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枯石烂是什么短语_海枯石烂中的石烂是什么外力作用造成的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29 0
  1. 八年级第8课《时间的脚印》中心思想
  2. 海枯石烂 参考答案

应该是地质变化。当然也有物理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比如水的蒸发、岩石的物理风化、地壳的升降运动等。

化学变化如随着地壳的 运动,岩石所受压力温度的变化,从而发生的变质作用、岩石的氧化、可溶性物质的溶解沉积等。

海枯石烂是什么短语_海枯石烂中的石烂是什么外力作用造成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理岩、赤铁矿等都是化学变化的结果。

八年级第8课《时间的脚印》中心思想

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山崖也已经有了裂缝。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创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海枯石烂 参考答案

八年级第8课《时间的脚印》中心思想:自然界的一切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着,人类社会亦然。我们应当珍惜时间,掌握更多知识与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时间的脚印》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018年春季修订版)第8课的课文,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课文注释

1.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2.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3.腐蚀: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使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4.山麓:山坡与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

5.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6.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7.刨刮:刮平。

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2.⑴用拟人的手法说明岩石受到外力的破坏作用,形象生动。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岩石被许多外力的共同作用而遭到破坏。

3.风吹日晒雨淋、空气和水、地面和地下的生物、人

4.不能换,前者比喻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后者比喻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符合事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