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问题,土地财政难以为继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7-09 0
  1. “房住不炒”不必挂在嘴边 稳定房价是楼市长期信念
  2. 关于认识新常态,谋划新发展的论文怎么写
  3. 老梁观世界 开征房地产税还有多远
  4. 十年后,哪些资产会暴跌,哪些会暴涨
  5. “房住不炒”不变 老旧小区改造成新型城镇化重点

影响房价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政策、国家经济状况、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后续房价是涨是跌难以预估,建议您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买卖房产。

应答时间:2021-10-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公布为准。

“房住不炒”不必挂在嘴边 稳定房价是楼***期信念

会。

土地财政问题,土地财政难以为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动产登记制度和房产税实行。不动产登记制度已经开始实施,房地产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实现融合共享。这给房产税的推行提供了良好基础。同时,如果房产税不抓紧推出,地方土地财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所以,房产税推出只是时间问题,估计在未来五年会推出。这两项制度对于房价走势会有重大影响。

关于认识新常态,谋划新发展的论文怎么

房子的“一举一动”,总能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工作报告为何没提“房住不炒”?3月12日,住建部部长王蒙徽表示,今年将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因城施策,稳定地价、房价,防止房价大起大落。对于今年的工作,王蒙徽说,今年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建立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

对于房地产方面的工作,今年的***工作报告指出: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今年***工作报告中关于房地产的表述有了变化,且篇幅也不如往年多。“落实城市主体责任” 基本明确了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基调,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主体责任”紧密呼应。

我国房地产行业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已进入换挡期。房地产问题根源在于房地产发展机制的扭曲与失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既要抑制价格泡沫,又要防止大起大落。

2018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长较前两年继续放缓。随着城市化推进和存量房时代逐步来临,以“开发交易”环节收入为主的土地财政将难以为继,叠加减税降费,地方财政压力进一步凸显。

比起“一刀切”,未来房地产市场更需要精准调控,因城施策将赋予地方对房产调控的权限。之前“应急性”的楼市调控措施会在“一城一策”的指导思想之下做出调整,但楼市调控的定力和决心不会改变,更不意味着楼市调控会松绑。

楼市分化、经济承压、改革阻力等因素的交织,将“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一天天推向前台。相比传统行政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将更加依赖以立法和制度约束为代表的长效机制。被寄予厚望的长效机制既要支持***、企业、机构与老百姓按需合理购房与租赁;也要约束他们肆意投机,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这将是一系列政策的组合,将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紧密相连。

随着财税改革驶进深水区,紧随个人所得税改革之后,房地产税改革也将稳步推进。改革有可能从财税、金融、土地等多维度切入,希望通过市场化手段理顺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优化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方向。但房地产税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这是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的实操路径,也是税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房住不炒”不必天天挂在嘴边,但稳定房价一定是楼市的长期信念。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楼市调控将更加注重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因城施策将保证政策的精准性和管控平衡,是更为明智的管理机制。

老梁观世界 开征房地产税还有多远

面对新常态、新形势、新任务,市委号召在全市开展“五新”大调研、大讨论活动,明确指出,依靠***要素大投入大消耗为主要方式的增长路径已经难以为继,土地财政时代已经结束,城市快速扩张阶段已经告一段落。在城镇建设上,要着力内涵提升,走有特色的符合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一关于宿迁城镇建设新常态的基本判断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常态下,城乡规划工作必须充分遵循城乡规划建设客观规律,研究新常态,探索新思路,谋划新发展。

新常态下要有新认识

建市18年,宿迁走过了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迅速扩张的阶段,中心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城区人口70万、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充分肯定宿迁城镇化成效的同时,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在城区范围迅速扩张的同时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相协调、建成区三率不高和各片区不断扩张的矛盾十分突出、项目用地矛盾与土地低效利用并存等问题的存在,传统城镇化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全市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们必须充分把握新型城镇化成为新时期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内涵,转变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方式,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切实转型发展方式,注重集约集聚,摆脱粗放型向外扩张的发展模式,注重内涵挖潜,实现集约、集聚发展。

新常态下谋划新战略

在新常态下打造新优势,就要将宿迁放在全省、全国的大局中来定位,放在全球的大势中来考量。市委提出,要紧紧抓住江苏沿海大开发的战略契机,启动实施东向出海、接轨上海、融入沿海“三海战略”。“三海战略”的实质就是将宿迁纳入到国家和全省的发展战略中去,打开宿迁的发展空间。在城市发展定位上,要将宿迁打造成沿海开发承东启西的重要门户和长三角北部的中心城市之一。围绕“三海战略”和发展定位,要不断加强全市交通规划编制和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交通的引导作用,加强与发展热点地区的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徐宿淮城际铁路建设,快步进入“高铁时代”,进一步拉近与长三角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推进运河岸线综合整治,加快宿迁运河中心港(产业园)为核心的内河港口建设和产业集聚,开展宿连运河规划研究,呼应沿海开发,打造出海通道;加快新一轮高等级省道、国道和通用机场建设,健全市域快速交通、快速公交体系,以快速通道、大容量公交和综合枢纽为核心,形成“高效便捷、无缝衔接”的交通走廊,构建宿迁公、铁、水、空综合交通优势,切实融入东陇海经济圈和以上海为中心的3小时经济圈。

新常态下打造新优势

基于作为新建市的基础与现状,宿迁难以与周边城市比规模大小、楼房多少,而应实施差别竞争策略,注重挖掘宿迁独特的生态***和旅游***,以精致的尺度、宜人的空间、浓郁的文化打造华东地区独具魅力的生态宜居城市。

要立足于100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定位,用长远眼光谋划未来发展方向,加快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坚持集聚节约发展,科学规划城镇布局和城市发展空间。在市域层面上,要加强城镇结构体系研究;在中心城市层面,要坚持组团式布局、紧凑型发展,营造疏朗有度的城市空间,全力规划建设“生态特色湖滨城市、底蕴深厚文化城市、人民满意宜居城市”。坚持“生态为归宿”的发展理念,突出“生态宿迁、绿色家园”的城市定位,深入挖掘两河两湖“水”***,进一步拓展城市水域面积,规划建设湿地公园,让生态绿地和水系成为城市的主角和灵魂;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和弘扬,着力打造以项羽为代表的西楚文化;同时,要优化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建设街道、社区、小区***民生服务中心,加快实现“五城”同创目标。

新常态下改革新举措

践行内涵提升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宿迁城乡规划必须围绕深化改革找准发力点、突破口,必须紧紧围绕高点定位、特色发展、集约集聚等重点,统筹规划编制管理,优化市域发展体系,挖掘自然禀赋,谋求城乡规划建设更大成效。

一要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完善“五规合一”新机制。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充分整合现有五项规划内容,建立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建设规划为限制的统一规划体系。二要上下联动,统筹管理,实现规划全覆盖。不断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市县联动管理机制落实,全面推进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执法“三个全覆盖”。三要锐意改革,鼓励创新,打造城乡规划管理新局面。坚持“以统为主、市级统筹”的调整方向,强化对现行规划管理机制和体制进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着力强化对用地选址、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规划统筹管理,不断提升城乡规划统筹力度,打造集约型规划管理新局面。

十年后,哪些资产会暴跌,哪些会暴涨

日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郝如玉在第十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透露,目前房地产税仍在起草过程之中,操作难度很大。房地产税全面开征还有多远?房地产税要一旦实施,老百姓买房要多交钱么?你家住房会“免征”么?

试点五年后方案仍在起草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郝如玉日前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房地产税的立法步伐和促进环保税的费改税内容,今年全国人大安排了环保的费改税,但是房地产税方案还在起草。郝如玉表示,房地产税迄今已经试点征收了5年多,但是操作难度很大,有的地区税收成本甚至和税收收入相当,一个地区征收房地产税,也使得人才向周边地区转移。

房产税与房地产税目前很多人依然在混淆使用“房产税”和“房地产税”两个概念,事实上从近两年国家正式文件或相关主管部门的言论中,都是使用“房地产税”这个概念。上海重庆两地的“房产税”扩大征收试点,在当时市场过热情况下仓促出台,行政推进色彩浓厚,但实际执行效果差不明显。无论是上海的增量征收还是重庆的高端存量征收,其实际征收税额和两市的是住房规模远远不相配。“房地产税”是以一个新税种的面貌出现,近期讨论的基点都应是房地产税的立法改革,只有进入立法的轨道,相关改革才会名正言顺。

征收难度重重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曾表示,中国的房地产税,是土地国有制下对私人住宅征收的财产税,这在国际上难以找到借鉴先例。即便将来全面开征,规模也远不及私有制下的房产税规模大小。此外,因为目前全国房地产投资持续放慢,加上销售难度大,且住房库存多,也给征收房地产税带来影响。

征收范围和税率如何确定是难题58同城房地产研究中心负责人指出,全国不同地方的楼市、***税收、居民收入水平不同,房地产税的征收范围和税率如何确定是难题。同时,是否设置“免征额”也同样是立法难点之一。截至目前,全国18个征税税种中,除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船税外,其余的税收都是以条例和法规颁布征收的,税收法定原则要求,不仅新税种的设立、税法的制定需要经过法律程序,而且税率等各种课税要素的变化也必须经过法定程序。

为何要开征房地产税?那么问题来了,房地产税酝酿已久,以往多是小打小闹,为何近期***却在不断加速推进呢?有人认为房地产税是为了建立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其实其根本原因还是土地财政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向不动产(尤其是存量房)动刀,以开辟新的税源。

房地产税可抑制市场投机房地产税作为未来地方重要税种,在地方组织收入和调节财富分配、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房地产税通常指的是有关房产的所有税种的总称。而目前的房产税更类似于国外的物业税,我国于2011年在上海和重庆两地率先试点的房产税均只是向部分物业征收,但并不相同。

地方***为何不积极?土地出让金收入是地方***预算外收入的最重大的部分,已经成为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在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的现状下,房产税的开征或扩大试点遭到地方***的消极对待。之前房产税主要是中央***在积极推动,地方***实际上并不积极,尽管房产税将会成为纯粹的地方税税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房产税的全面开征可能意味着房价面临较大的向下压力,进而影响到地方***的土地出让金收入。

北京上海等六省区房地产税收超土地出让金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团队研究的相关课题成果显示,房地产相关税收在地方财政占比不断增加。近年来,地方财政构成已一改土地出让金一家独大的情况,对房地产相关税收依赖度正慢慢超过土地出让金依赖度。上海、北京、海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6地房地产相关税收已超过土地出让金比例。

重要进展:房地产税法列入了第一类立法项目今年5月25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已经将房地产税法列入了第一类的立法项目。在贾康看来,房地产税立法已经进入一类立法,也就是在去年下半年明确提出进入立法规划以后,它是排在“第一阵营”的。不过考虑到目前的楼市情况和“去库存”的主要方向,一旦推出可能会给楼市带来一定的影响。

何时通过:房地产税法最快2017年通过那么,房地产税全面开征还有多远呢?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表示,“本届人大任期是到2017年底,因此,预计房地产税法最快将在2017年底前通过,慢的话可能会在2017年底提交审议,在下一届人大任期内通过。”

房地产税法通过之后会立即实施吗?据枕头财经了解,房地产税法从通过到实施应该会有一个过渡阶段,从而让社会对法律有充分的认知、了解和准备。立法通过后并不意味着就会在全国马上开征,两者不是同步的。房地产税是典型的地方税,何时开征会授权地方***自己决定,并不是在某个时间全国一起征收,各个地方可以差别化。

房地产税要交多少? 对于征收范围,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施正文认为应该设立一定的免税面积,“免税面积设定为人均60平方米比较合理,这样对于三口之家来说,可以有180平方米不用交税,从而保证了居民第一套住房不用交税。” 对于免征额和税率,目前官方并未释放任何信息。但是,施正文建议,对于免征面积,中央可以设定一个最低的标准,在此标准之上,各地免征面积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上浮。

房地产税将怎么收?百万房产或每年缴税5000元据了解,未来的房地产税主体税种由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而成。收税标准将参照世界通行做法,估算价值100万的房产可能会每年增加约5000元税负。有关房产税,实际早在2011年就开始在上海和重庆两地试点。在上海试点时,新购且属于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按人均计算,人均超过60平方米的进行房产税征收。比如一个居民家庭原来已拥有的住房面积共计180平方米,刚好人均60平方米,现又新购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总价100万,那么其一年应缴房产税4200元左右。(图为2011年起上海重庆试点开征的房产税方案对比)

“房地产税”比“房产税”多了一个“地”字,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持有税,征收对象不但是房屋价值,而且还将包括房屋下面的土地价值,应该是房地产税收体系的综合改革。房地产税征收如何做到公平合理,税收怎么使用,是否用于教育、医疗、环境等民生领域,老百姓非常关切,这也将对***治理现代化、法治化起到促进作用。

“房住不炒”不变 老旧小区改造成新型城镇化重点

中国十年后哪些资产会暴跌或暴涨?

随着人民币的贬值,中国经济的下滑,流通性紧张等,十年后中国哪些资产会暴跌或暴涨?

在未来十年,人们将看到史上最强的世界经济。软实力和硬实力分别驱动世界经济,会将一个更大的蛋糕呈现在每一个主要的经济体面前。

本世纪之初,世界经济总量是32万亿美元;金融危机前,是62万亿美元;到了今年年末,可能要达到82万亿。

所以,尽管有金融危机,尽管英国美国乃至欧洲都曾深陷本世纪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但世界的经济发展仍然向前发展,其主要的驱动力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发展。

然而,随着人民币的贬值,中国经济的下滑,流通性紧张等,十年后中国哪些资产会暴跌或暴涨?

十年后暴跌的东西:

十年后的资产

1、房子

无论中国的房价怎么涨,总会有一些房地产泡沫即将破裂,房地产市场马上***的声音。普通购房者惧于这些声音迟迟不敢下手,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房花费了自己大半生的积蓄。

事实上,如果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十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有可能就是房子。

说十年后房子便宜,是相对人均收入而言的,比如现在人均月收入是3000元、房屋均价是每平方8500元,而十年后人均月收入是1万元时,房屋均价可能是每平方12000元,相对而言,房屋的价格当然比现在便宜多了,因此,现在高价买的房屋放到十年后非但不保值增值,还会严重贬值!

对比古今中外房价,中国现在的房价处在房价最高时期,以目前的房价,一个年收入8万元的家庭,全家不吃不喝整整15年才能买得起一套100平米的三居室普通商品房,这个代价是非常高的。

房价如果继续上涨,社会各方面都无法承受,既然无法承受,房价就失去了上涨的动力,也就是说现在的房价,相对老百姓的收入来说确实已经到顶了。

中国已经实施了十几年的“土地财政”政策,随着“地王”时代的结束,“卖地财政”越来越难以为继,***部门开始转变思路,将逐渐从“土地财政”向“物业财政”模式转变。

也就是向房屋持有人征收’物业税”的方式取得新的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这无疑会增加房屋所有人的持有成本,降低房屋作为家庭财富的吸引力。

那些目前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持续吸引外来人口流入,是促使房价不断走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随着区域经济开发步伐的加大和产业资本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经济发达地区的总人口在十年内会出现此消彼涨的趋势,2010年开始的“用工荒”已经是一个苗头,预计十年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外来人口将会是负增长的趋势,人口的负增长当然会导致房屋需求减少,进而促使房价下降。

中国已经实行30余年的***生育政策是终结房屋价格上涨的最强有力的杀手,支撑房价不断上涨的最根本的动力还是“钢需”,可是由于国家的***生育政策,使得“新人”的数量逐年减少。

事实上中国社会现在已经步入“老龄化”国家,再过十年,中国社会将会更加衰老,年轻人将成为“稀缺”一代,对房屋的需求将会大幅度降低。

目前的社会中坚是60后、70后的这批人,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和购买力无疑是整个社会中最强的,市场上购***和豪车的基本上都是这批人,这些人中的许多人现在拥有不止一套高档商品房,而这批人的后代恰恰都是“独一代(独生子女一代)”。

十年后“独一代们”也长大成人了,这些“独一代”从父母和祖父母那里继承的房屋将达到“人均三套房”的水平,请问“独一代”如何消耗这些房屋呢?只能或租或卖吧?可是指望同为“独一代”的同龄人互相“接盘”无疑是天方夜谭!

十年后,中国的老龄人口比例将达到25%,可能会有大量老年人住进老人院(“独一代”以一对四,无力照顾这些老人),老人们住进老人院后会产生大量空置房屋,也许今天的许多老新村在十年后因人气太少将沦为“”。

鉴于以上所述的原因,房屋将不会成为财富保值增值的手段,那些做了几十年房奴的人等来的将是房屋的贬值。

2、现金

纸币贬值是必然的,财经作家宋鸿兵举例称,80年代中期,保险公司向他的一个朋友卖保险,说等到2015年朋友退休后,每月可拿到50元人民币的保险金。当时50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还是很值钱的。

可现在50元算什么呢?现在在北京,这50元还不够到保险公司领保险金的打的费。

***如你现在有1000万元人民币,你以为你就可以退休吗?如果你把这1000万存银行里,10年后可能只相当于现在的200万,再过10年,可能只值40万,再过10年,可能只有几万了,可见纸币贬值的速度有多快。

2014年的100元人民币,购买力是2004年时候的几分之一?去麦当劳,买到的东西也许差不了多少,但买房子、雇保姆、看病,孩子上培训班,差别就大了。2004年的时候,深圳保姆月薪是1000元,目前要3500到4000元;好地段差一点的小区,新房子当年是6000元一平米,现在至少要3.5万了。

目前M2增速是13%,社会财富年增值官方数据是7%(GDP),扣除地方虚报的水分也许只有6%左右,13%-6%=7%,这大概就是中国的真实通胀率。100元钱,连续乘以10个93%,就是10年后的购买力,你算出来了吗?相当于今天的48.4元。

这种计算的前提,是不爆发经济危机。我们知道,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后,中国执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M2增长为27.7%(当年GDP增长8.7%),也就是说这一年的真实通胀率大约是19%,现金的购买力理论上一年就打了个8折。

而这样的年份,正是绿城地产宋卫平这种“赌徒”,从崩溃边缘翻盘大赚,成为超级富豪的年份。我们的钱,就这样聚集到了富商的手里。

所以,持有大量现金是非常危险的。即便你存余额宝,做银行理财产品,也低于7%的年收益,相对于7%左右的真实通胀率,你的财富还是贬值。资金量大的可以做信托,达到10%年收益,但如果借钱的企业破产了呢?这个风险显然非常高。

亿万富豪如果不做投资,30年后可能要吃救济。其实不光是人民币和美元,纸币从来都是贬值的。

3、阿里的股票

10年后,阿里的股票价格是3美元还是4美元?虽然今天看起来,仍然在80美元以上徘徊,高不可攀。想想它的大股东雅虎吧,阿里未来也充满变数。

科技企业,历来“富不过三代”。崛起于个人PC时代的微软,到了互联网时代还能支撑,但到了移动互联时代,比尔·盖茨就被无情地扫地出门了。但这仍然救不了微软,衰落仍将继续。

崛起于互联网时代的腾讯,在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的时候,***地抓到了微信。未来10年,科技领域又将发生巨大变化,阿里等中国互联网巨头们,都将进入他们面临的“第三个技术时代”。这种挑战,他们能应付得来吗?

毫无疑问,肯定会有掉队者,而这种企业的股票,将以暴跌收场。知道巴菲特为什么不喜欢投资科技企业了吧,他是长期投资,需要有稳定的预期。李嘉诚也是如此,偶尔玩玩科技概念,只是为了迎合他的“红颜知己”周凯旋。

14年前,阿里巴巴还只是由18个人初创的电子商务公司,而今已经成长为一家横跨电商、金融、无线通信等多种业态的“产业生态圈”,旗下坐拥10余家子公司,而其眼中最重要的***--“阿里人”(员工)已经扩容到26000多人。

灵敏应变、超强执行力一般在小企业比较容易实现,但是,阿里巴巴已经拥有超过2万员工,而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阿里巴巴希望日益庞大的身躯能继续保持像创业当初18人团队时那样敏捷,并且能够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创新。但谁都知道,要让大象跳舞是件很困难的事。

阿里巴巴是中国式商业思维的结晶,而亚马逊却有着天生的全球化基因。阿里在未来不可避免地将与和亚马逊展开竞争,这将继续考验阿里巴巴这一中国式的互联网公司能否经得起全球市场的考验。

二十年来,亚马逊不仅将自己打造成了全球商品品种最多的网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同时还建立了完备的物流体系,这对于亚马逊继续在零售方面大展手脚大有裨益。同时,亚马逊从基础技术与硬件入手,打造的AWS与Kindle都被证明是行业颠覆者,展现出其创始人贝索斯的远见。

阿里巴巴网络退市后,借着回购雅虎股权的契机,阿里巴巴进一步引入“国家队”,参与普通股认购的机构中包括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两家中国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博裕资本与中信资本,以及国家开发银行旗下负责股权投资的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对于马云来说,左手牵着中投、国开行这样的中国最重量级国资公司,“嫡出”身份将一举摆脱那种令人不安的日子。2010年,马云也曾高调宣称“只要国家需要,随时把支付宝献给国家”。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国字号资本的注入,不仅解决了其资金问题,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背书。但背后隐隐显出的国有化可能性,对于平台以外的所有人来说,都绝非好事。

阿里巴巴的多平台开花、巨大渠道优势及高利润率,确实是吸引国家级投资的优势。但另一方面,阿里以颠覆者、搅局者的身份,近年来在金融领域持续动作,已经影响到了同为“国家队”的银联的利益,双方摩擦不断并已多次升级。如何处理好与这些握有政策和体量优势的国家队成员的关系,也是阿里目前必须考虑的。

目前,阿里依然享受国家在自主创业、电商税收及跨境电商等领域的的一系列政策红利,同时可以利用自己在电商领域已有的地位,在各地、各领域与***进行判。例如,阿里最近推出的“耕地宝”产品,就是将传统意义上***主导的土地流转过程变成了互联网产品。

但政策红利能够持续多久?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型平台来说,其自身造血盈利模式已经成熟,其所要应对的,不仅是优惠政策撤销后的资金投入,甚至有可能需要做好反哺地方的准备。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在给全年经济活动定下基调的同时,也是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许多行业的风向标。两会中与楼市相关的政策和表述,成为业界了解未来市场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总理***作《***工作报告》。在这份一万余字的报告中,与房地产相关的内容仅有200余字,篇幅不多却意义重大,主要包括: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今年的《***工作报告》首次未对全年经济增速设置具体目标。***总理指出,这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他强调,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

时隔两年重申“房住不炒”

时隔两年后重新提及“房住不炒”,与近期地方******楼市的相关举措频繁出现有关。

对楼市“房住不炒”的定位,首次出现在201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随后,又提出了“不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的手段”等调控论调。多地相继出台并不断升级楼市调控政策,调控效果也日趋显著,为近几年楼市的相对平稳发展奠定基础。

房地产业作为国家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护市场稳定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房地产发展只有兼顾民生、服从国家发展大局,方能行稳致远。

2018年,“房住不炒”出现在《***工作报告》中,但2019年却短暂“缺席”,尽管当时报告要求“落实城市主体责任”,今年来随着***肺炎疫情被有效遏制,房企复工、房地产开发经营逐步恢复热度。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月份数据显示,商品住宅销售指数中,70城里面有50个城市环比上涨;二手住宅销售指数,更是有3个一线城市涨幅均跃入前十,通过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言论时而可见。

时隔两年后重新提及“房住不炒”,与近期地方******楼市的相关举措频繁出现,不过这些政策多以“一日游”草草了结。3月4日,广州市***关于楼市放松的相关政策被叫停;3月5日,驻马店***发布的17项稳楼市政策已从***撤下。广州和驻马店先后撤下相关文件,再次引发大众对楼市调控走向的关注。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房住不炒作为国家楼市调控上的核心方针,尽管近期受疫情影响,经济比较低迷,但是和强调房住不炒没有矛盾,这是一个长效机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则指出,“疫情影响下,无论是土地收入还是对房地产企业纾困来说,地方***都有为房地产政策松绑的冲动。但是从宏观政策来看,中央依旧坚持‘房住不炒’,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杠杆达到一定高度,一旦政策松绑,可能会进一步挤压实体经济。因此,地方***如何拿捏房地产调控政策是较为敏感的。”

本次《***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的表述与以往有较大不同,明确要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再次强调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但是也明确了因城施策的房地产主基调,一方面,保证了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稳定,另一方面,通过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推动城市功能的分散,从而降低集聚所产生的过高房地产压力。”

今年拟安排地方***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佳兆业集团首席战略官刘策表示,“预计今年房地产调控不会有太大的放松,但也可以看到***报告中提及了新型城镇化,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这对于城市更新领域是较大利好。”

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难题

存量时代的房地产发展逻辑,与过去相比有所不同。

城镇化进程无疑是房地产发展的一大动力。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

随着城镇化率加快,房地产行业步入存量时代。原本以“增量开发”为代表的地产行业上半场,逐渐过渡到“存量运管”为标志的下半场,伴随着这一变化,城市更新越来越受到关注。

存量时代的房地产发展逻辑,与过去相比有所不同。刘策表示,“增量时代可能以住宅开发为主,房子建好卖掉就完事了,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未来更多地注重项目的持有运营,在这一阶段,能带来充足现金流的利润型项目很重要,而城市更新项目恰好符合这一要求。”

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今年的投资重点之一。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指出,今年以来,中央在重要会议上已多次强调要加强存量住房改造提升,本次《***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比去年增加一倍,力度明显加大,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亦可扩大内需,促进有效投资。

贝壳研究院相关分析指出,对于旧改的体量,根据住建部之前公布的数据,17万个老旧小区拉动5万亿元投资,按照比例计算,此次推进的3.9万个小区,预计可以拉动投资1.2万亿元左右。

老旧小区改造并非轻而易举,往往出现众口难调的问题,如加装电梯高低层利益冲突、停车场改造有车无车利益博弈等。

全国人大代表于普松认为,改造过程中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协调至关重要。“其实难点主要还是沟通协调。牵头人很重要,包括业主委员会或居委会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协调作用,除了手续办理等方面的协调,最主要的是邻里之间、业主之间的协调。”

考虑到很多老旧小区面临“老龄化”人口居多的情况,全国人大代表姜明建议:“在社区改造中,能够有200平方米到500平方米的一个养老空间,***支持市场化运作,家庭购买服务。”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住建厅厅长王玉志建议从加大顶层设计、财政金融支持、引进长效服务机制等方面发力。“创造性地出台一些政策,比如土地政策,山东有一个和低效用地有机结合的政策,主要是用于老旧小区改造性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再一个就是规划的政策,在不违反规划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能够适度地放开一些。”

据贝壳研究院统计,前50强房企半数以上已开展城市更新业务,其中包含碧桂园、万科、恒大、保利等等。但目前城市更新和旧改项目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不均,房企在此方面的投入还有较大空间。

存量时代房地产调控常态化

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房地产税近几年可能难以落地。

在此次《***工作报告》相关内容以外,关于房地产税何时推出以及房企融资利率下降等问题也颇受关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194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住宅投资***071亿元,较2018年增长13.9%。多地仍有房价上涨压力。

5月18日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关于房产税曾提到“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长城证券分析师陈智旭认为,本次《***工作报告》未提及房产税,为三年来首次,上年《***工作报告》中关于房产税的表述为“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房产税的进程可能将有所放缓。

“房地产税是中国税收的重大调整。随着新房大量上市,房地产存量时代下,土地财政难以为继,通过居民已经持有的大量房产进行征税是未来的趋势。”宋丁指出,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近几年可能难以落地,但作为大的趋势,国家也一直在完善和酝酿,估计3~5年后可能有大的突破。

“房地产税立法的目的是改变现有税赋重流转、轻保有的现状,达到优化房地产税制效果。目前流转税一方面限制了房屋交易,变相减少了存量房供应;另一方面本应卖房者承担的税赋容易转嫁到买房者,变相抬高房价。”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指出,房地产税立法后,谁持有谁纳税的方式会更合理,但由于房地产税本身涉及的环节和影响面极大,推进过程不但需要在制度层面做好保障,也需要结合国内房地产发展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