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读与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直觉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直觉,为什么有人的直觉很正确?

3.听(大海)有感作文800文

4.欲与天公试比高联想到的是诗句

5.齐白石画了一只怪鸟,卖了4个亿,究竟值不值这个价?

如何读与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大自然的神功之笔-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是什么意思

如何读与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钱理群

《语文学习》2008年第11期

一、引言:文章的“纲”在哪里?

琢磨标题

鲁迅《朝花夕拾》的标题,或以人为题:《藤野先生》、《范爱农》,或以事为题:《父亲的病》,或以民间庙会、戏剧角色为题:《无猖会》、《无常》,或以熟悉的小动物命题:《猫·狗·鼠》,比较特别的是《阿长与〈山海经〉》,以一个人与一本书为题。还有就是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童年的两个空间。“从……到……”的结构,自然是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一个过程,而且形成了一个对照,还隐含了一个心理过程。

神来之笔

于是,就有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神来之笔。

鲁迅的散文里常有神来之笔,就是突然而至的情感的喷发,情之所至,就会出现不合常规的句法或表现手法。

有时,这神来之笔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收“先声夺人”之效。如《二十四孝图》——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阻害白话者。即使人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绝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防害白话者。

有时,神来之笔出现在结尾处,把文章的情感、意味、气势、境界,陡然提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高度。如《阿长与〈山海经〉》——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样的神来之笔出现在文章中间的过渡段——

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我的”蟋蟀、覆盆子、木莲,而且还是“们”!而且还突然冒出了德语!这真是太特别了!从来没有人这样写过,而且鲁迅自己也就这么用过一次。这是不可重复的灵感的创造。但童年的“我”,视大自然的动物、植物为朋友的亲密无间的感情,那失去百草园的“乐园”的沮丧,对未知的三味书屋的恐惧,以及成年的“我”回忆起自己童年生活的这一灾变所感到的愤激与无奈,都尽在其中了:这真是神妙极了。

这样的神来之笔,是必须抓住的:某种意义上,这是全文的一个纲。“纲举而目张”,抓住它,整篇文章就都拎起来了。我们的阅读和教学不妨以此为出发点,先简单提出问题,引发阅读好奇心:为什么“我”要对蟋蟀们以朋友相称,这么舍不得离开“百草园”?又这么不愿意去“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到底有什么?对于“我”又意味着什么?在读完、学会全篇后,也还要回到这里:体会其更深的内在意义和韵味。把其背后的情感体会透了,这篇文章就读懂了,读进去了。

二、“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现在,我们依照文章题目的提示,先来读第一板块,可命名为“我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部分有四个层次,可以分别采取四不同的读法。

辨析词语

文章开头这一段的词语,可辨者有二。

首先,自然是命名。一是“相传叫做百草园”,是从老一辈传下来的习惯称呼。二是“那时”的“我的乐园”,是童年的“我”心里的爱称。其实,在后文回忆雪地捕鸟那一段里,还有一个命名:“荒园”,这大概是接近园子的实际状况的,或者说是成年人眼里的园子:“人迹罕至”,谁也不去关心,今天的人们也早已忘却了。它只存活在“我”的童年记忆里。这样,“百草园”——“荒园”——“乐园”三个词语,就有了说不出的意味和韵味。

还有一句:“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前半句的“相见”一般指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言辞中充满了对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的怀念之情。但后半句却告诉我们:急欲“相见”的是“百草园”,而且“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而尤耐寻味的,是作者用了“似乎”和“确凿”这样的含义相反的词。“确凿”是肯定,而且是容置疑的肯定:就是“只有一些野草”;“似乎”却是一个含糊的、游移的判断:好像是、又好像不仅是“只有一些野草”。——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写?有的学生甚至会问:这是不是“病句”。

应该说,这样的将相互矛盾的判断并置,是鲁迅喜欢用的句式。在我们所熟悉的《孔乙己》里,就用过一回:“大约孔乙己已经了。”“已经”自然是肯定的:孔乙己确凿了;“大约”却又游移了:推想起来,他大概了吧。这背后的意思是:孔乙己究竟了没有,他是什么时候、怎么的,谁知道呢?又有谁关心呢?这传递出来的言外之意是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研读时认真体味的。

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似乎确凿”的言外之意,也是我们应该琢磨的。“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是写实,是和“荒园”命名相应的。“似乎只有一些野草”,也是写实,更是写意,就是说,在“我”的观察与感觉中,就不仅仅“只有一些野草”:“野草”从里还有别的生命,看下文就知道;而且“野草”本身,也有着引发“我”的想象的别样趣味。这就自然引出下一句:“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请注意,作者在两句之间用了一个分号,就是要强调“似乎确凿”句和“乐园”句的紧密联系:有了前句的意思,后句就水到渠成了。“乐园”正是全段折关键词,全文的点晴之笔。

这同时就激发一个好奇心:“百草园”仅仅是些“野草”吗?它为什么是“我的乐园”?——阅读是需要不断引发好奇心的,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好奇心的过程。

对照阅读

文章第二段是一个经典段落,已经有不少分析文章。这里姑且换一种读法:当年和鲁迅同时在百草园嬉戏的,还有他的二弟周作人——一位著名的、和鲁迅风格迥异的散文家。他晚年写了一本回忆散文集《鲁迅的故家》,其中第一部分就专谈“百草园”,对“园里的植物”,“园里的动物”都要描述,却和鲁迅的记忆大异其趣。将兄弟俩的回忆文字对照起来读,是很有意思的。

鲁迅对百草园的描述是我们所熟知的:他注目于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蜂与菜花的“金黄”,感觉到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与油蛉的“低唱”。在鲁迅的眼里,百草园的动植物都是鲜活的生命,有鲜艳的色彩,有迷人的音响:这显然是一个有艺术天分的孩子对大自然声、色之美的感受、体察与记忆。

而周作人,则用一个科学家的眼光和趣味去进行精细的辨析和考证。他这样谈到“蟋蟀”和鲁迅说的“弹琴”:

蟋蟀是蛐蛐的官名,它单独时名为叫,在雌雄相对,低声吟唱的时候则云弹琴。……普通的蛐蛐之外,还有一种头如梅花瓣的,俗名棺材头蛐蛐,看见就打杀,不知道它会不会叫。又有一种油唧蛉,北方叫做油壶芦,似蟋蟀而肥大,……它们只会嘘嘘的直声叫,弹琴的本领我可以保证它们是没有的。

他这样描述“油蛉”——

油蛉这种东西不知道在绍兴以外的地方叫做什么,如果解说,只能说是一种大蚂蚁似的鸣虫吧。好几年前写过一首打油诗,其词云:“辣茄蓬里听油蛉,小罩扪来掌上擎,瞥见长须红项颈,居然名贵过金蛉”。注云:“油蛉状如金蛉子而细长,色黑,名声瞿瞿,纸细耐听,以须长颈赤者为良,云寿命更长。畜之者以明角为笼,丝线结络,寒天着衣襟内,可以经冬,但入春以后便难持久,或有养至清明时节,于上坟船中闻其鸣声者,则绝无而仅有。”

我们依然可以从周作人的这些娓娓道来中,感受到一种意趣和兴味:他也是和乃兄一样,沉迷于百草园的“乐园”里的;但他感受和表达的,是一种理性的趣味,是所谓的“理趣”,和鲁迅的艺术家的“情趣”,既相异,又相通。

我们再回过来看鲁迅记忆里的百草园的植物——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

这里充溢着神话想象和追寻热情,也是属于具有诗人气质的少年鲁迅的。

而周作人的兴趣,却在园里的植物的食用价值。这是他眼里的“木莲藤”和“何首乌”——

木莲藤——结的莲房似的果实,可以用井水揉搓,做成凉粉一类的东西,叫做木莲豆腐,不过容易坏肚,所以不大有人敢吃。

(何首乌)《野菜博录》中说它可以救荒,以竹刀切成片,米泔浸经宿,换水煮去苦味,大抵也只当土豆吃罢了。

他自然不相信吃了何首乌可以“成仙”之说,而是另有说法——

据医书上说,有一个姓何的老人因为常吃一种块根,头发不白而黑,因此被称为何首乌,当初不一定要像人形的。

这就更显示了一个爱智者的实用理性,也自有其乐趣。

同时听周家兄弟“摆古”,由童年记忆的差异,而想起他们以后思想和文学的不同发展,听其言而识其人,这都是饶有兴味的。

朗读中体验“听长妈妈讲传说故事”的趣味

百草园显然不只有野草,它更有活泼的大自然(动、植物)生命,构成了“乐园”之第一章;此外,还有神秘而美丽的民间传说:此即“乐园”乐事之二。鲁迅在下文中写到的“白颊的‘张飞鸟’”,据周作人讲,就有一个凄厉的传说:这是“被后母或薄情的丈夫推落清水茅坑淹的女人所化”,所以又叫“清水鸟”,其“性子急”就是因为急于求生和复仇。

鲁迅这里写的传说故事,是由“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引起的。周作人也回忆说:“赤练蛇只是传说中有,不曾见过,俗名火练蛇,虽然样子可怕,却还不及乌梢蛇,因为那是说要追人的。”赤练蛇是一种无毒蛇。因此鲁迅在他写的打油诗《我的失恋》里,就把它送给“我的新爱”了:“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同时回赠的还有“猫头鹰”。据说这都是鲁迅所珍爱的,是他的某种性格、精神的外化。——不过,这都是题外话,以后有机会再详加讨论吧。

由赤练蛇引发的“美女蛇”的传说故事,它的意义,孙绍振、王富仁先生已有很好的阐释。或许我们更要关心的,不是故事“讲了什么”,而是“如何讲故事”。细分起来,又有三个层面:当年长妈妈如何讲故事?当年(童年)的“我”又如何听故事?还有今天(写文章时)成年的“我”又怎样复述这个故事?这也是鲁迅在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在叙述上所要解决的难题。应该说,作为文章高手,鲁迅处理得可谓得心应手。

鲁迅的叙述方法有二。从总体上说,是采用模拟的手法,复现当时长妈妈讲故事的情景,当然,也有加工,就形成了一种类似民间说书人的叙述语气和语调,这是需要通过“朗读”来体会的。比如——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这里,拟声词(“沙沙沙”、“豁”)的灵活运用,“抖”——“飞出”——“飞回”——“敛”这些动词的连用,以及长短句的配合,从三字(“到半夜”)开始,到五字(“敛在盒子里”)结束,整个叙述过程,形成“三——四——三——七——七——七——九——十——八——五”这样的“短——长——短”的句式结构,造成了一种张、弛、急、重、轻、轻有序的语气,而且也从中隐现出讲述者的神态。这本身就有很大的吸引力。而这一切,又是无须像我们这样分析的,只要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把读者、学生引入类似当年小鲁迅听故事的情景中,感受那样一种紧张,一种惊异、神秘,一种好奇、满足,就行了。

高明的作者,又忙里偷闲,在叙述中不失时地插话,以显示叙述者和听者的存在。比如——

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这里,“当然睡不着的”,显然是复述者成年鲁迅的突然出现。这在叙述节奏上会取得舒缓效果,更增添几分幽默感。

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才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了。

这里,“后来呢?”显然是听故事者童年鲁迅迫不及待的插话和心情的再现。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朗读的语气的不同处理,同时呈现三个角色:长妈妈(讲故事人)、童年鲁迅(听故事者)和成年鲁迅(叙述者),既进入,又走出历史现场。这是一个极有魅力的回忆和叙述。

这一大段的最后一节,补述当年听了故事以后的感想、感觉与心情,还谈到“直到现在”的反应,全然是作者(即成年鲁迅)的语气,是一种当下叙述,就更有幽默感。而“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就更是鲁迅的杂文语调,其言外之意更多,学生一时弄不清楚,可以含糊处理,为以后的阅读留下余地。

这一段,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领悟、体验小鲁迅当年听长妈妈讲民间传说故事的无穷乐趣,体会到这也是“乐园”的百草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行了。

通过朗读,体会雪地捕鸟的心情和乐趣

雪地捕鸟,自是百草园里的一大趣事、乐事。我们还是通过朗读来领悟其中的兴味。特别要细心体会的是捕鸟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充满着期待,心情何其紧张!)跑去一看(何其兴奋),却什么也没有(又是何其沮丧!)。”而捕鸟的乐趣也就尽在这期待、紧张、兴奋、失望与沮丧之中呢!“我”于是颇为佩服“闰土的父亲”了:他可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单是这“叫着撞着”的鸟雀,就足以吸引“我”羡慕的眼光了!当“我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就这“静静地”一“笑”,活画出一个有见识的和蔼老农的形象,他的指点更让“我”五体投地,就像在《故乡》里闰土让“我”羡慕不已一样:“闰土的心思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闰土的父亲不是也给“我”打开了一新的“天空”吗?

原来,百草园之所以成为“我的乐园”,还因为那里有趣味无穷的“雪地捕鸟”的游戏,更有教“我”游戏的“人”,有见识、有本领的山野的农人:此为“乐园”之第三乐趣。有此三乐,不亦快哉,不亦快哉!

三、如何酣酿神来之笔?

正因为“我的乐园——百草园”部分已经将其中的乐趣泻染得淋漓尽致,过渡段情绪的急转直下,就有一种特殊效果。而我们说的那段“神来之笔”又非突如其来,却是自有铺垫。这就是先说“不知道为什么”,然后连续三个“也许是因为——”的猜测性排比句,把“我”的情急、惶惑、悔恨等,又是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才逼出神来之笔里的连声呼唤,将留恋不舍的感情推向高潮。这里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自然是德语“Ade”的突然出现。本来,“Ade”这样的德语显然是成年鲁迅才能说出的,但用在这里,读者却毫无怀疑,这是小鲁迅喊出的:这也是我们(包括今天的中学生)的经验,人在情急中是会喊出平时用熟了某个外语单词的,这就是所谓“慌不择言”。——以上这些,教师自己领悟了以后,可以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情感及情感的酝酿及暴发过程。

四、“‘只要读书’的三味书屋”给了“我”什么?

现在,我们来读文章的第二板块,姑且命名为“‘只要读书’的三味书屋”

第一印象:“调侃”的出现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作者叙述语调的变化。如果说,写“百草园”用的是深情而幽默的笔调,那么,写“三味书屋”,一开始,就出现了调侃。要理解第一段的调侃,先要作一点注释。“三味书屋”:“古代人把经书、史书、子书比作三种食物:经书是米谷,史书是蔬菜,子书是酱油肉末等调料”,“书中自有千种黍”也。“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鹿’者,‘禄’也,当官也,发财也;‘肥大的鹿’,高官也,厚禄也;‘伏在古树下’,‘禄’在古树中也”。弄懂这两个意思,就能读出下面这一句的味道了:“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本来,一群孩子对着一个木匾、一幅画跪拜行礼,就已经够可笑的了:想想是怎样一番情境!现在,还要“算是”(这两个字很耐寻味)拜孔子,拜先生——神圣的孔夫子,威严的先生变成匾和梅花鹿,这就更荒诞不经了。但细想细想来,可不是么:读书本来就是混碗饭吃,谋个官做,自然要从书中寻“(食)味”,膜拜“梅花鹿(禄)”了。——这里的调侃味是十足的。

“只要读书”的三味书屋:显在和潜在的对照

围绕“怪哉”一问而展开的这一段,是一个重点,关键是这样两个短语、短句:“只要读书”,“我就只读书”。“只要读书”,“不应该问”,也不应该有“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的好奇心:这是一种扼杀求知欲,不允许独思考,以追求高官厚禄为唯一目的的“读书,读书”的教育——这就是“三味书屋”的教育。作者强调的是,这样的教育在“我”心灵上的反应:“我就只读书”,“就”与“只”两个词写尽“我”的厌烦、反感和无奈。

小鲁迅还由老师拒绝回答自己的问题,想起了所有“大人”的态度:“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往往如此”四个字写出了“我”的多少失望与不满!“怪哉”,“怪哉”,究竟是谁“怪”?!

而且还有调侃。这样的调侃是通过“对比”来完成的:先生“和蔼”而面“有怒色”,号称“渊博”而“不愿意”、不屑于回答学生“怪哉”的问题,并置一起,是有几分可笑的。

而且还有潜在的对比:是的,“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但她却会绘声绘色地讲那么美丽、神秘的传说故事;同样是对“我”的疑问,闰土父亲“只静静地笑”着回答,和“渊博”的老师的“怒色”,又形成了多鲜明的对比!——在童年和成年鲁迅的心目中,民间的“百草园”永远是正规学校“三味书屋”的对照物。

“后园”里偷得的乐趣

但即使在三味书屋里“也有一个园”,即所谓“后园”:那里也有大自然的生命。与其说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如说这更是小鲁迅和他的同学们的发现;天性接近大自然的孩子,几乎在任何方都会本能地发现大自然的生命和生机。

于是就有了“折腊梅花”、“寻蝉蜕”和“喂蚂蚁”的乐趣。但这却是偷的,只能“静悄悄”地玩,而且随时会被老师“大叫”回去。而且比起在百草园里看“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视野开阔,后园里的天地还是太狭窄了。

“读书”的趣味

随着老师“瞪几眼,大声道:‘读书’!”,我们读者就与童年和成年鲁迅一起进入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里了。需要提醒的是,“读书”是贯穿“三味书屋”这一板块描写的关键词,前后重复了六次(“读书”“读一阵书”“朗读”),但其间的语气、情感却有微妙的变化。如前所分析,当“我”叙说到“只要读书”、“我就只读书”时,是充满怨愤的,连同对只要自己读书的老师,也是多有不满的。但从老师瞪眼喝令“读书”开始,就有了由隐到显的变化。

首先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语气里依然充满了调侃的意味。接着又将“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严正,和“狗窦大开”的戏谑、“潜龙勿用”的神秘、“厥土下五上上错”的难解,混在一起,形成荒谬的并置,自然让人忍俊不禁。但我们同时可以感觉到,包括小鲁迅在内的私塾里的这些顽童,实际上是将读书游戏化了,并从中感受到一种乐趣。以致成年鲁迅回述这段生活时仍然流露出一丝温馨。

自然,最动人的,还是对老师“读书入神”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神来之笔”:“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这里的观察、描写也都“入神”了。而“拗过去”,更是典型的鲁迅句式,本文的前一段:“(我们的声音)低下去,静下去”,也是这样的句式,这是能够造成一种动律感的。重要的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感受到了描写百草园的文字里特有的幽默感,调侃的语气消失了。

童年鲁迅显然多少是怀着一种好奇心来看老师“读书”的“入神”的;但这却构成了他童年记忆中终生难忘的一个神圣瞬间,或许他正是在这个瞬间,蒙胧地感悟到了读书的乐趣,并影响了他一辈子的读书和写作。因此,三味书屋里的老师,在童年鲁迅与成年鲁迅的心目中,都是值得怀想的。于是,我们也就注意到,其实一开始,就提到了先生的口碑:“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小鲁迅对先生的教育或有不满,但最终还是认可这样的评价的。

因此,鲁迅对三味书屋的评价、情感,也必然是复杂的。于是,在最后一段,写到课堂上的“做戏”、“画画儿”,“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读书期间所培养的艺术趣味,鲁迅其实是受益终生的。但童年最初的成绩却卖给了“有钱的同窗”,“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文章戛然而止,但那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怀念,对失去的童年的惆怅之情,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和体会的。

五、回到神来之笔处:掩卷后的反思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神来之笔”处:我们说过,那既是对失去的百草园生活的留恋,也是对即将开始的三味书屋生活的恐惧和不安。尽管如前所分析,最终小鲁迅依然在三味书屋时大白菜到了另一种乐趣,但他对于百草园的依恋可能是更深厚、更根本的。

实际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构成鲁迅童年生命成长的两个空间,前者是一个大自然的空间,一个民间文化的空间,后者则是一个学校教育的空间。鲁迅并没有完全否定学校教育,但显然对大自然空间、民间文化空间情有独钟,因为那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人与自然、成年人与孩子和谐相处,能够焕发想象力,培育艺术感受力,让思想自由飞翔,尽享健康、明朗、快乐的生活的成长空间,而学校教育却根本忽略了人的生命的自由成长、健全发展,变成一个“只要读书”的封闭空间,人和自然的天然联系却被隔断,儿童的好奇心被压抑,人的怀疑天性受打击,独立思考的权利和能力被剥夺,童年的欢乐遭蚕食,只被引导去一味追求“读书致仕”的道路:这都是“反教育”的。

“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鲜明对比,所提出的,正是一个“儿童的成长,究竟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空间?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的问题。鲁迅通过对自己童年的生命成长的回忆,对这一教育学的根本问题的思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个案。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文本的讨论具体化为这样一个题目:中国的大文学家、大思想家鲁迅,是怎样成长的?他的童年生活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或许可以以本文为中心,将鲁迅的其他回忆性散文、小说,如《社戏》、《无常》、《女吊》、《故乡》、《风筝》、《我的种痘》、《我的第一个师傅》、《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猫·狗·鼠》等一起进行对比,研读,那将是饶有兴味的。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来重读这篇我们读熟了、教熟了的文章,它会给我们许多启示,引发许多感慨。因为,今天中国的“百草园”(自然空间、民间文化空间)已经完全排除在教育的视野之外,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处在逐渐消失之中;今天的学校教育,还没有走出“三味书屋”的“只要读书”的教育模式,而且有变本加厉的趋势,以至今天校园里连三味书屋里那位“读书入神”的先生的身影,也已经很少见到了。

请采纳~

直觉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直觉,为什么有人的直觉很正确?

直觉 目录[隐藏] 直觉的特征 直觉思维的基本内容 直觉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同名** 张信哲专辑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直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贯穿于日常常见的文字,报纸,杂志,图像和预感(做梦)存在于日常生活,事业和科学研究领域. 对直觉的理解有他是人类的第六感觉直觉.直觉类似大自然中的空气当你想捉到它的时候它会消失得无影无综,当你不在意的时候,它会像神来之笔给予你意想不到的意外和惊喜.直觉突现于人类的大脑右半球逻辑思维方式它能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识别、敏锐而深入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简言之,直觉就是一种人类的本能知觉之一. [编辑本段]直觉的特征 与数理化分析思维比较,直觉思维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征: 1、直接性,即主体不通过一步步的分析过程而直接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是直觉思维最基本和最显著的特征; 2、快速性,指思维的结果产生得很迅速,这种快速性以致思维者对所进行的过程无法作出逻辑的解释; 3、跳跃性,在认知过程中,分析思维是以常规的方式按步骤展现的,而直觉思维一旦出现,便摆脱了原先常规的束缚,从而产生认知过程的急速飞跃和渐进性的中断; 4、个体性,它与思维者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品质相联系,表现出直觉的个体特征; 5、坚信感,主体以直觉方式得出结论时,理智清楚,意识明确,这使直觉有别于冲动性行为,主体对直觉结果的正确性或真理性具有本能的信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取消进一步分析加工和实验验证的必要性); 6、或然性,非逻辑思维是非必然的,有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表现出直觉思维的局限性. 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比虽然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但二者的发生和形成并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直觉思维就是分析思维的凝结或简缩,从表面上看,直觉思维过程中没有思维的“间接性”,但实际上,直觉思维正体现着由干“概括化”“简缩化”“语言化”或“内化”的作用,高度集中地“同化”或“知识迁移”的结果.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在心理学上分析思维即指逻辑思维,因而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对,也就是与逻辑思维相对.实际上,形象思维也有常规性和直接性之分.当作者在进行人物、情节等描写的时候,所进行的思维就是有步骤地进行形象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它是属于常规性的;而当作者在审美观察中捕捉形象时,往往又是直接性的.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分析思维是指常规性的体现着一定的步骤或程序的思维,它可以是抽象思维,也可以是形象思维.而直觉思维的对象或结果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形象的.具有直接性质的形象思维,钱学森又将其称为“直感思维”,它是形象思维的一部分. [编辑本段]直觉思维的基本内容 直觉思维的基本内容,是指直觉思维过程中所包含的几种不同的表现形态.根据周义澄的看法,直觉思维的基本内容包括直的判别、直觉的想象、直觉的启发三个方面 : 直觉的判别.这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客体、现象、语词符号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迅速的识别、直接的理解和综合的判断.人的这种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的洞察力.例如,我们在思想上觉得某个句子不通,我们并没有以句子的语法分析为中介,而是一种直接的觉察和判断.再如,在学生上课时常常有这样的情形,老师还没有解释完毕,或者题目刚刚出来,学生就说懂了,会了,因为结论、结果或答案已被直觉地判别出来,显示出来了.像这些直觉的判别都不是分析性的,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的,而是对问题所作的一种直接的判断和整体的把握. (2)直觉的想象.在许多情况下,主体并不能仅仅根据所面临的实物、符号或情势作出上述直觉的判别来.外界所提供的信息不充分,具有许多空白点,单凭这些有限的信息很难作出一种判断,这就需要求助于想象和猜测,才能形成一个大致的判断来. 这是由对实物、符号、情势的知觉向激活大脑表象并进行想象组合的转移.科学家常常需要通过幻想、想象或猜想来填补现实的空白,以建立科学的假说.例如,牛顿发明微积分,曾经得力于他的几何与运动的直觉想象;爱因斯但在创建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串也想象过人以光速运行,在建立广义相对论时又设想过光线穿过升降机发生弯曲,等等.美感的直觉也是如此.在审美观察中,如果离开了知觉想象,山便是山,水便是水,如此则永远不可能有美的发现. (3)直觉的启发.即在凭借直觉的判别和直觉的想象都未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偶而在某一时刻,在他所思考的问题之外的另一信息中受到启发,从而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这种启发,既包括由实物载体所载信息的启发,也包括由词语载体所载信息的启发.在科学发现和发明中这种直觉的启发的例子很多,例如为大家所熟悉的,古代中国的名匠鲁班就是受割手的丝茅草的启发而发明了锯子,牛顿也是从苹果坠地找到了解决引力问题的线索,等等.语文学习中的例子也很多,例如学生见到一个作文题,往往会从学过的某一篇课文受到启发迅速得到文章的构思;再如写托物言志、借物喻理一类的文章,其中直觉的启发是关键的一环.直觉的启发与联想、类比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实际上是对两种事物相似点的寻求. 上面所说的三种基本形态或基本类型,在实际的直觉思维过程中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它们常常结合于一个统一的思维过程之中.其中最基本的表现是直觉的判别,直觉的想象和直觉的启发最终也总要以判断的形式出现. 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不仅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还是人生命活动、延缓衰老的重要保证.直觉思维是完全可以有意识加以训练和培养的. [编辑本段]直觉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松弛:把右手的食指轻轻地放在鼻翼右侧,产生一种正在舒服地洗温水澡的感觉;或仰面躺在碧野上凝视晴空的感觉;以此进行自我松弛.这有利于右脑机能的改善. 回想:尽量形象地回想以往美好愉快的情景,这对促进大脑中负责贮存记忆的海马的功能有积极效果.训练时间以2—3分钟为宜. 想象:根据自己的心愿去想象所希望的未来前景.接着生动活泼地浮想通过哪些途径才能得以成功.开头闭眼做,习惯之后可睁眼做.以上三种方法应一日一次地坚持三个月左右. 听古典音乐:听莫扎特的曲子,直接接触他的感情,会使直感力变得敏锐.我国的“梁祝协奏曲”、“平湖秋月”等乐曲,最适合于镇定暴躁的心情和作为思考问题时的伴音. 使用指尖:打弹子等,最需要速断力,可培养“秒的直觉力”. 进行自由联想:将空中飘浮不定的朵朵白云,想像成各种形象,这能提高进行逻辑思维的左脑和记忆贮藏库海马的功能,进而提高思维的集中能力. 用左手拿筷子:不妨先试两天,然后中间休息一天,再继续两天,为此坚持一个月左右. 在书店立读:即使忙得不可开交,也要抽空逛逛书店.牢牢地盯着书目来推想书中写着什么. 向似乎办不到的事情挑战:有时,灵感是在被逼得走投无路时突然产生的,简直是绝路逢生,不要惧怕艰难的工作,要勇敢地去挑战. 回到童心:回想幼儿时期唱过的歌,玩过的游戏,并历历在目地描绘出当时的情景,有助于增强记忆源泉——海马功能. 我国的古代养生,强调以静养神,并不是说绝对的神静不用,不然心神就会衰退,甚至导致老年痴呆症.只有在用神之时,心神才能生机勃勃.

采纳哦

听(大海)有感作文800文

暑假里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和家人一起出去游玩了。今年,我和妈妈就去了山东海阳感受大海。

经过在车上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海阳。站在大海边,欣赏着海景,海风轻轻地吹拂着我们的脸,我不由得赞叹到:“大海,真美!”碧蓝碧蓝的大海一眼望不到头,海浪争先恐后地向岸上涌来,像掀起了千堆雪。远处的海面上,数只海欧在自由自在地飞着,偶尔也会看到几只小艇在海上随波逐浪。近处的海面上,人们都纷纷穿上了泳衣去亲近大海,看着那些此起彼伏的身影真是有趣!忽然,我看见旁边有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女孩穿着泳衣正跑向大海……

游泳?感受大海最好的方式不就是下海游泳吗?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平时我都是在游泳池里游泳,在大海里游泳又会是什么感觉呢?在征得妈妈的同意后,我换好泳衣,拿上泳圈,一路小跑来到了海边。

海边,风刮得有点大了,让人感到阵阵凉意。我走在沙滩上,一步一步地接近大海。“哗”,一个浪头猛得打了过来,我全身都湿透了,此时,与大海如此“亲密接触”的我非但没有高兴,反而有些紧张了!我在害怕:海浪会不会把我打到海里去啊。我向后退了两步,回头看了看后面的妈妈。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鼓励我“勇敢点”。我慢慢地继续往海水里走,很快海水已经没过了我的膝盖,突然迎面打来的浪让我措手不及,我一下子又被冲回了沙滩,还呛了几口海水,“好咸!好苦!”。我一屁股坐在沙滩上,有点气馁地把泳圈砸在了一边。这时耳边传来了妈妈的声音:“不要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尝试有一个过程,多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妈妈的话让我拨开了云雾见到了太阳,是啊,为什么要放弃呢?我重新拾起了信心,走到了海边,坚定地一步一步走了下去。当脚下没有了硬硬的沙滩支撑时,我依靠泳圈在海水里的浮力开始了游泳,此时,我才发现,海并不可怕,其实它有的时候就像妈妈一样的温柔。我像一只快乐的鱼儿在海中游来游去,尽情地享受着大海带给我的剌激和舒畅!

这次的海阳之旅我收获了一份感受大海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做一件事之前,一定不要说“难”这个字,不去尝试就不会知道结果,也许,尝试过后会有一份惊喜在等着你。

欲与天公试比高联想到的是诗句

欲 与 天 公 试 比 高(外一篇)

—— 毛 泽 东 诗 词 的 崇 高 美

按: 这是一篇关于美学的论文。就是凭本文加入了全国文艺思想研究会,并于1993年10月,在无锡参加了诗人、学者公木主持的年会。

从美学意义上讲,诗词应是美的结晶。因此,阅读诗词,就是美的享受。在的诗词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美感。特别是诗词中洋溢着的崇高美,往往令人产生一种钦敬、振奋、赞叹的情感。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从美学上看,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与内在方面,即诗词的景的方面与情的方面。在的诗词中,大都又以情景交融的方式体现这种崇高美的。

景—— 表 现 于 外 在 的 崇 高 美

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的,诸如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等壮观景象。德国哲学家康德曾把高的体积(数学的崇高),暴风骤雨的气势(力学的崇高),视为崇高美的外在方面。对这种巍峨、博大和壮阔的崇高美,在的诗词中,则以对山川景物的形象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里,作者把主宰沉浮的“我”,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寥廓的深秋境界里。远望,“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者不单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而且也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以及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柏、水杉、桷树、黄连木······那重重山峦,层层林木,让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描绘得一片嫣红:如艳丽的春花,像瑰奇的彩霞。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放眼望去,满眼澄澈,秋季里的湘江,更加清澈晶莹:像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动相宜,满目生机。仰视,则“鹰击长空”—— 晴空万里,雄鹰振翅飞翔;俯瞰,则“鱼翔浅底”—— 江水透明见底,鱼群尽情遨游。作者以短短的四句诗,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立体的辽阔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关山月先生的彩墨山水图。

在的诗词中,有多处写到秋天,从中可以看出是非常喜欢秋天的。诗人普希金就很喜欢秋天。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季节,这是自然的。对秋天的描写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令人称绝。在古典文学的传统描写中,秋天总是多少和悲秋相联系的。杜甫的《秋兴八首》,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了。第一句诗便是“玉露凋伤枫林树,巫山巫峡气萧森”。随着从藤萝架上洒落的月光,洲前飘飞的芦花,江边停泊的孤舟;从高高的城墙上传来阵阵悲角,声声猿啼······真要催人泪下了。杜甫这种忧国思家,心事重重的情感是很自然的。可是,笔下的秋天,却是另一种格调:尽管他“独立寒秋”,而不是悲秋;尽管眼前“不似春光”,而却“胜似春光”。在他眼里,自然界都是一片生命力的欢跃,真是“万木霜天红烂漫”。此景,比映山红还要殷红,比迎春花还要可爱!

诗词的景物描写,无处不体现出崇高美,而这种景物描写的崇高美,又交融着一种情感的崇高美。如“天高云淡”,仅四个字,便把中国西部清秋,天高气爽,万里晴空中浮动着几缕淡淡白云的高阔,深远的明朗景象,简洁地描绘了出来;而在淡淡的高天里,又点缀着南归的群雁。这就不仅使人感到长空清明旷阔,强化了西北秋令的典型景色的渲染,更重要的是通过“望断南飞雁”,以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和深沉的思索,从而,大大地丰富了诗词的内涵。红军战士是从南方冲破艰难险阻,跋山涉水而来的。此时此刻,望见大雁南飞,那雁阵所向之处,不正是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吗!?那里掩埋着为革命而牺牲的同志;那里还留下仍在斗争的战友;那里还生活着亿万人民群众。对此,怎能不使人魂牵梦绕呢!这里的景物描写很自然地把人们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了,使许多丰富的联想与浓郁的诗情生动地表现出来。

情——表 现 于 内 在 的 崇 高 美

崇高美表现于内在方面的,则是伟大高尚心灵的反映。古罗马的朗吉弩斯就明确提出“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1)。在诗词里,这种伟大心灵的回声,处处动人心弦,时时催人奋进!诗言志,诗贵真,诗重情。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的诗词,不但通过优美的形象,把人们带到诗人书写的那方天地中去,和诗人同欢乐,同忧思。而且能够通过一种融合着豪情壮志,真情实感的精神力量,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得到充实与升华,得到心灵上的共鸣与鼓舞。“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诗人把普通的谚语巧妙地改造成一则含义深邃的格言,令读者清楚:胸怀凌云壮志是可贵的,而更可贵的是肯于攀登。“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其情景壮观,震撼人心。这首律诗可称得上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佳作了。这正说明一个美学原理:参与创造现实的人,才能完美地反映现实。因为是亲手创造新世界的最伟大的英雄,所以,才能吟诵出创造新世界最完美的颂歌。古往今来,歌咏人生的诗词真是不少,然而,多数都是常有某种悲凉色彩。其中及时行乐不过是悲凉色彩的另一种表现。陈子昂唱的《登幽州台歌》便是一首典型的哀歌。他愈是“念天地之悠悠”,便愈是“怆然而涕下”,痛感人生之短暂。此诗虽是艺术的成功之作,读来荡气回肠,却不免使人感到人生太悲凉了。曾记否?那位文武全才,横槊赋诗的英雄曹孟德,对人生也同样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而李白的襟怀可谓豪放豁达了,可是于此听到的是“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声声哀叹。然而,说:“人生易老天难老”,“战地黄花分外香”。这种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大柏地》中可作完美的说明:“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是何等博大的气派啊!

情 景 交 融—— 完 美 体 现 崇 高 美

的词上半阙大多是写景的,下半阙大多是抒情的。但是,也不乏景中抒情,情中含景之处,体现出情景交融的完美效果。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将无形的不平凡的时光,形象地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巍峨绮丽的崇高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因此,我们可以说:的诗词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杰作。在有的诗词中,只着一个字,便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如“一山飞峙大江边”此处着一“飞”字,其神采尽现:这样一座大山居然“飞峙大江边”,这不但化静为动,化山石为生命,而且表现了诗人飞动的气魄,飞扬的风采。其它诗句如:“飞将军自重霄入”,“记得当年草上飞”,“一桥飞架南北”,“泪飞顿作倾盆雨”“飞起玉龙三百万”“车子飞如跃”,“飞上南天奇岳”等等,真是字字珠玑,句句生辉。这正是:“诗含双层意,不求其佳必自佳”。再看:“冷眼向洋看世界”,是登高望远;“热风吹雨洒江天”,是就地取景。前者是虚写,后者是实写。这一情一景,一实一虚,便产生出浓厚的诗味。情景交融,虚实交错,赋予诗句以双层意义:似情似景,似实似虚,更耐人寻味。在《念奴娇·昆仑》这首词的结尾处,更显现出情景交融的崇高美来:“我”,叫昆仑不要那么高,不要那么多雪。这是与开头的“横空出世”及“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相呼应的。对之要怎么办呢?在这关键时刻,一位巨人振臂高呼:“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送给欧洲,一截赠给美洲,一截留给东方各国。这是何等博大的气魄,这是何等崇高的美感!这首词,以雄伟的气概开篇,又以雄伟的气概结尾,将美好的景物与美好的情感奇妙地交融在一起。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淡”。谢榛说:“景巧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万形;元气诨成,其浩无涯矣”。由此观之,不愧为具有“驱山走海置眼前”(2),“咫尺应须论万里”(3)的大手笔。当面对激浪滔滔的万里长江时,巧借苏轼《水调歌头》词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气概,抒怀畅吟“把酒酹滔滔”的炽烈情感。苏东坡问青天,问的是明月,是对天上虚幻空灵的感叹;而端酒洒向大江,是心怀国家的命运与对人民幸福的祈求。“把酒酹滔滔”,虽然是假托,却是万般真情,这真情便化作震撼时代的狂涛。看今朝,重建于蛇山头的黄鹤楼巍然耸立,放眼长江万里,昔日的“晴川”,现在已是修葺一新的晴川阁,满目金碧辉煌;矗立于江边的晴川大厦,仿佛翩翩起舞的美女,分外妖娆;龟山上的电视塔拔地而起,直冲霄汉。的诗词就是这样恰到好处地将景与情融为一体了。臧克家说:“下半阙评论人物,但不流于呆板。写景评论,两者又密切关联,互相映衬”。诗词中的这种描写议论结合,情感与景物相生,愈使诗词气魄极大,感人至深。这不正是“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吗!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们必定“欲与天公试比高”!这种博大的胸襟,这种浩然的气概,这种非凡的文采,不正是诗词的崇高美的最完美地总结吗?!从精神文明讲,崇高美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美学追求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使崇高的,高尚的东西在人民的文艺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注 释:

(1)朗吉弩斯,即郎加纳斯:语出《论崇高》一文中。见《西方文论选》上卷第125页。

(2)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3)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齐白石画了一只怪鸟,卖了4个亿,究竟值不值这个价?

值得,因为这是齐白石的顿悟之作,这幅画让他明白画画最高境界就是不要存在任何人为痕迹,要让画更加逼真,更加真实,所以怪鸟拍出4个亿是非常正常的,有本事你画一幅,难!

一、“衰年变法”

齐白石一生创作手法有两次大的改变,而“衰年变法”就是齐白石上了年纪之后自创红花墨叶新画法。最让大家都非常想不明白的是齐白石老人这个画法最佳代表作是一只怪鸟。凡是不了解这幅画创作背景,估计都会说拍下这幅画的人是个傻子吧,怎么看都觉得是小朋友可以画出来的吧。

在齐白石定居北京后至去世的近四十年里,风格日臻成熟,最后达到炉火纯青、返璞归真的境界。而本文所讲的这幅图,就是白石老人“衰年变法”的标志代表作。这幅画很特别,主体是一只很奇怪的鸟,有一半篇幅却是白石老人的文字说明。

二、代表作怪鸟

其实这代表作怪鸟是有来历的,加上齐白石已经在画中说明了,这幅画是他的顿悟标志,要知道画中的鸟不是真实的鸟。而是齐白石跟朋友在聊天,看到一块砖头上有鸟儿的痕迹,简单说就是光的倒影。

而就是这个简单大自然印记,让齐白石想到了画画最高境界,就是不要给人看出来有任何人为的痕迹,于是齐白石就赶紧把这一瞬间的感悟画下了,也就是我们日后看到的怪鸟的由来,齐白石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趣儿》。

总结一下,其实齐白石这幅画在懂得人眼里就值得这个价,不懂得齐白石画就不值得,因为这幅画代表是齐白石懂得怎么画出真实无人为痕迹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