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束什么意思_束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02 0
  1. “束”字部首是什么?
  2. 一束什么东西是什么意思?
  3. 束怎么读
  4. “束”的部首是什么?

束,读作shù。

基本字义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

束束什么意思_束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3.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

4.控制,限制:~身。无拘无~。

5.事情的结末:收~。结~。

6.姓,为姓氏的时候,要读作“kun”第三声。山东汶上城东有束姓,音同捆。

详细释义

动词

⑴ (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⑵ 同本义 [bind;tie]

束,缚也。——《说文》

束帛戋戋。——《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

束帛俪皮。——《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

贿荀偃束锦。——《左传·襄公十九年》

入束矢于朝。——《周礼·大司寇》

自行束脩以上。——《论语

墙有茨,不可束也。——《诗·鄘风·墙有茨》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⑶ 又如:束刃(捆扎兵器);束刍(捆成一束的干草);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谓缴械投降);束手(捆绑双手);束火,束炬(扎火把);束手束脚(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束竹(捆成束的竹子);束杖(捆起来的刑具);束载(捆物装车)

⑷ 约束;限制 [restrain;control]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劝学》

空名束壮士。——李白《留别广陵诸公》

⑸ 又如:检束(检点约束);束累(约束牵累);束躬(约束自己,检点);束约(管束;控制);束持(约束持重);束制(约束克制)

⑹ 收拾;整理 [arrange]

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三国志》注

⑺ 又如:束甲(卷起盔甲,轻装急进。表示要决一死战);束箧(收拾行装);束兵秣马(整顿军队,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束囊(收拾行装);束担(收拾行李)

⑻ 搁置 [lay on the shelf;le***e aside;put on one side]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名词

姓,束(Shù)姓源流纯正,源出出有一:

出自妫姓,由疎氏所改。据《晋书·束皙传》载,古代战国时,齐国有一个部族姓疎(古“疏”字的异体字)。汉代时候有个叫疎广的人,宣帝时任太子太傅,东海兰陵(今山东省枣庄东南)人。到了疎广曾孙孟达时,自东海为了避王莽之难,迁居沙鹿山(在今河北省大名县境内)。遂去疋改为束氏,称束姓,世代相传。

得姓始祖:疎广。从《晋书·束皙传》记载考证,束姓是西汉高士汉疎广是后裔。王莽末年,疎广的曾孙孟达,对王莽篡政不满,莽“立新”后,孟达避难逃至东海沙鹿山,遂去疋改姓束,自此出现了束姓。望族居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县),故束氏后人奉疎广为束姓的得姓始祖。

历史名人

束 皙:晋代学者,“二十四史”之一《晋书》的《帝纪》就是出自他的手笔。据载,他是当时多闻博识而精于古文的学者,他生性恬淡,不慕名利,曾作《玄据释》以拟《客难》,从不拿学问作为争取荣华富贵的工具。因此,其学术造诣颇深,他撰写的《七代通志》、《三魏人士传》、《五经通论》、《发蒙记》等鞯著作,均被后世学者推崇备至。

此外,束姓名人还有:宋代有枢密都承旨束嘉,元代有画家束宗庚,明代有清官万载县令束清……等。

量词

⑴ 把,小捆 [bundle;bunch]

生刍(草)一束。——《诗·小雅·白驹》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穆公闻蹇叔决意归田,赠以黄金二十斤,彩缎百束,群臣俱送出郊关而返。”

⑵ 又如:一束花

常见词语

1.束带 shùdài

⑴[band]∶腰带一类的带子

⑵[dress up]∶指整饰衣冠

束带立于朝

2.束发 shùfà

⑴[tie up hair]∶系结头发

⑵[***s]∶成童的年龄,15至20岁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束缚 shùfù

[tie;bind;commit] 捆绑,指约束限制

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4.束身 shùshēn

⑴[self-restrained]∶约束自己,不放纵

束身自修

⑵[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nce]∶自己捆住自己,比喻归顺

束身以受命

5.束手 shùshǒu

⑴[h***e one's hands tied;helpless]

⑵捆住了手,比喻毫无办法

束手无策

⑶指不抵抗;投降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6.束手待毙,束手待死,束手就毙 shùshǒu-dàibì,shùshǒu-dàisǐ,shùshǒu-jiùbì

⑴[fold one's hands and await destruction]∶捆起手来等死

⑵[helplessly wait for death]∶比喻危难时不想方设法,坐等败亡

7.束手就擒 shùshǒu-jiùqín

[allow oneself to be seized without putting up a fight;wait for capture with tied hands] 捆起手来等候别人来捉拿,比喻无法脱逃或无力抵抗

8.束手无策 shùshǒu-wúcè

[without resource] 困难时无可以渡过难关的办法,无计可施

觉民对那许多人的束手无策感到失望。——?巴金《秋》

9.束狭 shùxiá

[narrow] [水道]狭窄

河道束狭,只有五米左右

10.束脩 shùxiū

[private tutor's emolument] 送给教师的报酬(脩:古时称干肉)

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礼记·少仪》

从(袁可立)问业者云集,稍资束修,以供甘竁。——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11.束腰 shùyāo

[girdle the waist] 为使腰部细瘦而束紧腰部

12.束之高阁 shùzhī-gāogé

[shelve;lay aside and neglect;put sth.away unheeded]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架子上面,比喻弃置不用,不再过问

13.束装 shùzhuāng

[get one's things ready] 收拾行装

束装首途

束装待发

“束”字部首是什么?

束发的解释

(1) [tie up hair]∶系结头发 (2) [***s]∶成童的年龄,15至20岁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详细解释 (1).束扎 发髻 。 《礼记·玉藻》 :“童子之节也,缁 布衣 ,锦缘,锦绅并纽,锦束发。” 孔颖达 疏:“锦束发者,以锦为緫而束发也。” 汉 刘向 《列女传·鲁秋洁妇》 :“洁妇者, 鲁 秋胡子 妻也。既纳之五日去而官于 陈 ,五年乃归……妇曰:‘子束发辞亲,往仕五年乃还。’” (2).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代指成童之年。 汉 贾谊 《新书·容经》 :“古者年九岁入就小学,蹍小节焉,业小道焉;束发就大学,蹍大节焉,业大道焉。” 唐 鲍溶 《苦哉远行人》 诗:“去时始束发,今来发已霜。” 宋 陆游 《上执政书》 :“某 小人 ,生无他长, 不幸 束发有文字之愚,自上世遗文, 先秦 古书,昼读夜思,以求圣贤致意处。” 清 钱谦益 《南京通政司通政使林学曾授正议大夫继妻吴氏仍前封制》 :“人臣束发励行,老而弥固,则必有贤明之助焉。” 程善之 《春日杂感》 诗:“我生始束发,便思 万里 行。” (3).指用以束发的头饰。 清 蒲松龄 《 聊斋 志异·晚霞》 :“ 龙窝君 嘉其惠悟,赐五文袴褶,鱼须金束发,上嵌夜光珠。”

词语分解

束的解释 束 ù 捆住,系: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 束之高阁 。束手无策。 量词, 用于 捆在一起的 东西 : 束修 (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聚集 成一条的东西:光束。电子束。 控 发的解释 发 (发) ā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散开,分散:发散。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一束什么东西是什么意思?

部首是木。

束:shù

笔画数:7,和“束”同是木字部首的字还有本(běn)、朵(duǒ)、杜(dù)、李(lǐ)。

“束”具体有以下几个含义

1、捆住,系:束缚。

2、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束。

3、控制,限制:束身。

4、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束修。

5、事情的结末:收束。

6、姓。

可组词:

束缚shù fù:捆绑,指约束限制。

束身shù shēn:约束自己,不放纵。

束腰shù yāo:为使腰部细瘦而束紧腰部。

束手就擒shù shǒu jiù qín:捆起手来等候别人来捉拿,比喻无法脱逃或无力抵抗。

束手shù shǒu:捆住了手,比喻毫无办法。

参考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新华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束怎么读

一束束鲜花,一束束光线,一束束头发,一束束芦苇,一束束筷子,一束束发丝,一束束纤维。

束,是量词的一种,表示数量的词语。通常束表示的是捆在一起的东西,但是东西个体不能太大,属于小件的物品,能够一只手就拿得起来的,才用束,如一束鲜花,一束筷子等等。

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量词,如个、位、条、只、匹、头、条、顿、份、根、个等,不同的量词使用的对象与方法不同,要注意甄别。

扩展资料:

束的基本字义

1、捆住,系: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

2、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3、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束。电子束。

4、控制,限制:束身。无拘无束。

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

6、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常见词语

1.束带 shùdài

⑴[band]∶腰带一类的带子

⑵[dress up]∶指整饰衣冠

束带立于朝

2.束发 shùfà

⑴[tie up hair]∶系结头发

⑵[***s]∶成童的年龄,15至20岁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白话文意思:我从小时候起就在轩中读书。

3.束缚 shùfù

[tie;bind;commit] 捆绑,指约束限制

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白话文意思:先生救我的时候,绑我的脚,关闭我的口袋里。

4.束身 shùshēn

⑴[self-restrained]∶约束自己,不放纵

束身自修

⑵[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nce]∶自己捆住自己,比喻归顺

束身以受命

5.束手 shùshǒu

⑴[h***e one's hands tied;helpless]

⑵捆住了手,比喻毫无办法

束手无策

百度百科——束

“束”的部首是什么?

束怎么读:[shù] 。

束(拼音:shù)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用绳子将树枝捆扎起来的样子,本义指捆扎、捆绑。由捆绑引申为限制、控制的意义。又引申为放置、搁置。“束”也用作名词,表示捆扎在一起或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又用作量词,表示一捆或一缕。

组词:

1、拘束(jū shù):是指不自在,拘谨而显得不自然。

造句:他为人处事十分洒脱,即使在生人面前也从不拘束。

2、束紧(shù jǐn):密切合拢,靠得极近。

造句:一匹骏马从来不原谅愚蠢的骑者为了姑息它,不给它束紧肚带。

3、约束(yuē shù):有缠缚,束缚,限制,管束等意思。

造句: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4、管束(guǎn shù):加以约束,使人越轨。

造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5、缚束(fù shù):1.裹扎。 2.捆绑。 3.约束。

造句:若端面缚束较强且存在一定的侧压力,试件中部出现多重剪切带。

6、检束(jiǎn shù):检点,约束。

造句: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

“束”的部首是木,木字旁

常见的木字旁的字还有:

1、本

读音:běn

释义:原来的、基础的、根源的,可以解释为自己的、现在的,也可以是名词,解释为根基。

2、来

读音:lái

释义:与“往”、“去”相对如:来回、来往、过来,又引申为表示“从过去到现在”、“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之意。

3、树

读音:shù

释义:木本植物的通称;种植,培育;立,建立;量词,相当于“株”、“棵”;姓。

4、未

读音:wèi

释义:不,不曾,没有;地支的第八位,属羊;用于记时;放在句末,表示疑问:

5、林

读音:lín

释义: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姓。

读音:shù?

释义:

(1)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束缚。

(2)同本义。束,缚也。——《说文》

(3)约束;限制。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劝学》

(4)收拾;整理。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三国志》注

(5)搁置。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6)表示姓氏。

(7)把,小捆。生刍(草)一束。——《诗·小雅·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