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毛戴角还原文,披毛戴角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03 0
  1. 披毛戴角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2. 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什么意思?
  3. 莲池大师论出家与在家

披毛戴角的解释

谓变为 禽兽 。 《景德传灯录·阾珏和尚》 :“学人不负师机,还免披毛戴角也无?” 明 李贽 《戒众僧》 :“ 十方 颗粒之施难消, 必须 精进以消之,所谓披毛戴角,酬还信施,岂诳语耶!”

词语分解

披毛的解释 方言。披散的头发。 李劼人 《 死水 微澜 》第三部分九:“﹝ 曾师母 ﹞不很好看,却是 喜欢 打扮 ,长长的披毛,梳得拱拱的,外面全没有那样梳法。” 戴角的解释 头顶上生角。《列子·黄帝》:“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伏走,谓之禽兽。”《淮南子·墬形训》:“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史记·律书》:“自含齿戴角之兽,见犯则校。” 清 唐孙华 《夏日斋中读书

披毛戴角还原文,披毛戴角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披毛戴角的成语意思歇后语

词目披毛戴角

发音pī máo dài jiǎo

释义披着毛,长着角。指牲畜。

出处《景德传灯录》:“学人不负师机,还免披毛戴角也无?”

示例明·李贽《戒众僧》:“所谓披毛戴角,酬还信施,岂诳语耶!”

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什么意思?

披毛戴角

pī máo dài jiǎo

[释义] 指牲畜。

[语出] 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学人不负师机,还免披毛戴角也无?”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变为牲畜

莲池***论出家与在家

披毛戴角

解释:指牲畜。

出自:《景德传灯录》:“学人不负师机,还免披毛戴角也无?”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变为牲畜

湿生卵化

这是佛教里讲的生命存活方式十二种其中的三种。湿生者,从湿处而受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执着之惑,起翻覆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含蠢蠕动之类是也。(翻覆即飞伏也。因违义背信,翻覆任情,遂感蠢蠕飞伏之类也。)

卵生者,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者,若想念浮举,则为飞禽;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也。)

化生者,无而忽有也。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变易之惑,起舍故取新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转蜕飞行之类是也。(转蜕飞行者,如蚕蜕形为蛾,如雀化蛤之类。)

莲池***(1535-1615),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姓沈,浙江杭州人。他与憨山、紫柏、蕅一并称明清四大高僧。***17岁补邑庠,后信奉净土宗,志在出世,3l岁出家,于杭州昭庆寺受具足戒,学华严,参禅要,历游诸方,徧参知识。37岁回杭州,见云栖山水幽寂,即结茅安居,日久渐成丛林。同门因尊称他为云栖***。

莲池***被尊为净土宗第八祖,对我国净土宗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弥陀疏钞》,是净土宗的重要文献。***的《西方发愿文》,几乎成为了我国净土宗行人回向时不可或缺的定课。在行持上,***主张各宗并进,持戒为本,华严为体,净土为归。莲池***同时也是华严宗的大德,在《宗教律诸祖演派》被推为华严圭峰下第二十二世,在***的《弥陀疏钞》中展现了***华严思想的精华。

憨山***赞叹莲池***道:「欲海横流,三毒炽然,孰能遏狂澜以清烈焰?自非应身大士,又何能醒颠暝而朗长夜?时当后五百年,尤难其人,是于云栖***深有感焉。」(见《古杭云栖莲池***塔铭》)莲池***一生著述非常丰富,对后世的影响极大。***的《竹窗随笔》、《正讹集》、《直道录》、《山房杂录》等广为流传。

特别是《竹窗随笔》,是***在日常修行中随感所写的法语,有四百余篇,每篇小巧精致,却又振聋发聩,直指人心,是莲池***难得的佛教随笔精品。在《竹窗随笔》中,莲池***对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地解说,并表明了自己对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的独到见解。下面我们就对莲池***对出家与在家看法展开论述。

一、莲池***对出家看法

出家有很大的功德,在很多经典中都有对出家功德的论述。如《佛说出家功德经》云:佛告阿难言:「此罗羡那比丘,畏于生死地狱苦故,舍欲出家,一日一夜,持净戒故,舍此世已,生四王天,为北方天王沙门子,恣心受于五欲快乐,贪受五欲,与诸女共相***,寿五百岁。五百岁已,命终转生三十三天,为帝释子,具受五欲,极天之乐,天妙女,恣意千岁。寿尽生焰天,为焰天王子,自恣受天色声音味触,快心欲乐。……「此毗罗羡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满二十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后人中,生富乐家,财富珍宝具足。壮年已过,诸根熟时,畏恶生老病死患故,厌世出家,剃除须发故,身披法服,勤修精进,持四威仪,常行正念,观于五阴苦空无我,解法因缘,成辟支佛,名流帝,于是时,放大光明,多有人天,生于善根,令诸群生种于三乘解脱因缘。」

莲池***认为出家具有很大的功德,但是要求出家的人必须要严持戒律,发真正了脱生死之心。若是不能破烦恼,断无明,而只是做形象上的出家人,贪图名闻利养;则出家反而会遭致更大的过患,倒不如不出家的好。莲池***在《出家利益》一文中说: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此者赞叹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为利益也。岂曰不耕不织,而有自然衣食之为利益乎?岂曰不买宅,不赁房,而有自然安居之为利益乎?岂曰王臣***,信施恭敬,上不役于官,下不扰于民,而有自然清闲逸乐之为利益乎?古有偈曰:「施主一粒米,大似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又云:「他日阎老子与你打算饭钱,看你将何抵对?」此则出家乃大患所伏,而况利益乎哉!所谓出家之利益者,以其破烦恼,断无明,得无生忍,出生死苦,是则天上人间之最胜,而父母宗族被其泽也。不然,则虽富积千箱,贵师七帝,何利益之有?吾实大忧大惧,而并以告夫同业者。

在这段论述中,莲池***认为出家是一件大事,并不是为了不耕不织,有衣食所需,有安稳住所,有别人供养就是出家的利益。若作此想,自己又贪图享受,不畏惧因果之苦,将来就必须披毛戴甲来偿还别人的供养。更有甚者,还有可能堕落地狱之中受苦。

莲池***认为出家的确是「大丈夫之事」,并不是***都能做到的。***所说的出家并不是出世俗所居住的家,关键是要出三界火宅之家,如此,才能算作大丈夫。如果虽出世俗之家却不能了脱生死,出离三界火宅,只不过是白出家一场,对自己没有一点益处可言。***在《出家(一)》一文中说:

先德有言:「出家者,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夫将以武功定祸乱,相以文学兴太平,天下大事皆出将相之手,而日出家非其所能,然则出家岂细故哉?今剃发染衣,便谓出家。噫!是不过出两片大门之家也,非出三界火宅之家也;出三界家而后名为大丈夫也。犹未也,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而后名为大丈夫也。古尊宿歌云:‘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两字人知少。’最胜儿者,大丈夫也。大丈夫不易得,何怪乎知出家两字者少也。

莲池***认为,一个发菩提心,真为生死而出家的人,他们的初发心都很好。可怕的是,他们的初发心往往难于保持长久。这样的人出家之后往往为名利所束缚,没有心思用在道业上,即使是有的曾在深山中经过多年苦行的人,有时也很难经受住名利的诱惑。所以,***劝诫已经出家的佛子,一定要真为生死,断除烦恼,出尘劳之家,如此才不负自己出家的初衷。对此,莲池***在《出家(二)》一文中说:

人初出家,虽志有大小,莫不具一段好心;久之,又为因缘名利所染,遂复营宫室,饰衣服,置田产,畜徒众,多积金帛,勤作家缘,与俗无异。经称一人出家,波旬怖惧;今若此,波旬可以酌酒相庆矣!好心出家者,快须着眼看破。曾见深山中苦行僧,一出山来,被数十个信心男女归依供养,遂埋没一生,况其大者乎!古谓必须重离烦恼之家,再割尘劳之网,是出家以后之出家也。出前之家易,出后之家难,予为此晓夜惶悚。

二、莲池***对在家修道的观点

虽然出家修道有种种利益,但是佛教对出家人的要求条件较高。而且出家人如果不能够严持戒律,明因识果,在道业上没有什么成就,将来就得披毛戴甲偿还信众的供养。也就是说,出家人不精进修道所遭受的果报远比在家人要重。再者说,严守戒律,不犯因果,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在没有十足的把握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之前,以在家的身份修行比出家要好得多。莲池***在《修行不在出家》一文中说:

予昔将欲出家,有黄冠语予:「不必出家,只在得好师耳。」予时出家心急,置其语不论。出家后,思彼以延年修养色身为业,得传而留形久住足矣,何必出家。为僧者,欲破惑证智,上求佛果,下化众生,则古德皆舍家离俗而作沙门。又彼若志求金丹大道,亦须出家。则彼之言未为当理。但观今人有未出家前,颇具信心,剃染之后,渐涉世缘,翻成退堕;则反不如居家奉父母、教子孙,得一好师示导正法,依而行之,是如来在家真实***,何以***名阿兰若为哉?如是,则彼言亦甚有理,又不可不知也。

莲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在家修行的好处。***自己当年要出家时,曾有一个道士劝他,修行只要有一个好的指导老师就行了,不一定非要出家。莲池***当时的出家心切,并没有把道士的话当回事。等到***出家之后,想到道士以长寿延年修养色身为业的,只要能得好师传授,只要修到可以留形久住就足够了,的确不必出家。

但作为僧人,希望破惑证智,上求佛果,下化众生,所以古德都是舍家离俗而作沙门的。况且他们道士如果志求金丹大道,也必须要出家。可见,他的话不能算是在理。但反过来看现在的人,有未出家以前具有很大的信心,但是在剃发染衣之后,渐渐地沾染上了世俗的习气,这样反而更容易堕落。如果因出家而遭致罪业。那就不如在家孝养父母,教导子孙,拜一个好的师父作指导,依法而行。这样会在道业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同样能够成为真实的佛***,又何必非要住寺院出家修行呢?

莲池***的话,具有很深的道理。也许有人会说,在家修行,俗事繁杂,不能够一心修行,不如出家少事少恼,可以一心在道。其实,在家出家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在家修行有成就者也比比皆是。从佛世时的维摩诘居士,到唐代的傅大土都是在家修行有成就者的典范。所以,在家修行也能够有大成就。我想,莲池***主张在家修行的观点,对那些不安心俗世生活,整天寻求出家修道的人来说,当是一剂清醒剂,使他们能够认清在家修行的好处,从而做到俗务修行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