,自然逸出“深林人不知”(王维语)的空寂。复以“户外一秀峰”与“阶前众壑深”的远近交叠,尽显此处之气象清宏,山景雄秀。而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进一步将对山院清幽的描写推向极致。日暮时,骤雨初歇,禅院静寂,四周林木滴雨未尽,远处空翠的山影静静的投映院中,阴幽空灵,清新醉人。这样的幽寂清净之景,也正是禅师空明道心的体现。正如尾联“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所言,义公和尚的禅心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纤尘不粘。全诗由景清写到心净,构思巧妙,意境高远,动人心神。

登总持寺浮屠

(唐)孟浩然

半空跻宝塔 时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 山连上苑斜

四郊开帝宅 阡陌逗人家

累劫从初地 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 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 空香逐落花

[注释]

(1)跻(ji):登上的意思

(2)阡(qian)陌(mo):田间小路

(3)浮屠:指佛塔

[赏析]

本诗前六句,通过诗人登塔所见,描写了长安的景色。渭河两岸,翠竹依绕,山水明快。上苑绵延逶迤,直接远山。京郊到处耸立着帝王公侯的华贵豪宅;阡陌纵横的田园上,农户田舍也自然的散落。在身处半空的诗人看来。这一切都是大地上的平等点缀。如同杂色香花盛开。由此引发了进一步的感悟。佛教讲从初地欢喜地修至七地远行地须经一大阿僧祗劫,从八地不动地至成佛,还需经一大阿僧祗劫。故曰:“累劫从初地。”而“为童忆聚沙”则是由《法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以成佛道“化出。此句既说童子聚沙亦远种佛因,也进一步说明成佛须经无量的努力。更巧妙的是此二句皆与塔有联系:童子聚沙自不必说了,而“初地”一句则可引申到再高的塔也从地上累土而成。“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讲述初地菩萨初窥心性功德现前,进而更加精进,以期圆成佛果。最后再次切题,既是因身在高塔而“坐觉诸天近”,同时也因为心系佛法,能感诸天欢喜,自觉相近。末句暗用散花典故,更加凸现自己心合佛法,并使全诗结束于幻美的氛围。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暖 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 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 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 客思未遑宁

[注释]

(1)童子: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真子,二因无*欲之念,如世之童子。

(2)偈(ji):与诗形式相同。一般以四句为一偈。

(3)无我:我为“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但人身是五蕴之***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因缘生,也无常一之我体,故无人我,无法我。

[赏析]

首联以工稳的对仗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写的淋漓尽致。精确的描写使“雪梅”“烟柳”顿现眼前。颔联“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点明游诗主题。同时也以梵行犹如童子,深的法王经旨来表示对惠上人的赞叹。颈联写出诗人参偈听经得感受。领会了佛理,就知道了“无我”的妙义。《止观》卷七云:“为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肢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通过“析空观”离开对五蕴所合之“我”的执著,自然对有形的物质之躯产生厌离心。经此一番领会观察,诗人表达了对觉悟的期盼,但又因客思难平,而显出淡淡的尴尬愁绪。虽然不能全然离尘入佛,但还是清晰表明了诗人对清净佛门的向往之情。

观壁卢九想图

(唐)包佶

一世枯荣无异同 百年哀乐又归空

夜阑鸟鹊相争处 竹下真僧在定中

[注释]

(1)定: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

[赏析]

无论是枯是荣,到头一死,并无区别。“世间白发最公道,贵人头上不曾饶”。从此再看种种悲哀欢乐,在时间的流逝中,谁也不能使之常住不变。一切悲哀终将逝灭,“时间会抚平所有伤口”。快乐也是如此。原因就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所生之法,本无实性,自不常住。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也。当因缘变化了,没有自性的枯荣,哀乐也必将变化消失。这样的无常事实,芸芸众生却强作不知,自欺欺人,为些许名利财色杀红眼,犹如鸟鹊相争,真为可怜悯者。何如竹下真僧,深入禅定,深契实相,而得“涅盘寂静”的寂灭之乐!此大安乐非从缘起,非从缘灭,本自具足,不生不灭,是众生终极归处。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尘世强烈的厌离,和对寂灭为乐的追求。

(唐)郭震

聚散虚空去复还 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 蔽月遮星作万端

[注释]

1野人:山野闲人

2筇:qiong 竹子的一种,可做手杖。

[赏析]

无限苍穹,浩瀚天宇,浮云片点,来去起灭。此处深写无常聚散之意,尽得云的旨趣。次以野人倚筇闲看,特写一个静字,与云之倏(shu

突然,极快之意)动,形成强烈反差。诗人自以野人居之,而闲看他人不知身入无常云,造作种种“蔽月遮星”之无益事业。通诗透出的是对世人的警醒:无常是苦,当早谋出,对世俗名利不要执著求取,万端造业。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任浮云来去生灭,虚空不曾动荡半点,星月光辉也不因云的遮蔽而丧失一毫。此喻真如实相犹如虚空,本来不生,今也不灭,任世人埋却度日,也不曾有损。世人只要肯“歇心”不执著无根身为我。便能倚筇看云,尽得闲字真义,自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来去随意,任天际云卷云舒”。

题僧房

(唐)王昌龄

棕榈花满院 台藓入闲房

彼此名言绝 空中闻异香

[注释]

(1)名言:名目与言句。皆依相而立,相无体性,故名言亦***立而无实。世间由于妄执,以名言为实,谓名字即实物,而分别***名言所成之相。

[赏析]

“棕榈花满院,台藓入闲房”二句,给禅院作了个传神地速写。热闹明媚的棕榈华开满了庭院,生气勃勃,新鲜夺目。寂静阴幽的苔藓随意散布在台阶上,一直伸展入僧房,一动一静,勾勒出禅院无边宁静,但又充满生机。眼前景色,很容易使人想起禅宗的名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境寂尘妄灭”这样的境界,自然让诗人深有感悟。“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正是自悟的境界。他与院僧对坐无语,沉浸在深深的禅悦中。此时所有名言都是羁绊,也是多余。只是这样默默,一切具足。正此时,空中顿起幽渺清新的异香,入禅的境界得到了天人赞叹。此二句也含了须菩提尊者静默禅定,帝释天抛洒如雨香花,赞叹尊者以无言善说般若的公案。并以此来表达了诗人的发喜充满。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注释]

(1)别业:别墅

(2)南山:终南山

[赏析]

诗人在首联中说明自己中年以后崇信佛法,晚年在终南山安然隐居。落笔精练自然,超然世外之情淡淡溢出。在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中,诗人时常乘兴独自闲游,怡情悦性。“胜事空自知”更加表示自己高怀逸兴,独得其乐。颈联动中写景,禅机充满,是难得的千古名句。上句说自己随意而行,信步就到了流水的尽头;下句说在这无路之处,索性就地坐下,闲看白云飘浮而起。一行、一到、一坐、一看,干净利落,自由洒脱,诗人无着无粘,不烦不恼得境界心行全然而出。尾联于独寂无声处,忽地值遇林叟,尽兴谈笑,悠然忘时。更是将无牵无挂,独立特行之境推到极处,并且引向平常。通诗流畅自然更胜行云流水,“随缘任性,笑傲浮生”的禅者风姿跃然而出。

夏日过青龙诗谒操禅师

(唐)王维

龙钟一老翁 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 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 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 能生大地风

[注释]

(1)义心:谓犹豫不决之心。有迷事,迷理两种。迷事之疑,于见道时断之;迷理之疑,至佛果时始能断之。

(2)空病:执着于空。

(3)天眼:天人之眼,所观甚远,为五眼之一。天眼有两种:一从福报得来,如天人;二从苦修得来,如阿那律尊者所得天眼。

(4)法身:指佛的自性真身,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又称法身佛,或自性身,第一身。

[赏析]

本诗首写诗人自己已老态龙钟、步履蹒跚地冒着炎热前往青龙诗拜谒操禅师。路途的艰辛,反衬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平静的叙述,让人感觉到这份虔诚没有了如火如荼的炽烈,却已深入诗人心中,与生命融为一体,沉稳而坚实。在拜谒操禅师后,疑问烟消云散。接着的二联表述了诗人豁然除疑后的体悟。“一毛孔容三千大千世界”。整个山河大地尽在天眼中也是平常事。法身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世界岂能超出其外?若证此义,炎热也不是炎热,只是心生。不执炎热相,大地风自可骤然而起,销尽

炎热。却也不见丝毫炎热得灭。全诗对仗极其工整,说理明晰,禅悟深刻,内容有收有放,体现了王维作诗和禅修的深厚功力。

饭覆釜山僧

(唐)王维

晚知清净理 日与人群疏

将侯远山僧 先期扫敝庐

果从云峰里 顾我蓬蒿居

藉草饭松屑 焚香看道书

燃灯昼欲尽 鸣磬夜方初

一悟寂为乐 此生闲有余

思归何必深 身世犹空虚

[注释]

(1)饭僧:即斋僧,请僧人应供。

(2)磬qing:为铜制钵行的法器。

(3)悟:“迷”之对称,生起真智,反转迷梦,觉悟真理实相。

(4)寂:又作灭,涅磐之别称。乃指度脱生死,寂静无为之境地。

(5)蒿hao:一种植物。

[赏析]

诗的前六句写出晚年的归心处,以及侯僧,僧至的情形。诗人一生倾心佛法,至晚犹愈,完全归心清净佛理。“日与人群疏”既写自己每日用功修行,疏与人往,又透出曲高必然和者寡。诗人对将来应供的山僧充满了尊敬,并且向往云峰上的生活的叙述。大家坐在草垫上,以松子为食,既简朴又脱尘绝俗。食罢焚香阅经,获取精神食粮。在一片香氲yun祥和中,时间倏shu忽而过,而沉浸于佛理禅味中的诗人并未有所察觉。直到灯燃磬鸣时,方猛然知昼去夜来。这既是禅定的体现,又表明时间是相对的。最后四句是全诗画龙点睛之处。“一悟寂为乐”描述诗人在与僧人一起读经参修中豁然有悟,从而深得寂灭之乐。从“一悟”可以看出诗人修行方法是属于提倡顿悟的南宗,所谓“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是也(坛经)。既悟寂乐,就是“绝学无为闲道人”(永嘉***.证道歌),故曰“此生闲有余”。已悟之人,自然是没有山深市浅这样的执着,处处是归处,处处是“云峰”,所以有“思归何必深”一问。“身世犹虚空”是对进一步说明自身与世界都归于空性,无所谓深或不深。

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来且落

[注释]

(1)辛夷:木兰

(2)芙蓉花:莲花

(3)涧:山间流水沟

[赏析]

在寂寞无人的深涧中,辛夷花默默开放。无生之喜,无灭之哀,纯然自足,不待人识。完全是诗人见性自足,任运自然地心境写照。释尊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第一句便指出“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自性本来一切具足,任他开也罢,落也罢,无人知也好,有人识也好,总不碍“知足常乐”。诗人通过禅修,已悟此理,通诗是自性亲切流露。更为高妙的是不用一点禅语佛句,却能将禅心淋漓表达。短短二十字,将用千言万语无法表述清晰的禅境,极其简捷地全然展开,让每个读者都能随自己的体会感觉到绝对自在,飘然超迈得寂乐境界,顿觉“身世两忘,万念皆寂”。本诗的确是一首“以禅入诗”的绝佳之作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

[注释]

1自顾:照顾自己

2穷通:阻塞与通达.东晋慧远法师曾著有《穷通论》。

3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

[赏析]

诗人晚年不再挂心万端世事,追求宁静平淡的环境与生活。“自顾无长策”一语的背景是恶劣的政治环境,让诗人没有妥善的方法保全自己。当时张九龄已罢相,李林甫大权独揽,朝政日益不堪。在这种情况下,使人能做的就是回归山林。一个“空”字透出几许无奈和对唐王朝的担忧。山林生活渐渐平息了原有的一丝浅愁。“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一切都显得自然亲切,好像很平常,却又包含了无穷禅义。清闲自适,任运随缘,喜悦消泯了忧愁,充满生活的每一角落。尾联以“渔歌入浦深”诠释“穷通理”,似答非答,不答而答,实在是深有意义。禅宗接引学人,常常是用些不合思维逻辑,但又是真实无妄的语言,打断问者心念的攀援,助其开悟。如有僧问“洞山良价”(人名)“如何是佛?”山云:“麻三斤。”深入宗门的诗人在此也不循问而答,而是拈出一句“渔歌入浦深”,到底是什么意思?参。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注释

(1)香积寺: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神禾原

(2)安禅:安住于坐禅之意。若坐禅不受环境局限,称为“安禅不必须山水”

(3)毒龙:贪 嗔 痴三毒,犹如毒龙

[赏析]

诗一起首,就将读者带入前往香积寺的路途中。诗人已信步走了很长的山路,但香积寺还在更远的云峰里。虽然是有点辛苦,但沿途的景色,排遣了所有的劳累。不知年岁的古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只剩下空阴清凉。小路上别无他人,只有自己闲适地走向古刹。远处幽然传来隐约的钟声,进一步点出此行的目的,穿过钟声,清泉澈石奏鸣出安心曲,向晚的日光投入层叠的森林,使青松更散发出清冷。四句诗由色至声,又有声至色,让跟随诗人入山过寺的读者,完全融入其境,身心愉悦。到达香积寺已是日暮时分。寺前的潭水清澈无波,犹如诗人此时宁静无尘的心境。自己心中犹如毒龙的贪嗔痴,也在禅行中被伏。整首诗主体部分描写一路上所有的景色,末后才以“安禅制毒龙”收归诗题。一路行来,所见所闻皆是安禅的境界,似写景,实写心,令读者也为之毒龙暂伏。

司马微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住城东南20余里洞林寺侧,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隐士。名士庞德公送号“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人清雅,向以知人识才著称。《三国志》载: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除此之外其也是一位满腹经纶的大才,当时在圈内人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可称为两者的导师!刘备落难路经水镜庄,刘备想请司马徽出山相助,司马徽自称是山野闲人,不堪世用,谢绝了刘备的邀请。水镜先生有济世安邦之才,为什么不愿意出山辅佐刘备呢?

经过对《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记叙,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论述不到之处,请各位书友斧正:

一、源于个人性格:司马徽虽然满腹经纶,一身才学,但其为人谦雅低调,与人为好,并不喜官场的经营与争斗。史书记载,由于他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别人跟他说话,不管好事坏事,通通说好。李瀚《蒙求》诗曰:“司马称好。”所以后人又称他为“好好先生”。另一个关于司马徽“推猪与人”的故事也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二、参透了天下时局:当时军阀风起云涌,诸侯割据。而乱世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凡有才干之人都想趁此建一番功业。有人说是因为司马徽年龄老了,所以不想再出仕;我觉得这都不是理由,廉跛七十尚要领兵打战、太公年逾古稀还在渭水河傍等待自己的明主又怎么说呢?其实司马徽是看透了当时的时局,汉室已行将就木,不可复兴,天下动荡,群雄纷争;曹操雄踞北方,孙权霸有江东,刘备此时犹如丧家之犬身无立足之地。司马徽在谢绝刘备后,为他推举了诸葛亮,庞统和徐元直。诸葛亮未出茅庐已为刘备规划好三分天下的战略,隐居南阳期间游学十余载学得一身惊天地 泣鬼神的本领;但并不为当世之人所知晓,诸葛亮与刘备一个访贤才,一个求明主,司马徽的撮合也算是圆了两人的心愿。最后诸葛亮辅佐刘备从一个兵微将寡、整日寄人篱下的局面到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之后诸葛亮六出祁山终未能一统中原,其实司马徽早已一语道破天机:“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惜哉”!

三、或许司马徽早已习惯了这种山野生活,三五好友,一壶清茶。谈经论道,笑品天下英雄,岂不快哉!。只可惜了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

水镜先生是谁?

司马微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介绍如下:

所处时代:东汉。

司马徽(174-208),字德操,号水镜,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住城东南20余里洞林寺侧(今曹徐村),徽清雅,以有知人之明著称于世。

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三国志·襄阳记),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

在***三国演义中,从"司马徽下阶相辞欲行。

玄德留之不住"(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以及三国演义第35及37回的内容来看,司马徽在三国演义中是属于闲云野鹤,与世无争之类型的人物,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且琴艺甚高,与庞统私交甚笃,并称呼庞统为弟刘备落难路经水镜庄,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两人,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想请司马徽出山相助,司马徽自称是山野闲人,不堪世用,谢绝邀请,后司马徽推荐徐庶去找刘备,刘备知徐庶乃一奇才,认其为军师,后有经徐庶推荐,刘备方知卧龙诸葛,于是才引出了“三顾草庐”的千古佳话。

谁是三国第一伯乐司马徽!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著名名士,精通经学。有“水镜”之称。司马徽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欢迎大家阅读。

水镜先生司马徽简介

水镜先生,本名司马徽,字德操,东汉末年襄阳名士***又有人称其为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约生于公元147年,卒于208年。他素以知人、育人、荐才、克己而著称于世。被世人称为“人鉴”,俗称“水镜先生”。

刘备落难路经水镜庄,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两人,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想请司马徽出山相助,司马徽自称是山野闲人,不堪世用,谢绝邀请,于是便引出了“三顾草庐”的千古佳话。

水镜先生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

他们二人同姓司马,论资排辈的话在八代之内。水镜先生推荐了好多人才给当时的刘备,但是自己却拒绝了刘备的邀请,说明他根本就不看好刘备。要说两个人的关系就留给大家很多的猜测,如果看族谱,两个人似乎能搭上一些关系。可是这两个人之间究竟是否有联络呢?我们并没有从历史的遗迹中窥探到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络。司马徽死于208年,而这个时候司马懿才刚成年。由此可以推断,他们之间虽然同姓司马,但是私下联络的机会很少。

再说他们两家虽然仅距离100多公里,但是在那个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两家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虽是八代之内的关系,但是几乎不知道对方

司马徽被喻为水镜先生,他虽有才华,但终不得志,他始终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他最为著名的就是几次都能预言中地,至于他为什么没有被重用始终是个谜。也可能是当时的统治者根本就不需要他这种才华,那是个战乱纷争的年代,那个年代需要军事奇才。也有人说水镜先生已经被曹阿瞒重用,但是由于他在碰到曹阿瞒没有多久后就死了。我们只能说水镜先生的死是一个遗憾,我们没有机会看到一代奇人的奇谋奇策。

三国时期的神秘人物水镜先生明明能改写历史,为什么最后隐居山野了?

谁是三国第一伯乐?司马徽!_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时期群雄并起,朝野上下可谓人才济济。世有伯乐,而后才有千里马。若没有伯乐的慧眼发现,再有能耐的千里马也会难免郁郁终老于普通的马厩之下,没有机会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去施展自己风驰电掣的突出才能。>>那么,谁是三国第一伯乐?>>司马徽也,时人称之为水镜先生。史称其一生清雅,善知人。>>这位伯乐慧眼独具,他第一个说出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并把卧龙、凤雏庞统、徐庶三位旷世奇才都推荐给了求贤若渴的,可谓功高至伟。>>他是三国时期当之无愧的第一伯乐。放眼能人辈出、贤士群星灿烂的三国,在发现人才方面,无人能与之比肩。>>三国演义中说,刘备落难的时候,路经水镜庄,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两人,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想请司马徽出山相助,司马徽自称是山野闲人,不堪世用,谢绝邀请。后司马徽推荐徐庶去找刘备,刘备知徐庶乃一奇才,认其为军师,后又经徐庶推荐,刘备方知卧龙诸葛,于是才引出了的千古佳话。笔者考证,史书三国志也对此有记载。>>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北方战乱,他寓居襄阳。与襄阳大名士庞德公、黄承彦以及流寓到襄阳的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等均有交往,关系甚密。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中说,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司马徽与庞统私交甚笃,并称呼庞统为弟。>>司马徽先生属于闲云野鹤、与世无争之类型的人物,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且琴艺甚高。>>世说新语·言语篇注引司马徽别传,记载有司马徽的趣事:东汉末年的司马徽是个出名的好好先生,他与人交谈时,从不谈论别人的不是,无论好事坏事,一概说好。有人问候他:近来身体如何?他回答:好。有人向他诉说自己最近刚刚死了儿子,他回答:很好。他的妻子责备他:别人认为你的品德好,所以才把难言的伤心事告诉你。可你为什么听说别人死了儿子,反倒说好?谁知,司马徽听了妻子的话后回答说:像你这样的意见,也很好!>>于是,司马徽便成了好好先生的代名词。其实,纵观历史上的司马徽,是小事不分心、大事不糊涂的大才。>>建安十三年七月,南征,刘琮率荆州降曹,司马徽也为曹操所得,欲大用,但司马徽坚决不从,不久他便病死了,曹操深为之遗憾。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猜一个动物

根据***的介绍,水镜先生司马徽字德操,颖川人氏。***对水镜先生的外貌描写也非常精炼,就八个字“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对水镜先生的住处草堂也略加描写,“架上堆满书卷,窗外盛栽松竹,横琴于石床之上,清气飘然。”关于水镜先生,整部***就这么多描写,却活脱脱将一位隐士高人的形象尽显于读者面前。刘备于马跃檀溪脱险之后不期路过水镜先生的庄上,于是当时历史上的两位显隐代表人物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人生交集。

刘备素问司马徽有经天纬地之才,想请他出山辅佐自己成就霸业。但是司马徽果断拒绝,并向刘备推荐了两个人,即所谓“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想请司马徽出山相助,司马徽自称是山野闲人,不堪世用,谢绝邀请,后司马徽推荐徐庶去找刘备,刘备知徐庶乃一奇才,认其为军师,后又经徐庶推荐,刘备方知卧龙诸葛,于是才引出了“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但是就在诸葛亮随刘备出山之后,司马徽却评价道:“孔明虽得其主,而不得其时也””该句话说明作为著名的高士的司马徽其实从一开始就知道刘备和诸葛亮得不了天下。

这简直就已经将后来的历史给定格了。

事实上也确如此,诸葛孔明先生尽管满腹经纶,神机妙算,然终其一生鞠躬尽瘁,仍未能实现刘备的复兴汉室、匡扶天下之理想,让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嗟叹。身前已知身后天下事,水镜先生实乃高人!他在评论徐庶离开刘备之前走马荐诸葛这件事时所说的另一句话“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也充分暗示了孔明出山之后的命运和结局。水镜先生实乃三国时期一神秘大隐!真正高人中的高人!

因为司马徽年事已高,若想长寿安康,必先要保证自己无忧,他在山林之间,不为凡是所扰,自可增加自己的寿命,如果出入红尘,出山***,无论是***哪位君王,都毕竟忧心忡忡,也将使用阴谋诡计,这些都是水镜先生不想的,所以退隐红尘,活在山清水秀之间,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明人心,明天下事

司马徽知道天命难违,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与司马懿苦斗多年,中间各有成败,但是相对而言司马懿败的较多,可是始终难让诸葛亮进入中原,诸葛亮深知,若想进入中原,必须除掉司马懿,不惜用掉上万担粮食,诱司马懿进入上方谷。

在火烧赤壁和和草船借箭时,可以看出,诸葛亮推算天文天气,相当精准,否则不会有草船借箭和火烧赤壁的成功,这一次他推算上方谷无雨,况且此处三年没有下过雨。可是就在他火烧司马懿,司马懿即将***时,天空下去了倾盆大雨,让诸葛亮的计谋和上万担粮食“灰飞烟灭”,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天命难违,诸葛亮想要七星灯续命,只要他能成功,就可北伐成功,可是他还是失败了,天命难违,注定司马懿的统一。水镜先生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即使他出山,也改变不了天命。

卧龙与凤雏的由来?

司马徽乃水镜先生,刘备曾落难水镜山庄,欲请水镜先生出山,司马徽自称山野闲人,谢绝了邀请,然后向刘备推荐了徐庶作为军师,然后得知了卧龙凤雏:“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此后引出刘备三顾茅庐的传世佳话。

所以这两句话都牵扯到一个人——诸葛亮。也就是生肖猪

但如果是六*合彩的话,也说不定会扯到龙——卧龙嘛

三国著名隐士"水镜先生”

刘备落难路经水镜庄,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两人,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想请司马徽出山相助,司马徽自称是山野闲人,不堪世用,谢绝邀请,后司马徽推荐徐庶去找刘备,刘备知徐庶乃一奇才,认其为军师,后又经徐庶推荐,刘备方知卧龙诸葛,于是才引出了“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

求关于禅理的诗?

简介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今河南禹县)人。由于他善于知人,被称为“水镜”。北方战乱,他寓居襄阳。与襄阳大名士庞德公、黄承彦以及流寓到襄阳的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等均有交往,关系甚密。《世说新语·言语篇》注引《司马徽别传》记载有他的趣事。就是说如果有人问某人某事好坏,他都皆说“好”,大有“好好先生”之嫌,连他的妻子也不解地劝他说,人家有所疑,才问你,你哪能一概说好呢!你这样一皆说好,并不是别人问你的本意呀!德操说:“像你这样说,也很好!”于是他有了好好先生之名。其实,司马徽并不是不讲原则的。刘备访问他,问天下大事,他在推荐诸葛亮、庞统时却态度坚决,语气十分肯定。他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问是谁?他说:“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刘琮率荆州降曹,司马徽也为曹操所得,欲大用,惜不久病死。

 汉灵帝末年,群雄割据,有经邦济世之才的司马徽不愿施展才能为时所用,他缄默固守,甘愿陷居阳翟故里,躬耕度日。名士庞德公送号“水镜先生”。由于他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别人跟他说话,不管好事坏事,通通说好。李瀚《蒙求》诗曰:“司马称好。”所以后人又称他为“好好先生”。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徽平时从不讨论别人,如有人向他求问,他也不品评高下,总是说好、好、好。当时,徽与襄阳名士庞德公相友善,德公的侄子庞统,字士元,少年纯朴诚恳,无人知道他是奇才,唯德公甚为器重。庞统年十八岁时,以德公之名前往颍川拜见徽,二人交往,十分投机。最后,徽盛赞:“你真是个有才德的人,应当称作“江南第一名士”。这之后庞统的声名大显于世。由此可见,徽确有知人之明。

  人物鉴赏

 举荐名士

 刘备落难路经水镜庄,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两人,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想请司马徽出山相助,司马徽自称是山野闲人,不堪世用,谢绝邀请,后司马徽推荐徐庶去找刘备,刘备知徐庶乃一奇才,认其为军师,后又经徐庶推荐,刘备方知卧龙诸葛,于是才引出了“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

 水镜庄的旧址位于今天湖北省南漳县的玉溪山麓。内有清代乾隆初年立的石碑一通, 上刻“汉水镜先生栖隐处”八个大字。

佛教的禅定思想,孕育了“虚静生思”的审美论,溶入中国美学的创作中,形成了“有中蕴空”“动中藏静”,以“寂静”为特点的禅意诗。吾之最爱独品佳句,与朋友们一同鉴赏。“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一、王维《辋川集》中的几首经典代表绝句: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晨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三、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四、李白《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五、刘长卿《寻南溪常山人山居》:“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诸,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六、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七、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袤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代以后,禅宗一直流行,且是流传佛教宗派中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宗,故这类禅理诗也不绝如缕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禅 诗 精 选

宿清远峡山寺

(唐)宋之问

香岫悬金刹 飞泉界石门

空山唯习静 中夜寂无喧

说法初闻鸟 看心欲定猿

寥寥隔尘市 何疑无陵源

[注释]

(1)清远峡山寺:在湖南武陵山区的石门

(2)岫(xiu):山洞

(3)武陵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之地

[赏析]

首联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古刹屹然与巅峰峭壁的雄姿,和飞泉划破石门的壮景。颔联极力渲染了禅师与空山深夜修习静虑,心住正定的静寂场景。而“说法初闻鸟”又说明了静寂不是一潭死水,习静不是进入死寂,而是有着活泼的妙用。同时该句也以鸟鸣不外说法来告诉我们禅师已悟达佛性。只有悟达了佛性,了知佛性遍一切处,才能于鸟鸣花开处皆闻到佛法。“看心欲定猿”,进一步说明了禅师习静的方法。这是典型的北宗禅师参禅法。他们用猿来比喻散动不定的心。习静就是要将这个心猿看好,叫它不乱动,进入禅定;有定生静,了知佛性。尾联的文意是讲古刹高远偏僻,远离尘世,如同桃花源一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心寂才是隔于尘世的真正原因,才是入住桃花源的惟一途径。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酬晖上人秋夜独坐山亭有赠

(唐)陈子昂

钟梵经行罢 香床坐入禅

岩庭交杂树 石濑泻鸣泉

水月心方寂 云霞思独玄

宁知人世里 疲病苦攀缘

[注释]

(1)晖上人:大云寺僧圆晖。赞宁《高僧传》称他“精研性相,善达诸宗”。

(2)经行:往复回旋行走,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

(3)入禅:此处为入定,使心定于一处,止息身口意之三业。

(4)水月:水中之月,大乘十喻之一,以譬诸法之无实体。

(5)攀缘:攀取缘虑之意,心随外境而转的意思。

[赏析]

首联叙述了晖上人午后诵经,黄昏行经,晚上禅定的日常佛事。巧妙地安排了时间的过渡。秋夜会上人禅坐之际,“岩庭交杂树

石濑泻鸣泉”的禅院也随着充满了幽寂的禅意。颈联有景到人,讲述了晖上人禅悟境界。禅定使心波平静从而智慧现前,如同水面清静时,能显出月影。依靠智慧,观察到诸法本无实义,如同水月虚幻,则能远离而不生染着,成为觉者。如《圆觉经》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云霞”聚散无常,万法何尝不是?能领会这个,还不能说是“思独玄”。“思独玄”之处应是在于了知无论云霞聚散遮露,青天从来不变,如同真如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尾联点出世人不能如晖上人般远离幻法,息除攀援,饱受病苦,实在是无奈又可怜。最后一句是从《维摩诘所说经》“何谓病本?谓有攀援”化出

江中诵经

(唐)张说

实相归悬解 虚心暗在通

澄江明月内 应是色成空

[注释]

(1)实相:一切诸法的真实体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实,谓真实不虚;相,谓事物的本性或相状。是佛教所说的绝对真理。

(2)色: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大乘义章》曰:“质碍名色。”

(3)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和不实的意思。

[赏析]

常住不灭的诸法实相,孤峰独露,迥脱根尘,言语道断而不可言说,心行处灭而不可思念。不是凡夫的逻辑思维可以通达。人的种种知见反而是悟证实相的障碍,越思越远。相反,只有“悬挂”种种知见,排除心中一切尘念,使之虚而明,才能当下悟入,归于实相。“澄江明月内

应是色成空”,写出了诗人体悟到实相后的境界。澄清的江水,明朗的月色,皆是即色而空,空色不二。《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这样的体认中,诗人顿觉全部身心与澄江明月已融为一体,也同样是即空即色,迥然出尘了。而此一空,绝非死寂顽空。恰于此空中,能生出“澄江明月”,无边妙用。

题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 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 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 方知不染心

[注释]

(1)义公:大禹寺高僧。

(2)禅寂:修禅以寂静念虑。《维摩经、方便品》曰:“一心禅寂,摄诸乱意。”

(3)壑:读he音,山沟的意思。

(4)莲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佛教以之代表清净。

(5)不染:不染着世间尘欲之法。

[赏析]

诗人通过本诗深情高赞了义公和尚的清净梵行,也寄托了自己的隐逸情怀。首联描写禅房建在人迹罕至的山林,自然逸出“深林人不知”(王维语)的空寂。复以“户外一秀峰”与“阶前众壑深”的远近交叠,尽显此处之气象清宏,山景雄秀。而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进一步将对山院清幽的描写推向极致。日暮时,骤雨初歇,禅院静寂,四周林木滴雨未尽,远处空翠的山影静静的投映院中,阴幽空灵,清新醉人。这样的幽寂清净之景,也正是禅师空明道心的体现。正如尾联“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所言,义公和尚的禅心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纤尘不粘。全诗由景清写到心净,构思巧妙,意境高远,动人心神。

登总持寺浮屠

(唐)孟浩然

半空跻宝塔 时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 山连上苑斜

四郊开帝宅 阡陌逗人家

累劫从初地 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 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 空香逐落花

[注释]

(1)跻(ji):登上的意思

(2)阡(qian)陌(mo):田间小路

(3)浮屠:指佛塔

[赏析]

本诗前六句,通过诗人登塔所见,描写了长安的景色。渭河两岸,翠竹依绕,山水明快。上苑绵延逶迤,直接远山。京郊到处耸立着帝王公侯的华贵豪宅;阡陌纵横的田园上,农户田舍也自然的散落。在身处半空的诗人看来。这一切都是大地上的平等点缀。如同杂色香花盛开。由此引发了进一步的感悟。佛教讲从初地欢喜地修至七地远行地须经一大阿僧祗劫,从八地不动地至成佛,还需经一大阿僧祗劫。故曰:“累劫从初地。”而“为童忆聚沙”则是由《法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以成佛道“化出。此句既说童子聚沙亦远种佛因,也进一步说明成佛须经无量的努力。更巧妙的是此二句皆与塔有联系:童子聚沙自不必说了,而“初地”一句则可引申到再高的塔也从地上累土而成。“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讲述初地菩萨初窥心性功德现前,进而更加精进,以期圆成佛果。最后再次切题,既是因身在高塔而“坐觉诸天近”,同时也因为心系佛法,能感诸天欢喜,自觉相近。末句暗用散花典故,更加凸现自己心合佛法,并使全诗结束于幻美的氛围。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暖 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 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 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 客思未遑宁

[注释]

(1)童子: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真子,二因无*欲之念,如世之童子。

(2)偈(ji):与诗形式相同。一般以四句为一偈。

(3)无我:我为“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但人身是五蕴之***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因缘生,也无常一之我体,故无人我,无法我。

[赏析]

首联以工稳的对仗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写的淋漓尽致。精确的描写使“雪梅”“烟柳”顿现眼前。颔联“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点明游诗主题。同时也以梵行犹如童子,深的法王经旨来表示对惠上人的赞叹。颈联写出诗人参偈听经得感受。领会了佛理,就知道了“无我”的妙义。《止观》卷七云:“为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肢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通过“析空观”离开对五蕴所合之“我”的执著,自然对有形的物质之躯产生厌离心。经此一番领会观察,诗人表达了对觉悟的期盼,但又因客思难平,而显出淡淡的尴尬愁绪。虽然不能全然离尘入佛,但还是清晰表明了诗人对清净佛门的向往之情。

观壁卢九想图

(唐)包佶

一世枯荣无异同 百年哀乐又归空

夜阑鸟鹊相争处 竹下真僧在定中

[注释]

(1)定: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

[赏析]

无论是枯是荣,到头一死,并无区别。“世间白发最公道,贵人头上不曾饶”。从此再看种种悲哀欢乐,在时间的流逝中,谁也不能使之常住不变。一切悲哀终将逝灭,“时间会抚平所有伤口”。快乐也是如此。原因就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所生之法,本无实性,自不常住。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也。当因缘变化了,没有自性的枯荣,哀乐也必将变化消失。这样的无常事实,芸芸众生却强作不知,自欺欺人,为些许名利财色杀红眼,犹如鸟鹊相争,真为可怜悯者。何如竹下真僧,深入禅定,深契实相,而得“涅盘寂静”的寂灭之乐!此大安乐非从缘起,非从缘灭,本自具足,不生不灭,是众生终极归处。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尘世强烈的厌离,和对寂灭为乐的追求。

(唐)郭震

聚散虚空去复还 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 蔽月遮星作万端

[注释]

1野人:山野闲人

2筇:qiong 竹子的一种,可做手杖。

[赏析]

无限苍穹,浩瀚天宇,浮云片点,来去起灭。此处深写无常聚散之意,尽得云的旨趣。次以野人倚筇闲看,特写一个静字,与云之倏(shu

突然,极快之意)动,形成强烈反差。诗人自以野人居之,而闲看他人不知身入无常云,造作种种“蔽月遮星”之无益事业。通诗透出的是对世人的警醒:无常是苦,当早谋出,对世俗名利不要执著求取,万端造业。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任浮云来去生灭,虚空不曾动荡半点,星月光辉也不因云的遮蔽而丧失一毫。此喻真如实相犹如虚空,本来不生,今也不灭,任世人埋却度日,也不曾有损。世人只要肯“歇心”不执著无根身为我。便能倚筇看云,尽得闲字真义,自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来去随意,任天际云卷云舒”。

题僧房

(唐)王昌龄

棕榈花满院 台藓入闲房

彼此名言绝 空中闻异香

[注释]

(1)名言:名目与言句。皆依相而立,相无体性,故名言亦***立而无实。世间由于妄执,以名言为实,谓名字即实物,而分别***名言所成之相。

[赏析]

“棕榈花满院,台藓入闲房”二句,给禅院作了个传神地速写。热闹明媚的棕榈华开满了庭院,生气勃勃,新鲜夺目。寂静阴幽的苔藓随意散布在台阶上,一直伸展入僧房,一动一静,勾勒出禅院无边宁静,但又充满生机。眼前景色,很容易使人想起禅宗的名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境寂尘妄灭”这样的境界,自然让诗人深有感悟。“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正是自悟的境界。他与院僧对坐无语,沉浸在深深的禅悦中。此时所有名言都是羁绊,也是多余。只是这样默默,一切具足。正此时,空中顿起幽渺清新的异香,入禅的境界得到了天人赞叹。此二句也含了须菩提尊者静默禅定,帝释天抛洒如雨香花,赞叹尊者以无言善说般若的公案。并以此来表达了诗人的发喜充满。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注释]

(1)别业:别墅

(2)南山:终南山

[赏析]

诗人在首联中说明自己中年以后崇信佛法,晚年在终南山安然隐居。落笔精练自然,超然世外之情淡淡溢出。在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中,诗人时常乘兴独自闲游,怡情悦性。“胜事空自知”更加表示自己高怀逸兴,独得其乐。颈联动中写景,禅机充满,是难得的千古名句。上句说自己随意而行,信步就到了流水的尽头;下句说在这无路之处,索性就地坐下,闲看白云飘浮而起。一行、一到、一坐、一看,干净利落,自由洒脱,诗人无着无粘,不烦不恼得境界心行全然而出。尾联于独寂无声处,忽地值遇林叟,尽兴谈笑,悠然忘时。更是将无牵无挂,独立特行之境推到极处,并且引向平常。通诗流畅自然更胜行云流水,“随缘任性,笑傲浮生”的禅者风姿跃然而出。

夏日过青龙诗谒操禅师

(唐)王维

龙钟一老翁 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 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 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 能生大地风

[注释]

(1)义心:谓犹豫不决之心。有迷事,迷理两种。迷事之疑,于见道时断之;迷理之疑,至佛果时始能断之。

(2)空病:执着于空。

(3)天眼:天人之眼,所观甚远,为五眼之一。天眼有两种:一从福报得来,如天人;二从苦修得来,如阿那律尊者所得天眼。

(4)法身:指佛的自性真身,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又称法身佛,或自性身,第一身。

[赏析]

本诗首写诗人自己已老态龙钟、步履蹒跚地冒着炎热前往青龙诗拜谒操禅师。路途的艰辛,反衬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平静的叙述,让人感觉到这份虔诚没有了如火如荼的炽烈,却已深入诗人心中,与生命融为一体,沉稳而坚实。在拜谒操禅师后,疑问烟消云散。接着的二联表述了诗人豁然除疑后的体悟。“一毛孔容三千大千世界”。整个山河大地尽在天眼中也是平常事。法身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世界岂能超出其外?若证此义,炎热也不是炎热,只是心生。不执炎热相,大地风自可骤然而起,销尽

炎热。却也不见丝毫炎热得灭。全诗对仗极其工整,说理明晰,禅悟深刻,内容有收有放,体现了王维作诗和禅修的深厚功力。

饭覆釜山僧

(唐)王维

晚知清净理 日与人群疏

将侯远山僧 先期扫敝庐

果从云峰里 顾我蓬蒿居

藉草饭松屑 焚香看道书

燃灯昼欲尽 鸣磬夜方初

一悟寂为乐 此生闲有余

思归何必深 身世犹空虚

[注释]

(1)饭僧:即斋僧,请僧人应供。

(2)磬qing:为铜制钵行的法器。

(3)悟:“迷”之对称,生起真智,反转迷梦,觉悟真理实相。

(4)寂:又作灭,涅磐之别称。乃指度脱生死,寂静无为之境地。

(5)蒿hao:一种植物。

[赏析]

诗的前六句写出晚年的归心处,以及侯僧,僧至的情形。诗人一生倾心佛法,至晚犹愈,完全归心清净佛理。“日与人群疏”既写自己每日用功修行,疏与人往,又透出曲高必然和者寡。诗人对将来应供的山僧充满了尊敬,并且向往云峰上的生活的叙述。大家坐在草垫上,以松子为食,既简朴又脱尘绝俗。食罢焚香阅经,获取精神食粮。在一片香氲yun祥和中,时间倏shu忽而过,而沉浸于佛理禅味中的诗人并未有所察觉。直到灯燃磬鸣时,方猛然知昼去夜来。这既是禅定的体现,又表明时间是相对的。最后四句是全诗画龙点睛之处。“一悟寂为乐”描述诗人在与僧人一起读经参修中豁然有悟,从而深得寂灭之乐。从“一悟”可以看出诗人修行方法是属于提倡顿悟的南宗,所谓“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是也(坛经)。既悟寂乐,就是“绝学无为闲道人”(永嘉***.证道歌),故曰“此生闲有余”。已悟之人,自然是没有山深市浅这样的执着,处处是归处,处处是“云峰”,所以有“思归何必深”一问。“身世犹虚空”是对进一步说明自身与世界都归于空性,无所谓深或不深。

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来且落

[注释]

(1)辛夷:木兰

(2)芙蓉花:莲花

(3)涧:山间流水沟

[赏析]

在寂寞无人的深涧中,辛夷花默默开放。无生之喜,无灭之哀,纯然自足,不待人识。完全是诗人见性自足,任运自然地心境写照。释尊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第一句便指出“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自性本来一切具足,任他开也罢,落也罢,无人知也好,有人识也好,总不碍“知足常乐”。诗人通过禅修,已悟此理,通诗是自性亲切流露。更为高妙的是不用一点禅语佛句,却能将禅心淋漓表达。短短二十字,将用千言万语无法表述清晰的禅境,极其简捷地全然展开,让每个读者都能随自己的体会感觉到绝对自在,飘然超迈得寂乐境界,顿觉“身世两忘,万念皆寂”。本诗的确是一首“以禅入诗”的绝佳之作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

[注释]

1自顾:照顾自己

2穷通:阻塞与通达.东晋慧远法师曾著有《穷通论》。

3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

[赏析]

诗人晚年不再挂心万端世事,追求宁静平淡的环境与生活。“自顾无长策”一语的背景是恶劣的政治环境,让诗人没有妥善的方法保全自己。当时张九龄已罢相,李林甫大权独揽,朝政日益不堪。在这种情况下,使人能做的就是回归山林。一个“空”字透出几许无奈和对唐王朝的担忧。山林生活渐渐平息了原有的一丝浅愁。“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一切都显得自然亲切,好像很平常,却又包含了无穷禅义。清闲自适,任运随缘,喜悦消泯了忧愁,充满生活的每一角落。尾联以“渔歌入浦深”诠释“穷通理”,似答非答,不答而答,实在是深有意义。禅宗接引学人,常常是用些不合思维逻辑,但又是真实无妄的语言,打断问者心念的攀援,助其开悟。如有僧问“洞山良价”(人名)“如何是佛?”山云:“麻三斤。”深入宗门的诗人在此也不循问而答,而是拈出一句“渔歌入浦深”,到底是什么意思?参。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注释

(1)香积寺: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神禾原

(2)安禅:安住于坐禅之意。若坐禅不受环境局限,称为“安禅不必须山水”

(3)毒龙:贪 嗔 痴三毒,犹如毒龙

[赏析]

诗一起首,就将读者带入前往香积寺的路途中。诗人已信步走了很长的山路,但香积寺还在更远的云峰里。虽然是有点辛苦,但沿途的景色,排遣了所有的劳累。不知年岁的古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只剩下空阴清凉。小路上别无他人,只有自己闲适地走向古刹。远处幽然传来隐约的钟声,进一步点出此行的目的,穿过钟声,清泉澈石奏鸣出安心曲,向晚的日光投入层叠的森林,使青松更散发出清冷。四句诗由色至声,又有声至色,让跟随诗人入山过寺的读者,完全融入其境,身心愉悦。到达香积寺已是日暮时分。寺前的潭水清澈无波,犹如诗人此时宁静无尘的心境。自己心中犹如毒龙的贪嗔痴,也在禅行中被伏。整首诗主体部分描写一路上所有的景色,末后才以“安禅制毒龙”收归诗题。一路行来,所见所闻皆是安禅的境界,似写景,实写心,令读者也为之毒龙暂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