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山斗笔筒拍卖成交记录_山斗文章古董真品图片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7-28 0
  1. 瓷器鉴定
  2.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
  3. 清朝瓷器怎么鉴定
  4. 青花瓷底部有双圈是哪个时期的
  5. 清代历朝青花瓷器有什么基本特征
  6. 朝夕花拾全文 要文章

我的朋友

小时候,我以为朋友就是与我一起分享食物,与我一起玩耍的伙伴,对真正的朋友并没有太多的理解与认识。后来,我认识了小D,我们朝夕相伴,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感受成长的快乐与痛苦,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去年暑的一天中午,我正要吃午饭,电话***急促的响了起来,我赶紧抓起电话听筒,原来是小D“我有两道数学怎么也做不出来,你能不能来我家给我讲一讲?”小D焦急地说。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就比小D的好,所以他总是问我一些数学题。“你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吗,老兄?能不能等我吃完了饭呢?”我很不客气地把他噎了回去,“哦,抱歉,我光顾做题了,没看时间。对不起,那就等你吃完了饭再来,可以吗?”小D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了,就先这样吧。”我不耐烦地说,然后摔下电话,去吃我的午饭了。说实话,我不太愿意这个时候去他家,正是中午,屋外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况且,我家住在六楼,他家住五楼,这一来一去就是二十二层楼,两百多级台阶啊,不把我热死也得把我累死。我慢悠悠的吃着饭,边吃边打定主意,找个借口不去他家。

文章山斗笔筒拍卖成交记录_山斗文章古董真品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天上午我在家做英语作业,有几道题我不会做,我焦急的又是翻笔记又是翻书,可还是弄不懂,我想也没想就抄起电话给小D去了一个电话。“喂,小D,我有几道英语题不会做,你能不能来我家给我讲一讲?”我说。小D没说话就挂断了电话。我的英语成绩没有小D好,所以我遇到不会做的题,总是要麻烦小D。而他也总是有求必应,很耐心的不厌其烦地教给我。可今天这是怎么啦?我感到疑惑不解。放下电话,一扭头,不经意间看见了墙上的挂表,已经十一点五十了,我突然想起了昨天发生的事。心想:这真是常说的现事现报。昨天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今天就报应到在我身上了。我沮丧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刚要坐下,嘀呤呤,门铃突然响了起来,是谁呀?现在这时候来。我打开门一看,竟然是小D,只见他圆圆的脸上满是汗水,一双大大的眼睛里饱含着真诚的歉意“等急了吧?”他喘着粗气说,“没有,没有。你先歇会儿。”我一边说着一边赶紧把他让到屋里,给他倒了一杯水。我知道,这十一层楼一百多级台阶,对于这个个子比我矮很多,身体又比我胖很多的他来说,是多么大的运动量呀!他接过水杯咕咚喝了两口,就开始给我讲题。他认真地讲解,非常耐心。过了一会儿,她妈妈来电话催他回家吃饭,只听他对他妈妈说:是吃饭重要还是朋友重要!听了这话,我心头一热,真的好感动,再联想到昨天我的所作所为,我惭愧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红着脸对他说:“昨天真对不起…….”“说什么呢,我们是好朋友吗!”他拍拍我的胳膊说。他没有记我的仇,他还当我是最好的朋友。我无语,心中感慨万千。

小D,让我对朋友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朋友不仅是心心相印、形影不离、无话不。更重要的是能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朋友像黑暗中的一盏灯,照亮你迷茫的前程。朋友像冬日里的一束暖阳,带给你光亮和温暖。

“吃饭重要还是朋友重要!”。小D的话时常会在我耳边响起,时刻提醒我,好朋友要真诚相待,我们是朋友,一直都会是最好朋友。

我的朋友

我今年13岁了,我已拥有了无数朋友,这就是在这短短的13年中,最令我愉快的事情。 儿时,由于某些奢望没有得到满足,再加上同学们不时的冷嘲热讽,我常常抱怨世事的不公。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我真正感受到了生活是紧张而丰富的,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然而此时,我却不再有回避的念头。因为,“在远方”,我有许许多多的好朋友。 好朋友,无须天天联系,因为在彼此心中,有一根绵绵的线牵连着;好朋友,总是愿意张开双臂,完完全全地接受不完美的我;好朋友,给我不畏严寒的勇气;好朋友,陪我跨过脆弱和迷惑&hllip;&hllip; 这个世界上,有人刻意保持距离,却渴望别人的亲近;有人先欲估收获,在酌量付出;有人想要被爱,却不愿自己主动去爱。但我始终相信,没有付出爱,就不可能得到爱!所以,我试着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做点什么,我希望爱能永远回荡在人与人之间!终于,我发现,只要我用心去爱这个世界,去关怀每一个爱我的人,没有什么能够难倒我! 好朋友告诉我:“时光,转瞬既逝,年轻,只有一次!” 好朋友告诉我:“你想幸福,就必须放下留恋、放下难过!” 好朋友告诉我:“活的快乐就好,别给自己太大的负担,那样的生活没有任何欢乐可言!” 好朋友告诉我:“善于调整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感谢朋友们给我的帮助与鼓励,我知道,他们一直在默默地注视着我,为我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而欢喜,为我遇到的每一个挫折而担忧。但愿我没有让他们失望——我会坚持在自己的道路上远行,永无止境!

瓷器鉴定

1、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2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龙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露胎无无釉,圈足宽厚。

3 、 康熙中期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胎体洁白坚硬,断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显疏松,偶有开片,还有一种亮青釉。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没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经过打磨,光滑呈泥鳅背状,但没有后期雍正青花的滚圆,少见火石红,胎釉结合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产品有水盂、印泥盒等,胎体偏轻。

4 、 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泽深沉含蓄,胎体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较深普遍用平切,切削整齐。

5 、 早期青花瓷器使用浙料或江西、广东青料描画,呈色灰蓝,个别发色欠佳,浓重灰暗及蓝黑,与顺治青花特点很相似。

6 、 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练精纯,由于水沉法改进为煅烧法,呈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区别,时代特征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面貌。人们往往称康熙青花为“翠毛蓝”、“康熙五彩”、“墨分五色”。色彩变化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古人对康熙青花评价甚高,谓“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器物画面浓淡深浅,光线强弱分明,不同层次的渲染,完全是由于工匠们熟练地运用色料的技巧,即分水方法,有意识地造成多种深浅层次不同的色调,甚至在一笔一划中也能分出深浅不同的笔韵,如青花山水人物图,花鸟图等,无论远山近水,层峦叠嶂,均富有层次的节奏感、立体感,结合晕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达到国画题材的表现手法,犹如一幅水墨花,很具观赏性,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7 、晚期青花,呈色趋于淡雅,有的灰蓝,有的泛晕散,也有描青花,所占比重不大,多绘在杯、盘、碟等小件器皿上。

8 、 康熙朝除了烧造传统的白地的青花外,还有浆胎青药,哥釉青花,郎窑青花,蓝釉青花、黄釉青,洒蓝开光青花、蓝地白花、豆青釉青花、外酱釉内青花、青花红彩、青花釉里红、青花加黄、青花加紫、青花戗金、青花镂雕等派生品种,虽烧造数量不是很多,但别具情趣。

9 、 康熙青花仿明代青花发色也很流行,所占比例不大,主要是仿永乐、宣德青花苏泥勃青料重鲜艳带晕散的艺术效果。其次还有仿成化青花平等青料的淡描,仿嘉靖青花回青料蓝中泛紫。这时期最擅长仿宣德青花瓷,由于用的是国产钴料,含铁量低,稳定性好,所绘花卉呈有黑色结晶斑点,是用人工重涂积点方法,有意点染形成,青花下沉度及质感不够,釉面同样泛青,个别也有桔皮纹,用手抚摸釉面,比较光滑,凹凸不平感觉不明显,而永宣青花釉面往往带有波浪状,总体来看,仿制水平还是很高的。

10、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形式更是变化多样,层出不穷,一种器型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式样,以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条件为依据,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种文具、茶具、象生瓷、瓷塑及仿古铜器式样祭器、外销瓷等。外销瓷在当时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主要是表花、五彩两个品种,基本都是民窑器,用色偏浓重,造型高大,纹饰也适应于国外市场的需求,规整繁缛,并有许多创新式样。

11 、康熙朝的大件琢器生产在清代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与成型方法日臻完善和技术列趋成熟有密切关系。如:大棒槌瓶、大香炉、万寿字大瓶、大瓶,凤尾尊、花盆、大鱼缸、绣墩、大盖罐等,整体特点是古朴稳重,颇具阳刚之气的力度。尽管体积较大,有的高达 80 厘米,极少变形,器身接口不明显,反映了成型与修胎工艺的精进。器物外部轮廓线和转折处清晰、利落而有精神。风格硬朗,挺拔向上,浑厚朴实、有力,粗犷豪放,富有阳刚气势,制作很清楚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独创性,严谨大方,讲究整体效果,不刻板,端庄中透出灵秀的美姿。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方形器,如方盘、方碗、方棒槌瓶、方尊、方花盆等,比较而言,烧制方形器要比圆形器难得多,充分表现当时工匠们造型设计的高超水平与制瓷技术的进步。

12 、 康熙青花瓷器种类繁多,根据一些常见器物现择要分类介绍如下:

瓶类:是康熙青花造型最为丰富的,多用为陈设观赏。有长颈瓶,早期瓶高颈粗,晚期瓶矮颈短。梅瓶小唇口,短颈,体丰满,多是玉璧形底,少量是圈足,无款,有平肩、溜肩两种,形体大的胎轻,个别釉面有开片,体小的胎重。筒瓶,又称象腿瓶,外形与崇祯、顺治基本相同,但没有顺治的高。棒槌瓶,创新式样,因形似我国南方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基本是民窑产品,有圆棒槌和方棒槌两种,前者数量多,后者少,线条处理楞角分明,普遍高度在 46 厘米左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青花祝寿圆棒槌瓶,洗口,长直腹,高达 77.6 厘米,形体高大,十分引人注目。又如康熙青花渔家乐方棒槌瓶,都是这类器的精品。葫芦瓶,口沿部分增高,洋重线条美,底部有露胎和书款两种,前者仿明代特征。锥把瓶、玉壶春瓶与明代相比颈部缩短,腹部肥大。胆瓶、天球瓶、蒜头瓶、荸荠扁瓶,直口,长颈,扁圆腹,圈足,为康熙朝新创器型。此外,还有八方瓶,绶带耳扁腹葫芦瓶等。

13 、尊类:摇铃尊,又称纸槌瓶,为康熙官窑的创新式样,平底内凹,均有款,所见多为青花及釉里红两个品种;凤尾尊为当时的流行式样,因其口、足外撇形似凤尾,故名。它是从花觚演变而来的,线条优美,舒展流畅。多是康熙中、晚期产品,无款居多。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高 73.5 厘米,及青花雉鸡牡丹图凤尾尊均属代表之作。撇口尊、琵琶尊、形似弦乐器琵琶,故名。双陆尊、石榴尊、马蹄尊、筒式尊、兽面衔环尊、观音尊、双耳尊等,其器型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至底外撇。

14 、罐类:将军罐,始见明代嘉靖,康熙朝延续顺治式样,高矮大小不等。官民窑均有,但民窑所占数量多,早期口大罐高,晚期口小罐矮。常画仕女婴戏、洞石花鸟两种图案,往往底部无釉露胎,胎体厚重,足边有火石红,官窑产品尺寸小,常在腹部绘团寿纹,底部圈足满釉书有本朝 6 字款。莲子罐、瓜罐、冰梅罐、竹节盖罐,罐身绘翠竹纹,除青花外,还有白釉绿彩。鼓式盖罐、狮钮盖罐、粥罐,为康熙朝创新式样,多是民窑产品,尺寸不是很大,形体矮而圆,底部无釉露胎,肩部有对称双圆孔,穿有铜环,便于提用。罐盖分圆顶和平顶两种,前者多置宝珠形钮,后者无钮。

15 、 花觚类:大器居多。早、中期大量生产,基本是民窑产品。一般器型高大,高度在 45 厘米左右,份量适中。早期简单呈筒形,平底内凹。中期形体特征鲜明,开始发生变化,口足外撇,鼓腹,腹上下各凸起一周,二层台底,足内常见书写仿明代成化、嘉靖年 6 年字款,其双圈画的很大,有的花觚只画双圈,有的不写款,多数是口径大于足径。

16 、 壶类:执壶、贲把壶;又称“藏草壶”,宗教法器,是仿照藏族银制贲把壶形制烧造而成。茶壶,饮茶器具,烧造出许多实用美观的样式,善于随形变换,有竹节式、桃式、提梁式、端把式、八宝式、“福”字形、“禄”字形、“寿”字形等。壶体与壶流、壶柄比例适度,和谐统一,端庄大方。茶壶常见画松竹梅和博古图。博古即是用各咱工艺品组合成的图案。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青花松竹梅纹茶壶,构思巧妙,盖钮、流柄塑成梅枝、竹节及松树,在用青花绘松、竹、梅纹,将绘画与雕塑融为一体,精美雅致。鼻烟壶,做为盛放鼻烟的器皿,开始在当时广为流行,但式样单一,呈筒形,又称炮竹形。小唇口,外绘缠枝莲花、折枝菊花和寒江独钓图,前者多无款,后者多写成化年制 4 字仿款。

17 、 笔筒类:文房用具之一,数量很多,器壁多较厚。较明末清初有了明显的变化,流行口底相若的圆筒形,数量最多的也是最具代表性。另有撇口形、竹节式、束腰式等,束腰式多出现在早期,有的口部施浆白釉,已不是主流品种。最常见的是玉璧形底,底心出脐微向内凹,有釉,比外壁釉要偏白、薄,脐内的有施釉和无釉两种,后者居多。其次是台阶底,圈足和平底无釉露胎。也有的是底部有三个条形小足。官窑笔筒多书长篇诗文,诗尾常用釉里红篆书“康熙传古”方章。民窑釉面泛青,多画山水人物故事和花鸟图。个别带有纪年如康熙二十年山水人物笔筒、康熙十三年山水笔筒等,这类带纪年的民窑笔筒,总体特别是胎厚重,底无釉,口沿与近底处往往有暗刻双弦纹或卷草纹,而这种暗花边饰在明末崇祯和清初青花瓷中非常流行,如笔筒、莲子罐和筒式瓶中经常看到。

18 、花盆类:养花器具。形体庞大,胎体坚硬,沉稳敦厚。常见有圆形、圆筒形、椭圆形、海棠形、四方形、长方形、六方形等。造型端庄、古朴,制做考究,多是康熙晚期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康熙皇帝祝寿而烧制的。做为御用养花器具,因而器上身出现许多象征长寿的吉祥图案如“松鹤延年”、“寿山福海”、“鹤鹿同春”、云龙、云凤、云蝠灵芝、八仙图等,也有绘山水人物图、百子图,口部多折沿,底心有圆孔,沿下青花写有“大清康熙年制” 6 字楷书横款。

19 、盘类:日常生活用器,中小型居多,早、中、晚期均有烧造。有些差别不是很大,有高足盘、花口盘、方盘、折沿盘、撇口盘、菊瓣盘等。圈足略高,比较而言,民窑釉面泛青,胎要重于官窑青花,足宽厚。盘底一般平整满釉,少见明代的塌底现象。外销瓷有别于国内用瓷,多为折沿,浅壁。胎极轻,很精致,质量高,青花艳丽,纹饰既有传统的花鸟纹,也有西方国家的花卉和楼阁等,带有异国情调。而从文献上来看,销往欧洲的居多,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都有大量康熙青花外销瓷的收藏。器底往往写有“玉”字款。

20 、碗类:有高足碗、盖碗、盒 碗、卧足碗、敞口碗、折沿碗、折腰腕、撇口深腹墩式碗、四方委角碗、小斗笠碗为康熙朝创新式样,除青花外还有斗彩,里外常画凤竹纹,用的是过枝手法,这种由外到里的过枝画法,为当时所首创,后期雍正、乾隆广泛使用。足内写“御赐纯一堂”双方框款。康熙青花碗画面都不是很繁密,装饰得体。官窑以龙、凤为主,常见有云蝠、朵云、松鼠葡萄、牡丹花、八宝、八卦纹等。

21 、盒类:上下结合紧密,盖面扁平,圈低矮、平切。盒底常见有“清玩” 2 字,外壁往往画人物,书“大清康熙年制”双行 6 字款的常常通体画缠枝牡丹。另有圆盒、四节圆盒、小印泥盒、串铃盒、棋子盒等。

22 、杯类:有高足杯、酒杯、茶杯、螭耳杯、铃铛杯,铃铛杯大口,深腹,小圈足,足高,因其外观极令铃铛而得名,又称仰钟不,是康熙朝富有朝代风格的器物。有薄胎、深胎两种。官窑胎薄多敞口,民窑胎厚多撇口;套杯,多为 3 个 1 套大中小合成一体,外壁常绘诗句人物,后期雍、乾二朝数量明显增多有 8 个、 10 个。乾隆以后套杯多是粉彩。十二月花卉诗句杯,为康熙朝官窑青花名品之一。属精美之器,景德镇曾成批地烧造。除青花外还有五彩,宫中有大量传品,这种花卉杯制作上技术要求高,烧造难度大。胎薄如纸,轻巧莹透,青花淡雅,晶莹光润,已经达到了只见釉而不见胎的程度。古人用“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来形容它可谓恰如其分。杯身分别于一面绘代表十二月份的花卉,另一面书五言或七言泳花诗句,诗句后面均有一方篆书“赏”字印。十二月花卉杯在康熙朝以后也有少量烧造,多是粉彩,成套的不多,极少见到青花。

23 、 仿古铜器的式样有:炉、尊、觚、爵、杯、豆等。有的不仅造型仿,纹饰也画古铜纹,如饕餮纹、兽面纹等。

康熙朝十分崇尚明代青花瓷器,根据文献记载,多是在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郎廷极任江西巡抚时期烧制的。从传世品看,仿明代青花,以宣德朝最多,且最为成功,不仅按照宫中宣德青花为蓝本进行精心仿制,有的还将宣德纹饰画在本朝风格的器物上。有目的是想“借古耀今”。仿宣德青花的作品,多出自郎窑,不仅造型、尺寸相同,纹饰、款识也十分逼真,若不仔细观察对析,很难区分,达到了“与真无二”、“比视宣成真”的程度。清人刘廷玑的《在园杂志》称赞郎窑“近复郎窑为贵,紫垣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宣,釉水颜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辩别。”说明康熙仿宣德青花取得了高度成就。

24 、 康熙青花装饰题材广泛,包罗万象,图案布局巧妙合理,与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窑青花在纹饰方面,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鲜明的时代性,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反映当时思想与生活习俗的图案大量出现,绘瓷匠人水平决不低于官窑画师,突破历代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自由地发挥民间大众化特点的艺术风格。而官窑青花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纹饰对称、平衡、整齐,主题,醒目、突出,仍代表着当时绘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25 、 康熙青花在绘画技法上,也有不少改革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改变了明代青花勾勒花纹轮廓线,然后涂色的传统方法,即单线平涂,而是用泻染即“分水皴”的技法和借鉴了西洋画的焦点手法,浓重、淡雅层分分明。在瓷坯上绘画,一种颜色即能表现出浓淡、深浅多种不同的色调。所谓“分水皴”就是用笔梢蘸浓淡不同的料水在胎上描绘,技术上要求高,少的三五种,最多能分了八九种色阶。山石的描画,多用斧劈南宋画院派的风格。运笔时勾、染、皴、擦、点各种绘画手法并用,这全靠画工手笔功夫来完成,构图讲究多样化,强调画面活泼有趣味,视野开阔,无论画面大小,都有一种很完美的情境。可以说,康熙青花将中国绘画的技法,经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使我国瓷器装饰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有的画面结合刻、划及镂空堆贴等工艺。同时还广泛借鉴其它姐妹艺术的有益经验来丰富自身的装饰,尤其是青铜器、漆器和织绣等。

26 、 取材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师法自然和社会,反映世俗生活,主要有:植物花卉、山水、动物、人物故事、神话故事、吉祥纹以及长篇诗句等。也有一些是来自明末清初的木刻版画内容,康熙青花千变万化的装饰图案,也为其后雍、乾青花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7 、康熙青花瓷器的款识,多种多样,在清代一朝是最为丰富多样。早期青花一般不书帝王年号款,偶见以宫廷或御花园中的斋堂落款,不带双圈,如“中和堂制”、“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康熙十年)、“康熙壬子中和堂制”(康熙十一年)、“康熙癸丑中和堂制”(康熙十二年)等,中和堂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中的住所。康熙青花中期开始大量书写帝王年号款,均为楷书,主要是青花双罪状“大清康熙年制” 6 字款, 3 行 6 字。晚期青花既有 3 行 6 字,也有双行 6 字,后者往往不画双圈,“清”字右下的“月”字下现一横常竖写,还有少量的“大清年制”4字楷书款。这种4字款在颜色釉中也常看到,如黄釉碗和青釉瓷器盖碗等。康熙款总的风格是一般色泽稍浅淡,字体清晰,瘦长,端庄工整,清秀有力,熙字写法有“一撇三臣二笔已”之说,下半部的四点有直点和顺点两种,前者居多。字与字之间拉开距离比较大,上下不是很紧凑,顶天立地,时代特征鲜明。

28 、仿明款识有“大明年制”、“永乐年制”、“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正德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隆庆年制”、“大明万历年制”,从数量上看有一半是写仿成化款,既有4字,也有6字,多是楷书,其次是写仿宣德款和嘉靖款。

29 、民窑青花的款识比官窑要复杂,区别很多,多数不书写年号款,这和当时年号的规定有关系。往往写堂名款,双称斋堂款,即所居的“斋”、“堂”、“室”、“轩”,还有吉言赞颂款和花押图记款。多数是写在底足,画有双圈,没有双圈线的极为少见,少量是在碗心,常见:“碧云堂制”、“兴裕堂制”、“兆庆堂制”、“惟善堂制”、“慎德堂制”、“慎德堂博古制”、“杏林轩制珍玩”、“丛菊斋制”、“拙存斋”、“白云堂依古制”、“应德轩博古制”、“全庆堂仿古制”、“芝兰斋制”、“天宝堂制”、“宿云斋”、“三元堂制”、“笔花斋制”、“世锦堂制”、“中和堂制”。吉言赞颂款有:“在川知乐”、“永庆奇珍”、“奇石宝鼎之珍”、“友昆连碧之珍”、“慎友鼎玉珍玩”、“玉殿传胪首唱”、“益友鼎玉雅制”、“风流宰相家”、“青玉宝鼎之珍”、“世德留芳禄在其中”、“沧浪绿水”、“文章山斗”、“世代文章”、“杏林春宴”、“球琳珍玩”、“球琳琅轩之珍”等。个别器物只是在圈足内画双圈,圈内无字,有些绘树叶、梅花、海螺、小兔、双鱼、灵芝、爵杯、香炉、荷花等图案标记。盘、碗的足内常写“佳”字或“福”字,有的描绘笔、银锭、如意寓意“必定如意”,有的描绘杂宝、方胜等。

30 、 康熙青花写干支年款的很多,绝大多数书于器身文尾,按年代顺序排列有:“丙午”款(五年)青花三友碗,青花山水笔筒,“丁未”款(六年)青花山水纹碗,“辛亥”款(十年)青花山水人物盘、青花八仙炉,“癸丑”款(十二年)青花山水笔筒,“已未”款(十八年)青花人物诗句套杯,“甲子”款(二十三年)青花人物三足炉,“丁卯”款(二十六年)青花诗句笔筒,“已巳”款(二十八年)青花云龙炉,“庚午”款(二十九年)青花渔家乐图方棒槌瓶,“壬申”款(三十一年)青花腾王阁序笔筒,“丁丑”款(三十六年)青花山水人物笔筒,“戊寅”款(三十七年)青花罗汉纹筒多瓶,“乙未”款(五十四年)青花人物纹凤尾尊等,这些带有明确纪年的器物,对我们鉴定同类型器的年代确认,深入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

清代青花瓷特征

一、顺治时期的青花瓷(1644~1661年)

1.造型:造型、釉色、纹饰既有明代遗风,也开创清代特色,处于过渡时期。

祭器有炉、瓶、净水碗、杯、盖罐等。

造型单调,大盘出现双层底。

晚明是筒状炉,顺治为钵式炉。

2.工艺:粗糙不修胎。

足根露胎,有跳刀及缩釉现象。

双层底,又称隔漏底,外足高而内底低,只有顺治康熙时有。

3.胎釉:胎骨疏松,瓷化程度不好。

4.青花:用回青少,用石子青多。

顺治早期呈色灰暗,顺治晚期浓艳发紫。

顺治时多数为酱口,康熙时继续,雍正时就少,以后则不见。

5.纹饰:明代写意花卉、云龙纹多。

清代青花瓷上山水画有“四王”笔意,用皴法。

画龙凤留白边,画石是瘦削玲珑石。

画花卉叶子旁题诗,顺治到康熙初都有。

如画梧桐叶,旁题诗:“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

或“梧桐叶落,天下皆秋”。

个别还有写“红叶传书信,寄与薄情人”诗句的。

6.款识:有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也有大明顺治年制,可能是窑工有抗清情绪所致。

祭器多干支纪年款。

如“顺治丁酉”净水碗。

篆书款有“玉堂佳器”、“百花斋”等。

伪托款有楷书“嘉靖”“万历”款。

二、康熙时期的青花瓷(1662~1722年)

这一时期成就最大,造型千变万化,工艺细致精巧,色调青翠。

《陶雅》上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

康雍青花,能分多层,少则五色,多则九色。

1.造型:前期比较敦厚,器型变化不多。

后期厚薄皆有,以薄为主。

器型前所未有,变化多端。

常见以盘碗盖罐及日用器皿为多。

后期则观赏,陈设器物增多。

大到屏风、龙缸,小到鸟食罐等。

碗变化较多,有洗式、墩式、四方菱角式、斗笠式、二折腰、三折腰等。

特别是斗笠式碗最典型,特征是胎体薄。

还有凤尾尊、花觚、笔筒、象腿瓶、筒式瓶等。

2.工艺:碗,深腹高圈足,盘碗底足深,圈子大,足直、足根圆,俗名灯草根。

露底部分能见一道道很细的旋坯痕。

部分是璧形足和隔漏底足。

笔筒底中有脐形,瓶罐接口不明显。

盘碗底部都有极细缩釉点,似针鼻眼。

3.胎釉:前期疏松,瓷质灰白;后期坚致,瓷质细白,如糯米粉。

前期釉色白中闪青,含铁,后期出现浆白釉,光亮。

釉面能见桔皮纹,白度增强。

明代青花有影青味,清带青花则雪白。

4.青花:前期以石子青为主,色灰暗。

后期有石子青、回青,但以回青为主,呈色鲜丽明快、洁亮。

青花原料好、底釉白,画风讲究,具有清初大画家“四王”的笔法,出现层次。

好的青花有玉质感。

青花种类有白地青花、外酱色内青花、青花釉里红、豆青青花、青花加紫等。

祭蓝釉中有洒蓝、雪花蓝,还有花觚与笔筒,主要是青花,口沿及圈足处用暗花卷草纹装饰之。

5.纹饰:前期粗犷,有明末遗风,技法用单线平涂,填蓝处往往扩散外溢不工整。

后期技法流畅、工细,点蓝用山水画的披麻皴。

题材,前期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等。

后期,题材广阔、包罗万象。

如二十四孝中“孟中哭竹”等。

康熙时创新长篇铭文,有:“前后出师表”、“前后赤壁赋”、“兰亭序”、“腾王阁序”、“圣主得贤臣诗赋”等。

诗文后往往用釉里红图章。

文字有“熙朝传古”、“熙朝博古”、“文章山斗”、“文房山斗”、“博古雅玩”等。

瓶罐画有战斗故事的,如“三国志”、“水浒转”等;(俗称“刀马人”)戏曲故事有“西厢记”、“竹林七贤”、“曲水流觞”等。

清代好几朝,青花图案喜留白边,但以康熙朝留白边最宽。

康熙时画菊,留白边,且层次多。

康熙时始绘勾莲、西番莲、洋莲等。

6.款识:前期楷书,后期用篆书。

“大清康熙年制”,丁末是康熙六年。

还有永乐宣德、嘉靖的伪托款。

明代书法刚劲有力,清代仿制的用馆阁体,较为软弱。

篆书是细硬的铁线篆。

楷书年号写得较扁,底下一划较长。

私家款有:玉石宝珍、杏林春宴、若深珍藏、北庆堂制、益友堂制、奇石宝鼎之珍等。

干支年号款,有丁末、葵丑、戊申等。

一般康熙二十年之前,青花发灰。

芝麻酱口、康熙都有。

康熙时有不少伪托款,而且较好。

总的特点是用笔无力、工整,是馆阁体。

图记款有杂宝、爵、螺、角、秋叶、方胜、团鹤、团凤等,还有画笔、银锭、如意的,含意为“必定如意”。

图记款,明代有,但较少。

康熙还有仿成化天字罐,写天字款的。

有一种底心仅有双圈的。

康熙早期本款极少。

三、雍正时期的青花瓷(1723~1735年)

1.雍正朝仿明永乐宣德时的苏泥勃青较多,创新少。

创新的有套杯,十个一套,口薄,微撇、身矮。

还有灯笼尊、扁肚菊瓣瓶、贯耳瓶、蝠龙罐等。

2.工艺:精工细琢,讲究修胎,不见接口。

足根较深滚圆,俗称灯草根。

民窑仿砂底,粗糙,有螺旋纹。

3.胎釉:细致洁白,瓷化程度好,胎体厚薄匀称,釉汁滋润。

4.青花:继承康熙白釉,白中闪青,部分仿明代的苏泥勃青,但不是用进口料,而是用人工点染,使之晕散。

民窑器发青带灰,足根圆,图案呆板。

雍正时,唐英督造的青花釉里红,颜色掌握自如,色泽鲜艳,红白相映,俗称唐窑。

5.纹饰:康熙后期开始,偏重于图案化,刻板,雍正时继续。

纹饰有仿明代的云龙、云凤、云鹤、折枝花果、缠枝花卉、花托八宝、贯套纹等,线条纤细。

民窑有八卦、八仙、梵文、勾莲等。

梵文扁长,图案化。

扁体梵纹犹如藏文,呆板。

人物画有渔耕樵读,以男为多;棋琴书画以女为主。

6.款识:青花瓷上以楷书为多,“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款都有。

伪托款,以仿成化、宣德为多。

民窑常见方块款、肥皂款、豆腐干款等。

四朵花款,雍正后期乾隆前期都有。

四、乾隆时期的青花瓷(1736~1795年)

1.造型:瓷胎厚薄兼有,形式无所不包。

有日用器、陈列品、文房四宝、祭祀用品,还有印盒、小瓶等。

2.工艺:比康熙时有所突破,常见有粉彩转心瓶,青花五孔双活环瓶。

嘉庆时有活环,但有搭釉现象,乾隆时都无搭釉,双环活络。

大件器,不变形,工整,厚薄匀称,成型线条生硬,不及雍正时柔和。

3.胎釉:坚致细白,硬度不及康熙,釉细莹润,光泽好,部分仿康熙浆白釉。

民窑有灰青釉。

4.青花:前期继承雍正朝仿明永乐宣德的,色灰,呆板,不及雍正鲜艳,但图象清晰,呈色稳定。

浆白釉,康熙细,乾隆粗。

乾隆色鲜,康熙青灰。

浆胎青花,份量轻、有开片,乾隆仿康熙,釉面不平整,有桔皮纹。

还有玲珑青花加彩、胭脂红青花。

5.纹饰:官窑繁复。

后期以吉祥图案为主要图案,如百鹿、灵芝、团形篆书寿字以及山水、风景等。

6.款识:篆书款增多,楷书款减少。

有六字二行及六字三行款。

有仿宣德、成化款,有花押款。

乾隆与嘉庆时期青花的比较:

1.造型:乾隆轻薄灵巧,厚的也匀称。

嘉庆厚重笨拙。

2.工艺:乾隆细致,讲究修胎,圆足,露胎不多。

嘉庆粗糙,不讲究修胎,足滚圆少,尖状多,露胎也多。

3.胎釉:乾隆胎质坚致细密,釉色细白光洁。

嘉庆胎质粗松量轻,白中闪青,光洁度差。

4.青花:乾隆鲜丽纯真。

嘉庆灰暗,色不稳定。

5.纹饰:乾隆绘画工细、题材仿古多。

嘉庆绘画粗糙、题材吉祥图案多。

总之,嘉庆以后,经济衰落,青花衰退,粉彩增多。

光绪时,青花一度好转。

根据清宫档案,光绪结婚时,烧制不少仿康熙的青花瓷。

许之衡撰《饮流斋说瓷》记载:“近日仿康熙青花之品,亦有极精者”。

五、嘉庆以后的青花瓷(1796~1911年)

1.造型:厚重笨拙,线条生硬。

瓶罐有饰耳的制作方法,如夔凤耳,蝙蝠耳、狮首耳、双龙耳、鹿头耳等。

新的品种有:青花邓罩、药瓶、脸盆、壁瓶、痰盂等。

2.工艺:粗糙,足根圆而粗,修胎不精,厚薄不匀。

3.胎釉:胎质细致而脆,密度不强,硬度不够。

釉色细薄,不够滋润。

道光时釉面有波浪纹、不平整,光绪时部分有桔皮纹。

4.青花:发色鲜艳少,白洋闪灰多,个别闪灰褐色。

总的特点是具有漂浮感,底釉较薄。

出现洋蓝,呈色漂浮刺目。

5.纹饰:不够精细。

吉祥图案流行,勾莲图的盘碗较多,福禄寿三星图,始于雍正,同治、光绪时增多,蝙蝠、寿桃、麒麟送子,还有五福捧寿(团寿字)。

道光后,带有瓜蝶画在一起,意为瓜迭绵绵。

还有金鱼、鸽子、狗、猫等。

6.款识:帝王年号款。

嘉道时楷篆两用,咸丰后多为楷书。

图记款,有蝙蝠、寿桃、百结等,各朝而异。

嘉道时画双蝠,道光咸丰时蝙桃各一,咸丰时二寿桃,同治时一寿桃,道光以后有百结。

清朝瓷器怎么鉴定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精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一节有趣的课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1

 “叮铃铃,叮铃铃”清脆的上课***响了,同学们快步如飞地走进教室。

 老师走进教室,激动地对大家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周一下午,班级里要举行‘庆六一’游园活动!”话音刚落,教室里一片沸腾,同学们欢呼雀跃,情不自禁地喊道:“太好啦!”“耶!”有的还高兴地鼓起掌来。我想:太好了,总算盼来了这一天。洪老师停了停,接着说:“这次游园活动的项目由同学们来选,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活动项目必须有趣,而且可以多个人玩。

 老师要征集活动方案,请大家把自己所想的活动方案写下来。”同学们听了,纷纷献计策,兴致勃勃,个个跃跃欲试,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只有“刷刷刷”的写字声,偶尔几个同学在交头接耳。我冥思苦想,什么活动既有趣又可以多人玩?想了一会儿,我挥笔在纸上写下三个活动项目:筷子夹珠子、贴鼻子、长管捞球。等同学们都写完了,老师开始说选中的项目,击鼓传花,踩气球……我听着听着,嘿!老师选中了我写的其中二项:筷子夹珠子和贴鼻子,我可高兴了!

 此时此刻,我眼前仿佛出现这样的情景:六一儿童节那天,我穿着新衣裳,和同学们在教室里举行‘庆六一’游园活动,大家在一起快乐地玩呀,玩呀……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2

 上课了,老师微笑着走了进来,手上拿着文件夹,站在讲台边,举起文件夹说:“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呢?”同学们面面相觑。

 老师环视了一遍教室,指着小黄说:“你来猜猜,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呢?”小黄站了起来,左右瞧了瞧,笑着说:“反正不是文件。”小吴急不可待地站起来,说:“不是圆珠笔,就是圆圆的磁铁。”老师笑而不答地看着我,我慢慢地站起来说:“里面应该是磁铁。”

 “袋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老师指着袋子说,“不要着急,下面大家来摸摸看,只能摸不能看,更不能说出来。”老师来到小黄的身边:“你先摸吧!”小黄把脸转到一边,把手放进文件袋里摸了又摸,脸慢慢地露出了笑容,说:“刚才我们都猜错了。”轮到我了,我缓缓地把手伸进文件袋里,向左摸了一遍,向右摸了一遍,笑了。大家挨个摸了一遍,都笑得合不拢嘴。

 老师看到我们个个笑容满面,神神秘秘地问:“里面有什么啊?”

 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圆柱形的、软软的橡皮擦。”看到我们毫无异议,老师没有吭声,只是把文件袋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我们一看傻眼了:八块橡皮擦,七块圆柱形,一块正方体。怎么会这样呢?

 突然,我似乎明白了:我们太粗心大意了。我们虽然都把手伸到里面摸了,但是摸到那个圆柱形的、软软的橡皮擦,就再也没有摸下去了,自认为里面的都是一样的,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件事上,缺乏应有的耐心与细心。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3

 我敬爱的老师是周义风老师。因为她上课生动有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一节作文课!

 那天,周老师拿着书,面带微笑,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共同完成一幅画。”同学们听了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今天这节课不是作文课吗?怎么就改成美术课了呢?如果要是美术课那也应该是美术老师来上啊!周老师看到我们这种疑惑的表情,笑而不语,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的头,又画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张大嘴巴,一双耳朵。周老师问我们:“还差什么东西吗?”我们看了看,异口同声地说:“还差一个鼻子。”周老师说:“那我就请一个同学来帮我画鼻子,但是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这位同学要把红领巾蒙到眼睛上,并且还要转三圈。”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最后,老师请了苗程炜上去画,苗程炜先用红领巾蒙住了眼睛,然后,又转了几圈。他不转还不要紧,一转就把鼻子画到了外面,而且还把鼻子画成了m。同学们哄堂大笑,后来,周老师又请了几位同学去画,他们全都画到了外面。叮铃铃,下课了。老师说:“这节课的作文就是‘画鼻子’。”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周老师是为了这节作文课啊!

 在这里,我要跟老师说几句话:“老师,感谢您将我们领进了知识的殿堂,感谢您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老师,您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老师,您辛苦了!”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4

 星期一下午,来了一位老师,对正在专心讲课的陈老师讲了几句话后就让我们迅速整理书包,到操场上站队。同学们纷纷议论,有的说:“会不会是做操呀?星期四都要广播操比赛了。”有的还说:“那个老师十有八九是教体育的吧?”这时候,我插了一句:“不会是跳舞吧?”来到操场,只见电脑和音响都在操场上,真的是跳舞,有些同学就盯着我看,不会把我当成暖洋洋了吧。

 开始跳了。你看,董志豪踮着脚尖,弄起兰花指,在那学跳天鹅舞。他跳得歪歪扭扭,让人看了混身不舒服。有些男生干脆就不跳了,和那些被淘汰下去的人在那看热闹,这堂课让我不禁有些失望。

 第二次上课,我对课的态度有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原因是,老师让我们跳那不献丑的竹竿舞。

 跳舞之前,老师让我们玩一个“钓鱼的游戏”。游戏规则:先让一个人蹲在中间,他拿着竹竿扫人,扫到谁谁就和他交换位置。

 当我知道后,心里想:切,这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只见同学们有的像在立定跳,有的像在跨大步,有的在耍杂技。咚的一下,我被扫到了,摔了一个狗啃泥。我上以后,扫的速度超快,一个圈子,十有八九个都被我扫到了。这时哨声一响,我们把竹竿放回去以后便迅速归队。

 开始跳竹竿舞了。开合开合开开合合,我心里默念着。就这样,我过了一遍又一遍的竹竿,可有些人就很搞笑,不是鞋夹掉了,就是被跘了一跤。

 我多么希望天天都有这样的课呀!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5

 可能是清明节的缘故吧,兴趣班的同学多数都没有来,“谁带了乒乓球拍?”张老师问道。“就这么一点啊,汤超,你去隔壁班借几个去。”同学们一阵欢呼!

 我们排着队伍,飞也似的奔向乒乓球台边。

 咱们女生一组,男生一组。

 “老师,能不能跳皮筋啊?”

 “行,谁带了皮筋?”

 “徐青云带了!”于是咱们女生参加了跳皮筋的小组。

 我两头都不会啊,乱玩吧,我一头钻进了乒乓球小组。

 第一局是何芳对战余藩,何芳还说打得不好,太谦虚了吧(我个人认为),只见她站在右方,很标准地拿着球拍,一副任你东南西北风,迎战群雄的气势,很有精神,她曲着背,眼睛凝视着前方,好象生怕有一点不应该的失误,不一会就“斩杀”了好几个对手,就是下不了台!张老师看着也跑上前去和这个“高手”讨教,结果输得很惨!谁知道何芳自己主动退出,恩,真有大侠风度,我们心里都暗暗佩服。

 妈呀,黄思远的发球,真可以用两个词形容:“酷毙了”,“帅呆了”,她斜着身子,手拿着球拍,眼睛瞪着象两个大铜铃,可惜球艺不佳,要不然真是个好料子!

 唉,一节课在眨眼间就过去了,可惜,意忧未尽呢!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6

 今天,们上了一节有趣的作文课。们想知道吗?

 今天老师宣布我们要玩一个既好玩,又能锻炼脑力的游戏。话音刚落,大家就纷纷举手赞成。 老师先让我们自愿组合,每组6个人。刚分完小组,老师就讲了一个小故事,讲完后,大家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师又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大家还是疑惑不解,老师说:“唉,那是一鼓作气呀!”大家先是一怔,然后有的捶胸顿足,有的东张西望,有的愁眉苦脸。结果一分也没得着。老师讲了下一个小后,大家开始争我抢了。的大意是:以前,有一个农民,看见仙女到凡间来了,刚开始,他感到害怕,可他渐渐地不害怕了,因为他发现来者不凡,就不害怕了,农民看着她的衣服说:“您的衣服可真漂亮,一点缝都看不见。”仙女说:“那是当然,天上的仙衣哪有这样的?”最后一组抢到了问题,“天衣无缝”答对了。 第二轮,说要写诗人的名字,大家玩得可带劲了。 第三轮,是数字成语,组抢到两题,本来第二组落后了,没想到他们竟毫不示弱,赶了上来,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呀!

 我爱成语比赛,因为们既收获了智慧,还学会了团结。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7

 一想起今天早上的语文课,我就想笑,那真是一节有趣的语文课。

 在这节语文课上,我们学完了《美丽的武夷山》,袁老师带领我们做课后练习,其中的第三题,题目是:“给山起名字”。要求根据上山的形状,给山起一个合适的名字。看那些山的样子,多奇特呀,有的像一头大象在喝水,有的像威猛的狮子,有的像苍龙的背,有的像妈妈领着孩子,还有的像英文字母。同学们对这个题都很有兴趣,跟着袁老师给每一个山起名字。起到第二座山时,袁老师让大家发言,樊雨凝说:“亲子山”,袁老师连声叫好,是啊,真像妈妈一左一右牵着孩子。正当大家议论的时候,徐润泽举手说:“儿爸山”。老师顺口说:“还不如叫‘没娘山’呢!”哈-哈-哈,杜明樯捂着肚子笑弯了腰,付明山笑得坐在了地上,我也笑得前仰后合,袁老师差点笑出了眼泪……而徐润泽,在大家的笑声中羞红了脸。

 时间过得真快呀,不一会儿就下课了。大家脸上都挂着笑容,好像还沉浸在那个有趣的“儿爸山”里。

 这真是一节有趣的语文课啊!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8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作文课。

 上课铃响了,向老师严肃的走进教室,向往常一样起立行礼完毕后,便突然把黄晨同学推出了教室。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黄晨也只好乖乖地站在外面。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不知黄晨那小子又犯什么错误了,真可怜。”“他平时那么爱迟到,肯定是迟到了才被老师罚站的。”大家猜测着。向老师微笑着示意我们停下来,问:“刚才出去的同学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吗?”“黄晨——”大家齐声回答。“大家熟悉他吗?”老师又问。几声“熟悉”和“不熟悉”的回答声从角落里传来。嘿,黄晨不是犯了什么大错误,老师用他的事来教育我们吧,听那语气又不像,那是怎么回事呢?这时,老师又发问了:“那么同学们有谁知道他今天穿了什么衣服?”大家松了一口气,一番思考后,大家都纷纷举手发言。老师要邹鑫回答,邹鑫说:“是教练服。”又有几个人说是棉袄。“那么大家知道他有什么特征吗?”老师接着问。明冬冬站起来:“他还有一脸雀斑。”全班哄堂大笑。教室里热闹起来。

 老师推开门把黄晨请了进来,这是我第一次仔细观察黄晨,脸上是有点点,深蓝色配套运动服,白色运动鞋。黄晨走回座位,大家兴奋不已,纷纷谈论自己的感受。向老师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这叫做仔细观察,现在我要求大家把刚才发生的事写在作文本上,题目自拟。”

 我兴奋不已,忙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了今天别开生面的一堂课。

 这节作文课真有趣。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9

 “哈哈……”教室里充满欢声笑语,原来今天要上一节有趣的游戏课——“抓尾巴”。

 当老师说完时,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我们连尾巴都没有怎么玩啊?”有的说:“抓尾巴怎么玩啊?”也有的说:“抓尾巴快乐大巴里我看过。”有的说……

 接着,答案揭晓了,原来老师说的“尾巴”就是一张纸条。我们接过纸条,贴在自己的身上,比赛就拉开了序幕。

 老师问我们:“谁先来试试啊?”陈浩浩和徐子晨大声叫道:“我先!我先!”他们俩争先恐后地走上比赛的地方,“3、2、1——开始!”两个同学“拳打脚踢”,谁也不甘示弱。他们像斗牛似的在抢尾巴,也不忘保护自己的尾巴。突然,陈浩浩来了个“翻身抢”把对方的“尾巴”抢走了,看着对方的表情我情不自禁地笑了。

 第二组比赛由三个女生上场,分别是:徐菀彦、项若妍、杜姝其。她们刚上场就抢成一团,徐菀彦来了个偷袭把杜姝其的尾巴抢走了。

 项若妍和徐菀彦展开了“白热化”的比赛,可是她们都不容小视,不知花落谁家。“战”了几分钟还是没分出胜负,于是暂告一段落,又展开了第三轮比赛。

 这局比赛我对自己很有信心,因为我看清了他们俩组的攻略,于是我一上场就来了个动作,把对方——蔡子晨的尾巴抢走了。

 抓尾巴这游戏,不仅给我们的课余生活增加了乐趣,还提高了灵活应变的能力。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10

 “叮呤呤”上课***响了,我疾步走进教室,抬头一看,唉!又是作文课,我的神情立刻变得沮丧起来。

 只见语文老师拿着黄、绿、白三个盘子和黄、绿、白三种颜色的纸走上讲台,和颜悦色地说:“同学们,我们来玩一次游戏吧。”说完,老师让各小组的组长把每种颜色的纸分别发给组员。发好后,老师让我们在绿色纸上写同学的名字,在**纸上写同学在哪里,在白色纸上写同学在干什么。

 写好后,让我们把纸对折,再按照三种颜色放入三种不同颜色的盘子里。然后老师摇晃了一下,然后叫我们把三种颜色的纸按照绿、黄、白的顺序,把它们拼成一句话。我拼的句子是:邱文阳在女厕所里睡觉,刚说完,全班同学都哄笑一堂。范思宇拼到的是:尹翎雪在瀑布爬山,全班笑得更厉害了。最厉害的是刘梦璃拼到的:谭智超在超大的微波炉里跑步。

 等到我们安静以后,老师问我们:“同学们,在这次游戏中,你们懂得了什么?”同学们都耷拉着脑袋,你望我,我望你,谁都不想回答。这时,学习委员夏雪晴说:“这次游戏让同学们玩的很开心,也告诉我们:写作文,一定要用词搭配准确,否则就会闹出笑话。”老师赞许地点了点头,说:“没错,就如学习委员所说的,只有用词恰当,才可以写出好的文章。”同学们听了,一个个若有所思。老师又说:“这次的作文,大家就以‘一次有趣的作文课’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吧。下课!”

 在这节语文课中,我们每个人都很开心,不仅开心,还受到了启发。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11

 今天上午,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早就听老师说这堂课要换方式上,那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心里画了个问号,从起床我就盼望着时间快点过,现在这堂课终于来了。

 我们坐着大客车离开校园,在车上,我们总在窃窃私语着在哪上课,终于到了目的地,我们袋鼠一般地跳下了车,向眼前一看,这不就是少年宫吗?难道真的在这上课,我想?进了屋,我首先在想会不会还是枯燥的数学、语文、英语我的想法否定了,这节课是立体手工课,是由杨老师领我们做的“划皮艇”和“小别墅”。先标号,再拼图。就这样好多个来回,我终于把两个作品完成了,这可花了很长时间呢。皮划艇就难在它插像雪糕棍一档的`笔筒时,非常难插,但最后还是插上了,技巧就是别心急,把那些像雪糕棍一样的小棒向里推,塞进去就好了,接下来是别墅,别墅最难了,烟管和房盖都扣不上,扣上就散架了,不知最后是什么方法,我把烟管安上了,但是实在是没办法,我最后用胶把房盖给粘上了,可算弄完了,看着自己的作品,心里十分高兴,十分激动。

 这次课真是太有趣了,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我们依依不舍地坐着车回学校了。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12

 今天,我们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课,陈老师让我们在教室里做游戏。

 我们做的第一个游戏是“一、二、三木头人。”老师从第一组到第四组,选出了九个人让他们站在讲台前。游戏开始了,突然,老师发令一、二、三木头人,台上的人一下子都变成了一动不动的木头人,可是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同学笑了出来,被老师发现了,给淘汰了下去。最后讲台前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朱鸣逸,还有一个是商嘉宝。

 接着我们还玩了模仿动物的游戏,老师让两名获胜者学一个动物,朱鸣逸叫了声汪、汪,我们一听就知道是狗。轮到商嘉宝了,商嘉宝紧张的都不知道说些什么了。这时老师说:“那就请王晨溪来吧!”王晨溪做了一个像鬼脸一样的动作,坐在前面的几位同学非常认真的观察,一下就猜出他模仿的是一头狮子。接着,陈老师让张浩宇来做动作,他有点紧张,想让朱鸣逸配合他共同完成动作。他们俩开始做动作了,一个站在原地,另一个先弯腰再往他身上撞过去。同学们都抢着回答,有的说是兔子、有的说是小猫、还有的说是猩猩,可是谁也没有说对。接着老师又让周羽卿回答,他说:“是犀牛!”这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开心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在这短暂的四十分钟里,我们度过了一节难忘的语文课。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13

 今天,我遇见一个奇葩的老师,这个老师叫方忽悠。

 一进教室,看到许多汉字在玩,其中,我看到了“吃妹亡娘”这个魔鬼,绕道坐下,等待着方忽悠的来临。

 方忽悠来了,他带着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就是——听写汉字。我心里想着:到底是什么词语呢?不过,一定难不倒我。

 第一轮的规则是:在五秒内听写出一个词语,时间到了,就不能写,写了就算全对也不能得分。

 方忽悠说着:“注意……注意……停!”我们大多数人都蒙住了,全场仅有三人写完了。不得不说,太佩服方忽悠了,真是坑。

 第二轮,我们需要用左手写出方忽悠念出来的句子。

 从来没用左手写过字的我们,突然感觉难度大增。于是这个不怀好心的方忽悠开始逗我们玩了:“准备好了吗?”大家都紧张极了,把这句话也写了下来。方忽悠大笑:“我可没说这个哟,”“这次注意了,这次注意了……”我在他念第二遍的时候才开始写,其他的同学大概也是在这个时候写的,不但没有写完,反而写的什么,我自己也不认识了。

 最后一轮方忽悠劝我们放弃,可是我们这群死不要脸的人还是要求玩这一局,就这样,“鬼鬼鬼鬼”等怪物也陆续出现了,但其实是“魑魅魍魉”这四个小鬼。

 这些汉字还真是让人此生难忘啊!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14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课。

 老师今天又“旧病复发”,拿出一个盒子问道:“猜猜盒子里装了什么?”“牌!”“绳子!”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教室里立刻变成了一个小型的“菜市场。”老师提高了音量说:“到底是不是牌和绳子?”老师又在卖关子。老师让我把我想到的写在纸上。

 果然不出我所料,打开合上两次,直到第三次才打开。欧耶!我又猜中了,这次猜中的人明显多了很多。

 很快我们进入了第二个环节。老师说:“今天,我们玩的游戏是打结和解结。”老师把我们分成了三组,让我们取名,选组长。

 我们不约而同的指向了一位大哥哥,选完组长取组名。组长说:“我们叫组吧?”我们一个个点头叫好。老师说:“规则是每组派出一个代表跟另一组石头剪刀布,谁赢谁先打结,另一组解结。”

 哈!我们先。我们组打的手忙脚乱,可以了。我们得意洋洋的把绳子递给了“敌人”。过了一会儿,他们居然能解开。第二轮也战败了。“不服!”我们叫到,可惜不能再来一轮了。这节课非常有趣。

 下一节课,我绝对不会输!

一节有趣的课作文15

 今天我们到青少宫补习。上课了,林老师走进了教室,对我们说:“这节课咱们玩个有趣的游戏。”大家都欢呼雀跃。

 只见老师把一张纸撕成了好几份,把其中的五份分给了五个小伙伴,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这时老师说话了:“请发到纸片的同学在上面写上名字,谁的名字都可以。”我立即想起之前我在家里玩过的游戏——抽纸条,于是想整整老师,就在纸片上写上了“林老师”,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快点玩游戏了。接着,老师又分别发给了五个同学小纸片,叫他们在纸片上写上时间、地点。大家都写完了,老师叫我们把纸片折起来交给老师。我偷笑着把纸片交给老师,准备看“好戏”。当大家都把纸片写好后,老师把它们分成了三份,一份写的是名字,一份写的是时间,一份写的是地点。然后,老师叫了一位同学上台从三份纸条中各抽出一张纸条,再把纸条上的内容连起来念。哈哈哈!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我更是笑得从椅子上中跌了下来,可能你已经知道了肯定是和林老师有关的,那个句子竟然是“林老师在猪圈里打羽毛球。”更好笑的是接下来,有个同学抽到的内容“班长小童在公园里大便。”全班哄堂大笑,有的笑得直捂肚子,有的笑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有的笑得只捶桌子……

 这节课真是开心极了,这节课真有趣!

青花瓷底部有双圈是哪个时期的

清代青花瓷特征

一、顺治时期的青花瓷(1644~1661年)

1.造型:造型、釉色、纹饰既有明代遗风,也开创清代特色,处于过渡时期。祭器有炉、瓶、净水碗、杯、盖罐等。造型单调,大盘出现双层底。晚明是筒状炉,顺治为钵式炉。

2.工艺:粗糙不修胎。足根露胎,有跳刀及缩釉现象。双层底,又称隔漏底,外足高而内底低,只有顺治康熙时有。

3.胎釉:胎骨疏松,瓷化程度不好。

4.青花:用回青少,用石子青多。顺治早期呈色灰暗,顺治晚期浓艳发紫。顺治时多数为酱口,康熙时继续,雍正时就少,以后则不见。

5.纹饰:明代写意花卉、云龙纹多。清代青花瓷上山水画有“四王”笔意,用皴法。画龙凤留白边,画石是瘦削玲珑石。画花卉叶子旁题诗,顺治到康熙初都有。如画梧桐叶,旁题诗:“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或“梧桐叶落,天下皆秋”。个别还有写“红叶传书信,寄与薄情人”诗句的。

6.款识:有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也有大明顺治年制,可能是窑工有抗清情绪所致。祭器多干支纪年款。如“顺治丁酉”净水碗。篆书款有“玉堂佳器”、“百花斋”等。伪托款有楷书“嘉靖”“万历”款。

二、康熙时期的青花瓷(1662~1722年)

这一时期成就最大,造型千变万化,工艺细致精巧,色调青翠。《陶雅》上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康雍青花,能分多层,少则五色,多则九色。

1.造型:前期比较敦厚,器型变化不多。后期厚薄皆有,以薄为主。器型前所未有,变化多端。常见以盘碗盖罐及日用器皿为多。后期则观赏,陈设器物增多。大到屏风、龙缸,小到鸟食罐等。碗变化较多,有洗式、墩式、四方菱角式、斗笠式、二折腰、三折腰等。特别是斗笠式碗最典型,特征是胎体薄。还有凤尾尊、花觚、笔筒、象腿瓶、筒式瓶等。

2.工艺:碗,深腹高圈足,盘碗底足深,圈子大,足直、足根圆,俗名灯草根。露底部分能见一道道很细的旋坯痕。部分是璧形足和隔漏底足。笔筒底中有脐形,瓶罐接口不明显。盘碗底部都有极细缩釉点,似针鼻眼。

3.胎釉:前期疏松,瓷质灰白;后期坚致,瓷质细白,如糯米粉。前期釉色白中闪青,含铁,后期出现浆白釉,光亮。釉面能见桔皮纹,白度增强。明代青花有影青味,清带青花则雪白。

4.青花:前期以石子青为主,色灰暗。后期有石子青、回青,但以回青为主,呈色鲜丽明快、洁亮。青花原料好、底釉白,画风讲究,具有清初大画家“四王”的笔法,出现层次。好的青花有玉质感。青花种类有白地青花、外酱色内青花、青花釉里红、豆青青花、青花加紫等。祭蓝釉中有洒蓝、雪花蓝,还有花觚与笔筒,主要是青花,口沿及圈足处用暗花卷草纹装饰之。

5.纹饰:前期粗犷,有明末遗风,技法用单线平涂,填蓝处往往扩散外溢不工整。后期技法流畅、工细,点蓝用山水画的披麻皴。题材,前期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等。后期,题材广阔、包罗万象。如二十四孝中“孟中哭竹”等。康熙时创新长篇铭文,有:“前后出师表”、“前后赤壁赋”、“兰亭序”、“腾王阁序”、“圣主得贤臣诗赋”等。诗文后往往用釉里红图章。文字有“熙朝传古”、“熙朝博古”、“文章山斗”、“文房山斗”、“博古雅玩”等。瓶罐画有战斗故事的,如“三国志”、“水浒转”等;(俗称“刀马人”)戏曲故事有“西厢记”、“竹林七贤”、“曲水流觞”等。清代好几朝,青花图案喜留白边,但以康熙朝留白边最宽。康熙时画菊,留白边,且层次多。康熙时始绘勾莲、西番莲、洋莲等。

6.款识:前期楷书,后期用篆书。“大清康熙年制”,丁末是康熙六年。还有永乐宣德、嘉靖的伪托款。明代书法刚劲有力,清代仿制的用馆阁体,较为软弱。篆书是细硬的铁线篆。楷书年号写得较扁,底下一划较长。私家款有:玉石宝珍、杏林春宴、若深珍藏、北庆堂制、益友堂制、奇石宝鼎之珍等。干支年号款,有丁末、葵丑、戊申等。一般康熙二十年之前,青花发灰。芝麻酱口、康熙都有。康熙时有不少伪托款,而且较好。总的特点是用笔无力、工整,是馆阁体。图记款有杂宝、爵、螺、角、秋叶、方胜、团鹤、团凤等,还有画笔、银锭、如意的,含意为“必定如意”。图记款,明代有,但较少。康熙还有仿成化天字罐,写天字款的。有一种底心仅有双圈的。康熙早期本款极少。

三、雍正时期的青花瓷(1723~1735年)

1.雍正朝仿明永乐宣德时的苏泥勃青较多,创新少。创新的有套杯,十个一套,口薄,微撇、身矮。还有灯笼尊、扁肚菊瓣瓶、贯耳瓶、蝠龙罐等。

2.工艺:精工细琢,讲究修胎,不见接口。足根较深滚圆,俗称灯草根。民窑仿砂底,粗糙,有螺旋纹。

3.胎釉:细致洁白,瓷化程度好,胎体厚薄匀称,釉汁滋润。

4.青花:继承康熙白釉,白中闪青,部分仿明代的苏泥勃青,但不是用进口料,而是用人工点染,使之晕散。民窑器发青带灰,足根圆,图案呆板。雍正时,唐英督造的青花釉里红,颜色掌握自如,色泽鲜艳,红白相映,俗称唐窑。

5.纹饰:康熙后期开始,偏重于图案化,刻板,雍正时继续。纹饰有仿明代的云龙、云凤、云鹤、折枝花果、缠枝花卉、花托八宝、贯套纹等,线条纤细。民窑有八卦、八仙、梵文、勾莲等。梵文扁长,图案化。扁体梵纹犹如藏文,呆板。人物画有渔耕樵读,以男为多;棋琴书画以女为主。

6.款识:青花瓷上以楷书为多,“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款都有。伪托款,以仿成化、宣德为多。民窑常见方块款、肥皂款、豆腐干款等。四朵花款,雍正后期乾隆前期都有。

四、乾隆时期的青花瓷(1736~1795年)

1.造型:瓷胎厚薄兼有,形式无所不包。有日用器、陈列品、文房四宝、祭祀用品,还有印盒、小瓶等。

2.工艺:比康熙时有所突破,常见有粉彩转心瓶,青花五孔双活环瓶。嘉庆时有活环,但有搭釉现象,乾隆时都无搭釉,双环活络。大件器,不变形,工整,厚薄匀称,成型线条生硬,不及雍正时柔和。

3.胎釉:坚致细白,硬度不及康熙,釉细莹润,光泽好,部分仿康熙浆白釉。民窑有灰青釉。

4.青花:前期继承雍正朝仿明永乐宣德的,色灰,呆板,不及雍正鲜艳,但图象清晰,呈色稳定。浆白釉,康熙细,乾隆粗。乾隆色鲜,康熙青灰。浆胎青花,份量轻、有开片,乾隆仿康熙,釉面不平整,有桔皮纹。还有玲珑青花加彩、胭脂红青花。

5.纹饰:官窑繁复。后期以吉祥图案为主要图案,如百鹿、灵芝、团形篆书寿字以及山水、风景等。

6.款识:篆书款增多,楷书款减少。有六字二行及六字三行款。有仿宣德、成化款,有花押款。

乾隆与嘉庆时期青花的比较:

1.造型:乾隆轻薄灵巧,厚的也匀称。嘉庆厚重笨拙。

2.工艺:乾隆细致,讲究修胎,圆足,露胎不多。嘉庆粗糙,不讲究修胎,足滚圆少,尖状多,露胎也多。

3.胎釉:乾隆胎质坚致细密,釉色细白光洁。嘉庆胎质粗松量轻,白中闪青,光洁度差。

4.青花:乾隆鲜丽纯真。嘉庆灰暗,色不稳定。

5.纹饰:乾隆绘画工细、题材仿古多。嘉庆绘画粗糙、题材吉祥图案多。

总之,嘉庆以后,经济衰落,青花衰退,粉彩增多。光绪时,青花一度好转。根据清宫档案,光绪结婚时,烧制不少仿康熙的青花瓷。许之衡撰《饮流斋说瓷》记载:“近日仿康熙青花之品,亦有极精者”。

五、嘉庆以后的青花瓷(1796~1911年)

1.造型:厚重笨拙,线条生硬。瓶罐有饰耳的制作方法,如夔凤耳,蝙蝠耳、狮首耳、双龙耳、鹿头耳等。新的品种有:青花邓罩、药瓶、脸盆、壁瓶、痰盂等。

2.工艺:粗糙,足根圆而粗,修胎不精,厚薄不匀。

3.胎釉:胎质细致而脆,密度不强,硬度不够。釉色细薄,不够滋润。道光时釉面有波浪纹、不平整,光绪时部分有桔皮纹。

4.青花:发色鲜艳少,白洋闪灰多,个别闪灰褐色。总的特点是具有漂浮感,底釉较薄。出现洋蓝,呈色漂浮刺目。

5.纹饰:不够精细。吉祥图案流行,勾莲图的盘碗较多,福禄寿三星图,始于雍正,同治、光绪时增多,蝙蝠、寿桃、麒麟送子,还有五福捧寿(团寿字)。道光后,带有瓜蝶画在一起,意为瓜迭绵绵。还有金鱼、鸽子、狗、猫等。

6.款识:帝王年号款。嘉道时楷篆两用,咸丰后多为楷书。图记款,有蝙蝠、寿桃、百结等,各朝而异。嘉道时画双蝠,道光咸丰时蝙桃各一,咸丰时二寿桃,同治时一寿桃,道光以后有百结。

清代历朝青花瓷器有什么基本特征

1、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2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龙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露胎无无釉,圈足宽厚。

3 、 康熙中期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胎体洁白坚硬,断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显疏松,偶有开片,还有一种亮青釉。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没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经过打磨,光滑呈泥鳅背状,但没有后期雍正青花的滚圆,少见火石红,胎釉结合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产品有水盂、印泥盒等,胎体偏轻。

4 、 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泽深沉含蓄,胎体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较深普遍用平切,切削整齐。

5 、 早期青花瓷器使用浙料或江西、广东青料描画,呈色灰蓝,个别发色欠佳,浓重灰暗及蓝黑,与顺治青花特点很相似。

6 、 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练精纯,由于水沉法改进为煅烧法,呈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区别,时代特征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面貌。人们往往称康熙青花为“翠毛蓝”、“康熙五彩”、“墨分五色”。色彩变化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古人对康熙青花评价甚高,谓“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器物画面浓淡深浅,光线强弱分明,不同层次的渲染,完全是由于工匠们熟练地运用色料的技巧,即分水方法,有意识地造成多种深浅层次不同的色调,甚至在一笔一划中也能分出深浅不同的笔韵,如青花山水人物图,花鸟图等,无论远山近水,层峦叠嶂,均富有层次的节奏感、立体感,结合晕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达到国画题材的表现手法,犹如一幅水墨花,很具观赏性,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7 、晚期青花,呈色趋于淡雅,有的灰蓝,有的泛晕散,也有描青花,所占比重不大,多绘在杯、盘、碟等小件器皿上。

8 、 康熙朝除了烧造传统的白地的青花外,还有浆胎青药,哥釉青花,郎窑青花,蓝釉青花、黄釉青,洒蓝开光青花、蓝地白花、豆青釉青花、外酱釉内青花、青花红彩、青花釉里红、青花加黄、青花加紫、青花戗金、青花镂雕等派生品种,虽烧造数量不是很多,但别具情趣。

9 、 康熙青花仿明代青花发色也很流行,所占比例不大,主要是仿永乐、宣德青花苏泥勃青料重鲜艳带晕散的艺术效果。其次还有仿成化青花平等青料的淡描,仿嘉靖青花回青料蓝中泛紫。这时期最擅长仿宣德青花瓷,由于用的是国产钴料,含铁量低,稳定性好,所绘花卉呈有黑色结晶斑点,是用人工重涂积点方法,有意点染形成,青花下沉度及质感不够,釉面同样泛青,个别也有桔皮纹,用手抚摸釉面,比较光滑,凹凸不平感觉不明显,而永宣青花釉面往往带有波浪状,总体来看,仿制水平还是很高的。

10、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形式更是变化多样,层出不穷,一种器型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式样,以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条件为依据,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种文具、茶具、象生瓷、瓷塑及仿古铜器式样祭器、外销瓷等。外销瓷在当时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主要是表花、五彩两个品种,基本都是民窑器,用色偏浓重,造型高大,纹饰也适应于国外市场的需求,规整繁缛,并有许多创新式样。

11 、康熙朝的大件琢器生产在清代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与成型方法日臻完善和技术列趋成熟有密切关系。如:大棒槌瓶、大香炉、万寿字大瓶、大瓶,凤尾尊、花盆、大鱼缸、绣墩、大盖罐等,整体特点是古朴稳重,颇具阳刚之气的力度。尽管体积较大,有的高达 80 厘米,极少变形,器身接口不明显,反映了成型与修胎工艺的精进。器物外部轮廓线和转折处清晰、利落而有精神。风格硬朗,挺拔向上,浑厚朴实、有力,粗犷豪放,富有阳刚气势,制作很清楚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独创性,严谨大方,讲究整体效果,不刻板,端庄中透出灵秀的美姿。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方形器,如方盘、方碗、方棒槌瓶、方尊、方花盆等,比较而言,烧制方形器要比圆形器难得多,充分表现当时工匠们造型设计的高超水平与制瓷技术的进步。

12 、 康熙青花瓷器种类繁多,根据一些常见器物现择要分类介绍如下:

瓶类:是康熙青花造型最为丰富的,多用为陈设观赏。有长颈瓶,早期瓶高颈粗,晚期瓶矮颈短。梅瓶小唇口,短颈,体丰满,多是玉璧形底,少量是圈足,无款,有平肩、溜肩两种,形体大的胎轻,个别釉面有开片,体小的胎重。筒瓶,又称象腿瓶,外形与崇祯、顺治基本相同,但没有顺治的高。棒槌瓶,创新式样,因形似我国南方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基本是民窑产品,有圆棒槌和方棒槌两种,前者数量多,后者少,线条处理楞角分明,普遍高度在 46 厘米左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青花祝寿圆棒槌瓶,洗口,长直腹,高达 77.6 厘米,形体高大,十分引人注目。又如康熙青花渔家乐方棒槌瓶,都是这类器的精品。葫芦瓶,口沿部分增高,洋重线条美,底部有露胎和书款两种,前者仿明代特征。锥把瓶、玉壶春瓶与明代相比颈部缩短,腹部肥大。胆瓶、天球瓶、蒜头瓶、荸荠扁瓶,直口,长颈,扁圆腹,圈足,为康熙朝新创器型。此外,还有八方瓶,绶带耳扁腹葫芦瓶等。

13 、尊类:摇铃尊,又称纸槌瓶,为康熙官窑的创新式样,平底内凹,均有款,所见多为青花及釉里红两个品种;凤尾尊为当时的流行式样,因其口、足外撇形似凤尾,故名。它是从花觚演变而来的,线条优美,舒展流畅。多是康熙中、晚期产品,无款居多。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高 73.5 厘米,及青花雉鸡牡丹图凤尾尊均属代表之作。撇口尊、琵琶尊、形似弦乐器琵琶,故名。双陆尊、石榴尊、马蹄尊、筒式尊、兽面衔环尊、观音尊、双耳尊等,其器型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至底外撇。

14 、罐类:将军罐,始见明代嘉靖,康熙朝延续顺治式样,高矮大小不等。官民窑均有,但民窑所占数量多,早期口大罐高,晚期口小罐矮。常画仕女婴戏、洞石花鸟两种图案,往往底部无釉露胎,胎体厚重,足边有火石红,官窑产品尺寸小,常在腹部绘团寿纹,底部圈足满釉书有本朝 6 字款。莲子罐、瓜罐、冰梅罐、竹节盖罐,罐身绘翠竹纹,除青花外,还有白釉绿彩。鼓式盖罐、狮钮盖罐、粥罐,为康熙朝创新式样,多是民窑产品,尺寸不是很大,形体矮而圆,底部无釉露胎,肩部有对称双圆孔,穿有铜环,便于提用。罐盖分圆顶和平顶两种,前者多置宝珠形钮,后者无钮。

15 、 花觚类:大器居多。早、中期大量生产,基本是民窑产品。一般器型高大,高度在 45 厘米左右,份量适中。早期简单呈筒形,平底内凹。中期形体特征鲜明,开始发生变化,口足外撇,鼓腹,腹上下各凸起一周,二层台底,足内常见书写仿明代成化、嘉靖年 6 年字款,其双圈画的很大,有的花觚只画双圈,有的不写款,多数是口径大于足径。

16 、 壶类:执壶、贲把壶;又称“藏草壶”,宗教法器,是仿照藏族银制贲把壶形制烧造而成。茶壶,饮茶器具,烧造出许多实用美观的样式,善于随形变换,有竹节式、桃式、提梁式、端把式、八宝式、“福”字形、“禄”字形、“寿”字形等。壶体与壶流、壶柄比例适度,和谐统一,端庄大方。茶壶常见画松竹梅和博古图。博古即是用各咱工艺品组合成的图案。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青花松竹梅纹茶壶,构思巧妙,盖钮、流柄塑成梅枝、竹节及松树,在用青花绘松、竹、梅纹,将绘画与雕塑融为一体,精美雅致。鼻烟壶,做为盛放鼻烟的器皿,开始在当时广为流行,但式样单一,呈筒形,又称炮竹形。小唇口,外绘缠枝莲花、折枝菊花和寒江独钓图,前者多无款,后者多写成化年制 4 字仿款。

17 、 笔筒类:文房用具之一,数量很多,器壁多较厚。较明末清初有了明显的变化,流行口底相若的圆筒形,数量最多的也是最具代表性。另有撇口形、竹节式、束腰式等,束腰式多出现在早期,有的口部施浆白釉,已不是主流品种。最常见的是玉璧形底,底心出脐微向内凹,有釉,比外壁釉要偏白、薄,脐内的有施釉和无釉两种,后者居多。其次是台阶底,圈足和平底无釉露胎。也有的是底部有三个条形小足。官窑笔筒多书长篇诗文,诗尾常用釉里红篆书“康熙传古”方章。民窑釉面泛青,多画山水人物故事和花鸟图。个别带有纪年如康熙二十年山水人物笔筒、康熙十三年山水笔筒等,这类带纪年的民窑笔筒,总体特别是胎厚重,底无釉,口沿与近底处往往有暗刻双弦纹或卷草纹,而这种暗花边饰在明末崇祯和清初青花瓷中非常流行,如笔筒、莲子罐和筒式瓶中经常看到。

18 、花盆类:养花器具。形体庞大,胎体坚硬,沉稳敦厚。常见有圆形、圆筒形、椭圆形、海棠形、四方形、长方形、六方形等。造型端庄、古朴,制做考究,多是康熙晚期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康熙皇帝祝寿而烧制的。做为御用养花器具,因而器上身出现许多象征长寿的吉祥图案如“松鹤延年”、“寿山福海”、“鹤鹿同春”、云龙、云凤、云蝠灵芝、八仙图等,也有绘山水人物图、百子图,口部多折沿,底心有圆孔,沿下青花写有“大清康熙年制” 6 字楷书横款。

19 、盘类:日常生活用器,中小型居多,早、中、晚期均有烧造。有些差别不是很大,有高足盘、花口盘、方盘、折沿盘、撇口盘、菊瓣盘等。圈足略高,比较而言,民窑釉面泛青,胎要重于官窑青花,足宽厚。盘底一般平整满釉,少见明代的塌底现象。外销瓷有别于国内用瓷,多为折沿,浅壁。胎极轻,很精致,质量高,青花艳丽,纹饰既有传统的花鸟纹,也有西方国家的花卉和楼阁等,带有异国情调。而从文献上来看,销往欧洲的居多,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都有大量康熙青花外销瓷的收藏。器底往往写有“玉”字款。

20 、碗类:有高足碗、盖碗、盒 碗、卧足碗、敞口碗、折沿碗、折腰腕、撇口深腹墩式碗、四方委角碗、小斗笠碗为康熙朝创新式样,除青花外还有斗彩,里外常画凤竹纹,用的是过枝手法,这种由外到里的过枝画法,为当时所首创,后期雍正、乾隆广泛使用。足内写“御赐纯一堂”双方框款。康熙青花碗画面都不是很繁密,装饰得体。官窑以龙、凤为主,常见有云蝠、朵云、松鼠葡萄、牡丹花、八宝、八卦纹等。

21 、盒类:上下结合紧密,盖面扁平,圈低矮、平切。盒底常见有“清玩” 2 字,外壁往往画人物,书“大清康熙年制”双行 6 字款的常常通体画缠枝牡丹。另有圆盒、四节圆盒、小印泥盒、串铃盒、棋子盒等。

22 、杯类:有高足杯、酒杯、茶杯、螭耳杯、铃铛杯,铃铛杯大口,深腹,小圈足,足高,因其外观极令铃铛而得名,又称仰钟不,是康熙朝富有朝代风格的器物。有薄胎、深胎两种。官窑胎薄多敞口,民窑胎厚多撇口;套杯,多为 3 个 1 套大中小合成一体,外壁常绘诗句人物,后期雍、乾二朝数量明显增多有 8 个、 10 个。乾隆以后套杯多是粉彩。十二月花卉诗句杯,为康熙朝官窑青花名品之一。属精美之器,景德镇曾成批地烧造。除青花外还有五彩,宫中有大量传品,这种花卉杯制作上技术要求高,烧造难度大。胎薄如纸,轻巧莹透,青花淡雅,晶莹光润,已经达到了只见釉而不见胎的程度。古人用“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来形容它可谓恰如其分。杯身分别于一面绘代表十二月份的花卉,另一面书五言或七言泳花诗句,诗句后面均有一方篆书“赏”字印。十二月花卉杯在康熙朝以后也有少量烧造,多是粉彩,成套的不多,极少见到青花。

23 、 仿古铜器的式样有:炉、尊、觚、爵、杯、豆等。有的不仅造型仿,纹饰也画古铜纹,如饕餮纹、兽面纹等。

康熙朝十分崇尚明代青花瓷器,根据文献记载,多是在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郎廷极任江西巡抚时期烧制的。从传世品看,仿明代青花,以宣德朝最多,且最为成功,不仅按照宫中宣德青花为蓝本进行精心仿制,有的还将宣德纹饰画在本朝风格的器物上。有目的是想“借古耀今”。仿宣德青花的作品,多出自郎窑,不仅造型、尺寸相同,纹饰、款识也十分逼真,若不仔细观察对析,很难区分,达到了“与真无二”、“比视宣成真”的程度。清人刘廷玑的《在园杂志》称赞郎窑“近复郎窑为贵,紫垣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宣,釉水颜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辩别。”说明康熙仿宣德青花取得了高度成就。

24 、 康熙青花装饰题材广泛,包罗万象,图案布局巧妙合理,与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窑青花在纹饰方面,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鲜明的时代性,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反映当时思想与生活习俗的图案大量出现,绘瓷匠人水平决不低于官窑画师,突破历代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自由地发挥民间大众化特点的艺术风格。而官窑青花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纹饰对称、平衡、整齐,主题,醒目、突出,仍代表着当时绘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25 、 康熙青花在绘画技法上,也有不少改革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改变了明代青花勾勒花纹轮廓线,然后涂色的传统方法,即单线平涂,而是用泻染即“分水皴”的技法和借鉴了西洋画的焦点手法,浓重、淡雅层分分明。在瓷坯上绘画,一种颜色即能表现出浓淡、深浅多种不同的色调。所谓“分水皴”就是用笔梢蘸浓淡不同的料水在胎上描绘,技术上要求高,少的三五种,最多能分了八九种色阶。山石的描画,多用斧劈南宋画院派的风格。运笔时勾、染、皴、擦、点各种绘画手法并用,这全靠画工手笔功夫来完成,构图讲究多样化,强调画面活泼有趣味,视野开阔,无论画面大小,都有一种很完美的情境。可以说,康熙青花将中国绘画的技法,经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使我国瓷器装饰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有的画面结合刻、划及镂空堆贴等工艺。同时还广泛借鉴其它姐妹艺术的有益经验来丰富自身的装饰,尤其是青铜器、漆器和织绣等。

26 、 取材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师法自然和社会,反映世俗生活,主要有:植物花卉、山水、动物、人物故事、神话故事、吉祥纹以及长篇诗句等。也有一些是来自明末清初的木刻版画内容,康熙青花千变万化的装饰图案,也为其后雍、乾青花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7 、康熙青花瓷器的款识,多种多样,在清代一朝是最为丰富多样。早期青花一般不书帝王年号款,偶见以宫廷或御花园中的斋堂落款,不带双圈,如“中和堂制”、“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康熙十年)、“康熙壬子中和堂制”(康熙十一年)、“康熙癸丑中和堂制”(康熙十二年)等,中和堂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中的住所。康熙青花中期开始大量书写帝王年号款,均为楷书,主要是青花双罪状“大清康熙年制” 6 字款, 3 行 6 字。晚期青花既有 3 行 6 字,也有双行 6 字,后者往往不画双圈,“清”字右下的“月”字下现一横常竖写,还有少量的“大清年制”4字楷书款。这种4字款在颜色釉中也常看到,如黄釉碗和青釉瓷器盖碗等。康熙款总的风格是一般色泽稍浅淡,字体清晰,瘦长,端庄工整,清秀有力,熙字写法有“一撇三臣二笔已”之说,下半部的四点有直点和顺点两种,前者居多。字与字之间拉开距离比较大,上下不是很紧凑,顶天立地,时代特征鲜明。

28 、仿明款识有“大明年制”、“永乐年制”、“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正德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隆庆年制”、“大明万历年制”,从数量上看有一半是写仿成化款,既有4字,也有6字,多是楷书,其次是写仿宣德款和嘉靖款。

29 、民窑青花的款识比官窑要复杂,区别很多,多数不书写年号款,这和当时年号的规定有关系。往往写堂名款,双称斋堂款,即所居的“斋”、“堂”、“室”、“轩”,还有吉言赞颂款和花押图记款。多数是写在底足,画有双圈,没有双圈线的极为少见,少量是在碗心,常见:“碧云堂制”、“兴裕堂制”、“兆庆堂制”、“惟善堂制”、“慎德堂制”、“慎德堂博古制”、“杏林轩制珍玩”、“丛菊斋制”、“拙存斋”、“白云堂依古制”、“应德轩博古制”、“全庆堂仿古制”、“芝兰斋制”、“天宝堂制”、“宿云斋”、“三元堂制”、“笔花斋制”、“世锦堂制”、“中和堂制”。吉言赞颂款有:“在川知乐”、“永庆奇珍”、“奇石宝鼎之珍”、“友昆连碧之珍”、“慎友鼎玉珍玩”、“玉殿传胪首唱”、“益友鼎玉雅制”、“风流宰相家”、“青玉宝鼎之珍”、“世德留芳禄在其中”、“沧浪绿水”、“文章山斗”、“世代文章”、“杏林春宴”、“球琳珍玩”、“球琳琅轩之珍”等。个别器物只是在圈足内画双圈,圈内无字,有些绘树叶、梅花、海螺、小兔、双鱼、灵芝、爵杯、香炉、荷花等图案标记。盘、碗的足内常写“佳”字或“福”字,有的描绘笔、银锭、如意寓意“必定如意”,有的描绘杂宝、方胜等。

30 、 康熙青花写干支年款的很多,绝大多数书于器身文尾,按年代顺序排列有:“丙午”款(五年)青花三友碗,青花山水笔筒,“丁未”款(六年)青花山水纹碗,“辛亥”款(十年)青花山水人物盘、青花八仙炉,“癸丑”款(十二年)青花山水笔筒,“已未”款(十八年)青花人物诗句套杯,“甲子”款(二十三年)青花人物三足炉,“丁卯”款(二十六年)青花诗句笔筒,“已巳”款(二十八年)青花云龙炉,“庚午”款(二十九年)青花渔家乐图方棒槌瓶,“壬申”款(三十一年)青花腾王阁序笔筒,“丁丑”款(三十六年)青花山水人物笔筒,“戊寅”款(三十七年)青花罗汉纹筒多瓶,“乙未”款(五十四年)青花人物纹凤尾尊等,这些带有明确纪年的器物,对我们鉴定同类型器的年代确认,深入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朝夕花拾全文 要文章

一.顺治时期的青花瓷(1644---1661年)

1.制型:制型、釉色、纹饰既有明朝遗风,也创始清朝特色,处于过渡时期。祭器有炉、瓶、净水碗、杯、盖罐等。制型单调,年夜盘闪现双层底。早明是筒状炉,顺治为钵式炉。

2.工艺:粗糙不建胎。足根露胎,有跳刀及缩釉现象。双层底,又称隔漏底,中足高而内底低,只有顺治康熙时有。

3.胎釉:胎骨疏松,瓷化水平不好。

4.青花:用回青少,用石子青多。顺治初期呈色灰暗,顺治初期冶艳收紫。顺治时多数为酱心,康熙时继绝,雍正时便少,当前则不见。

5.纹饰:明朝适意花草、云龙纹多。清朝青花瓷上山川画有“四王”笔意,用皴法。画龙凤留白边,画石是肥削玲珑石。画花草叶子旁题诗,顺治到康熙初皆有。如画梧桐叶,旁题诗:“梧桐一叶落,全国尽皆春”。或“梧桐叶落,全国皆春”。个别借有写“红叶传书疑,寄与薄情人”诗句的。

6.款识:有顺治年制,年夜清顺治年制,也有年夜明顺治年制,多是窑工有抗清豪情所致。祭器多干收编年款。如“顺治丁酉”净水碗。篆书款有“玉堂佳器”、“百花斋”等。伪托款有楷书“嘉靖”“万历”款。

二.康熙时期的青花瓷(1662---1722年)

这一时期成绩最年夜,制型千变万化,工艺详实粗巧,色彩翠绿。《陶雅》上说:“天下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康雍青花,能分多层,少则五色,多则九色。

1.制型:前期比较敦薄,器型变革未几。前期薄薄皆有,以薄为主。器型前所未有,幻化莫测。常见以盘碗盖罐及日用器皿为多。前期则不雅欣赏,陈列器物删多。年夜到屏风、龙缸,小到鸟食罐等。碗变革较多,有洗式、墩式、四圆菱角式、斗笠式、二折腰、三折腰等。奇异是斗笠式碗最典型,特征是胎体薄。借有凤尾尊、花觚、笔筒、象腿瓶、筒式瓶等。

2.工艺:碗,深背高圈足,盘碗底足深,圈子年夜,足直、足根圆,俗名灯草根。露底布分能见一道道很细的旋坯痕。部门是璧形足和隔漏底足。笔筒底中有脐形,瓶罐接心不较着。盘碗底部皆有极细缩釉面,象针鼻眼。

3.胎釉:前期疏松,瓷量灰白;前期坚致,瓷量细白,如糯米粉。前期釉色白中闪青,露铁,前期闪现浆白釉,光明。釉面能见桔皮纹,白度删强。明朝青花有影青味,清带青花则雪白。

4.青花:前期以石子青为主,色灰暗。前期有石子青、回青,但以回青为主,呈色光辉光耀明快、洁明。青花原料好、底釉白,画风讲究,具有清初年夜画家“四王”的笔法,闪现条理。好的青花有玉量感。青花品种有白地青花、中酱色内青花、青花釉里红、豆青青花、青花加紫等。祭蓝釉中有洒蓝、雪花蓝,借有花觚与笔筒,主若是青花,心沿及圈足处用暗花卷草纹润色藻饰之。

5.纹饰:前期粗犷,有明末遗风,技法用单线平涂,挖蓝处经常分聚散溢不工整。前期技法流利、工细,面蓝用山川画的披麻皴。题材,前期有山川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等。前期,题材宽年夜、搜罗万象。如二十四孝中“孟中哭竹”等。康熙时创新长篇铭文,有:“前后出师表”、“前后赤壁赋”、“兰亭序”、“腾王阁序”、“圣主得贤臣诗赋”等。诗文后经常用釉里红钤记。文字有“熙朝传古”、“熙朝博古”、“文章山斗”、“文房山斗”、“博古雅玩”等。瓶罐画有战争故事的,如“三国志”、“水浒转”等;(俗称“刀马人”)戏直故事有“西厢记”、“竹林七贤”、“直水流觞”等。清朝好几朝,青花图案喜留白边,但以康熙朝留白边最宽。康熙时画菊,留白边,且条理多。康熙时初绘勾莲、西番莲、洋莲等。

6.款识:前期楷书,前期用篆书。“年夜清康熙年制”,丁末是康熙六年。借有永乐宣德、嘉靖的伪托款。明朝书法刚劲有力,清朝仿制的用馆阁体,较为虚弱脆弱硬朗。篆书是细硬的铁线篆。楷书年号写得较扁,底下一划较长。公众款有:玉石宝珍、杏林春宴、若深收躲、北庆堂制、益友堂制、偶石宝鼎之珍等。干收年号款,有丁末、葵丑、戊申等。普通康熙二十年之前,青花收灰。芝麻酱心、康熙皆有。康熙时有很多伪托款,而且较好。总的特面是用笔无力、工整,是馆阁体。图记款有杂宝、爵、螺、角、春叶、圆胜、团鹤、团凤等,借有画笔、银锭、如意的,露意为“必然如意”。图记款,明朝有,但较少。康熙借有仿成化天字罐,写天字款的。有一种底心唯一双圈的。康熙初期本款极少。

三.雍正时期的青花瓷(1723——1735年)

1.雍正朝仿明永乐宣德时的苏泥勃青较多,创新少。创新的有套杯,十个一套,心薄,微撇、身矮。借有灯笼尊、扁肚菊瓣瓶、贯耳瓶、蝠龙罐等。

2.工艺:粗工细琢,讲究建胎,不见接心。足根较深滚圆,俗称灯草根。民窑仿砂底,粗糙,有螺旋纹。

3.胎釉:详实雪白,瓷化水平好,胎体薄薄均匀,釉汁津润津润。

4.青花:担负康熙白釉,白中闪青,部门仿明朝的苏泥勃青,但不是用进心料,而是用野生面染,使之晕散。民窑器收青带灰,足根圆,图案机械。雍正时,唐英督制的青花釉里红,色彩把握自若,光荣斑斓,红白相映,俗称唐窑。

5.纹饰:康熙前期开初,侧重于图案化,呆板,雍正时继绝。纹饰有仿明朝的云龙、云凤、云鹤、折枝花果、缠枝花草、花托八宝、贯套纹等,线条纤细。民窑有八卦、八仙、梵文、勾莲等。梵文扁长,图案化。扁体梵纹犹如躲文,机械。人物画有渔耕樵读,以男为多;棋琴字画以女为主。

6.款识:青花瓷上以楷书为多,“年夜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款皆有。伪托款,以仿成化、宣德为多。民窑常见圆块款、肥白款、豆腐干款等。四朵花款,雍正前期坤隆前期皆有。

四.坤隆时期的青花瓷(1736——1795年)

1.制型:瓷胎薄薄兼有,形式包罗万象。有日用器、摆设品、纸墨笔砚、祭奠用品,借有印盒、小瓶等。

2.工艺:比康熙时有所突破,常见有粉彩转心瓶,青花五孔双活环瓶。嘉庆时有活环,但有搭釉现象,坤隆时皆无搭釉,双环活络。年夜件器,不变形,工整,薄薄均匀,成型线条生硬,不及雍正时平宁。

3.胎釉:坚致细白,硬度不及康熙,釉细莹润,光辉好,部门仿康熙浆白釉。民窑有灰青釉。

4.青花:前期担负雍正朝仿明永乐宣德的,色灰,机械,不及雍正斑斓,但图象清楚,呈色不变。浆白釉,康熙细,坤隆粗。坤隆色陈,康熙青灰。浆胎青花,分量沉、有开片,坤隆仿康熙,釉面不服整,有桔皮纹。借有玲珑青花加彩、胭脂红青花。

5.纹饰:民窑繁复。前期开初以凶祥图案为首要图案,如百鹿、灵芝、团形篆书寿字和山川、风光等。

6.款识:篆书款删多,楷书款加少。有六字二行及六字三行款。有仿宣德、成化款,有花押款。

坤隆与嘉庆时期青花的比较:

1.制型:坤隆沉浮工整,薄的也均匀。嘉庆薄重笨拙。

2.工艺:坤隆详实,讲究建胎,圆足,露胎未几。嘉庆粗糙,不讲究建胎,足滚圆少,尖状多,露胎也多。

3.胎釉:坤隆胎量坚致细稀,釉色细白亮光。嘉庆胎量粗松量沉,白中闪青,亮光度差。

4.青花:坤隆光辉光耀杂实。嘉庆灰暗,色不不变。

5.纹饰:坤隆绘画工细、题材仿古多。嘉庆绘画粗糙、题材凶祥图案多。

总之,嘉庆当前,经济式微,青花衰退,粉彩删多。光绪时,青花一度好转。依照清宫档案,光绪匹配时,烧制很多仿康熙的青花瓷。许之衡撰《饮流斋说瓷》记录:“近日仿康熙青花之品,亦有极粗者”。

五.嘉庆当前的青花瓷(1796——1911年)

1.制型:薄重笨拙,线条生硬。瓶罐有饰耳的制做圆法,如夔凤耳,蝙蝠耳、狮首耳、双龙耳、鹿头耳等。新的品种有:青花邓罩、药瓶、脸盆、壁瓶、痰盂等。

2.工艺:粗糙,足根圆而粗,建胎不粗,薄薄不匀。

3.胎釉:胎量详实而脆,稀度不强,硬度不敷。釉色细薄,不敷津润津润。道光时釉面有海浪纹、不服整,光绪时部门有桔皮纹。

4.青花:收色斑斓少,白洋闪灰多,个别闪灰褐色。总的特面是具有流落感,底釉较薄。闪现洋蓝,呈色流落扎眼。

5.纹饰:不敷粗细。凶祥图案盛行,勾莲图的盘碗较多,祸禄寿三星图,初于雍正,同治、光绪时删多,蝙蝠、寿桃、麒麟送子,借有五祸捧寿(团寿字)。道光后,带有瓜蝶画在一路,意为瓜迭绵绵。借有金鱼、鸽子、狗、猫等。

6.款识:帝王年号款。嘉道时楷篆两用,咸歉后多为楷书。图记款,有蝙蝠、寿桃、百结等,各朝而异。嘉道时画双蝠,道光咸歉时蝙桃各一,咸歉时二寿桃,同治时一寿桃,道光当前有百结。

《朝夕花拾全文》:

狗?猫?鼠

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

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脚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

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

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查考它们成仇的“动机”。这也并非敢妄学现下的学者以动机来褒贬作品的那些时髦,不过想给自己预先洗刷洗刷。据我想,这在动物心理学家,是用不着费什么力气的,可惜我没有这学问。

后来,在覃哈特博士(Dr. O. Dahmhardt)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里,总算发现了那原因了。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

“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日尔曼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独有这一篇童话却实在不漂亮;结怨也结得没有意思。猫的弓起脊梁,并不是希图冒充,故意摆架子的,其咎却在狗的自己没眼力。

然而原因也总可以算作一个原因。我的仇猫,是和这大大两样的。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

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

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使它的身材比现在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然而,这些口实,仿佛又是现在提起笔来的时候添出来的,虽然也象是当时涌上心来的理由。

要说得可靠一点,或者倒不如说不过因为它们配合时候的嗥叫,手续竟有这么繁重,闹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要看书,睡觉的时候。当这些时候,我便要用长竹竿去攻击它们。狗们在大道上配合时,常有闲汉拿了木棍痛打;

我曾见大勃吕该尔(P. Bruegeld. A)的一张铜版画Allegorie der Wollust上,也画着这回事,可见这样的举动,是中外古今一致的。

自从那执拗的奥国学者弗罗特(S. Freud)提倡了精神分析说——psycho***ysis,听说章士钊先生是译作“心解”的,虽然简古,可是实在难解得很——以来,我们的名人名教授也颇有隐隐约约,检来应用的了,这些事便不免又要归宿到上去。

打狗的事我不管,至于我的打猫,却只因为它们嚷嚷,此外并无恶意,我自信我的嫉妒心还没有这么博大,当现下“动辄获咎”之秋,这是不可不预先声明的。例如人们当配合之前,也很有些手续,新的是写情书,少则一束,多则一捆;

旧的是什么“问名”“纳”,磕头作揖,去年海昌蒋氏在北京举行婚礼,拜来拜去,就十足拜了三天,还印有一本红面子的《婚礼节文》,《序论》里议论道:“平心论之,既名为礼,当必繁重。专图简易,何用礼为?……然则世之有志于礼者,可以兴矣!

不可退居于礼所不下之庶人矣!”然而我毫不生气,这是因为无须我到场;因此也可见我的仇猫,理由实在简简单单,只为了它们在我的耳朵边尽嚷的缘故。

人们的各种礼式,局外人可以不见不闻,我就满不管,但如果当我正要看书或睡觉的时候,有人来勒令朗诵情书,奉陪作揖,那是为自卫起见,还要用长竹竿来抵御的。还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

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但是,这都是近时的话。再一回忆,我的仇猫却远在能够说出这些理由之前,也许是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了。至今还分明记得,那原因是极其简单的:只因为它吃老鼠,——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

听说西洋是不很喜欢黑猫的,不知道可确;但Edgar Allan Poe的里的黑猫,却实在有点骇人。日本的猫善于成精,传说中的“猫婆”,那食人的惨酷确是更可怕。中国古时候虽然曾有“猫鬼”,近来却很少听到猫的兴妖作怪,似乎古法已经失传,老实起来了。

只是我在童年,总觉得它有点妖气,没有什么好感。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卓旁,给我猜谜,讲古事。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另讲猫的故事了——

“你知道么?猫是老虎的先生。”她说。“小孩子怎么会知道呢,猫是老虎的师父。老虎本来是什么也不会的,就投到猫的门下来。猫就教给它扑的方法,捉的方法,吃的方法,象自己的捉老鼠一样。这些教完了;

老虎想,本领都学到了,谁也比不过它了,只有老师的猫还比自己强,要是杀掉猫,自己便是最强的脚色了。它打定主意,就上前去扑猫。猫是早知道它的来意的,一跳,便上了树,老虎却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蹲着。它还没有将一切本领传授完,还没有教给它上树。”

这是侥幸的,我想,幸而老虎很性急,否则从桂树上就会爬下一匹老虎来。然而究竟很怕人,我要进屋子里睡觉去了。夜色更加黯然;桂叶瑟瑟地作响,微风也吹动了,想来草席定已微凉,躺着也不至于烦得翻来复去了。

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飘忽地走着,吱吱地叫着,那态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还轩昂

猫是饲养着的,然而吃饭不管事。祖母她们虽然常恨鼠子们啮破了箱柜,偷吃了东西,我却以为这也算不得什么大罪,也和我不相干,况且这类坏事大概是大个子的老鼠做的,决不能诬陷到我所爱的小鼠身上去。

这类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很畏惧人,我们那里叫它“隐鼠”,与专住在屋上的伟大者是两种。我的床前就帖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

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象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我想,能举办这样大仪式的,一定只有我所喜欢的那些隐鼠。现在是粗俗了,在路上遇见人类的迎娶仪仗,也不过当作的广告看,不甚留心;

但那时的想看“老鼠成亲”的仪式,却极其神往,即使象海昌蒋氏似的连拜三夜,怕也未必会看得心烦。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轻易便睡,等候它们的仪仗从床下出来的夜。然而仍然只看见几个光着身子的隐鼠在地面***,不象正在办着喜事。

直到我敖不住了,怏怏睡去,一睁眼却已经天明,到了灯节了。也许鼠族的婚仪,不但不分请帖,来收罗贺礼,虽是真的“观礼”,也绝对不欢迎的罢,我想,这是它们向来的习惯,无法***的。

老鼠的大敌其实并不是猫。春后,你听到它“咋!咋咋咋咋!”地叫着,大家称为“老鼠数铜钱”的,便知道它的可怕的屠伯已经光临了。这声音是表现绝望的惊恐的,虽然遇见猫,还不至于这样叫。

猫自然也可怕,但老鼠只要窜进一个小洞去,它也就奈何不得,逃命的机会还很多。独有那可怕的屠伯——蛇,身体是细长的,圆径和鼠子差不多,凡鼠子能到的地方,它也能到,追逐的时间也格外长,而且万难幸免,当“数钱”的时候,大概是已经没有第二步办法的了。

有一回,我就听得一间空屋里有着这种“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胁还是一起一落的。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竟醒过来了,渐渐地能够饮食,行走,到第二日,似乎就复了原,但是不逃走。

放在地上,也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便检吃些菜渣,舔舔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看见砚台便舔吃了研着的墨汁。这使我非常惊喜了。

我听父亲说过的,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发亮的。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舔尽了砚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

我就极愿意有这样的一个墨猴,可是得不到;问那里有,那里买的呢,谁也不知道。“慰情聊胜无”,这隐鼠总可以算是我的墨猴了罢,虽然它舔吃墨汁,并不一定肯等到我写完字。现在已经记不分明,这样地大约有一两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谓“若有所失”。

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的,或桌上,或地上。而这一日却大半天没有见,大家吃午饭了,也不见它走出来,平时,是一定出现的。我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没有见。长妈妈,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也许是以为我等得太苦了罢,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

这即刻使我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她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匹花猫起手,逐渐推广,至于凡所遇见的诸猫。

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这作战继续得颇长久,此后似乎猫都不来近我了。

但对于它们纵使怎样战胜,大约也算不得一个英雄;况且中国毕生和猫打仗的人也未必多,所以一切韬略、战绩,还是全部省略了罢。但许多天之后,也许是已经经过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

这确是先前所没有料想到的。现在我已经记不清当时是怎样一个感想,但和猫的感情却终于没有融和;到了北京,还因为它伤害了兔的儿女们,便旧隙夹新嫌,使出更辣的辣手。“仇猫”的话柄,也从此传扬开来。

然而在现在,这些早已是过去的事了,我已经改变态度,对猫颇为客气,倘其万不得已,则赶走而已,决不打伤它们,更何况。这是我近几年的进步。经验既多,一旦大悟,知道猫的偷鱼肉,拖小鸡,深夜大叫,人们自然十之九是憎恶的,而这憎恶是在猫身上。

如我出而为人们驱除这憎恶,打伤或了它,它便立刻变为可怜,那憎恶倒移在我身上了。所以,目下的办法,是凡遇猫们捣乱,至于有人讨厌时,我便站出去,在门口大声叱曰:“嘘!滚!”小小平静,即回书房,这样,就长保着御侮保家的资格。

其实这方法,中国的官兵就常在实做的,他们总不肯扫清土匪或扑灭敌人,因为这么一来,就要不被重视,甚至于因失其用处而被裁汰。我想,如果能将这方法推广应用,我大概也总可望成为所谓“指导青年”的“前辈”的罢,但现下也还未决心实践,正在研究而且推敲。

此文出自现代·鲁迅《朝花夕拾》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北洋军阀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

作者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都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杂文为主,代表作有: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