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烧山的典故出自哪里_放火烧山的典故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7-18 0
  1. 清明节称为寒食节的历史典故
  2.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的安是什么意思
  3. 晋文公怎么死的?对后来有哪些影响呢?
  4. 清明节的来历
  5. 寒食节是有什么典故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

当时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决不出山,和他的母亲一起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放火烧山的典故出自哪里_放火烧山的典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

清明节称为寒食节的历史典故

关于青团的出现历史上有很多典故,一说是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晋文公为逼功臣介子推出山受封,听小人言放火焚烧绵山山林,导致一心隐逸的介子推最后与母亲葬身林火。晋文公悲痛万分,下令在介子推的忌日全国严禁开火做饭,只能吃冰冷的食物,寒食节由此而来。于是人们“红藕青团各祭先”,提前蒸好的青团冷却后既易于保存,又便于食用,因此成为了人们祭祀祖先、填饱肚子的最佳选择,这习俗也一直流传了下来。还有另外一个传说是太平天国李秀成凭借村民做的青团成功逃出生天。故事众多无法定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清明时节吃青团的习俗由来已久,并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青团在不同的地区叫法不同,客家人叫它艾糍,浙江及其附近地区有称其为清明饼的,还有叫艾米果、清明粿的。尽管不同地区的青团在叫法和做法上可能有所不同,不过做出来的都是绿色的糯米团子,其中包裹着各式馅料。人们会在清明前摘艾草,这时候的艾叶青翠欲滴,造就了完美的青团的成色。先将艾草放入锅中焯水,煮熟后捞出,将艾草捣烂榨汁,把艾草渣和汁液一同加入粉料中揉搓,这样做出来的青团艾香味会比较重。如不想要比较重的艾草味,就可以只加入磨出的艾草汁液,这样做出来的青团皮就是纯粹的绿色。

就像粽子有甜咸党之争、月饼有南北派大战,青团也有甜口和咸口的选择。最传统的应该是甜口的豆沙青团。将做好的青团皮的面胚搓成长条,分成大小合适、等分量的小剂子,将它们逐个搓成小圆球。包的时候用大拇指在团子上按出一个口,舀一勺红豆沙包进去,再将它搓成圆团子,这就是香甜软糯的豆沙青团。客家人做的艾糍则比较多用芝麻花生馅。咸口青团的馅料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蛋黄肉松馅、雪菜笋丁馅、腌笃鲜馅等,这些基本是加入咸蛋黄或者火腿咸肉来制造出咸香味,肉食爱好者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得多样化起来,各种网红口味的青团也相继出世。江浙地区老牌的饼店今年推出了多款新口味,比如上海杏花楼的鸡丝培根青团、上海新雅粤菜馆的Q心奶香紫薯肉松青团、沈大成的抹茶牛奶青团……其他的还有像流沙爆珠青团、酸菜青团。这些口味虽然看上去有些“奇葩”,不过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购买,大家甘愿排起长队只为尝一下这些新鲜味道。最近青团绝对是淘宝搜索热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也正因为电商的发达和商家的创新,今年全国各地的人们能比以往更容易地尝到这江南特色的清明美食。

虽然现在能很容易地买到各种口味的青团,仍有很多美食爱好者在家自己制作青团。自己捣艾叶、揉面团、包馅料,做好后放入蒸笼里蒸大概十五分钟,若是肉馅青团则要蒸久一些。蒸好后的青团色泽鲜绿,散发着艾草的清香,咬一口,软糯的饼皮包裹着热乎的馅料,简直让人难以罢休、念念不忘。不过青团再好吃也不能吃得太多,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是要注意食用量,毕竟青团主要是糯米,糯米又是一种比较难消化的食物,吃太多的话会给消化系统造成过大负担,因此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即使清明时节的天气让人心情不佳,别忘了还有以青团为代表的清明美食可以拯救这个春天。治愈的翠绿,不限于红豆细沙、肉松蛋黄、芝士流心的众多口味,绝对不会让人失望。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的安是什么意思

1.春秋时,晋公子重耳被陷害出逃,逃到饿的没力气继续行走,众人正手足无措时,一人到无人处割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煮了肉汤给重耳喝,这人便是介子推。后重耳回国并成为一代霸主,也就是晋文公。然后他封赏众人,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齿争功邀赏隐遂居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烧山为逼他出来,后发现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2.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3.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着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4.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5.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6.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晋文公怎么死的?对后来有哪些影响呢?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的安是安置的意思。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这句话出自《失街亭》的典故,整句话描述的是在距离山十里的地方,王平在那里安置了军营,其中安置就是安的意思。《失街亭》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故事片段,讲述了三国时期蜀国参军马谡因刚愎自用而导致军事要塞街亭失陷的经过,这个故事情节不仅被收录在《三国演义》中,还被选入了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素材,故事发生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任命马谡去镇守战略要地街亭,马谡自恃熟读兵书,不听从副将王平的劝阻,执意将军队驻扎在山上,结果遭到了魏国将领司马懿的围攻,司马懿切断了马谡军队的水源,并放火烧山,使得马谡军队不战而溃,街亭也因此失守。

清明节的来历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生于公元前6年,卒于公元前628年,晋文公死的时候已经69岁了,在古代来说这已经是非常长寿的年龄了,所以说晋文公走的时候是非常祥和地离去的。

晋文公虽然是安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的故事与他的政治举措却影响了后世的发展。单单给我们留下的成语故事就有多达十一条之多,比较出名的就有退避三舍、贪天之功、兵不厌诈志在四方等。

除了众多的成语典故对后世的影响外,还有两条对后世影响意义深远的故事与政治举措,这两个分别是清明寒食与作三军设六卿。

清明寒食

清明寒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两个节日,特别是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那这么重要的节日又与晋文公有什么关联呢?

原来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在位的时候非常的宠幸骊姬,而骊姬在得到晋献公的宠幸后,便谋划着让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晋国未来的继承人,但是因为晋献公早已立了申生为太子,所以骊姬就设计陷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陷害后因为得不到父王的信任,最后只能自尽而亡。

申生被害死后,骊姬又开始谋划除掉另外两个公子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害怕自己会像太子申生一样被害死,于是就开始了逃亡的生活

晋文公在外逃亡了长达十九年的时间,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有一帮忠臣一直死心塌地地追随着他,晋文公能成功地存活下来,并能最终回到晋国少不了这些忠臣的辅佐。

据说在晋文公逃亡的时候,因为身无分文,身上就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能填饱肚子就更加是一种奢望了,一天夜里因为实在是太饿了,饥寒交迫的晋文公都快饿晕了过去。

晋文公饿晕倒后,他的仆人们一时间无所适从,因为大家身处异国他乡,又手无缚鸡之力,这在哪里去找吃的?

就在大家愁的手足无措时,只听见火堆旁传来了啊的一声,大家向火堆望去,只见一人手上拿着一把匕首,闪烁的火光照耀着匕首上的鲜血一滴滴的流淌在地上。

原来是一位叫做介子推的人为了能让晋文公能够有肉吃,他忍痛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下来,晋文公在吃了介子推的肉与野菜熬制的汤后,在第二天早上渐渐恢复了精神。

晋文公知道是介子推用自己的血肉救了自己,非常的感动,但是后来晋文公成功回到晋国继位后,在封赏功臣的时候,晋文公却将介子推给忘记了。

按理说介子推跟随重耳流亡了十九年,这十九年里一直忠心耿耿,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况且自己当初还救过重耳的命,现在苦尽甘来的时候竟忘记了自己。

如果换成一般人可能就会去找晋文公理论了,但是介子推并没有将自己心里的委屈说出来,而带着他的母亲默默的离开了国都,来到绵山(今山西晋中市介休县绵山)隐居了下来。

介子推消失后晋文公才想起他来,可是当晋文公派人去寻找介子推时,却是怎么找都找不到,后来经过寻访才知道介子推带着他的母亲隐居到了绵山中。

于是晋文公又亲身前往绵山迎接介子推,但是因为绵山太大了,在找寻多日无果后,晋文公心想着你不想见我,那我放火烧山总能将你逼出来吧。

于是晋文公便下令让人放火烧山,原本晋文公是想报答介子推恩情的,谁曾想介子推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并没有所动。

大火燃烧殆尽后,介子推与他的母亲被发现烧死在了一颗柳树下,晋文公在看介子推母子二人的尸体后悔恨至极,他恨自己当初封赏功臣的时候竟然连自己的大恩人介子推都给遗忘了。

他现在更加痛恨自己愚蠢的下令烧山,导致介子推母子被大火给烧死了,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的遇难,于是下令介子推的死难之日不准生火做饭,所有的人都要吃冷食,这也是寒食节的由来。

在介子推死后的第二年,晋文公又带领文武大臣来到了绵山祭祀介子推,众人上山后发现介子推死时倚靠的那颗老柳树竟然死而复活了,晋文公看到了树复活后更加的想念介子推了,于是便赐这颗复生的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且昭告天下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这也就是清明节的由来,因为晋文公的这一决定让中国的祭祀文化有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清明节在我国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人们会在这天祭祀亲人,国家也会在清明节的时候祭祀英雄和为国家民族有贡献的人。

清明的习俗分别有扫墓、荡秋千、蹴鞠、射柳、斗鸡、蚕花会、拔河、踏青、插柳、植树、放风筝。

作三军设六卿

作三军设六卿是晋文公在位时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举措,因为晋国的国力不断地上升,晋国的军事实力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军队快速发展后,原先的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式,于是晋文公便开始了军事改革。

晋文公将军队编为中军、上军、下军三军,这三军又分别置将军与军佐一名,如此一来每军中都有一军将和一军佐,这六人也成为了军队中的实际***。

也就是这一制度逐渐地将晋国公室给架空了,以至于晋国后期出现了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的局面。

韩、赵、魏三家在灭亡了其他家族后,又于公元前376年彻底的瓜分了晋国,而三家分晋后也标志着春秋时期的结束,迎来了七国攻伐的战国时期。

总结:如果当年晋文公没有设六卿的话,可能晋国就不分沦落到被分裂的局面,如果晋国没有分裂的话,秦国就无法东出,而就韩、赵、魏三家的实力,就赵、魏两家在当时都是可以单独打败秦国的。

如果他们不互相攻伐的话,统一天下的可能就是晋国,但是按照晋国与周王室的关系来算的话,晋国公室是没有灭亡周王室的欲望的,所以最后可能还是维持分封制的局面。

如果那样的话中国的历史就分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前进,但是因为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的举措,加速了晋国的灭亡,也为后来的战国奠定了基础。清明节与作三军设六卿制度就是晋文公死后,留给后世的影响。

寒食节是有什么典故

在中国的典故中,清明节来历众多。 ?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介子推的传说。春秋时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晋文公即位后封赏群臣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则不慕名利隐居绵山。

重耳追悔莫及,火烧绵山以寻找,事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柳树竟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为清明。

扩展资料: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清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秋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

1935年中华民国明定4月5日为国定日清明节,2007年12月7日,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日,放一天。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_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

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