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辙共分为多少类?_合辙共分为几类?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7-04 0
  1. 农谚大全
  2. 什么叫做迷语、分为多少类
  3. 悬赏500分!马上就要中考了,中上等生如何冲刺,记忆力不好怎么办?请详细看完
  4. 世界上一共有哪几种音乐(有追加分的,大家帮帮忙)

容易用错的成语

A

1、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合辙共分为多少类?_合辙共分为几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哀鸿遍野:比喻***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安步当车:安,安闲。当,当作。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5、安时(常)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6、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7、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8、安土重迁:重迁,把搬迁看得很重。在家乡住惯了,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9、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10、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11、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12、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多指男女间不正常的行径)

13、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1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嗷嗷,哀号声;哺,喂食。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B

15、白驹过隙:白驹,原来指骏马,后来指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知北游》)。

16、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17、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18、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19、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20、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21、班荆道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22、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像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23、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24、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25、暴虎冯河:暴虎,徒手搏虎;冯河,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26、暴戾恣睢: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

27、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2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2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30、筚(bì)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31、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32、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意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33、敝帚千金:敝,破旧。自家的一把破扫帚,却把它看得价值千金。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视。

34、鞭辟(bì)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意思是要学得切实。现在多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

35、鞭长莫及:本意为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上。后用以比喻力不能及。

36、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比喻地势险要。

37、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38、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39、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40、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不逞之徒。

41、不耻下问 :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42、不齿于人类:齿,并列。

43、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贬义。孚,使人信服。

44、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45、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46、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47、不胫而走:没有腿而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的传播、流行。胫,小腿。走,快跑。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48、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指言论或文章的精当,无懈可击。

49、不可开交 :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50、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理喻,使明白。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51、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52、不可思议: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53、不可向迩 :不能靠近。

54、不可终日: 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55、不稂(láng)不莠(yǒu):原意指禾苗中没有野草。稂:狼尾草。莠:狗尾草。稂莠都是同谷子很相似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没有出息。

56、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57、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置,安放;喙,嘴。

58、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59、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60、不肖(xiào)子孙:不肖,不像,不贤。指不能继承祖、父事业或违背祖、父遗志的子孙。

61、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满足。后来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出现一次。

62、不易之论:易,更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63、不亦乐乎: 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赞同。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65、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66、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67、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报刊上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用错。

68、不修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仪表、衣着、生活作风。原来形容为人不拘小节,后来也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69、不虞之事:虞,预料。没有料想到的事。

70、不知所云: 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7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72、不足为训 :训,准则,法则。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73、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跟在别人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走上别人走过的老路。

C

74、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强,振奋。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75、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76、蟾宫折桂:蟾宫,月宫;折桂,指人考中进士。旧时指人登科。

77、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78、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79、沧海桑田:大海变作桑田,桑田变作大海。比喻世事变迁巨大。

80、沧海一粟(sù):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粟,谷子。

81、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82、尝鼎一脔:品尝鼎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推知整锅的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83、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指统治阶级轻视人命,任意杀戮。

84、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85、参差不齐: 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86、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87、城门失火,殃及池:殃,灾祸;池,护城河。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

88、诚惶诚恐:惶,害怕。原来是封建臣子对君王上奏的套语,表示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现在用来形容尊敬、服从或不安的样子。带有贬义。

89、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被迫签定的屈辱性的条约。

90、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91、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92、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93、晨钟暮鼓:寺院里早晚用来报时的钟鼓。后用来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用来比喻让人警醒的语言。

94、从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95、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96、充耳不闻:充,堵塞。塞住耳朵不听。形容存心不听别人的话。

***、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98、魑魅魍魉:传说中的妖怪,现在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99、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100、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01、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的人。

102、出水芙蓉:原来比喻诗歌写得清新,后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103、础润知雨: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104、处心积虑: 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105、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422. 椎心泣血:椎心,捶打胸脯;泣血,悲切得哭不出声音,就象眼睛中要流泪一样。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106、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107、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108、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109、错彩镂金:错,涂饰;镂,刻。涂绘五彩,雕刻金银,装饰的十分工丽。形容文学作品词汇绚烂。

110、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不能离开。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111、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厉害共同。

D

112、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113、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114、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115、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116、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117、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现在指***议论,多是贬义。

118、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样子。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妇和剥削者。

119、大相径庭:劲挺,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远。

120、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

121、殚精竭虑:耗尽精力,费尽心思。竭,用尽;虑,思索。

122、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123、待价而沽:沽,出卖。等待高价出售。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作官。

124、戴月披星:形容早出晚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走路或在野外辛勤的劳作。

125、箪食壶浆:箪,古代盛饭的竹器;食,食物。古时候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此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126、箪食瓢饮:一箪的食物,一瓢的饮料。古代指贫苦的生活。

127、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严肃不易接近的样子。形容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贬义。

128、道路以目:旧时形容社会的黑暗和同志者的暴虐。

129、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含贬义。

130、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也写作升堂入室。

131、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132、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地。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133、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134、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135、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比喻的对象是人。

136、东施效颦:比喻不知道别人好在哪里,自己又没有条件而胡乱去学。

137、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透彻深刻,就像看火一样。

138、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

139、断鹤续凫:截短鹤的长腿,续接野鸭的短腿。比喻强行违反自然规律办事。

140、对簿公堂:簿,文状***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141、多事之秋:秋,年岁,时候。事变很多的时期。形容国家不安定。

142、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惧的声音。原来形容说话伤人,令人难受。现在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143、咄咄怪事:咄咄,叹词,表示惊诧。用来形容使人惊讶的怪事。

放不下了

自己看吧

农谚大全

"初三语文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气势páng bó( ) kāng kǎi激昂( )

偃旗息鼓( ) 中流砥柱( )

2、根据课文填空(3分)

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苹洲。

,化作春泥更护花。

3、符合题意的一组成语是( )(2分)

啄木鸟要想吃虫子,就应该飞到树上去,而它却飞到刚刚架好的电线杆上,其结果是永远吃不到虫子的,这正是( )

A、粗心大意,见异思迁; B、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C、碌碌无为,痴心妄想; D、并行不悖,徒劳心力;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基础教育的第一职责应该是教会学生对祖国的强烈情感,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融,如何培养科学的集体精神,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奋斗。

B、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C、学校的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共同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打破经典遗传理论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品。

5、从下面两个角度,对“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这一历史事实,各写一句话新闻。(4分)

英法:

中国:

6、“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一句中,“信客”是一个职业,这个信字是送信、捎信的意思,而后面的“信”则是诚信、守信。请你也列举一种职业,仿照上面的句式,写一个句子(3分)

7、读下面的文字,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3分)

他本来识字不多,但几十年来游历各处,又代写了无数封书信,实际文化程度在几教师中显得拨尖,教起国文来也从容不迫。

我的获得: 。

二、文章阅读理解(50分)

(一)(11分)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伐,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见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8、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望西山始指异之( ) 缘染溪( )

不知日之入( ) 游于是乎始( )

知吾向之未始游( ) 外与天际( )

9、下列“之”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2分)

A、望西山始指异之;B、凡数州之土壤;C、穷山之高而止;D、其高下之势;

10、翻译句子:(3分)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11、文段结尾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试分析其作用?(3分)

(二)拿来与创新(22分)

所谓“拿来”,就是从他人处学来自己所没有的东西。鲁迅先生曾提出“我们要放开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的主张。然而是不是拿来据为已有就成了呢?不,还要创新。创新需要拿来,拿为是为了更好地创新。

清代诗人袁枚曾说:“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如果说“食桑”“***花”可算作“拿来”,那么“吐丝”“酿蜜”就是“创新”了。试想若蜜蜂***遍一千朵花,却酿不出一滴蜜来,或者酿出来的还是花粉,人们还会像今天这样赞美它吗?蚕、蜜蜂这样的小生灵尚且如此,我们人就更应该懂得“创新”的价值了。若说我们比其他生物高级,恐怕就在于我们有一个大脑,我们“运用脑髓”,不仅可以“自己来拿”,而且我们的大脑不是容器,还应借拿来之物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推出新成果。

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人类就是在创新中发展进步的。祖冲之推出圆周率近似值、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中国的四***明、英国的工业革命……哪一次科技进步、社会变革不是先进的人们努力创新的结果?当然,不“拿来”,“创新”就无从谈起,正如蚕不吃桑叶就吐不出丝来一样。倘若一味向前人“拿来”,只知道惟“传统”是从,而不“创新”的话,历史的车轮还怎么转动?牛顿曾说他之所以能摘取科学的桂冠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但学习过前人的理论从而站在了巨人肩膀的肯定不止他一人,只因为牛顿不满足于这个高度,敢于向上迈出自己的脚步,才有了“牛顿三定律”的诞生。历史便记住了这位创造者的名字。

放眼当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当然需要从“外面的世界”拿来,然而是不是就照搬西方那一套?当然不是。“开放”为了拿来,“改?

注意:本试题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20分)

1.

仔细观察下列每组词语,里面有错别字吗?如果有,请在错别字下画横线,然后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横线上;如果没有,就在后面的横线上打“√”。(4分)

①姗姗来迟 妇儒皆知 好逸恶劳 根深蒂固

②重蹈复辙 鹤立鸡群 锲而不舍 诚惶诚恐

③叹为观止 怏怏不乐 苦心孤义 合辙压韵

④月明风清 张皇失错 可歌可泣 不容质疑

2.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荣膺( ) ②戏谑( )

③翘( )首期盼 ④叱咤( )风云

3.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包含丰富哲理的句子,请你举出一句例子并说说其中包含的哲理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古代著名作家蒲松龄有一句有名的自勉联:

对联是关于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的,他们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两个人你最欣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一个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新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不断起立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是不是屋里太热了?”***说:“不是。我有碰到熟人就起立脱帽致敬的习惯。在聆听阁下的曲子时我碰到那么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这位***话里的真实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06

年4月30日晚,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在北京举行。青年歌手们在演唱上都展现出较高的专业水平,但在多为中学课本内容的文化素质测验题面前,他们却纷纷“倒下”了。例如,歌手在被问及“杯水车薪”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时,他的回答竟然是“用一杯水作为车夫的工钱”;有的歌手“一日不见”接下一句,竟然说出“好想你”;还有的选手分不清中国书法的行书和草书……种种不可思议的表现及答案让评委和观众瞠目结舌,大开眼界!

①请给上面的材料加一个适当的标题,能说明其中的主要内容。(15字以内,不要标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看了这则材料,如果让你针对这种现象发表看法,你最想说什么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章阅读理解题。(

(-)

50分)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孟子曰:“丈夫(成年男子)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作成年,要举行加冠礼)也,父命(教导)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汝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成年男子)。”以顺为正者,妾妇(妇女)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宽大的房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遵循大道)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

解释文中划横线的字或词语。(4分)

8.

(1)蹴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_____________________(3)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文中划“___________________”线的句子。

(1)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甲、乙两文中,孟子各阐述了怎样的主张?观点有相同的地方吗?请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文主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主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高等教育

司玉笙

(1)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2)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3)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过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4)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

(5)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一垛,加固被掀动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不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6)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7)强就当了经理。

(8)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9)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强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块儿共事,就把事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子上……

(10)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11)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哪,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12)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13)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14)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l5)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l6)晚餐很简单。但很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个外商。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17)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这么好?

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

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18)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

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过来吧!

(选自《首届中国小***金麻雀奖获奖作品集》,有改动)

(19)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

10.

选文第(2)和第(8)段中的人物对话分别表现了强的什么性格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选文第(6)段中加点词语“那种东西”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是什么让外商作出了与强签订合同的决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根据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补写第(18)段省略号的内容。(15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选文第(9)段中的“高等教育”与文题“高等教育”有区别吗?有什么区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在本家哥身上着墨不多,因此有人认为这个人物无足轻重,但也有人认为这个人物必不可少。你赞同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联系实际,谈谈强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有益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1)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2)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3)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辨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4)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5)大雪无,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6)无风无雨的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几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

(7)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

(8)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

17.

感知内容。说说文章是怎样从不同角度表现杨木桩这一形象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身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存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在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怎样理解作者在第(3)段说的,杨木桩和风“是朋友而不是仇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具体分析第④段划波浪线的句子在全文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杨木桩和小枣树有着不同的生命行走方式,作者赞颂前者,也不愿苛责后者。你如何看待生命的行走呢?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真实感受。(100字左右)(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50分)

21.

命题作文。题目:放心吧,有我们在

要求:不限立意,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600以上;

卷面整洁美观者加15分。

试题答案

曲师大附中

初三语文参考答案

什么叫做迷语、分为多少类

论农谚

作者:游修龄 (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3-9-30 0:53:19发布)

一、农谚的起源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等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见之于明末的《天工开物》;“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见之于16世纪初的《便民图纂》;“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等见之于14世纪初的《田家五行》;“若要麦,见三白”,“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见之于8世纪初唐朝的《朝野佥载》;“欲知五谷,但视五木”,“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见之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古书中引用的农谚,还往往冠以“谚云”或“古人云”字样,说明被引用的该句农谚起源更早,到底早在何时,就不一定都能在文献上找到。至少目前所知,有些农谚可以远溯至数千年前,如浙江农谚:“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一句,同样见之于西汉(公元前1世纪桓宽的《盐铁论》轻重第十四:“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骤雨不终日,飓风不终朝”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相似。由于农谚的来源可以不断地追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谚的起源是与农业起源一致的。而农业的起源远早于文字记载,所以农谚的起源也一定在有文字以前了。如果说,音乐、舞蹈、歌谣都起源于劳动,那么,农谚实在是农业劳动中从歌谣分化出来的一支重要分支。歌谣与农谚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倾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即着重社会关系方面的;而农谚则描写劳动人民与自然斗争,即着重生产方面的。这种区分是后来逐渐发展的结果,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截然划分的界限。因为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的音律和谐,合辙押韵,形式动人,富有生活气息,也难与歌谣截然划分。古代农业社会更是如此。例如《诗经》的“七月”、“甫田”、“大田”、“臣工”等等,既是歌唱农事操作的,又是农民抒发感情的。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谚才从歌谣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同时,属于纯粹生产经验的农谚,也不断增加、丰富起来,成为指导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农谚在生产上的作用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例如,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同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在指导播种期方面,有许多反映物候学的谚语,如“梨花白,种大豆”;“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好出瓮”;以及“青蛙叫,落谷子”等等。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等。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能掌握适时播种。另外如“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等谚语,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如果我们把作物生产的全部过程分成几个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农谚。例如水稻从播种起,选用良种有“种好稻好,娘好囡好”等;培育壮秧有“秧好半年稻”等;插秧技术有“会插不会插,看你两只脚”,“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等,施肥有“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中间轻,两头重”等;田间管理有“处暑根头摸,一把烂泥一把谷”等等。拿水稻一项来说,浙江就有500条左右农谚。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象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手册一样,曾经起过很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老农民中都还保留有这种习惯。1959年我们在丽水县向一位老农了解当地播种粟的经验,他就举出“红粟头上一枚针,只怕浅来不怕深”的农谚,并且拿粟和芝麻相比,说:“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我们在平阳县总结当地种植龙爪稷(当地称粟)的经验时,农民又举出“稻倒收一半,麦倒没得看,粟倒一箩收箩半”的农谚,说明龙爪稷的特点是不怕倒伏。诸如此类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足以证明农谚对指导农业生产起着很大的作用。

三、农谚内容的特点

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解放前费洁心所收集的《中国农谚》,是由时令、气象、作物、饲养、箴言等五大部分组成的,虽然不很理想,但可以从这个分类中看出农谚内容的几个特点。据笔者对该书5953条农谚的统计。[1] 属于时令之部的为2961条,占全部的40.45%;气象之部1556条,占26.22%,作物之部1020条,占17.18%;饲养之部251条,占4.23%;箴言之部707条,占11.91%。从个分配的百分率可以看出两点:其一,气象与时令的农谚共占2/3,反映了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违农时,适时播种,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化的机器耕种,农业技术起了多么大的变化,只有适时播种是不能任意改变的。为了正确掌握农时,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经受了足够的教训,因而以时令为中心的农谚竟占到40%左右。旱、涝、风、寒等自然灾害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时期,更是无法克服的莫大威胁,因此企图掌握自然灾害规律的农谚也占到1/4。

费洁心所收的农谚,限于他个人的条件,共只5953条。建国以后,农业出版社以吕平为主,进行了有***的全国农谚收集工作,共得10万余条,经过归并整理分类,共得31400余条,分成《中国农谚》上下两册出版。上册是农作物部分,包括大田作物、棉麻、果蔬、蚕桑、豆类、油料直至花卉为止,据笔者统计,共约16200余条;下册为总论及畜牧、渔业、林业等部分,总论包括土、肥、种、田间管理、水利及气象等,共约15200余条。又将该书上下两册按类分别统计结果,大体上同上述费洁心的统计结果类似。但所见的规律性更为明显。即全部农谚中,以气象农谚最占多数,共得7903条,占全部的25.16%。其次就是水稻,共4573条,占全部的14.56%;第三是麦类,共3596条,占全部的11.45%。其余的分散到各种作物上,条数有多有少,都远不及稻麦那样多。稻麦及粟黍类农谚条数的比例,很像笔者对《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谷部文献所作统计的结果,在《集成》中,也是以稻的文献量占首位,各种麦合起来居次位,粟黍又次之,三者所占比重超过其他任何的作物。[2] 文字记载量的比重同农民口头谚语的比重如此一致,是客观事物规律的如实反映。将果树和蔬菜类供不应求也只得1571条,占全部的5.00%。粮食方面,像玉米和甘薯是迟至明末才引进普及的。玉米很快积累起222条,当然比重不高,仅占0.70%;甘薯积累起366条,占1.16%。自古农桑衣食并举,棉花较之蚕桑是后起的,但推广极快,积累的农谚超过了蚕桑,棉花有1243条,占3.95%;蚕桑只355条,占1.13%,蚕桑的农谚不应这样少,其原因待查。农作物和畜牧这粮畜两条腿中,畜牧部分的农谚远少于作物,只有1433条,占全部的4.56%,这是中国农区食物结构的特点,农区人口增长的压力使得农区拿不出更多的土地饲养家畜。在家畜的农谚中,以猪最多,猪在南方是舍饲杂食,不需草场牧地。家畜农谚一个突出之点,是对家畜的鉴别农谚较多,且很生动有据,很像汉代以来的《相马经》、《相牛经》之类,只是句子短少而已。

下面再就农谚内容的特点试作分析,归纳为三点六性:

地域性和普遍性。农谚的地域性,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例如不同地区作物种类不同,播种、收获季节不同等等。浙江农谚:“麦黄种麻,麻黄种麦”,陕西农谚则为“麦黄种糜,糜黄种麦”,这是作物因地域而不同。华北农谚“七金、八银、九铜、十铁”,“秋收不耕地,来年不能定主意”,这是反映北方冬季休闲、一年一熟耕作制的,在南方就不是这样,浙江农谚“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烂冬油菜旱冬麦”,反映浙江地区冬季不是种绿肥,就是种大小麦、油菜以及蚕豆、豌豆等,很少休闲,更没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备过冬的。地域性差别最大的是播种期,华北种麦的适期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浙江则是:“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种芝麻和小米,华北是:“小满芝麻芒种谷”,浙江则是“头伏芝麻二伏粟”。

但在许多农谚里,尽管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却都有类似的说法。如大豆的“干花湿荚,亩收石八”,南北各地都这样说;浙江农谚“割麦如救火”和华北农谚“麦收如救火”一样;“寸麦不怕尽水,尺麦但怕寸水”在浙江、苏北等地都有同样农谚:“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有钱难买大肚黄”……等等都是普遍性的农谚。其所以这样,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是它本身遗传性的表现,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栽培原理往往是具有共同性的,还有一些基本原理相同的栽培环节如深耕、增施肥料、中耕培土等,反映在农谚上也大体一样。如华北、陕西农谚“种田不上粪,等于瞎糊混”;苏北农谚“不施粪,瞎胡混”,浙江农谚“种田无师叔,只要肥料足”;以及华北农谚“锄头有三分水”和浙江农谚“旱来锄头会生水”等等,意思都一样。

不论地域性和普遍性,就其表达形式的类似来看,说明当初某条农谚可能发源于某一地区,随着传播开去,各地就按照自己地区的特点(如作物的、耕作制的、季节的、口语习惯等)予以变通,最明显的如播种期,几乎“××早,××迟,××××正当时”成为各地农谚的共同表达公式了。

概括性和科学性。概括性和科学性是农谚的最重要特点,由于农谚是口头相传的,必须简短流畅,便于记诵。但它的内容又很丰富,所以必须精练深刻,发人深思。许多农谚看来似属简单浅显,其实包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需要我们予以分析说明。例如种植绿肥的农谚:“若要草子好,经常三分燥。”一般地说,草子是喜欢湿润土壤的,但欢喜湿润并不等于不需要空气,农民特别指出“经常三分燥”。据科学研究证明,草子田土壤的湿度以70%左右最好,由于地下水位降低,增加了氧化层的厚度,缩短了还原层的厚度,可使根系及根瘤发展良好,这就是农谚的概括性和科学性所在。其他如“麦浇芽,菜浇花”6个字就概括了两种冬作的施肥关键;“山园直插,荡园斜插”,指出甘薯要根据不同水分条件,***取不同的扦插方式。“牛粪冷,马粪热”,在牛马粪中还分冷热,似乎没有道理,实际上由于牛、马的饮料不同,粪中微生物的活动也不同,发酵发热的能力是大有差别的。有些栽培措施不但影响产量而且影响品质。如农谚指出:“九耘谷无毛,三削麦无糟”,是很有道理的,应该如何解释透彻,还值得深入考虑。有些农谚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才能揭发其理论意义,例如“种稻难种三黄稻”,“有钱难买大肚黄”。农民水稻专家陈永康提出的三黄三黑问题,几年来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和陈永康同志一起搞科学实验,初步明确了“黄是代表晚稻个体发育过程中在转折点上的一种生理状态,每次落黄后,植株即转向另一新的阶段”。这才算初步阐释了三黄问题,但是,目前还存在不同意见的争论。农谚中像这种概括性强,富有深刻科学原理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用现代科学知识或通过具体试验研究,予以分析提高。

群众性和通俗性。农谚极大部分作者是广大的劳动群众,这就决定了农谚的思想、感情以至于表达形式必然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生活气息、泥土气息的,并且便于记诵,相互传播。其中最常用的是把生产技术措施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说明,最易为群众所接受。如说明拔秧以前要略施起身肥,以利发根,但又不必太多,农谚就说:“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分量,恰到好处。冬季种麦子没有灰肥是很大的问题,农谚用“无灰不种麦,无酒不请客”来强调说明灰肥的重要性。稻缺氮肥,叶片发黄,亟需增施肥料,农谚用“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来讽喻。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植株生长有力,结棒子粗壮,农谚就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来比喻,其他如“番薯不怕羞,一直栽到秋”,“种田草子河泥,小孩糖梗荸荠”,“秀稻黄,吃块糖;秀稻黑,没得吃”等都是生动活泼而又含意深刻的好农谚。在我们继承农谚遗产、总结农谚的特点时,必须把握农谚的群众性和通俗性这一特色。

四、农谚结构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总结农谚,有必要对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农谚,就其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作些剖视,以便从中学习一些对发展新农谚、创造新农谚有益的经验。

(一)农谚的句法 农谚的句子比较精炼朴素,但是把大量的农谚加以排以分析,就可以发现农谚的句子也相当错综复杂。先就每句的字数看,据笔者就全国农谚15823条(约36万字)的分类统计,[3] 最少的是3字一条,最多的是196字一条。如将字数不同的各条称为一个“句类”,则从3字一条顺次到58字一条,共有56种不同句类:从60字到196字,共有34句类,总计从3字条到196字条共有90句类。值得注意的是,这90种句类中各类所拥有的句子数是不平衡的,绝大部分集中于10、8、14、12、7、6、13、5、16、20、9和11等12种句类中,共有14524条,占总数的91.79%;而这12句类中,又以10、8、14、12、7、6等6句类为最多,共11857条,占总数的74.93%。另就浙江农谚农作物部分的统计来看,也存在同样的分配情况(表17)。

从下表可以看出很重要的几点:

1、农谚是人们口头流传的谚语,除个别情况外(如九九歌之类),一般每句类字数不宜太多,否则不便于口头传诵。尽管有些农谚可达100多字,而实际上占绝大多数的不超过20字,更多的是不超过14字。又因为农谚的内容很丰富,太短了就无法表达较多的内容,所以6字以下的5字、4字、3字句也不太多,在全部15823句农谚中,5字句只出现468句,占2.95%;4字句只出现150句,占0.94%;3字句更少,仅出现6句(因限于篇幅,这里没有将各句类所占分配情况一一列表)。

全国农谚及浙江农谚句类的分配

句类|全国农谚90句类出现次数|占总数%|浙江农谚24句类出现次数|占总数%

10字句|3899|26.|324|30.00

8字句|2185|13.80|151|13.96

14字句|2149|13.58|113|10.45

12字句|1335|8.43|12|10.36

7字句|1182|7.47|111|10.26

6字句|1107|6.99|92|8.51

以上6句类共计|11857|74.93|903|83.54

13、15、16、20、9、11句类共计|2667|16.86|127|11.74

以上12句类共计|14524|91.79|1030|95.28

其余句类共计|1299|8.21|51|4.72

总 计|15823|100.00|1081|100.00

附注:全国农谚包括农作物、果蔬、畜牧、气象、时令等各方面,浙江农谚仅为农作物栽培方面。

2由20字构成或由28字构成的句类(类似旧诗中的五绝、七绝)在农谚中不占优势(20字句共出现373句,28字句共出现132句),反之,却以20字和28字的半数即10字句和14字句占绝对优势,也是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3在占总数四分之三以上的6、7、8、10、12、14字等6个句类中,偶数句占5种,奇数句仅7字一种,这也符合于我国人民口语或书写中常以成双表达的习惯。

在字数相同的每一句类中,其表达的方式还有好几种,例如同属10字句类,表达方式可以是5字加5字的(以5+5代表之,下同),也可以是3+7的,4+6的,6+4的等等。兹就常见的8字、9字、10字、11字、12字等5种句类的句式举例说明如下(表18)。

农谚各句类所包含的句式示例

8字句

句式|例句

4+4|清水下种,混水插秧

3+5|立了秋,在小一齐揪

2+2+2+2|旱插,早活;快长,快大

9字句

句式|例句

4+5|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

5+4|七十天荞麦,八十天雨

3+3+3|六月到,卖棉被,买灰料

10字句

句式|例句

5+5|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

4+6|买种百斤,不如留种一斤

3+7|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

3+3+4|一季草,两季稻,草好稻好

4+3+3|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

11字句

句式|例句

5+6|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

6+5|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4+7|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

7+4|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

3+3+5|破粪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饭

5+3+3|种田不施肥,你骗它,它骗你

12字句

句式|例句

6+6|荞不见霜不老,麦不吃风不黄

5+7|要想多打粮,包谷绿豆种两样

7+5|种种甘薯种种稻,产量年年高

4+4+4|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

3+3+3+3|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悬赏500分!马上就要中考了,中上等生如何冲刺,记忆力不好怎么办?请详细看完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古代人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一般地讲,谜语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事物谜,就是常说的谜语;另一类叫文义谜,也就是常说的灯谜。

事物谜也叫做民间谜语,儿童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事物谜的谜底大都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事”和“物”。比如动物、植物、各种器具、用品、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它常常***用朗朗上口的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比如:

猜字:有马行千里,有水能养鱼,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种谷物。谜底:也。

猜动物: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谜底:鱼。

猜植物: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谜底:莲藕。

猜机器:别看名字消极,其实却很积极,成天忙着劳动,干活特别卖力。谜底:拖拉机。

猜用物:哥俩一般高,出门就赛跑,老是等距离,总也追不到。谜底:自行车。

猜日常用品:有嘴不能说,有肚不吃馍,虽说无胃病,黄水吐得多。谜底:茶壶。

猜人体器官: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长要短看爱好,为求姿容仪态美,难计功夫费多少。谜底:头发。

猜自然现象: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谜底:雾。

猜劳作:千人万人织锦绣,曲背弯腰汗直流,本来一片汪洋海,转眼之间变绿洲。谜底:插秧。

文义谜

文义谜也叫灯谜。它的谜底是表达任何一种意义的文字。所以谜底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包括单字、各种词语、词组、短句等等。

请看下面的一些文义谜:

庄稼人(打一作家名)谜底:田汉。

归心似箭(打一称谓)谜底:思想家。

以德服人(打一辽宁省地名)谜底:抚顺。

高速抽杀(打一音乐名词)谜底:快板。

指头触电(打一字)谜底:摩。

灭鼠运动(打一军事名词)谜底:消耗战。

遥望祖国宝岛(打一体育设施)谜底:看台。

事物谜(民间谜语)和文义谜(灯谜)的区别

事物谜和文义谜都是谜语,它们有共同的地方。比如,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都有谜面、谜目和谜底。

先看一个民间谜语:

谜面:七层褥子八层被,一个黑儿里头睡,有个红儿来叫门,蹬了褥子踹了被。谜目:打一用品。谜底:爆竹。

再看一个灯谜:

谜面:留发。谜目:打成语一。谜底:置之不理。

二者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①谜面和谜底的扣合方式不同。

民间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的。谜面抓住要猜的事物,对它的外表、形体、性质、色彩、音响、出处、用途等各方面突出的特征,用拟人、比喻、夸张、暗示等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会出来,让人们根据谜面所提供的线索,通过联想、推理、判断来猜中谜底。

灯谜,是根据文义(文字的含义),使谜底和谜面相扣合,所以也叫文义谜,又叫“文虎”、“灯虎”。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猜灯谜要着眼于谜面上文字的义、音、形。灯谜的制作就是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义、音、形变化的特点,通过会意、别解、***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下面,我们讲两个例子,大家会对它们在扣合方式上的不同有更深的了解。

例一,谜底是“燕子”。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有位**黑又黑,来时天公放春雷,故居就在屋檐下,为增春色满天飞。

而灯谜的谜面是:北京零时。

比较两个谜面,民间谜语对燕子的颜色(黑又黑),生活习性(春天飞来,住在屋檐下)等特征进行了形象的描绘。灯谜的谜面则根本不去理会燕子本身的什么特征,只是死死扣住“燕子”这两个字的字义。“北京”又称“燕京”,这里扣住一个“燕”字。“零时”在古代计时法上就是“子时”,这里扣住一个“子”字。大家看,它们扣合方式的差别是不是很大?

再看例二,谜底是“蒜”。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

而灯谜的谜面是: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前者是抓住了蒜的特征,用拟人的手法把蒜瓣比作兄弟,把蒜皮比作衣服,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会。至于蒜的写法,根本不去考虑,使我们一看谜面,眼前就出现了蒜的形象。可后者,抛开了蒜本身的各种特征不去管它,只是着眼于“蒜”字的字形、写法。“二小二小”就是“祘”,再“头上长草”,就成了下面,我们再举两组例子,请读者自己分析分析,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第一组是以“花生”为谜底的一组谜: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

灯谜的谜面是:木兰之子。

第二组是以“玉米”为谜底的一组谜: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脱了衣服见头发,拨开头发就见牙。

灯谜的谜面是:珍贵的稻子。

②谜底的范围(谜目)不同。

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以外,其他大部分的谜底是“事”或者“物”。如动物、植物、用品、器具、人体器官、自然

现象、宇宙天体等等。

灯谜因为是以文义入谜的,所以凡是能用文字来表达的任何词语都可以作为谜底。它的范围相当广泛。少至单字,多至诗词歌赋,成语俗语,古今人名,中外地名,报刊杂志名,中西药物名,**戏剧名,各类学科名称,各种词汇名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应有尽有,包罗万象。比较一下,灯谜的谜目范围要比民间谜语的谜目范围广泛得多。而且严格地讲,谜目的书写也是有区别的。如“燕子”谜,民间谜语的谜目写成“打一动物”,而灯谜的谜目要写成“打动物名一”。

③谜面的表现形式不同。

民间谜语的谜面一般字数较多,而且常常是合辙押韵的歌谣,其中以四句形式出现的较多。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而且朗朗上口,很适合口头传诵。

如:一个娃娃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脱去衣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打一日用品)谜底:日历。

又如:一座小花园,鲜花开不断,只供一人瞧,其余靠边站。(打一玩具)谜底:万花筒。

灯谜的谜面一般文字较短,很多还***用了现成的词语。如诗句、成语、俗语、典故以及人名、地名、**名、戏剧名,甚

至还有用字母、数字、图画、棋谱、符号等作谜面的。如:

举头望明月(打一外国地名)谜底:仰光。

望文释义(打一字)谜底:一。

说话绕弯子(打一音乐名词)谜底:叙事曲。

导(打一成语)谜底:抱残守缺。

④猜谜制谜的规则不同。

灯谜的猜法和制法有着严格的规则。比如谜底和谜面不可以有相同的字出现(这叫“底面相犯”)。谜底和谜面在扣合上

要讲究贴切、严密,不允许出现多余的闲字。而民间谜语却没有这些规则,只要谜面能够隐射谜底就行了。另外,有些灯谜有谜格,而民间谜语没有谜格。

⑤猜射对象不同。

由于民间谜语通俗易懂,所以大多数的民间谜语适合于少年儿童猜射。而灯谜涉及的知识很广泛,猜射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猜射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它一般地适应于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成年人猜射。不过,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灯谜也逐渐受到少年朋友的喜爱。

世界上一共有哪几种音乐(有追加分的,大家帮帮忙)

决心成就一切。

这个世上没有不可能。

如果只是手电筒那么大一束光,没有什么杀伤力,但是在同样大的透镜下形成的光点,可以至伤至死一个人,可以点燃一幢楼房,一座森林。

当然凡事还要讲方法,讲策略。决心第一位,方法第二位,执行第三位,但此三为一个链缺一不可。做到则自信自然而生! 成功是必然的事情!

为了一辈子,牺牲一阵子,还是因为一阵子而牺牲一辈子!!自己取舍!

不良习惯一定要戒掉,如果战胜不了自己,就不要去想战胜别人!

失败者从来都是被自己打败的

你存在的问题关键中之关键是决心和信念不够 对达成目标的欲望或渴望不够!有了这个其它只是注解,而一扫光。所以人要先立志而后达成!没有梦想,就没有实现!梦想,就是做梦都在想!心想事成是绝对成立的!因为这会启动人的潜意识和唤醒巨大的能量。心之所想,人之所做!

意识并做到这些,其它你说的那些根本不是问题,想都不要想。你只要做好自己,整个世界会为你让路!

祝你马到成功!金榜题名!!!!!!!

下面是一些建议,有点多,但你好好看看:

记忆力不好可以训练~

建议你去买一些关于训练记忆的书。比如《55天健脑操2》等等`

增强记忆力十法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其形式有形象记忆、概念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

记忆的大敌是遗忘。提高记忆力,实质就是尽量避免和克服遗忘。在学习活动中只要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记忆力。

下面介绍增强记忆的10种方法:

1.注意集中 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 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 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 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5.及时复习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经常回忆 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有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视听结合 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得多。

8.多种手段 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

9.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10.科学用脑 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提高记忆力的十五个要点

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记忆力?

一、 平心静气--首先使大脑安静下来。

二、 疲劳会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

三、 必须自信"一定能够记住"

四、 要找出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法。

五、 对记忆的对象要有兴趣

六、 强烈的动机可以促进记忆。

七、 和愉快的事情相联系容易记忆。

八、 ***可以使脑细胞变得年轻而敏锐。

九、 细致地观察能帮助记忆。

十、 充分理解被记忆的对象

十一、 用形象来掌握被记忆的对象。

十二、 把互不关联的记忆对象编成歌诀有利于记忆。

十三、 辨别特征记忆法。

十四、 适当的分散记忆有时比集中记忆效果好。

十五、 调动身体各器官协同记忆。

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记忆力

问:医生 你好!我是一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压力大,要背的东西多,但又感到自己的记性不好,我很羡慕一些同学,他们很快记住的东西,而我得花数倍的时间才能记住,有时很苦恼。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记忆力?

答:你好!首先我要说的是,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在某些方面甚至差别很大。放弃比较,接纳自己,你苦恼就会减轻。至于记忆的方法,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要想提高记忆力,首先要了解一些有关记忆方面的常识。简单地来讲记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称为编码阶段。这就好比计算机的信息输入,都要经过编码,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会得到保存。这个阶段与注意的关系很大。很多信息我们回想不起来,有些问题就出现在编码阶段。很多事情我们熟视无睹,并没有仔细观察,我们以为我们记得,事实并非如此。举个例子来说,虽然钞票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但我们却不能立即描述出一元钱背面的图案。这是因为虽然我们看到了,但并没有主动地去注意它,也就没有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自然也就无法回忆了。第二阶段我们称为短期记忆阶段。这个阶段记忆保留的时间很短,一般在几秒到十几秒钟。比如你打114查到了你要的电话号码,记在脑子里,等你要拨号时一下子又想不起来了。测试短期记忆的方法很简单,你可以让一个人说出4个毫无相关的数字或英文字母,你立刻把它们重复出来,然后逐步增加,看你最多能记住几个。一般人总在7±2个。因此我们知道知道短期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短期记忆是长期记忆的基础,短期记忆如果不反复练习,很快就会遗忘。而如果在尚未消失前,继续加以练习,那么就可以转化为长期记忆,也就是我们说记忆的第三个阶段。长期记忆又称为永久记忆,可见它是保留时间很长的记忆。

通过以上了解,我们知道,如果你感到你记忆力不是最好,不一定是你的脑子比别人笨,可能是你在我们上面讲到的记忆的3个阶段没有处理好。如果你改善了记忆的这3个阶段你就有可能提高你的记忆力。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如何来提高记忆力。

我们从改善编码阶段开始。首先,编码总是以注意开始,所以你应该把注意全部放在你要记的事情上。记住,如果没有编码或编码错误,你是不可能记住它们的,即使你有再聪明的脑子也白搭。你应该全神贯注尽可能地排除或减少外界的干扰。比如你可以选择比较安静的地方读书,读书时不要被其他的东西,如零食、***、杂志等分心。有的同学看书讲究情调,边听音乐边看书,这也是不好的习惯。其次,仔细观察你要记的事情的细节。比方说你要记住一个人的相貌,你就应该仔细观察他的眼睛、鼻子、前额、下巴、耳朵。第三,就你要记的东西跟自己对话,比如"他高高的个子,小眼睛,皮肤黑黑?quot;这样就等于进行了印象及言语双重编码,就更可靠。

再谈谈如何改善短期记忆。我们前面提到,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所以要想改善短期记忆,必须减少记忆的负担。我们可以***取缩写的方法,比如"WHO",我们知道是"世界卫生组 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缩写,我们只要记住这3个字母,把它们作为线索,这样我们就可以记住全部了。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谐音的方法,使毫不相关的对象变得有意义,这样也可以减少记忆的负担。比如圆周率"3.14159……",照我们前面讲的,由于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人只能一次记住毫不相关的7个左右的数字。但如果我们把它读成"山顶一寺一壶酒……"那它就变成有意义的了,这样也就等于间接地扩大了记忆容量,减少了记忆的负担。由于短期记忆时间很短,要想保存长久,归根到底还要靠反复练习。

最后再讲一讲如何改善长期记忆。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不同。短期记忆的遗忘就好比信息 输入了电脑,但没有保存,丢失了就再也找不到了。而长期记忆的遗忘,好比存在电脑里的文件找不到,自然也就提不出来了。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想一个人的名字,已经到嘴边了,可就是说不出,被别人稍加提醒,马上就想起了。这说明这个信息还在脑子里,只是由于缺乏线索,而想不起来。因而长期记忆主要是检索问题。我们说一个人记性好,其中就包括一个人对以前发生的事情都清楚在记得。我们可以***取一些方法来改善我们的长期记忆。比如,我们可以借助环境中的线索。如果你下周开会,要带某份文件给某人,那么你可以预先把这份文件放在比较醒目的、你很容易看到的地方,到时候就会提醒你。很多人记性好并不是他脑子一定比别人好,主要是他善于利用环境中的线索。另外我们还可以***用时间顺序法,从这件事情发生前想起,按着时间顺序,把前面发生的事情作为线索,有助于我们回忆。这种方法在考试时也可应用。如果有某个问题你想不起来了,你可以先想一下你前面背的内容,再顺着想下来,会帮助你可以回忆。平时你也可以进行一些记忆练习,比如可以回想去年的今天你在做什么.

提高你的记忆力

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较好的记忆力,但善于利用它的人却不是很多。那么,怎样提高记忆力呢?

一、 兴趣——记忆力的加速器。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强化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活动,形成大脑的兴奋中心,将各种知识信息不断地传给大脑的神经中枢,从而留下较深的印象。反之对所学科目不感兴趣,长期处于被动吸收的状态,你的学习就不安心,记不住。因此,要提高记忆力,首先应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爱好。

二、 理解和复习——记忆力的金钥匙。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有两个条件:一是在大脑中建立联系或产生联想,达到理解。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固,因为理解的实质是建立起各知识点的广泛联系。这样,在记忆时就可“顺藤摸瓜”。二是这种联系要加强。加强联系靠复习,经常复习就能记得牢,“重复是记忆之母”。

三、 适当休息——记忆力的润滑剂。人们的各种学习活动都是由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主管,进行这些活动时,在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就有相应的兴奋点。如果兴奋点长时间在“某一区域”出现,就会使该区域产生疲劳,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适当休息就会使大脑皮层原来兴奋、劳碌工作的相应部位得以平静,消除疲劳。心理学家实验证明:在记忆新的事物时,每记忆30分钟后,中间休息5分钟,其效果远远超过长时间的连续记忆。

四、 科学的方法——记忆力的促进剂。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挡才能的发挥。”掌握了科学的记忆方法,能够帮助自己以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学习的目的。记忆的方法很多,如:联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尝试记忆法、轮换记忆法、表格记忆法、提问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学们要选择好适合自己自身的方法,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定会增强记忆力。

怎样增强记忆力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其形式有形象记忆、概念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

记忆的大敌是遗忘。提高记忆力,实质就是尽量避免和克服遗忘。在学习活动中只要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记忆力。

下面介绍增强记忆的10种方法:

1. 注意集中 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 兴趣浓厚 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 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 过度学习 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5. 及时复习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 经常回忆 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有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 视听结合 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得多。

8. 多种手段 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

9. 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10. 科学用脑 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怎样提高记忆力

记忆力不是生来就有的,主要是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只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每个人的记忆都可以得到发展和提高。马克思的记忆力是相当惊人的,但他仍然***用背诵拉丁字母组成的无意义音节的方法,锻炼和发展自己的记忆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记忆力呢?

(1) 使用和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将会使你的记忆效果显著。记忆的方法很多,但必须

根据不同的记忆内容***取适当的方法。

① 使用记忆法。

这是一种通过使用来增强记忆的方法。使用既是一种学习过程,又是一种重复过程。例如,记英语单词,仅仅用心记还不能加深印象,关键的是要使用,如果你能用它经常与人对话或给国外的朋友写信,你的单词一定记得很牢。

② 分类记忆法。

把记忆对象按照其性质、特征、内容联系,归并分类,使它们系统化、条理化,就便于记忆。比如,记忆外语单词,把职业(教师、学生、工人、农民、科学家、艺术家),学校(小学、中学、大学),亲属(祖父、祖母、父、母、兄弟、姐妹),方向(东西南北),季节(春夏秋冬)等等分门别类,这样就容易记住。学习功课时,在一个单元结束后,进行系统整理,使内容融会贯通,也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③ 列表记忆法。

列表便于把杂乱的记忆对象条理化,这样提取时方便,尤其是对复杂的数字、词语等。

④ 循环记忆法。

把所要记忆的材料分成若干小组,依次排列,每次一组,不断返回去复习和巩固前面的材料。这样周而复始地记忆,使记忆信号反复再现,能使人的记忆持久。

⑤ 阅读记忆法。

精读和泛读一些与自己关心的事物有关的文章或报刊以加强记忆。

⑥ 合成记忆法。

把显得零散的材料组合起来记忆。例如,单独理解记忆“弼”这个字,就不如与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联合起来理解记忆更便捷。

⑦ 全体学习法、分段学习法和联合学习法。

学习一个材料,从头至尾反复阅读,直到熟练为止,称为全体学习法;把材料分成几个部分,记熟一部分,再去记另一部分,称为分段学习法;把材料通读一至数遍,再分段去熟记,最后再联合起来,称为联合学习法。

学习初期,学习内容的意义是连贯的,宜用全体学习法。学习后期或者材料较长,适宜用分段学习法。在学习材料的长度、难度比较适中的情况下联合学习法更为有效。

***用哪种方法,要具体分析。

⑧ 集中学习方法和分散学习方法。

集中一段时间把学习材料记熟,不休息地反复练习,这是集中学习法。分散学习法指的是,在练习期间***休息,分散成若干次记熟材料。一般来说,对解决问题的学习,对诗歌、散文等有意义的材料的学习,对难度小,分量少的知识内容的学习,适合用集中学习法。反之,对无意义材料、难度大、分量多的材料的学习,适用分散学习法。

⑨ 过度学习法。

在某种学习内容达到刚刚和勉强能够背诵时,趁热打铁再继续学几遍,称之为过度学习法。

⑩ 诵读法和背诵法。对记忆的材料,一遍一遍地念,直到熟读,这种方法叫诵读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诗歌、公式、定理等知识的记忆。在念的过程中,试图背诵,遇到不能记住的内容重新阅读,直到念熟,这叫做背诵法。背诵法的记忆效果较好,而且用于试图背诵的时间越多,记忆就越好。

(11)重点记忆法。

对有些内容,不用全部记住,只要抓住重点和实质,集中精力把要点记住就可以。例如听某些报告,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学习者的需要抓住重点进行记忆就可以了。

(12)歌诀记忆法。

把记忆的对象,编成歌诀,读起来抑扬顿挫,唱起来合辙押韵,比较好记,例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3)规律记忆法。

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以便于记忆。对自然科学的不少定理、公式的记忆,死记硬背效果极差,如果找到它们的规律性,记忆效果就较好。

(14)接近、类比、对立联想记忆法。

由某人或某事想到与其相关的他人或他事,由某概念而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概念,通过这种方法能加强记忆。原因在于联想能唤起人的大脑的感知,使原来的形象再现,从而促进记忆。教育家威廉·詹姆斯说:“一个事实,在心中越是与其他大量的事发生联想,就越是能很好地记住。”

接近联想,指的是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事物,容易在人们的经验中形成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例如对某个熟人姓名的回忆,又想到同他相似的另外某人,或者联想到他的住处、事业、家境等等。

类比联想,指的是对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了和他性质相似的事物的回忆,例如,利用类比联想学习外语单词,将同义词、近义词归在一起,进行记忆。

对立联想,指的是由于对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和它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的回忆。

(15)笔记记忆法。

读书记笔记,学习记笔记是提高记忆效果的一种好方法。根据学习的目的和记忆要求,记笔记可以分为抄录、摘记、提纲、札记、批注等形式。

(16)练习记忆方法。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通过书写练习,如解答数理化习题和实际操作、实验,帮助理解概念、原理、公理等。每次练习的结果都要知道对错,这样有利于记忆力的提高。

(17)自我测验方法。

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根据学习进度和自己的需要,自己测验自己的记忆情况。

(18)概括记忆法。

如“四***明”、“五讲四美”等。

(19)形象记忆方法。

据说作家秦牧记忆马克思诞辰,***用编故事的方法。“马克思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他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于是1818年5月5日就再也不会忘记了。

(20)分解记忆法。

把复杂的东西分解开,有时会得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赢”字,笔划比较复杂,但如果分解为很顺口的“亡口月贝凡”就很好记住了,同时还可连带记住“嬴”和“羸”两个字。

(21)推导记忆法。

有的事物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如若记住一个,可以依次类推,帮助记忆。比如十月革命爆发在1917年,十月革命影响了中国革命。两年之后的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而“五四”运动为中国***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又是两年之后,即1921年中国***成立。

遵循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水平。自觉遵循记忆规律,利用记忆规律,对提高智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哪些记忆规律值得掌握呢?

① 具有明确目的的记忆,比没有明确目的的记忆其效果要大得多。在学习中,同学们对那些必须记住的材料,一定要给自己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决不可放任自流。

② 要求长期记住材料,比要求短期记住材料具有更大的巩固性。在学习中,我们应当使自己具有长期的甚至永久性的记忆意向。

③ 要求顺序记忆的效果,较之不要求顺序记忆的效果要大得多。按材料顺序记忆,更有利于提高记忆力。

④ 要求精确地记忆材料的效果,比要求只记住材料大意的效果好得多。

⑤ 与需要相符合的材料容易记牢。

⑥ 凡是能引起人们直接兴趣的材料容易记住,而且记得快、记得久。

⑦ 能激起人们情感的事物能长久地保留在记忆中。

⑧ 经过积极的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事物容易记忆。

⑨ 材料的多少,在记忆的进程中表现出相反的特点:易记材料开始记忆时进展快,以后复习时进展慢,而难记的材料,开始时记忆进展慢,但复习中进展快。

⑩ 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容易记住。

(11)直观的形象材料比语词的抽象材料容易记住。

(12)有节奏有音韵的材料(如诗歌)比没有节奏没有音韵的材料容易记忆。在学习中就可以把那些难于记忆的材料编成有节奏,有音韵的东西,如顺口溜、打油诗等等,以帮助我们提高记忆的效果。

(13)多种感知活动比单一感知活动容易记。

(14)集中注意观察比心不在焉观察容易记。

(15)经过系统化的材料容易记,但不持久。

(16)把反复阅读和尝试背诵结合起来,较之单纯背诵,或者单纯地反复阅读,其记忆效果要大得多。这条规律的实质,就是在学习中把再认和再现结合起来,即把材料阅读几遍后,离开材料在头脑中回想一下,看哪些记住了,哪些没有记住,然后再去阅读,如此反复地交叉进行,直到记熟为止。

(17)同时记忆两种类似材料,因易于混淆而影响记忆效果。据此,在学习中,我们把记忆的规律归纳为五个方面:

a. 明确记忆目的、任务是保证记忆质量的首要条件。

b. 记忆材料的数量适度,是提高记忆效率的关键。记忆数量过多,会使记忆效率大为降低。尽量避免“都想记住,都记不准确”的被动局面。

c. 记忆材料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影响记忆的速度和持久性。

d. 记忆前后保持活动的相对稳定,能提高大脑的记忆功能,避免记忆的干扰。

e. 发挥各个心理过程的协同作用是强化记忆的物质基础。积极的思维与提高记忆效果紧密相关,兴趣与爱好也是增强记忆的重要因素之一。

(2) 怎样巩固记忆力?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因为自己记忆力差而深感苦恼。如何才能去防止或减少遗忘发生,巩固自己的记忆力呢?

第一,要有一个好习惯。到哪里去或做了什么事,或今天准备学习什么,记忆的效果怎么样,最好事情完结之后,花上少许时间回想一下,有什么遗忘没有,还有哪些内容没有记住。此外,做事或学习时要有***,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必须做,哪些事不必做,要合理安排,慢慢养成一个记忆的好习惯。

第二,对自己记忆中的事情,在合适的场合、时间和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想办法讲述给别人听,这样可以巩固记忆。在学习方面温故而知新,不断地温习,还可以把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内容讲给同学、家长听。

第三,通过争论,加深记忆。争论是互相促进,加深理解的一种必要手段。同样,也可以加深理解记忆。

第四,记忆对象尽量减少,并要求能精确、明白。滥记、乱记、多记,效果不会好。

培养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讲了不少,这里只简要介绍适合中小学生的方法。

① 重复记忆。重复是学习之母,尤其像字词、术语、外语单词、历史年代、***等枯燥乏味的东西,更需要循环往复地记忆。

② 早晚记忆。根据心理学原理,早晚记忆分别只受“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单项干扰,因而记忆效果较好。

③ 读写记忆法。边说边记,多种分析器的协同合作也是提高记忆成效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记字词、诗词、外文单词等。

④ 间隔记忆方法。读一本书,学一篇文章,最好分段交替进行记忆,记忆时间不宜过分集中。

⑤ 概要记忆法,在一般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和细节都记下来的场合,如听报告、故事,看**、***,可把其中心、梗概、主题记住;或先记一个初略的框架,然后再设法回忆补充。

⑥ 选择记忆方法。古人云:“少则得,多则惑。”读书学习都要抓住其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记忆的内容有所选择,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⑦ 趣味记忆方法。“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倘若对某一门学科特别感兴趣,其学习成绩也往往较好。

⑧ 运用记忆法。记忆是建立联系,运用则是巩固联系的最有效手段。我们一定要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当然,记忆力的培养,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勤奋学习。学习的知识越多,人的记忆力也就越强。孔子早就说过:“多见而多识之”,“多学而多识之”,识就是记忆

祝你马到成功!金榜题名!!!!!!!

音乐分类-World/Folk

Folk 民谣 民谣,在原音音乐中运用来自各地的民间歌曲元素都可以称作folk,曲调上到乐器上都算,但是不包括电子音乐中的民间音乐***样;代表人物:The Pogues,

Reggae 雷鬼 雷鬼,一种来自牙买加的节奏感非常强的沙滩舞曲,与其前身 ska相比,节奏相对要慢一些,特点在于吉他的切音的使用,代表人物:Bob Marley,The Police

World Fusion 融合世界音乐,使用对民间音乐性质的素材的***样,融合在其音乐中的音乐风格,代表人物:Enigima

音乐分类-Urban/R&B

Funk

疯克,一种黑人音乐,音乐性和节奏性都很强,多运用不合协***和音阶,很有特色。代表人物:Prince

Soul 灵歌,一种黑女人哼唱的忧郁小调

音乐分类-Metal 金属

He***y Metal 重金属 重金属,金属风格的始祖,一切金属风格音乐形式的根本,吉他的失真音色,solo-主歌-solo-副歌类的结构,力量感、煽动力,由此很早就奠定了金属音乐主流的地位;代表乐队:Led Zeppelin

Black Metal 黑金属 黑金属,格调阴暗,乐队大多有宗教信仰,不乏邪教***,音乐内涵和死亡金属,但相比之下还算有文化;从形式上分析,音乐频率较高,吉他很少使用切音音色,嗓音也可以用刺耳来形容。

Dark Ambient/Noise 黑暗氛围 黑暗氛围,音乐没有什么旋律,用音效来制造令人压抑的气氛

Death Metal 死亡金属 死亡金属,一种格调更加阴暗,大量使用吉他切音音色和咆哮式的低沉嗓音,音乐主题以死亡为主。

Doom/Stoner Metal 早期死亡金属的一支,音乐节奏较慢,吉他音色中切音较多,主要为营造一种阴暗的情调,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

Gothic Metal 哥特金属 哥特金属,节奏同样较慢,是哥特风格和金属风格的融合,场面宏大,比Doom Metal风格更加细致,气氛也更阴暗

Grindcore Hardcore 向金属风格的进化,死亡金属前身,粗糙,无旋律

Power Metal 一种比较追求力量感的金属风格,对宏大的气氛并无太多要求,但一定要有煽动力,往往运用 rap 音乐的唱法,但唱词往往并不合辙,代表人物: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Rapcore 金属音乐的伴奏加上 rap 的演唱,当然演唱起来更狂野更粗暴,是一种融合的风格;代表人物:Limp Bizikit

Thrash/Speed Metal 速度金属 速度金属,金属风格中得最主流,善于以高速的吉他技巧和高频失真的吉他音色煽动听众,音乐气氛火爆,当然还少不了那高亢的嗓音;代表人物:Metallica,Mega Death

Spiritual Metal 这种音乐比较强调一种古典的气质,场面宏伟,音乐华丽,这种风格的多数作品还是旨在营造神秘、华丽、唯美的音乐气氛

音乐分类-Hip Hop / Rap 说唱

Alternative 另类说唱 另类说唱,由Hip-Hop的风格中衍生出来,但其内容意味反叛,不单表现在歌词的内容上,同时也表现在另类说唱乐者在创作过程中对传统说唱乐的排斥与改造上。代表:De La Soul

East Coast 东海岸说唱 东海岸说唱,言辞激烈、犀利,表演***、狂放,代表人物:Run-D.M.C.,Public Enemy

Hip Hop 很早发源于美国的黑人流行节奏舞曲,节奏快,当今的 Hip- Hop融入了大量电子舞曲的形式,成为当今流行音乐中的主流势力;代表人物:Back Street Boys

Old School 老式说唱 老式说唱,指那些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说唱乐歌手们的曲风。在此一时期"旧式说唱乐"的风格很明显,乐曲总是伴有单调而直白的鼓点,说唱乐手也很少在乐曲中间断。代表人物:Beastie Boys

Rap 说唱 说唱,源自早期美国舞厅中的 DJ 现场表演,节奏感强,逐渐成为一种以黑人为主的舞曲形式,分化出大量支派,是美国的主流音乐形式,

West Coast 西海岸说唱 西海岸说唱,内容多是反映歌者对经济繁荣时期美好生活的痴心向往。它承继着大部分传统唱乐的风格。代表人物:Ice Cube

音乐分类-Electronic 电子音乐

Ambient 环境音乐 环境音乐,多***用音效和***样,制作表达创作者心情的气氛音乐,旋律和节奏在音乐中显得并不重要,代表人物:Brian Eno

Breakbeat/Breaks 碎拍 碎拍,突破舞曲节拍速度极限,狂飙至180拍/分钟的令人疯狂的电子舞曲

Dance 舞曲 舞曲

Drum N'Bass 以鼓和贝斯为主的电子舞曲,音乐常常由于无节制的 loop 搞的气氛密幻,音色走低频震撼路线

Electronica 电子 电子

Experimental 实验电子 实验电子,既然是试验就不能明白他们到底要搞些什么,恐怕是先锋艺术吧;代表人物:大有良英

House 豪室 豪室,80年代的电子舞曲,合成器在落后科技下制作出的音乐,但是成为现代电子舞曲的起源,现在听来很有怀旧的复古情绪

Industrial Electronic 工业电子 工业电子

Techno 90年代流行的电子舞曲,由于 DJ 们找到了电子合成器的新时代使用方法,由此创造出的 140 拍/分钟的舞曲音乐,优美但令人眩晕的旋律和清晰的节奏可以为瘾君子提供美好音乐环境

Trance 迷幻电子 迷幻电子,走高频音色的一支迷幻电子舞曲风格,由 techno 直接进化而来,迷幻感更强,更直接

音乐分类-Easy Listening

Musicals/Broadway 音乐剧

New Age 新时代音乐,试图***用交响乐式的大乐队组合加上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乐器营造宏伟的气势以取悦各个层面上的听众;代表人物:陈美,雅尼

音乐分类-Alternative(非主流)

Alternative Country 非主流乡村音乐

非主流乡村音乐,由乡村音乐演变而来,主要代表人物 Alanis Morissette 。

Alternative General 非主流 就是非主流啦,你说不好Smashing Pumpkins是什么风格吧?有点工业,有点古典,有点摇滚,现在又有点电子,就是这种你不知道是什么风格的东东,全算成非主流吧。

Brit Pop 英国流行 英国流行,音乐风格清新流畅,节奏轻盈,旋律悦耳,可以看作是延续Beatles 前期曲风的当代英国摇滚乐;代表人物:Oasis,Blur;中国:清醒乐队

Experimental/Post Rock 实验摇滚

实验摇滚,尝试把各种效果加在在一起的东西,但有时候就不是什么东西了

Goth 哥特 哥特(神秘而阴暗的诡异音乐),后朋客音乐向神秘情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音乐风格;代表人物:Nick C***e,Bauhaus,Peter Mophy;中国:做梦乐队(窦唯)

Grunge 垃圾摇滚 垃圾摇滚,post punk风格在美国发展出的主流分支,以西雅图为发源地,是非主流向主流演变的最典型实例,音乐中多使用粗糙的吉他噪音效果,结构上多使用由慢节奏到爆发出的快节奏的方式,后期向新浪潮风格靠近;代表人物:Nirvana,Pearl Jam;中国:周韧,许巍

Industrial 工业音乐 工业音乐,音乐从早期的试验音乐发展而成,无旋律,无节奏,使用大量音效和噪音,刺耳

New W***e 新浪潮 新浪潮,post punk向明快风格发展的一个分支,音乐顾名思义,清新并富有旋律性,多使用当时先进的电子合成器;代表乐队:Talking Head

Punk 朋客 朋克,由无所事事的中产阶级所创造的无赖式的音乐,音乐通常会表现出破坏性的威力,音乐缺少文化性,但是充满力量和快乐,很容易为青年人接受,虽然这种音乐出现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但其作用直到二十一世纪仍在持续;代表人物:Sex Pistls,Clash;中国:脑浊

Ska 来自牙买加得快节奏沙滩舞曲,产生年代虽早,但继而就进化成了raggae 风格,直到后来与 punk 风格相融合,才使他成为了一种同时具有爆发力和欢乐情绪的音乐,容易被人接受,也得到非常多的听众的承认;音乐多***用吉他的短切音弹奏,舞曲式的跳跃感很强;代表乐队:Suicide Machine;中国:反光镜

Post punk 后朋客 后朋克,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生自英国的一种音乐风格,与朋克风格并无直接的传承关系,但是音乐精神上秉承朋克破坏和无畏的特点,成为日后很多非主流音乐风格的起源,音乐较之朋克乐更具有旋律性和压迫力;代表人物:Joy Division,Cure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