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麒麟原有种洞中蝼蚁岂能逃-天上有麒麟吗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9-08 0
  1. 朕与将军解战袍 芙蓉帐暖度 是什么意思
  2. 描写战争的诗歌名言?
  3. 求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两首诗。
  4. 芙蓉帐暖度的下一句是什么?
  5. 芙蓉帐暖度的上一句是什么?
  6.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是什么动物
  7. 翻译《送毛伯温》

这首诗是首御制诗,是明世宗在毛伯温远征安南时所作的送行诗。

全文:

送毛伯温 明世宗(嘉靖)

天上麒麟原有种洞中蝼蚁岂能逃-天上有麒麟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将南征胆气豪 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

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 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 朕与先生解战袍

朕与将军解战袍 芙蓉帐暖度 是什么意思

这并不是某一段相声中的,是郭德纲相声中的定场诗。

改编自明世宗朱厚熜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送毛伯温》。

原诗为: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郭德纲改编的为:

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

译文:

将军你征伐南方,胆气豪迈无比,腰间的钢刀如同一泓秋水般明亮 。

风吹电闪之中旌旗飘,战鼓擂动,山河震动,日月高标。

将军神勇天生,犹如天上麒麟的后代,敌人如同洞里的蝼蚁一般,怎么能逃走呢?

等到天下太平,将军奉诏,班师回朝的时候,我亲自为将军解下战袍,为将军接风。

扩展资料:

郭德纲,19年,七岁跟随天津评书艺人高祥凯学习评书。

1981年,开始正式学习相声,三年后,跟盲艺人王田雨学西河大鼓,常宝丰等天津艺人学相声;之后演说《杨家将》? 、《张广泰回家》、《隋唐》等相声段子。

1989年,拜时任红桥区文化馆馆长 、作家杨志刚为师学相声,学习了《九艺闹公堂》、《打灯谜》、《八扇屏》、《大保镖》、《吃元宵》等传统相声段子。

1995年,创建德云社,郭德纲开始闯荡北京,对外称白全福的徒孙,杨志刚的徒弟。

2000年,开始了与北京相声名家张文顺的合作,也与于谦开始合作。

2002年,与于谦开始搭档,又曾与张永久、王世勇、杨进明合作。

描写战争的诗歌名言?

意思是,我亲自为将军解下战袍。在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这是后人将两诗拼凑而成。前一句,朕与将军解战袍,出自《送毛伯温》,全诗如下,

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

白话译文,

将军你征伐南方,胆气豪迈无比,腰间的钢刀如同一泓秋水般明亮 。风吹电闪之中旌旗飘,战鼓擂动,山河震动,日月高标。将军神勇天生,犹如天上麒麟的后代,敌人如同洞里的蝼蚁一般,怎么能逃走呢?等到天下太平,将军奉诏,班师回朝的时候,我亲自为将军解下战袍,为将军接风。

后一句,芙蓉帐暖度出自《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写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得宠,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

扩展资料:

《送毛伯温》是毛伯温出征安南时,明世宗朱厚熜写的壮行诗。前四句是对毛伯温和将士们的赞扬,称赞他们豪气凛然,撼动山河。颈联作敌我分析,言麒麟有种,蝼蚁难逃,用“蝼蚁”来蔑视叛军。尾联既表达了对毛伯温出征必胜的信心,更是对毛伯温的信任和鼓励。全诗铿锵有力,气势非凡,反映出明世宗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

求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两首诗。

1、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出处:唐代?戎昱《塞下曲》

译文:苦励心志的人,上天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用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

2、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出处:唐代 李白《胡无人》

译文:双方龙争虎斗,经过多次回合的激战,战士们奋勇杀敌,又有太白入月,胡虏必灭的吉兆,大家都坚信一定能够打败敌人。

3、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出处:明代 朱厚熜《送毛伯温》

译文:将军神勇天生,犹如天上麒麟的后代,敌人如同洞里的蝼蚁一般,怎么能逃走呢?等到天下太平,将军奉诏,班师回朝的时候,我(亲自为将军解下战袍,为将军接风。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处:唐代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译文: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5、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出处:唐代 戎昱《塞下曲》

译文:将领们扫空敌营归来,高举旌旗直入玉门关东。

芙蓉帐暖度的下一句是什么?

赐都督杨文云

大将南征胆气豪,

腰悬秋水吕虔刀。

马鸣甲胄乾坤肃,

风动旌旗日月高。

世上麒麟终有种,

穴中蝼蚁更何逃。

大标铜柱归来日,

庭院春深庆百劳。

旧时流行的启蒙读物《千家诗》曾收录一首《送毛伯温》,与这首《赐都督杨文云》文字略有小异。原诗如下:

大将南征胆气豪,

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

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

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

朕与先生解战袍。

《送毛伯温》这首诗,《千家诗》标明作者是明世宗。而《赐都督杨文云》收录在黄瑜的《双槐岁钞》卷一之中。据该书自序“时大明弘治乙卯仲春谷旦,七十迂叟、前琴堂傲吏、香山黄瑜廷美甫谨书”推算,黄瑜应该生活在明宣宗至明孝宗时期,其所录之诗,决不会是明世宗时期的作品。所以,我们认为这首诗应该是朱元璋所作。但杨文云其人,我查了一些资料,还是不明所以。不知此人何德何能,值得朱皇帝为其赐诗。

又及:《千家诗》是旧时流行的启蒙读物之一,所入选的都是唐宋各名家诗篇。末尾两首七律,却是明诗,不知何时赘入。

其实,当年朱元璋就写过这样的诗:

“燕子矶兮一称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

===================================================================

《马皇后》

福到人间气象新 仁心沐得万家春

宠专帝苑非关美 莲出淤泥不患贫

一语能平天子怒 千秋犹记再生恩

慈悲普泽黎民颂 大美何需效笑颦

就你那抠门劲,看这都是奢侈的

芙蓉帐暖度的上一句是什么?

意思是,我亲自为将军解下战袍。在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这是后人将两诗拼凑而成。前一句,朕与将军解战袍,出自《送毛伯温》,全诗如下,

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

白话译文,

将军你征伐南方,胆气豪迈无比,腰间的钢刀如同一泓秋水般明亮 。风吹电闪之中旌旗飘,战鼓擂动,山河震动,日月高标。将军神勇天生,犹如天上麒麟的后代,敌人如同洞里的蝼蚁一般,怎么能逃走呢?等到天下太平,将军奉诏,班师回朝的时候,我亲自为将军解下战袍,为将军接风。

后一句,芙蓉帐暖度出自《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写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得宠,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

扩展资料:

《送毛伯温》是毛伯温出征安南时,明世宗朱厚熜写的壮行诗。前四句是对毛伯温和将士们的赞扬,称赞他们豪气凛然,撼动山河。颈联作敌我分析,言麒麟有种,蝼蚁难逃,用“蝼蚁”来蔑视叛军。尾联既表达了对毛伯温出征必胜的信心,更是对毛伯温的信任和鼓励。全诗铿锵有力,气势非凡,反映出明世宗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是什么动物

意思是,我亲自为将军解下战袍。在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这是后人将两诗拼凑而成。前一句,朕与将军解战袍,出自《送毛伯温》,全诗如下,

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

白话译文,

将军你征伐南方,胆气豪迈无比,腰间的钢刀如同一泓秋水般明亮 。风吹电闪之中旌旗飘,战鼓擂动,山河震动,日月高标。将军神勇天生,犹如天上麒麟的后代,敌人如同洞里的蝼蚁一般,怎么能逃走呢?等到天下太平,将军奉诏,班师回朝的时候,我亲自为将军解下战袍,为将军接风。

后一句,芙蓉帐暖度出自《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写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得宠,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

扩展资料:

《送毛伯温》是毛伯温出征安南时,明世宗朱厚熜写的壮行诗。前四句是对毛伯温和将士们的赞扬,称赞他们豪气凛然,撼动山河。颈联作敌我分析,言麒麟有种,蝼蚁难逃,用“蝼蚁”来蔑视叛军。尾联既表达了对毛伯温出征必胜的信心,更是对毛伯温的信任和鼓励。全诗铿锵有力,气势非凡,反映出明世宗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

翻译《送毛伯温》

这句“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并不直接指代某种动物。它出自明代嘉靖皇帝朱厚熜的《送毛伯温》,原文是“将军神勇天生,犹如天上麒麟的后代,敌人如同洞里的蝼蚁一般,怎么能逃走呢”。在这里,麒麟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一种瑞兽,往往代表吉祥和神力。因此,这句话是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非常英勇神武,如同麒麟一般,而敌人则被比喻为蝼蚁,表示他们无法逃脱其威力。

耐心读完下文,就全清楚了:

在高中语文第六册课文《语言与文学》中,王力先生批评明世宗的诗《送毛伯温》比喻庸俗,诗格卑下。在我们班上激起了热烈的争论,现将争论的主要观点引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钱淳川同学通过对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特点的分析,认为《送毛伯温》是一首表现英雄气概,增长士兵斗志的好诗。他说,这首诗借助形象生动的语言,写出了出征将士之“胆气豪”。“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蟠、蝼蚁岂能逃”,写出了我军打赢胜仗的决心和信心,虽然流露了对边远地区人民的轻蔑,但是鼓舞了士兵的斗志,还是可取的。“麒麟”、“蝼蚁”的巧妙对比,更显出其语言功底和不凡的气概。

孟晓琦同学从语言和文学的关系上对这首诗作了分析,他说,语言创造文学,文学依赖语言。明世宗的这首诗并不像王力说的“只有小学生的水平”,“毫无诗意”。我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一种霸气和豪情,一种对战争胜利的信心。“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这两句诗充分显示了震人心魄的气势,从中看出明世宗那天下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整首诗充分地扬了自己的军威,藐视了敌人。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毁灭,总不能扬敌人之威,灭自己威风吧!

李明佳同学则以其人之理论还评其人之论证的方法,说,王力先生自己在上文说,“形象思维是用具体形象来构思”,在语言上,“则是多用具体名词,少用抽象名词”。那么,明世宗的《送毛伯温》还是做到了这一点。用“征战”、“抽刀”鼓舞士气,用“麒麟”、“蝼蚁”增大了军威,也灭了敌人威风,用“解战袍”表达了对打胜仗的希冀和对将领的信任。不知王力先生为何说这些比喻是“庸俗的”,诗格是“卑下的”。为喻体是“麒麟”与“蝼蚁”吗?但以王力先生个人的主观好恶来批驳诗义,仿佛不妥。

朱玮静同学等则针锋相对,从作者喻体的选择和描写的分寸上作了分析。她指出:《送毛伯温》诗以“蝼蚁”比喻地处边远的百姓,又以“麒麟”来比喻毛伯温与“联”(明世宗)的关系,本来麒麟都是成双成对,比喻“君臣”似乎不妥,又过于贬低甚至歧视对手,这种心态也是十分不可取的。“腰横秋水雁翎刀”,又过于将战场的杀戮白热化,夸张化,让人难以接受。所以它实在称不上是一首有诗意的诗了。

刘听同学从作者的心态上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她说:明世宗的《送毛伯温》的确是庸俗不堪,可能由于作者是皇帝,他的诗中缺少中国古代文人才子的含蓄之美,尽是些狂妄之辞。“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虽有豪气,但一看就是令人肉麻的恭维之辞,有一种让别人为自己利益效命的窃喜“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更是贻笑后人。此类句子不但毫无语言上的美感,而且思想意识也是如此的偏执、狂妄、自大。真不解,这样的诗居然也收进文集,被后世我辈书僮耻笑。

马凌飞同学则从作者的特定身份出发,对诗作的艺术水准等方面,作了实事求是的探究,她说,语言是文学的手段,创新的语言更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作为大明皇帝,把偏远百姓比喻成“蝼蚁”应是有情可原。可观全诗,无论从内容、用词、组句来讲,都略显平庸,即太大众化,读了没有耳目一新之感。“豪”、“秋”、“雁”等形象思维落入俗套,因此,并不显得出彩。但若说“只有小学生的水平”,恐怕有些言过其实了。

语言和文学,就好比火锅与汤汁,语言是作料,文学是汤汁。没有作料的汤汁自然是白开水一锅,而没有汤汁就更无所谓火锅了。江琦同学在打了一个比喻后指出:语言是文学表现的最重要的形式。她说,《送毛伯温》一诗,王力先生认为其比喻“庸俗”诗格“卑下”。我辈读来,毫无诗意是真,因为语言太平庸,没有文学之美,然而说到比喻庸俗,就未免太严重了。其一,庸与雅原本就没什么明确的界限。如今和平年代,祖国56个民族大团结,自然个个一张口就会迸出个“与人平等”的文明词。然而在明世宗年代,不扫平天下,独霸神州,就不是一种荣耀。当时,边远地区的骚乱是明世宗的心头大患,惟恐除之不及,如果他还在诗中将他们比喻成天仙、才子,岂不又是春花秋月的南唐李煌李后主?诗意是有了,可惜国家在他的笔下溜走了,还可能落得小命不保。如果国家没有了,何来文化!

徐燕萍同学不同意课文作者王力先生说这首诗“只有小学生的水平”。并且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了看法。她说:读这首诗时,我们不应该以现代的角度去体会,而是要结合历史背景,站在作者当时的立场上去分析。形象思维是用具体的形象来构思表现诗的意境。就这首诗来说,明世宗用“麒麟”“蝼蚁”来比喻敌和我,若用我们现在的原则看,是很乖戾的。但在当时,这两个比喻恰好反映了明世宗的自信和豪气,符合他作为一个皇帝的心态。王力先生说这首诗“诗格卑下”,是从先生的主观臆想出发的,不足为训。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之一,不一定是高尚的思想才能用诗。

李双春同学则从鉴赏过程作了实事求是的评述。他说,读《送毛伯温》,初觉此诗豪气有余,意象不足,但无论如何,不至于落到“小学生的水平”、王力先生之所以贬低此诗,是不是诗中所显现的民族歧视观点呢?但此点有失公允。在那个边声四起、汉夷分家的年代,中原炎黄与边远地区的人民本来就是生死对头,倘若如王力先生所言,那么渴望直捣黄龙,笑谈渴饮甸奴血的岳飞乃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内战狂人了?据吾愚见,此诗虽在立意、修辞上无甚妙笔,但其诗格并不卑下。试想我们又怎能要求每个帝王都有南唐李煌、满清康熙的文学水准呢?王力先生的这番无名火,仿佛生得没有理由。

吴一凡同学也认为王力先生评明世宗之《送毛伯温》“只有小学生的水平”一说,不大妥当。他说:吾觉此诗写得形象生动,也很贴切。他认为,比喻百也应该有时代性。现在看来,将边远地区的人民视段为蝼蚁是一个庸俗的比喻,孰不知明朝乃当时大国,甚至是世界霸国,其意气之盛,就如当今之美国一样,丝毫不把别国放在眼里,而那时边远地区的人民,不服于明朝的管教,且实力又微乎其微,试使这些边民与大明朝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明世宗只是略带夸张地将麒麟之于蝼蚁,比作明朝之于边民,何能找出其语言的不妥之处呢?只是当时明世宗目中无人,观念错误,何以将观念之不妥硬盖上语言不妥的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