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狼当路的意思,豺狼当路衢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7-28 0
  1. 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2. 枉辔学步是什么意思?枉辔学步成语造句和典故
  3. “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是什么意思?
  4. 衡轭的意思是什么?衡轭是什么意思?
  5. 狼的组词大全(约50个) 狼的词语解释_狼是什么意思?
  6. 三国人物 代表语句

Ⅰ 光 *** 撵狼成语

光 *** 撵狼——胆大不怕羞。这不是成语,是歇后语。

若我的回答能得到您的苟同或可以帮到您,请顺手纳,谢谢!

豺狼当路的意思,豺狼当路衢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Ⅱ 疯狂猜成语 一只狼身上冒烟的答案是什么

点评:疯狂猜成语中有一关是,一只狼身上冒起四缕烟。其实这一关的答案并不是太难哦!相信大部分的玩家们都猜出来了。下面我就来公布答案喽!看看你猜对了没有答案就是:狼烟四起成语解释:用干燥的狼粪点燃行成的烟,作为古代战争传送警报信号的,狼烟四起的意思就是,边疆将出现重大军事活动。

成语出自:唐代文学家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毛篇》: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有兴趣的童鞋可以深入阅读下。

Ⅲ 狼和鸡打成语是什么

问:成语玩命猜全部答案一个偷字一只狼一只鸡

答:偷鸡摸狗解释: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的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示例:成日家~,腥的臭的,都拉了你屋里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Ⅳ 关于狼的成语和俗语

声名狼藉、

狼狈为奸、

引狼入室、

狼奔豕突、

狼子野心、

鬼哭狼嚎、

不稂不莠、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狈不堪、

焦头烂额、

杯盘狼藉、

气急败坏

拒虎进狼、

如狼似虎、

抱头鼠窜、

狼烟四起、

鹰视狼顾、

豺狼虎豹、

官虎吏狼、

蓬头跣足、

丢盔弃甲、

弃甲曳兵、

豺狼当道、

跋前踬后、

猫鼠同眠、

羊质虎皮、

投畀豺虎、

羊狠狼贪、

丢盔卸甲

Ⅳ 狼的所有成语的意思

脏污狼藉 ***、受贿,名声败坏,不可收拾。

赃贿狼籍 见“赃贿狼藉”。

赃贿狼藉 指***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亦作“赃贿狼籍”。

赃秽狼藉 指***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赃货狼藉 指***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赃私狼籍 指***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赃私狼藉 指***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赃污狼籍 指***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赃污狼藉 指***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鸷狠狼戾 形容凶狠乖戾。

鸷击狼噬 谓凶狠地残害人。

羊狠狼贪 狠:凶狠。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引狼入室 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鹰视狼步 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引虎拒狼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引狼拒虎 见“引虎拒狼”。

引狼自卫 犹言引虎自卫。

鹰视狼顾 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

鹯视狼顾 “鹯”念zhān。谓如同鹯狼视物。形容目光贪婪。

鹰睃狼顾 见“鹰视狼顾”。

鹰挚狼食 比喻凶狠地攫取和吞没。

枭视狼顾 如枭盯视,如狼频顾。形容行动警惕,有所畏忌。

***狼藉 谓贪财纳贿,行为不检,声名败坏。

声名狼藉 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使羊将狼 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鼠窜狼奔 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

豕窜狼逋 狼狈逃窜貌。

豕突狼奔 豕:猪;突:猛冲。象猪那样冲撞,象狼那样奔跑。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鼠心狼肺 形容心肠阴险狠毒。

如狼牧羊 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如狼似虎 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如狼如虎 见“如狼似虎”。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前怕狼,后怕虎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驱羊战狼 喻以弱击强。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同“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狼号鬼哭 形容哭声凄惨

狼心狗肺 形容心肠像狼和凶恶、狠毒

狼子兽心 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

粒米狼戾 谷粒撒得满地都是。形容粮食充盈

狼贪虎视 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

狼吞虎咽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狼烟四起 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狼奔豕突 豕:猪;突:猛冲。象狼那样奔跑,象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狼心狗行 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 *** 。

狼眼鼠眉 形容人相貌凶恶。

狼狈为奸 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狼贪鼠窃 如狼那样贪狠;似鼠那样惯窃。常形容敌人贪狠卑鄙。

狼狈不堪 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狼子野心 狼子:狼崽子。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狼狈万状 狼狈:窘迫的样子;万状:多种样子。形容极其困顿、窘迫。

狼狈周章 仓皇惊恐。

狼奔鼠窜 狼群鼠辈到处流窜。形容人四处奔跑逃窜。

狼奔鼠偷 形容坏人到处扰乱。

狼奔兔脱 形容仓皇逃窜。

狼飡虎食 同“狼餐虎咽”。

狼餐虎噬 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狼飡虎咽 见“狼餐虎咽”。

狼餐虎咽 见“狼餐虎咽”。

狼吃幞头 狼衔去人的幞头,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难言,强自忍耐。

狼虫虎豹 ①泛指凶猛的动物。②比喻恶人歹徒。

狼顾鸱跱 如狼凶视,如鸱峙立。比喻凶暴者伺机欲动。

狼顾鸱张 如狼凶视,如鸱张翼。形容凶暴,嚣张。

狼顾虎视 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

狼顾麕惊 比喻惊恐万状。

狼顾鸢视 如狼鹰视物。形容凶狠而贪婪。

狼嗥狗叫 形容恶人狂呼乱叫。

狼嗥鬼叫 形容声音凄厉。

狼嚎鬼叫 见“狼嗥鬼叫”。

狼艰狈蹶 比喻处境困苦窘迫。

狼猛蜂毒 形容人凶狠毒辣。

狼前虎后 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狼飧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

狼突鸱张 像狼一样奔突,像鹞鹰一样张开翅膀。形容坏人猖狂嚣张到了极点。

狼突豕窜 见“狼奔豕突”。

狼吞虎餐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噬 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狼烟大话 漫无边际的吹牛话。

狼羊同饲 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狼顾狐疑 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空手套白狼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拒虎进狼 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进退狼狈 进退两难;陷于困境。

拒狼进虎 见“拒虎进狼”。

虎狼之势 形容极凶猛的声势。

虎穴狼巢 虎和狼的窝巢。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虎狼之国 像虎和狼一样凶猛的国家。比喻侵略成性的国家

鬼哭狼嚎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官虎吏狼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狗肺狼心 同“狼心狗肺”。

狗行狼心 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鬼哭狼嗥 ①同“鬼哭神号”。②同“鬼哭神号”。

鬼咤狼嚎 怪声怪气地呼喊嚎叫。

鬼抓狼嚎 同“鬼哭神号”。

鬼吒狼嚎 怪声怪气地呼喊嚎叫。

豺狼成性 象豺狼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性。形容为人残暴

豺狼当道 当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豺狼之吻 比喻残酷贪婪的官吏。

豺狼当路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豺狼当涂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豺狼横道 横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豺狼虎豹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豺狼野心 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鸱视狼顾 ①如鸱鸟举首而视,如狼反顾。②形容人的凶狠贪戾。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杯盘狼藉 狼藉: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杯盘狼籍 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Ⅵ 描写狼凶猛的成语

进退狼狈 进退两难;陷于困境。

拒狼进虎 见“拒虎进狼”。

空手套白狼

粒米狼戾 谷粒撒得满地都是。形容粮食充盈

狼贪虎视 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

狼吞虎咽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狼烟四起 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狼心狗行 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 *** 。

狼奔豕突 豕:猪;突:猛冲。象狼那样奔跑,象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狼眼鼠眉 形容人相貌凶恶。

狼狈为奸 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狼贪鼠窃 如狼那样贪狠;似鼠那样惯窃。常形容敌人贪狠卑鄙。

狼狈不堪 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狼子野心 狼子:狼崽子。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狼狈万状 狼狈:窘迫的样子;万状:多种样子。形容极其困顿、窘迫。

狼餐虎咽 见“狼餐虎咽”。

狼吃幞头 狼衔去人的幞头,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难言,强自忍耐。

狼虫虎豹 ①泛指凶猛的动物。②比喻恶人歹徒。

狼嗥鬼叫 形容声音凄厉。

狼嚎鬼叫 见“狼嗥鬼叫”。

狼猛蜂毒 形容人凶狠毒辣。

狼前虎后 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狼突豕窜 见“狼奔豕突”。

狼吞虎餐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羊同饲 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狼狈周章 仓皇惊恐。

狼奔鼠窜 狼群鼠辈到处流窜。形容人四处奔跑逃窜。

狼奔鼠偷 形容坏人到处扰乱。

狼奔兔脱 形容仓皇逃窜。

狼飡虎食 同“狼餐虎咽”。

狼餐虎噬 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狼飡虎咽 见“狼餐虎咽”。

狼顾鸱跱 如狼凶视,如鸱峙立。比喻凶暴者伺机欲动。

狼顾鸱张 如狼凶视,如鸱张翼。形容凶暴,嚣张。

狼顾虎视 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

狼顾麕惊 比喻惊恐万状。

狼顾鸢视 如狼鹰视物。形容凶狠而贪婪。

狼嗥狗叫 形容恶人狂呼乱叫。

狼艰狈蹶 比喻处境困苦窘迫。

狼飧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

狼突鸱张 像狼一样奔突,像鹞鹰一样张开翅膀。形容坏人猖狂嚣张到了极点。

狼吞虎噬 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狼烟大话 漫无边际的吹牛话。

狼顾狐疑 〖解释〗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前怕狼,后怕虎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驱羊战狼 喻以弱击强。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解释〗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同“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如狼牧羊 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如狼似虎 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如狼如虎 见“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使羊将狼 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鼠窜狼奔 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

豕窜狼逋 狼狈逃窜貌。

豕突狼奔 豕:猪;突:猛冲。象猪那样冲撞,象狼那样奔跑。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鼠心狼肺 形容心肠阴险狠毒。

***狼藉 谓贪财纳贿,行为不检,声名败坏。

枭视狼顾 如枭盯视,如狼频顾。形容行动警惕,有所畏忌。

羊狠狼贪 狠:凶狠。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引狼入室 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鹰视狼步 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引虎拒狼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引狼拒虎 见“引虎拒狼”。

引狼自卫 犹言引虎自卫。

鹰视狼顾 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

鹯视狼顾 “鹯”念zhān。谓如同鹯狼视物。形容目光贪婪。

鹰睃狼顾 见“鹰视狼顾”。

鹰挚狼食 比喻凶狠地攫取和吞没。

脏污狼藉 ***、受贿,名声败坏,不可收拾。

赃秽狼藉 指***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赃货狼藉 指***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赃贿狼籍 见“赃贿狼藉”。

赃私狼籍 指***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赃私狼藉 指***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赃污狼籍 指***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赃贿狼藉 指***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亦作“赃贿狼籍”。

赃污狼藉 指***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鸷狠狼戾 形容凶狠乖戾。

鸷击狼噬 谓凶狠地残害人。

狼子兽心 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

鬼吒狼嚎 〖解释〗怪声怪气地呼喊嚎叫。

鬼哭狼嗥 ①同“鬼哭神号”。②同“鬼哭神号”。

狼号鬼哭 形容哭声凄惨

狼心狗肺 形容心肠像狼和凶恶、狠毒

官虎吏狼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狗肺狼心 同“狼心狗肺”。

狗行狼心 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鬼咤狼嚎 怪声怪气地呼喊嚎叫。

鬼抓狼嚎 同“鬼哭神号”。

杯盘狼藉 狼藉: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杯盘狼籍 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豺狼当道 当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豺狼成性 象豺狼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性。形容为人残暴

豺狼之吻 比喻残酷贪婪的官吏。

豺狼当路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豺狼当涂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豺狼野心 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豺狼虎豹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豺狼虎豹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鸱视狼顾 ①如鸱鸟举首而视,如狼反顾。②形容人的凶狠贪戾。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豺狼横道 横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鬼哭狼嚎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虎狼之势 形容极凶猛的声势。

虎穴狼巢 虎和狼的窝巢。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虎狼之国

拒虎进狼 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Ⅶ 关于狼的成语及其解释(至少13个)

杯盘狼藉、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鬼哭狼号、声名狼藉、狼戾不仁、狼烟四起 、如狼似虎、狼贪鼠窃、引狼入室、豕突狼奔、虎穴狼巢

1、杯盘狼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ēi pán láng jí,意思是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出处:清 李绿园 《歧路灯》第八十八回:“这桌子微醺,那桌子半酣,杯盘狼藉,言语喧哗。”

2、狼子野心是一个成语,读音是láng zǐ yě xīn,意思是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是贬义词

出处:《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翻译:俗话说:‘狼子野心。这是狼啊’,怎能养呢!

3、狼心狗肺是一个成语,形容心肠像狼和凶恶、狠毒。

出处: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十二回 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你想把我气死了,你们去过快活日子。

4、狼狈为奸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láng bèi wéi jiān,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出处: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永远是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所以两种斗争永远得双管齐下。”

5、鬼哭狼号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guǐ kū láng háo,意思是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

6、声名狼藉,声名:名誉。 狼藉:杂乱不堪。 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出处: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三章:“声名狼藉了,还有人要我教书吗?”

7、狼戾不仁,拼音láng lì bù rén,形容贪狠残暴,没有人性。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 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

8、狼烟四起,发音:láng yān sì qǐ,汉语成语,释义: 指边疆不平静。形容到处都有战争或国内不安的现象。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回 这火筒节节生枝,能吹得狼烟四起;实在放他不得。

9、如狼似虎是一个成语,读音是rú láng sì hǔ,意思是像狼和虎一样凶狠。

出处:《水浒传》第七八回:“如今放着这一班好弟兄,如狼似虎的人,那十节度已是过时的人了,兄长何足惧哉!”

10、狼贪鼠窃,常形容敌人贪狠卑鄙。

用法:我们先人对狼早就有了充分的认识,形容狼的词语比比皆是,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贪鼠窃,总之狼就不是一个好东西。

11、引狼入室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ǐn láng rù shì,意为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结果给自己带来了不可想象的麻烦。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黎氏》 再娶者,皆引狼入室耳,况将于野合逃窜中求贤妇哉。

12、虎穴狼巢即虎和狼的窝巢,用来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用法:任你虎穴狼巢,密友一派,我自沉醉。

13、豕突狼奔,发音 shǐ tū láng bēn,像猪那样冲撞,像狼那样奔跑。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骚扰,或敌人逃跑时惊慌失措的样子。

出处: *** 《在敌后的两年》:“虽然没有像抗战初期的势若燎原,可是敌寇的豕突狼奔,并未稍歇。

Ⅷ 狼奔豕突 这个成语什么意思怎么用合适

成语词条:

狼奔豕突(浏览数:60)

成语发音:

láng

bēn

shǐ

成语释疑:

豕:猪;突:猛冲。象狼那样奔跑,象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成语出处:

明·归庄《万古愁》:“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成语示例:

在中国战场它还~,随心所欲。(矛盾《东条的“神符”》)

(其中~代表本词条:狼奔豕突)

Ⅸ 关于狼的成语及意思

狼心狗肺、豺狼当道、狼狈不堪、狼吞虎咽、杯盘狼藉。

一、狼心狗肺

白话释义:形容人凶险狠毒或忘恩负义。

朝代:明

作者:冯梦龙

出处:·《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

翻译:哪知这贼子凶险狠毒或忘恩负义。

二、豺狼当道

白话释义:比喻坏人当权。当(dāng)道:在路中间。

朝代:南宋

作者:范晔

出处:《后汉书·张纲传》:“豺狼当路!’”

翻译:坏人当权

三、狼狈不堪

白话释义:狼狈:窘迫的样子。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朝代:清

作者:名教中人

出处:·《好逑传》:“又被他打得狼狈不堪。”

四、狼吞虎咽

白话释义:狼吞虎咽

朝代:清

作者:·李宝嘉

出处:《官场现形记》:“不上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五、杯盘狼藉

白话释义:形容宴饮将毕或已毕,桌上杯盘碗筷等乱七八糟的样子。狼藉(jí):杂乱的样子。

朝代:清

作者:·李绿园

出处:《歧路灯》第八十八回:“这桌子微醺;那桌子半酣;杯盘狼藉;言语喧哗。”

翻译:这张桌子子微微醉;那张桌子子一半时;酒杯、菜盘杂乱堆放着;语言喧哗

Ⅹ 关于狼的成语和含义

引狼入室、如狼似虎、豺狼当道、狼狈不堪、豺狼虎豹

1、引狼入室

解释: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出自: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的蚰蜒钻耳朵。”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开门缉盗、开门揖盗、引狗入寨、引水入墙

反义词拒之门外

2、如狼似虎

解释: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出自:只听得高声大语,开门看如狼似虎。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凶神恶煞、穷凶极恶

反义词如兄如弟、如兄哪弟

3、豺狼当道

解释:当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出自:男子汉非不以功名为念,那堪豺狼当道,不如只在家中侍奉尊堂兄弟。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坏人当权得势

近义词暗无天日、豺狼横道、豺狼塞路、长夜漫漫

反义词澄清天下、夜不闭户、舜日尧年、舜日尧天

4、狼狈不堪

解释:狼狈:窘迫的样子。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出自:掌声如翻腾的怒海汹涌的扑向台上去,弄得这些丑类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刘白羽《雷电颂——怀念郭沫若同志》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陈旧不堪、丢盔弃甲、瓦解土崩

反义词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称心如意

5、豺狼虎豹

解释: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补语;含贬义

近义词蚊蝇鼠蟑

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简单说,形容一个人胆小怕事,做事顾虑太多,举棋不定,踌躇不前的意思。古代,豺狼虎豹皆为凶恶之物,人皆俱之,不能进前。故有此说法。从下面的词语便可见一斑:独虎难敌群狼。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不怕虎狼当面做,就怕人前两面刀。 羊,贼趁空隙盗柜箱。 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狼披羊皮总是狼。 狼无隔夜肉,鼠无隔夜粮。 前门拒狼,后门进虎。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当路 豺狼当涂 豺狼横道 豺狼虎豹 豺狼野心 鸱视狼顾 除狼得虎 狗肺狼心 狗行狼心 官虎吏狼,,,,,,,,,,,,,,,,,

枉辔学步是什么意思?枉辔学步成语造句和典故

1. 10篇文言文,带翻译和解释的

陈 情 表 李密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

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服待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2. 求文言文全文和解释

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以纲为广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充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深感悟,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

(《后汉书·张纲传》)

张纲年轻时就通晓经学,虽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却磨砺布衣的节操,被举荐孝廉,他却不赴命,后来被司徒任命为侍御史。当时顺帝纵容宦官,有识之士都恐惧担心。张纲慨然感叹:“污秽丑恶之人聚满了朝廷,如果不能挺身而出献出生命,为国家扫除灾难,即使活着,也是我所不愿意的。”汉安元年,朝廷选派八位使者巡视各地的风气民情,使者大多是年老而德高的儒者和知名人士,大多先后担任要职,只有张纲年纪轻,官位低。其他人都奉命到位,只有张纲却在洛阳都亭停车不行,说:“豺狼一般暴虐奸邪的人当政,怎么还要查问那些像狐狸一样奸佞狡猾的坏人!”皇帝虽然明白张纲说话直率,但最终还是不愿意重用他。当时,广陵的张婴等人率领数万人反叛,他们杀了刺史、太守,在扬州、徐州一带作乱已经有十多年,朝廷却一直不能讨伐征服他们。于是,派张纲担任广陵太守。先前派遣的郡守,大多向朝廷要求很多的兵马,唯独张纲却请求轻车简行赴命任职。到任以后,就率领差吏兵卒十多人,径直造访张婴营垒,安抚慰问,要求与头目会见,表明国家的恩惠。张婴起初非常吃惊,见到张纲的诚信后,才出来拜见。张纲请他坐在上座,询问疾苦。劝导他说:“前任太守大多肆虐贪婪残暴,所以致使你们各位心怀愤怒聚到了一起。太守确实有罪,然而你们这样做也是不义的。如今皇上仁慈圣明,要以文德劝服反叛之人,所以派我前来,想以爵禄使你们荣耀,不想用刑法惩罚你们,现今实在是转祸为福的好时机啊。如若听闻仁义却不顺服,一旦天子赫然震怒,派遣大军聚集于此,难道不危险吗?如果不能正确估量双方力量的强弱,就是不明智;冒充美善而趋从邪恶,就是不聪明;放弃顺服而效仿叛逆,就是不忠诚;自己断送了子孙的性命,就是不孝顺;违背正道而走向邪路,就是不正直;明白正义而没有作为,就是不勇敢;这六方面是关系到你们成败、利害的重要因素,希望你能够仔细考虑。”张婴被深深地感动并醒悟,第二天,率领部下万人和妻子儿女,双手反绑投降归顺。张纲就单车进入张婴营垒,遣散了张婴的部下,让他们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想要当差的,都召而来之。于是人们喜悦信服,南州一片安定。皇上给予了好评,想提拔张纲,而张婴等人上书乞求留任张纲,皇上应允了。张纲在郡守位上一年,四十六岁时逝世。百姓老幼相扶到张纲府邸吊唁的人多得无法计数。张婴等五百多人穿着丧服为他操办丧事,背负泥土为他垒筑坟墓。

3. 高一文言文的原文翻译和注释

由于什么有敏感词语,不适合发表,课文原文和翻译无法贴出来,请见谅,或是给个邮箱,给您传过来,下面只是几课的注释。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①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②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③贰:有二心,郑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趋衰落,它介于齐、晋、楚国、三大国之间,看谁势力强就依附谁,有时依附一边,又暗中讨好另一边。

④ 函陵: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北。⑤泛(fán)南:郑地,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6)若:如。⑥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⑦以乱整易,不武: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⑧说:通“悦” 《荆轲刺秦王》课文注释:(1)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3)见陵:被 *** 。

(4)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

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5)函封之:函,盒子。

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6)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7)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 *** 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

职:贡赋,赋税。(9)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10)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鸿门宴》课文注释:1、注音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鲰(鲰,zōu,卑微,浅陋) 生说(读“shuì“劝告,劝诫)我曰 奉卮酒为寿(卮zhī,酒器) 戮(戮,lù联合,一同) 力瞋(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 目眦(眦,zì眼角)尽裂 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彘(彘,zhì,猪) 肩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不胜桮杓(胜shèng,桮bēi,杓sháo,桮,同“杯”。

杓,同“勺”,酒器) 沛公欲王关中(王wàng,称王) 2、通字 成五(“”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 不者(“不”通“否”) 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 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 拔剑切而啗之(“啗”通“啖”) 3、词性活用 A 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若入前为寿(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B 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C 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D 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秋豪不敢有所近(接触,污染) E 形容词用作名词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4、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 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今义:河南省,河北省)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 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 5、重点记忆 沛公军霸上(驻军) 古意即为驻军,并非名词作动词。 6、句式解析 (1)判断句 ①.用“……也”表示判断 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用“……者,……也”表示判断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③.用“……也”表示判断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④.无标记表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 。

4. 经典文言文 有翻译并且有注释和讲解

传说有一种虫子,叫做“怪哉”五官皆有,是怨气所化。

东方朔的解释并不科学,不足为信。但他这样说,实际上是借古讽时,婉谏汉武帝要施仁政,不要残害无辜,引起民众的怨恨和反抗。

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正因为“众庶愁怨”,应引以为鉴。 更加具体的解释: 东方朔与“怪哉”故事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鉴戒录》条下曾云: “蜀何光远撰。

东方朔辨怪哉虫事(案:已佚,此条见《太平广记》四百七十三),已为附会”。 这里提到的“”,当为南梁殷芸编纂的《》,虽然早佚,但我们却能看到辑本。

除鲁迅、余嘉锡外,周楞伽也有辑本。在周楞伽辑本中,“怪哉”故事本自《说郛》,原注为“出朔传”,我估计是指《东方朔别传》: 武帝幸甘泉宫,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目牙齿耳鼻悉尽具,观者莫识。

帝乃使朔视之,还对曰:“此‘怪哉’也。昔秦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

此地必秦之狱处。”即按地图,果秦故狱。

又问:“何以去虫?”朔曰:“凡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当消。”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中,须臾,果糜散矣。

(《殷芸》卷二第60条,上海古籍出版社年初版) 这个“怪哉”故事,是东方朔故事的极品之一,由此可见,其编纂者殷芸着实了得。周楞伽辑注《殷芸》前言引《南史》等,说他“性情洒脱,不拘细节”,从这则小品看,殷芸还有难得的想象力,超群的讽刺力,才能把它编写得这么精彩。

或许,正缘于此,它在多次在别的书中出现吧。目前,我搜集到的仅这五种版本: 1.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此地必秦之狱处。”

即按地图,信如其言。……取虫置酒中,须臾糜散。

(《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七十三,出《》) 2.东方朔别传曰:武帝幸甘泉,长平阪道中有虫覆地,如赤肝。朔曰:“必秦狱处也。

夫愁者,得酒而解。”乃取虫置酒中,立消麋。

赐帛百匹。后属车上盛酒,为此故也。

(《太平御览》卷八百一十八·布帛部五) 3.东方朔别传曰:武帝幸甘泉,长平坂道中有虫,赤如肝,头目口齿悉具,先驱驰还以报,上使视之,莫知也,时朔在属车中,令往视焉,朔曰:此谓怪气,是必秦狱处也,上使按地图,果秦狱地,上问朔何以知之,朔曰:夫积忧者,得酒而解,乃取虫置酒中,立消,赐朔帛百匹,后属车上盛酒,为此也。(《艺文类聚》卷七十二·食物部,《太平御览》卷八百四十五·饮食部三亦引,辞稍异) 4.《郡国志》曰:雍州咸阳县北十五里长平坂,汉武帝幸甘泉,驰道有虫覆地,赤如生肝。

问东方朔,朔曰:“秦狱地冤气也。臣闻酒能消愁。”

以酒浇之,果销矣。(《太平御览》卷五十三·地部十八·阪) 5.《广五行记》曰:汉武帝幸甘泉宫,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目鼻尽具。

观者莫识,帝使东方朔视之,对曰:“此秦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死,咸仰首叹曰怪哉,故明逯哉。此必秦之狱处。”

朔又曰:“凡忧者得酒而解,以酒沃之当消。”於是取虫致酒中,须臾糜散。

(《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四·虫豸部一) 其中,第一种本《》,字词差异不大。第二、三种皆本《东方朔别传》,彼此却有些差异:前者说“有虫覆地”,后者不提“覆地”二字;前者说“夫愁者”,后者说“夫积忧者”。

第四种所本的《郡国志》,大概是晋司马彪《续汉书》中的《郡国志》。如此,是书对“怪哉”的记载要比《异苑》早多了。

第五种所本的《广五行记》,不知何人所撰,文字比以上各种都要文一些。《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二十有一篇《异疾绛州僧》,亦引自是书,全文如下: 永徽中,绛州有一僧病噎,都不下食。

如此数年,临命终,告其***云:“吾气绝之后,便可开吾胸喉,视有何物,欲知其根本。”言终而卒。

***依其言开视,胸中得一物,形似鱼而有两头,遍体悉是肉鳞。***致钵中,跳跃不止。

戏以诸味致钵中,虽不见食,须臾,悉化成水。又以诸毒药内之,皆随销化。

时夏中蓝熟,寺众于水次作靛,有一僧往,因以少靛致钵中,此虫恇惧,绕钵驰走,须臾化成水。世传以靛水疗噎疾。

永徽乃唐高宗李治年号(永徽元年为650年),此书又被《广记》征引,必为唐人作品。从这篇《异疾绛州僧》看,文笔同样不畅。

绛州僧胸中物惟靛可化的情节,与酒消怪哉的情节类似,说不定该书专收药水治病之事呢。 现在,就以最早的《郡国志》为本,看“怪哉”故事后来是怎么变化的: 《郡国志》曰:雍州咸阳县北十五里长平坂,汉武帝幸甘泉,驰道有虫覆地,赤如生肝。

问东方朔,朔曰:“秦狱地冤气也。臣闻酒能消愁。”

以酒浇之,果销矣。(《太平御览》卷五十三·地部十八·阪) 从这里,居然看不到“怪哉”的名字,自然也没有仰首叹怪哉的描写,讽刺艺术效果大打折扣,也不知原文是否真就没有。

“长平坂”,在《殷芸》、《广五行记》中都找不到; “虫覆地,赤如生肝”的细节,则被《殷芸》、《广五行记》简化或改写:《殷芸》仅说“有虫,赤色”,更加晚出的《广五行记》说“有虫,赤色头”,认为“。

“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称: 枉辔学步 wǎng pèi xué bù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枉辔学步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枉辔学步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枉辔学步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 ? 成语资料

? 成语出处

? 成语故事

英汉词典解释

&gt&gt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成语资料[回目录]

发 音 wǎng pèi xué bù

 解 释 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同“邯郸学步”。

 用 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近义词邯郸学步

 同韵词计无返顾、解黏去缚、莺猜燕妒、豺狼当路、风尘外物、大红大绿、胸中有数、置之不顾、执迷不悟、经纶满腹

成语出处[回目录]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因利骋节,情自凝;枉辔学步,力止寿陵。”

成语故事[回目录]

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外地人很羡慕。燕国寿陵一个少年特迷恋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竟专门到邯郸学习,他用心观摩、效仿、练习,后来他没学会他们走路的姿态,连自己的也全忘了,只好爬回了燕国。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view/1046001.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v12767.htm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衡轭的意思是什么?衡轭是什么意思?

奸人当道,贤士不用;小人***,中伤好人的意思。所谓黄钟弃毁瓦釜雷鸣。

此句出于

《赠白马王彪》是中国汉末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首抒情长诗。

这首诗作于黄初四年,写曹植与白马王曹彪在回封地的途中被迫分离时的复杂心情,感情非常沉痛凄婉。全诗分七章,其一写离洛阳,渡洛水,抒眷恋之情;其二抒写路途艰难的苍凉之情;其三写兄弟被迫分别,怒斥小人离间;其四写初秋原野的萧条,抒发凄清孤寂之情;其五悲悼任城王曹彰,慨叹人生命短暂,抒发悼念之情;其六强自宽解,以豪言壮语和白马王曹彪互相慰勉;其七申诉苦辛之怀,抒发和白马王的离别之情。

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是什么意思

人们像痛恨仇敌一样痛恨他,像厌恶鸱枭一样厌恶他

狼的组词大全(约50个) 狼的词语解释_狼是什么意思?

衡轭的意思是什么?衡轭是什么意思?

衡轭的意思是:★「衡轭」在《汉语大词典》第4509页 第3卷 1103★「衡轭」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衡轭héng è(衡轭,衡轭)亦作「衡扼」。亦作「衡枙」。?1. 车辕前的横木和架在马颈上用以拉车的曲木。 《庄子?马蹄》:「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 成玄英疏:「衡,辕前横木,缚轭者也。扼,叉马颈木也。」 《淮南子?修务训》:「夫马之为草驹之时,跳跃扬蹄,翘尾而走,人不能制……及至圉人扰之,良御教之,掩以衡扼,连以辔衔,虽历险超堑弗敢辞。」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鸱枭鸣衡枙,豺狼当路衢。」?2. 比喻控制;束缚。 《文选?曹冏<六代论>》:「使夫廉高之士,毕志于衡轭之内。」 李善注:「言王者之御群臣,犹人之御牛马,故以衡轭喻焉。」 李大钊《今与古》:「但他认古人的权威,于科学进步上是一致命的障碍,故亦努力于解除古威的衡轭。」

衡轭的拼音héng è

衡轭是什么意思

★「衡轭」在《汉语大词典》第4509页 第3卷 1103 ★「衡轭」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 衡轭

héng è(衡轭,衡轭)亦作「衡扼」。亦作「衡枙」。 1. 车辕前的横木和架在马颈上用以拉车的曲木。 ? 《庄子?马蹄》:「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 ? 成玄英疏:「衡,辕前横木,缚轭者也。扼,叉马颈木也。」 ? 《淮南子?修务训》:「夫马之为草驹之时,跳跃扬蹄,翘尾而走,人不能制……及至圉人扰之,良御教之,掩以衡扼,连以辔衔,虽历险超堑弗敢辞。」 ?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鸱枭鸣衡枙,豺狼当路衢。」 2. 比喻控制;束缚。 ? 《文选?曹冏<六代论>》:「使夫廉高之士,毕志于衡轭之内。」 ? 李善注:「言王者之御群臣,犹人之御牛马,故以衡轭喻焉。」 ? 李大钊《今与古》:「但他认古人的权威,于科学进步上是一致命的障碍,故亦努力于解除古威的衡轭。」

三国人物 代表语句

狼的拼音 狼的解释 狼是什么意思

1、狼字的拼音是láng ; 2、 狼字的解释:哺乳动物,形状很像狗,性残忍而贪婪,昼伏夜出,能伤害人畜。毛皮可制衣褥:狼狈。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喻凶恶残暴的人的狂妄欲望和狠毒用心)。引狼入室(喻引进坏人)。

精选部分狼组词的词语造句及词语的拼音和详细解释:

1、豺狼造句:国防部买了100辆豺狼装甲车来代替SnatchLandRover作为巡逻车使用,因为SnatchLandRover对路边袭击显得过分脆弱。

解释:豺和狼是两种凶恶的野兽,比喻残忍的坏人:~当道(比喻坏人当权)。

2、狼毒造句:研究表明,瑞香狼毒对石膏样毛癣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作为抗真菌药物代替抗生素治疗石膏样毛癣菌癣症的应用潜力。

解释:(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圆形,轮生,花单性,结蒴果,扁圆形。根有毒,可入中药,有祛痰、止痛等作用。(2)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花,很美丽,供观赏。根可以造纸。

3、狼獾造句:他抽雪茄,喝雪树马提尼酒加混合饮料(老布什总统使他逐渐把酒戒掉,从杜松子酒到伏特加都不喝),看蹩脚**?最近喜爱的是《变形金刚与狼獾》。

解释:哺乳动物,身体和四肢粗短象熊,尾巴长,尾毛蓬松,全身棕黑色。生活在寒带地区。能爬树也能游泳,性情凶暴,力气大,吃兔、鹿、旱獭、松鼠等。也叫貂熊。

4、天狼星造句:奥西里斯的到来是被三个智者宣布的,即三颗星:Mintaka

Anilam

和猎户座的参宿一带的Alnitak。直接指向奥西里斯的明星在东部,天狼星是他出生的迹象。

解释:天空中非常明亮的恒星,属于大犬座。它有一个伴星,用望远镜可以看见。

5、黄鼠狼造句:一名男子因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而受到***,在他强行闯入华盛顿州的一户民居后,该户居民上前对其询问,问他为什么拿着一只死黄鼠狼。

解释:见〖黄鼬〗。

6、狼疮造句:“自体免疫失调”这个术语就像是一个垃圾箱一样,其中包含了例如狼疮和代谢综合症在内的一大堆的症状。这种疾病将身体的器官与正常的功能当作入侵的敌人那样对待。

解释:皮肤病,病原体是结核杆菌,多发生在面部,症状是皮肤出现暗红色的结节,逐渐增大,形成溃疡,结黄褐色痂,常形成瘢痕。

7、狼藉造句:泰国芭堤雅?在世界某处,或许有一座城市以愈加堕落而名闻遐迩,或许有一个地方更醉心于业且以逃犯避难所而越发声名狼藉。

解释:<书>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声名~(形容人的名誉极坏)|杯盘~。也作狼籍。

8、狼狗造句:当他们开始照顾这些杂交狼狗时,Paul和Colette开始了一项任务:教孩子们关于这些美妙生物的一切,同时也戳穿关于狼的神话的谎言。

解释:狗的一个品种,形状象狼,性子凶猛,嗅觉敏锐。多饲养来帮助打猎或牧羊,也可以训练做侦察工作。

9、狼尾草造句: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栽培措施(遮荫强度、移植时间和修剪时间)对观赏植物狼尾草生长的影响。

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丛生,叶子条形,花穗暗紫色。茎和叶是造纸原料,又可用来织袋子,编草鞋。

10、狼狈造句:爱尔兰的银行处境也很狼狈,但是 *** 的救助还未结束,而全欧的任何措施多少都有一些背离(了初衷)。

解释:传说狈是一种兽,前腿特别短,走路时要爬在狼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所以有‘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十分~|~不堪。

11、狼烟造句:不惟如此,在历次反抗西方列强入侵的战争中,我们也不难看到山东团练奔向狼烟的身影,功不可没。

解释:古代边防用狼粪燃烧生烟以报警,后来常用狼烟指战乱:~四起。

12、虎狼造句:一个人,哪怕他的脾气有如虎狼那么凶暴,我相信如果常住在海滨,一定会变得和羔羊一般驯良;

解释: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13、狼吞虎咽造句:然后在一大群记者的包围注视下,保罗会朝着某一个盒子移动过去,用他长长地触角打开盒盖,开始狼吞虎咽的享受美味的食物。那个有幸被保罗选中的盒子所代表的队伍就是比赛的赢家。

典故: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14、狼狈为奸造句:然后,截至2004年历时三十年,对都柏林教区的一项调查发现:神甫虐待儿童现象普遍存在,而且他们还与警察狼狈为奸将隐瞒下来。

典故: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15、狼狈不堪造句:反而以一个6-1令费德勒很狼狈,自从2001年被安德烈?阿加西(AndreAgasii)以6-1击败之后,至今还再没有人令费天王如此狼狈不堪。

典故: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16、声名狼藉造句:泰国芭堤雅?在世界某处,或许有一座城市以愈加堕落而名闻遐迩,或许有一个地方更醉心于业且以逃犯避难所而越发声名狼藉。

典故: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17、引狼入室造句:村民在害怕的同时还想出了一条“引狼入室”的计策,就是把各家的鸡棚周围都围上渔网,等怪物来的时候可以一网打尽。

典故: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18、如狼似虎造句:“我强调一定要全力以赴,如狼似虎的将他拉拢过来。”高级副总裁乔纳森?罗森伯格在写给他同事的邮件中说道。

典故: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19、鬼哭狼嚎造句:一天,他听到注射室里鬼哭狼嚎,动静不对劲,才知道是护士在实习,就在隔壁躲了一会儿。

典故: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20、狼子野心造句:然而,“基地”组织蓄意残忍地了这些人,声称这一袭击行动系其所为,并一再表明打算再次进行大规模的狼子野心。

典故:狼子:狼崽子。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21、前怕狼,后怕虎造句:你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能做成什么大事?

典故: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22、狼心狗肺造句:北京楼市五折,“我的男人必须是刚烈的,对全世界的女人狼心狗肺,对我一个人掏心掏肺。”不要用翻译工具啊。

典故:形容心肠象狼和凶恶狠毒。

23、狼奔豕突造句:其时沃森刚任公司总栽,面对于的是狼奔豕突的谋划场合场面:公司建立时刊行的1000万美圆股票只有300万美圆的价值;

典故:豕:猪;突:猛冲。象狼那样奔跑,象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24、杯盘狼藉造句:我庆幸聚会后要清理杯盘狼藉的场所,因为那意味着我的周围有许多朋友。

典故:狼藉: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有关狼字组词的词语列表 狼的组词 狼怎么组词 狼的多音字组词 狼字组词

封狼、饿狼、地狼、射狼、天狼、苍狼、狼虫、狼窜、狼疮、狼惫、狼兵、狼顾、狼歌、红狼、虎狼、狼纛、狼毒、狐狼、狼犬、狼筅、狼师、狼壶、狼贪、狼胥、狼孩、狼抗、狼扈、狼土、狼很、狼角、狼虎、狼忙、狼头、狼火、狼餐、狼章、狼吞、狼望、狼戾、狼须、狼烟、狼星、狼籍、狼伉、狼藉、狼豪、狼崽、狼燧、狼抢、狼胡、狼津、狼嗥、狼巾、狼亢、狼主、狼噬、狼井、狼突、狼心、青狼、狼竞、寥狼、狼牙、狼居、狼踞、狼种、星狼、熊狼、枭狼、乌狼、贪狼、烽狼、鼠狼、白狼、、条狼、狼狈、狼烽、狼狗、狼当、豺狼、狼狠、狼窝、狼毫、狼子、狼筋、狼荒、狼尾、狼性、狼堠、狼疾、狼牙拍、黄鼠狼、狼羔子、射天狼、贪狼风、中山狼、条狼氏、天狼星、狼外婆、狼牙须、能语狼、狼牙棍、狼牙箭、狼牙棒、狼山鸡、狼牙锤、狼顾相、狼牙山、狼头纛、狼虎药、狼居胥、狼虎谷、狼牙修、狼土兵、狼汤渠、虎狼心、狼卜食、参狼羌、黑心狼、鬼哭狼嚎、鬼咤狼嚎、狗行狼心、狗肺狼心、声名狼籍、使羊将狼、鼠撺狼奔、首尾狼狈、鼠窜狼奔、鼠心狼肺、除狼得虎、鸱视狼顾、豺狼当道、豺狼虎豹、豺狼冠缨、豺狼之吻、豺狼野心、豺狼塞路、杯盘狼藉、杯盘狼籍、如狼如虎、豕突狼奔、羊狠狼贪、羊很狼贪、引狼入室、鹰睃狼顾、赃贿狼藉、赃私狼籍、赃贿狼籍、鸷击狼噬、中山狼传、鸷狠狼戾、狼狈逃窜、狼奔兔脱、狼虫虎豹、狼吃幞头、狼奔鼠窜、狼多肉少、狼狈为奸、虎子狼孙、虎咽狼吞、虎狼之国、虎狼之穴、鬼器狼嚎、鬼哭狼嗥、狼奔鼠偷、狼餐虎咽、狼狈万状、虎狼之威、虎咽狼餐、狼吞虎噬、狼心狗行、狼号鬼叫、狼烟四起、狼顾鸱张、狼突鸱张、狼吞虎咽、狼狈不堪、狼飧虎咽、狼顾鸢视、狼羊同饲、狼猛蜂毒、狼艰狈蹶、狼眼鼠眉、狼戾不仁、狼嚎鬼叫、狼前虎后、狼子兽心、如狼牧羊、瘸狼渴疾、如狼似虎、驱羊战狼、粒米狼戾、狼突豕窜、狼贪虎视、狼吞虎餐、狼顾虎视、狼顾狐疑、狼号鬼哭、狼心狗肺、狼烟大话、贪如虎狼、***狼藉、卧狼当道、枭视狼顾、引狼自卫、引狼拒虎、引虎拒狼、鹰视狼步、鹰视狼顾、鹰挚狼食、脏污狼藉、赃秽狼藉、赃私狼藉、赃污狼籍、赃污狼藉、赃货狼藉、声名狼藉、豕窜狼逋、封狼居胥、出丑狼籍、豺狼塞道、豺狼当路、豺狼成性、豺狼当涂、豺狼横道、虎啸狼号、红斑狼疮、鬼抓狼嚎、鬼吒狼嚎、官虎吏狼、狼餐虎噬、拒虎进狼、拒狼进虎、进退狼狈、虎穴狼巢、虎狼之势、狼嗥狗叫、狼子野心、狼贪鼠窃、狼窝虎穴、狼嗥鬼叫、狼狈周章、狼奔豕突、狼上狗不上、长矢射天狼、狼牙山五壮士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诫子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名人名言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志当存高远。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三国文学家 曹植

恢***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三国名言语录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前出师表》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时期吴国开国皇帝 孙权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名人名言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敌欲固守,攻其无备;敌欲兴阵,出其不意。

见三国·蜀·《诸葛亮集·治军》。陈:同“阵”。这两句大意是:敌人要固守阵地,就选择他守备薄弱的地方发起攻击;敌人要兴师出兵,就用出人意料的战术突然袭击他。战争中就是要用“有备”去攻“无备”,以“有意”去胜“不意”,以超乎常规的奇兵奇谋克敌制胜,古今中外许多战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诸葛亮集·治军》

尸位素餐,难以成名。

见三国·魏·曹植《矫志诗》,尸位:占居职位而不尽责。素餐:白吃饭。成名:取得好名声。这两句大意是:白白地占居职位而不克尽职守的吃闲饭的人,难以取得好名声。不管做什么工作,要想赢得人们的称赞,取得好名声,就要勤奋努力,克己奉公,干出点成绩,作出点贡献。如果总是禄禄无为,尸位素餐,就难免被人们指责、议论。本名句可供劝诫人们奋发有为时引用。

三国文学家 曹植 《矫志诗》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诫子书》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三国名言语录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轻:轻视。然:如此。这两句大意是:文人相互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知识分子往往互相轻视,或由于自矜自高,或由于忌妒他人,自古以来就有这种陋习。今天,随着社会的进化,文明的发达,大家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共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前提下,这种陋习已有所克服,但还不能说已经根除。这两句多用来说明文人相互轻视由来已久,也用来反对文人相互鄙薄

三国政治家 曹魏开国皇帝 曹丕 《典论·论文》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三国·魏·曹植《君子行》。纳履(1ǚ吕):整理鞋子。整冠:正帽。这两句大意是:在瓜田里不提鞋子,在李树下不整帽子。在瓜田里弯腰提鞋,就会造成偷瓜的嫌疑;在李树下举手正帽,就会造成偷李子的嫌疑。《君子行》云:“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就是以这两句比喻明智的人应防患于未然,避免嫌疑的产生。今有“瓜田李下”、“瓜李之嫌”等成语,则分别指容易涉嫌的场合和容易被误会的嫌疑。如《北史·袁聿修传》:“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三侠五义》第五十二回:“他因家下无人,男女不便,有瓜李之嫌”。这两句多用于告诫人们要避免嫌疑。

三国文学家 曹植 《君子行》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

三国·曹植天地是永恒的,永无终极,人生是极其短暂的,就象朝霞,绚烂夺目一时,转瞬消逝,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在短暂的瞬间,尽量活出自己的意义。

三国文学家 曹植

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

三国·魏·曹植《矫志诗》,都蔗:粗大的甘蔗。这几句大意是:粗大的甘蔗虽然味道甜美,但当作手杖来拄则必定断折,谗佞人的蜜语巧言听起来很舒服,但按照它去办事则必定失败。这几句说明用人行事不能光看外表,而要讲求实用,不然的话,就会受骗上当。这种用比喻补充说明问题的方法也是值得学习的。

三国文学家 曹植 《矫志诗》

得人则安,失人则危。 三国名人名言

三国·魏·曹丕《秋胡行二首》其。人:贤能的人。这两句大意是:得到贤能的人就安稳,失去贤能的人就危险。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国家安危重在得人。

三国政治家 曹魏开国皇帝 曹丕 《秋胡行二首》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魏·曹植《七步诗》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七步诗》现代版本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文学家 曹植 《七步诗》

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三国·魏·曹植《王仲宜诔》。华:花。思:文思,灵感。这两句大意是:文章像春天烂漫的花朵,文思如山间奔涌的泉水。这两句以贴切的比喻,称赞“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字仲宣)文思敏捷,创作丰富,诗文精美。现在可供引用评价、赞美古今其他有成就的作家、诗人。

三国文学家 曹植 《王仲宜诔》

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虞通明而辞不专。

春秋·孔子《孔子家语·五仪解》一个人若有仁义之心,就不会自我夸耀;考虑问题若能明辨是非,通达事理,说起话来就不会自以为是。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孔子家语·五仪解》

曾子曰:“敢问何谓七教?”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政教定则本正也。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是故人君先立人于己,然后大夫忠而士信,民敦俗璞,男悫而女贞。六者教之致也,布诸天下四方而不窕,纳诸寻常之室而不塞,等之以礼,立之以义,行之以顺,之弃恶如汤之灌雪焉。” 三国名言语录

《孔子家语·王言》曾参问:“请问什么是‘七教’呢?”孔子说:“上位尊敬老人,下民就更孝敬;上位重次列,下民就更顺长者;上位爱施舍,下民就更宽厚;上位亲近贤者,下民就选择交友;上位德行好,下民就不会隐藏错处;上位不贪利,下民就耻于争斗;上位廉洁谦让,下民就会耻于供上的太少,这就叫七教。这七种教化,是治理百姓的根本,政治教化有这样的基本原则,那么治民的根本就是正确的。凡是身居上位的人,都是百姓的表率,表率正,那么还有什么不正呢?所以,君王首先在自己身上树立仁德,这之后大夫就忠了,士讲诚信,百姓敦厚,风俗纯朴,男人朴实,女人正派,这六点是教化达到的结果,散布到天下四方,不会出现空隙,纳入到不大的屋民不会显得满塞。用礼来划分人的等级尊卑,用道义立身处世,用顺从礼法的原则行事,那么,百姓厌弃坏的,就像热水放入雪一样不相容。”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孔子家语·王言》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孔子家语·三恕第九》自己聪明智慧,要保持愚笨的样子;功劳覆盖天下,要保持谦让的样子;既勇敢而力气盖世,要保持怯弱的样子;财富拥有全天下,要保持谦逊的样子,这就是所谓谦让了再谦让的办法。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孔子家语·三恕第九》

故曰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

春秋·孔子《孔子家语·王言》所以说,天下最仁德的人,能聚合天下最亲的人;天下最圣明的人,能推举天下最有才能的人。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孔子家语·王言》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东汉末年东吴杰出军事家 周瑜

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 三国名人名言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在臣》。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修养道德,确立操守,不因为困窘而改变其志向节操。汉乐府《猛虎行》有“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之句,君子修道立德,决不能随波遂流,见风使舵,从而丧失品格,为人所不齿。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孔子家语·在臣》

君子交有义,不必常相从。

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康诗二首》其二。义:情义。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之交。重在情义.不必经常厮守相随。郭叔认为君子相交,义最重要。所以他说:“天地有明理.远近无异同。三仁不齐迹,贵在等贤从。”微子、箕子.比干被称为殷朝“三仁”,他们的事迹不同,但重义却是一致的。现在可以给“义”以新解释.表明交友要以理想、原则、志趣为重。

三国·魏学者 郭遐叔 《赠嵇康诗二首》

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三国·魏·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君臣》。枉:弯曲。这两句大意是:上面不正,下面就弯曲;上面混乱,下面就叛逆。~和《意林·政论》说的“上行下效”,晋代杨泉《物理论》说的“上不正,下参差”,南朝·宋·何承天《上邪篇》说的“上邪下难正”,郁冈樵隐《缀自裘·铁冠图?夜乐》中说的“上梁不正下粱歪”等等,意思相同,都是说明作君主的人不好,下面做臣子的就台跟着学坏。因此,地位在上的人必须以身作则。这些名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教育意义,都可引用。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君臣》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秀:出众,突出。摧:摧残。堆:土堆。湍(tuān):水势急,这里是冲刷的意思。非:非议,诽谤。这几句大意是:嘉木高出于树林,必然首先遭到大风的摧折;土堆突出于堤岸,必然首先遭到急流的冲刷;品行高出于众人,必然受到世俗的诽谤。品行出众的人,容易遭到忌妒,受到攻击诽谤,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而众人的这种作法又显然是不正确的,作为品行高尚的人,当然应该顶住这股风,坚持自己的作为。在这几句中。作者以“木秀於林”和“堆出于岸”的遭遇,恰如其分地阐明了“行高于人”者的遭遇,这种以物理喻人情的方法很巧妙。今天有俗话如“树大招风”、“雨淋出头椽”、“枪打出头鸟”等,也都有类似的意思。这种写作方法值得学习。

三国时魏国文学家 李康 《运命论》

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 三国名言语录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遗(wèi未):赠送。若:如。善言:有益的话。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与其赠送人钱财,倒不如给人留下有益的话。儒家古训,重义而轻利。因此,赠人以钱财,远不如赠人以合乎儒家之道的善言贵重。钱财再多是有限的,而善言使人得益则是无穷的,这就是~的原因。这句话今天仍有启迪作:赠送同志、亲朋以金钱,不如给他以忠告,促使他努力奋进为好。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孔子家语·六本》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三国·魏·曹植《君子行》。未然:还未发生。处:置身于。这两句大意是:高尚的人要预防还未发生的事情,不要置身于犯嫌疑的境地。曹植《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高尚的人应洁身自爱,行为要明智,对于可能被误会和怀疑的处境要预先避免,以免受嫌疑不好洗刷。这两句多用于告诫人们要处事谨慎,要避开嫌疑。

三国文学家 曹植 《君子行》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颜回》,君子:道德高尚的人,行:行动。小人:道德低下的人。这两句大意是:道德高尚的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说话,道德低下的人只是以自己的舌头说话。君子重行不重言,他并不大肆宣扬,自我炫耀,而是以行为表明自己人品的高尚;小人重言不重行,他说得天花乱坠,以言语惑众正是为了掩盖自身的鄙陋。这两句用于教育人要重在做而不要重在说,也用于说明不可轻信那些说得美妙动听的言论。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孔子家语·颜回》

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没:沉没。这两句大意是:船没有水不能行走,而一旦水进入船内,船就会沉没。“舟”与“水”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同时也是互为依附的条件。就“行”来说,是矛盾双方相对稳定的结果。一旦超越“舟浮于水”的条件,矛盾双方向其反向转化,则会产生舟沉于水的结果。可用于说明矛盾转化的哲理,向人们提示处事的方法。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孔子家语》

春生者繁华,秋荣者零悴。 三国名人名言

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荣:茂盛。零:凋零。悴:憔悴。这两句大意是:春天生长的植物逐渐花繁叶茂,葱茏昌盛;秋天茂盛的植物不久将枝枯叶黄,憔悴凋零。这两句用自然规律说明一种社会事理:生得其时者,会有广阔的发展前途;生不逢时者,即使很有才干,也难于大有作为,从而说明时运、机遇、条件的重要性。

三国时曹魏文学家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虫名,又名马蚿,长寸许,体如圆筒,躯干有二十余个环节,每节生出一对脚,切断后仍可蠕动。这几句大意是:百足虽然死了还能蠕动,这是因为扶持它的脚多的缘故。这几句比喻一个有权势的人,或财力雄厚、势力很大的集团、家族,一旦人死了或集团、家族垮了,其势力影响仍然残存,因为扶持它的力量多,还会保持着虚架子,不至于立刻破产。如《红楼梦》第二回介绍贾府说:“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如先前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这几句《意林》引《鲁连子》为:“百足之虫,断而不蹶(仆倒),持之者众也”。

三国曹魏王公 魏明帝曹睿之子 曹冏 《六代论》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涓(juān娟)涓:细小的水流。壅(yōng拥):塞止。这两句大意是:不堵塞细小的水流,最终会成为大江大河。溪水虽小,汇而成江河;凡事虽小,积而成大业;注重具体的、平凡的积累,最终必将得到丰硕的收获。同时也说明了哲学上的一个道理:量积累到一定限度,即引起质的变化。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孔子家语·观周》

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游气回肠:形容音乐十分动人,能使人柔肠回转,气息摇荡。气:指人的精神状态、情感意趣。这两句大意是:歌声感动人的心灵和耳朵,使人柔肠为之转折,感情为之摇荡。这两句极写歌乐之美妙,使人悦耳动心,荡气回肠。可用以盛赞动人的音乐,也可仅用“荡气回肠”或“回肠荡气”来形容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国政治家 曹魏开国皇帝 曹丕 《大墙上蒿行》

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 三国名言语录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材理》。这两句大意是:善于运用比喻的人,用一句话就能说明几件事;不善于运用比喻的人,用许多话还说不明白一个意思。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好的比喻既要贴切,又要含义深广,否则将会越比越胡涂。可用以说明运用比喻时应妥为选择。

三国时魏国思想家 刘劭 《人物志·材理》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盖:句首发语词,无实义。文章:指诗、文创作。经国:治国。经,经营.治理。不朽:指永不消亡.这几句大意是:文学创作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伟业,是万世永不消亡的大事。曹丕强调了文章的价值,把文学提到与事功并立的地位,肯定文学要为政治服务这一功能,从而突破了两汉以来轻视文学的观点,这对魏晋以后文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名句可供论述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时引用。

三国政治家 曹魏开国皇帝 曹丕 《典论·论文》

思心一至,不闻雷霆。

三国·魏·刘邵《人物志·材理》刘炳注。这两句大意是: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事,即使霹雳闪电也会充耳不闻。此条是对“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筵之声”一条的发展,其目的仍然是颂扬专心致志的学习境界,但比前者更简约、更精警、更具有格言特征。因此也更上口,更易于流传。

三国时魏国思想家 刘邵 《人物志·材理》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蜀·诸葛亮《诸葛亮集·诫子书》。这两句大意是:不学习,没有方法增长才干;不立志,没有方法成就学业。这是诸葛亮劝诫子女的名言。它讲述了学习与成才的关系,人的主观努力与成就学业的关系等等,从而给人指明了学习的正确途径以及应遵循的治学方法,简约而深蕴哲理,通俗而易于接受。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诸葛亮集·诫子书》

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三国名人名言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戒备》。虞:预料。这两句大意是对敌情没有准备,对意外事变没有预见的人,不可“统领三军。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作为领兵的将领,更要有未雨绸缪的先见之明,有对敌情的准确预料,否则,敌人突至,将措手不及。此二句以精辟的语言点出:身为将领,必须有勇有谋,有备能虞,否则只能算是匹夫之勇。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说“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就是这个道理。此二句可作为择将的标准之一,或作为将领应具备的素质。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将苑·戒备》

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三国·蜀·诸葛亮《将才》。这几句大意是:作为一员将领,应该是富贵却不骄傲,打了胜仗却不自矜,有才能而能礼贤下士,正直刚强又能忍耐。诸葛亮很显然是按照儒家的标准选择将领的,那就是既有儒家的道德修养,又有勇士的才能和气度;既是风度翩翩、知书达礼,又是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应该说,诸葛亮择将的标准对后世很有借鉴意义。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将才》

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注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三国·蜀·诸葛亮《诸葛亮集·哀死》。这两句大意是:古时擅长带兵的将领,对待部下如同对待自己的儿子。这是诸葛亮讲为将之道的话。~两句下面的文字是:“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意谓:遇到险难时,他身先士卒;论功行赏时,他退身在后;对伤员病号,含泪抚慰他们;对死难的士兵,悲痛地埋葬他们:对饥饿的士兵,自己让食给他们吃;对受冻的士兵,脱下衣服给他们穿;对有才智的人,以礼相待并重用他们,给以应有的俸禄;对勇敢善战的部下,奖赏鼓励他们。领兵的将领能做到这些,就所向无敌了,诸葛亮讲的这番道理,对于所有领导者应该都有启示作用吧!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诸葛亮集·哀死》

唯劝农业,无夺农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人》。唯:只能。劝:劝勉,鼓励。无:不要。薄:微薄,引申为减轻。这几句大意是:只能鼓励百姓努力从事农业生产,不要耽谋农民耕种收获的时间;只能减轻农业税收,不要使农民财富用尽诸葛亮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的重农思想,自他登上政治舞台后,就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使地狭人少生产落后的蜀国,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上有较快的发展,史称“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一就是他经济思想的具体体现,直至今天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治人》

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 三国名言语录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鸱枭(chīxiāo吃消):一种性情凶狠的小鸟,喻小人。衡轭(饿):衡,车辕前的横木,轭,横木下夹住马颈的曲木。衢(qú柴):道路,这两句大意是:鸱枭在车上叫嚣,豺狼在路上横行。恶鸟在乘舆之旁,喻君侧多恶人;豺狼横行,喻奸邪当道。~两句比喻小人得志,正直的人处境危险。

三国文学家 曹植 《赠白马王彪》

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三国·魏·王肃《礼丛子·居卫》.长:长处。短:短处。这两句大意是:选取人的长处,丢弃人的短处。人无全美,善于用人的人,能取人的长处,弃人的短处,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两句词简义丰,具有格言性,因而百代习传,至今仍活在人们的笔下和口中,引用率颇高。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礼丛子·居卫》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指荆备。卑鄙:出身卑贱。猥:表谦意的词。颇:看望。咨:询问。这几句大意是:先帝不嫌弃我出身卑贱,承蒙他委曲自己,屈身往返,三次到茅庐中看望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传诵人口的成语“三顾茅庐”即出于此。现在呵用来表现尊重人才,诚心诚意地多次邀请有才能的人出来工作。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这两句大意是: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甘洒热血;生死之际,视断头如回家一样坦然。此名句通过质朴的语言,恢宏的气魄直抒胸臆,表现为国捐躯的高尚情操。“捐”、“赴”二字写出国难之时挺身而出的勇敢精神,“视”、“归”一句显出为国而死的骄傲神情,意气雄壮慷慨,昂扬奋发。尤其后句,在承传中演化为“视死如归”的成语.成为表现壮士大义凛然为国捐躯的习惯用语。

三国文学家 曹植 《白马篇》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三国名人名言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这两句大意是:将自己的身躯交给锋利的刀刃,性命有什么值得留恋呢?此条极写忠勇的士气。诗句毫不雕琢,把气冲牛斗的战斗热忱用近于口语的文字表现来,更生动、更感人、更富有气势。尤其“弃身锋刃端”一句。忠勇气概似乎从锋刃流泻出来,战场的险恶凝于笔端。统现全句.抒情慷慨昂扬.写志积极奋发.语言铿锵有力,常为今人写作时援引。

三国文学家 曹植 《白马篇》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魏·曹植《七步诗》。这两句大意是:我们本是同母所生,为何这样绝情地威逼呢?据《世说新语》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于是曹植应声而对,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句。它与上文“煮豆持作羮,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一起,用贴切的比喻,一语双关,看似同情“豆”的遭遇,实是抒发自身的悲怨。诗句恨中有怒,怒中带斥,情绪激然。后人常以此比喻骨肉自相残杀。如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后,周恩来曾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一诗,即化用此典。

三国文学家 曹植 《七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