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小国寡民思想内涵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11 0
  1. 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构想指什么?
  2. 小国寡民制度是什么
  3. 道德经·小国寡民的作品解读
  4. 《小国寡民》反映了怎样的思想?
  5. 请说说老子叙述的小国寡民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6. "小国寡民"是先秦哪一位先哲的思想

1. 老子小国寡民的中心思想是``

老子的中心思想当然就是道 毋庸置疑!百家争鸣 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解释周易的过程周易,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组成部分之"源头活水"!概百家争鸣乃至后世圣贤,诸般哲学体系之诠释,乃构成我华夏连绵5000年之文明!周易者,占筮之书,旨在趋吉避凶,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透过卦爻辞相客观全面的剖析现状及其内心世界!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晚而喜易,纬编三绝,乃作易传! 荀子曰:知易者不占!"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源出周易形而上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道理朴素意义的哲学 指的就是形而上学

2. 《小国寡民》原文及其翻译

原文: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简述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小国寡民思想内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翻译:

一个国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老百姓重视自己的生命,也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地方要陈放它。

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国富民强到了鼎盛时代。使百姓吃得香甜,穿的漂亮,住的舒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小国寡民:小,使……变小,寡,使……变少。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徙:迁移、远走。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扩展资料

这一章蕴含着的是呼唤和平,反对战争,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才能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环境。

作者成就:

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可见:

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

3. 《小国寡民》原文及其翻译

原文: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翻译: 一个国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

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老百姓重视自己的生命,也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地方要陈放它。

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国富民强到了鼎盛时代。

使百姓吃得香甜,穿的漂亮,住的舒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小国寡民:小,使……变小,寡,使……变少。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

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徙:迁移、远走。

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扩展资料这一章蕴含着的是呼唤和平,反对战争,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才能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环境。 作者成就: 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

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可见: 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

4. 无为而无不为,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

最早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提出。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 、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汉书·艺文志》说: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是“君人南面之术”,道出了无为政治的基本精神。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内容。庄子更主张君主应该无欲、无为、渊静,“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影响。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秦末政治之后,民心思定的形势,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借以安定民心,发展社会生产。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统治者都曾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协调处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有所收效。魏晋玄学家则通过宣传无为而治,引导人们消极、遁世、清谈、无所作为,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5. 结合老子“道法自然”“小国寡民”与“慈俭”思想,以及当代人类面

“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态观的核心思想与根本规律。

依循“道”的自然本性,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按照“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 《老子》一书中提出的“道生万物”、“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等思想,强调以主客交融和人性的方式来认识和对待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起点、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也是生态法则和自然规律,是其生态智慧的根本。《老子》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是强调自然、天地万物(包括人类)作为统一整体的自然存在性,其生态智慧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

“道”作为万物的本原和基础,内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成为制约万物盛衰消长的规律。它作为不可言说的世界本体、宇宙演化的动力和法则、自然无为的天然状态的客观实存特性,时刻昭示人们应循“道”而为,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按天地本来的状态生存,从而经由对自身在宇宙中所处位置的把握达致生命的最高境界。

显然,老子从“道”体的状态中,看到了“道”的内涵,发现了“道”的特点,并进而强调天人合一、主客交融、顺应自然。因此,“道”也成为老子生态智慧的基础。

“道生万物”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中所表达的宇宙生命统一论,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在这里,老子以万物相互联系的宇宙观来审视自然生态。

他并不将人的行为独立于自然之外,而是把人与万物同视,认为自然只是一张有秩序的网,人类是这张秩序之网中的一环。当然,这并不是要把人降低到生物学意义上的动物。

《老子》指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道生万物”表明,老子反对把贵贱观念应用于自然界,反对人类妄自尊大、以自己为中心、把大自然当成自己的征服对象的态度,反对人类仅为自己需要而掠夺自然的做法。而是主张以道观物,以达到天人和谐。

通过历史反思,面向21世纪的人类已认识到了这种激进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而老子哲学中所表达的宇宙生命统一论,显然是对这种激进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对人高于万物、优越于万物价值范式的颠覆,对于消解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态观的核心思想与根本规律。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宇宙万物的演化动力来源于自然,宇宙万物相互关联统一于自然,人类社会始终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老子》关于“道法自然”的自然本体意识的基本内容。

依循“道”的自然本性,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按照“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从道的层面看,人与万物乃属于同一家园,构成了一个和谐完美的有机系统。

人类对自然系统所作的任何改变都可能影响该系统。我们应该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响其他物质和地球,去维护自然界的和谐秩序。

其次,要懂得尊重自然。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与深层生态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反等级态度以及“自我实现”的理想境界是十分吻合的。再次,要对自然存一份爱惜之心。

老子认为对待万物应***取俭啬慈善的态度,唯有如此行事,每个人才能修炼自身,使德不断积累,体认道,达到玄德,从再次,要对自然存一份爱惜之心。老子认为对待万物应***取“俭啬慈善”的态度,唯有如此行事,每个人才能修炼自身,使“德”不断积累,体认“道”,达到“玄德”,从而保持平衡和谐的状态。

“自然无为”:构建一种和谐的生存环境。“自然无为”是由“道”推演出来的老子生态智慧的基本立场。

其中所具有的生态价值意蕴,在于要求人们的行为要与“道”一致,要与天地万物一致,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体现在实践上、行为上就是“自然无为”,从而构建一种和谐的生存环境。《老子》告诫我们,“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天道自然无为,人道应该遵从天道,顺应自然,方能“无为而无不为”。这里,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不作为,而是指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意思。

“无为”即不妄为、不做违反自然的事,“人为”则含有不必要的作为,甚至含有强作妄为的意思;“为无为”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为”。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而是鼓励人去“为”,去做,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他又要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不要对于努力的成果去伸展一己的占有欲;而“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行为处事不能违反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能强行干预,应让万事万物自行发展。

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才能顺理成章地“无为而无不为”。这一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首先,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任何决策,都要从源头上做到顺应自然,敬重自然规律,放弃在自然规律面前的“妄为”,***取与周围的环境协调的行动,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恢复道、天、地和人原有的自然关系。其次,在生活方式上过一种合乎自然的简朴生活。

崇尚节俭、知道满足,才符合自然规律,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使人民生活幸福。不知足,过度。

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构想指什么?

上节课学了孟尝君居安思危,在他父亲权势蒸蒸日上的时候,察觉到了隐藏的危机,勇敢的向他的父亲田婴进言,使他自己逆袭成为田婴的接班人,也使齐国得到了更多的人才。

在孟尝君时代,诸子百家争鸣,人才流动频繁,他们的奇思妙想言行事迹,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子部的几篇作品。

汉朝初期信奉黄老之学,讲究无为而治,这样的治国思想集中体现在《老子》八十一篇中。

《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阐述了老子的核心思想,这个地方不要太大,人口数量不要太多。

(实际上老子生活的地域是大的,人口数量也是多的)

小:使动用法,使国小。

寡:使动用法,使民寡。

使这个国家变小,使民变寡。他还设想,即使有十倍百倍与人工效率的器械,也不要去使用它。

这里的什和伯都是表示倍数的。

什:表示倍数,十倍。

伯:通“佰”,百倍。

重:认为…是重要的。意动用法。

让老百姓把死和生看得很重,以生死为重,就不要到处去迁徙,尽量的在故地生活。

不远徏在帛书里没有“不”字的。为什么没有不字呢?其实主要是涉及到后面这个“远”字。

远在《玉篇》有两个读音:一个读音是于阮切,遐也,和我们现在远的意思是一样的,读yuǎn,还有另外一个读音于劝切,离也,读yuàn,它的意思是远离,不接近不亲近。

《论语》:敬鬼神而远(yuàn)之。

《孟子》:君子远(yuàn)疱厨。

《出师表》:亲贤臣,远(yuàn)小人。

这里面这个远,应读成远(yuàn)。

远徏:意思是离迁徏这个是远远的,不要轻易迁徏。

后来人为了让这个意思更凸显,就在这个远的前面又加了一个不字,就和我们现在出土的帛书看着不一样了。

虽:即使。

无所:没有地方,是一个在上古汉语经常见到的固定搭配。

复:再,副词,相当于我们现在汉语的再、又。

即使有舟船和车马,也没有地方去乘坐它们,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地方去陈列它们,让这个老百姓再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

结绳就是我们上古时期,先人最开始没有文字的时候,就用绳子上绾个疙瘩,这就是结绳。

都是记录了我们先人用绾个大疙瘩记大事,绾个小疙瘩记小事,这样的一个生活状况,老子就想回到这个时代。

就是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吃的东西很甘甜,自己穿的衣服很漂亮,自己住的地方很舒适,自己所在的这个地方民风民俗,也让自己感到很快乐。

甘、美、安、乐: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意动用法。就是以之为甘,以之为美,以之为安,以之为乐。

老子还说这个地域变小了,人口数量变少了,两个地域紧邻着,踮踮脚尖儿就能看见对方。鸡和狗的声音,对方叫一下,自己这边就能听到,就这么近的距离,一个人一直到老和死,都不用太往来,也不打仗,都是自得其乐的这个生活状态。

老子设想要回到这种非常古朴的、非常原始的、非常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

从这两个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孙子尚实,老子尚虚,孙子着眼于现实,如何保国安民。老子崇尚远古,希望社会回到国小民少的原始状态,他们的思想对后世影响都很大。孙武之后有孙膑,老子之后有庄子。下一讲我们就选读《庄子·逍遥游》里的一个片段。

解释一下:

今天讲的是两篇小短文,时长二十一分钟,是听慕课里最长的内容。第一篇是《孙子》谋攻,很多战-争术语,我认为里面有太多不宜之词,怕写出来被锁,为避免麻烦,索性不学这篇了。

另外,我还是比较喜欢《道德经》的内容,我的网名就与之有关。所以,王老师在课后总结的是两篇文章,在这里说明一下。不过老子《道德经》的版本很多,王老师解释的这小段字面意思,好像是他解读的那样,但里面一定还有更深层的意思,也犹未可知。

小国寡民制度是什么

《老子》第八十章:“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描述了老子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图象。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后世各家注解,往往大有出入;兼之流传既久,乖误日多,更给它的解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往往因个人理解的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小国寡民”思想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所在,而前人对此曾作出过不同的理解与评判,但多是简单地批评其为复古与倒退,很少能对其合理性做出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以往学者对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评价,明显地带有那个时代留下的印记,往往简单地以唯心、唯物进行界定,得出“小国寡民”的思想是与当时的历史任务背道而驰的……小国寡民的实质,反映了没落的贵族阶级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发展洪流和新生事物面前的消极退缩的心情”这样的结论。这样的论点无需进行太多的辩驳,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其草率与机械。(高定彝曾对这一点进行了批驳。参见高定彝:《老子道德经研究》,第424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6月版。)但是关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内涵,却仍需要作较为深入地探讨与分析。

首先,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并不是要复古或倒退,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在追求一种淳朴的民风。正如冯振甫所云:“老氏称上古之治,莫非要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莫动干戈而已。这样,才能遂其所求,至于‘大顺’。若谓在求返于‘小国寡民’之世,又岂其然?”老子追求的小国寡民之世,是风淳太平之世,生活安定,不动干戈。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文明社会,在社会生产***展的同时,不断的战争,分配的不均也相伴而生,而人类的贪欲、残忍与欺诈等丑恶面也日益滋长。正如老子自己所说的那样:“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而这正是他不想看到的。对于这一点,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曾引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说明:“氏族社会长期延续于正式的阶级社会之前,它确乎有为阶级社***丧失掉的许多人类的优良制度和个体品德。”老子所向往的正是这样一种美好的制度:没有军队与战争,没有贵族和国王,社会有条有理,大家都平等自由。这虽然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却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良性的设计。

其次,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正是与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表里的。老子以他的道论为出发点,引申到他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小国寡民”的理想,其理论浑然成一整体。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他不主张通过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来治理天下,相反地,他认为要尽量减少扰民,来达到天下大安的目的。因为老子相信天下万物循道而行,因此不必多加干预。此外“有为”(如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只会使智巧的人从中造事,这是祸乱的根源。而且过多和反复不定的政令只会使人民疲于应付,无法按照其本来的规律生活,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此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反对权力的集中和“有为”。

再次,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使人们各安其所,“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对于这一句,各家的注解有所差别,但结合“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一句及《老子》其它章节进行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老子这句话的重点放在这样一层意思上:使人民安于所处,乐于所有,衣食住行,皆能适意,知足常乐,不求变化。因为民风能保持一种淳朴的状态,人们安于现有的条件和生活环境,就会达到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没有过多的追求,也就不会有机巧与智谋,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于是“有舟舆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这样,社会自然安定,易于治理。

在老子的哲学中,其思考的出发点是整个宇宙。这使他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全局观念,这是老子较其它先秦诸子高明的地方。因此作为他开出的救世良方,“小国寡民”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全局的观念与长远的眼光。虽然它也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不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原样实现,但当我们今天回过头去对它进行审视的时候,就会发现它的许多合理性所在。正是因为这些合理性,我们在处理今天的许多社会问题时,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发展到如今,环境、能源、生态等等问题开始凸现,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提上议程,再回思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就会觉得老子这样设计他理想中的社会模式实在有他的道理可言,可以看出他的智慧所在。

有人批评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保守的、复古的,这实际上是过份要求古人了。詹剑峰在《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中曾分析过:中国古人有“变化的观念”,有“发展的观念”,但没有“进步的观念”。进步的观念,在欧洲是18世纪启蒙运动中才出现的,随着西方哲学的传入才进入中国的,因此老子没有“进步的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他在经过一番哲学的思考之后,得出“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长治久安,是要“为万世开太平”。因此当我们一味地追求社会的快速发展的时候,老子的思想对我们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好的警示。

此外还应注意的一点是,老子所说的“国”与今天国家的意义有着较大的区别,多是指的一种分封的邦国,他所谓的“小国寡民”,主要的是一种地方自治的主张,而这也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中的一个明显的趋势,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往往不利于其发展。如美国的联邦制度,其各个州有着相当大的独立性,而今日的欧洲,也正朝着这一趋势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界不断地一体化,尤其是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个人的独立空间加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对老子所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给出了一种新的注解。

道德经·小国寡民的作品解读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 ( xiǎo guó guǎ mín )

解 释 国家小,人民少。

出 处 先秦·李耳《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用 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小国

小国寡民

老子小国寡民模式的设想,颇多争议。《老子》一书有多种版本,莫衷一是,所以注解者众说纷纭。过去历史课本,说老子的这一思想消极退步。今者,有的学者反对这种说法,认为是老子大道改革思想中的一个步骤(罗尚贤著《老子通解》)。问题主要是这段话其中有一句“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另一句“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是否指回到“结绳纪事”的状况?如果是,则先前指责老子“连文字都不要”就是指这句话了。

不论如何理解,老子作为哲人,提出了二千年以后让人重视的问题,就是人口问题。小国寡民,就是以较少的人口组成国家,“小国”就是人口少的国家,与“寡民”同一意思。在人口少的国度里,人民不是被用来作奴隶,也不是被武装起来去打仗,而是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以现在世界各国情况看,许多小国或者小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就亚洲而论,新加坡、文莱等都是国小而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人口少,人均占有***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人口少,管理起来比较方便,政令能够通达,实施改革措施容易见效,意见也较易集中。“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人民素质提高,不必吹捧所谓贤能当典型偶像,使人争夺,沽名钓誉;社会物产丰富,人民自食其力,盗贼就不会横行。

老子在这段话中还提出了一个移民问题。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几百年的移民,出现了许多新的国家。现在,世界上就剩下个南极洲没有人居住(考察团除外)。西方国家不是总希望在地球以外寻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吗?老子生活的时代,还有很多土地没有开发,人民远徙,到达原统治者鞭长莫及的地方,重新建立国家,是可能的。如果在旧统治者领地附近,必然受到其攻伐,只有移民——迁徒到遥远的地方去,才能脱离旧统治者的魔掌,才能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在新的国家里,人们重新从结绳而治开始,逐步形成新的文化。在这里老子说“结绳而用之”,因为那时文化为少数人掌握,至于奴隶、平民大致是文盲,所以一旦到新的世界去生活,必然又要从头开始。想想现在我国还在扫盲,不难理解那时懂文字的人是那么少。设想老子时代,有人移民到遥远的地方去,至今必然拥有新的语言和文字。

移民而成为新的国家的,澳洲和美洲的国家都是。在新的土地上,有着新的空气,人有新的心情,社会有新的制度、新的文化,人们可以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而不必受旧体制的羁绊,最后终于演绎成新的文明。以建筑物而言,修修补补,终不如另起一座漂亮,因为既然是修补,还是要维持原来的框架,所以看起来还是老样子。大城市由于历史悠久,通常是改建了一片,等到改建另一片时,先前的那一片又旧了。新兴的中小城市,一般经过整体规划,街道宽广,楼房整齐,环境优美。现在许多农村,旧的村寨几成废墟,而在村外的田地上,形成新的村落。

关于如何实现小国寡民,老子只考虑通过移民的方式达到对人口的控制。那时候地球人口还未饱和,人类也没有节育的技术。而那个时代,人口被统治者认为是财富。我国的移民是从中原地区向四周迁徒,特别是向南方迁徒,因为向南气候暖和;而向北气候越寒冷,自然条件恶劣,并且有强悍的少数民族。南方饱和之后,部分人移民到东南亚,使之成为华侨最集中的地方。东南亚自然条件好虽好,但地方太小,并且早有国家存在。而欧洲人利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找到了南北美洲和澳洲这三块大陆,并且其地理位置极其优越。

人多了,别人不把你当作回事,自己活得很无奈,所以形成“轻死”的传统。不珍惜人,不珍惜性命,为争口饭吃而你死我活。以前说出人头地,实际也就是挤出人群的意思。历来的英雄,都在于挣脱人群而驾驭人群,而更多的是在人的海洋中淹没了。人多了,能做事的人却不多,实际上也没有多少事可做,那些不会做事的人和多余的人只好做计算人的事情。治人和牧民,成了历代***的最主要任务。如果是地广人稀,走了很远的路才能看到一个人,觉得彼此都属于人类,相见恨晚,就像空谷足音一样。

我佩服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主张,并且珍视生命,要人们“重死”。这个观点与现在所提出的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理论是多么相近。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原文: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

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译文:

有一个人口不多的小国,

虽然拥有武器但始终都用不到,

人民安居乐业、富足饱满,以致怕有危险而不愿迁居到远方。

虽有舟船可用,但没人要搭乘;

虽有盔甲武器等防卫的武器,却因为没有机会使用而不知道该放在哪里。

该国人民彷佛回到古时候,以结绳的方法记载一下曾经发生的事情就够了,

其他的用品及工具彷佛都是多馀之物。

人民对於自己已经拥有维生的食物、藉以保暖的衣物、

安全的居住环境及生活的方式跟习惯,都感到满足。

即使用肉眼就能看见邻近国家的活动情形,

大家养的鸡叫声也都互相听得到(距离很近),

但是两边的人民从出生到死亡之间,却因为没有必要及需求而互不往来。

这是我心中的乌拖之邦。

评论:

"小国寡民"是老子哲学在治国方略上的具体化,是本源的道的具体诠释.在老子的治国思想里,国之大小与民之寡众皆为相对的,其中似乎原始落后的现象,实为表明他对"无为而治"的向往.

《小国寡民》反映了怎样的思想?

对“小国寡民”(第80章)的解释,近代学者一般将老子的“小国寡民”理解为实指,即国家小,人民少。河上公则不这么看,其注解说:“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示俭约,不为奢泰。民虽众,犹若寡少,不敢劳之也。”这就是说,“小国寡民”不是实指,而是以之为小,以之为寡,实则国大民多。  对“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的解释,所谓“什伯人之器”,异解颇多。河上公将此文分为两句,断句读成“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其注解是:“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贵贱不相犯也”,“器谓农人之器。而不用者,不征召夺民良时也”。认为老子主张统治者要行清静之治,不能扰动百姓。

晋朝时陶渊明写了一篇传诵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记》,应该讲,此文显然受到老子八十章内容的影响。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在这一点上,老子和陶渊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请说说老子叙述的小国寡民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老子小国寡民模式的设想,颇多争议。《老子》一书有多种版本,莫衷一是,所以注解者众说纷纭。过去历史课本,说老子的这一思想消极退步。今者,有的学者反对这种说法,认为是老子大道改革思想中的一个步骤(罗尚贤著《老子通解》)。问题主要是这段话其中有一句“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另一句“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是否指回到“结绳纪事”的状况?如果是,则先前指责老子“连文字都不要”就是指这句话了。 不论如何理解,老子作为哲人,提出了二千年以后让人重视的问题,就是人口问题。小国寡民,就是以较少的人口组成国家,“小国”就是人口少的国家,与“寡民”同一意思。在人口少的国度里,人民不是被用来作奴隶,也不是被武装起来去打仗,而是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以现在世界各国情况看,许多小国或者小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就亚洲而论,新加坡、文莱等都是国小而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人口少,人均占有***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人口少,管理起来比较方便,政令能够通达,实施改革措施容易见效,意见也较易集中。“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人民素质提高,不必吹捧所谓贤能当典型偶像,使人争夺,沽名钓誉;社会物产丰富,人民自食其力,盗贼就不会横行。 老子在这段话中还提出了一个移民问题。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几百年的移民,出现了许多新的国家。现在,世界上就剩下个南极洲没有人居住(考察团除外)。西方国家不是总希望在地球以外寻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吗?老子生活的时代,还有很多土地没有开发,人民远徙,到达原统治者鞭长莫及的地方,重新建立国家,是可能的。如果在旧统治者领地附近,必然受到其攻伐,只有移民——迁徙到遥远的地方去,才能脱离旧统治者的魔掌,才能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在新的国家里,人们重新从结绳而治开始,逐步形成新的文化。在这里老子说“结绳而用之”,因为那时文化为少数人掌握,至于奴隶、平民大致是文盲,所以一旦到新的世界去生活,必然又要从头开始。想想现在我国还在扫盲,不难理解那时懂文字的人是那么少。设想老子时代,有人移民到遥远的地方去,至今必然拥有新的语言和文字。 移民而成为新的国家的,澳洲和美洲的国家都是。在新的土地上,有着新的空气,人有新的心情,社会有新的制度、新的文化,人们可以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而不必受旧体制的羁绊,最后终于演绎成新的文明。以建筑物而言,修修补补,终不如另起一座漂亮,因为既然是修补,还是要维持原来的框架,所以看起来还是老样子。大城市由于历史悠久,通常是改建了一片,等到改建另一片时,先前的那一片又旧了。新兴的中小城市,一般经过整体规划,街道宽广,楼房整齐,环境优美。现在许多农村,旧的村寨几成废墟,而在村外的田地上,形成新的村落。 关于如何实现小国寡民,老子只考虑通过移民的方式达到对人口的控制。那时候地球人口还未饱和,人类也没有节育的技术。而那个时代,人口被统治者认为是财富。我国的移民是从中原地区向四周迁徙,特别是向南方迁徙,因为向南气候暖和;而向北气候越寒冷,自然条件恶劣,并且有强悍的少数民族。南方饱和之后,部分人移民到东南亚,使之成为华侨最集中的地方。东南亚自然条件好虽好,但地方太小,并且早有国家存在。而欧洲人利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找到了南北美洲和澳洲这三块大陆,并且其地理位置极其优越。 人多了,别人不把你当作回事,自己活得很无奈,所以形成“轻死”的传统。不珍惜人,不珍惜性命,为争口饭吃而你死我活。以前说出人头地,实际也就是挤出人群的意思。历来的英雄,都在于挣脱人群而驾驭人群,而更多的是在人的海洋中淹没了。人多了,能做事的人却不多,实际上也没有多少事可做,那些不会做事的人和多余的人只好做计算人的事情。治人和牧民,成了历代***的最主要任务。如果是地广人稀,走了很远的路才能看到一个人,觉得彼此都属于人类,相见恨晚,就像空谷足音一样。

"小国寡民"是先秦哪一位先哲的思想

小国寡民

解 释 :国家小,人民少。

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是老子哲学在治国方略上的具体化,是本源的道的具体诠释。在老子的治国思想里,国之大小与民之寡众皆为相对的,其中似乎原始落后的现象,实为表明他对"无为而治"的向往。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

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译文:

有一个人口不多的小国,

虽然拥有武器但始终都用不到,

人民安居乐业、富足饱满,以致怕有危险而不愿迁居到远方。

虽有舟船可用,但没人要搭乘;

虽有盔甲武器等防卫的武器,却因为没有机会使用而不知道该放在哪里。

该国人民彷佛回到古时候,以结绳的方法记载一下曾经发生的事情就够了,

其他的用品及工具彷佛都是多馀之物。

人民对於自己已经拥有维生的食物、藉以保暖的衣物、

安全的居住环境及生活的方式跟习惯,都感到满足。

即使用肉眼就能看见邻近国家的活动情形,

大家养的鸡叫声也都互相听得到(距离很近),

但是两边的人民从出生到死亡之间,却因为没有必要及需求而互不往来。

这是我心中的乌托邦。

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并不是要复古或倒退,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在追求一种淳朴的民风。

“小国寡民”正是与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表里的。老子以他的道论为出发点,引申到他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小国寡民”的理想,其理论浑然成一整体。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他不主张通过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来治理天下,相反地,他认为要尽量减少扰民,来达到天下大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