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人为修在己_道在人为修在己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06 0
  1. 成语在人什么期
  2. 推荐几本好看的修真小说
  3. 道在为人而失在为己为人者重自为者轻的意思

带有在字的成语

带有在字的成语1

 一年之计在于春 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道在人为修在己_道在人为修在己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带有在字的成语2

 1.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2.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3.满不在乎:丝毫不在意。

 4.满不在意: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

 5.芒刺在背: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6.猛志常在:比喻雄心壮志,至死不变。

 7.蒙在鼓里: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8.身在江湖,心悬魏阙: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隐士。

 9.身在林泉,心怀魏阙: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10.矢在弦上: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取某种行动。

 11.事在必行:事情非做不可。

 12.民生在勤: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

 13.命在旦夕: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14.谋事在人:谋:谋划,安排。根据个人的能力策划事情。

 1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16.念兹在兹:念:思念;兹:此,这个。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

 17.事在人为: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18.事在萧墙: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19.势在必行: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取行动。

 20.束在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2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22.似箭在弦:好像箭已经搭在弓弦上,不得不发。

 23.夙夜在公: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24.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25.切切在心:切切:形容情意恳切真挚。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的思念。

 26.清闲自在:清静空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27.拳拳在念:拳拳:恳切。在念:在思念之中。形容老是牵挂着。

 28.人亡物在: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29.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30.岁在龙虵:后指命数当终。同“岁在龙蛇”。

 31.痌瘝在抱:痌瘝:病痛,比喻疾苦;在抱:在胸怀中。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32.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1.带有一字的成语大全

 2.带有“出”字的成语大全

 3.带有点字的成语大全

 4.含有“入”字的成语大全

 5.带有“收”字的成语大全

带有在字的成语3

 意在言外 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

 意在笔先 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心在魏阙 指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魏阙,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其下悬布法令,因以代称朝廷。

 物在人亡 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志在四海 犹志在四方。

 志在四方 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志在千里 形容志向远大。

 危在旦夕 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跳在黄河洗不清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所在皆是 到处都是。指某种人或事物普遍存在。

 岁在龙蛇 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岁在龙虵 后指命数当终。同“岁在龙蛇”。

 束在高阁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势在必行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取行动。

 事在萧墙 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事在人为 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事在必行 事情非做不可。

 矢在弦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取某种行动。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隐士。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身在曹营心在汉 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迫在眉睫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命在旦夕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蒙在鼓里 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乐在其中 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近在咫尺 形容距离很近。

 近在眉睫 形容很近,就在眼前。

 箭在弦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取某种行动。

 简在帝心 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祸在旦夕 灾难在很短时间内就要降临。形容处境非常危险。

 贵在知心 以知心交心为贵,指朋友之间心心相印。

 富在知足 有了财富之后,要知道满足,不要贪得无厌。

 道在屎溺 比喻道之无所不在。

 道在人为 犹言事在人为。

 叨在知己 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车在马前 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不在话下 指事物轻微,或者理所当然,不值得一提。

 病在膏肓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兵在其颈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兵在精而不在多 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带有在字的成语4

  在字的解释

 zài

 存,居:存在。健在。青春长在。

 存留于某地点:在家。在职。在位。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在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在乎。事在人为。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在种地。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在逃。在望。在握。在理。在朝(cháo )。在野。在世。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在所不辞。无所不在。

带有在字的`成语5

 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带有在字的成语6

 自由自在、富在知足、尽其在我、命在旦夕、在官言官、痌瘝在抱、三星在天蒙在鼓里

 物在人亡、有约在先、自繇自在、提心在口、得失在人、音容如在、鸾鹄在庭、谋事在人

 薄技在身、事在萧墙、龙德在田、箭在弦上、在谷满谷、在所不辞、高下在心、智藏瘝在

 事在人为、在人耳目、在天之灵

带有在字的成语7

 自由自在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智藏瘝在 指贤人隐遁,病民之臣在位。

 有志不在年高 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音容宛在 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羊毛出在羊身上 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逍遥自在 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消遥自在 指逍遥自得。

 无所不在 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

 人亡物在 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清闲自在 清静空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猛志常在 比喻雄心壮志,至死不变。

 大有人在 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

 安闲自在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带有在字的成语8

 在所不辞 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

 在人耳目 表示为人们所听到看到,都已熟知。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在劫难逃 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在家出家 指不出家当和尚,清心寡欲,在家修行。

 在天之灵 尊称死者的精神。

 在所难免 难于避免。

 在所不惜 决不吝惜(多用在付出大的代价)。

 在官言官 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

 在谷满谷 此指奏乐时声音遍及各处,形容道的无所不在。后形容人物众多。

 在此一举 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在陈之厄 指饥贫等困境。

;

成语在人什么期

礼记·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本文开篇引《大学》之言落于此处,欲先道出慎独思想的精髓所在。大学之道乃中华先民千载相传的人文灵魂,言尽了中国千古不易的修身之理。慎独即是此大学之道在一己修身中的发用流行。慎独思想是对此大学之道的再度体认与个体践行。大学之道深蕴于慎独修身之中,亦将作为脉络贯穿于本文之中。也可说,本文深度解读慎独思想的背后,是对此大学之道的重读;研判慎独思想的现代价值的背后是揭示此大学之道的永恒意义。

一、慎独思想的文化解读

思想是人类独有的文化现象,慎独思想则是中华先民在人类文化中所独有的人生智慧。慎独思想的文化解读必须从中国人的文化视角,从中国人独特的人文情怀出发,体认中国人的性命之情。

慎独反映的是在中华先民对自己、他人、以至宇宙人生的深刻了悟的基础上对一己存在的体认,是中华文明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古人生存智慧的结晶,是古人生存实践的总结。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慎独思想必然要经历从实践到思想,由思想到文本的形成过程。对慎独思想的文化解读则要逆其道而行,从文本到思想,再到实践。

(一)慎独思想的文本解读

1.慎独思想的源起

慎独思想早见于先秦的《礼记·中庸》。《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慎独被体认为道的要求。在中国哲学视域中,人从来都不是独在的,道与我们一体存在。我心就是道心,我行就是道行,以心体道达道,自有慎独之行。自“我”为主体视道,道是客体,需要主体的体认与达成,而在道的流行中,道反客为主,规定着人的视听言动,监视着人的一言一行。故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隐”、“微”之中都有道的要求,慎独的本质是体道达道的过程。

道在人为德,德者得也,得道之谓德。故自人言之,慎独就是人之至德,非得道之士无以达慎独境界。《礼记·礼器》中言:“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之德“致广大而尽精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万物无可匹敌,故“贵”而“少”,君子敬此德之可贵,贵在其“独”,贵则需要慎以待之。叶适说:“慎独为入德之方”[1]

在形而下的层面上,慎独被体认为一种具体的君子修身之道。郑玄注之曰:“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2]就是要在无人监督的情况重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故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要做到慎独,必先诚其意。《大学》有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独是君子的必备品德。《郭店楚墓竹简》和《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五行》论慎独说:“‘淑人君子,其义一也’。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君子慎其独也。 “能为一”即能为独,为一于道德,慎独于人性。

相传为北齐刘昼所撰的《刘子》一书中的《慎独》章中,具体举出了君子慎独的例证:“人在暗密,岂以隐翳而回操?是以戒慎目所不睹,恐惧耳所不闻,居室如见宾,入虚如有人。故遽瑗不以昏行变节,颜回不以夜浴改容。句践拘于石室,君臣之礼不替;冀缺耕于坰野,夫妇之敬不亏。斯皆慎乎隐微,枕善而居,不以视之不见而移其心,听之不闻而变其情也”。举出遽瑗、颜回、句践、冀缺的事迹来证明慎独的特征在于“慎乎隐微,枕善而居”。朱熹解释“隐”“微”说:“隐,暗处也。微,细事也”。君子之“戒慎”、“恐惧”都是修身的具体要求。

2.慎独范畴的内涵

慎独范畴的内涵在“慎”与“独”二字之中,又超出“慎”与“独”二字之外。“慎独”联言,就具有了中国人所独有的丰富意蕴与人生智慧。“《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3]我们不得不谦卑地说,无论用怎样的语言都无法言尽慎独所表达的深义,所谓“道可道,非常道”。[4]更何况我们根本没有古人的境界与修为,只能“强为之辞”。

(1)“慎”的内涵分析

一为小心。这是“慎”字的字面义。心谨为慎。就德性言,谨小慎微方能养其本心,不失本性。故刘备诫其子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就功业言,成败源于一线之间,得失存于一念之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生天地之间应该由小处着手,脚踏实地,戒慎于细微之处。

二为真心。“慎”字由“心”与“真”构成,心真为慎。由小心而达于真心,谨于心,本于心,即保其心之真。常言道“人心难测”,人从蒙昧混沌走向文明开化的同时,也是人心由纯真走向虚伪的过程。故老子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5]人失去真心也就是失去真实的自我。故人要获得自我的真实,实需“慎”,方能发于己心,忠于己心,达于己心,安于己心。

三为诚心。诚心起自心之真,故“真诚”常联言。但诚不就是真,真是心的本然状态,诚则是心的流行发用。真是静,诚是动。诚在中国哲学的概念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又言:“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诚是天之道,是为人之道,故不自欺,不欺人,方能成己成人。

四为细心。细心起自诚心,精诚所在,无微不至,人性大全,则心无不达,故能细心。《中庸》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隐微之中见心细、心诚,这是从修身之道的角度对细心的要求。

(2)“独”的内涵分析

一为独处。朱熹认为:“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6]即无他人监督,自我孤单之境。人作为社会性存在,身处社群之中,视听言动无不考虑社会性需要,即要受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法律道德的制约和影响。而在一人独处之时,没有外在的压力与制约,真实自我可以无所顾忌的展现出来。独处之我,是自我存在的真实状态,独处之行是自我本质的真实流露。品评人品当“视其闲居之所为”,观其独处之言行。

二为独立。人是社会存在的同时又是个体存在,既与他人相联系、相联结,又与他人相区别、相分离。这有两层相对的含义:一是主体自我认识到“我”之为我而非他人,“我”与他人有别,“我”是自我的拥有者。二是“我”与他人相对,都具有相对的排他性。他人会有排斥“我”的趋向,而推“我”于独立;同时“我”也有排斥他者的趋向,而置自我于“独”的境地。独立是主体宣示自我存在的必然结果,也是主体自我实现的标志。

三为自立。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无待于外,此为自立。这不是对人之生存所需的外在条件的否定,只是强调外在条件不可强求,可求在己,故为“独”。孔子说君子“不畏莫己知,求为可知也”,[7] 因为“己知”在人不在己,“求为可知”则在己不在人,在人则不可强求,在己则可力求而得。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内因是外因的根据,内因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四为自足。超越物质有限性,求得精神的充实,人性的完善,此为自足。“足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8]自足意味着德性的完善,故能自我肯定,自我认可,达于自我实现之境。自足不是阿Q精神,不是自欺其人,而是在对自我能力与潜质的深刻认知、挖掘与展现的基础上对自我的完全接受,是精神和谐、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

(3)“慎独”的蕴义分析

一为律己。此为于大群中求修身之道。强调一己之言行合于社会要求,合于人伦大道的要求,不管在有人监督还是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以社会的道德要求约束自己。

二为真己。此为于人性中求修身之道。人性本善,但因生而有欲,欲长而善消,人渐失其性,久而不知。故孟子言“求学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9] “求其放心”即求其已失之心性,故“养心莫善于寡欲”。[10]

三为完己。此为于个性中求修身之道。“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11]人虽同此一大群,但其个性则千差万别,各有所思、所想、所虑、所言、所行、所求、所得、所失。但其所本则一,即本于人性,本于人群大道,所以个体人性的充足完善,就是人伦大道的完成与实现。

四为超己。此为于崇高中求修身之道。人之为人,所以最为天下贵者,在其具有万物所没有的超越性。人总是不甘于为存在而存在,总要寻找一种意义,追寻一种价值。这种意义与价值是自我的充分实现,也是自我的内在与外在的双向超越,弗洛依德称之为“超我”。

(二)慎独思想的哲学解读

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慎独是一种哲学理念,是一种精神体悟,是一种思维境遇,是一种人生境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主体存在的自我追问

慎独是一种追问。人是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性存在。当人从混沌中走出,意识到自我是一种存在时,人也就把自我从存在的本然状态中推出而审视自我,从而把自我作为与主体之“我”相对的客体。于是,主体之“我”总是要追问:“我是谁?我为何存在?我何以存在?我的终极归宿是什么?” 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是困扰所有人终生的问题,是所有人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或许这些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某些人的意识域,但仍会在人的潜意识域向人发问,向人的存在提出质疑,成为人生中难以摆脱的“空虚”和“烦”。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决定着能否解决人的心灵安顿问题。

慎独就是主体自我追问所设置的客观情境与达到的主观状态,也是主体追问过程中必然遭遇的客观与主观的双重境遇。慎独既是主体追问的实然状态,又是主体追问的必然状态。只有在慎独的状态中,主体才能真正发现真实自我,才会真正体会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追问自我的前提是主体面对的自我必须是真实的。只有把真实自我“招唤”到主体面前,使真实自我与主体相对而立,主体才可能完全***、评判、理解自我的一切。在主体审视自我的情境中,任何外来者的介入都可能使真实自我想到逃避、隐藏自己,从而使主体看不到真实的自我。真实自我就这样因为他者的在场而消失、迷失、丧失在主体追寻的视域中,所以,主体的自我追问需要绝对的“独”,而主体之“我”能否创造这种情境,能否使真实自我完全向主体敞开,则需要主体之“慎”。只有既“慎”且“独”,真实的自我才会从遮蔽走向解蔽,***着来到主体面前,真正向主体言说,主体才会真正听到自我的心声,知道“我”脱去一切伪装后的本来面目,知道“我”有着一颗怎样柔弱的心,“我”的心向着自己,向着他人,向着世界,发出怎样的呼唤。可能在这一瞬间,“我”忽然了悟了,或突然顿悟了——我是谁;我从何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生命过程的意义何在——一切都澄明起来。因为真实的自我出现了,那曾经恍恍惚惚、暗昧不明的“赤子之心”一刹那清晰起来。“我”得到了,“我”得“道”了,“我”得到了真实自我,“我”得到了自我的一切。本来“我”是完善的,然而,纷繁的尘世使“我”失去了本心。“我”经由慎独又回到了自己,“我”又成为我,“我”又占有了我。“我”是真我,己是完己。

2.真实自我的实现过程

慎独是一个过程。主体之“我”在追问自我时,有一个从发现真实自我到实现真实自我的过程。在逻辑上发现先于实现,但在实践上二者是同一过程。发现自我也就是实现自我的过程。发现自我就是真实自我向主体之我完全敞开、展现的过程。真实自我呈现在主体面前,呈献在现实中的过程,也就是真实自我得以实现的过程。

慎独就是真实自我的发现与实现过程。这种自我发现不以外求的方式进行,而是向心内求,从而摆脱任何外在条件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是绝对自由的,所以主体才“敢于”接受真实自我,真实自我也才“敢于”来到主体面前。因此,这种自我实现不是俗常意义上的耳目感官域界内的有形价值实现。这种实现是无形的,是无待的,无待于外的,甚至是排外的,表现为“独”。这种实现是有己的,完全的有己,有完全的己。己是一切,因此是真己。但如何摆脱外在条件的限制,保证主体的绝对自由,则需要主体的“慎”。

慎独实现的是真实自我的完全独立,是真实自我的真正挺立,使“我”作为我而存在。“我”知道我存在,我是如此与众不同的存在者,是与他人相对而立的存在者。于是,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深刻涵义。“我”作为立人者必须是一个已立者,“我”的挺立可能得益于他人的支持,但首先是“我”已是一个能立者。如果“我”不能作为一个能立者而成为我,“我”又如何能以己的身份去立人呢?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我们相对而立,我只有在与他人的相对中,“我”才成为我,成为有所立者。立人的过程即是立己,立己的过程也是立人。“立人”、“立己”中实现“我”之“独”——“独”立于人群中。而真实自我要站立于、实现于立人这一行为中,则需要“慎”。过一步即为“无我”,只为别人,没有自己。墨家“摩顶放踵兼利天下而为之”的精神虽然可贵,却失人情伦常之义,非能长久普世之道;退一步即成“唯我”,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则失人伦大道,与禽兽何异?故贵能中庸,取中道而行则无大过矣!以仁义行,自忠孝始,推己及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方为伦常之道,可持可久。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2]慎独之独是真我之独,不是“无我”之独,亦不是“唯我”之独。在人群大道中“我”拥有完全的、真实的自我。在自我独立中又蕴含着人伦大道。

3.人性完美的崇高境界

慎独是一种境界。慎独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一种业已实现的人性自足,这种自足形成一种境界,一种对自我完全占有的人生境界。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四种境界:一为自然境界,二为功利境界,三为道德境界,四为天地境界。[1]那么,作为一个过程,慎独就是由低到高的境界提升过程;作为一种状态,慎独就属于冯氏所言说的道德境界,其向外生发的极至就是天地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主体的意识被真实自我完全占有,或者说主体完全占有了真实自我,从而在主体意识中已没有“我”的概念。自我与主体意识经过分离之后又重新统一,或者说“我”已经消失,重又回到了混沌未分的与天地自然同一的状态。但这是对自我本然存在状态的超越性回归,是把宇宙大自然赋予给“我”的自然本性重新唤回“我”的人文生命中,使“我”的后天人文生命与先天自然生命合而为一,实现了真正的“天人合一”。在这种境界中,人性臻于完美,道德得以实现。这样一种境界不是一种必然的来到,需要人文教化的修养与培育,需要慎独修身的过程。

在中国哲学的视域中,历来就有性善与性恶之辨。孟子主性善论,荀子主性恶论,告子主性无善无恶论。但无论哪种主张与认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指向,即要通过人文教化达到或实现人的完美人性。无论哪种主张,都承认完美人性的存在,通过人文教养可以达到人性完美。而且,人性的完美不是乌托邦式的完美主义梦想,而是一种被许多圣人、仁者所实现的可能。这种可能向所有人敞开着,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慎独修身达于人性的至善、至美。由此看来,所谓性善性恶之辨并不是根本矛盾的观点对立,只是不同学者文人为追求人性完善的方式方法所预设的理论前提,术不同而道则一。所谓“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三)慎独思想的实践解读

在形而下的层面上,慎独是个体修身养性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性是人性的基本规定。”[2]慎独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个人独处自知的现实境遇与个人品行的外显流露。因为任何思想都来自实践,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3]慎独在实践中主要有如下表现:

1.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

内在是人的本然状态,是个体的真实存在状态。但人是社会性存在,往往迫于社会性需要而掩盖自己的内在本质,造成内在与外在的矛盾,形成双重人格,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自己也承受着内外矛盾的情感冲突。

这种冲突有两种表现:一是个人的内在品质达不到社会道德的要求,被迫在外在行为中按照社会道德的要求行事,造成内在品质与外在言行的矛盾与冲突。但这种外在表现只是在社会的监督之下进行的,内在的本质仍会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表现出来。二是个人内心的道德追求与外在歪风邪气、道德缺失之间的冲突与斗争。当社会道德沦丧到一定程度时,道德的捍卫者就是有牺牲危险的战士,“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屈原就是这样的殉道者。所以许多人不得不随波逐流,与世沉浮了。

针对第一种冲突,需要个体真正体认与接受社会道德的要求。这种对社会道德的体认过程就是慎独的过程,是自我教化、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依靠外在道德准则的强制与征服,并不依靠所谓“吃人礼教”的压迫来实现。慎独并不是强制自己接受某种社会道德,而是把社会道德体认为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体认为被遮蔽的人之本性。反过来,慎独之行中一己之德的发用流行也就是社会道德的实现。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是内在与外在达到完美的统一,一己之德已与天地之德一体相通,己德所到之处即是社会道德的达成。

针对第二种冲突,需要个体慎守己德之可贵,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面对各种诱惑攻击,持守慎独之道的君子能坚持自己心中的道德律,保持自己的英雄本色。康德说令人惊异的是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康德是一个慎独者,屈原也是个慎独者,他们为了心中的道德操守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慎独者绝不意味着是殉道者,严格说殉道者并没有做到慎独的极至,没有准确持守中庸之道。如伯夷之清,柳下惠之和,伊尹之任,虽都做到了慎独,都被孟子称为圣人,但终不如孔子的“圣之时者”,“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无可无不可”,却终不离人伦大道,这才是圣之大者,也是慎独的极至与妙境。

2.思想与行为的和谐统一

人的内在与外在的矛盾直接表现为思想与行为的不统一。思想是人的真实情感,是行为的支配者,隐藏在行为的背后;行为是思想支配下的自我表达,反映着思想的意图与目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思想表现为行为,二者在理论上统一的。但在实践中,思想与行为却经常是分离的,甚至是矛盾的、冲突的。因为人是社会性存在,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要求才会被社***接受,也就是说个体行为要转化为社会行为,取得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才是合法的。所以当人的思想与社会要求相一致时,思想可直接表现为被社***接受的个体行为,个体行为也就顺利地转化为社会行为。但当人的思想与社会要求不一致时,个体就会压制自己的思想动机,而***取为社***认同的行为,这样虽然自己的行为社会化了,但自己的思想仍是自己的思想,思想与行为产生了不一致。这样的人就成为自我压抑的人,也可以说是虚伪的人。这种自我虽然可以被社会和他人所接受,但自己却无法接受自己,因为自己的思想在抗拒着自己的行为,所以这种人生活得很累,似乎是在为别人而活。在无人监督时,由其在独自一人时,真实的思想还会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表现出与在公众生活中不同的行为。所以在独自一人时的行为才是一个人真正思想的表达。

慎独是通过提升自我思想境界的方法使个体思想直接与社会要求同一,使个体思想支配下的行为自然达到社会的要求,从而既保证了个体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又使个体思想与个体行为保持了一致。这种一致性就表现在个体在独处时仍然保持着具有社会性的行为,也就是把社会性的行为变成了个体的日常行为、自然行为,而个体的思想则变成了社会性的思想,是对自我个体狭隘性的超越。

慎独思想不是一种不变的惰性状态,而是一种永远在生成的运动状态。慎独思想永远在考量着自我的行为取向,监督着自我的行为准则。这种考量与监督也是对思想本身的反省与提升。思想在这种考量与监督中把行为拽回到自己的范围内,与自己同一。同时,思想以自我的提升,与社会的要求达成一致,又把自我行为推入社会行为规则中,使个体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这样,慎独实现了思想与行为的超越性同一。

3.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个体与社会是一对矛盾体,既相融合,又相矛盾。一方面,个体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有机体的构成细胞,个体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体。另一方面,个体又是独立于社会之中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主体。个体有自己的切身利益,要向社会索取自己的空间与利益,而社会又从整体出发要求个体在某种程度上让渡自己的利益。这样个体与社会又是相分离、相矛盾的。

个体与社会是一种辨证关系,个体是个性的存在,是社会的因子;社会是共性,是集体,是个体的***。如何在这二者中找到结合点、平衡点就是哲学理性的任务。马克思主义以实践性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打开了联接个体与社会的通道,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与社会结成一体,社会也在个体的实践活动中生成。但实践观只是从实际的角度,从功用的立场证明了个体与社会的联结与统一,并没有排除和否定个体与社会存在的矛盾。很难说在实践中个体与社会真正达到了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的慎独思想以一以贯之的中庸之道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慎独是独立自我的真正实现,是无待于外的,故不会以损害社会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同时,慎独不是出世、厌世、避世,慎独者作为社会一分子或社会有机体的细胞承担着家、国、天下的道义。每个个体的自足就构成了整个社会的自足,每个个体的自我实现就构成了社会的整体实现。慎独使个体与社会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个体实现促进社会实现,社会实现保障个体实现。慎独以一己修身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也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每个个体的完善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完善。同时,慎独又是对当下社会的坦然接受,不会对社会提出非分的奢求,从而保证社会的安定和谐,也保证自我的和谐自足,使个体与社会在一定的张力中达到和谐统一。

二、慎独思想的现代价值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思想精华。而任何时代思想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不是无源之水,时代的精华必然有历史的凝聚,历史的凝聚也必然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展开。这种展开就是对古人思想的重读与创新,因为传统是无语的,不会主动言说自己的可贵与价值。慎独思想作为被割裂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历史条件下更需要重读其现代意蕴与价值。这种重读只能是今人的责任。

推荐几本好看的修真***

含在人的全部成语

得失在人指人生的胜利失败就取决于本人的努力与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道在人为犹言事在人为。

谋事在人谋:谋划,安排。根据个人的能力策划事情。

事在人为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物在人亡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在人耳目表示为人们所听到看到,都已熟知。

在人口耳被人们所称道、传颂的。

公道自在人心公道:公正的道理;自:当然,自然。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的心里。指群众对事情的是非曲直知道的清楚明白。

公道总在人心公道:公正的道理。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路是人走出来的事情成功是人做出来的。指在一定条件下,事情的好或坏在于人的主观努力。

人在人情在人活着时亲朋好友讲情谊,人死了亲友就不讲情谊了。指人情淡薄。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道在为人而失在为己为人者重自为者轻的意思

凡人修仙传

作 者:忘语

类 别:奇幻修真

一个普通山村小子,偶然下进入到当地江湖小门派,成了一名记名***。他以这样身份,如何在门派中立足,如何以平庸的资质进入到修仙者的行列,从而笑傲三界之中!

凡人修仙传

修仙者按照境界划分,分为下境界、中境界以及上境界三大阶段。书中所讲的下境界包括了炼气、筑基、结丹、元婴、化神等五层,这些对有成仙潜质的人来说是小菜一碟。中境界有炼虚、合体、大乘三层,这层境界中通常会发生很多的奇人异事,也是故事最多的境界之一。男女主人公通常会碰到很多挫折和灵异***,而在不断修炼的过程中双方也从最初的相互排斥到最后惺惺相惜。到了上境界其实只剩下渡劫这一层关口了,修仙者一般都会修仙成功,飞升仙界与天地同寿。

修仙的过程极为不易,不仅需要克服自身的种种缺陷,同时还要接受敌人和天地的考验,经过重重“跋涉”才能得道。能够达到最顶级的人真的可谓是“人中之龙”。修仙者必须有“灵根”,否成仙之道将会变得遥遥无期,而“灵根”分为金、木、水、火、土等五行属性,只有灵根齐全的人才有可能修道成仙。

仙逆

作 者:耳根

类 别:玄幻修真

顺为凡,逆则仙,只在心中一念间......

道在人为!少年王林几经转折,以平庸的资质踏入修真仙途,历经坎坷,凭着其聪睿的心智,艰难的迈向崎岖仙路。

顺为凡,逆则仙,只在心中一念间……修真,到底是修的什么?修道,修仙,修真。神通,道法,仙法。

夺基、、秘宗、战场、古神……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巅峰,凭一己之力,扬名修真界的故事。

修真等级

修真第一步:凝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婴变、问鼎

修真第一步与第二步过渡阶段:阴虚、阳实

修真第二步:窥涅、净涅、碎涅

仙逆-人物图 (8张)

修真第二步与第三步过渡阶段:若修炼香火,则要以香火***本源之力破空门,渡天人五衰劫;若不修香火,则无需度天人五衰劫,直接以本源破空门。

修道第三步:空涅、空灵、空玄(空玄到空劫需要度过九次玄劫)、空劫(后期为金尊,圆满为天尊,超越圆满为跃天尊)

修道第三步巅峰:大天尊

仙族大天尊:道一,武封,久帝,双子,八极(仙族血脉传承大天尊,连道真陨落,由连道非继承)

古族大天尊:古道(获得古祖的一部分传承,最强之大天尊),玄罗(道古一脉),宋天(始古一脉),极古(极古一脉)

修道第三步到第四步过渡阶段:踏天九桥

踏天九桥境:古道大天尊(止步于第六桥)仙祖(已陨落,止步于第九桥) 古祖(已陨落,止步于第九桥)。

修真第四步:踏天之道:跃出道这个境界,另辟蹊径的,就是踏天境。与彼岸不同,那向外无限扩张的道,是彼岸的道无涯!向内,不断地寻求道的根源,则是彼岸的道源!

踏天之人:王林,戮默(王林的杀戮分身,后王林以梦道之法穿越过去)、神秘老者(求魔中的灭生老人)。

遮天

作 者:辰东

类 别:古典仙侠

冰冷与黑暗并存的宇宙深处,九具庞大的龙尸拉着一口青铜古棺,亘古长存。

这是太空探测器在枯寂的宇宙中捕捉到的一幅极其震撼的画面。

九龙拉棺,究竟是回到了上[1] 古,还是来到了星空的彼岸?

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热血似火山沸腾,***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2]

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

道在为人而失在为己为人者重自为者轻意思是:得道在于为人,而失道在于为己;为人的人高贵,为自己的人低贱。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景公问圣王其行若何晏子对以衰世而讽第五》。

文章节选:

墨子闻之曰:“晏子知道,道在人为,而失为己。为人者重,自为者轻。景公自为,而小国不与,为人,而诸侯为役,则道在为人,而行在反己矣,故晏子知道矣。”

译文:

墨子听说后说:“晏子知晓道路,保住道路在于为人,而失去道路就是为己。为别人着想的人就受到尊重,为自己着想的人就被轻视。景公为自己着想,而小国不亲附,为别人着想,而诸侯都为他出力,这就是道路在于为别人,而在行为上反不在为自己,所以晏子知晓道路啊。”

扩展资料:

《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 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 ,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晏婴自身也是非常节俭,备受后世统治者崇敬。

书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如“晏子使楚”等就在民间广泛流传。通过具体事例,书中还论证了“和”和“同”两个概念。晏婴认为对君主的附和是“同”,应该批评。而敢于向君主提出建议,补充君主不足的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

百度百科_晏子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