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攻之道_兼弱攻昧逆取顺守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8-03 0
  1. 1、阅读《三国演义》关于庞统的内容,概括其生平事迹,并分析庞统的性格和他悲剧结果的原因。(300字以上
  2. 逆取顺守是什么意思
  3. 《三国演义》中庞统的事迹有哪些?

兼弱攻昧的解释

兼并弱国和攻取 政治 昏乱之国。 《书·仲虺之诰》 :“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孔 传:“弱则兼之,闇则攻之,乱则取之,有亡形则侮之,言 正义 。” 《晋书·石勒载记上》 :“ 然后 命将四出,授以奇略,推亡固存,兼弱攻昧,则羣凶可除,王业可图矣。” 《 三国演义 》 第六十回:“ 庞统 笑曰:‘ 主公 之言,虽合天理……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 汤 武 之道也。’”

词语分解

兼的解释 兼 ā 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兼旬(两个十天)。兼程。兼并。 同时 涉及 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兼而有之。兼收并蓄。兼顾。***。兼任。兼课。 部首 :丷; 攻昧的解释 攻击昏乱无道者。《 左传 ·宣公 十二 年》:“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 杜预 注:“昧,昏乱。”

兼攻之道_兼弱攻昧逆取顺守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阅读《三国演义》关于庞统的内容,概括其生平事迹,并分析庞统的性格和他悲剧结果的原因。(300字以上

夺占荆、益,这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开创基业早已定下的大计方略。但要付诸实现,并非一帆风顺。诸葛亮自走出隆中这两年之间,就经历了这么一场事关成败的考验。现在刘备虽在荆州取得了一块有限的地盘,但要是周瑜长期屯兵江陵,不要说西进益州根本办不到,就是在荆州也拓展不开,处处受到东吴的制约。诸葛亮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虽和刘备反复切磋过,但对刘备执意要亲自去东吴面见孙权,请求孙权自动让出长江以北荆州的地盘,总觉有些不妥,又恐生事端。但在这件事上,刘备还是很坚决的,虽经诸葛亮再三劝阻,仍坚持要去。

按刘备的想法,此行虽“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但孙权当时“所防在北”,还得依靠他“为援”,共治曹操,未必会把他如何。诸葛亮听了刘备的这个想法,虽然有些担心,但看到刘备决心已定,也就只有嘱咐他到了江东后,凡事多和鲁肃商议,以防变生意外。

刘备到江东,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与孙权会面。原本二人已是亲戚关系,而且又是两位当代英杰第一次见面,自然互道仰慕之意。果如诸葛亮所料,当刘备提出“都督荆州”一事时,孙权面有难色,只好说江陵是周瑜血战打下的,恐怕一时很难办,还得和周瑜商议。孙权请刘备不要操之过急,还得从长计议。

孙权却暗中派人通知周瑜,请他做决定。周瑜立即上疏给孙权,鲜明地表明了他的立场,而且向孙权献计说:

刘备以枭雄之资,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伐,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聚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这就不难看出,《演义》中说周瑜用了美人计,大概就是由此而加工的。但这和历史上孙权“进妹固好”的记载,完全是不同的。如果把周瑜此时所献的软禁刘备之计称作“美人计”的话,那也是在孙、刘结亲之后,刘备为“借荆州”而引起的。

孙权一接到周瑜这封疏,立即就把鲁肃和吕范招来,请他们就周瑜之疏各抒己见。孙权之所以把彭泽太守吕范请来,是因为刘备一到江东,吕范就向他“密请留备”,建议把刘备软禁在江东。这和周瑜的意见完全一致。而鲁肃却与周瑜、吕范等人的意见完全相反。唯独他从“共据曹公”的大局出发,力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孙权为了综合平衡两方面的意见,所以把两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一同请来。自不待言,吕范完全赞同周瑜疏中所言,认为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希望孙权当机立断。

鲁肃向孙权解释道:“将军虽然英武盖世,但力量实在不能和曹操相比,何况我们刚得荆州,还没有对荆州百姓有什么恩信。依我之见,最好把荆州借给刘备,让他去安抚荆州,这对我们有力。因为这样做,是给曹操增加了一个劲敌。难道这不也是最好的计策吗?”鲁肃个话顾全大局,连孙权也无法回绝。

孙权虽然没有听从周瑜、吕范的意见,把刘备软禁起来,但却感到很郁闷。就在他和张昭、鲁肃等人送走刘备之后,正要派人去江陵请周瑜来议事,周瑜却不请自来了。

正要一见孙权,得知刘备已去,心里很无奈,但也无法挽回了。于是,正要只好向孙权另献一策,他说:“曹操自赤壁战败后,威信扫地,现在正致力于安定内部,不可能再来和我们相争。这正是个好机会,让我和奋威将军***一道,进兵取蜀,得蜀之后再并吞张鲁,由***守在那里,结好马超,互相支援。然后我就回来和将军一道北攻襄阳,直追曹操,北方是不难打下的。”很显然,支援是因为孙权不愿与刘备闹翻,只好避开荆州去向西发展,最后与曹操争衡中原。孙权当时听了支援这一番话,深为支援这种气概所感染,精神为之一振,不但立刻同意了支援这个,而且还派遣使者送书去公安,约刘备“共取蜀”。

刘备接到孙权的书信,展开,不禁大吃一惊,立即交给诸葛亮,上写:

米贼张鲁居王巴、蜀,为曹操耳目,规图益州。刘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进讨张鲁,首尾相连,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

孙权、周瑜这一招,完全和诸葛亮西进益州的隆中相抵触,诸葛亮建议马上给孙权回信阻止他,同时还要作好应变的部署。使者带回刘备的回信,上写:

备与(刘)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悚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于山林。

这简直是在为刘璋求情。否则,刘备就要入山当和尚,这给孙权一点考虑的余地都没有。当时孙权已经命令***率领水军进驻夏口了。

事也凑巧,而且意外,雄心勃勃的周瑜在返回江陵时,竟在半路上发病死在巴陵(今湖南岳阳)。孙权一接到周瑜的死讯,不禁痛哭流涕地说:“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这时孙权哪能还去收川呢?更可况又接到诸葛亮已经调兵遣将布防江岸的报告,于是他立即派人把***召回。《演义》中周瑜和刘备兵戎相见,活活备诸葛亮气死的故事,显然并非史实。

周瑜临死时,上疏给孙权说:

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扶之。鲁肃智略足任,岂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

这封疏充分反映了周瑜忘身忧国、大志未竟的心情,他在临终之前,还是冷静了下来,从“与曹操为敌”出发,考虑到和刘备相邻,这个“百姓未附”的状况,使他不能不认识到在这个时候解决荆州问题是不现实的,要对付曹操,非联合刘备不可,事役他特别举荐了力主加强孙、刘联盟的鲁肃接替他镇守江陵。

鲁肃正是在替代了周瑜之后,再次向孙权建议“借”荆州给刘备。到这个时候,孙权就依从了。鲁肃从江陵下屯陆口(今湖北嘉鱼县西)后,刘备就把近在治所从公安迁至江陵。以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任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驻南郡。当曹操在北方听到孙权“以土地业备”,把近在让给刘备的消息,正在书写,不禁“落笔于地”。在曹操看来,刘备是位英雄,一旦有了更多的地盘,其势愈张。这足以表明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从此,刘备取得近在大部分土地,基本上实现了诸葛亮隆中战略中“跨有荆、益”的一半,西进益州自然提上了日程。

益州,不但孙权有意,曹操又何尝无心。赤壁战后,曹操重兵屯守襄阳、樊城,西进关中解决马超、韩遂等势力,目的就是为了扫清道路,从关中南下取汉中、定益州,这种局面一旦形成,正如孙权邀请刘备共同取蜀的信中所说的,“若操得蜀,则荆州危矣”。就在孙权邀请刘备共同取蜀时,刘备集团中就有人主张接受孙权的邀约,他们认为,定蜀之后,“吴终不能越荆有蜀,蜀地可为己有”。荆州主簿殷观认为这样做太危险,他分析说:“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以诸葛亮之智,岂能未及于此。可见赤壁之战后,曹、孙、刘三家都处在为谋求统一而政治风云又瞬息万变的境况中,任何一点疏于大局的考虑,都有可能被另外一家或两家联合吞掉的危险。

而在当时孙、刘结盟牵制曹操的大前提下,由于刘备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他既无力向北和曹操争衡,更不能抛开联盟去向孙权取利,他只有按诸葛亮隆中战略的部署,去实现“跨有荆、益”这第一个重要目标。

这期间,周瑜功曹庞统,在周瑜死后,送丧至吴,他不愿留在江东,打算回荆州去。先后经鲁肃、诸葛亮举荐,受到刘备的器重,亲待仅次于诸葛亮,而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庞统从荆州经过战争浩劫,以及刘备当时的处境,也向刘备分析了夺占益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说:“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借以定大事。”刘备听后,说曹操是他“水火”不相容的敌人,舍曹操去夺取益州,师出无名,所谓“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对此,庞统向刘备指出:“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庞统特别提醒刘备:“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庞统这一席话,确实使刘备动了心,以他半生颠沛的经历,对此颇有体会:从两年前荆州发生的这场战争来看,若曹操南下,刘琮举州投降时,就听从诸葛亮的意见,从刘琮手里夺取荆州,何至于在当阳长坂遭到那样的惨败,从而使荆州百姓蒙受了更大的灾难。“逆取顺守,报之以义”的道理是用得着的,要干一番大事业,墨守成规是绝对不能取得成功的。庞统说的得很对,“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在利害攸关的时候,怎能用简单的信条束缚自己的手脚呢!春秋五霸,“兼弱攻昧”,不都有一番轰轰烈烈的壮举吗!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也就是庞统投归刘备的第二年,正当诸葛亮、庞统和刘备商议收川之时,益州牧刘璋派遣***到荆州来迎接刘备入蜀了。事情何以如此凑巧呢?还要从曹操下江陵说起。当时益州牧刘璋曾派遣别驾张松至荆州结好此次,张松本想投靠此次,不料曹操因战胜而骄,对张松不加礼遇,甚为轻慢,张松以此怀怨。当曹操兵败北还,张松回到成都,就向刘璋“疵毁”曹操,并劝他和曹操断绝往来,交好刘备。张松对刘璋说:“刘豫州和你是同宗兄弟,可以成为你的心腹,最好和他交好。”刘璋纳张松的建议,并根据张松举荐,派扶风人***去荆州和刘备通好。过了不久,又派***和孟达送兵数千给刘备以助守御。

原来张松和***是好友,常在一起私下议论,认为跟随刘璋“不足与有为,”,成不了大事。张松前次奉使去荆州就有外向之意,因遭曹操冷遇,转而想起久负盛名的刘备。赤壁战后,张松举荐***去荆州,就是让他这位好友去摸摸刘备的底。果然***从荆州回来,向他称说刘备“有雄略”。于是,张松和***“密谋协规,愿共戴奉”,准备共同拥戴刘备为益州之主,正等待机会。从张松、***身上充分证明了诸葛亮早在隆中向刘备分析形势时所说的,益州“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的现状。

到了建安十六年这一年,益州牧隆中得知曹操准备对汉中用兵的消息,“内怀恐惧”,张松、***认为时机已到。张松对刘璋说:“曹公兵强无敌于天下,若因张鲁之资进取蜀土,谁能抵挡得住呢?”张松又进而说道:“现在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人恃功骄豪,欲有外意,如果敌人从何外面进攻,而这些人乘机在内部作乱,就实在太危险了。”张松这些话正说到刘璋内忧外患的根本上,刘璋不禁叹息道:“我正为此担忧,还没有想出办法来。”张松心中暗喜,从容向六章建议道:“刘豫州和你亲如手足,而和曹操却有深仇大恨,且善于用兵,若把他请来,用他去讨伐张鲁,必操胜券。张鲁一破,益州势强,才又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刘璋因早已和刘备通好,这时听了张松的话,也就欣然不疑,所以立即派遣***领兵四千到荆州迎请刘备入蜀。并前后赠给刘备以“巨亿”的钱作为兵饷。

***至荆州,向刘备“陈益州可取之策”,说:“以展将军之英才,乘刘璋之儒弱,加上益州智士张松相应于内,必能得手。然后依仗益州的财富,凭借天府的险阻,以此完成大业,就易如反掌了。”***又献上标示蜀中“山川处所”的详细地图,使刘备、诸葛亮、庞统等“尽知益州虚实”。于是,刘备开始去实现“跨有荆、益”的后一半了。

刘备和诸葛亮、庞统商议之后,决定留下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刘备亲率庞统和黄忠、魏延等谋臣武将统兵数万入蜀。就在***动身去荆州迎请刘备时,益州主簿黄权、从事王累等皆谏阻过刘璋,特别是王累“自刎州门,以明不可”,刘璋一概不从。及至得知刘备已起兵入蜀,下令所过之处,“迎送奉供”,使刘备感到“入境如归”。刘备统军至巴陵(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巴陵太守严颜扶心叹息说:“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也!”

刘备从江州北面垫江(今四川合川)取水路向涪(今四川绵阳市东)进发。刘璋亲率步骑三万多人,“车乘帐幔,精光耀月”,赶往距成都三百六十里的涪城去和刘备相会。刘备至涪,刘璋亲自出迎,“相见甚欢”。

在这前后,张松使***暗中向刘备献计:可与相会时袭杀刘璋。刘备不从,认为“此大事也,不可仓卒”。庞统也向刘备献策说:“若趁现在和刘璋相会之机,就把他抓起来,那么将军也就可以免去用兵之劳而坐得益州了。”刘备还是不从。刘备因庞统是他的心腹谋士,他不能不让庞统了解他的实际想法,于是坦率地对庞统说:“我们刚到,对百姓毫无恩信可言,所以不能如此。”

刘璋和刘备在涪城每日宴乐,一住三个月。刘璋推举刘备为大司马,兼领司隶校尉,刘备推举刘璋为镇西大将军,兼领益州牧。这期间,刘璋给刘备增加兵众,请他向北去讨伐张鲁。还把白水关(今四川青川县东)驻军也拨给刘备指挥。又将米二十万斛、马四千匹、车千乘,以及大量缯絮棉帛等“资送刘备”,一切安排完毕后,刘璋回成都去了。

刘备统军至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就停了下来,“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这时,忽然接到诸葛亮送来的报告,说孙权派人把孙夫人接回东吴去了,还说孙夫人临回时差点把无岁的阿斗带去,好在赵云和张飞勒兵断江,把阿斗夺了回来。刘备得此报告,感到事情并不简单,应尽快解决益州问题。

第二年,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见刘备无意进讨张鲁,暗地派人向刘璋报告,并建议及早将勒兵遣还荆州。庞统得知消息,认为形势危急,立即向刘备献上收川三计:一是暗选精兵,径袭成都,一举便定,此为上计;二是收斩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并其部众,然后直取成都,此为中计;三是退还白帝,连结荆州,徐图进曲,此为下计。庞统提醒刘备说:“要是再犹豫不决,将致大困,后悔莫及。”刘备以上计太急,下计太缓,“然后中计”,认为中计比较平稳。

恰好这时,孙权送来曹操南征的消息,让刘备回去“自救”。不管孙权有何用意,这倒给了刘备一个借口。于是刘备依计而行,先派人送书给刘璋,借口曹操进攻孙权,说孙权和他是“唇齿”相依的盟友,理应回兵去救,又说张鲁乃“自守之贼”,不用担心。并向刘璋求借“万兵及粮紫”。刘璋得书很生气,真是事与愿违,只答应给兵四千,“其余皆给半”。刘备以此激怒部众说:“我为益州征强敌,劳军远来,不辞辛苦,连人马军资都不齐,这怎么使我们甘心为他卖命呢!”

就在这时,张松又在成都出事了。原来,张松听到刘备要回荆州,不明究竟,急忙写信去问刘备和***:“眼看大功告成,为什么要离开呢?”信未送出,其兄广汉太守张肃“惧祸及己”,向刘璋告发。于是刘璋收斩张松,并通知各处关隘严加防范,和刘备断绝往来。刘备得知大怒,立即召来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责以无礼”,杀掉。自此,和刘璋正式分手,拉开了收川的序幕。

刘备收并白水军后,以黄忠、卓膺为先锋,挥师南还,进据涪城。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璋听说刘备已据涪城,速命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前往堵击,皆战败,退保绵竹(今四川德阳北)。吴懿率所部投诚。刘璋再派李严督绵竹诸军去争夺涪城,而李严在战败之后,又率众向刘备投降了。张任、刘璝退与刘璋儿子刘循固守雒城(今四川广汉北)。这时,冷苞军威大振,在分遣诸将平定益州郡县的同时,和庞统亲率主力进攻雒城。

雒城之战,是冷苞兵定益州的一次关键性战役。这年夏天,当刘备进军雒城时,蜀中名将成都人张任恃勇轻敌,带兵出屯于雒城之南的雁桥,战败之后,被庞统用计擒获。刘备久闻张任忠勇,令归降,张任厉声回答:“老臣决不能再服侍第二个主人了!”冷苞叹息不已,只得将他杀掉。正是张任被擒之后,刘循再也不敢出战,冷苞和庞统指挥军队把雒城围困达一年之久。直到第二年夏天才把雒城打下。也正是在攻占雒城的激战之时,三十六岁的庞统军师,“为流矢所中”,中箭阵亡。

《演义》中,说庞统和冷苞分兵进攻雒城,庞统被张任乱箭射死于落凤坡后,诸葛亮痛苦庞统,遂由荆州入川,提兵雒城,计擒张任于金雁桥斩之。显然与史实不符。

逆取顺守是什么意思

一,难得的奇才谋士

一开始司马徽就向刘备荐到:“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①在文本中我们看到庞统的奇才大智早已是享誉荆襄,盛传江东。孙权早闻其大名,而周瑜多用其计;刘备也是久闻芳名却未得一见,鲁肃称“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②可见庞统的才智谋略非比常人。

(一)才智谋略 可谓奇才

第一次出现庞统这个名字是在刘备马跃檀溪,逃难至南漳水镜先生庄上,水镜指点道:“今天下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庞统因避难寓居江东期间,周瑜通过鲁肃多次请教庞统,并多用其谋。庞统的第一次正面出场是在曹操80万大军压境,直逼东吴时。周瑜使鲁肃问策于庞统,统先献“火攻”之策,后献“连环”之计。周瑜顿时茅舍顿开,深服庞统之计,并请庞统出山为其施行最关键的连环记。曹操被称为乱世之奸雄,生性多疑,要想对其施计谈何容易!非智谋超常、胆识过人者莫敢当此大任。但庞士元却游刃有余,圆满完成了巧施妙计的任务。正如中诗曰:“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③庞统能智胜生性多疑、诡计多端的曹操,可见其智绝才奇和出神入化的应变能力。鲁肃也深深折服其才,多次向周瑜论道,《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写到周瑜死后又立马推荐给孙权,孙权以貌相人,用看周瑜的审美标准来取才而冷落庞统。鲁肃深感惋惜,安慰庞统道:“公抱匡济之才,何往而不利?”当肃得知统欲投刘备时,极力支持并嘱咐道:“无使孙、刘互伐,同力破曹。”足见鲁肃对其能力的肯定。鲁肃在写给刘备的荐书中推崇道:“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展其骥足。”并特别提醒道:“如以貌取之,恐负所学,终为他人所用,实可惜也!”孔明在东吴吊丧期间,也曾面晤庞统,并写有荐书给刘备,推荐庞统。可见天下名士对其推崇备至。

在赤壁之战中,庞统智献火攻之策,巧授连环之计显示出庞统高超的决策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耒阳县庞统理事”表现了庞统明察善断的洞察决断能力、干炼果决的理事能力和快捷神速的办事效率。目睹此情此景张飞惊叹道:“先生大才”。庞统的满腹经伦和雄才大略,犹如蓄足能量的熔岩,直至为刘备取川时,才得以喷发。刘备取川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起决定作用的却是庞统的运筹帷幄,巧言善辩。在议取西川的过程中,庞统的学识机谋得淋漓尽致的表现。庞统以敏锐的观察、理智的思考抓住张松议献西蜀的契机,运筹谋划,制定出取西川的谋略方针。尤其是针对刘备以“仁义取天下”指导思想的偏执之处,提出了“宜从权变’’、“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的英明思想,从而为困惑中的刘备指点迷津和大展宏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清除了开拓西川基业的思想障碍,使刘备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终于下定取川决心。

客观地说,刘备在获得孔明的辅佐之后,虽然取得一些胜利,尤其是与东吴联合抗曹,取得赤壁之战大胜。借得荆州,使刘备有了立足之地,但刘备集团处于弱势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观,还不足以与魏吴鼎足抗衡。庞统不仅为刘备开辟西川基业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在实践中,为刘备建立西川基业开辟了通向成功的道路。庞统虽在取川成功在望之际,壮志未酬身先死。但其却在短暂的时间里为刘备集团开创西川基业建立了丰功伟绩,表现的才智谋略可谓奇才。

(二)刚正不阿 敢于直谏

庞统不仅才智谋略可谓奇才,同时也是一个刚正不阿、敢于直谏的人才。天下之才或因机遇、或因个性等原因被埋没、被误解而屈沉一隅的人屡见不鲜。庞统则因未遇知己之主或埋没于襄阳,或屈沉于江东。尽管早在赤壁之战前,周瑜已通过鲁肃多用其谋。事实上,统已充当着东吴谋士,但却始终未正式授于任何职位。鲁肃将庞统推荐给吴主孙权时,却被因貌丑“心中不喜”和意见相左视为“狂士”而遭到冷待。

庞统第一次求职对孙权不恭维奉迎,刚正不阿。有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正气和骨气,被孙权指为狂士。《三国演义》第57回中:鲁肃向孙权举荐庞统,并盛赞其才。当庞统见到孙权时:“权观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发,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孙权问统曰:“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统答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权之所问与统之所答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学识观。孙权注重的是专长。庞统“不必拘执”的回答是对孙权学识观、人才观的挑衅。“随机应变”的回答则提出了与孙权截然不同的人才标准。初次晤面,庞统不仅没有任何谦卑之词,反而思路见解处处与孙权相左,显然不仅不会令其满意,反而会被认为“不识时务”、“狂妄”。因而“狂士”一词便脱口而出。当孙权又以周瑜作为取才标准而问统曰:“公之所学,比公瑾如何?”时,统笑曰:“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此一回答,不仅会令孙权大失所望,反有冒犯之嫌。文中写道:“权平生最喜公瑾,见统轻之,心中愈不乐。”最后,孙权给庞统的回答是“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古往今来大凡求职者总会千方百计迎合上级,投其所好,以搏得好感而被重用。庞统仿佛不通世情,只一味按自己“欲以才气动之”的主观愿望行事,敢于在这位决定自己命运的国君面前坦陈己见,锋芒毕露。历代君主宁用听话愚钝之人也不会重用聪明而难以驯服之人,统一身傲骨,其不被吴主所用也是必然的。

庞统投奔刘备之时。刘备久闻庞统大名,立即请入相见,由于庞统始终抱着以才学动人的思想,所以无论投奔何处,总是一副桀骜不驯的姿态 “统见刘备长揖不拜。”④这对奉行礼仪的刘备来讲无疑会留下不愉快的印象。又写道:“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庞统不拿出鲁肃、孙明两位大贤的荐书投呈,也无恭维、嫌卑之词,仅答曰:“闻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刘备便以托词将统派往一偏远小县任县令。统为自己再次遭冷遇屈待而不平,叹曰:“玄德待我何薄?”统上任后,终日饮酒为乐“尽废县事”。张飞、孙乾受刘备之派前往视察,统立即唤来公吏将百日所积之事,不到半日处理完毕,且“分毫不差,民皆叩首拜服。”而后,投笔于地曰:“所废县事何在?曹操、孙权,我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⑤此处庞统恃才狂放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它却是一个令人叹赏的刚正不阿的贤士的真实心声。有识之士面对昏庸之主、偏狭之君唯刚正狂放方可保其人格魅力,有所建树,实现人生价值。否则,唯唯喏喏,会锐气尽堕,一事无成。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一系列诤臣谏士形象。他们多因诤言语获咎,乃至结局悲惨。袁绍手下的田丰、许攸、沮授如此,刘璋手下的黄权、王累、李恢、刘贵、冷苞、张任、彭漾等也如此。尤其是黄权口衔刘璋衣衫而谏竟被扯落门牙两颗,王累因谏阻刘璋引刘备入川而自断悬索撞死于城门之下。袁绍因拒谏毁贤而失败于曹操,刘璋因怨诤拒谏而江山移主。诤臣因忠于所事君主,出于公心而冒险进谏,甚至不惜以生命用代价。而这在专制主义的封建时代,在某些专制者的心目中会被视为“狂”而不能相容。封建时代愚忠之臣颇多,诤谏之臣难得。庞统为刘备手下难得的诤臣,有知识分子难能可贵的刚正之气。在刘备西进取川的进程中,庞统曾数次进谏使形势或转危为安,或加速发展 ,从而为刘备开辟建立西川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例如庞统在促使刘备决策取川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刘备在张松、***议献西川表现出犹豫困惑时,庞统以明锐之语坦言道:“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使刘备主动向庞统请教取川之策。统又以“宜以权变”“逆取顺守”“汤,武之道” 的思想使刘备疑虑顿释,“金石之言,当铭肺腑”从而下定了取西川的决心。如此一谏,奇功也。其二例是刘璋到涪州来接刘备,统再三劝刘备在筵席上杀掉刘璋,以图其西川之地,而刘备却以“季玉是吾同宗”不忍杀之,在筵席上庞统设计准备杀刘璋时却被刘备阻挠并问责于庞统。刘璋回川,刘备失去了进川的最好时机。的第六十二回写到:在镇守葭萌关时得知魏、吴将于濡须交兵的消息,预计胜方将吞并荆州。刘备纳庞统之言,声称拟勒兵回荆州,救援东吴。遣使赍书致刘璋,请求“发精兵三、四万,行粮十万斛。”刘璋仅拨老弱军四千人,米一万斛。刘备得此信息大怒,扯毁回书,大骂而起。刘璋使者见状逃回成都。在此因刘备不冷静行为而导致取川形势恶化时刻,庞统直言道:“主公以仁义为重。今日毁书发怒,前情尽弃。”若无庞统之谏,并立即取紧急措施,顺利发展的取川形势很可能半途而废。刘备在庞统的帮助下,立即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求策于庞统。最后,用庞统之计,才使形势转危为安,并在张松事发,机密尽泄的被动情况下,随机应变,巧施计谋,智取涪关,强夺雒城,为最后夺取益州扫清了道路。例三,在刘备取涪关后的劳军公宴上,刘备酒酣,醉意朦胧地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乎?”庞统又直言道:“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统面刺君王之语,使刘备这个声称以仁义取天下的所谓贤德之君顿时恼羞成怒,立即为自己进行辩解,并对统下了驱逐令。刘备曰:“吾闻昔日武王伐纣,作乐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与欤?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⑥

二,导致其人生悲剧的原因

鲁迅先生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阐释悲剧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⑦庞统作为《三国演义》中“智绝”诸葛亮最重要的陪衬人物,虽然他怀抱着安邦定国,渴望在乱世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却一直缺少机遇,反而过早地陨落了。纵观庞统的一生,他是悲剧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他的悲剧来自很多方面其中主要有性格悲剧,事业悲剧。

(一) 性格悲剧

庞统被当时知名度很高的哲人、隐士司马徽称作“南州士之冠冕”,死时才36岁。庞统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其悲剧性格的形成紧紧地与当时的背景、环境连在一起。庞统的性格是孤傲、清高,不入俗流,但又有着很强的参与意识,希望实现自己安邦定国的宏图伟志,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他缺少诸葛亮那样的谨慎、严于律己的性格,反而自视甚高,易猜忌。

庞统被作者安排在第三十五回和诸葛亮同时出场,但只闻其名不见其人,是司马徽向刘备举荐经伦济世之材时提到的。那时的刘备落魄不堪,处处寄人篱下,求贤若渴。司马徽郑重地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和庞统,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正式露面是三十七回,刘备三顾茅庐,可见其求贤若渴,诸葛亮出场的盛大,而庞统自三十五回之后则一直未露面,直到第四十七回赤壁之战时才出现。他的出场一开始就是暗淡的,天下三分轮廓已定,况刘备在得龙之后并未去访凤,这使庞统失去了最初的机遇,暂时寓居江东。

庞统的第一次求仕是为施行连环计而去,并非真意归顺。曹操是当时头号霸主,以用人唯才著称,手下智能之士都得到重用,荆州名士降曹操者授职封侯的也大有人在。又是三巨头中唯一不以貌取人,对统礼敬有加,堪称“知己”。如果功名心切,转而投靠,那是求之难得的机遇。因为庞统只要把孙刘盟军的虚实和火攻之计说出,则胜负立判,成败倒转。他还可美其名曰“心向朝廷,志在促统”,从而功成名就。但他视曹为篡权夺位汉贼,终非正统,坚持联军抗曹是正义一方的政治原则,失去了求仕的最佳良机。周瑜去世之后,鲁肃曾在孙权面前竭力保举庞统,他有鲁肃的举荐,自己还为破曹有献计之功,庞统去见孙权求官本是探囊取物,而且他对孙权性格和周瑜之间关系肯定了解,只要在应对中投其所好,分别奉承一番和赞美几句,再讲点帝王之术,料想不难得到一个好差事。但面对孙权他却恃才傲骨,不注意个人形象而且与主子的意愿大相径庭,孙权以貌取人,见庞统长得“浓眉掀鼻,黑而短髯,形容古怪”,便心中不喜,交谈也是处处不尽他意便把庞统打发了。庞统的第二次求仕失败了。此时,庞统虽然与诸葛亮共立奇功,而两者的境遇却大相径庭,孔明成了神而庞统却未谋得一官半职。庞统在吴得不到重用,改投荆州刘备,刘备势力虽小,民意指数却高,是理想的明主;鲁肃于备有恩又大力推荐,孔明也修书大加赞赏。基于这三层原因,庞统自然是志在必得。但他只想凭自己的才华打动刘备而不愿因人成事,既不先与孔明通关节,又不拿出鲁肃荐书。对这位重礼的君主却长稽不拜,单单想以才学打动刘备,殊不知此时的刘备已是兵多将广,粮草丰足远不是当年求贤若渴,三顾茅庐的刘备了,以落魄之身,倨傲之态出现的庞统能有好结果吗?庞统的举动在刘备心里这是何等的无礼。对这两封荐书庞统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暗示了庞统固有的性格缺陷。他见刘备,并不将荐书拿出来,其原因无非两个:一,试刘备是否礼贤下士;二,试试自己的实力,看看凭借名声是否能被重用,结果大材小用。刘备慕其名让其做耒阳县令。“耒阳县庞统理事”当张飞吃惊的意识到庞统乃“大才”时,庞统才将鲁肃的荐书拿出;而当刘备接受诸葛亮的劝告不可屈才,主动地请回庞统时,庞统才拿出诸葛亮的荐书,可见他为人过于清高,敏感。这种性格导致了他人际关系的某些失误,更导致了悲剧性的死亡。

在进军西川的路上庞统的性格显然影响了君臣之间的默契。诸葛亮辅佐刘备的方式与庞统大大不同,前者缓,后者急;前者以慎,后者以断。君臣配合以诸葛亮略胜一筹。《读三国史问答》中写道:“或问士元,孔明优劣。答问:“但看士元劝昭烈取荆州事,的是大有胆略,大有手策之人,与亦兄弟间也。独孔明与昭烈计议,事事迫而后起,必为昭烈所先,而后应之。士元则不免先昭烈耳,盖养不足也。’”⑧途中因不满孔明的插手而取了逆反的行动,结果折翅落凤坡走完了他短短的一生,令人扼腕。然这个结局是必然的,这原因又正是庞统的性格:对诸葛亮的疑忌和急功近利之心太甚造成的。

在当时,即使是诸葛亮这般人物尚没有逃脱悲剧命运,庞统虽有才智,但他自视甚高、过于狂放。性格远不如诸葛亮这般乖巧,那么他的悲剧也是必然的了。

(二) 事业悲剧

“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水镜先生这样盛赞庞统。诸葛亮也折服庞统才。庞统虽然相貌丑陋“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性格上自傲清高,但也仍然博览群书,深黯兵法,庞统与诸葛亮同怀经天纬地之才又有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不过凤雏先生却没有卧龙先生。他没有被徐庶回马推荐,也没有被刘备三顾茅庐相请出山。当诸葛亮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之时,庞统尚避难于东吴。一直等到三分天下大局将定,魏蜀吴三大集团初具规模,文武班子基本齐备,求贤之心渐趋淡薄之时,才四处投靠,他能过江向曹操献连环计,完全是出于周瑜对他威望名声的仰慕,和他的连环计确实可行。曹操能够听他的计谋,也是出于对自己的军事上有一定的帮助。赤壁之战以后,曹操退回北方,周瑜又病死。刘备也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占领了荆州。而当立首功的庞统却是一无所获,曹刘孙三家势力都没有接纳他。鲁肃掌管东吴大权以后,向孙权推荐庞统。孙权对凤雏先生的大名也是很仰慕的,但真正见到庞统,就不高兴了,因为卧龙先生的风他是领教过的,但凤雏先生的外貌却不敢恭维。加上他又对周瑜有些藐视。使得他为东吴集团效力的愿望落空。后来庞统又来到荆州的刘备集团,因为相貌原因,受到了同样的待遇,被刘备安排了一个偏远的县令之职。而跟他并驾齐驱的诸葛亮相比,诸葛亮比他多了,诸葛亮早遇贤主,受到了刘备至高的礼遇,三顾茅庐也早已传为佳话,建立功勋,扬名于四海之内使寄居于篱下的刘备站稳脚跟,刘备集团把诸葛亮奉若神灵。而庞统之所以能进入刘备高级智囊团的核心,全赖鲁肃和诸葛亮的极力引荐,庞统一向自视甚高,靠裙带关系走后门这在他看来是君子不耻的。在刘备集团,诸葛亮早已是神,而此时的庞统并未给这个集团带来什么利益。卧龙,凤雏得其一可以安天下,但一山容二虎必然会失去平衡,自然地庞统急需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生平所学必须有所建业。不然就会屈居诸葛之后,被世人看轻。当庞统的征西大业顺利进行时,马上就要建功立业了,此时刘备收到孔明书信一封“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⑨此时叫他小心,他如何能住手,功名唾手可得。只觉得是孔明在嫉妒他。庞统和诸葛亮一样,都是文人,他们运筹帷幄是其强项,而深处前线,决战两军阵前,就是他们的弱点。刘备曾劝阻庞统,但他还是一意孤行换乘了刘备的白马,按照自己的意图抄近道上险山,本来该刘备的劫数他却来承担了。此处地名落凤坡。似乎早已注定,可怜一代谋臣竟死于乱箭之下。时年止三十六岁。眼看就要功成名就时,却“雏凤坠地,成就卧龙升天”。也铸成了他悲剧性的人生。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

(一)庞统自荐遭冷落的原因

1)庞统怀抱经天纬地之才却遭遇坎坷,究其庞统三次自均荐遭冷落的原因,有其客观的原因——貌不惊人。庞统的相貌是:“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正因为如此,孙权见了“心中不喜”,刘备见之“心中不悦,”这是庞统自荐遭冷落的客观原因。

2)庞统自荐遭冷落的主观原因。(1)骄傲自大,是庞统自荐遭冷落的主观原因之一。在孙权召见时,问其所学,“以何为主”他不正面回答,而是“不必拘执 ,随机应变”,问其才学,与公瑾比何如,庞统回答:“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而不是正面陈述自己的才学和特长。庞统在回答问题时有轻视孙权平生最喜欢的周瑜之意,引起了孙权的不满,落得“狂士也,用之何益”的结局。而在刘备召见时,“长揖不拜”,并未拿出荐书,既是对君主无礼,又反映了庞统自傲,意气用事,欠缺自我修养。在任耒阳县县令之职时,自认为大贤小任“县中之事,并不理问,每日饮酒,自旦及夜,只在醉乡”,充分反映了庞统自傲自大的思想。(2)不饰容貌,是庞统自荐受冷落的又一个主观原因。适当的修饰外表形象,一方面凸显自我素质和审美观和欣赏水平,也是对礼召对象的尊重,是做人的基本礼节。但庞统自以为有才,“道袍竹冠,皂涤素履”,不饰容貌,这是对君主不尊,自然得不到君主重用。(3)未及时呈上推荐信。在见刘备之前,庞统身上有两封推荐信,一封是鲁肃写给刘备的:“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如以貌取之,恐负所学,终为他人所用,实可惜也!”另一封是孔明:“言凤雏到日,宜即重用”。但是庞统见刘备时,没有呈上推荐书,只是自己简略陈述,错过了推荐良机,因而只得到了“百里之外的耒阳县令之职”。

如果庞统不死,蜀国或许会苟延残喘很长时间,但是灭亡是不争的事实,蜀国终究会灭亡。(历史的角度啊)

首先,一个国家的存在与否与个人的关系有,但是并不是最直接的;一个人是无法阻止历史的进程的,诸葛亮多次的北伐也是积年无成,除了杀王双,张合,夺取了武都、阴平,其他的基本上是徒劳无功。我们并不是说诸葛亮不努力,而是说蜀国灭亡有它的必然性:

一、曹魏不会立刻灭亡

曹魏虽然在三国演义中老说啊,什么篡汉啊之类的,但是曹魏的实力依旧很雄厚,三分天下有其二,无论是人力,物力,蜀国都远远比不上;我们仅从兵力上说,曹魏60万,蜀国10.2万,东吴20万,这就是极大的差距,仅凭一两个人,是无法消灭这个差距的;

二、益州不是进取之地

益州虽然易守难攻,但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你连军队出去都很困难,更别说粮草啊,辎重啊什么的了;对于刘备来说,进了益州,等于进了保险箱,因为不用再到处乱逃了,但是同时也进了死胡同,蜀国的未来也就那么大了;

三、与士族的矛盾

刘备的有***,在之前的刘璋集团,益州本土居民,还有刘备的集团;刘备自然更倾向用他自己集团的人,但是士族们大多离心离德,不支持你;有些本土居民,要么散布曹魏不可战胜,要么大肆宣扬刘备必败啊什么的,具体的你可以在参照品三国

四、诸葛亮不是将帅之才

注意,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升华了,什么上方谷啊什么的,但是大多是子虚乌有,靠不住;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评语,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治国来说,诸葛亮无敌;管理百姓,也是一等一;治理军队,也没问题;但是要说出奇谋,寻找战机,这就不是诸葛亮的强项了;也就是说,诸葛亮只能打正规战,但是战场形势一旦有了变化,他就猫抓了,不知道怎么办了。

五、庞统能力有限

庞统在他的整个一生中,只有一件大功劳,那便是帮助刘备得到了益州,而且,还有很多人的功劳也很大如:***等等,但诸葛亮的功劳,却远没有人能比,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地位,层面,庞统远远比不了;可能你会说,庞统死得早啊,以后可能还有很多的建功的机会吗。但是由于篇幅有限,我只能说,诸葛亮是政治家,一流的政治家;而庞统只是一个一流的谋士,或叫做政客;所以庞统的水平还是稍差一些。

《三国演义》中庞统的事迹有哪些?

题库内容:

逆取顺守的解释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且 汤 武 逆取而以顺守之, 文武 并用,长 久之 术也。”古代从 正统 观念 出发,认为 汤 武 以 诸侯 身分用武力夺取帝位,不合君臣之道,故叫“逆取”。即位后,偃武修文,法先圣,行 仁义 ,合乎正道,故叫“顺守”。 汉 王粲 《为刘荆州与袁谭书》 :“或欲以成王业,或欲以定霸功,皆所谓逆取顺守,而徼富强于一世也。” 《 三国演义 》 第六十回:“兼弱攻昧,逆取顺守, 汤 武 之道也。” 《隋唐演义》 第三七回:“主上摧刃父兄,大纲不正, 即使 修 德行 仁,还是个逆取顺守。” 章炳麟 《訄书·客帝》 :“土箸之后,逆取顺守,尚已。”

词语分解

逆的解释 逆 ì 方向 相反 ,与“顺” 相对 :逆流。逆行。逆风。逆转(僴 )(局势恶化)。莫逆之交。 抵触,不顺从: 忤逆 。忠言逆耳。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逆。逆产。 迎接: 逆旅 (旅店)。 预先:逆料(预料)。 顺守的解释 谓顺着事理或情势而持守。《管子·势》:“既成其功,顺守其从,人不能代。” 尹知章 注:“以顺理守之,所谓逆取顺守者也。” 汉 扬雄 《法言·重黎》:“ 焦 逆讦而顺守之,虽辩,劘 虎牙 矣。” 李轨 注

文中说:“纵观整部三国,他那无限的智慧只得到了极其可怜的体现”,那么就让

我们来看看庞统的功绩

第一,献连环计,使曹操战船用铁索连环,促使周郎火烧赤壁。能够只身骗得

蒋干信任,介绍到曹营,施展辩才,夸耀曹操功绩,取得曹操信任,与众谋士“同说兵

机,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使“操深敬服,殷勤相待”,这是没有真本事的人所不

可能做到的。借醉引出妙策,使身经百战的沙场老狐狸曹操“下席而谢”。能够在成功

献计之后,找到合理的借口(劝降江左豪杰)离开,还摆出官面堂皇的理由(非为富贵

,但欲救万民耳),曹操怎么能够不放人?庞统把握人物心理把握的相当好。

第二,耒阳县凤雏理事。“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

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

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庞统真高人也,果然非百里之才,能够在半天时间内处理百余天的公务,可见庞统是个

讲究效率的人。而且确实有处理事务的才能,只是不屑于处理这百里小县。

第三,议取西蜀。“玄德独坐沉吟。庞统进曰:“事当决而不决者,

愚人也。主公高明,何多疑耶?”玄德问曰:“以公之意,当复何如?”统曰:“荆州

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张松、法

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玄德曰:“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

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

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

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

道也。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主公

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

可见,庞统是一位有着远见卓识的战略家,看到了荆州的潜在危险,看到了益州的

战略重要性,看到了时机的重要性,而且有着极好的辩才,能够使固执的刘备“恍然”

,最终迈出具有决定性的一步。其中,庞统的贡献不可磨灭。

第四,献上中下三计。统曰:“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

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

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

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玄德曰

:“军师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

刘备毁书辱使,前功尽弃,在这危急关头,庞统能够冷静思考,分析形势,尽谋士

之极至,让君主来决断。ps:我觉得庞统知道上计危险太大,下计速度太慢,中计比较

稳妥,而且推进速度不慢,故意让献上三条计,让刘备来选,其实他猜得到刘备会选中

计,之所以说出另外两条只是为了让刘备对比一下。

第五,识破杨怀、高沛行刺之计。“正说间,忽起一阵旋风,把马前

“帅”字旗吹倒。玄德问庞统曰:“此何兆也?”统曰:“此警报也,杨怀、高沛二人

必有行刺之意,宜善防之。”“庞统叱左右搜其身畔,果然各搜出利刃一口。”

其他方面,1、挂剑夜读孙吴兵法,可见庞统文武双全,勤奋好学

2、面见孙权,不卑不亢,有文人傲骨;

3、识破诸葛亮吊孝之计;

4、调解黄忠魏延争功;

5、办事果断,喝斩二将;

6、先斩后奏,令魏延舞剑;

7、肚量宽广,不记刘备酒后之言;

待补充。

庞统一生最大的败笔:分兵进攻雒城。庞统低估了张任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西蜀将领

,没有料到小路的埋伏,惨死落凤坡。但是毕竟暇不掩玉,圣人云:“人谁无过?过而

能改,善莫大焉!”,然而苍天呢,你为何不给凤雏一个改过的机会呢?

庞统之死在于计谋未能得到全部施展,如果在涪城之会的时候,刘备摒弃所谓的仁

义,狠下杀手,早就除掉了刘璋,西川唾手可得,何用折损张松,何用折损庞统?(难

道长得丑就这么命苦么?)

庞统之才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得到如此体现,难道还不够么?对比一下,程昱

、荀攸、荀口、张昭、鲁肃、***、马良,哪一个能够比得上庞统的这五大功,七小绩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几个人物出场那么长时间,怎不见其功绩?

可见,庞统是名副其实的凤雏,是未能得到施展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