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是什么意思?

2.“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是什么意思

3.二分明月歌词意思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是什么意思?

二分明月的意思是什么比喻什么生肖-二分明月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飘零的点点梅花瓣就像亡国者留下的血泪,前朝遗老的心就像这残月一样残缺。

出自:张尔荩[清代诗人]撰写的对联。写的是明朝大忠臣史可法,贴在史可法墓前的七言楹联。

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为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当时正值夏天,尸体腐烂较快,史可法的遗骸无法辨认,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随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

史可法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扩展资料:

史可法志决身歼事迹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多铎兵围扬州。当时,有谣传称许定国军要来歼灭高家军,扬州城中士民全都砸坏城门外出逃命,大小船只为之一空。

史可法传檄诸镇发兵援救,刘泽清北遁淮安降清,仅刘肇基等少数兵至,防守见绌。此时多尔衮劝降,史可法致《复多尔衮书》拒绝投降。四月十七日,清军进至距离扬州二十里处下营,次日兵临城下。史可法“檄各镇援兵,无一至者”。

四月十九日,高杰部提督李本深率领总兵杨承祖等向清豫亲王多铎投降,广昌伯刘良佐也率部投降;史可法于扬州西门楼写下四道遗书给他的家人,在他后,希望夫人和他一起以身殉国,愿归葬钟山明太祖孝陵之侧。

四二十一日,总兵张天禄、张天福带领部下兵马投降,随即奉多铎之命于二十四日参加攻取扬州。扬州城里只有总兵刘肇基部和何刚为首的忠贯营,兵力相当薄弱。

由于城墙高峻,清军的攻城大炮还没有运到,多铎派人招降史可法、淮扬总督卫胤文,遭到严词拒绝。四月二十一日,甘肃镇总兵李栖凤和监军道高歧凤带领部下兵马四千入城,两人的意思却是劫持史可法,以扬州城投降清朝。

史可法毅然说道:“这是我殉国的地方,你们打算做什么,如何想要富贵,请你们自便。”李栖凤、高歧凤见无机可乘,于四月二十二日率领所部并勾结城内四川将领胡尚友、韩尚良一道出门降清。史可法以倘若阻止他们出城投降恐生内变为理由,听之任之,不加禁止。

四月二十四日,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被众将拦住。众人拥下城楼,大呼曰:“我史督师也﹗”被擒住后,史可法拒绝投降而被杀。

清军占领扬州以后,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屠杀延续了十天,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尸骨堆积如山,史可法遗体难以辨认,不知下落,一年后,其义子史德威以袍笏招魂,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甯门外梅花岭。后来全祖望曾写《梅花岭记》描述此事。

史可法殉国后,南明赠谥“忠靖”。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廷赠史可法谥“忠正”。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是什么意思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的意思是:残落的梅花瓣就像亡国者留下的血泪,明朝老臣的心也如同残月一样。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这是扬州史可法衣冠冢前的对联。

史可法以南京兵部尚书,大学士身份在扬州督师,城破之时,他的尸首已经无法辨认,属下只好将其衣冠安葬,成衣冠冢。扬州的陷落,也预示着南明的好日子到了尽头。

明朝的中央集权,达到了空前绝后。明太祖取消了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的权利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绝后,虽然后来有了大学士,形式上与城乡相识,但权责相差太远。到了万历时代,皇帝二十多年不理朝政,明王朝至此陷入混乱和瘫痪。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农民出身的皇帝(另一个是汉高祖)之一,他梦想国家能回到“鸡犬相闻”,民众“老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时代。有明一朝,抑制商业,实施海禁,甚至“寸板不得下海”。于是国家税收大减,不但与清朝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只相当于偏安一隅的南宋的几分之一。

明太祖让驻地的士兵亦兵亦农,表面上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但军士战斗力大减。于是我们看到明末军事的惨败。有明一朝,最大的军事调动不过十三万人,但这已使明王朝倾其国库。

上文中李香君一颗爱国心,而南明小朝廷仅仅需要她的色相,于是"血染桃花",成桃花扇送抵南朝,这样的朝廷,就让他去吧。

二分明月歌词意思

歌曲《二分明月》是由歌手费玉清演唱的一首歌曲,电视剧《大清盐商》主题曲,所属专辑《只想听见费玉清》。

《二分明月》由编剧南柯作词,曲作者是音乐制作人周志勇,词曲完工之后,费玉清独具魅力的古典曲风与巨大的影响力让其成为诠释该曲的不二人选。《二分明月》中饱含诗意的歌词、凄清婉转又荡气回肠的曲风、水墨画般的扬州美景,再加上费玉清清澈透明、珠圆玉润的嗓音……

所以,估计要完全明白的话,要看看这个电视剧了

看了下简介,这里的二分明月,还是说的扬州,但更深入

《大清盐商》以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前后为时代背景,描写以汪朝宗为代表的一代扬州盐商与乾隆、官僚、文人、盐工、戏子乃至江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描述了乾隆时期扬州几个盐商大家族在生活、经商过程中的悲欢离合、苦心经营、尔虞我诈,通过重现扬州盐业兴衰,描绘扬州盐商与园林建筑、八怪文人、民俗风情、饮食文化等千丝万缕的关系,展现史上扬州的繁华,全景式展示扬州盐商对于中国经济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力和历史贡献,生动再现清代乾隆年间扬州的民俗与风物。

该剧围绕一本秘密账册展开,描写了乾隆年间以汪朝宗为代表的一代盐商与乾隆、

官僚、盐工乃至天地会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扬州盐商是乾隆皇帝取之不尽的钱袋子,可当西南战事急需军饷时,盐商们的钱却无法拿出,两淮盐政畏罪自杀。阿克占奉旨催款,发现盐商手中有本秘密账册,记载了多年来盐商往来账目,其中用于接驾和盐官酬酢的银子超千万两。盐商以此为护身符,盐官则心惊肉跳。阿克占决定先催捐输再找账册,各式人等围绕账册粉墨登场。扬州盐商四大总商在各自利益间有合作有较劲,但汪朝宗一直未把账册拿出,他不想让两淮盐业陷入腥风血雨,以保住盐业根基,将扬州建成月亮之城,以盐利兼善天下。最终,汪朝宗向乾隆交出账册。乾隆决定不再南巡,后世子孙也不得南巡。